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汪清县

汪清县

汪清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间岛下辖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29°05'~130°56',北纬43°06'~44°03'之间,全境南北纵长108公里,东西横距152公里,距俄罗斯40公里,朝鲜18公里。幅员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截至2023年5月,该县下辖辖8镇1乡3个街道10个社区200个行政村,总人口22.2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滨河北街435号县政府办公楼。

汪清县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温暖风大,夏季短促多雨。全境地势大致为北高南低,属于综合性的山川地貌。最高海拔为1477米,平均海拔806米,境内主要河流有嘎呀河、绥芬河、珲春河三大河流,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共105条,总长2034.4千米,汪清县上古三代为肃慎地,远古新石器晚期,汪清县就有先人在此居住。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准设汪清县。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实设汪清县。民国元年(公元1902年)9月,汪清设治局改升县治,隶属于吉林东南路兵备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汪清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汪清县随之沦陷。1932年3月,汪清县列为二等县。1934年3月,日本侵略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设立间岛省,汪清归其所辖。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了日本对汪清县的统治。同年9月30日,成立汪清县临时政府。1950年10月,汪清县政府改为汪清县人民政府,归吉东专区所辖。1968年7月,成立汪清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恢复汪清县人民政府至今。

汪清县的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黑木耳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以食用菌加工产业、‌医药保健产业、‌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以以商业和运输邮电业为主,2023年,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37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8:22.4:53.8。汪清县境内交通便利,图牡铁路贯穿全境,国道三莫线和省道穆长线、宁青线分别连接黑龙江省宁安市穆棱市东宁市,距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65千米,面向对俄、对朝等13个口岸。截至2023年8月,汪清县全县耕地面积63998公顷,占总面积的7.1%。

汪清县境内的文化遗产较多,截至2022年,拥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2023年3月,境内发现不可移动遗址19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8处。此外,全县共有4个A级风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风景区1个,国家AAA级风景区3个。该县还曾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获得过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等荣誉。

名称由来

汪清源于女真语(满语),本音“旺钦”,“堡垒”之意,以境内河流得名。由于前清时音义附会,将“钦”改作“清”,又因当时率天兴京(辽宁新宾)之东有一旺清边门,音义同此,再更“旺”为“汪”。故得此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汪清县上古三代为肃慎地,远古新石器晚期,汪清县就有先人在此居住,生息繁衍,满族为世居民族,汉、朝等民族属移居民族。唐虞时期,该地为肃慎氏疆域。

秦汉至南北朝

周秦时期,汪清县仍然为肃慎氏疆域,西汉为乐浪都东部,属秽貊语系的沃沮人辖地,东汉高句丽属地。晋朝时期,汪清县属挹娄,北魏时期,属勿吉地。

隋唐至明清

唐入渤海国,明代为阿布达哩卫的辖境。清代,库雅拉部钮呼特氏为世管佐领后于此地(今大坎于地方),后为辉春副部统管辖。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准设汪清县。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吉林东南路分巡兵备道划原延吉府所治的春融(今百草沟)、春明(今汪清镇)、春耕(今罗子沟)、三社和春华(今图门市石规)、春阳镇两社各半及晖春厅所治的春芳社(今晖春县凉水镇)归汪清县管辖。由于县境北部春阳社所辖的嘎呀河上游大小荒沟、白石、马鹿沟、锻树背、夹信子、桶子沟、角楼等地,延吉府不愿以此地划归汪清县,彼此发生争执。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02年)9月,汪清设治局改升县治,隶属于吉林东南路兵备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6月,重更道制,分吉林省为四道,汪清县划属吉林省延吉道管辖。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辖,汪清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日本侵占了全东北地区,汪清县随之沦陷。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汪清县政府复称县公署,被列为二等县。

1934年3月,日本侵略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设立间岛省,汪清归其所辖。1937年5月,伪满洲国制定《行政机构改革大纲》,在各级行政机构中推行“次长中心制”,将日本人担任的参事官改称副县长,至此,汪清县地方政权由日本侵略者公开操纵,1938年,将延吉县(今龙井县)北部划入汪清县版图,1943年10月,设东满总省,间岛区域隶属于东满总省管辖。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从此,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汪清县的统治。8月31日,中华国民政府颁布《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将东北划分九省,汪清县划属为松江省管辖。9月30日成立汪清县临时政府。11月15日,成立汪清县政府,由各界代表推选周介文任县长。

