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迁西县

迁西县

迁西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唐山市下辖县,地处河北省东部,唐山市北部,县域面积1460.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迁西县常住人口363532人。

迁西县地处滦河中下游,北靠长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倾斜,呈典型的低山丘陵景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商朝,县地属孤竹国,唐代,今迁西地属河北道平州卢龙县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并迁安市入卢龙县后复置迁安县。1947年正式建立迁西县,1949年8月1日,迁西县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1983年,撤销唐山地区,迁西县属唐山市管辖。截至2022年,迁西县下辖1个街道、14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迁西县景忠东街21号。

迁西县在2022年经济总量位居唐山市区县第9位,形成板栗、食用菌、特色水果、林下经济、休闲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体系,被誉为“镇安县”“中国灰树花之乡”。2022年,迁西县生产总值完成3602364万元,比上年下降2.8%,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65.5:27.5。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迁西支线直通县城,并与京哈铁路、唐津、唐承、唐曹、唐港、沿海6条高速公路连接成网,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唐承铁路纵穿南北。

迁西是燕赵文化、滦河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西寨遗址戚继光在此地镇守镇边关16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宋哲元张自忠等名将在喜峰口日寇殊死搏斗,《大刀进行曲》由此唱响全国,保存有忍字口背杆、迁西皮影戏、洒河花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迁西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旅游胜地,境内有国家A级景区9家,明长城青山关段、喜峰口段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名称由来

1946年,析迁安市西部设立迁西县。迁西,因从原迁安县西部析出置县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从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朝,县地属孤竹国(分封的诸侯国),古孤竹城在今卢龙县城南12千米处。西周公国,仍属孤竹国。春秋,属令支国地,为山戎(少数民族)属国。令支城在今迁安县城西,公元前664年齐国所灭,并入燕国战国,仍属燕国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并六国,实行郡县制,分国为三十六郡,今县地属辽西郡令支县。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今县地大部分属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汉庄一带属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县(县城在今遵化市城东)。西晋初,今境没于鲜卑族,右北平郡改为北平郡。令支县被鲜卑族(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占领,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县并入阳乐县(县城在今抚宁县西),属平州辽西郡,辖今迁西大部分地区,今县西北部属幽州渔阳郡徐无县。北齐,废辽西郡入北平郡,县地归入肥如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北)。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六年(586年),废肥如县,将今迁西、迁安一带又归入新昌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县地属北平郡卢龙县。唐代,今迁西地属河北道平州卢龙县。五代十国,今迁西地被契丹占领。

辽代,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辽朝占领迁安、迁西一带,把从定州安喜县(今定州市)俘获的人口安置在这一带,仍名为安喜县(故城县在迁安县城东北10千米),属南京道平州,并于境内置滦河县(故城在今阳),辖今迁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中京道泽州。

金初,废滦河县入神山县(县城在今平泉县南),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属神山县,隶属北京路大定府。金灭辽之战后,疆域南抵淮河。为了避免与定州安喜县重名,于大定七年(1167年)下令将此安喜县改为迁安市。含义为:这里的居民迁自定州安喜县。县城同时移于今址,属中都路平州。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金承安二年(1197年),在神山县南部置滦阳县(故城县在今汉儿庄),辖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北京路大定府。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又并入神山县,仍属北京路大定府。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并迁安县入卢龙县后复置迁安县。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隶属中书省永平路元初废滦阳县,于滦阳县故城(今汉儿庄)置惠州,并神山县入惠州。今迁西境内东至太平寨镇,西至遵化市县界,南至夹河,北至喜峰口,大部地区皆为惠州地,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大宁路。

明清时期

明洪武初(1368年),惠州并入迁安市,属京师永平府。今迁西县地属迁安县。不久,长城以外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据。清代,迁安县属直隶省永平府,长城以外部分地区属迁安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载府州,一律称县,迁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疆域与清代相同。民国17年(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迁安县直隶于河北省。民国19年(1930年),析出遵化市、迁安等县的长城以外地区建兴隆县,又析出抚宁区、迁安二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置都山设治局(1933年改建为青龙满族自治县)。民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关,迁安县划入非军事区。民国24年(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通县专区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迁安县属之。

民国18年(1929年)冬,在前韩庄村建立中共迁安县委。民国27年(1938年)8月,建立迁安县抗日政府,民国28年(1939年)10月解体,同时建立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民国31年(1942年)5月,因县长牺牲,县政府印章遗失,更名为“迁滦丰”联合县,辖今迁西滦河以南地区。

民国29年(1940年)12月,建立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辖东至建昌营镇、冷口。西至遵化城,南至滦河,北至柴白河等地区。民国30年(1941年)12月,从迁遵兴县划出滦河以东地区,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民国32年(1943年)7月,迁遵兴联合县撤销,遵化市城东至滦河以西地区建承(德)青(龙)遵(化)联合县。民国33年(1944年)3月至10月,迁青平、承青遵两县合并,建迁遵青联合县。民国33年(1944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5年)2月,滦河以东属迁(安)卢(龙)青(龙)县,滦河以西属遵化县。民国34年(1945年)2月,划出迁卢青县滦河以北地区,重建迁青平县,隶属冀热辽区第十五专区。

