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伦敦(英语:London),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弗拉希: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首都,是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欧洲最大的城市,与美国纽约并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横跨泰晤士河,伦敦通常指大伦敦,面积共1572平方千米。截止到2021年末,大伦敦人口为879.98万人,主要以白种人、亚裔人、黑人为主;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城市,约占英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全境跨泰晤士河两岸,距泰晤士河入海口40英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气温在30℃以下,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公元一世纪前,伦敦境地就有人类活动。公元43年罗马人征服此地,在泰晤士河畔建筑了 Londinium。公元400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侵入,王帝爱德华于公元600年控制了伦敦。公元1066年,诺曼人威廉发动军事行动,成为英格兰的君主威廉一世,设首都于伦敦温切斯特。1800年后,国王的所在地设在圣詹姆斯宫,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议会设在威斯敏斯特宫,伦敦成为英国真正的首都。伦敦于第14世纪至20世纪分别遭受天灾人祸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残,损失三分之一人口和数以万计的建筑。二战结束后,伦敦进行了重建和发展,制定了大伦敦规划。截至2021年,分为33个行政区划,包括和32个市区。大伦敦市政厅位于伦敦卡迈勒-春奇路, E16 1ZE。
伦敦是全球著名金融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外汇交易、 证券交易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根据2022年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中位列第二位。第三产业是的经济支柱,在GDP中占比超过90%,以金融业、旅游业、专业及商业服务业和信息通讯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以谷物生产为主,对其GDP贡献值可以忽略不计。2021 年,伦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265.24亿英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855英镑。
伦敦市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英国文化和教育中心,拥有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多个世界知名高等学府,以及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和国家剧场、等剧院;拥有伦敦塔(Tower of London),丘园(Kew Gardens)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伦敦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有伦敦眼、伦敦塔、海德公园和白金汉宫等等400多处景点。有闻名遐迩的音乐剧,如《歌剧魅影》和《悲惨世界》等。此外,伦敦市举办了第四届、第十四届、第三十届奥运会,与巴黎共同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座举办过三届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名称由来
伦敦这个名字来源于古罗马时期凯尔特人(Celts)所用的语言,意思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公元第一世纪,罗马人在皇帝克劳迪厄斯的领导下,于公元43年征服了伦敦境地,并在泰晤士河畔建筑了一个聚居点,取名为 Londinium ;后来,罗马人在此修筑城墙,并且在城墙包围的地区逐步建立了伦敦城(City of London)。
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英语称为London Fog(伦敦雾),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
历史沿革
史前时代(公元前)
公元一世纪前,伦敦境地就有人类活动。1993年在沃克斯豪尔桥上游的南前滩发现了一座青铜时代桥梁的遗迹,其中两根木材的放射性碳可追溯到公元前1750-1285年。2010年,在沃克斯豪尔大桥下游的泰晤士河南部前滩发现了一座可追溯到公元前4800年至4500年的大型木结构基础。这两座建筑都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现在地下的埃夫拉河在这里流入泰晤士河。
罗马伦敦(公元43年-约410年)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斯发动了对不列颠的入侵,随后他们建立了第一座英国城市—科尔切斯特(Colchester)。在接下来的45年里,罗马军团逐渐将其控制范围扩大到今天的英格兰( England )和威尔士(Wales)的大部分地区,并进入现在的苏格兰(Scottish)领土。最终,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罗马行省—不列颠尼亚(Britannia)。
罗马人在公元50年左右在泰晤士河上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桥梁的北端建立了 Londinium。
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在公元50年58至年间在高卢的战争中,将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的大部分地区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公元前54年和55年,凯撒对不列颠进行了两次军事远征。
公元60年至61年,柏蒂佳(Boudicca)女王反叛,攻打伦敦并纵火焚城,屠杀了将近七万罗马人,使得伦敦的发展呈现缓滞的状态。位居商业中心的伦敦市,在叛乱之后很快地重建起来,成为大不列颠岛的军事总部及政府机关所在地。在平乱之后,军事总部在伦敦造了一道长达两里的防御墙。此外,不列颠岛惟一的铸币厂业也设在此。
公元2世纪左右,当时首都从科尔切斯特改为伦敦。公元140年,这座城市有大约4.5万至6万人居住,罗马不列颠被分为两个省,伦敦是南部省的行政首都,约克是北部省的首府。
3世纪时,伦敦居民人数甚至达到四万人。泰晤士河的两岸,经过帝国整治之后,成为整个帝国的经济汇集地。伦敦以出口小麦、木材、银及奴隶为主。
4世纪时,不列颠人举旗反抗罗马人及入侵的民族,伦敦开始没落,并陷入长期的混乱。直到公元410年,罗马军撤离不列颠岛后,伦敦才重拾昔日活力。
中世纪(约410年-1485年)
随着5世纪早期罗马统治的崩溃,伦敦这座城市实际上已被遗弃,尽管罗马文明在圣马丁田野附近一直延续到450年左右。
约公元500年时,撒克逊人入侵,并驻扎于旧罗马城外,使得伦敦几乎成为荒城。公元604年,伦敦第一位撒克逊主教梅里居斯(Mellitus)创建了圣保罗大教堂,伦敦被划属于艾色克斯(Essex)王国。到大约680年,这座城市再次成为一个主要港口,但几乎没有大规模生产。
发展到8世纪时,伦敦又恢复了不列颠岛上第一大城的地位。842年和851年,丹麦人两次入侵英国,抢劫和烧毁了大多数的城镇。侵略军占领了包括伦敦在内英国北部和东部领土。878年,丹麦人被阿尔弗雷德大帝所击败,英国的国土被分为两部分,丹麦人拿走了英格兰的东部领土,包括伦敦。而阿尔弗雷德大帝则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地。通过和平谈判,阿尔弗雷德大帝于886年重新收复伦敦,他重新修整了破败的旧罗马城的城墙。994年,伦敦人击退了丹麦人并迫使他们撤离此地。
随着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到英国,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并最终形成了麦西亚王国、肯特王国、东盎格鲁王国、韦塞克斯王国、苏塞克斯王国和埃塞克斯王国。 当埃塞克斯王国并入默西亚王国后,伦敦在埃塞克斯王国和威塞克斯王国之间辗转,作为港口城市,伦敦的政府活动日益频繁。 10世纪初,盎格鲁-撒克逊王国最终成为英格兰,伦敦因其在贸易中积累的财富成为政府中心。