新中国时期

1950年10月,汪清县政府改为汪清县人民政府,归吉东专区所辖。1952年9月3日,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12月政为自治州),从此以后,汪清县归延边朝鲜自治州领属。1953年9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后,汪清县又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1954年,置汪清镇。 1956年3月,汪清县人民政府改称汪清县人民委员会。1966年8月,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汪清县,1967年1月28日后,汪清县行政机构瘫痪。同年3月,地方实行军事管制,成立汪清县生产指挥部。1968年7月,成立汪清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召开汪清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撤销汪清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汪清县人民政府至今。1986年,汪清县东振乡,恢复乡建制。1992年,东光乡改为镇建制。1999年,撤销东新镇,并入天桥岭镇。2001年,撤销新兴乡并入东光镇。2003年,撤销十里坪乡,合并到东光镇。2005年,撤蛤蟆塘乡,并入大兴沟镇。2011年,全县辖汪清镇、东光镇、百草沟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春阳镇罗子沟镇复兴镇、鸡冠乡9个政区;大川、大明、幸福、南山、东振、江北、新民、新华、兴盛、春光、春中、闹枝、金城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个村民委员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汪清县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南和南部与吉林省珲春县、图们市、龙井县相邻,西部与敦化市毗连,北部和东北部与黑龙江省宁安、穆棱市东宁市三县接壤。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29°5'~130°56',北纬43°6'~44°3'之间,全境南北纵长108千米,东西横距152千米,距俄罗斯40千米,朝鲜18千米。幅员面积9016平方千米,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

气候

汪清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温暖风大,夏季短促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漫长寒冷。境内降水较为充沛。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降水自西向东递减。西南部地区年降水量550-600毫米,东北部地区仅450-500毫米,县城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559毫米,降水四季分配不均,且多集中在夏季。春季平均8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6.8%;夏季平均321毫米,占年降水量59.5%;秋季平均93.3毫米,占年降水量17.3%;冬季平均35毫米,占年降水量6.5%。一般情况下,从10月中旬以后,雨量明显减少,便转入降雪天气,至次年4月结束。年平均降雪30天。年平均气温为12.4℃~12.8℃,平均无霜期为135天, 无霜期最长1961年为157天,最短1977年为123天,初霜期在9月24日左右;年平均日照市2358小时,最长为2721小时,最短为1998小时。

地质

地层

汪清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按从古至今为序,有下古生界青龙村群,上古生界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和白垩纪,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

下古生界

下古生界地层为青龙村群(含寒武--志留系未分层)。呈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岩性为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四氧化三铁角闪岩、浅粒岩、变粒岩、二云斜长片岩大理石等。主要分布于罗子沟镇北东部、东新乡的南城子、鸡冠乡的张家店一带。除外,春阳镇的南沟和大梨树沟等地也有零星出露。

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出露的地层有二迭系。二迭系分上、下统。下二迭统自下而上分为庙岭组、柯岛组和亮子川组,上二迭统为开山屯组,二迭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天桥岭、庙岭、鸡冠、东光、西大坡、十里坪、金仓、六道崴子等地。庙岭组地层为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灰岩建造,岩性为黑色凝灰质砂岩、中层或厚层状结晶灰岩、角砾状灰岩等。柯岛组地层为一套杂色片理化火山碎屑沉积建造,岩性为杂色片理化凝灰质板岩、凝灰质砾岩粉砂岩、片理化安山岩夹大理岩透镜体。亮子川组为海陆交互相砂页岩沉积建造,岩性为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凝灰质板岩、黑色泥质板岩等。

中生界

中生界出露的地层为三迭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三迭系地层仅有大兴群;侏罗系地层只发育中、上统,主要分布于天桥拎、大兴沟、蛤蟆塘、百草沟、赤卫沟、地弱沟、复兴等地。白垩系地层可分为下、上统。下统自下面上分为长财组、东山组、大砬子组;上统为龙井组。白垩系主要分布于罗子沟、春阳、蛤蟆塘、百草沟、汪清、杜荒子等地。

新生界

新生界第三系分为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下第三系为珲春组,上第三系分为土门子组和船廉山组。第三系分布于复兴镇的社荒子、春阳镇的老松岭、蛤蟆塘乡的四方台等地。第四系池层沿嘎呀河和绥芬河及其支流河谷和阶地中分布。

侵入岩

汪清县境内侵入岩不仅发育,而且岩类型繁多,其中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早期侵入岩分布最为广泛。

构造

汪清县地质构造位于天山-兴安地槽区吉黑裙皱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优地槽裙皱带延边复向斜的北东翼。可划分二个发展演化阶段,即地槽发展阶段(寒武-二迭系)和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阶段(三迭系-新生代),因而县内构造(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主要有北东向、东西向、南北向和北西向构造带。这回组构造空间展布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构造骨架。

地形地貌

汪清全境群山峻起,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流密布,谷地、丘凌介于山水之间,属于综合性的山川地貌。全境地势大致为北高南低,唯有东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西南部为开阔的丘陵漫岗和河谷冲积平原。座落于东南边境的森林山是全县的最高峰,海拔1477米,最低处为新兴乡三道沟村(嘎呀河出境处),海拔135米,相对高差1342米,平均海拔806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汪清县境内有嘎呀河绥芬河珲春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4条,年径流量22.19亿立方米。

