1. 简单百科
  2. 云丘山

云丘山

云丘山,古称昆仑、北顶,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西南的乡宁县,地处吕梁市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姑射山的南部,西临黄河,东近汾河。总面积210平方公里,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气候四季分明,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环境形成了各种奇峰异景。是中国乡土文化地理标志,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

云丘山天然冰洞群形成于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由11个洞腔组成,365天全年有冰,洞内有各式各样的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等天然冰凌景观。云丘山塔尔坡古村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老子云游天下曾下榻于此地而得名。云丘山拥有众多道家文化遗迹,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当”的盛誉。玉皇顶位于云丘山的最高峰,海拔1629米。始建于清代的八宝宫,在建造“三祖殿时,集纳了儒、释、道诸教的理法精华,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1年“云丘山中和节”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塔尔坡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云丘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云丘山,地处吕梁市山的南段,姑射山的南部,西临黄河,东近汾河,为临汾市盆地与吕梁市山脉南段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35°44'39.5″-35°45'50.0″N、110°59'32.30″-111°01'39.0″E,海拔高度在690—1580米 之间,相对高差 880 m。山脉横卧,峻岭突兀,势若天顶高。云丘山主要为喀斯特地貌,由于北方缺水,其多为石山森林。

气候

云丘山,四季分明,春天多风,夏天炎热,秋天温凉,冬天寒冷,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市平均数介于2400-2700小时之间;平均降水量为570毫米/年;全年平均气温为 9.9℃,每年的1月份天气最冷,极端温度可达零下21摄氏度,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温 可达35摄氏度;无霜期大约为 210 天。

河流土壤

云丘山西临黄河,东近汾河,区域高山耸立,属于高季节河的比例大的地域,水资源的主要补给为雨雪;清水流量比较小,洪水流量很大,高频率的变化特征,导致区域水量极不稳定;平均每年的12-5 月为枯水期,到了6-9 月会变成为汛期,河流水文具有夏雨型和山地型特征。

云丘山地域的土壤主要分布有褐土和草甸土两种土类,除此之外还有 6个亚类,23个土属,39 个土种,这些是项目地的主要土壤,广泛分布在山地、沟谷、川地和地上。

动植物资源

云丘山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89%,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0个/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一级空气质量。树木种类多达2300多种,其中不乏有,白皮松、侧柏、漆树、摇钱树桑树、唐梨、矮牡丹以及营养价值极高与恐龙同时期的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翅果油树等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茂密的森林成为动物们的天堂,珍禽异兽有苍鹰环颈雉鹧鸪、红嘴鸦、白脖鸦、金钱豹、野猪、猪獾黑麂以及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等等。云丘山有多达2000 多种药材遍布于山中,是难得的自然基因宝库。

褐马鸡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际上有“东方宝石”的美誉,也是山西省的省鸟。

翅果油树

云丘山山势险峻,丛林茂密。翅果油树是跨越了第四纪冰川期的古老树种,当地人把它称作,“刀砍不死,雷劈不倒的神树。”翅果油树是分布我国极少的特有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历史沿革

宋元时期

云丘山在宋元时期修建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修建玉皇顶。元代在玉莲洞内修建三清殿、丘祖殿、观音殿;在玉皇顶东北处的山崖上元代修建三官洞。元末明初在景区入口处的山崖上修建五龙宫。

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元朝时长春真人丘处机亲传弟子、龙门派第一代孙道坚、吕道忠祖师,曾在此修建和弘法,是道家龙门派的发祥地。全真龙门派的第一代“道”字辈在此传承。因此又有“北云丘,南武当”的之称。

清代

到了清代的时候,云丘山开始修建八宝宫。由于失火,清同治年间重修一天门;光绪年间重修二天门。

清代初年的时候,道家在玉莲洞、五龙宫兴盛,于是华山派二十三世和龙门派二十四世合资建设八宝宫道观。八宝宫创建者是道士高本质,乃全真教华山派第十五代传人。据记载,从清初到民国期间,全真教一共延续了仁、义、礼、智、信、嘉、祥、宗八代,至龙门派二十三代,现有二十五代传人在此住持