阿特尔斯坦国王在伦敦召开了他的议会--威坦格莫特(Witangemot)会议,而Ӕthelred国王则在伦敦颁布法律,进一步提高了伦敦的政治重要性。1016年,Witangemot在伦敦宣布Ӕthelred 的儿子埃德蒙(Edmund)为国王,但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在被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击败后,克努特在索尼岛建造了他的王室府邸,这就是后来的威斯敏斯特宫。 克努特的继任者忏悔者爱德华忏悔者于1065年为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了祝圣仪式,从而使伦敦成为英格兰统治者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1066年,威廉一世在黑斯廷斯战役胜利后进军伦敦,进一步巩固了伦敦的首都地位。同年圣诞节,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为王,并建造了伦敦塔白塔,作为他的主要王室居所和管理机构。 由于签署了《大宪章》,议会于1215 年成立,并在威斯敏斯特宫举行会议。
1097年,威廉二世开始在同名修道院附近建造威斯敏斯特大厅。不久,皇室权力的重心集中在威斯敏斯特市,与伦敦势力分离长达五个世纪之久。而政府的附属机构如皇宫、国会、威斯敏斯特的法院、伦敦市城门的法学院以及伦敦塔内的铸币局等则仍集中在伦敦。
在12世纪,中央政府机构在威斯敏斯特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变得越来越固定,但其皇家财政在伦敦塔。当威斯敏斯特城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政府首都时,伦敦城却依然是英格兰最大的城市和主要的商业中心,并在其独特的行政机构--伦敦公司的管理下蓬勃发展。1100年,其人口约为18000人。
随着经贸的繁荣富裕,伦敦市希望建立更具自治性的行政体系,以别于皇室。12到13世纪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使伦敦乘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1191年,约翰王(King John)赋予其自治团体的地位,并于1215年授予其选举伦敦市长的权利。
在爱德华一世于1290年驱逐犹太人之前,伦敦是英格兰的犹太人中心。1190年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当时有传言说新国王在犹太人向其加冕礼献礼后下令屠杀犹太人。1264年第二次男爵战争期间,西蒙-德-蒙特福特的叛军在试图夺取债务记录时杀害了500名犹太人。
1300年,伦敦人口已经增长到近100000 人。1319年爱德华二世(EdwardII)让其享有完全的自治权。1351年起伦敦开始选举市议员。14世纪末,它已具有自治政府的规模与特殊地位,即使君王要进入伦敦市也必须先经过市政府的允许。
1348至1375年间,伦敦黑死病肆虐,夺走一半人口,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1381年农民因不满政府征收新税而群起反抗,由华特·泰勒(Watt Taylor)带领进入伦敦城里烧杀抢掠,杀死坎特勃雷(坎特伯雷)大主教,又试图胁迫理查二世,但没有成功。其农民暴动虽掀起一番动荡,但因未充分准备而终失败。
15世纪起,伦敦成为英格兰首都。当时唯有坎特伯雷(因其为主教所在地)不受伦敦辖制,但是高阶教士都效法权贵,在伦敦市区或郊区拥有居所住宅。1455-1485年发生玫瑰战争,英国两大贵族势力互相残杀,但未影响到伦敦。
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Caxton)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设立了第一家英格兰印刷厂。
都铎王朝 (1485年–1603年)
1475 年,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在伦敦建立了英格兰的主要贸易基地(kontor),称为Stalhof或Steelyard。
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于1485年登基,将伦敦带入了全新的黄金时代。在都铎王朝时期,宗教改革逐渐转向新教。伦敦的大部分财产从教堂转移到私人所有,这加速了该市的贸易和商业。
16世纪以后,伦敦成为经贸重镇与海运要港,当时的通商网遍及美洲及东印度。此时期商人以经商的技术成立股份公司,并由皇家赋与特权。第一家股份公司创立于1555年,全名为“冒险家商人的莫斯科维公司”(Muscovy Company of Merchant Adventurers)。
英国的海运业几乎没有超越西北欧的海域。通往意大利和地中海的商业航线通常要经过皇家安特卫普足球俱乐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任何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出英国的船都只可能是意大利或拉古萨的船只。1565年1月,荷兰对英国船运重新开放,刺激了商业活动的爆发。随着贸易扩展到新大陆,重商主义发展壮大,英国东印度公司等垄断贸易商成立。伦敦成为北海的主要港口,来自英国和国外的移民纷至沓来。人口从1530年的约50000人增加到1605年的225000人。
1588年8月,西班牙无敌舰队攻击英格兰,最后却因遭受暴风雨而被德雷克爵士(SirFrancis Drake)指挥的海军舰队所击败。
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其繁荣带动了伦敦港的发展,间接影响到伦敦人口的急速增加,17世纪初时人口已超过20万人。
斯图亚特至格鲁吉亚(1603年–1837年)
在1605年11月5日的火药阴谋中,有人企图在威斯敏斯特刺杀詹姆斯一世。1637年,查理一世政府试图改革伦敦地区的行政管理,这要求城市公司将其管辖权和行政管理权扩展到城市周围不断扩大的地区。由于担心王室会削弱伦敦的自由,再加上对管理这些新增地区缺乏兴趣,或城市行会担心必须分享权力,公司拒绝了其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伦敦市独特的政府地位。
1629年到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在没有议会的情况下进行统治,否认其参与通过法律和授权征税。为了筹集资金,查尔斯采取了“船钱”(维持英国皇家海军的税收)等措施。在英国内战(1642-16451年)中,大多数伦敦人支持议会事业。1642年,保皇党在布伦特福德(Brentford)和特纳姆格林(Turnham Green)战役中取得了初步胜利,此后,伦敦被称为 "交通线 "的防御性围墙所包围,这些防线由多达两万人建造,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工。1647年新模范军进入伦敦时,这些防御工程没有抵挡得住。同年,议会被夷为平地。
1664至1665年,黑死病瘟疫杀死了大约70000名伦敦人。1666年9月2日至9月5日,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烧毁了伦敦市的六分之五。圣保罗大教堂、87座教区教堂和至少1.3万所住宅被毁。大火过后伦敦从东北部和最西部未开垦的角落开始重建。1667年至1671年间,国王下令所有今后在伦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头和砖瓦为建筑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
为了支持大同盟战争(1689年-1713年),1694年,城市商人成立了英格兰银行,从此,城市的货币市场成为国家事务的主要因素。
1707年的《联邦法》将英格兰和苏格兰政府合并,成立了大不列颠王国。
1708年,由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落成。在乔治时代,西部形成了梅费尔等新区;泰晤士河上的新桥促进了伦敦南部的发展。在东部,伦敦港向下游扩展。在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日趋成熟。1762年,乔治三世购买了白金汉宫,并在随后的75年中不断扩建。据说在18世纪,伦敦犯罪猖,1750年成立了专业警察部队 "弓街巡逻队"。
1800年的《联合法案》将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合并,正式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英国。 君主的所在地设在圣詹姆斯宫,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议会设在威斯敏斯特宫,伦敦成为英国事实上的首都。
