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
肇庆市,简称“肇”,古称“端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总面积14891平方千米。2023年末,肇庆市常住人口有413.17万人。
肇庆市地势西北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历史悠久,早在14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由兴庆府易名肇庆府。1988年1月7日,设立地级肇庆市。截至2022年10月31日,肇庆市下辖3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端州区城中路49号。
肇庆市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大西南的中间地带,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向大西南的交通枢纽。肇庆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悦城龙母诞、端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七星岩、星湖、广宁竹海等景点。
肇庆市是广东省汽车行业重点布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转型仍处于推进之中,整体位列广东省地市GDP总量第四梯队。2023年,肇庆市被评为三线城市。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2917.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
名称来历
隋朝时,肇庆称端州,宋代沿用。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州改称兴庆军。赵佶赵曾为端王,把肇庆视为发迹地。政和八年(1118年)十月,宋徽宗准广东省转运判官燕瑛之奏,易名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庆”。宋徽宗曾亲书“肇庆府”赐之。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14万年前,肇庆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
秦朝前,今肇庆境域属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置四会市,四会县成为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肇庆市境分属南海郡和桂林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区域所置的广信、高要区、端溪、封阳等县隶属苍梧郡;四会县隶属南海郡,统属交州。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肇庆境改属交州。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建制沿袭东汉,大部分属广州市,小部分为交州;北部(现怀集县)属荆州临贺郡。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属苍梧郡、南海郡,统属广州。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分属南海郡、苍梧郡、晋康郡;统属广州。
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六年(507年),分属广州、成州、建州、新州、泷州。
隋唐至明清
隋开皇之治九年(589年),置端州,高要区废郡改为县。大业三年(607年),端州改为信安郡。大业五年(609年),分属南海、信安(治高要县)、永熙、苍梧和熙平5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信安郡复称端州。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境设20县,分属广州市、康涅狄格州、泷州、端州、封州、新州、勤州7州,统属岭南道。天宝(742年),改端州为高要郡。至德三年(758年),废高要郡,复置端州,仍以高要为治所。
五代十国时期,属南汉,设12县,分属兴王府、康州、端州和封州。
北宋,境域属广南东路。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康州,置端溪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端溪县从端州分出,复置康州;原属广州市之四会市划归端州。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政和元年(1111年),置6县,分隶兴庆军、广州、封州和康州;统属广南东路。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兴庆军升为兴庆府。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兴庆府易名肇庆府。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康州为德庆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肇庆府改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属广东道)。元至顺元年(1330年),设7县,分隶德庆路、肇庆路、封州和新州;统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属广西行中书省之贺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称肇庆府,领德庆州及5县,属广东布政使司。
清袭明制,肇庆府为广肇罗道治所,隶广东省。清雍正十年(1732年),肇庆府领德庆州及12县。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高要区、四会市、新兴、广宁县、分开、开建县及德庆州属肇庆府;东安、西宁县属罗定直隶州,怀集县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怀集县由梧州府改隶平乐府信都厅。
中华民国
1912年,今肇庆地域属肇罗绥靖区。
1914年,高要、四会、新兴、广宁、德庆、封川、开建、罗定市、云浮市9县粤海道;怀集县隶苍梧县道。
1925年,属西江行政区。
1926年1月3日,高要县发生“高要惨案”,领民团和神功仔等500多人袭击了当地的农会所在地,并杀死了6人。农军前往支援过程中遭到德庆、广宁县、高要县民团围攻,此次事件共导致100多人死伤。
1932年,属广东省西绥靖区。
1933年春,属广东省西北绥靖区。
1936年春,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8年1月15日,发生日机首次空袭西江地区的事件,日本飞机轰炸高要南岸青湾,导致1死6伤,毁桥梁1座。同年10月,设西江行署,驻广宁县。
1939年1月,撤销西江行署,肇庆境域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7年,改称第四专署行政督察区,驻高要县肇庆镇。
1947年5月,肇庆境域分属第十一区、第十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8日,肇庆解放。同年11月11日,肇庆境设西江专区,驻肇庆镇(11年月20日改为县级市)。
1952年,撤销西江专区,所属县并入粤中行政区。
1956年1月4日,撤销粤中行政区,境域属高要专区,行政专员公署驻高要县肇庆镇。
1958年12月1日,高要专区更名为江门专区,行政专员公署驻高要县肇庆镇。
1961年4月,恢复肇庆市(县级)。同年10月,江门专区更名为肇庆专区,行政专员公署驻肇庆市。
1970年10月,肇庆专区更名肇庆地区。
1988年1月7日,撤销肇庆地区,将县级肇庆市升格为地级市。
地理
位置境域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介于北纬22°47′~24°24′,东经111°21′~112°52′之间。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及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肇庆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4891平方千米。
气候