1946年1月,撤销迁青平联合县和迁滦丰联合县,在今迁西境内建迁西办事处。辖境与今同。5月,迁西办事处并入迁安县,恢复迁安县制。9月,原迁西办事处七个区析出迁安县,建立迁西县(县佐),属冀东区十二专区。1947年4月正式建立迁西县,县政府驻地兴城镇。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迁西县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12月,撤销迁西县,滦河以东大部地区并入迁安市,滦河以西地区并入遵化县。1961年6月,以原辖区恢复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县辖境域自此至1986年无变动。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属之。1983年5月5日,撤销唐山地区,实行市管县,迁西县属唐山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迁西县位于河北省东部,唐山市北部,滦河中下游,北靠长城。地理坐标为东经118°6′49″~118°37′19″,北纬39°57′15″~40°27′48″。迁西东部连接青龙满族自治县迁安市,西部与遵化市相邻,南部连接丰润区,北部以长城汽车中心线为界与兴隆县宽城满族自治县连接。全境东西横距39千米,南北纵距51千米,县域面积1460.67平方千米。

气候

迁西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年均气温10℃,最热月是7月,历年平均为25.0℃,最冷月是1月,历年平均为-7.8℃,气温年较差为32.8℃,年均降水量804毫米,年无霜期183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迁西县最多风向为南到西南风,北到西北风次之。而大风则以西北风为主,其次是春末夏初的西南大风。全年平均风速1.67米/秒,春季平均风速大于其它三季,大风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汛期的雷雨天。

春季降雨量75.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9.3%。夏季高温、降雨集中,季平均降雨量为604.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5.2%。北部沿长城一带降雨比境内南部地区较大,易造成山洪和泥石流灾害。秋季降雨量平均11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13.7%,旱涝时有发生。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西北风较多,季降水量1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

地质

地层

迁西县东北部擦崖子西北有少部分侏罗系及寒武系岩层出露,大部分为前震旦系地层;县南部出露以震旦系地层为主,其次是新集一带的第三系砾岩和火山岩地层;全县河床沟谷为第四系松散地层。前震旦系变质岩自上而下划为董家口组、上川组、三屯营组三个组,地层面积约80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56%。震旦系沉积岩地层出露主要有州村组、岭沟组和团山子组、大洪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侏罗系主要分布于县东北,出露面积狭小,岩性为砾岩、凝灰质砂岩。第三系分布在夹河、忍字口以南,新集、新庄子以北和莲花院、马家冲一带。第四系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滦河还乡河两岸及三屯营、西岗等地。

地质构造

迁西县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发育,整个区域为马兰峪-山海关区背斜中轴偏南,次一级的背斜和向斜发育,新集一带为一个较完整的向斜构造,其余主要为近东西向断裂,北、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弧形构造。新集以南和以北的白云质灰岩向对倾斜,形成完整的向斜盆地,中间沉积第三纪砂砾岩和少量的薄层沙页岩,有植物化石,其上部沉积厚层火山砾岩和以片麻岩为主的砾岩、砂岩等。

地形地貌

迁西县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南缘,其地貌特征呈典型的低山丘陵景观。山地总面积为1219.5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4.75%,堆积地貌面积很小,仅219.4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5.25%。山地地貌中海拔大于500米的中低山占总面积的2.2%,主要有北部长城沿线的贾家山、青山口及西部的景忠山、南部的三山尖和东南部的孙家峪南山等;海拔300-500米的低山占22.4%,主要分布在北部边缘、东北部及南部边缘地区;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占11.5%。迁西县地势为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倾斜,县内地势最高为海拔831.3米,最低为海拔70米,相对高度差761.3米。

水文水利

水文

迁西县境内的地表水主要是过境河流和境内河流形成的,河流以滦河、洒河、横河、长河、清河和还乡河六条河流为主,水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1.4%。滦河是迁西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境内长67.5千米,流域面积为124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 洒河是滦河主要支流之一,境内长16.8千米,流域面积1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亿立方米。长河位于该县东北部,境内长50.5千米,流域面积28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亿立方米。清河位于境内东部,长18千米,流域面积1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亿立方米。还乡河发源于该县南部的泉庄村,境内长27.5千米,流域面积19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56亿立方米。

水利

迁西县有84座大中小型水库,水面3000多公顷,其中潘家口、大黑汀两座为国家级大型水库。

潘家口水库1975年开工建设,位于唐山市迁西县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交界处,是“引滦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大面积达72平方千米,最深处80米,水库总容量29.3亿立方米,库区水面105,000亩,平均每年调节水量19.5亿立方米。大黑汀水库位于迁西境内第一大河流-滦河的干流上,1973年开工建设,总库容3.3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30平方千米,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

