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余江区

余江区

余江区(Yujiang District),是中国江西省鹰潭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接壤,南和金溪县相通,西界东乡区,北邻万年县余干县。总面积为93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余江区总人口数为402511人。截至2022年,余江区下辖2个街道、6个镇、5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邓埠街道鹰南大道1号。

余江区地形南北高,逐步向中部倾斜,多以低丘地形为主,东北部地势较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商周时期,余江境域为古余汗所辖,属扬州市。春秋战国时期,余汗属楚国,秦时为余干县下辖的晋兴乡(原称安仁县)。民国3年(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改称余江县。1983年7月,鹰潭市升格为省辖地级市。余江县隶属鹰潭市管辖。2018年0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撤销余江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

余江被誉为中国眼镜之乡、中国雕刻之乡、全省微型元件生产基地和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余江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拥有眼镜、雕刻、精密元件、循环经济等四大特色产业。2022年,余江区实现生产总值209.6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8:49.2:39。

余江境内浙赣、皖赣铁路、320、206国道景德镇-鹰潭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距上海市福州市温州市等地区均在八小时经济圈内。余江区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卫生城市,有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眼镜园景区,国家AAA级景区灵溪小镇。有余江血防纪念馆、高公寨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赛龙舟。

名称

余江原名安仁县,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由于境内有余水(信江)而取名余江县。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商周时期,余江境域为古余汗所辖,属扬州市。春秋战国时期,余汗属西楚。敬王十六年(前504年),境域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境域属越国,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复属楚国。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将王翦灭楚,朝廷以干越地设九江郡,余汗归九江郡管辖,余汗下辖的晋兴乡就是现在的余江县(原称安仁县)。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余江境域仍为余干县晋兴乡,属九江郡。高帝四年(前203年)属淮南国。高帝六年(前201年)属豫章郡东汉刘协兴平元年(194年)余汗属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余汗属鄱阳郡司马衷元康元年(291年),余江由余汗的晋兴乡划出,设晋兴县,属江洲。怀帝永嘉七年(313年),改晋兴县为兴安县,不久即废,仍为余汗县晋兴乡建制。南梁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余汗晋兴乡划出设安仁县主属吴州郡。

隋唐至宋元

杨坚开皇九年(589年),废安仁县,划回余干县为晋兴乡,余汗改为余干县,属饶州郡。李渊武德四年(621年),余干晋兴乡划出设长城县属饶州郡。武德八年(625年)长城县划还余干县,安仁县仍为余干县的晋兴乡。李漼咸通年间(860~874年),晋兴乡改名兴安镇。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兴安镇为安仁场。端拱元年(988年),安仁场升置安仁县,隶属江东路饶州转运使。委知县、县、主簿县尉各一员,设署理事。安仁县辖境7个乡、38 个都。景德二年(1131年),县辖崇德、长城、崇义及荣禄4个乡,计24个都、78个里。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将县域划归浙江行省饶州管辖。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安仁县隶属江浙行省饶州路总管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隶属江南行省鄱阳府。

明清

明洪武二年(1369年),鄱阳府复称鄱阳县,安仁县属之,辖4乡,24都,78里。洪武九年(1376年),设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儒学、教谕、训导各一员。嘉靖九年(1530年),吏部尚书、县人桂萼奏准在全国州县普设儒学,本县儒学建于城内(今锦江镇)冲虚山,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萧时中主修《安仁县志》,手抄本散佚。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熊兆祯主修《安仁县志》,安仁县志始有刻本。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县域隶属江西布政使司饶州府咸丰五年(1855年),开始推行厘金税制。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乐平市出兵占据县城(今锦江镇)。同治十一年(1872年),知县朱潼主修《安仁县志》,付梓木刻,计36卷。宣统三年(1911年),县域实行地方自治,全县划10区,区设自治局。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因本县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南京总统府令改称余江,属豫章道管辖。民国七年(1918年),余江县知事李宣璋修县公署,建筑面积2465平方米。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县域直属省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余江县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中共余江支部宣告成立。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6、7月间,在县城之南成立中共余江区委,隶属赣东北特委。民国十九年(1930年),余江县苏维埃政府在本县象鼻湾(今高公寨乡)成立,下辖3区、12乡,1932年成立河南省苏维埃政府,下辖2个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余江县隶属江西省第5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临川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余江县隶属江西省第6行政督察区,署治上饶市。1949年5月4日,余江县解放,隶属贵溪专员公署领导。8月改隶上饶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1年11月18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县城由锦江镇南迁至邓埠街道,至翌年3月全部搬迁结束。1983年7月,鹰潭市升格为省辖地级市。余江县隶属鹰潭市管辖。2018年0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撤销余江县,设立鹰潭市余江区,以原余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余江区的行政区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余江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接壤,南和金溪县相通,西界东乡区,北邻万年县余干县。地处东经116°41′一117°09′,北纬28°04′一28°37′之间。南北长75千米,东西宽28.65千米,总面积为931平方千米,最狭蜂腰地段仅成都地铁17号线5千米。