肇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其特点是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高温多雨;多年平均气温21.6℃,1月平均气温12.7℃;7月平均气温28.5℃;平均气温年较差8.5℃;无霜期年平均3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37小时;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为26.5天;0℃以上持续期348天,一般为1月17日~次年1月2日。年平均降水量164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3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5月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5~6月最大,达85%;10月至次年1月最小,接近75%。雾日年平均约6天。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大风日数约3天。终年盛行偏东风,大致以5~8月盛行东风,9月至次年4月转为东北风。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下半年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
地质
肇庆市在地质发展史上,经历了多次海进海退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以沉积岩为主的地质构造。在古生代泥盆纪时期,肇庆市一带是海湾地区,以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为主。到了石炭纪,海水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浅海中沉积了石灰岩。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受到了构造运动的影响,原古生代沉积的地层,上升为陆地,并形成了一系列褶皱断裂和倒转,使泥盆纪地层反压在石炭系地层之上,变为了一个受侵蚀的地区,造成了自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起,经中生代至新生代第三纪的沉积岩地层全部缺失。第四纪更新世初期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该地出现了第二次大面积缓慢上升,早期断裂活动继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该地的平原地区局部下降,松散堆积物增厚。随后,沿江一带缓慢回升,形成肇庆平原四周略高、中间低洼的现代地貌。:73
地形地貌
肇庆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呈西北往东南倾斜走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冲积平原等形态相间分布的山区地貌。中低山与丘陵占肇庆市土地面积的81%,平原和河川水域占总面积的19%。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集县、东北部的广宁县和西部的封开县与德庆县等县。河谷平原分布在东南部的四会市、高要区、鼎湖区、端州等市(区)。最高点大稠顶位于怀集县北部新岗林场境内,海拔1626米;最低点位于鼎湖区沙浦镇。肇庆市境内主要山峰有大稠顶、肇庆北岭山森林公园、鼎湖山等。
水文水利
水文
肇庆市境内河流属珠江的西江水系和北江水系两大水系。其中西江水系是珠江流域的第一大水系,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境内的封开县、德庆县、高要区、端州区、鼎湖区,干流全长2214千米,境内河长183.4千米,占总河长的8.3%,境内流域面积77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西江在肇庆境内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河道有贺江、谷圩河、蟠龙水等10条,其中大于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有贺江及新兴江。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绥江是北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擒鸦岭,流经怀集县、广宁县、四会市3县(市),在四会马房汇入北江,干流全长226千米,肇庆境内198千米,占总河长的87.6%;流域面积7184平方千米,肇庆境内面积6530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90.9%。
水利
截至2021年末,肇庆市没有大型水库,有中型水库有广宁县花山水库、四会市江谷水库等23座,其中怀集县最多,有6座;肇庆市中型水库总库容量7.2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72亿立方米。
花山水库位于沈所河的中上游,于1979年建成,水库集水面积48.2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为178.5米,总库容1368万立方米,为中型水库。
江谷水库,位于广东省四会市龙江河的中上游,市西北部的江谷镇境内,长12千米,宽2千米,水深40米,水域面积233公顷,蓄水量6860立方米。
土壤
肇庆市的自然土壤可以划分为9个土类、12个亚类、21个土属和87个土种。以赤红壤最多,占近七成;海拔1300米左右为南方山地草甸土;1300米700米为黄壤土;700米400米为红壤土;400米以下则以赤红壤为主,其中还有一些小面积的石质土和紫色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肇庆市地处粤西重点成矿区带北东段,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20年底,肇庆市已发现矿产60种,矿产地、矿点486处。能源矿产2种,矿产地30处;金属矿产21种,矿产地137处;非金属矿产35种,矿产地304处;水气矿产2种,矿产地15处。
肇庆市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等,其中金矿集中在高要市河台矿区高村、云西矿段金矿、高要市长坑金矿、广宁黄泥坑金矿等大型金(银)矿床。截至2020年底,金矿矿产地有2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金属量)约140.82吨,占广东省的六成以上。铌钽矿有矿产地8处,主要分布在广宁县、德庆县等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金属量)4410吨,居广东省之首。
肇庆市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大理石、陶瓷土等。截至2020年底,肇庆有建筑用花岗岩矿产地38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7.8亿立方米,潜在资源量60亿立方米。水泥用灰岩有矿产地21处,主要分布在封开县、德庆、高要区、怀集县等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14.2亿吨;陶瓷土矿产地共56处,集中分布在广宁县、德庆县、高要区交界区域,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0.8亿吨。
土地资源
2020年,肇庆市土地总面积为148.9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33.66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89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5.36万公顷。
水资源
2021年,肇庆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04.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04.7亿立方米;年供用水总量17.45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8.6%,地下水源占0.2%,其他水源占1.2%。
生物资源