近现代

民国21年(1932年),五龙宫道士为捐资助学,解云丘书院经费短缺问题,便将道观所有的榻耳坡地产卖给当地村民。之后,村民将村子更名为塔尔坡。

五龙宫曾因历史原因,遭遇毁坏,1998年民间开始集资复修真武殿。云丘山景区自2003年开始正式修缮,已累计完成投资23.95亿元。2007年,云丘山景区恢复建设五龙宫。2009年中和广场修建完成。2018年冰洞群对外开放。2021年,云丘山中和文化旅游节开幕。

规模布局

云丘山,总面积210平方公里,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在中和广场处,分为前山景区和后山景区两部分。

前山景区主要有:位于中和广场左上方山崖上的五龙宫。五龙宫继续前行,即可来到塔尔坡古村。在塔尔坡古村可以选择前往玉莲洞、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到达三天门后,可以眺望到蜡台,蜡台位于祖师顶前方的山顶之上;继续前行可抵达祖师顶,站在祖师顶,可以看到山脉像神龙一样的“神龙岭”,以及位于祖师顶北面山头的云海神龟;继续前行可以抵达土地庙,之后可以继续前往后山景区。塔尔坡古村处也可以选择前往神仙峪和被称为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的云丘山冰洞群。

后山景区主要有:在中和广场处可向右侧看到位于马首山的伏羲岭。继续前行即可抵达八宝宫,传说从八宝宫上眺望可以在山坳里发现女娲像;继续前行,来到位于八宝宫后面山脚下的康家坪古村落;然后可依次抵达葫芦潭、崖壁栈道、圣母崖、玉皇顶,以及位于玉皇顶东北处山崖上的三官洞;在玉皇顶远眺,可以看到形状像一个“且”字,人称“神塔”的巨石。之后可以继续前往前山景区。

主要景观

自然景观

冰洞群

云丘山冰洞群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是一座距有300多万年历史的天然冰洞。其主要由11个洞腔组成,洞穴总长100多米,最宽处有12米,最高有15米,365天全年有冰。洞内有各式各样的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等天然冰凌景观。其规模之大极为罕见,被称为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于2019年正式开放。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诗才教授:“从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来看,云丘山冰洞群是最大的一个冰洞群,365天全年有冰。以冰洞和非冰洞的比列大概是一万多个普通洞穴才可能出现一个冰洞,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世界奇景。”

冰洞的形成条件是云丘山地区有着丰沛的地下水资源。根据专家分析,在地质运动中,云丘山是较为快速的整体抬升,山峰大多都是由厚达百米的甚至是数百米的整块的石灰岩构成。如果想要形成冰洞,那就必须有存水的洞体和容纳空气的空腔。而云丘山岩石裂隙比较发育,存在地下空间的可能性比较大。长年累月的雨水通过岩层渗透到终年不见阳光的低于零摄氏度的山体地下空间之后,使得石岩缝中的水,便凝结成冰。

伏羲岭

中和广场的右侧为伏羲岭,其位于姑射山脉最南端的马首山,海拔1363米。传说,在上古时期的时候,大地处于洪荒混沌之中,伏羲曾在马首山上向下滚动磨盘,由此便和女娲成亲,而中和广场东面的山岭远远望去,就像一位背靠大山,仰面观天象的男子,之后人们便称其为伏羲岭。