气候

余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9.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年极端最低气温-15.12℃。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一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一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1739.4小时,无霜期258天。

地质

余江境域地质构造按行迹特征可分为东西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包括黄庄——黄金埠地区的复式倒转背斜构造带、锦中地区的红层向斜构造带和邓埠东西向断裂带;新华夏系构造带包括黄庄——邓埠断裂带、北西向构造带和泰山向构造带。

余江境域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石炭系、下二迭系、迭罗系、上白垩系、第四系。北部主要为前震旦系千枚岩和下石岩系砂页岩;中部主要为第四系亚砂土、砂卵石和上白垩系红砂岩;南部主要为侏罗白垩系红层。

地形地貌

余江境域地形南北高,逐步向中部倾斜,地势变化比较缓慢,多以低丘地形为主,东北部地势较高,海拔100—300米,毗邻万年县的白鸡母飞上天山地主峰,海拔512米,属怀玉山系;南部,尤其是西南部,地势也较高,一般海拔100—180米,个别主峰海拔367米,为武夷山延伸的支脉;沿信江、白塔河两岸为冲积平原,除此外,皆为低丘地貌。海拔高程多在24—100米,坡度较缓。

水文水利

水文

余江区主河道为信江饶河县;其中信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从月湖区上饶市余干县,流经境内中童镇、潢溪、锦江镇3个镇,长25.3千米,流域面积927平方千米,有一级支流白塔河、骨头港、黄庄港3条,总长89.5千米,二级支流青田港、邓埠港、春涛港、坞桥港4条,总长46.15千米。饶河支流划船港起源于高公寨营林场白鸡母飞上天峰,流经画桥镇流入上饶市万年县,长25.8千米,流域面积108.29平方千米。境内大小河流共9条,总长186.70千米,河网密度2.2千米/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174.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82.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37.5亿立方米。

水利

余江境内河岸新筑双凤、中童镇、中潢、团湖、石港等防洪圩堤长达48千米,电灌站24处,装机25台1030千瓦;河岸护坡8.7千米。境内有塘420处,其中山塘水库305座,拦截来水面积为52.63平方公里,蓄水量126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07万亩;小坡堰708处,灌溉面积6940亩。有小型水库164座,共拦蓄集雨面积143.3平方公设计总库容881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928万立方米;实灌溉6.76万亩,分布在马荃、洪湖市、黄庄、画桥等13个乡。

土壤

余江境内成土母质有红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页岩和河流冲积物等;土壤类型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90%以上,潮土亦有零星分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余江区土地总面积93106.39公顷。其中,农用地76086.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72%;建设用地13121.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南京地铁14号线09%;其他土地3898.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9%。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36331.2公顷,园地面积968.81公顷,林地面积32920.46公顷,草地面积0.21公顷,其他农用地5865.53公顷。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9111.72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3783.45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26.28公顷。其他土地中水域用地面积2794.3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1104.43公顷。

水资源

余江区年平均降雨量1700—1800毫米,蒸发量988.4毫米,径流深850—1010毫米的等值线之间,径流量9.47亿立方米,人均3443立方米;每公顷平均4.59万立方米,略高于长江流域4.2万立方米的水平。境内客水资源丰富,年平均165.67亿立方米,人均6.03万立方米。

余江区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砂卵石层,其次为覆盖型的大理石溶洞中,其余岩石一般富水性差。砂卵石含水层连续性好,长约36千米,面积183平方千米,本层厚度:邓埠5—20米,潢溪20—40米。水位埋深:邓埠0.55—4.7米,石港1.4—4.8米。富水性强,分范家、沙溪、马荃三个开发区,日开采量可达126.99万吨。灰岩含水层分画桥百子开发区、中童九都开发区、刘家站开发区、单井泉流量每日大者分别为215吨、998吨和1116吨。