肇庆市有桉树、马尾松、湿地松、杉木、黧蒴锥、其他阔叶林等用材林树种。除用材林外,林种以防护林为主,主要包括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
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调查,肇庆市西江有鱼类14目29科69属84种,鲤形目最多,占调查鱼类种类数的51.19%,其次是鲈形目16.67%,鲇形目14.29%,其他种类占17.85%。浮游植物共182 种。其中硅藻124种,占总种数的68.13%;绿藻门20属27种,占总种数的14.84%。
生物多样性
肇庆市境内分布维管植物254科1242属3134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台湾苏铁、大看麦娘、水杉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黑沙椤、水蕨等2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有穗花杉、观光木等7种,《中国植物红皮书》(1991年)珍稀植物有鸡毛松、长叶竹柏等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兰科保护植物有多花脆兰、金线兰、竹叶兰67种,以及肇庆市特有植物草地越枯、鼎湖鱼藤等10种。
肇庆市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哺乳纲70种,鸟纲267种,爬行纲63种,两栖纲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黄胸鸦等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羚、凤头鹰、黑疣大壁虎等76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有小麂、白鹭、金环蛇、封开角蟾等62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有版纳鱼螈、赤狐等90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有豺、亚洲小爪水獭等1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CITES)的动物有游隼、红血猴等55种。
肇庆市境内设有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20年末,肇庆市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8个,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省级6个。:356
自然灾害
肇庆市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强对流、雷电、低温阴雨等。西江洪水灾害年均发生0.49次,主要发生在6~7月。1994年6月12日~17日,广西桂北、桂西北大范围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广东清远、韶关市、肇庆所辖范围也连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西江下游沿岸的封开县、德庆、高要区、四会市多个县(市)城区及乡镇严重淹浸,绥江河洪水倒灌致使广宁县、怀集县县多个乡镇严重受浸,肇庆市经济损失近15亿。干旱年均发生0.65次,主要发生在10月至次年3月。2004年9~12月,发生50年一遇的严重秋旱,肇庆市受旱面积84.9万亩,其中严重受旱43万亩,受旱人口达54.7万人,造成7.5万人饮水困难。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肇庆市下辖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3个区,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4个县,代管四会市1个县级市,下设16个街道、87个镇、1个民族乡。市人民政府驻端州区城中路49号。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肇庆市常住人口413.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9.3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09%,比上年末提高0.9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77万人,出生率为8.2‰;死亡人口3.36万人,死亡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0.9‰。
民族
肇庆市主要民族为汉族。2020年末,肇庆市肇庆市有壮、瑶、回、土家等少数民族47个,汉族户籍人口占总人口99.4%。境内有两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怀集县设有民族乡下帅壮族瑶族乡,为7个民族乡之一,是肇庆唯一的民族乡;怀集县中洲镇会龙村是肇庆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方言
肇庆市主要流行粤语和客家方言。肇庆市城区(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通行广府片粤语,德庆、封开县、广宁县、怀集等县则以说勾漏片粤语为主。客家话分布地域为市郊大塘面、大路田、金鸡、水基、坎脚、大坪、鸡寮、马头岗、兰龙、大龙。:885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90%以上使用粤方言;全市35万多人使用客家话,以四会市最多,有15万多人。另外,怀集县、封开2县部分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壮语及标语。
宗教
肇庆市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截至2020年,肇庆市有宗教团体16个,其中有肇庆市佛教协会、肇庆市道教协会、肇庆市伊斯兰教协会5个市级宗教团体,另外有县(区)级11个;有宗教活动场所40个,其中佛教14个,道教3个、伊斯兰教2个、天主教6个、基督教15个。信教群众约有4.49万人,其中佛教2.76万人、道教0.85万人、伊斯兰教0.11万人、天主教0.33万人、基督教0.44万人。:7
政治
经济
综述
肇庆市是广东省汽车行业、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3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布局城市。但由于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占比均较高,工业化城镇化转型仍处于进之中,整体位列广东省地市GDP总量第四梯队。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2917.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49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114.27亿元,同比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1291.09亿元,同比增长3.1%。
第一产业
肇庆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形成了柑橘、粮食、蔬菜、禽畜、水产、花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粮食作物以水稻、薯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等。其中德庆何首乌、德庆巴戟、德庆贡柑、四会沙糖桔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2021年,肇庆市共有肇庆市高要区振业水产有限公司、广宁县宁丰家禽水产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上榜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肇庆市柑橘产值排在广东省第一。肇庆市德庆县被称为“中国贡柑之乡”,高峰时期,肇庆市90%的农民种植柑桔,种植面积达到了30万亩;并建有贡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四会沙糖桔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肇庆市四会市是“中国柑桔之乡”,建设了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2022年10月,四会沙糖桔种植面积达到10.5万亩。