嘎呀河

嘎呀河是汪清县境内最长河流,发源于县境内北部老爷岭三长山西麓,自北向南纵贯县境西部,经图们市注入图们江,全长216千米,流域面积1361平方千米。在境内流经春阳镇天桥岭镇、大兴沟、汪清、百草沟等5个镇,沿途接纳大小支流74条,主要一级支流有桦皮甸子河、春阳河、前河、鸡冠河、汪清河等。嘎呀河在境内流长180.7千米,年流量12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242平方千米。自天桥岭以上,多高山峡谷,水流湍急,落差大;天桥岭以下流量逐增,河道渐宽,河道蜿蜒曲折,水势平缓,两岸多为河谷平原。

绥芬河

绥芬河发源于复兴镇盘山岭北缘,自南向北,于罗子沟镇驻地附近折转东北,进入黑龙江东宁市境内。绥芬河在境内流经复兴、罗子沟两镇,沿途接纳支流25条,流长91.4千米,年流量4.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453平方千米。珲春河发源于复兴镇盘岭,流向自西向东流进珲春市注入图们江。境内接纳头道河、杜荒子北沟河、杨木河三条支流,流长32千米,年流量0.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99平方千米。

水利

截至2020年8月,汪清县拥有7座水库10座水电站,除一个电站在技术改造外,其余水库、水电站坝体完好,备用电源、闸门正常,各水库水位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土壤

汪清县土壤共分10个土类,呈由高到低垂直分布。东南部和西部针叶林灰化土及灰棕壤居多,中南部为暗标壤和水稻土;东西两部白浆土集中;台地一般是白浆土:山间汪地布有沼泽土、泥炭土;河谷平地为水稻土、草甸土和冲积土。其中,灰化土是该县的主要森林土壤之一,由腐殖质积累,灰化和淋溶形成。居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酸碱度为4~4.5,适宜森林植被生长。面积为13525公顷,集中分布在复兴、十里坪、罗子沟、鸡冠蛤蟆塘、春阳等乡镇。灰棕壤是受腐殖质积累,粘化和淋溶成土,土质松软肥沃。面积为776510公顷,分布于全县各地的高原、低山和丘酸坡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8月,汪清县全县耕地面积63998公顷,占总面积的7.1%,其中,旱田耕地面积5967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3.25%;水田面积4322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75%,乡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749公顷,土地土质肥沃,适于生产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

林木资源

截至2023年8月,汪清县境内设有汪清林业局、天桥岭林业局、大兴沟镇林业局3个森工企业和1个县属林业局,林业面积954.657公顷,有林地及国家规定灌木林地面积847.67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8.79%,其中果子松蒙古栎云杉红豆杉椴属等珍贵树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8月,汪清县境内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26种,水气矿产2种,初步探明储量29种,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的47.1%,其中金、铜、油母页岩碳酸钙、钼等资源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药材资源

汪清县物产丰富,尤以林业资源著称。每年可提供商品木材50×104立方米。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盛产人参、天麻野生灵芝赤松茸、木耳、红松果。野生经济植物达1032种,名贵中药材有鹿茸、麝香、熊胆田鸡油、山参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汪清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湿,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了隐蔽处、食物、饮水等必要的生活条件。该地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地亚区,动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经调查,汪清自然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28目68科243种,其中鱼类3目5科11种,两栖动物2目5科6种,爬行纲2目3科8种,鸟类15目39科190种,兽类6目16科28种,另外还有昆虫9目42科155种。

在保护区的243种脊椎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其中有鸟类25种,兽类8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 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物种3种,附录II物种4种,保护区共有国家级保护动物33种,占区内动物种数(243种)的13.58%。

植物

汪清县属温带湿润的针阔混交林暗棕壤气候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分布区,是吉林省生态资源最丰富地区,主要为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截至2023年11月,全区林地面积为631.67×104平方百米,占吉林省林地面积的78.47%,野生经济植物188科1700多种。按植物地理区划属长白区系,红松林阔混交林为其地带性植被的顶级群落。在海拔1100~1800m分布的主要为云杉冷杉林群落;至海拔2100m以上高山冻原成为主要的群落。区内主要乔木树种有:果子松沙冷杉、赤松、东北红豆杉黄花落叶松针叶树种和紫椴硕桦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春榆大青杨千金榆蒙古栎三花槭小楷槭东北槭紫花槭花楷槭五角槭青楷槭阔叶树种。主要灌木有:毛榛金花忍冬东北山梅花三叶五加、东北波罗疏、小花溲疏光萼溲疏等。林内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狗枣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等。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排水良好的地段主要有四花薹草羊胡子苔草乌苏里薹草、大叶柴胡等;局部低温处有成块分布的猫眼草;随着林冠郁闭度的增大,除有山茄子木贼铁线蕨等分布外,藓类植物也占相当数量,多以万年藓为主;在地势较低的地段则为粗茎鳞毛蕨、东亚蹄盖蕨、狭叶东北蹄盖蕨蕨等。19~20世纪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植物多样性降低,形成了大面积的杂木林、柞桦林、山杨白桦林、蒙古栎榛子灌丛等林型。