矿产资源

余江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种类有镁、铁、瓷石矿石英石、生石灰石、辉绿岩、煤等20余种,其中硅矿石储量达1500万吨以上,石英含量达97%~99%。岩金要产于县境北部前震旦系变质岩的层间裂隙,多以含金石英脉出现,黄庄乡峨门、马源等村委会,曾发现原生金矿点。砂金黄庄港古河床中的砂金矿开发前景看好,含矿层位埋深、厚度不稳定,横向呈透镜状,从黄庄乡的藕塘至锦江镇的乐泉,长约6千米地带均发现砂金矿点。1988年,由江西省有色三队进行详查,探明C+D级储量1.508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余江区森林植被分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支林等,森林覆盖率为42.1%,植物有睦地草类、水生草类、藤类、乔木类、灌木类、菌类等6大类。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水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香樟、鹅掌楸榉树。此外还有省级重点重点保护植物观光木台湾肉桂红花木莲紫玉兰山节子紫荆黄杨沉水樟八角莲天师栗杜仲、杏桂、黄连木江西杜鹃等。

动物

余江境内动物有兽类、鸟类、贝介类、蛇类以及昆虫纲等。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草鹗、虎纹蛙等。有鸟类87种,60%是松毛虫属的天敌。其中喜鹊家燕大山雀黄雀、杜鹃、红尾𫛭伯莺、红嘴相思鸟为省级重点保护鸟类。

自然灾害

余江境内自然灾害主要为水灾、旱灾、滑坡和虫灾。1988年6月19日—24日,信江上游流域平均降雨量221毫米,信江水位暴涨,中潢圩堤溃决,潢溪镇4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4796户、2.5万余人被围困,9334公顷农田受淹,早稻减产1500多万千克,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1998年6月余江累计雨量942毫米,是历年6月份平均雨量的3.2倍。信江、白塔河水急剧暴涨,受灾人口31.3万人,1146个自然村程度不同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26万公顷,冲毁耕地726公顷,倒房8300间,造成各类经济损失6.29亿元。1986年,夏旱日数57天,秋旱日数98天,冬旱日数37天,境内晚稻减产1000万千克。2003年7月至8月上旬,高温奇热,极端最高气温达41.1°C,境内4333.33公顷农田受旱。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余江区下辖2个街道、6个镇、5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邓埠镇鹰南大道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余江区总户数110228户,总人口数为402511人。其中男性为213398人,女性为189113人。总人口中乡村人口为256908人,占总人口数的63.83%;城镇人口145603人,占总人口数的36.17%。全年出生人口2863人,死亡人口1113人。

民族

余江境内主体民族为汉族,截至2005年,少数民族人口超过900人,其中畲族人口近600人,是全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此外,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余江有白族84人,蒙古族73人,苗族28人,回族21人,满族12人。

语言

余江方言主要是余江话,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属赣语鹰弋片,但与邻县交界的某些地方,因受相邻方言影响,与本地方言有较大差别,以杨溪乡的西部和画桥乡的北部和东部最为显著。境内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有不少系南昌市移民,故有南昌话通行。从地域分布来看,余江话由东至西显现同一方言特点,由南至北则有一定的语音和词汇的内部差别。由此,余江话可分为南北两片,其大致界限由东至西分别在中童乡的南部,平定乡的北部和春涛乡的南部。

宗教

余江境内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截至2005年底,境内共有宗教活动场所212个,其中经批准登记的69个,未经批准或临时登记的143个。

佛教

佛教于唐咸通年间传入余江,较有名气的高僧唐朝马祖道一宋朝简庵和尚等,由于历史原因,佛教在余江时兴时衰,信徒时多时少,多时曾达万人之众。落实宗教政策后,佛教场所逐渐恢复,据2005年统计,余江有佛教场所28个,信徒1500余人,主要佛事节日有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圣诞节)、四月初八(释迦牟尼生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等。常年朝拜为每月初一、十五两日。

道教

由于临近龙虎山正一派的原因,余江境内道教一度兴盛,出现过吴全节马荃人)等有影响的名道,但随后道教渐趋衰微,地位有所下降。截至2005年底,境内有道教场所5个、信教群众200余人。主要庙会有赵财神农历三月十五日圣诞、观世音三大节日等。