蜡台

到达三天门后,可以眺望到蜡台。蜡台,位于祖师顶东南面,高29米,直径18米,海拔1298米。由于它形似蜡油堆积而成的烛台,故称蜡台。

神龙岭

站在祖师顶,山下的山脉便一览无遗,此刻的山脉蜿蜒曲折,犹如神龙卧地一般,所以后人们称之为“神龙岭”。

云海神龟

云海神龟,位于祖师顶北面的山头,龟山海拔1129米。当云雾弥漫的时候,远远望去就像在云海中游走,故称“云海神龟”。

人文景观

玉皇顶

玉皇顶东望马首山伏羲岭,西连逶迤群山,南襟河东大平原,北倚吕梁山脉,层峦叠嶂,海拔1629米,是云丘山的最高峰。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为一座长6.4米,宽6.32米,高15米的重檐十字歇山顶的三叠式阁楼,四周有汉白玉围栏,一层为道士居所,二层为星斗殿和无梁殿,星斗殿内供奉的是南斗星君、北斗七星。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三层为玉皇阁,阁内供奉玉皇大帝,日月神。

泰山院内长有一株与恐龙同时期的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国家的二级珍稀植物翅果油树。玉皇顶的周围还栽培有珍贵的矮牡丹

一天门

一天门始建于宋元时期,因失火复修于清同治年间, 后于2008年重修。有99个台阶,面宽三间,长8米,宽6.52米,高9米,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门两边有对联:“身心正直遇险不知惧,意志坚强克难必成功”。一天门传说是天界之门,立有两尊铸铁神像,一位托佛塔,一位持宝圈,在此把守天门。

一天门有块形似人心的石头,长3.3米,宽1.2米,高1,23米,人们叫它回心石。石头上刻有登险不惊诀:“低头正直走,不必左右观,任他说惊险,诚心自不怕”。再过去,人们爬山到此后已经体力不支,于是先人们为了鼓励继续向前,便写下此诀。据相关研究,此诗雕刻时间已有500年的历史。

二天门

二天门长5.25米,宽5.23米,高9米,是一座歇山顶建筑。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重修于光绪年间。文革期间被毁坏,后于2008年重修。这里立有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神像。

三天门

三天门长6.66米,宽5.56米,高9米,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门前有九十九个台阶。门内供奉着掌管风、雨、雷、电的风伯、雨师、雷公、金光圣母四神。 

相传,此地为附近乡民祈雨之地。当地每逢旱情,村民代表就会坦胸赤背,头戴带叶柳枝编成的柳圈,带羊头或猪头,敲锣打鼓,披头散发,光着脚丫,在三天门前跪拜祈福,并高唱祈雨歌。

中和广场

中和广场,位于云丘山景区的入口附近,广场长79米,宽63米,面积4977平方米,于2009年修建完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丘山中和节”民俗活动的举办地,中和节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当地民众祭天敬祖的传统节日。

广场北端矗立着高9.95米,最大直径2.4米,重81吨的伏羲女娲图腾柱,其中,数字9.95,寓意九五至尊,2.4寓意二十四个节气,81寓意九九归一,冬至开始阳气复苏,万物苏醒、象征阴阳平衡。图腾柱上刻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雕塑,它代表人们人类初期繁衍的渊源和人类初期的性崇拜。伏羲在东,手持矩尺,矩代表方;女娲在西,手持圆规,规代表圆,他们手中的矩和规也寓含着天圆地方和世间秩序,也表示无规矩不成方圆。周围则雕刻有十二生肖像,其即代表十二生肖,也代表十二时辰。

祖师顶

祖师顶海拔1330米,是云丘山第二高峰。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分为三叠,一层为住所,二层为自然的城堡沙石团城,三层是祖师殿,下半部分是宋元八卦攒顶的无梁殿,上半部分为重檐十字歇山顶式建筑。殿内供奉“披头祖师爷”——真武大帝。传说大禹的父亲(gun),见祖师顶群山环绕,风景秀丽,又有有汾河湾和笔架山在前后,于是决定在此修炼。四十二岁时功德圆满,白日升天,玉皇大帝下令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遂称祖师,人们奉祖师爷为平安之神。为纪念祖师爷的功德修建了祖师殿。相传,在古代修建祖师顶的时候,没有道路运输建材,到了夜深人静的时侯,会出现羊群驮运砖瓦,这就叫“神使羊差”。