土壤

迁西县土壤分棕壤、褐土、风沙土3个土类,6个亚类,19个土属,44个土种。棕壤土类有生草棕壤1个亚类,3个土种,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海拔450米以上的北部高山区。褐土土类共有4个亚类,14个土属,40个土种,占全县总面积97.3%。其中褐土性土主要分布在山地的中上部;淋溶褐土遍及全县,土层较厚,多含砾石;石灰性褐土多分布于河流的冲积洪积物或古河道。风沙土土类有岗上风沙土1个土种,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2%,主要分布在沙岭子、河南寨一带。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迁西县境内地表水资源量3.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8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3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68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4%,高于河北省唐山市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7月,迁西县已发现固体矿产资源11种,有5种矿产资源形成63处重要矿产地(未上《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5处),其中有色及贵金属矿产9处、黑色金属矿产54处;详查及以上矿区48处、占76.2%,普查矿区15处、占23.8%。主要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为金矿(岩金)17.0吨(金属量),铁矿1.91亿吨,锰矿石8925万吨。

迁西县共有采矿权77个,金矿6个,铁矿70个,非金属1个,金属矿山主要分布在滦阳、洒河桥镇、汉儿庄、三屯营、白庙子、旧城、东荒峪、渔户寨、上营、金厂峪镇太平寨镇、罗家屯和尹庄13个乡镇;非金属矿山分布在兴城镇。截至2023年7月,共有57个采矿权在有效期内,其中铁矿55个,金矿2个。

森林资源

迁西县是河北省林业资源大县,是全省3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有林地面积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5%,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8.34万亩,以“围山转”工程为主的板栗经济林75万亩,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河北省森林城市。

生物资源

迁西县境内有药用植物280种,其中35种属于国家原统管药材,全县野生中药材分布较广、产量较高的优势品种有黄芩远志桔梗丹参、葛根、酸枣、防风、知母马齿苋、艾蒿等20余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迁西县境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33种,有哺乳动物32种,昆虫492种,鱼类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金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苍鹰白尾鹞红隼等2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国家保护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刺猬亚科草兔岩松鼠、狼、赤狐等16种;三有两栖爬行动物蓝尾石子龙、黄尾石子龙等13种。

植物

迁西县境内有维管植物850种,野生植物620种,已被利用的340多种,有臻子、橡果、蘑菇、黄花菜、枣等小食品,有黄芹、桔梗丹参、防风、玉竹串地龙等280种药材。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黄檗、野大豆紫椴;草本植物600多种,主要是谷菜羊胡子草等。

生态功能区

截至2020年,迁西县境内有自然保护地共3类6处,其中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世界地质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

景忠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景忠山海拔610米,1872级台阶直达顶峰,有“京东名”之誉,“景忠八景”之称(拂晓观日、云寺晓钟、峦峰叠翠、峰巅莲座、金花漫野、滦水迤蓝、幽洞常滴、峡谷影龙),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达80余种,森林覆盖率为100%,树种以松树为主,仅2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2000多株。

自然灾害

迁西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灾、冰雹、震灾等,该县山多、河多、库多、山洪地质灾害点多,历来是全市的防汛重点县之一。境内降水集中,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9%,旱季较长,1-5月份和10-12月份均为旱季,夏秋季节由于各月降雨不均,也易造成干旱。

1984年8月9日,唐山市连续4天降暴雨和特大暴雨,中心在迁西县尹庄。3天暴雨量高达438毫米,全市平均雨量197毫米,并伴有5-8级大风。全市大田受灾面积达388万亩,55万亩洼地积水,倒房2051间,倒圈棚10532间,倒树20万株,城市简易房多户入水。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迁西县下辖1个街道、14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迁西县景忠东街2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迁西县常住人口363532人,其中城镇人口202948人,城镇化率55.83%。出生人口1691人,人口出生率为4.36%;死亡人口3355人,人口死亡率为8.64%;自然增长率为-4.29%。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迁西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51.13%,女性人口占比48.87%,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0.47%,15-59岁占比58.25%,60岁以上占比21.28%,65岁以上占比14.03%。

民族

迁西县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满族于清兵入关时移居境内,主要居住在白庙子、旧城、喜峰口、罗家屯等村;回族于清后期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平泉、河涧迁徒而来,主要居住在喜峰口、三屯营、太平寨等村;蒙古族分散居住在宋庄子,洒河桥、东岗、兴城、新庄子等村。

语言

迁西方言属北方方言,华北次方言,保唐片蓟遵小片。迁西方音中共有22个声母和零声母,比北京语音多一个舌面鼻音声母,有38个韵母,在数目上跟普通话相比少了一个[O],凡是单韵母[O],都发[Y]音。单调有四类,分别是阴平45、阳平32、上声213、去声51,在发生连读变调的字组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调:35调,被称为“变调阳平”。