基督教

余江基督教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由波阳县的内地会总会派遣牧师至余江、余干县万年县三地巡回工作,1980年,锦江镇徐姓女信徒在锦江乡下的马坊徐家村建立教会,后发展至邓埠街道平定乡、坞桥乡等地,1988年,基督教“三自”爱国活动委员会成立,会址设在锦江镇“耶稣堂”。截至2005年底,余江有基督教括动场所127个,信教群众5000余人,为境内第一大教。

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经法籍神父王岐山和荷兰神父等3人传入。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法籍神父田烈诺在锦江主持兴建天主教堂,并建有多所教会学校,成为当时赣东北教区的中心。截至2005年,余江有天主教活动场所52个、信徒群众1000余人,但经批准的只有100余人,新教徒多为子承父业。主要活动日有每年春分后月圆复活节,复活节后50天圣种降临节,公历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节、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经济

综述

余江被誉为中国眼镜之乡、中国雕刻之乡、全省微型元件生产基地和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余江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拥有眼镜、雕刻、精密元件、循环经济等四大特色产业;第一产业以现代农业为主,形成了一轴、两翼、三区、六园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布局;第三产业以电商产业为特色,电商孵化园有入园企业50家。

2022年,余江区实现生产总值209.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6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3.2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6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8:49.2:39。

第一产业

余江区农业以现代农业为主,形成了一轴、两翼、三区、六园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布局,引进九草石、神农氏、光伏农业等重大农业项目,总投资2.8亿元,流转土地5600亩。有东瑞园林、四季青、泰昌等五家企业建成投产,九莲山、康丰等两家企业改造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万亩以上。2021年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269家。

2022年,余江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692.3公顷,粮食总产量31.71万吨;油料播种面积6382.9公顷,油料产量1.2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5086.2公顷,蔬菜产量29.3万吨;肉类产量8.5万吨;禽蛋产量1.1万吨。

第二产业

余江区第二产业以眼镜、雕刻、精密元件、循环经济等四大特色产业为主,眼镜产业引进了香港雅视、韩国GM眼镜、嘉崎光学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集原材料、配件、镜片、电镀、成品眼镜、设备制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眼镜产业园被列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余江打造了雕刻创业示范街、雕刻创业园等产业平台,依托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初、中级雕刻人才,并实施企业与美术学院厂校挂钩战略,定向培养高水准的艺术类雕刻师。此外余江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师工作室,其中江西省童胜富根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2022年,余江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全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全年实现产值387.8亿元,其中27家铜产业总产值274.5亿,94家非铜企业总产值113.23亿。

第三产业

余江区第三产业以电子商务产业为特色,电商孵化园有入园企业50家,完成1万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农村淘宝实现营业额1150万元,“双十一”业绩在全国淘宝项目县排名第六。2022年余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9亿元,同比增长23.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7%。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6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其中出口4.5亿美元,增长25.1%。

经济功能区

江西余江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8月,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66.7公顷, 201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余江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节能照明、医疗器械、雕刻、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县城工业园;以眼镜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的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以铜、建材合金、固废利用等产业为主的潢溪循环经济基地;以精密零部件加工产业为主的微型元件产业园。先后有余江眼镜产业集群、余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余江雕刻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培育产业集群。至2022年底,园区开发成园实面积约2万亩,入驻650多家企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87.7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余江区有学校247所,在校学生64738人,专任教师4949人。其中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6425人,专任教师276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4127人,专任教师1796人;小学100所,在校学生24515人,专任教师1585人;幼儿园120所,在园幼儿9628人,专任教师128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3人,专任教师12人。

医疗事业

截至2021年,余江区有卫生机构数32个,医院、卫生院21所,床位数1935张,卫生技术人员1881人, 执业医师732人。其中余江区人民医院为国家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位于邓埠街道白塔西路2号,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17个临床科室,检验、放射理疗等11个医技科室,开设病床350张。余江区第二人民医院为二级医院,位于锦江镇东北街129号,有内科、外科、骨科、胃镜室、彩(B)超室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核定编制床位120张。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余江区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广播站12个,有线电视台1座,体育馆1座。余江区文化馆是区文广新旅局下属的副科级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馆内设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厅、学习室、娱乐活动、展览厅、辅导培训班教室等6个厅室。余江区图书馆1985年恢复建制,1988年首座新馆竣工落成开放。2010年又一次建设新馆大楼,图书馆使用1500平方米。设有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外借室、报告厅、资料室等。阅览座席175个,其中少儿阅览席60个。2012年9月实行免费开放。