五龙宫

五龙宫位于中和广场的左上方山崖之上,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距今约六百多年,是由龙门派和华山派,历时数年修建而成。传说,北方主神真武大帝在此得道成仙时,有五色祥龙将他捧上天,故称为“五龙宫”。 

五龙宫曾遭遇侵华日寇和文革期间被毁坏。1998年真武殿由民间集资复修。2007年五龙宫大规模恢复建设。

五龙宫共有五层,入山门是灵官殿,殿内供奉着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主殿一层为真武殿,供奉着北方的平安神真武大帝。二层是财神殿和关帝殿,供奉的是文武财神。三层是五龙捧圣殿。四层是吕祖殿,供奉的是八仙之一吕洞宾。五层为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四御(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

八宝宫

八宝宫,始建于清代,是一座五层叠地式建筑。建筑八层相连,依山而建,外形犹如八个元宝,千姿百态。清代初年的时候,道家在玉莲洞、五龙宫兴盛,于是华山派二十三世和龙门派二十四世合资所建道观。八宝宫创建者道士高本质,乃全真教华山派第十五代传人。

八宝宫门前,有一座龟蛇碑。其正面刻有四个篆体字——“镇宅除邪”;中心则刻有两个草书大字——“龟蛇”。八宝宫门前,还有一座碑楼。碑楼始建于民国年间,是为华山派的二十三世法号永亮子的王真人所立。碑楼上挂有山西新绛人焦卓然书写的对联;焦卓然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撰写了一部爱国主义教材《中华国难教育读本》。

八宝宫内的三祖殿是其正殿,殿内供奉着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三祖殿左侧是救苦天尊殿,供奉救苦天尊,即哪吒之师傅太乙真人,两名童子伴于身侧。 三祖殿右侧是安国药王庙,供奉三位神医。中间是位孙思邈,左面是华佗,右边是张仲景。  圣母宫,俗称“娘娘庙”,位于三祖殿二层,中间供奉着主宰大地山川,俗称“后土娘娘”,的后土娘娘;左侧碧霞元君,亦称“泰山娘娘”。右边一位为顺天圣母,为古代助产之神。

玉莲洞

玉莲洞,东西长80米,深20米,高230米。是一座历经千万年自然形成的石洞。洞内有盐酸高钙水自然形成的钟乳石,由于其形似倒挂莲花,故称为“玉莲洞”。

洞内有始建于元代的三清殿、丘祖殿和观音殿元朝时长春真人丘处机亲传弟子、龙门派第一代孙道坚、吕道忠祖师,曾在此修建和弘法,是道家龙门派的发祥地。全真龙门派的第一代“道”字辈在此传承。三清殿内的元代太极壁画图惟妙惟肖,玉莲擎盖下的和旁有一颗神奇的“桑榆同株”,合龛内供奉的观音老母神像旁有一联:“玉鹿高峰千仞秀,莲生半壁五云香。” 

三官洞

三官洞位于玉皇顶东北处的山崖上,始建于元代,建筑内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大帝,即尧、舜、禹。天官诞辰正月十五上元节、地官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水官诞辰十月十五下元节。 

其他景观

神仙峪

神仙峪,山水环绕,古树参天,古人认为此地是个绝佳的修炼场所,于是就在此修炼;老子云游的时候也在此地停留;全真教丘处机丘处机也曾在此地居住,后来人们便将此地取名“神仙峪”。

女娲峰

从八宝宫上眺望,在山坳里的褶皱中就像女娲潜隐其中。上古时期,女娲用黄泥造人,为空旷的大地注入生机与活力。

仙人湖

仙人湖,位于神仙峪上游为神仙峪水流源头,总面积10000平方米,是云丘山景区内囤积纯山泉水的水库。仙人湖,常年湖水清澈甘冽,是未受污染的新鲜活性水。

葫芦潭

葫芦潭,位于云丘山景区圣母谷内,四周由八座山体组成,相传八仙曾到云丘山圣母谷内,看此处山水环绕便停留于此。

圣母崖

圣母崖,又称“窟窿崖”,为二十多万年前形成的溶洞溶洞。洞内高数十米,宽2米,洞深数百米。

栖居云丘山

三生院

三生院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都是LOFT结构,房间内有较大的空间感。三生院整体建筑既传统又现代,房间内明亮跳跃的颜色打破传统窑洞单调的视觉效果。