自然保护区

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和珲春市的长白山中,比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区总面积6743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0056公顷,缓冲区17923公顷,实验区1945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东北红豆杉等野生植物和东北虎、远东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林业局北部的八人沟林场,距天桥岭镇37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9°48′33″~129°51′38″E,北纬43°47′44″~43°54′47″N,平均海拔在390~440m之间,总面积1161.0hm²。其中湿地保育区规划面积996.1hm²,湿地恢复重建区规划面积106.0hm²,宣教展示区规划面积6.3hm²,合理利用区规划面积41.6hm²,管理服务区规划面积11.0hm²。吉林汪清嘠呀河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共有3大类8个湿地型。其中,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沼泽湿地包括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人工湿地水产养殖场和库塘。在吉林汪清嘎呀河中国湿地公园分布的206种野生脊椎动物中,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4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1种。湿地公园内广布植物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境内共有植物308种。是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文化宣教展示、湿地科研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嘎呀河的上游,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自然灾害

汪清县常见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低温冷害、旱灾、冰雹、霜冻、风灾、地震等。截止2020年底,汪清县地质灾害点的规模、灾情、险情等数据信息,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768处,其中崩塌点148个,占地质灾害及隐患点总数的19.3%;滑坡点20个,占总数的2.6%;泥石流点180个,占总数的23.3%;地面塌陷点3个,占总数的0.4%;不稳定斜坡点417个,占总数的54.4%。共威胁3762人,威胁总资产约1.62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8月,汪清县下辖8镇1乡3个街道10个社区200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地滨河北街435号县政府办公楼。

以上内容截至2024年7月16日,资料来源于:

政治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7月16日

人口民族

人口

2023年年末,汪清县户籍总户数94749户,总人口203732人,比上年末减少3501人。其中,城镇人口117404人,占总人口比重57.6%;乡村人口86328人,占42.4%。在年末总人口中汉族人口140873人,占总人口的69.1%;全年人口出生率2.93‰,死亡率11.57‰,自然增长率8.63‰。

民族

截至2023年5月,汪清县拥有汉、朝、满、回、蒙等25个民族,其中,朝鲜族人口51376人,占25.2%;其他民族11483人,占5.7%。

经济

综述

汪清县的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黑木耳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以食用菌加工产业、‌医药保健产业、‌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以以商业和运输邮电业为主,2023年,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37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176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35088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24106万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3:21.0:51.7调整为23.8:22.4:53.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88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8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940元,增长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20元,增长4.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6%。全年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6794万元,比上年增长52.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6316万元,增长26.7%。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11210万元,增长53.5%。全年财政支出313254万元,增长7.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510万元,下降5.5%;教育支出34321万元,增长0.2%;公共安全支出16869万元,增长5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771万元,增长32.3%;卫生健康支出20490万元,下降3.4%;农林水支出76381万元,增长14.5%。

第一产业

汪清县的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黑木耳为主,截至2024年3月,全县共有6个黑木耳专业镇、121个种植村,其中,百万袋以上种植村65个,60%以上的村以黑木耳为主导产业。全县黑木耳种植人数达1.4万人,3万余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一半以上,已累计建成标准化菌包厂、车间70个。

2023年,汪清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117公顷,比上年下降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533公顷。粮食总产量265998吨,增长2.5%。其中,水稻产量27867吨,增长0.2%,单产6645公斤/公顷,增长0.8%;玉米产量183430吨,增长1.6%,单产6946公斤/公顷,增长7.8%;大豆产量54362吨,增长6.8%,单产2102公斤/公顷,增长0.1%。全年育种育苗面积67公顷,比上年增长3.2倍,零星植0.6万株。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8639吨。年末大牲畜存栏8.9万头,增长13.3%。其中,牛存栏8.8万头,增长13.9%;猪存栏2.7万头,增长0.1%;羊存栏1.0万只,增长0.1%。全县畜牧业专业养殖户48户。水产品养殖面积1199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873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6.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0.9%。拥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12700台,下降1.5%;耕作拖拉机配套农具42023部,增长0.3%;农田排灌动力机械2664台。设施农业占地面积347公顷。