宗教信仰

迁西县境内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原地区,境内寺庙多为明清两代所建。道教为东汉张道陵始创,城子坦三清观、玄武山、南观,北观、凤凰山等处,都曾是道教活动之所。境内的伊斯兰教于清代后期传入,教徒集中居住在三屯营、喜峰口两地。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派,迁西县天主教按居住地分为滦河太平寨镇片和滦河南北港片。基督教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从遵化市传入兴城,不久又传入三屯营,后发展到西河南寨、十字口、褚庄、东岗等18个村。境内有景忠山寺庙、普陀禅寺等宗教活动场所。

经济

综述

迁西县在2022年经济总量位居唐山市区县第9位,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文旅为主导产业。2022年,迁西县生产总值完成3602364万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99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9595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63415万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8:63.7:29.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129元。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65.5:27.5。

第一产业

迁西县是特色农业生产县,农业以林果业、食用菌、林下经济为主,其中林果业以板栗、安梨、猕猴桃等为主,食用菌产业以灰树花、香菇、羊肚菌属等为主,林下经济以林粮、林薯、林药为主,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省著名商标9枚。2022年,迁西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971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2728万元,粮食总产量为69767吨。

迁西县是中国板栗之乡,拥有全国板栗产业唯一一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境内汉儿庄镇杨家峪村被誉为“中国板栗第一村”。截至2023年8月,迁西板栗种植面积约75万亩、5000万株,年产量约8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5亿元,迁西已成为最大的板栗出口地,占全国板栗出口的三分之一。全县有万亩板栗高标准示范园区3个、千亩板栗标准示范园区20个、板栗专业村、特色村320个,有市级以上板栗龙头企业12家(规上企业7家)。

迁西县是中国灰树花之乡、全国首批食用菌特色小镇,截至2021年,全县以栗蘑为主的食用菌厂有40家,食用菌栽培面积1万亩,生产总量达到1亿袋,鲜菇产量2万吨,实现产值近4亿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栗蘑生产基地。

第二产业

迁西县工业以精品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2021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5.8%。迁西是新兴的现代产业高地,立县企业河北津西集团是全省首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是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H型钢生产基地,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2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7位。2022年,迁西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005114万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其中年内新建投产企业2家。

第三产业

迁西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生态休闲、漫游露营、乡居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康养、工业旅游”为主题的六大产品体系。迁西县依托“灵山、秀水、长城、栗香”四大特色旅游资源,有9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2家,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旅游胜地、最美中国旅游县。2022年,迁西县接待游客40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11亿元。

截至2023年8月,迁西县已建成旅游精品线路10条、乡村旅游特色村1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精品民宿10个。其中,“诗意栗乡生态之旅”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春赏花踏青游”精品线路被列入2023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线路。

经济功能区

河北省迁西经济开发区,其前身迁西县栗乡工业产业聚集区,规划用地40.54平方千米,分为东中西三区,分别位于新集镇尹庄乡兴城镇、白庙子乡、三屯营镇,以精品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钢铁及钢延产业、装备制造业、光伏玻璃产业、家具建材产业等关联配套产业。截止2019年9月,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亿元、税收总额2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直接利用外资4.1亿美元。有入园企业90家,从业人员2万人,上市公司2家,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4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迁西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省级督导验收。截至2022年,迁西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29所,在校生71934人,各类学校专职教师5032人。截至2023年3月,有唐山市级以上特色学校4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示范校达26个。截至2022年,迁西县公办幼儿在园率达到55.17%,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6.4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03%,均超过省市规定标准。

迁西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被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截至2022年,学校有54个教学班,在校生3086人,教职工295人。2022年5月,该校入选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帮扶。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迁西县有各类医疗机构635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7个、农村卫生室417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99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10人,注册护士1276人,2022年全年总诊疗人次88.06万人次。

迁西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河北省三星级窗口单位、承德医学院教学医院,于2014年入选全国200强县医院,2019年入选入选全国达标县医院。医院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设59个科室,开放床位660张,有职工近900名。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迁西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8个,基层文化服务业中心427个,图书馆1个,总藏书51.7万册。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5%。迁西县文联主编的文艺作品集《迁西真好》在河北省外宣作品评选中获制作出版类三等奖

迁西县文化馆成立于1978年,隶属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新馆建筑面积3057平方米,使用面积2140平方米。功能分区有多功能展厅、资料档案室、美术教室、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创作室、音乐教室、美术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多媒体视听教室等。2021年11月18日,迁西县文化馆入选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二级文化馆公示名单。

体育事业

迁西县是河北省体育工作优秀县,曾举办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京津冀户外运动休闲体验季等高级别体育赛事。截至2023年4月,迁西县新建全民健身中心1座,足球场6个,篮球场40个,配备健身器材场地260处。每年县、乡、村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和活动100多场,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上万人次。

截至2020年,迁西县共设体育运动场地980个,体育场地面积40余万平方米,群众自发成立了自行车、足球、钓鱼等11个运动协会,会员人数2100余人,58名运动员在省市竞技比赛中获得前三名,四名运动员被国家队选中。