体育事业

余江有余江区体育馆、余江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等体育设施,有余江区篮球会员俱乐部、余江区羽毛球协会等体育协会,2023年承办了国家级体育赛事——“奔跑吧·少年”2023年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在第六届世界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余江运动员殷小毛夺得男子B组南拳冠军。在2013年“体彩杯”全国跆拳道精英赛上,跆拳道运动员陈闽立获得男子68公斤级第三名。

科技事业

2022年余江区获批市指导性计划项目14项,省引导地方专项项目5项,“一村一品”项目2项,江西省百盈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科技-便携式充电系统”项目入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暨第七届“洪城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江西华尔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5G数字化工厂项目获得(第五届“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5G+工业互联网行业赛一等奖。彩智、沃德尔两家企业加入江西省数字融合科技创新联合体企业,耐乐、保太两家企业加入省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企业。

社会保障

2021年,余江区共有66500名职工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200人,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835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8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566人。设有余江区社会福利院、邓埠中心敬老院、锦江中心敬老院等13家养老机构。

交通

综述

余江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市贵溪市接壤,南和金溪相通,西界东乡区,北邻万年县余干县。境内浙赣、皖赣铁路、320、206国道、311、景德镇-鹰潭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距上海市福州市温州市等地区均在八小时经济圈内。

公路

余江区境内有320、206国道穿境而过,311、景鹰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境内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90.232公里,其中县道109.391公里、乡道412.164公里、村道1068.677公里。余江区北部山区的大司线是连接生态旅游区高公寨林场的重要路线,整条公路穿行在山区,路线总长16.8公里,路面宽6.5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铁路

余江区境内有浙赣、皖赣铁路穿境而过,有余江站画桥站两座火车站,其中余江站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邓埠镇交通路6号,建于1935年,隶属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车务段管辖,为四等站。画桥站为货场、专用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余江有公交企业1家,为余江长运有限公司,有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4条,新能源公交车18辆。截至2017年,余江有7条镇村公交线路。

余江境内设有余江客运站,位于余江火车站以北,320国道以南,城物流城以东,占地面积45亩。候车大厅900平方米,拥有1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设立4个售票窗口、6个检票窗口和2个应急通道。客运站运营城区公交车、镇村公交车、农村客运班线车、校车等,日发车班次60班。

人文

综述

截至2020年,余江境内有锦江天主堂、龙溪书院、余江县衙、余江血防纪念馆、高公寨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林家坞红军征兵处旧址、乐泉红十军指挥部旧址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赛龙舟。

文物古迹

截至2020年,余江境内有锦江天主堂、龙溪书院、余江县衙、余江血防纪念馆、高公寨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林家坞红军征兵处旧址、乐泉红十军指挥部旧址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公寨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

高公寨红十军赤警师师部旧址位于鹰潭市余江区高公寨营林场桥头分场胡马头村,旧址为清末所建宗祠,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6月22日,为扩大根据地武装力量,动员热血青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方志敏、邵式平率红十军赤警师师部驻扎在胡马头村胡氏宗祠,在宗祠内召开群众大会,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赤警师宣传队用竹壳扎把代笔,蘸生石灰在东廊庑书写下“打倒土豪劣绅”、西廊庑写下“造成红军铁军”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标语。1933年8月中国国民党派出大部队进行围剿,胡氏宗祠在围剿中被国民党反动势力烧毁,由于群众抢救及时,保留了后廊庑和西廊庑,“造成红军铁军” 标语保留至今。

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

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位于鹰潭市余江区画桥镇汪家源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家源所在地的画桥是红色苏区的战略要地,当地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在对敌作战期间,汪家源祠堂曾作为赣东北红军指挥部,在此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取得了一次次战斗胜利。1929年7月中旬,贵溪县委派刘炳龙和张焕登到余江区委进行暴动准备工作,在汪家源祠堂召开了党支部会议。1929年8月,鸿鹤嘴、王坊等地游击队在红军一、四、七连的配合下,包围南桥,取得了暴动胜利。1932年11月,余江县委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作战队,用游击战术赶走驻苏区王坊的敌军。