黄河人家

康家坪古村的黄河人家是最具当地原生态样貌的院落,门后挂着的竹筐、箩以及各种农具为人还原了当年村民真实的生活场景。院内有凉亭、秋千供家人休闲娱乐,院内还有厨房供全家人使用。房间内传统的北方土炕冬暖夏凉。

光明院

光明院是康家坪民宿中最大的院子,为保存原有珍贵文化古迹保留了院落本来的名字「光明」,同时也察觉到日正当中时,阳光均匀洒在院落,移时变化,灿烂美丽,因此院落以光明出发,又取阳光的各种光景(骄阳、艳阳、晴阳、暖阳、灿阳。)为各个房间命名。光明院中的每个房间都有非常浓厚的摩登气息,结构采用城市中最流行的LOFT形式。休息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区域界线分明。

千年古村

云丘山景区内保存有11座完整的千年晋西南窑洞古村落,其中,有8个村落被列人国家传统古村落名录。

塔尔坡古村

塔尔坡(原名“榻耳坡”)古村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老子李耳云游天下曾下榻于此地而得名。后世道家闻名而至,开始在附近的山中辟谷修行,并与当地山民结邻而居,渐成村落。民国21年(1932年),五龙宫道士为捐资助学以解云丘书院经费短缺之急,将道观所有的榻耳坡地产卖给当地村民。后来,村民将村子更名为塔尔坡。2014年,塔尔坡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被称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结构布局

塔尔坡整个村落依山傍水,整体呈叠地式排列。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村落里有石拱顶的窑洞建构。也有在石砌拱顶的窑洞后依山挖掘的石洞、土洞。而房屋则为石砌墙体的抬梁木结构瓦厦。村内院子和院子相互连通,窑洞和窑洞互相连通,甚至还有部分院落之间还有暗道连通,有着极强的防御功能和私密空间,形成了迷宫一样的建筑格局。居所的院墙大部分都不是很高,部分为栅栏的形式。村里面的道路,都是用石头、石板、石块台阶等天然材料铺设而成。家家户户都设置有暗的排水道,可以直接排到村外面。云丘山当地村民,巧妙的在半山腰选择用石窑洞这种建筑形式,不仅解决了山体土质酥松,容易形成滑坡自然灾害等问题,还加固了房屋和地基,形成了独特的窑洞文化。

民俗民风

塔尔坡古村继承了当地的民俗、民风,有花鼓、皮影戏、织布纺线、打铁、武术、水席、花馍,以及古老的云丘山婚俗等民俗民风。

康家坪村

康家坪村位于八宝宫后面的山脚下,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明清古村,这里的民居为清代建筑。院落背风向阳,依山而建。 相传,明末清初的学者傅山曾在云丘山八宝宫居住修行,期间,曾为附近的村民行医治病,乡民们便相传为“康家坪”的。

康家坪村的建筑也是窑洞式,不过,瓦盖屋顶式的石木或砖木结构建筑要比塔尔坡古村多。这里经过几百年的历史,仍然保留了原始的居住理念。以土崖挖洞的穴居、石料构筑的窑居、夯土版筑的抬梁结构,为主要的建筑样式被称为山西省古民居的活化石。2017年初,云丘山着力修复康家坪古村,将几百年历史古民居改造成为富有浓郁晋西南特色的窑洞民宿。

民俗文化

云丘山中和节

中和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每逢中和节的时候,方圆百里的乡邻百姓都会来到集散地云丘山,而得名云丘山中和节,节日的正日子为农历二月十五。