肇庆市德庆县是广东省中药材的优势产区,建有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德庆)南药健康产业基地;“德庆何首乌”“德庆巴戟”“德庆肉桂”“德庆广佛手”等四大岭南中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庆县林业产业园还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至2023年,德庆县种植四大南药76.81万亩、总产量23.16万吨、总产值33.72亿元。
2024年,肇庆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801.45亿元,同比增长3.8%。分行业看,农业、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分别增长6.2%、6.4%、2.9%、10.0%,畜牧业下降3.5%,其中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近五成(47.5%),贡献率高达70.9%。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54.74万亩,产量343.83万吨,分别增长2.3%和2.9%;茶叶面积6.33万亩,产量1.06万吨,分别增长1.7%和9.3%;中草药材面积21.35万亩,产量15.74万吨,分别增长51.7%和28.4%;园林水果面积124.04万亩,产量234.64万吨,分别增长1.0%和4.5%。水产品产量为54.29万吨,增长2.6%。生猪存栏量178.42万头,增长14.1%;出栏量319.46万头,下降2.7%。
第二产业
肇庆市工业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属加工为主导产业,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为特色产业。肇庆市境内的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于1998年;202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4.5亿元。
肇庆市是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主体城市、配套城市,引进了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和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省级产业园等载体。2022年,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总产值705.7亿元,约占广东省省汽车制造业产值7%;其中小鹏新能源、肇庆小鹏汽车、理士电源等6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截至2023年,肇庆拥有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77家,形成了整车制造+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
金属加工产业是肇庆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截至2022年8月,肇庆市拥有金属加工产业规上企业超过300家,涵盖了产值过百亿的宏旺金属、中亚铝业、亚洲铝厂等龙头企业;其中宏旺金属早在2018年就成为肇庆首家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
食品饮料产业是肇庆市特色产业之一,涵盖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多个类别。至2020年,肇庆市有规上企业食品企业43家;其中蓝带啤酒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引进外国著名品牌、在中国酿造的大型啤酒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约50万吨。
2024年,肇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下降2.2%,采矿业下降36.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0%。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表现较好,分别增长15.3%、16.5%和9.4%,合计拉动肇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从现代产业看,先进制造业增长3.4%,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比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0.7%,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新入库企业拉动力较强,今年月度新入库和去年新入库的规上工业企业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肇庆市境内建有中国(肇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肇庆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商贸平台;已落户唯品会、京东云华南总部、深圳市环球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境内建有肇庆·敏捷城、大旺广场、肇庆鼎湖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
2024年,肇庆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6.11亿元,同比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3.51亿元,同比增长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2.60亿元,增长2.3%。分销售类型看,商品零售1135.09亿元,同比增长1.8%;餐饮收入71.02亿元,增长1.2%。基本生活类保持增长,限额以上饮料类、烟酒类和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3%、47.3%和11.1%。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需求稳定,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4%和2.8%。受益于线上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政策,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300.2%和95.6%,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254.10亿元,增长6.3%。
交通运输
综述
肇庆市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大西南的中间地带,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向大西南的交通枢纽,也是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接壤的重要节点城市。肇庆市水陆交通便利,交通运输长期以来以公路、水路为主,铁路为辅,形成公路、水路、铁路协调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
2002年,肇庆市建设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广肇高速。2021年末,肇庆市公路通车里程14336.77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700千米。高速公路主要有G80线广州—昆明高速公路、G94线珠三角环线高速、G55线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G78线汕头-昆明高速公路、S8广佛肇高速一期、S14汕头-湛江高速公路、S59怀阳高速。:6途经肇庆的国道有 G234、G321、G324、G355、G358线,省道有 S118、S266、S350线等21条。:7