科技事业

迁西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迁西县板栗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及国家备案星创天地。截至2022年,迁西县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其中2022年新增7家。拥有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2022年专利授权227项,发明专利84件。2021年,迁西县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5.8%,被评为全省“四个一”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县。

人居环境

迁西县是中国十佳宜居县城、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22年,迁西县建成“四化样板街”3条、口袋公园4处,绿地面积达706.2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7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68%,森林覆盖率63.2%。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2,优良天数294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修复耕地1536亩,土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

2019年,迁西县残疾人联合会获“河北省残疾人之家”称号,开展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累计带动5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截至2022年,迁西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6.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0.7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覆盖人数35.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5.4万人,城乡居民参保30.5万人;失业保险覆盖人数4.1万人。

2022年,迁西县发放社会救助资金6902万元,为4.5万名企业职工发放稳岗补帖、培训补助217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1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6084人。境内有迁西县益年养老服务中心、迁西县太平寨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等社会保障机构。

交通

综述

迁西县地处“京津唐秦承”城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腹地,2018年被评为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2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京秦高速与京哈、唐津、唐承、唐曹、唐港、沿海6条高速公路连接成网,1-2小时可直达北京、天津机场和秦皇岛、曹妃甸、曹妃甸港口,大秦铁路、唐承铁路贯穿全境。

公路

截至2022年,迁西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598.9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55千米,国道通车里程36.684千米,省道通车里程119.782千米,县道通车里程88.221千米,乡道通车里程386.813千米,农村公路通车里程957.919千米。实施112条、211.66千米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改造23座、1245.8延线危桥,全县农村公路绿化里程达1381千米,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95.3%。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迁西支线直通县城,并与京哈、唐津、唐承、唐曹、唐港、沿海6条高速公路连接成网,在建有S508大西环公路。

铁路

迁西县境内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唐承铁路纵穿南北。截至2023年10月,县境内暂未设客运火车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迁西县建设了高标准汽车客运站,建成12个农村客运简易站、105个候车亭、498个招呼站牌;开通迁西至太平寨镇、迁西至松山峪等12条公交班线,配置公交运营车辆62辆,其中电动、天然气公交车各20辆;开通农村客运班线23条、运营里程795千米,营运班车79辆,农村客运实现村村通班车;发展出租汽车公司2家,出租汽车344辆,彻底打通农村交通“最后一公里”。2022年,迁西县上营-青山口农村公路被命名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人文

综述

迁西是燕赵文化、滦河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西寨遗址戚继光在此地镇守蓟镇边关16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宋哲元、张自忠等名将在喜峰口日寇殊死搏斗,《大刀进行曲》由此唱响全国。保存有忍字口背杆、迁西皮影戏、洒河花灯、女书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迁西板栗、迁西栗蘑等地方特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迁西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家。

西寨遗址

西寨遗址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滦河北岸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的大型史前遗存,反映了滦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特征及演化序列。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96200平方米,发现祭祀地、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重要遗迹现象,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遗物近5000件。遗址大体可分两期,一期遗存年代稍晚于兴隆洼文化,而与上宅中期早段及新乐下层文化大体相当;二期遗存年代与赵宝沟文化大致相同。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戚继光镇府碑

三屯营镇府记碑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府旧址碑亭内,戚继光在三屯营镇守16年,防御蒙古诸部的袭击,修补长城,立下丰功伟绩。他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镇府,并建《重修三屯营镇府记》碑,碑高3.56米,宽1.2米,厚0.26米,碑文为戚继光本人所撰,记载了明代修建营城及镇府的由来、作用和修建时的情况。1982年7月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喜峰口长城抗战旧址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石梯子村,占山场面积280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有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主题雕塑、抗战博物馆等景观建设。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201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被中宣部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列入国家长城文化公园重大工程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2月,迁西县共有40个项目列入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洒河花灯

“洒河桥花灯”是由古老的河灯演变而来,洒河桥花灯舞过去称之为“跑花灯”,主要集中在洒河桥镇一代,兴盛于上个世纪50年代。花灯舞表演以带柄的花灯为主要道具,佐以唢呐、鼓乐伴奏,表演者手持花灯表演时演员举灯跑编花寨、椅子圈、四面斗、二龙分水、对灯、卷华山、龙摆尾等十二三场花样,花灯制作则集绘画、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洒河桥花灯于2013年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山(迁西)皮影戏

迁西大福影是唐山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福影影班经常活跃于唐山北部长城口内外,又称“老边影”。大福影的产生缘于民间祈福,故称“福影”,一直保留大福影祈福纳祥、酬神还愿的功能和仪式,因此,迁西皮影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2017年入选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

女书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性别文字,被誉为世界瑰宝,在2004年被收录为世界吉尼斯纪录,2006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斜弧成字,似柳叶般飘飘洒洒,展现了女性婉约柔美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女性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特质。女书文创作品品类繁多,以骨质瓷最为著名。2019年入选唐山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饮食