随着识字率的提高和印刷机的发展,咖啡馆成为了辩论各种想法的热门场所,舰队街成为了英国媒体的中心。拿破仑军队入侵阿姆斯特丹导致许多金融家迁往伦敦,1817年伦敦首次举办了国际发行。在同一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成为世界领先的舰队,对潜在的经济对手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
维多利亚时代 (1837年–1901年)
19世纪时,伦敦成为世界最大的都市。1834年,美国国会大厦被大火烧毁,后又重新兴建。重建后的大厦其中还包括一个大钟—“大本钟”(Big Ben)。
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目的是削弱荷兰的经济实力。伦敦随后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城市化进程空前发展,高街(英国零售业的主要街道)的数量迅速增加。除了越来越多的商品销售商店,如位于Pall Mall的哈丁、最早的百货商店之一—豪威尔公司(Harding, Howell \u0026 Co.),街道上还有许多街头小贩。伦敦过度拥挤的环境导致霍乱流行,1848年和1866年分别造成14000人和6000人死亡。伦敦市政工程委员会负责监督首都和一些周边郡的基础设施扩建。
1842年,一项对公共卫生的调查揭露了伦敦的许多问题。1848、1854年和1866年又爆发了布罗德街霍乱流行病。1852年通过了立法,以协助提供纯净水。1854年,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分析苏荷区各种私人水泵输送到黄金广场布罗德街水泵(Broad Street pump)的公共水泵的水,证明了霍乱的水传播。他拆除了被污染的水泵的把手,阻止了疾病在伦敦的进一步传播。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之夫即爱伯特王子策划的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在海德公园的水晶宫(CrystalPalace)揭开序幕。万国博览会共有约140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销商吸引了百万以上的游客参观。
1855年的一项法令(《大都会管理法》)将一些较小的地方政府部门合并在一起,用所有纳税人直接投票的制度取代了特许经营权的混合。主要工程,如主排水和贫民窟清理,都交给了大都会工程委员会。
1868-1905年间,新码头区的开放也带动了伦敦港的发展一进口原料、各地粮食,出口大宗制成品,而大部分的工业制造厂也都设立在伦敦。
伦敦的西区和东区逐渐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西区是上流社会,富豪宅院、高级商店、名牌服饰聚集;而它的另一端东区则贫穷脏乱。工会组织于1880年后在伦敦开始活动,1884年于海德公园举行首度示威游行,1886年失业人士群集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造成暴乱场面。
1889年,码头工人大罢工,同年人民选举产生伦敦郡议会(London County Council),并由法宾(Fabian)社会党士主控,通过许多改革方案,以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准,缩小贫富差距。伦敦郡议会从首都周边的郡地区中脱颖而出,伦敦市政工程委员会也随之被撤销。
1890 年 11 月 4 日,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地下铁路,从纽约市的威廉国王街到南部的斯托克韦尔。随着1897年由汽油驱动的综合巴士的到来,现代伦敦的交通得到了加强,并为郊区的更快发展开辟了道路。
从20世纪初开始,茶馆遍布伦敦和英国其他地区的大街小巷,1894年在皮卡迪利开设第一家连锁茶馆的里昂公司引领了这一潮流。茶室,如皮卡迪利的Criterion,成为选举权运动中妇女的热门聚会场所。
现当代(1901年-至今)
1901年时已达650万人口。伦敦吸引着来自不列颠群岛、欧陆各地,特别是中欧的犹太人,他们大多集居东区。银行、股市、谷物交易所、保险公司的聚集,使得伦敦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集中地。
1912年至1914年间,在女权运动的爆炸和纵火运动中,伦敦成为许多袭击的目标,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等历史性地标遭到轰炸。伦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人轰炸,大约700名伦敦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的闪电战和其他轰炸造成3万多名伦敦人丧生,整个城市的大片住房和其他建筑被毁。1920年11月1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阵亡的英国武装部队身份不明的无名战士的坟墓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白厅的纪念碑也在同一天揭幕,它是每年纪念周日(最接近11月11日的周日)举行的全国纪念仪式的焦点。
1948年奥运会在原来的温布利体育场举行,当时伦敦仍处于战后恢复阶段。 从 20世纪40年代起,伦敦成为许多移民的家园,他们主要来自牙买加、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使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1951年,在南岸举办了英国节。
1952年的伦敦雾霾,导致大约有4000人死亡,伦敦也因此被称为 "大烟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政府在1956 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这是英国首次对家庭和工业烟雾排放进行监管。
主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伦敦成为世界青年文化的中心,与国王大道、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和卡纳比街相关的摇摆伦敦亚文化就是一个例子。1965年,伦敦的政治边界随着城市地区的发展而扩大,并成立了新的大伦敦议会。北爱尔兰动乱期间,伦敦从1973年开始遭到爱尔兰共和军临时部队的炸弹袭击,这些袭击持续了二十年,从老贝利爆炸案开始。1981年的布里克斯顿骚乱凸显了种族不平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大伦敦地区的人口有所减少,从1939年约860万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的约680万。伦敦的主要港口向下游的费利克斯托(Felixstowe)和蒂尔伯里(Tilbury)迁移,伦敦码头区成为复兴的重点,包括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开发。泰晤士河屏障位于伦敦市中心以东约2英里(3.2公里)处,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用于保护伦敦免受来自北海的潮汐冲击。
1986年,大伦敦委员会被废除,直到2000年大伦敦管理局成立之前,伦敦一直没有中央行政机构。
2000年,伦敦人选择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担任市长,成为第一位直接选举候选人担任任何级别行政职务的英国公民。
2005年7月6日,伦敦被授予201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成为第一个举办过三次奥运会的城市。2005年7月7日,三辆伦敦地铁列车和一辆双层巴士在一系列恐怖袭击中被炸毁,造成52人死亡,约700人受伤。
2008年,《时代》杂志将伦敦与纽约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列为“尼龙港”,称其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城市。
2011年8月,警察开枪在伦敦伦敦警察厅打死了一名涉嫌涉枪犯罪的29岁男子,很快就演变成暴力事件。五天后,在英格兰现代史上最大的骚乱之一中,已有500多人被捕,至少111名警察受伤,一人死亡,几座建筑物完全被烧毁。
2023年5月6日,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和他的妻子卡米拉·罗斯玛丽·尚德加冕为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国王和王后,仪式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伦敦市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同名盆地的中央,距泰晤士河入海口40英里,面积1572平方千米,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51°30'30"、西经0°07'32”;大伦敦地区的北半紧邻东英格兰的埃塞克斯郡与赫特福特郡,南半则与东南英格兰的白金汉郡、伯克郡、萨里郡与肯特郡为邻。大伦敦由伦敦金融城和32个市区组成。