铁路
途经肇庆的铁路有广茂铁路、贵广高速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6设有大沙站、依坑站、永基站、鼎湖站、肇庆站、高要站、新桥镇站、高明站(规划中)、金利站(规划中)、肇庆东站(规划中)等车站。:2142020年末,肇庆铁路营业里程336.1千米,其中高速铁路里程201.5千米、城际铁路里程50.6千米、普通铁路里程84千米;:6其中广茂铁路过境81.5千米。
水路
肇庆市有西江、北江、绥江、贺江等主要通航河流,:6全境西江河段达到内河I级(3000年吨级)通航标准,北江为千吨级航道。截至2021年8月,肇庆市有5000吨级泊位3个,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达63个。港口有肇庆港,重点码头有肇庆新港、三榕港、马房港、高要港、德庆港、封开华润水泥码头等。:211其中肇庆港作为中中国河主要港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集装箱喂给港,以集装箱和能源、原材料、散杂货物运输为主。2020年,肇庆港货物吞吐量达4789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58TEU;在西江沿线6大港口中年吞吐量仅次于佛山港、贵港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肇庆市有各类各级学校1143所;小学236所;初级中学155所;普通高中37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所(其中2所附设中职部)。:229截至2022年5月31日,肇庆市有高等院校6所。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末,肇庆市有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3个;全年专利授权量7584件,增长19.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02件,增长56.4%。《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件,比2020年下降39.5%;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8家,各类各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269家;有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32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主要科研机构有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22年,肇庆市共有建成的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7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1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2023年4月,肇庆高新区登骏创业谷获得国家级孵化器资格。
文化事业
2022年末,肇庆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公有制)2个,文化馆9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9 个,博物馆15个(其中国有博物馆12个,非国有博物馆3个)。全市共有档案馆10个,馆藏档案201.62万卷,其中综合档案馆9个、馆藏档案77.82万卷,专业档案馆1个(自然资源档案馆)、馆藏档案123.80万卷。
体育事业
2021年,肇庆市体育健儿在中国外重大比赛中获得18项全国冠军,1项亚洲冠军。2021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中,获得10枚金牌、6枚银牌和9枚铜牌,位列广东省地级市第一名。主要体育场馆有肇庆体育中心、端州体育馆等。肇庆市体育中心建成于1994年,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占地349亩。体育中心对外开放的场馆主要有体育场及副场、体育馆、游泳场等。
医疗卫生
2022年末,肇庆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1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68个,卫生院9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5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村卫生室2125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在岗职工3.69万人;拥有医疗床位21012张。全市90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20人,床位3133张;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24人,7家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7人。
2022年,肇庆市甲乙类传染病10237例,死亡64人,发病率为249.82/10万,死亡率为1.56/10万。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肇庆市肇庆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85.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3.5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8.9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6.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5.97万人;全年收养救助人员0.35万人,有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0.45万个;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2.99万户,共6.58万人。截至2022年7月,肇庆市共有养老机构124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有封开县颐康养老院、德庆县莫村镇敬老院等78家。
截至2022年末,肇庆市共有社会组织2456个,其中社会团体105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1401个、非公募基金会4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81.15万人,注册志愿者人均参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达68.72小时。
人居环境
2021年,肇庆市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城区及肇庆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及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共362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5天)的99.2%。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5分贝,比2020年上升了0.7分贝,属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中的“较好”等级。《肇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广东省首部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地方性法规,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文化