中和节最早兴于夏朝,至周代形成规模。《诗经·大雅·生民》说后稷在获得丰收后,对神灵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而云丘山中和节至今还延续有“朝顶”行为的习俗。中和节习俗主要盛行于山西省南部的乡宁、稷山县、新绛、河津市万荣县襄汾县曲沃县运城市等地以及部分河南省西北和陕西省东等地区。

过节的时候,当地村社将各自举办自己的“会儿”。节日期间要“咬蝎子尾巴”,即,吃麻花、杏仁饼、干馍片。门口贴符: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蚰蜒目入葫芦。画一个葫芦将五毒(蜈蚣、毒蛇、蝎子、铅山壁虎蟾蜍)全部都收进葫芦里面的图。然后需要在房子的四周将白灰撒上,以达到引龙驱邪的效果。朝山的乡民们,还要举红旗、打腰鼓、唱秧歌、抬驾楼到土地庙祭祀赛神祈求五谷丰登。农历二月十五当天,要登玉皇顶和祖师顶,摸娃娃祈子求育,以及鞭杆挑花篮谈情说爱等。

中和节是民间追求“中正平和”的精神仪程,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价值,是研究节俗文化的活化石。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丘山花鼓

云丘山花鼓始于上古时期,主要盛行于乡宁县云丘山附近,人们在粮食丰收之后,便会献上贡品,点起篝火,插上羽毛,腰里围上兽皮,开始敲击鼓和石罄,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的当地老百姓便用打花鼓来敬神。农历的二月初一,云丘山附近的村庄都会有花鼓的表演。

云丘山婚俗

云丘山婚俗始于上古时期,主要分布于乡宁县境内。婚俗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山中野合;二、云丘求孕;三、鞭杆挑花篮。随着时代的发展,云丘山婚俗也发生很多变化,不过依然保留了传统的问名、订婚、换帖、通辰、纳聘、迎亲等这些自“周礼”沿袭下来的云丘山男女婚姻民俗的“六礼”。

神话传说

伏羲和女娲

传说,上古时期云丘山的中和广场所在地是伏羲、女娲滚磨盘交汇之处。在大地正处于洪荒帝江之中的时候,世间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繁衍,于是伏羲燃起一堆柴火,同时从东面的马首山上向下滚动磨盘,此时女娲则从西边的神龙岭山头向下滚动磨盘,并且祷告上苍,“如若两盘结合,便结为夫妻。”之后,两盘终合二为一。二人结为夫妻之后,同时将繁衍生命的知识传给了后人,才使大地上的人类绵绵不绝。

羲和

传说,云丘山的中和广场所在地是羲和观天测时的一个观测点。据《尚书·尧典》记载,尧帝曾派天文现象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简称:羲和)观测星象。羲和四人来到云丘山脚下的东社、中社、西社、高榘四个地方,把云丘山最高峰元大镇作为北顶高榘,观测北斗七星,以斗柄的变化指向及昼夜长短和鸟兽羽毛更换等现象,确定了春、夏、秋、冬四季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教民稼穑

传说云丘山是后稷传承农耕技艺之地。稷的母亲姜嫄生下稷之后,便将其抛弃在云丘山。慢慢的稷在云丘山长大之后,很善于种植。他根据农时节令按时播种,及时除草,为了耕种方便,制作了农具,于是种植效率高了很多。逐渐云丘山附近的乡民发现他得粟谷多,便去向其求教。稷将他的耕种方法倾囊相授,他的方法传播起来,随之名气也变大。帝尧得知后,就将稷请进宫去,聘请他当农师,官名为“后稷”。后稷管理天下农事,他教众人耕作,于是他先进的耕作方法众人皆知,人人都夸赞后稷的功劳。

开发与保护

开发

云丘山景区自2003年开始,已累计完成投资23.95亿元,先后完成核心景区五龙宫、八宝宫、玉莲洞等20余处庙宇及人文景点修复、重建;恢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和节”;完成保护开发塔尔坡、康家坪等多处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养生食府、八宝食府、康家坪小吃、窑洞大院等餐饮酒店接待服务设施;开发了蹦极、空中飞人、鸳鸯桥(玻璃桥)等新项目。