气候
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空气湿润,多雨雾;每到秋冬时节,北大西洋温暖的水流与陆地寒冷的水流汇合,从海上吹来大量暖空气与岛屿上空冷气团相遇,自然形成浓雾。伦敦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58毫米,伦敦8-11月份为降水量最多月份,10月份降水量多达61.1毫米,月下雨天数可达11天。日平均最低气温为7.8°C、最高气温为14.5°C。7月至9月是伦敦最热的月份,白天的温度在20℃左右,盛行西南风,日均日照时间为6小时左右,日照时间从上午7点43分左右到下午3点55左右。最低气温月份为1-2月份,平均最低气温为2.7°C。风速为平均每小时13公里。
地质
伦敦的地质非常复杂,在地表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主要由三个地质层组成,分别是白垩纪的白垩岩层、始新世的沙子和砾石、冰川活动产生的耕地和砾石以及近年由风或水作用引起的非冰川沉积物组成。
伦敦盆地是由6500万年前白垩纪温暖海床上积聚的一层白垩形成的。在大约1500万至200万年前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同时,该地区与英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一起被褶皱形成了一个浅盆地(斜线)。这个白垩盆地还有了其他岩石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奇尔特恩山和伦敦地区南部边缘的北唐斯,在,它位于地下70米处;敦粘土是一种海底沉积物,在56-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代沉积;在65-2500万年前,古近纪时期沉淀的沉积岩与荒地和酸性土壤结合,形成巴沙特(Bagshot )床,即一种位于粘土上方的旧沙子,它演变成了哈罗(Harrow),汉普斯特德(Hampstead),海格特(Highgate)和埃舍尔(Esher)周围一些荒原的山丘。伦敦的地质构造主要受到冰川运动和河流侵蚀的影响。在冰川运动期间,冰川的压力和磨蚀作用形成了泥土和沙石层。河流的侵蚀则形成了泥炭地和河谷。伦敦的地层主要由泥岩、砂岩和粘土组成,这些岩层大部分形成于白垩纪时期。高尔特组的泥岩是覆盖整个伦敦盆地的第一个沉积单元。这些泥岩是在与北大西洋开放有关的一段时期的强烈构造活动之后沉积的。随后,整个阿普第阶和阿尔比阶出现了侵蚀、沉降和地平线上升期,最终导致整个伦敦盆地形成了浅海。
地形地貌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贯穿其中,全境跨泰晤士河两岸,像是一个从北向南延伸的楔形斜坡。大伦敦境域主要由伦敦盆地和泰晤士河谷两大地貌组成。伦敦盆地是一个楔形斜坡,南以北唐斯的白垩为界,从北向南延伸,北以奇尔特恩山的白垩露头为界,从戈林峡向东北方向延伸。泰晤士河水与的大量侵蚀和波动,形成泰晤士河谷地梯田,由相当陡峭的斜坡连接的广阔平坦区域非常明显。这些梯田也形成了伦敦的许多荒地和酸性草原,包括周边地区。近几个世纪以来,韦斯特本河和泰本河在地下消失,在地面留下的冲积物,在形成海德公园和等自然景观。
水文水利
水文
伦敦主要有26条河流,其中包括泰晤士河河,以及流入泰晤士河的布伦特(Brent)、诺森伯兰公爵河(Duke of Northumberland’s River)、贝弗利布鲁克(Beverley Brook)等25条支流。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流经伦敦的最大河流,被称为英国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丘陵,沿途汇集诸多细流,从西部流入伦敦市区。自伦敦至下游,河面变宽,形成宽为29千米的河口三角湾,经诺尔岛注入北海。全长338千米,通航里程为309千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泰晤士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70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其水网较复杂,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彻恩(Churn)河、科恩(Colne)河、科尔(Kole)河等。
伦敦低洼的地势和丰富的降水,境内有很多湿地,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英国伦敦湿地中心(London Wetland Centre),是水域面积最广的湿地。大伦敦境地有2.5%是水面。
水利
伦敦位于河口低洼平原区,受到来自河流、海洋以及暴雨等多重洪水的威胁,历史上有过多次大洪水的经历。为了抵御洪涝灾害,伦敦政府在泰晤士河河口修筑了世界著名的防潮体系,包括8个防潮闸、36个水闸,400多个小型可移动防潮设施以及超过330千米的防洪堤坝和防洪墙。十九世纪,伦敦政府修建了一条下水道网络,在发生洪水袭击时,可以通过水道网络,适当地排水、截留、蓄滞等措施减缓洪水的发生强度。2016年,伦敦政府又开始建造一条下水道容量更大的泰晤士深隧工程,可以将94%以上的混合污水吸纳处理,预计2023年下旬完工。
泰晤士防潮闸 ( Thames Barrier)修建于1974年,全长578米,共10孔,由11座大型防水桥墩分开;中间4孔为主 航道,每孔净宽 61米;南岸2孔为副航道;北岸4孔不通航,每孔净宽均为31.5米。 截至2018年2月,泰晤士河防潮闸关闭过182次,其中95次用于防御来自海洋的风暴潮,87次抵御综合性洪水( 泰晤士河流洪水及风暴潮同时发生),产生了几十亿英镑的防洪效益。
泰晤士深隧工程( Thames Tideway Tunnel)是为满足地方下水道容量需求,减少向泰晤士河内直接的污水排放、防止和减少污水上涌产生的污水洪水淤积,保护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态环境。深隧全长25千米,内径大于7米,埋设在泰晤士河下面,是伦敦最深的隧道,最深处可达地下65米。泰晤士河深隧工程于2016年开工建设,预计完成时间为2023年。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水直接入河,94%以上的混合污水将被拦截,统一输送到贝克顿污水处理厂( Beckton Sewage Treatment Works) 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污水洪水将基本消失。
土壤
伦敦的土壤主要是白垩(Chalk)和伦敦粘土。白垩是一种碱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哈罗(Harrow),汉普斯特德(Hampstead),海格特(Highgate)和埃舍尔(Esher)周围的一些石南地。伦敦粘土是一种海底沉积物,与其他粘土一样,它很“重”,不利于农业;粘土土壤主要分布在伦敦市中心、芬奇利(Finchley)周围、伦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希思罗机场周围地区、颇尔美尔 (Pall Mall) 周边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英格兰将土地资源划分为非开发用途、已开发用途和空置三大类,伦敦土地总面积15.9万公顷(约合1572平方千米),各市区用途不尽相同;截止到2022年,伦敦土地为英国开发利用比例最高,为6.7%;伦敦土地资源使用的总体情况,是绿地与水域占据最大比例,其次为居民花园与道路。
生物资源
伦敦的城市森林有8421000棵树,其中包括李子、中国樱桃、橡树和小叶白蜡树等经济林木,每年的价值为132.7亿英镑。在农村地区和郊区,人们可能养有一些家畜和家禽,如牛、羊、鸡、鱼和马等。
矿产资源
伦敦地区的主要基岩是白垩和伦敦粘土,有丰富的石灰岩和粘土资源,伦敦粘土是制造陶瓷和砖块的优质原料;白垩由矿物方解石以及次要矿物石英和黏土有机物质共同组成的,属于石灰岩矿,可在橡胶工业作填料,在油漆、颜料、涂料中做补充料和填料,用于制造粉笔等产品。伦敦经济主要以金融业为主,且土地资源非常珍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甚少。
森林资源
截止到2005年,大伦敦约有700万棵树,1/4在林地中,伦敦林地占大伦敦总面积的8%,森林覆盖率为20%;大部分森林集中在伦敦地势较高的地区,小部分森林在城市中心、泰晤士河以北和利亚河以西的低涯地带。到2023年3月份,伦敦大约有 840万棵树,森林覆盖率为21%;树木种类超过126种,数量较大的有10余种,约占种群的49%;三球悬铃木、英国橡树、白桦和山楂是数量最多的,分别占总树木的7.8%、7.3%、6.2%和6.2%。
海格特森林位于伦敦穆斯韦尔山(Muswell Hill),是0.28平方千米(28公顷)的古老林地;是米德尔塞克斯大森林 (Great Forest of Middlesex) 的遗迹,拥有史前土方工程和一世纪/二世纪陶窑遗址,是古老的米德尔塞克斯森林的一部分,覆盖了伦敦、赫特福德郡和埃塞克斯郡的大部分地区。海格特森林有 50 多种树和灌木,主要是橡树、角树和冬青树。海格特森林中还可以找到野生服务树(the wild service tree),野生服务树是一种罕见的落叶树,结有棕色浆果,被视为古老林地的标志。