综述
肇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最早的交汇之地。肇庆市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名胜古迹,如梅庵、德庆学宫等。:249~251此外,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在语言、饮食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
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肇庆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2项。
端砚制作技艺是中国肇庆市传统手工技艺之一。端砚具有墨色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等优点,被称为“众砚之首”。其发源地为肇庆市端州白石村、宾日村一带,原料端溪石产于当地的斧柯山和北岭山。历史上,由于白石、宾日两村村民多无田可耕,世代靠采石制砚谋生,至今依然是端砚制作的核心区域。端砚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采石、选料、制璞、上蜡等工序。在制作过程中,采石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而端溪石大多不抗震,因此各个环节均为手工制作。采石工具和雕刻工具则根据砚石的硬度和需要进行制作,包括尖口铁凿、铁笔、铁锤和工夫台等。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马巡城舞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起源于中国岭南文化古都之一的肇庆市封开县封开大洲镇。它源于古代的“竹马舞”,并且自唐宋时期以来一直由当地民间艺人继承传承至今。每年春节或其他重大喜庆之日,舞者们会在农村禾坪和空旷场地表演五马巡城舞。表演时他们唱歌跳舞,时间长短不等,但最长不超过1小时,最短为30分钟。2007年,五马巡城舞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20年末,肇庆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0处;公布历史建筑118处。:249~251
德庆学宫是岭南现存最古老的孔子庙之一,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整个庙以南北为中轴,共分左、中、右三路建筑群,包括大成殿、杏坛、名宦祠、乡贤祠等建筑。其中,大成殿是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后曾倒塌,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大成殿其独特之处在于“四柱不顶”、“殿内减柱四根”和“出跳最长”的三大特点。1996年,德庆学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庆古城墙,位于肇庆市端州区,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始建土城墙,政和三年(1113年)扩筑为砖城。该城墙历经20多次修,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仍保持完整。城墙上开有四门,每个门上各有一座城门楼,城外有护城河。明代增厚了部分城墙,并改变了四门的名称。民国时期,城墙遭到破坏。1987年至1996年,肇庆市政府为保护名城标志性建筑,修缮了北段城墙,恢复了墩台、雉和披云楼。肇庆古城墙是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习俗
肇庆市特色习俗有端州区伍丁宝诞(四月初八),鼎湖区包公诞(二月十四)和鼎湖区苏真人诞(四月二十),四会市贞仙诞(九月初九),高要区茶果节(正月、二月、八月的初五、初八、初十、十二)、高要春社(二月)、高要区河台镇的开耕节(二月初二),德庆县悦城龙母诞(正诞五月初八,润诞八月十五),怀集县下帅乡牛王诞(四月初八)和桥头镇燕子节(六月初六)等10多种。:6
肇庆市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民族乡有对歌赞婚的的习俗。在女子出嫁当天,父母会以歌曲代言,教导女儿婚后要有贞节、勤劳、孝顺等美德,然后由兄长背着哭泣着的新娘上花轿。晚上在新郎家,双方举行宴席,待酒至半酣时,男女双方会进行歌王对歌。男方赞唱新娘,女方歌夸新郎。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在空旷的地坪上点燃篝火,然后载歌载舞地围着新人跳舞。这种习俗现在依旧保留着,并流传至今。
肇庆市乡民比较重视生日。罗定县、郁南县、封开县等地区旧例认为50岁“得寿”,高要县则认为60岁才“得寿”,之后就可以庆祝自己寿辰了。年龄越大,越应该庆贺。男性每逢10岁、女性每逢1岁时都要庆祝生日。在罗定县,无论男女,每逢1岁都要庆祝生日,61岁称为中寿,71岁以上称为大寿。庆祝寿辰的贺礼除了鸡、酒、肉外,还有寿面、寿包、寿桃和寿裤等专用品种。在罗定县,寿包的数量要比寿者的年龄多10个,并且每个寿包都要戳一个红圈。在封开县,人们还有用纸币拼出“寿”字作为礼物的习俗。当人们达到80、90岁高龄时,则更受敬慕。
饮食
肇庆市饮食主要以粤菜为主,合南北风味,形成了集菜肴、点心,小食于一体的地方特色。肇庆市地方特色美食有紫苏辣椒炒山坑螺、四会濑粉、怀集燕窝等几十种。
地方象征
肇庆市市花为鸡蛋花属和荷花。在肇庆市到处都可以看到鸡蛋花树,这是该市重要的特色景观之一。鸡蛋花被赋予了新生、希望、幸福等花语,这与肇庆市作为宜居宜游的山水城市的内涵和特征相吻合。此外,荷花也是肇庆市常见的花卉之一,“宝月荷香”是肇庆市的老八景之一。荷花有圣洁、清廉、吉祥如意等寓意,包拯在任端州知州时在荷香四溢的宝月台附近创办星岩书院。
1986年6月,肇庆市评选出市树为白兰树。白兰树是常绿乔木,高可达17米,在民间被视为“吉祥树”,象征吉祥、美好。
风景名胜
综述
肇庆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传统旅游目的地;拥有两湖(星湖和鼎湖区),三峡(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等自然景观,又有四塔(崇禧塔、文明塔、元魁塔、巽峰塔),五楼(阅江楼、披云楼、丽谯楼、波海楼、绿瓦楼),梅庵、宋城墙、肇庆府学宫等人文景观,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沿西江、绥江溯江而上,盘龙峡、“天下第一石”、千层峰、广宁竹海大观、燕岩等景点次第展开,构成了千里旅游走廊。截至2022年6月30日,肇庆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42家,其中AAAAA级景区1家,AAAA级景区5家,AAA级景区36家。
主要景点
肇庆七星岩风景区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千米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千米。该景区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景区内的七星岩摩崖石刻,因保存有众多摩崖石刻群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位于肇庆市广宁县,景区占地面积8.13平方千米。全年四季均可观竹,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景区内有“空气维生素”吸吮区和“竹林精气熏蒸区”,设有特色民族竹寨、竹林茶、竹生态园、竹筒车、竹吉普车、竹林迷宫、神龟锁江、卧波栈道、金沙碧水等景点。
披云楼座位于肇庆古城墙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瞭望台而建造的。该楼因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披云楼为1989年重建而来,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楼内设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在肇庆两组蜡像。“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九龙湖旅游风景区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内,集雨林面积有146平方千米,湖面面积达3.6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米,湖面呈“人”字形,由九条山溪水汇合而成,九条山溪又宛如九条蛟龙腾空欲出,故有“九龙湖”之称。