保护

2011年,云丘山中和文化节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塔尔坡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8年5月,云丘山景区积极响应《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修缮一处位于云丘山多宝灵岩禅寺内的残损舍利塔,成为山西省推动“文明守望工程”的典范。

所获荣誉

2011年《云丘山中和节》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塔尔坡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2016年云丘山“花鼓”“婚俗”“桃花篮”列入临汾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9年云丘山“”铁技艺打“植物染布”“文化”列入临汾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云丘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2年荣获第一批山西省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参考资料

景区概述.印象云丘山-云丘山官网.2023-01-04

5月8日至今年底,云丘山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 .中国日报网.2023-01-05

宗教文化.景区官网.2023-02-01

“枫”景这边独好.山西日报数字报.2023-01-06

升级5A!山西又有一家景区上榜!.澎湃新闻.2023-01-20

云丘山冰洞群.云丘山官网.2023-01-06

临汾史话:道教圣地云丘山.临汾新闻网.2023-01-18

文化临汾:云丘山风景区任千万年时光荏苒这里依然静净如初.黄河新闻网.2023-01-18

八宝宫.云丘山官网.2023-01-0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04

-国家名录.传统村落网.2023-01-04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1-08

云丘山 藏着你向往的诗意田园.人民网旅游.2023-01-19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云”游山西 ⑩ 临汾 | 这里有一座记录了华夏年轮的名山.......澎湃.2023-01-18

云丘物产-云丘山官网.褐马鸡.2023-01-06

罕见!山西首次拍到10只褐马鸡同框觅食.澎湃.2023-01-20

《地理中国》 20181211 云丘山冰洞(下).央视网.2023-01-18

一天门.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二天门.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三天门.云丘山官网.2023-01-07

玉皇顶.云丘山官网.2023-01-07

玉莲洞.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三官洞.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五龙宫.云丘山官网.2023-01-07

民营企业家的转型与蹚路.山西新闻网.2023-01-20

中和广场.云丘山官网.2023-01-07

山西云丘山中和文化旅游节举行.中国旅游新闻网.2023-01-20

蜡台.云丘山官网.2023-01-07

神龙岭.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云海神龟.云丘山官网.2023-01-07

女娲峰.云丘山官网.2023-01-07

归田园居康家坪.云丘山官网.2023-01-07

神塔.云丘山官网.2023-01-07

河汾第一名胜——云丘山.山西文化旅游网.2023-01-06

《地理中国》 20181210 云丘山冰洞(上).央视网.2023-01-18

伏羲岭.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云丘山.中国地情网.2023-01-19

祖师顶.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临汾云丘山 | 绝美的自然风景下蕴藏着魅力的古老文化.澎湃新闻.2023-01-18

神仙峪.云丘山官网.2023-01-07

仙人湖.云丘山官网.2023-01-07

葫芦潭.云丘山官网.2023-01-07

圣母崖.云丘山官网.2023-01-07

栖居云丘.云丘山景区官网.2023-12-16

栖居云丘.云丘山.2023-12-17

栖居云丘.云丘山.2023-12-18

《我的美丽乡村》 20210302 云丘山的前世今生.央视网.2023-01-20

中和节(云丘山中和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05

临汾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云丘山花鼓_临汾新闻网.临汾新闻网.2023-01-08

临汾市级第四批非遗项目:云丘山婚俗_临汾新闻网.临汾新闻网.2023-01-08

二十四节气观测地之一.云丘山官网.2023-01-08

后稷重生云丘山.云丘山官网.2023-01-08

云丘山:“景区带村”模式助村民走上致富路.山西新闻网.2023-01-20

山西云丘山修复唐代古寺积极推动“守望文明工程”.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1-20

临汾再添市级非遗项目69项__探索自然 传播人文 愉悦身心.国家旅游地理.2023-01-08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临汾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通知-市政府文件-.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1-08

云丘山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经济日报社.2023-01-04

授牌!这三家景区获评第一批山西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