迁西县农村多以小麦为主粮,面条、烙饼、馒头等已成家常便饭,境内菜类主要有白菜、萝卜、豆角(长豆角、扁豆角、架豆角)、瓜类(架瓜、倭瓜、冬瓜、黄瓜)、大葱、大蒜、茄子、辣椒、芹菜等。迁西县饮食中常用“栗子”与“鸡”搭配做菜,取“吉利”之意,特色饮食有柴鸡炖山蘑、炸香椿鱼、麻仁板栗、干炸马口鱼、滦河水豆腐、水拌红薯粉、苦口芹菜炒肉、香椿肉饼等。

板栗烧鸡

本草纲目》中有板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的记载,板栗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板栗烧鸡也称为板栗养生鸡或养生板栗鸡,是迁西县喜庆宴席的必备佳肴。板栗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兼有养胃健脾、壮腰强筋、清热解毒等功效,鸡肉含有蛋白质,药用价值很大,民间有“济世良药”之称,两者同食,主要取补肾益气之功用。

香椿炒鸡蛋

迁西县景忠山香椿颜色独特,一般香椿呈暗红色,景忠山香椿则深红中透出亮感,腌制时,红椿出青汤,香味浓郁,脆嫩鲜美。香椿炒鸡蛋原料有嫩香椿芽、鸡蛋等,其中香椿需在开水锅中汆烫一下,适用于虚劳吐血,目赤,营养不良,白秃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

习俗

节庆习俗

迁西县境内民众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麻姑节、中秋节、寒衣节、腊八日等。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人们传说,龙王在这天要去天宫领令,准备为民行雨。人们为使一年风调雨顺,做“龙皮”(煎饼)、“龙蛋”(粘饽饽)、“龙须”(面条)来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食用煎饼,粘饽饽和面条等。

庙会

景忠山庙会源于明朝,盛于清朝,延续至今。庙会以三屯营镇为中心,辐射山东省河北省、京津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两次庙会期间,京、津、唐、承、秦、内蒙等地的游客来此进行歌舞、评剧、马戏、皮影、花会等民间文化活动。景忠山庙会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寺庙僧侣和民间的祭祀活动;民俗风情表演助兴,有高跷、地秧歌、花灯舞、龙灯、狮子舞、跑驴儿、背杆以及评书、落子大鼓书、二人转、皮影戏、马戏、花会和民间曲艺表演等;香客朝拜进香;民间各种贸易活动。

艺术

戏剧

评剧民间习称“落子”,迁西县地处评剧之乡冀东,因此评剧一产生便在境内广泛流传。剧团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流传较广的评剧剧目有《秦香莲》《花为媒》《小姑贤》《六月雪》《王少安赶船》《打狗劝夫》《人面桃花》《墙头记》等。

河北梆子是迁西县流行较早的一个剧种。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始由外地传入本地东水峪村,此后又流传到渔户寨、高窝子、刘存寨、擦都岭等村。较为流行的河北梆子剧目有《反话凉》《华容道》《大登殿》《十五贯》《窦娥冤》《三岔口》《美案》《辕门斩子》《汾河湾》《空城计》等。

民间美术

剪纸技艺在迁西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该县东荒峪、夹河、喜峰口三屯营等地尤为盛行,黄石哨二村是迁西县的“剪纸村”,剪纸工艺源于清朝末年,该村的剪纸技艺继承了传统的剪纸手法,还吸收了武强县木版水印窗花及皮影雕刻等民间传统技艺。以宣纸为原料,用锐利的雕刀手工抠刻,然后点染着色,手法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剪纸题材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等六大类,节庆、礼仪、张贴、悬挂等10个系列,总计约有300多种。

面塑,俗称捏面人,或称江米人,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面塑在迁西县民间比较常见,制品主要有三种:面人、面食花、祭品。面人多为玩具,由糯米粉加色捏成,造型丰富多采;面食花多出于鹪鹩之手,常见的造型有刺猬亚科、鱼、佛手等;祭品面塑旧时最为常见,主要制品有:蟠桃(除祭礼外,有时也用于祝寿)、佛手、仙果等等。面塑的工具主要是拔子、剪子、梳子、竹签、刀子、锥子、钳子、搓手油、毛笔等,捏塑有近20种技法。

地区象征

县树

2009年,迁西县确立县树为板栗树。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此外,板栗树的栗花可以提炼香精、做蚊香,栗木可以做车船家具,栗叶可以给鹿、柞蚕作饲料。截至2022年,迁西县板栗栽培面积75万亩、50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板栗树10万余棵。

县花

2009年,迁西县确定县花为锦带花。锦带花属于忍冬科锦带花属植物,花冠呈现漏斗状钟形,花萼上部裂成5片,中部以下连合,是重要的观花灌木之一,常见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常见品种有红王子锦带花、花叶锦带花、毛叶锦带花等。