乐泉红十军指挥部旧址

乐泉红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乐泉村206国道旁,旧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军攻打余江县城的指挥部,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0 年 4月,中央军委制定了《军事工作计划大纲》,提出了包括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内的扩军计划及向中心城市发展的工作方针。红十军在乐氏宗祠设立临时指挥部,商议攻打余江县城,经过激烈战斗,红十军攻克余江县城,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以来首次大捷。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对此次大捷给予了专门报道,题为《红十军攻占余江城》。乐泉红十军指挥部旧址在江西苏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江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赛龙舟,省级非遗项目余江木雕,市级非遗项目余江车仂灯、余江背角无齿蚌灯、摇扶船等。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为群众自发性、自筹性的赛事活动,鹰潭市地区把赛龙舟当作祈佑好运的仪式和象征,格外重视。余江人民在端午节有举办龙舟比赛的习俗。2018年余江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有邓埠街道锦江镇中童镇等9个乡镇550多条龙舟下水比赛。

余江木雕

鹰潭雕刻始于汉唐,至明末闻名,清末因佛教木雕而达鼎盛。余江区被称为“雕刻之乡”,2013年余江木雕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余江木雕表现形式多样化,常用的技法主要有平面浮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阴刻等。木雕主题多样化,多见于民间生活习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祥禽瑞兽等。在工艺技术上,余江木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木材采取现代人工干燥技术,表面涂饰工艺采用现代涂装材料和技术,生产工艺上将木工和雕工分开操作,实现了半机械化批量生产。余江木雕的主要技术工序有选料—晒料—配料—画图—贴图—拉花—打胚—修光—打磨—油漆。

余江车仂灯

车仂灯于明末时期开始在余江城乡流传,清康熙车仂灯表演形式已基本形成。车仂灯是用木制一土车架,扎一坐车人的下半身假肢坐置于车上,一人推车,一人坐车,边歌过舞,模仿推车行路,上坡、下坡、过桥、陷车、起坑等动作,通过二人的表演,表现新婚夫妇一路欢悦的情景,演唱内容可根据需要随时填写。

习俗

节庆习俗

余江境内民众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重阳节等。由宋朝开始,余江居民会在元宵节或清明节前后制作水曲果仂。水曲果仂是由鼠曲草与面粉或糯米粉和制皮,用萝卜丝炒肉为馅,再放在蒸笼上蒸熟即可食用。

划拳习俗

江西省民间有“无酒不成席”“江西划拳看鹰潭市,鹰潭划拳数余江”之说,划拳习俗是江西民间宴席饮酒过程中衍生出的“酒桌游戏”,作为固定仪式被保留下来,成为酒席必备助兴环节。一般是由东道主“做关”,划拳有“一年”和“半年”之分,“一年”为十二拳,“半年”为六拳。

艺术

赣剧

赣剧,江西省地方剧种。起源于赣东北,流行于江西省境内。其声腔基础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融合了清代中期传入江西境内的昆曲秦腔而形成。1951年定名为赣剧。

赣剧声腔由高腔、西皮、二簧秦腔、拨子、浙调、浦江调以及民间说唱文南词等构成,声腔体系十分丰富。赣剧高腔,即明代弋阳腔的遗音,使用锣鼓伴奏,后逐渐增加琴、笛、筝、琶等乐器伴奏。保留在赣剧中的弋阳腔有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其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用管弦伴奏,演员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的演唱方式,配以锣鼓,气氛热烈,形成粗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点。赣剧的表演风格古朴厚实,亲切逼真。口白以中州韵为基础。行当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称为“九角头”。

赣剧剧目分弋阳、青阳、乱弹三类。弋阳腔剧目有所谓“江湖十八本”之说,但目前仅存数本正戏和部分单折。青阳腔剧目,多数出自明代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八十余出。乱弹剧目称为“老路戏”,有《祭风台》《花田错》《芦花河》等。还有一些剧目移植自徽剧和婺剧等其他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编的赣剧现代戏有《一群穆桂英》《红色宣传员》《奇袭边平》《盗种》《铁肩红心》《祭碑出征》等。