第二产业

汪清县的第二产业主要以食用菌加工产业、‌医药保健产业、‌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初步形成了以好记食品、中农实业、北一禾为代表的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富森生物、北耳科技为代表的食用菌加工产业;以正昇康生物、励康药业、华惠生物为代表的医药保健产业;以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净宇生物、绿电科技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大健康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2023年,汪清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县属企业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下降4.1%。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7005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长67.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0.7%。

第三产业

汪清县的第三产业以商业和运输邮电业为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轻服务等传统观念的转变,全县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

2023年,汪清县全年邮政业务收入683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收发函件1.3万件,包裹81.5万件,特快专递14.1万件,投送报刊90.8万份,杂志15.8万份。全年共接待游客9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倍;实现旅游总收入6.3亿元,增长3.6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2%。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71.6%;私营经济投资下降36.4%。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的26.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2.4%。施工项目6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占总投资的46.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4倍,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1倍。房屋施工面积增长6.3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0.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8636万元,增长9.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9024万元,增长16.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503万元,增长1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157万元,增长7.1%。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2851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出口12843万元,增长2.9%。分商品类别看,农副产品8948万元,下降1.0%;工业品3903万元,增长13.6%。

经济功能区

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

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处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黑龙江省哈牡绥东经济带交汇点,距州府延吉市77千米,距图们口岸55千米,珲春口岸121千米。开发区前身为汪清县工业集中区,2005年1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土地规划面积3.22平方千米,2016年园区进入全国开发区名录,2022年12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晋级为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截至2023年6月,园区入驻企业15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2022年汪清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增加值6.02亿元,税收1.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72亿元,进出口总额1.12亿元。2022年在全省72个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25位,综合实力位于中上游行列。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年末,汪清县全县拥有幼儿园13所,在园儿童2319人,比上年末减少320人。小学17所,小学在校生5604人,减少198人。普通中学19所,高中在校生2059人,减少61人,初中在校生3081人,增加25人。职业技术高中1所,在校生848人,减少164人。年内升入高等院校深造的学员879人,其中本科463人,专科416人,升学率96.4%。年末专任教师1806人,比上年末减少68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347人,减少30人;小学专任教师645人,减少26人;普通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及职业技术高中专任教师814人,减少12人。

卫生事业

2023年年末,汪清县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48个,其中医院2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10人。其中,执业医师460人,执业助理医师96人,注册护士579人。拥有床位567张。

科技

2023年,汪清县全县全年申报省、州各类科技项目27项,获批12项,到位科技扶持资金272万元。引导科研院所与县内企业签署科技合作协议17项,到位科技扶持资金272万元。另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科创专员获批9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年末,汪清县全县拥有文化馆1座,流动文化车和舞台车2辆。全年共组织文艺活动34次,观众5000人次。图书馆书刊总藏量31.5万册,书刊文献外借8.2万册次。文物馆收藏文物藏品674件。全县广播覆盖率100.0%;电视覆盖率100.0%。全年播出公共电视节目8212小时30分钟,自制电视节目1201小时37分钟。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6万户。

体育

2023年,汪清县全年承办第九届“健康吉林·乐动冰雪”国际大众速滑邀请赛及延边州业余雪地足球总决赛、延边州首届“温泉养生节”体育系列活动—汪清县登山活动、“健康吉林·爽动盛夏”综合体育运动大会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环保

2023年年末,汪清县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12.70平方千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建成区绿地率38.3%。实施新北街、滨河南街、铁南街停车场等工程建设。本年完成市政设施投资9015万元。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749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50万千瓦时,下降6.3%。供水总量672.6万立方米,下降0.1%,其中居民家庭用水316万立方米,增长5.3%;自来水普及率100%。液化石油气供气2555吨,下降1.7%;天然气供气98万立方米,增长48.5%;燃气普及率71.8%。城区生活垃圾清运量2.54万吨、乡村生活垃圾清运量0.82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社会保障

2023年年末,汪清县全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38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600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46918人,全年支出9930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3785人,支出14259万元,增长15.7%。年末有养老机构15所,收养人数565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4889人,全年发放城镇最低保障金3968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547人,发放农村最低保障金2395万元。

交通

综述

汪清县境内交通便利,图牡铁路贯穿全境,国道三莫线和省道穆长线、宁青线分别连接黑龙江省宁安市穆棱市东宁市,距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65千米,面向对俄、对朝等13个口岸。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58千米。全县共有一个铁路车站汪清站,距县城中心3千米左右。城区共开通五条线路,包括二号、三号、四号三条往返路线和五号、六号两条循环路线。在国道三莫线及省道汪东线、绥东线建设候车亭20个。

公路

2023年,汪清县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658千米。公路旅客发送量91万人,增长97.8%,旅客周转量11748万人千米,增长80.2%;公路货物运输量276万吨,增长10.4%,货物周转量82407万吨千米,增长2.8%。其中,牡丹江市至延吉高速公路老爷岭(黑吉界)至汪清段项目全长82.368千米,牡丹江至珲春高速公路(汪清至凉水段)全长44.811千米。拥有国道(G333)、省道绥东线(S201)、省道绥东线(S201)等多条国省干线公路