地方特产

截至2023年,迁西县有地理标志产品2件,分别为迁西板栗和迁西栗蘑。

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又称京东板栗,是迁西县传统特色农产品,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迁西板栗”商标是中国板栗产业唯一一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迁西板栗”“栗之花”“紫玉”等板栗相关中国驰名商标3枚。

迁西栗蘑

迁西栗蘑是唐山市迁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迁西已有20多年灰树花栽培历史,2013年,迁西县获“中原地区栗蘑之乡”称号。栗蘑学名灰树花,是一种燕山独特的菌类,多生长在栗树林中。迁西栗蘑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生扇形至匙形菌盖,重叠成丛,大的丛宽40厘米-60厘米,重3千克-5千克;菌盖直径2厘米-7厘米,灰色至浅褐色。

风景名胜

综述

迁西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旅游胜地、最美中国旅游县。截至2023年7月,迁西县有国家AAAA级景区6家、AAA级景区3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2家,明长城青山关段、喜峰口段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重要景点

景忠山旅游区

景忠山旅游区是省级森林公园,清代皇家寺庙,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境内。景忠山海拔610米,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景区面积15平方千米,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庙、东佛阁等大小景点30余处。景区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传统庙会。

青山关景区

青山关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迁西县上营乡青山口村,距迁西县城50千米,是迁西最北部的小山村,也是唐山市的最北部。景区内主要游览的有原始的古长城、青山关城堡等,明长城青山关段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青山关是长城上修建的一座古城堡,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城内有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青山寺等很多建于明朝的小院子,古城里还有一座古井-扳倒井。

凤凰山景区

凤凰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迁西县新集镇境内,总体规划面积为18平方千米,凤凰山海拔400米,有野生动植物50多种,果树80万株。凤凰山佛教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举办的凤凰山传统文化庙会,有“京东第一庙会”之称。景区内有丛林水滑、丛林旱滑、悬崖秋千、南海紫竹院、三星殿等大小景点20余处。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8年,迁西县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2020年3月,迁西县入选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年6月30日,迁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迁西县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0年8月,迁西县入选第二批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0月,迁西县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12月2日,迁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2月30日,迁西县入选第二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21年1月,迁西县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1年11月,迁西县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9月20日,黔西市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80位。

参考资料

中共迁西县委 迁西县人民政府:欢迎您到迁西来 认养一棵板栗树!.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9

迁西概况.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6

..2023-09-27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29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26

迁西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8

..2023-09-28

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26

迁西县信息公开指南.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6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09-26

历史沿革.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重磅发布!唐山各区县GDP排名出炉!看看你家排第几?.玉田共青团.2023-09-29

河北迁西: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河北·迁西.2023-09-29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迁西把“特色农业”文章做出色.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9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迁西: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唐山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9

交通水利.河北·迁西.2023-02-02

【河北县情概览】唐山市迁西县.方志河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资源网.2023-09-27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6

迁西县历史沿革.迁西县地名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迁西县圆满完成潘大库区鱼类增殖放流工作.唐山市农业农村局.2023-09-26

2023年引滦春季供水正式启动!.河北水利.2023-09-26

潘家口水库.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6

迁西长城,“最”中国.河北·迁西.2023-09-26

我县举行2023京津冀横渡栗香湖邀请赛开幕式.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6

..2023-09-29

非煤矿山情况.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9

河北迁西:以创新推动“林业大县”转向“生态强县”.中国改革报河北发布.2023-09-29

..2023-10-23

河北抗战老区:唐山迁西县.抗日战争纪念网.2023-09-29

唐山市自然保护地概况.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9-29

景忠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河北省人民政府.2023-10-23

景忠山这么美的景色,唐山人不容错过!.唐山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3

迁西办文〔2022〕69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县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9

唐山大事记丨唐山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影响较大的“天灾”?.唐山档案-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9

李贵富主持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议.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6

迁西县委书记调整.上观新闻 .2024-04-14

县人大主任薛向刚到金厂峪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6

县长 田文学.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6

【权威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迁西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公告.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6

【特别关注】迁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8

【迁西旅游】宗教朝圣游.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河北日报报道】迁西打造多元支撑活力迸发产业格局.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迁西县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河北新闻网.2023-09-29

迁西板栗香,产业振兴忙.长城网.2023-09-29

综合产值超25亿元 迁西板栗开发多种新业态.新京报.2023-09-29

建好产业聚集地 架起工业顶梁柱 迁西经开区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9

迁西聚焦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河北新闻网.2023-09-29

2022年迁西县政府工作报告.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2-01

迁西县发展全域旅游 构建民富村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迁西.2023-09-29

河北迁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9

河北迁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迁西.2023-09-29

【新闻发布厅】迁西县召开2022年迁西经济开发区工作新闻发布会.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9

县经开区:唐山北部产业增长极.澎湃新闻.2023-09-29

唐山:迁西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环渤海新闻网.2023-09-28

迁安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河北新闻网手机版.2023-09-28

快讯:迁西县教育局在全省幼儿园活动空间建设总结交流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迁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0