歌谣

1982年,余江县文化馆收集整理余江民歌84首,并编印了《余江县民歌集成》。其中,被《上饶地区民歌集成》选录20首,被《江西省民歌集成》选录7首。

饮食

余江居民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大米饭(粥),自制腌咸菜、咸鱼、咸肉,菜肴调味以辣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余江居民食习惯向品种多样化、搭配合理化、讲究健康时尚方向转变。除三餐主食外,还有吃点心和吃茶的习惯。余江特色美食有米粉蒸肉、窖辣椒、梅干菜等。

米粉蒸肉

米粉蒸肉是余江颇有特色的一道菜,又称桑椹肉。把新鲜猪肉切成薄薄一片,拌上米粉(食用葛甘薯淀粉均可),放入食盐、酱油拌均,再放在芋头、萝卜丝芥菜(或小白菜)上温火清蒸,一直蒸到肉片扭扭晃动,用筷子夹起放入盘中,下面的芋头放入萝卜丝或菜叶,叫“蒸菜”,一锅二熟,味道独特,清香爽口。

窖辣椒

每年霜降过后,家家户户均把红辣椒洗净滤干水后切碎(有的不切),拌上食盐,有的将柚子皮或桔子皮和红辣椒拌均,藏于瓷器或玻璃瓶内密封,一星期后便可食用。农村也有在辣椒中放豆豉的,是下稀饭的可口好菜。

菜干

南瓜、冬瓜、芋头、丝瓜、茄子、豆角等蔬菜都可加工咸菜干。先将这些蔬菜洗净或刨皮后放入锅内煮熟,然后在其表面抹上盐再晒干。也有用米胖、辣椒、大蒜、红糖等掺合在一起做成馅料,再在梅干菜上铺好馅料,放入内或蒸笼中蒸熟再晒干,藏入坛中,下饭、当点心吃均可。

地方特产

余江茄子干

余江茄子干起源于元末明初年间,制作工艺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余江茄子干先后获得“江西省乡镇企业新产品奖”和“江西省科技新产品、新成果奖”等称号。每年的夏季时分,余江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加工制作茄子干,先将品相好的茄子洗净去蒂放入开水煮软、晒干,然后在晒干的茄子皮包上由糯米、辣椒、白糖等做成的芯料,包好后蒸煮再晒干,反复多次,便可切成小块食用。

余江夏天无

夏天无是一种原产自余江地区的中草药材,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夏天无味苦、微辛,性凉。归肝、肾经。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生骨胶囊止痛,降血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瘫高血压等疾病。

余江葛根

余江是“中国葛之乡”,余江区地处赣东北腹地,气候适合葛根、穿心莲等药材的种植和生长。1998年,葛根以其较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录。余江葛种植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在全区开发建设了10万亩高产葛基地,葛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风景名胜

综述

余江境内有白塔河、信江河两条水系,水质、空气常年保持优良。有国家4A级景区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眼镜园景区,国家3A级景区、省5A级乡村旅游点灵溪小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蓝田宋家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杨溪琯溪村等,以及锦江古镇、韬奋小镇等特色文化村镇。

重要景点

灵溪小镇

灵溪小镇位于鹰潭西大门余江区杨溪乡杨溪水库周边,距鹰潭市40公里。灵溪小镇建设总占地面积8800亩的生态观光园,含括花木观光园,水果种植基地,生态水产、垂钓中心以及水上乐园等设施,开发了智慧果篮、智慧手环等多个智慧旅游项目。

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

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是中国血防文化的精神高地、血防圣地、振兴热地,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血防纪念馆的景区。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由中国血防纪念馆、余江同乐园景区和蓝田宋家村三大部分组成,博览区内有送瘟神纪念碑、求贤亭、恩润亭、邹韬奋研究所、幸福蓝田水等景点。

眼镜园景区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地处余江县中童镇,是一个集文化体验、娱乐休闲、景观观赏、眼镜生产线展示的多功能生态休闲养生景区。景区以鹰潭国际眼镜城为核心景观地,以世界眼镜博物馆、台湾美食一条街、眼镜文化主题公园、鹰西雕塑公园、眼镜制造体验地为主要景观。还有配套的台客餐厅、乌克兰餐厅、维也纳酒店有限公司黄蜡石市场等设施。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12月,余江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1月,江西省水利厅授予余江区“2019年度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荣誉称号。

2020年2月,余江区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3月,余江区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年8月,余江区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区。