Oxleas Wood位于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皇家市区镇,是1.3平方千米(130公顷)的古老落叶林地,有8000多年的历史。Oxleas Wood是许多昆虫,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古老的橡树林是其特色,森林中还有甜栗子、榛子、白蜡木、毛白杨、野樱桃桤木和银桦等树木;林地是各种鸟类的家园,包括斑点啄木鸟科和绿色啄木鸟,甚至可以瞥见神秘的鲜绿色长尾𫛭小鹦鹉。Oxleas Wood也有不少野兽,比如,狐属和刺猬亚科等。
水资源
伦敦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泰晤士河、地下水资源和海水淡化。泰晤士河全长346千米,发源于岛上的科茨沃尔德山,其中流域面积(集水面积1.3万平方千米),流量60立方米每秒,平均年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泰晤士河流经伦敦地区时,部分河水被保存在M4和M25周围的大型水库储存起来,为伦敦提供70%左右的生活用水 ;伦敦泰晤士河河谷地带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每天出水18万立方米,提供伦敦居民30%左右的生活用水。伦敦是一个靠近海洋的城市,非常方便对海水的开发利用,伦敦东部的贝克顿海水淡化工厂,每天可以淡化14万立方米的淡水,可以满足10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需求。
生物多样性
伦敦是一座绿色城市,约48%的面积是植被、河流和静水,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其中栖息着超过14000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和真菌。
植物
伦敦境内的树木和灌木主要有英国橡树、冬青、野樱桃等32种,伦敦的自然植被是以橡树为主的落叶林;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主要有水苔、雄厥、重瓣铁线莲等11种;草类主要有甜春草、普通芦苇、田野灯芯草等30种;野花主要有蜜蜂属兰花、海露营、防风草等253种;菌类主要有大秃马勃、粉色蜡帽、圣乔治蘑菇等23种;其中,蜜蜂兰花受到北爱尔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令的保护。
动物
伦敦境内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蝴蝶类、蜂类、甲虫类、昆虫等17个种类;哺乳动物主要有鼩鼱、蝙蝠、鼠类、兔子等48种;爬行和两栖动物主要有蛇类、蛙类和蝾螈类等13种;鸟类主要有海鸟、水禽、雀类等16个种类;淡水鱼类主要有丁雀、三刺鱼、狗鱼等18种。其中,游隼(Peregrine falcon)、云雀(Skylark)列入英国《保护鸟类 5:鸟类红色名录》(《Bird Protection 5: Red List of Birds》)保护。在泰晤士河及入海口,生活着许多鼠海豚、海豹和海豚。伦敦湿地中心,栖息着180多种野生鸟类,包括普通翠鸟、沼泽鹞、石鹞和游;还有獾和水獭等野兽。伦敦一些公园,经常可以看到刺猬、狐狸、松鼠和蝙蝠,甚至野生的红鹿群。
自然保护区
截止到2023年2月,伦敦有自然保护重要地点 (SINC)1500 多个,覆盖了伦敦近20%的面积,构成了伦敦生态网络的核心,对大都会140个重要性遗址(包括国家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市区重要地点(包括林地、河流、草原和一些拥有古树和草地的成熟公园)和当地固有自然保护价值的公园和绿地进行保护;其中一些属于国际或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动物栖息地,伦敦有重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36个。
里德尔斯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树木繁茂的斜坡上的一个小型封闭区域,是里德尔斯唐特殊科学价值遗址 (SSSI) 大区域的一部分;里德尔斯唐 (Riddlesdown) 拥有伦敦最大的单一古老钙质灌木丛。该保护区包括一小片白垩草地,周围环绕着由山楂、山茱萸、榛树和白木组成的白垩灌木丛,还有一片正在快速生长的红豆杉、悬铃木和白蜡林。它是鸟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宝贵栖息地。
布拉姆利银行是一片以橡树为主的林地,坐落在阿丁顿山 (Addington Hills) 和利特尔希思伍德 (Littleheath Wood) 之间,周围有荒原石南地和酸性草原群落。这里的树木包括桦树、橡树和小叶白蜡树,春天还生长着风铃草属和狗紫罗兰。布拉姆利银行还拥有克罗伊登最大的林地池塘,具有特殊的野生动物价值。酸性草地空地适合多种鸟类、凤蝶总科和花卉物种栖息。
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伦敦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和干旱,洪水多发生在冬季,干旱多出现在夏季。伦敦近几十年来比较大的洪水有1953年的北海大洪水,伦敦及其他地区有超过1600千米的海岸线遭到破坏,淹没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造成2300多人死亡,3万多人撤离。2007年夏天,英国大部分地区突降暴雨,包括伦敦在内的许多地区受灾严重,希思罗机场取消了 141个航班,部分铁路被山体滑坡封闭,伦敦地铁遭到严重破坏,25个车站直接关闭。2014 年北海的高潮汐水位以及连续的暴雨,导致伦敦遭受综合性洪水灾害,沿河部分堤坝遭遇了溃坝,造成了大面积的停电。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大伦敦分为33个行政区划,包括伦敦金融城和32个市区。33个行政区划都是单一的行政当局,其中包括29个区(Borough),2 个市级区 (City),2个皇家区 (Royal);伦敦城外周边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其它20个市区称为外伦敦;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构成大伦敦市,大伦敦面积1572平方千米。大伦敦市政厅位于 Kamal Chunchie Way, London, E16 1ZE。
政治
政府组织
大伦敦
伦敦政府的运作方式是通过市政厅,市政厅有1名市长和25名议员,均由伦敦人选举产生;市政厅也被称为大伦敦管理局(GLA),是在1998年全民公投后成立的,当时伦敦人投票支持直接选举产生的市长来代表伦敦的利益,并通过伦敦议会来审查他们的工作。伦敦议会的职能为审查市长决定及工作、了解大会工作、向市长提问和查看伦敦大会新闻稿等。市长一般任期4年,职能为全市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并制定政策改善伦敦。
市长有自己的工作团队,包括副市长、参谋长、市长董事和一些特别顾问等。市政厅也有一些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市政厅的职责,包括伦敦消防队(LFB)、伦敦遗产发展公司(LLDC)、伦敦复原力伙伴关系(LRP)和伦敦交通局(TFL)等。
下辖地区(部分)
伦敦城
伦敦城采用市政民主制,通过其治安官-Shirereeve或Portreeve受制于王室的权力。伦敦金融城市长是英国金融和专业服务业的国际大使,每年选举一次。
自治市
伦敦自治市政府都是由一名市长和议会成员组成。此外,所有议会都必须至少有一个由非内阁成员的议员组成的 "审查和监督 "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必须反映议会的政治平衡,通过审查和质疑所做的决定,对行政部门进行问责。
威斯敏斯特(City of Westminster)是一个地方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威斯敏斯特地区的事务,包括城市规划、交通、教育、社会福利和文化活动等。该自治市政府由一名市长和议会成员组成,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当地政策,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威斯敏斯特市议会和市长是威斯敏斯特市民的民选代表。
旺兹沃思(Wandsworth)由一名市长和议会成员组成。旺兹沃思市长的角色是非政治性的,作为自治市镇的公民领导,领导诸如主持议会会议、举行公民仪式以及会见外国政要和皇室成员等事务。此外,市长还承担并支持各种慈善和筹款活动以及自治市镇的社区生活。旺兹沃思共有 58 名议员(有时也称为委员),他们经选举产生,在议会决策过程中代表当地居民。有22个地方区域或选区,其中14个选区由三名议员代表,8个选区由两名议员代表。