对外交流
人物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城市概况.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2
广东省(粤)-肇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0-23
肇庆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4-19
2024年肇庆经济运行简况.肇庆市人民政府.2025-02-05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七星岩.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竹海大观景区.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披云楼.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10-23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新建珠海至肇庆高铁高明至肇庆东段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22-10-25
专访肇庆市副市长唐小兵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0-25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0-25
端砚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16
民间信俗(悦城龙母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16
[2016年12月]专访肇庆市市长陈旭东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0-25
广东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里的肇庆版图.南方网.2023-03-16
一省三世界:从广东21城市的财政经济看区域分化.新浪财经.2023-03-16
2023“新一线”城市名单来了→.澎湃新闻.2024-01-24
国家地理-肇 庆.央视网.2024-04-05
2021年肇庆市水资源公报.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16
肇庆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肇庆市林业局.2023-03-16
关于花山水库扩容提质的调研报告.始兴县人民政府.2023-03-16
CCTV1请您欣赏大美四会!点进来,带您打卡.四会文明网.2023-03-16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8
2021年肇庆市水资源公报.肇庆市水利局.2023-04-19
肇庆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肇庆市林业局.2023-04-25
关于公开征求《德庆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肇庆市德庆县人民政府.2023-04-25
[肇庆] 60秒瞰山水,走进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林业局.2022-10-28
城市概况.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端州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鼎湖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高要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四会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广宁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怀集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封口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德庆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6
中共肇庆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市委领导机构 张爱军当选为中共肇庆市委书记 .肇庆市监察委员会.2023-03-16
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肇庆人大网.2023-03-16
许晓雄.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16
肇庆市政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澎湃新闻.2023-03-16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表(截至2022年2月25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23-04-19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22-12-13
关于公布2021年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2-12-13
肇庆加快农业产业化 打造大湾区“中央厨房”.央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23-04-19
抓机遇 寻转机 高山低谷始向前 德庆不懈壮大农业发展带领农民奔康致富.西江网.2023-04-19
“一果旺一城”!德庆贡柑新销季,品牌升级再出发.肇庆市德庆县人民政府.2023-04-19
打通产业链,串起农文旅!四会沙糖桔产业再振兴.南方plus客户端.2023-04-19
[公益领域]-德庆南药,乡村振兴新“良方”!.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林下“掘金”鼓起农户“钱袋子”.网易.2023-04-19
园区概况 - 肇庆高新区管委会门户网站.肇庆高新区管委会.2022-10-28
连续2年增速超50%,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南方plus客户端.2023-04-19
截至九月份肇庆市“4+4”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37.35亿元(2).截至九月份肇庆市“4+4”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37.35亿元(2).2023-04-19
21财经:税眼看湾区|肇庆金属加工业1-7月营业收入增长超3成,税惠助力传统材料产业“寻新机”.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2023-04-19
肇庆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肇庆味道”香飘全球.西江网.2023-04-19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04-19
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日 许晓雄).中国经济网.2023-04-19
从“双十一”商机看肇庆电商如何布局.南方网.2023-04-19
最新消息!事关肇庆这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西江网.2023-04-19
大旺广场与万达商管签约,携手打造一站式商业综合体!.南方+.2023-04-19
【原创】万达全国首个纯体验综合体,在肇庆建成投入使用.深圳商报.2023-04-19
珠三角九市推介之肇庆: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金羊网.2025-03-19