借势而起 筑梦远航.迁西县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9-28

迁西县人民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2023-09-28

祝贺!迁西县人民医院入选全国达标县医院,全省共21个!.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迁西真好》获河北外宣作品制作出版类三等奖.河北新闻网.2023-09-28

迁西县文化馆.唐山市群众艺术馆.2023-09-28

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名单公示 河北169处入选.河北新闻网.2023-09-28

迁西再获“河北省体育工作优秀县”殊荣.中国·迁西.2023-09-28

全省各地体育新闻播报.燕赵体育-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重磅!迁西再次获评“河北省体育工作先进县”,请看来自县文旅局的报道——.政务:迁西网信辟谣.2023-10-20

迁西连续五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环渤海财经.2023-09-28

喜报!迁西县入选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美丽栗乡.2023-09-28

迁西: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助推板栗产业跃升发展.唐山市科技局.2023-09-28

奋进正当时——迁西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最美迁西场景写实.唐山发布.2023-09-28

唐山唯一!迁西县成功入选河北省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点赞!县残联喜获省级荣誉!.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2023年迁西政府工作报告.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8

2023年度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参评名单公示.唐山市民政局.2023-09-28

迁西农村公路“五个环路”体系承载乡村振兴.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河北迁西:建设“四好农村路” 开启幸福“加速度”.长城网唐山频道.2023-10-19

大河明珠——中国·迁西.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河北迁西:京秦高速公路迁西互通开通.长城网唐山频道.2023-09-28

京秦第二城际铁路!唐山设站!.环渤海新闻网-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乡村振兴】强化制度保障,打造“迁西模式”,迁西县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唐山先锋-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2023年唐山市计划建设改造“四好农村路”927公里.唐山发布.2023-09-28

迁西县特色农产品.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9-2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27

河北省第一至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北博物院.2023-09-27

西寨文化遗址.河北·迁西.2023-09-27

唐山这些文物古迹都知道,你就是唐山通了.唐山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人文胜境·多彩栗乡】镇府碑亭遗忠烈.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7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大刀忠魂 舍身报国.中国·迁西.2023-09-27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大刀忠魂 舍身报国.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7

迁西:大美栗乡 非遗神韵.中国·迁西.2023-09-27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2023-09-27

关于公示唐山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的公告.玉田县文化馆.2023-09-27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7

河北迁西: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河北·迁西.2023-09-27

非遗花灯闹元宵 ——迁西县洒河桥镇总工会开展闹元宵活动.河北省总工会.2023-09-27

“非遗”在唐山丨省级非遗项目洒河桥花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玉环:让“跑花灯”传承下去.秦皇岛新闻网.2023-09-27

关注非遗·传承经典|盘点唐山的省级非遗(三).唐山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7

迁西非遗走出国门.光明网.2023-09-27

【人文胜境·多彩栗乡】窈窕女书绽芳华.迁西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7

我县“五一”文旅市场火爆!吸引数十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3

迁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您推荐二十道栗乡特色美食.迁西市场监督管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7

..2023-09-27

【迁西美食系列】栗乡板栗鸡.今日栗乡-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3

迁西县美食.河北旅游资讯网.2023-09-27

弄堂美食里的中医药文化——树上佳肴香椿.健康湖州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3

民俗风情.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8

迁西县景忠山庙会简介.环渤海新闻网.2023-09-28

评剧.河北·迁西.2023-09-28

河北梆子.河北·迁西.2023-09-28

河北迁西:剪纸技艺进校园.中国·迁西.2023-09-28

迁西县:非遗剪纸绽新颜.人民资讯.2023-09-28

面塑:唐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小康网.2023-09-28

迁西确立板栗树锦带花为县树县花.环渤海新闻网.2023-09-27

“说唐”系列之六十五——迁西县独具特色板栗.中国迁西.2023-09-27

河北迁西县认养板栗树累计超2万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7

「自然百科」名如其形——锦带花.人民资讯.2023-09-27

迁西板栗.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9-27

对迁西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7

迁西栗蘑.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9-27

满街糖炒栗子香气中,迁西板栗探寻破圈路径.新京报.2023-09-27

【992 | 公告】河北22家景区通过4A级评审!.河北交通广播.2023-09-26

景忠山.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2-02

景忠山景区.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6

青山关.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2-02

青山关景区.唐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6

凤凰山景区.中国迁西.2023-09-26

凤凰山.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2-02

【唐山历史文化名人】迁西赵炳.美丽栗乡.2023-09-26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吴凯素纪念亭:见证军民鱼水深情.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6

【迁西英烈】吴凯素(上).迁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6

韩东征.唐山党史网.2023-09-26

燕赵英烈|王平陆:冀东抗日大暴动的揭幕人.河北新闻网.2023-09-26

迁西县喜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9-26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106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6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9-26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9-26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26

绿色发展示范案例(30)|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生态环境部.2023-09-26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26

河北省委省政府表扬表彰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河北新闻网.2023-09-26

迁西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中国迁西.2023-09-26

迁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迁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6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