政党
截至2023年7月,大伦敦现任议会组织中,劳工党是议会中的最大党,占11席,保守党是第二大党,占9席,绿党是第三大党,占3席,民主党是最小的党,占2席。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202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人口普查数据,截止到2021年,大伦敦地区常住人口879.98万人,人口密度为55.7人/公顷。其中,女性人口453.17万人,占总人口的51.5%,男性人口426.81万人,占总人口的48.5%;0-15岁人口169.58万人,占总人口的19.3%,16-64岁人口606.06万人,占总人口的68.8%,65岁及以上人口104.34万人,占总人口的11.9%。2021年,死亡人口5.7万人,死亡率0.65%,出生人口11.1万人,出生率1.26%。
根据大伦敦管理局提供的数据, 2022年大伦敦每年出生人口为106692人。其中,英国境外出生的母亲所生孩子的比例为2022年的58%。2022 年,伦敦非英国出生母亲的生育数量最多的地区是亚洲,为22413 人,其次是非洲,为10799人。
族群
根据202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人口普查,截止到2021年末,大伦敦地区常住人口主要以白种人、亚裔人、黑人为主,占总人口的87%以上,亚裔人大部分居住在苏豪区(Soho)的唐人街社区,其它族群分散居住在大伦敦各个地区。
语言
英国全境使用的是英语,但在伦敦可以听到300多种语言。伦敦地方英语方言主要分为伦敦腔(Cockney)、Received Pronunciation、河口英语口音(Estuary English Accent)和伦敦多种族口音(Multicultural London English)。伦敦腔是英语的一种口音和方言,主要在伦敦及其周边地区使用,尤其是工人阶级和中下层伦敦人。伦敦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吞音。比如h音就经常被吞掉,hello发成/ ello/, have发成/ave/。有些tt和t不发音,比如 letter发/lea/, H₂O 发/ws:a/。/ai/发成/bai/,比如like/lbaik/。th发成d/f/v,比如this /dis/ 、with /wif/、brother /’br va/。
“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电视台都使用的口音,是比较官方的口音,主要由上层阶级和中上层伦敦人使用。非英语国家的外语教材,也是学的这种口音;河口英语是指泰晤士河入海口及其沿岸的口音。河口英语口音发音清晰易懂,和伦敦腔发音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H-dropping(H吞音),如hat发/at/,但河口英语处理得相当文雅,可以很明显地和Cockney区分出来;伦敦多种族口音是一种多民族语言,在多元文化地区,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将英语融合了一系列民族口音,尤其是伦敦当地一些来自加勒比海沿岸和牙买加地区的移民。
宗教信仰
截止到2021年末,大伦敦主要宗教有基督教、穆斯林(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和佛教等。根据2021年英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伦敦常住人口879.98万人,超过70%的人口信奉宗教,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是伦敦最主要的宗教,教徒分别占伦敦常住总人口的40.7%、15%和5.1%。
基督教在罗马时期传入英国,但直到9世纪才牢固确立。圣保罗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始建于撒克逊时期,伦敦金融城也拥有大量的教堂。截止到2021年,基督教是伦敦的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徒已达357万,占伦敦常住人口的40.7%。
穆斯林最早传入伦敦要追溯到18世纪,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有些穆斯林从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前东巴基斯坦)移民后,定居伦敦。之后在1980 年代,非洲和中东等地的穆斯林难免也来到伦敦。1860年,在卡迪夫(Cardiff)建成了英国第一间清真寺。主要清真寺包括位于白教堂路的东伦敦清真寺、摄政公园边缘的伦敦中央清真寺和位于托特纳姆热刺(北伦敦)中部的七姐妹清真寺等。 截止到2021年,伊斯兰教已成为伦敦的第二大宗教,穆斯林已达132万,占伦敦常住人口的15%。
经济
综述
伦敦是全球著名金融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外汇交易、 证券交易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根据2022年3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伦敦在国际金融中心中位列第二位。第三产业是的经济支柱,在GDP中占比超过90%。英国的144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有75家在伦敦。2021 年,伦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265.24亿英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855英镑。
第一产业
伦敦的第一产业以谷物生产为主。截至2023年10月,英国每年种植约15万吨小麦,占地近2万公顷,每公顷约8吨。2018年英国生产的小麦的财务价值约为2亿英镑,在伦敦的顶级农业公司有Cargill、ADM、先正达、Olam和Arla Foods等。此外,伦敦农业对英国总食品供应的贡献很少。大伦敦的边缘地区有13566公顷的耕地。由于城市发展的压力,耕地面积在下降。截至2010年,水果和蔬菜的种植面积为500公顷,其产值为300万英镑,并雇用约3000人。以温室生产的沙拉、葡萄、非食用植物等园艺主要位于利河谷地区。伦敦的农业大约生产了8400吨蔬菜(其中7450吨产自分配花园,产了27吨蜂蜜。按照10.7吨/公顷的平均产量,伦敦可以生产23.2万吨的水果和蔬菜。2014年,伦敦第一产业比重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产业
伦敦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截至2019年,伦敦制造业集中分布于出版印刷业、食品制造、化学工业、金属制品等五大行业,主要产品有电子机械、药品、整车和耐用消费品等;总产值占伦敦制造业的94%;其中,印刷和出版业是伦敦制造业最重要的部分,该行业雇佣的工人超过10万,占伦敦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占经济比重比全英平均水平高70%。大伦敦的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以伦敦到利物浦为轴线,包括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利物浦等数个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镇。
2019年,制造业仍然是伦敦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2000年,伦敦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1%,成为继金融服务业、旅游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2008年,伦敦制造业产值达140亿英镑,占伦敦经济总量的8%。
第三产业
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伦敦经历了制造业的衰退和经济的重组。全球城市的就业增长逐渐向服务业转移,导致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伦敦市是英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90%,其中金融业、旅游业、专业及商业服务业、信息通讯业最为发达。近年来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伦敦与纽约稳居前两名。