2021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肇庆市人民政府网.2022-10-28
肇庆:“入圈”融湾,“破圈”出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22-10-25
肇庆全面接入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2022-10-25
《肇庆港总体规划》正式获批,全面开启肇庆港口水运发展新征程.广州日报大洋网.2023-04-19
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肇庆港总体规划》获批 将建设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无锡市人民政府.2023-04-19
学校简介.肇庆医学院.2024-08-22
2023年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部门预算.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25
2022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5
再+1!肇庆高新区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选“国家队”!.肇庆高新区管委会.2023-04-25
2022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5
广东省博物馆名单.揭阳市人民政府.2022-10-28
高光时刻!肇庆创造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金牌排全省地级市第一!_南方plus_南方+.南方日报.2022-10-25
肇庆体育中心.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16
端州体育馆.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16
肇庆市三级医院名单及基本情况(2022年).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8
肇庆市养老机构基本信息一览表(2022年7月).肇庆市民政局.2023-04-20
2021年肇庆市环境状况公报.肇庆市生态环境局.2023-04-25
全省首部!肇庆针对这件事立法了.......澎湃新闻.2024-04-26
肇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4-04-26
肇庆,广府文化发祥地,幸福开始的地方!.南方+.2023-04-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2-10-28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本地特产.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肇庆这些国家级“宝藏”!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南方+.2023-03-1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16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3-16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3-16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3-16
德庆学宫.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16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3-16
肇庆古城墙.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3-16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3-16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特色美食.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肇庆以特色美食文化赋能文旅发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4-19
端州疍家糕.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鼎湖山茶饼.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清蒸文庆鲤.肇庆市人民政府.2023-04-19
宝月书香讲堂丨漫谈肇庆市花文化.端州区人民政府.2023-04-24
白兰.植物智.2023-04-24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_A级景区_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0-25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_2001年第24号国务院公报_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2022-10-25
九龙湖.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广东肇庆与英国博尔顿市结为友好城市_手机新浪网.新浪网.2022-10-25
俄德米特罗夫斯克区与肇庆签订友城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10-25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彭泰来(1790年-1867年).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肇庆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李炳辉(1890年—1911年).肇庆市人民政府.2022-10-25
深圳第一!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公布.腾讯网.2025-01-06
广东14个地市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推动至少4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南方网.2024-02-06
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生态环境部.2022-10-25
中国地级市品牌百强出炉,温州位列第三!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2-10-25
入选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肇庆“无障碍”体现在哪?_南方plus_南方+.南方网.2022-10-25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新华网.新华网.2022-10-25
(受权发布)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拥政爱民模范名单-新华网.新华网.2022-10-25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8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复审结果的通报.卫健委网站.2022-10-25
(受权发布)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和第四届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名单-新华网.新华网.2022-10-25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_央广网.央广网.2022-1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中国政府网.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