铁路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牡(丹江)图(们)铁路过境。其汪图客货共线快速铁路项目全长45千米,设计速度为200千米/小时。全县共有一个火车站-汪清站,距县城中心3千米左右,公交可直达,交通较为便利。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1月,汪清县城区共开通五条线路,包括二号、三号、四号三条往返路线和五号、六号两条循环路线。运行时间首班为早六点半,末班为晚五点半,票价为1元。公交车可容纳乘客53人,司机都经过岗前培训。到1月中旬,还将开放3条线路,实现城区公交全覆盖。2022年,该县充分利用客运总站做到与城市公交、出租车等无缝衔接,并为出租车、公交车、社会车辆等提供停靠、待客区域,同时满足群众出行换乘需求。在国道三莫线及省道汪东线、绥东线建设候车亭20个。

文化

综述

汪清素有“千年部落百年县”之称,历史上的北沃沮、高句丽渤海国辽朝、蒙古、女真等民族都曾在这里劳动生息。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渤海时期及辽金、元、明、清时期到近现代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图们江左岸文化代表,是北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汪清县属典型朝鲜族聚集地,朝鲜族文化绚丽多彩,是全国唯一舞蹈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地区朝鲜族农乐舞的发源地、申报地。截至2022年,汪清县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2023年3月,汪清县县域内不可移动遗址19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8处、州级保护单位5处、县级保护单位17处。

饮食

汪清县的特色饮食有关东粉王手工粉条、冷面、石锅煲饭味噌汤、打糕等。

关东粉王手工粉条是汪清县的特色产业,是该县唯一生产手工粉条的主要产业,以手工制作为技术特点,通过人工和面,漏瓢自然漏条等近十几道手工工序。手工粉条制作技艺是优选马铃薯淀粉通过浸泡、打芡、和面、漏条、加热定型、冷却、冷冻、水化、烘干等诸多繁琐工序。

黑色的荞麦面煮熟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倒入牛肉汤,配以酸菜、牛肉片、鸡肉丸子鸡蛋等佐料。喝一口冷冽的汤水,咬一口纤长的面条,其口感柔韧凉爽,微酸、淡甜、轻咸、薄辣。该食物适合在酷暑食用。

朝鲜族酱汤是食客的大爱,酱汤以酱为主,加上蔬菜、豆腐、肉片,再用导热快保温好的石头锅煮制而成,往往端上餐桌还要冒着香味儿沸腾很久。

特产

打糕又称引绝味食品、引绝饼、粉糍、豆糕,是朝鲜族著名的传统风味食品。因为它是将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锤打制成,故名打糕。打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种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的黄打糕。 打糕作为朝鲜族传统美食,历经几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综合了朝鲜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有着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汪清黑木耳耳片胶质厚,达1.3毫米,富弹性、色泽好,半透明,耳片背面略呈灰黑色,水发性好,片大适度、均匀,耳瓣舒展少卷曲,无腐烂耳和流失耳,无异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和纤维等。

苹果梨系由1921年从朝鲜引种6棵梨的接穗,与耐寒秋子梨嫁接而成的,当时仅成活3棵,后经几代人的精心培植,不断选育,建国后国家又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扶植,使苹果梨的栽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苹果梨树喜冷凉湿润的气候,耐高寒。在-32度以内可以安全过冬,宜在海拔3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的丘陵坡地上生长。地处长白山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苹果梨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苹果梨营养丰富,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利尿之功效,还能增进食欲、助消化,对体虚、津液不足者颇益。又可制果酱、果脯、果酒、罐头等。

习俗

汪清地区的满族居民一过腊月十五,妇女们就忙起来了,撤粘糕、烙粘火勺,做“驴打滚”(用粘米和炒熟压碎的豆面制成)。这些食品必须用粘米制作,俗称粘饽饽。除夕那天,做饭要比平日多下几倍米,剩的饭越多越好,意为年年有余。然后封上米柜,叫封仓(面类不封)、初五之前不许开仓,除了吃饺子,就是把剩下的冷饭和外面冻着的粘饽饽一起加热后食用。实际是让妇女在过年时好好休息,娱乐一番。

领牲是汪清县人一种杀年猪祭神祭祖的仪式。春节前夕,先把准备杀的猪绑好,拾到桌上,放在天地牌位前,烧上香,家长跪在地上斟满酒,对天地牌位举三举,然后把酒灌进猪耳朵里,同时兄动猪身,如果猪叫了几声,耳朵一“卜楞”,就是说神或祖宗把牲(猪)领(享用)了。然后操刀者才能把猪杀掉。因为是祭祀猪,所以脱毛之后要割下猪头,在鼻子里插上两棵大葱,摆在西墙下的供桌上,供祖宗享用。