伦敦位居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列。其银行数量居世界各金融中心之首,截止到2005年末,伦敦金融城共有银行600家左右,其中外国银行近500家,银行数居世界各金融中心之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中心,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保险市场占全球商业保险市场的7.6%,几乎占伦敦金融城GDP的四分之一,员工人数达到了4.7万名,其保费总额超过1100亿美元;是世界主要外汇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5000 多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量的30%;伦敦是主要的国际债券市场中心。在伦敦登记并以伦敦为基地的券商发行的债券占全球债券发行量的60%;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成交的非铁金属占全球交易总量的90%以上;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继芝加哥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期货与期权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2012年,伦敦金融服务业为伦敦创造5%以 上的国民生产总值,金融从业人员达36万以上;2021年,伦敦增加值超过1000亿美元(817亿英镑),约占GDP的18%-19%。
伦敦除了拥有皮卡迪利大街、著名历史地标国王十字街区、考文特花园等商业消费场所外,剧院高度集聚(有49个规模从400多观众席至2000多观众席不等的剧院)、演出剧目丰富多彩(音乐剧、话剧、歌剧、芭蕾舞、现代舞、木偶戏、儿童剧)的伦敦西区,是全球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娱乐休闲的高地,也是伦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2019年伦敦西区全年演出超过1.8万场,观众超过150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81%,票房总收入达7.9亿英镑,贡献税收1.3亿英镑。2021年,前往伦敦的海外游客比2019年减少了87%,同期伦敦国际游客支出减少了约130亿英镑。2022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英国海外游客入境数为31.2百万,而伦敦是国际游客访问英国的主要地方。截至2022年3月,伦敦是全球数字游牧民访问量最大的城市,领先于曼谷、纽约和柏林。
伦敦城
伦敦城(City of London)是大伦敦的33个城市之一,位于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面积2.6平方千米,也被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由于该地聚集了大量银行、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等金融机构,所以又称为伦敦金融城。伦敦城是全球最大金融市场之一,有雇员35万人,生产总值占英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伦敦城分布着许多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伦敦城拥有世界四大股票交易所之一的股票交易所,有800家保险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和欧洲美元市场,每年3万亿英镑、全球约3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城买卖,每天流通石油输出国石油收入500多亿美元,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三分之一在伦敦城进行交易。此外,伦敦金融城内的伦敦港,是英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截止到2008年初,与70多个国家的港口建立了联系,年吞吐量约4500多万吨;伦敦城还有众多的商品交易所,从事黄金、白银等有色金属,羊毛、橡胶、咖啡等工业原材料,以及古玩等贵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买卖。
重要企业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最具国际性的证券交易所,也是欧洲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100强上市公司(富时 100 指数)中有一半以上以及欧洲500强公司中有100多家总部位于伦敦市中心。富时100指数中超过70%的公司位于伦敦市区,财富500强公司中有75%在伦敦设有办事处。重要的企业如G’S GROUP公司、联合利华、汇丰银行、保诚集团、亚马逊和谷歌等的总部设在伦敦。
G’S GROUP公司,成立于1952年,拥有1.1万公顷土地,是欧洲最大的生产沙拉蔬菜的农场;2014年公司投入1.74亿英镑,开发了种子包衣、泥煤秧盘自动播种、移栽设备,以及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自主研发的蔬菜收获机械远销国内外,这些技术为该企业稳居欧洲第一提供了重要支撑。总部在伦敦的英国农业合作社,是英国重要的组织,下属The co-operative food农业合作社建立了全国性的连锁超市,所开设的门店在伦敦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销售的产品主要来自会员农场。
联合利华(Unilever),总部位于伦敦,是全球500多家公司的控股公司。其大部分销售额来自家居产品,包括肥皂和洗涤剂、人造黄油、食用油脂、沙拉酱、冰淇淋、洗漱用品(牙膏、发胶、除臭剂)、包装和加工食品以及饮料。联合利华的销售主要在欧洲,其次是北美。2022年,联合利华的销售额为601亿欧元,增长率为9%。
汇丰银行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提供资金,并于同年在伦敦开设了办事处。其全球总部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加拿大广场8号。1992年,它收购了米德兰银行,大大增加了其在英国的业务。汇丰银行在英国拥有40000多名员工,大约四分之一的员工在金丝雀码头的全球总部工作。汇丰银行在商业银行(CMB)、全球银行业务与市场部(GBM)、财富和个人银行(WPB)等3个业务组内组织面向客户的活动。2021年,汇丰有10.8万亿美元的托管资产(AUC)和4.9万亿美元的管理资产(AUA)。
保诚集团(Prudential plc)是一家英国跨国保险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该公司于1848年5月在伦敦成立,为亚洲和非洲18个市场的24万客户提供人寿和健康保险以及资产管理服务,现拥有超过12万名代理、200多家银行合作伙伴和27000家银行分行。保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双重上市,是富时100指数成份股之一。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一季度,保诚金融总资产为6812.54亿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伦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拥有的世界顶级大学数量全球第一,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超过36万。此外,伦敦小学与中学教育也属世界一流水平,除优秀公立学校与私立机构外, 还设有国际学校。
截至2022年1月,伦敦大约有3250所学校(不包括大学),其中有2550所国家资助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特殊学校。伦敦绝大多数儿童和少年就读于市区镇学校,其余的都是收费的私立学校,其中最著名是威斯敏斯特学校(最初是修道院,由伊丽莎白一世于1560年重建;现在是男女同校),圣保罗学校(1509年),哈罗学校(1572年)和德威公学(1618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被英国Ofsted评为“良好”或“优秀”的国立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百分比为95.3%。伦敦的私立小学与预备学校备受认可,被看作全国最好私立学校的 “生源库”。其中一些学校已接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入学需求。 英国独立中学协会(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数据显示,2015年,大伦敦的私立学校学生人数在2007年基础上增加了7%;外籍学生占私立学校学生的8.5%,外籍学生中有26%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