2020年11月,余江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4月,余江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12月,余江区入选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1年12月,余江区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1年12月22日,余江区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2年4月,余江区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2年5月,余江区入选2021年度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县(市、区)。

参考资料

余江区位.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09-20

Yujiang carves out own path globally.中国日报网.2023-10-09

余江区情.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余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09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0-09

2022年余江区统计公报.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与身边的田野.中国江西网.2023-10-09

余江 | 十大红色旅游景点.鹰潭市人民政府.2023-10-09

鹰潭 · 余江眼镜园景区.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余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机构职能表.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行政区划.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最新消息!今天,江西余江区挂牌!他任余江区第一任区委书记.江西日报.2023-10-27

余江特色农业.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10-09

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10-09

古老传承文明——锦江镇老县衙.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文化古迹.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精彩赛龙舟.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名称由来.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近25年来典型红壤区土壤pH变化特征——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土壤学报.2023-12-28

余江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衔接方案.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方淼滨督导调研城镇雨污管网体系建设工作 .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17

罗卫国领办督办政协重点提案.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17

【工作动态】中童镇一周动态回顾(2023.11.13--2023.11.19) .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17

余江以品牌做强雕刻产业.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10-09

园区概况.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9

2021年余江区统计公报.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余江区人民医院.企查查.2023-10-09

余江县人民医院-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余江区第二人民医院.企查查.2023-10-09

余江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23-10-27

鹰潭市余江区文化馆.江西省文旅厅.2023-10-09

余江区图书馆.江西省文旅厅.2023-10-09

2023年度鹰潭市余江区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方案.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空手道U系列赛不止于胜负,小选手在鹰潭留下青春印记.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8

关于公布江西省2023年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第二批)的通知.江西省体育局.2023-12-28

这个鹰潭小伙不简单 靠“拳”打出世界武术冠军!.搜狐网.2023-12-28

我市运动员获全国跆拳道精英赛68公斤级第三名.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鹰潭籍运动员在201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获佳绩.江西省体育局.2023-12-28

鹰潭市余江区科学技术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鹰潭市余江区养老机构名录.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余江区人民政府网站.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四好农村路” | 串起一方好山水——记“十大最美农村路”余江区大桥至司马源公路 .江西交通.2023-10-09

中国铁路95306网.中国铁路95306网.2023-10-09

中国铁路95306网.中国铁路95306网.2023-10-09

最新!江西73个火车站客流量排行榜正式出炉!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余江区交通运输局.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余江县镇村公交试点项目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余江县客运站投入使用.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余江区恢复外出就医、外出求学、外出务工、外出经商、外出返岗人员离余绿色通道的通告.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追寻红色印记,打卡余江红色地图! .鹰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2023-10-09

余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检察院.龙舟争端牵出的宿怨化解了.2023-10-27

余江公安圆满完成端午节划龙舟安保维稳任务.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千年文脉,风物鹰潭|那些惊艳世人的鹰潭传统工艺-余江木雕.陕西法制网文明资讯百家号.2023-12-28

车仂灯流行于我县山乡地区.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2-28

贺岁迎新,余江区" 福佑贺岁迎新春" 文化展来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8

鹰潭市:让余江特色风味小吃四季芳香.江西省农业农村厅.2023-10-27

千年文明酒飘香‒ 江西地区特色饮酒风俗.掌上南昌.2023-10-27

赣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3-10-09

聚焦特色产业 “干”出“茄”意生活.网易.2023-10-09

余江茄子干.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1-04

余江夏天无.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1-04

夏天无.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2023-11-04

余江葛根.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27

转载:我省新增7个5A级乡村旅游点.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9

汤 汉.余江区人民政府网站.2023-10-08

桂 萼.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英模人物吴迈事迹.中国江西网.2023-10-08

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邹财高:致力雕刻事业不断勇攀高峰.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邹财高:将雕刻作为一辈子的事业.余江区人民政府.2023-11-04

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3-09-18

2019年度拟授予“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区)”名单公示.江西省水利厅.2023-09-18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18

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新鲜出炉.百家号.2023-09-18

江西双拥模范城(县、区)和爱国拥军模范名单公布.中国江西网.2023-09-18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3-09-18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创建县名单.全国农技推广网.2023-09-18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湖北日报网.2023-09-18

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名单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18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9-18

江西2个设区市,5个县(市、区)获通报表扬!.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