艺术

歌谣

汪清县的朝鲜族歌谣主要有劳动、扦情、叙事、仪式、抗日歌谣。劳动欲谣有集体、个人两种。集体劳动欧谣由领唱、齐唱组成。如《插秧歌》,反映了农民在插秩季节的劳动与欢乐。个人劳动歌谣则反映了个人的处境,表露出个人心理情绪及对未来的憧憬,如《农夫歌》。流传较广的还有《银锄谣》《去捕鱼》《春米打铃》等。

汪清县的汉族歌谣大都从关内传入当地,流传广、影响大的有《小白菜》《小放牛》《放风筝》《孟姜女》《镯大红》《翻身五更》等。

汪清县的满族歌谣歌词简朴、富有生活气,旋律炽烈奔放、纯朴舒畅。流传的有《跑南海》《闯崴子》《捕鱼歌》《打猎歌》《放山歌》《快关门》等。其中,歌谣《快关门》揭露了俄罗斯帝国侵略者的凶恶残暴。

舞蹈

汪清县的秧歌舞分为“陕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两类,东北大秧歌有“踩高跷”“地蹦子”两种,主要舞蹈曲目有《扑蝴蛛》《跑早船》《老汉推车》《狮子滚绣球》等民间舞蹈。陕北大秧歌是解放后传入汪清的,群众称之为“新秧歌”。主要以工、农、商、学、兵及日、美、蒋兵等角色的扭唱表演为主,亦有腰鼓、霸王等传统节目的表演。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朝鲜族农乐舞是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三灶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

文物古迹

截止2023年3月,汪清县县域内不可移动遗址19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8处、州级保护单位5处、县级保护单位17处。

以上只列举国家级及省级保护单位,数据截至2024年7月16日,资料来源:

百草沟遗址位于汪清县百草沟山谷平原的中部。1952年发现,1953年发掘。遗址分上、下两层,下层遗存为青铜时代的柳庭洞文化。百草沟遗址面积之大,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图们江流域的同时期遗址中实属少见,因此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卜骨,也就是原始的占卜器,选用了羊的肩胛骨,在肩胛骨上留有明显的占卜火灼痕。卜骨的发现意味着当时已有占卜活动及原始信仰的存在。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32年末建立至1935年末撤离,历时三年,是汪清县存在时间最长的抗日游击根据地。1930年10月,中共汪清县委成立后,影响和带动了全县党组织的发展。同年11月,大同、腰营沟、龙水洞一带先后建立了党组织。翌年初,县委派人到腰营沟成立了中共腰营沟区委(一区),先后由金哲、金东哲、吕兴律等任书记,下辖四个党支部,有50余名党员。同时,区委建立了反日会、农民协会、互济会、青年团、妇女会、少先队等抗日群众团体,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赤卫队。至1932年末,形成了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不久建立了腰营沟区苏维埃政府及所属机构,领导人民开展了抗日武装斗争。1934年1月,东满特委和汪清县委也转移到这里,带领根据地军民打退了日伪军的多次“大讨伐”,使之成为东满地区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和重要的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3月,东满特委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师部在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召开了独立师政委联席会议(亦称腰营沟会议)。会议总结了独立师建立以来的工作和抗日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对独立师进行整顿和干部调整。不久,由于日伪军的疯狂“讨伐”,为保存有生力量,东满特委和汪清县委决定撤离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至此,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981年4月,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被列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汪清县有1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7月16日,资料来源:

花图是朝鲜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综合性的民间游戏。花图是以古代自然现象为本,老百姓自己创作完善的一种卡牌游戏。花图规则简化以后通俗易懂,六七岁孩子可以和80岁老人一起玩,老年人之间玩花图可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沟通彼此之间关系,在花图游戏中结合算数,辨别花草和动物的内容,对开发孩子智力,提高老年人健康,都是有帮助的,所以花图在朝鲜族群众中,尤其是老年人心目中是一个很好的娱乐游戏。在朝鲜族民俗文化活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尤茨是朝鲜族传统文化遗产,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逐步完善发展到现在的形态。它是朝鲜族掷骰游戏的一种,也是古代朝鲜族在春节元宵节等民俗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游戏项目。棋盘四方各六步,四方内有两条对角线各五步,交叉点上写中字,表示整个棋盘的中心。走棋时如与对方棋子同座,可捉对方棋,双方各有四个棋子,先走完的一方获胜。以前的棋盘是画在地面或纸张上,现在的一些棋盘使用金属材料制作,棋子的底座安上磁石,将棋盘挂在墙上,让大家共同观看,参与游戏的人们欢呼与遗憾的表情、声音此起彼伏,其乐融融。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汪清县全县共有4个A级风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风景区1个,国家AAA级风景区3个。2023年,汪清县全年共接待游客9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

主要景点

好记文化旅游度假区

好记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汪清县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仿清式古建筑群、仿楚式古建筑群和仿唐式古建筑群各一处,建有工业文化体验区、研学中心、温泉休闲住宿区、特色美食区、休闲广场、电影院、游泳馆等服务设施,是融合工业文化旅游、研学游、体验旅游、影视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景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吉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级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

满天星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百草沟镇境内,距州府延吉市和中、朝边境城市图们市约50千米,满天星风景区总面积56.7平方千米千米,整个景区共分8大景区,36个景点。风景区内的天星湖是省内大型人工湖之一,蜿蜒曲折的湖面长18千米,面积10.5平方千米。标志性建筑物——白衣女像,高18米,重260多吨,耸立于仙女峰上。景区内植被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达到90%,景区在群山环抱之中,山峦叠嶂,林木苍翠,景色宜人,具有“水旷、山幽、林秀、雪佳”的特色。是吉林省的国家AAA级景区。

兰家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兰家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汪清县复兴镇,总面积1.1万公顷,公园由金岭松涛景区、五棵松景区和大石河景区组成,景观以“稀、秀、幽、旷”为显著特征,公园先后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美森林等荣誉称号。主要景点有石头河、九叠瀑、吊水湖、横断山,每处都是自然雕琢。

著名人物

以上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7月16日

参考资料

China’s new leadership takes shape amid high expectations.中国人大网.2024-07-24

[영상뉴스]왕청현 2023년 당건설로 향촌진흥 인솔 및 ’서기 힘내요’경연활동 개최.延边广播电视台.2024-07-24

魅力汪清.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吉林省汪清县 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年).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7-17

汪清县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9-30

养老机构投资指南.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9-30

2024年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7-17

汪清县统计局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7

汪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如何开好老少边穷地区“慢火车”.改革网.2024-07-17

汪清县人民政府.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城乡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7-16

城乡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7-16

五彩汪清 度假天堂.中国改革报.2024-07-24

【汪清往事】老照片选编--建县初期.汪清县政协.2024-07-16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7-16

人民日报看吉林: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两会后探落实).人民网.2024-07-16

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简介.吉林省商务厅.2024-07-16

解读:建党百年汪清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综述.吉林省统计局.2024-07-16

汪清县.延边州人民政府.2024-07-16

吉林省汪清县概况.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汪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展示.汪清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4-07-17

延边州文广旅局联合州文物保护中心到汪清县检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宏网吉林.2024-07-17

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命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等239个地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07-17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名单来了!四川设有37个试点县,看看有你的家乡吗?.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2024-07-17

走进汪清.人民网.2024-07-24

气象局发布2023年年景预测 首场透雨出现在4月下旬初.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24

汪清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 年) 文本.汪清县自然资源局.2024-07-24

我县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准备.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环境部制.2024-07-18

样区详情.地理空间数据云.2024-07-16

保护区生物探秘 | 吉林汪清自然保护区. 南农生科 .2024-07-16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2024-07-16

全县2023年度总结表彰暨2024年工作动员会 总结表彰鼓干劲 砥砺奋进谋新篇 .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八次会议.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汪清县政府领导.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汪清县县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汪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汪清县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7

汪清城区城市公交车开始试运行.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7

汪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24

寻找最代表汪清的美食.吉林汪清新闻在线.2024-07-17

汪清县关东粉王.汪清县人民政府.2024-07-17

【农汇天下·商引未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汪清三农.2024-07-24

全国舞龙大会⑥——吉林省: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长城网.2024-07-17

吉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吉林省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学会.2024-07-17

讲红色故事•忆革命英烈丨延边州的红色基因和传承(2). 掌上珲春.2024-07-17

汪清县老促会调研红色基地保护利用情况.中国老区网.2024-07-17

1-7批省级单位保护名录.吉林省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学会.2024-07-17

【导游说延边】漫步延边的历史长廊,延边的由来你知道吗?.延边文旅.2024-07-17

【赓续红色血脉·筑梦山水红城】烽火英雄地(一)——汪清县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共青团汪清县委.2024-07-17

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世界级非遗名录.新文化报.2024-07-17

咨询.延边州人民政府.2024-07-17

【州内景点】满天星风景区.延边新闻广播.2024-07-17

趣汪清,遇享美好时光.延边文旅.2024-07-24

值得N刷的森林氧吧,就在兰家→.延边文旅.2024-07-17

【汪清往事】“八一”特辑--汪清的战斗英模.汪清县政协 .2024-07-17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的决定.监督检查司 .2024-07-17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及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名单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2024-07-17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4-07-17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24-07-17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24-07-18

梁河县水利局.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