截止到2023年初,伦敦拥有享誉全球的大学、医学院、 商学院、艺术与表演艺术学院、以及音乐学院等48所,其中,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国王学院是全球100强高校。2015年,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超过36万,其中,留学生约占27%;伦敦学生占英国学生人数的17%,伦敦的留学生占英国留学生人数的23%。
1907年,英国皇家科学学院、皇家矿业学院和城市与行会学院合并成立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截止到2023年,帝国理工学院拥有17,000 名学生和8,000 名 教职员工。每年授予超过6,700 个 学位。有超过125个国家的留学生。科学、工程、医学和商业专业是该院的著名专业。该院校友有1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 名菲尔兹奖获得者。在 2023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至第六位,被《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评为 2022 年度最佳大学 。
医疗卫生
据英国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伦敦常住人口有95%以上为身体健康、4.2%为身体不佳。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伦敦2018年1月1日出生的人口,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4.97岁、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3.76岁;2021 年,伦敦 75 岁以下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每10万人29.5人,18岁及以上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占比为55.94%, 4-5 岁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占比为21.89%,10-11岁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占比为40.5%。
2022年,伦敦各医疗机构中全部医师与患者的比例为1:1980、注册医师与患者的比例为1:2450、护士与患者的比例为1:6730。截止到2020年末,大伦敦共有22家英国最佳医院,其中,圣托马斯医院和大学医院位列英国最佳医院榜首。
圣托马斯医院是英国最历史悠久的医院之一。1173 年,位于南华克的圣玛丽奥弗利医务室更名为圣托马斯医院,以纪念三年前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被谋杀的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位于Westminster Bridge Road, London SE1 7EH,拥有 840 张床位。是伦敦最繁忙的产科服务机构之一,每年有超过6000名婴儿出生。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妇女服务、急症医学与老龄化与健康、重症监护、胃肠内科和外科等专业服务。
科技事业
伦敦是全球创新中心,有2家处于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拥有3000到5000家科技初创公司,总价值为 34 亿英镑。伦敦是欧洲最大的科技中心,拥有近1300家人工智能公司,是和柏林人工智能公司数量总和的两倍,是人工智能发展之都。到2040年,英国企业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预计将超过2000亿英镑。2022年,AI已经为英国经济贡献了37亿份额,并提供了5万多个就业岗位。2020年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中,伦敦也一直位居第二。
2019年,被评为欧洲最佳科技城市。企业创新方面,Huma是欧洲增长最快的医疗保健公司,它横跨四大洲,提供了一个远程患者监测平台,以运行数字“家庭医院”,还为工业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碳捕获技术,进行碳清洁。截至2022年1月,该公司已从全球49家工厂中去除了170多万公吨碳;Elvie是一家女性健康公司 ,发明了静音可穿戴吸乳器。2021年,伦敦科技行业融资255亿美元,超过2020年同期融资水平的两倍。伦敦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已达到75家,成为了全球第四大“独角兽”聚集地。
文化事业
2019 年,伦敦拥有超过192家博物馆,其中包括11家国家博物馆,857 家艺术画廊,800 多家书店和 325 多家公共图书馆,还拥有50多家世界级剧院,主要集中在西区,其中包括国家剧场、、阿尔梅迪亚剧院和专门上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等。伦敦每年举办超过197个节日。
位于伦敦市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又称,成立于1753年,并于 1759 年开放,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内保存着大量世界文物和最能代表英国艺术及文学的珍品,如,石雕,拉美西斯二世头像等;同时还有很多极珍贵的文件和手稿,如英国大宪章的原稿、手稿真迹等。
伦敦国家剧场位于泰晤士河南岸(Upper Ground, South Bank, London SE1 9PX),拥有三个剧院、宽敞的门厅、两个学习空间和一个活动租赁场地。著名的作品包括2017年的《美国天使》和《网络》、2018年的《九夜》《家》《亲爱的》《艾玛迪斯和雷曼三部曲》、2016-2019年的亚历克斯·泽尔丁的《不平等三联画》、2019年的《小岛》和《小巷尽头的海洋》等。
体育事业
伦敦是世界体育之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举办过3届奥运会的城市(1908、1948、2012年)。还举办过英联邦运动会、NFL 国际系列赛、全英网球锦标赛、英格兰足总杯决赛、2022年欧洲女子锦标赛、2022年橄榄球联盟世界杯、罗德·拉沃尔杯2022、欧洲职业俱乐部橄榄球决赛、2024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等体育赛事。伦敦有许多世界著名运动员,比如,(Daley Thompson)、伊姆兰-马吉德(Imran Majid)、(David Beckham)等。
截止到2019年末,伦敦共拥有13家职业足球俱乐部, 其中5家属于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体育在伦敦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2016年,伦敦16岁以上体育活跃人口占比达到64.6%,高于英国全国水平(60.7%)。截止到2016年末,伦敦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3212个, 其中人工草坪体育场地856个、田径场43个、高尔夫球场148个、标准足球场1970个、标准橄榄球场508个、网球场2226个、健身房1080个、多功能体育馆1302个。此外,伦敦还修建了2个环伦敦步道系统。
温布利大球场(Wembley Stadium)位于伦敦西北部的温布利,作为同一地点同名旧建筑的替代品而建造。新温布利球场在2007年开放时是英国最大的体育场,可容纳90000人。温布利大球场是英格兰国家足球队的主场比赛和英格兰足总杯决赛的举办地。这里不仅举办足球赛事,还举行橄榄球联盟、橄榄球联盟、美式足球和拳击等其他体育和活动,婚礼、会议和音乐会等音乐活动在温布利大球场举行。
环保
在净化空气方面,伦敦在2019年将全球首个超低排放区 (ULEZ) 引入伦敦市中心,实现区域内每日污染车辆减少13500 辆,同时有毒二氧化氮水平降低 44%,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2019年,伦敦排放二氧化碳超标的企业数量下降到2019年的14家,减少了97%。伦敦部分地区首次达到 (WHO) 建议的 PM2.5限值。自 2017 年 2 月以来,伦敦市中心ULEZ路边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 44% ,每天在该区域行驶的污染汽车减少了44100辆,估计少排放了12300吨,减少了 6%。
根据国际组织TapSafe的2021年排名,伦敦自来水在全球主要城市中排名第22位。水的pH值在8.0至8.5之间,虽然大部分地区的水很硬,但基本上没有污染。2018年,伦敦荣登凯谛思可持续城市指数榜首,成为全球最具可持续竞争力的城市,被公认为是全球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已拥有超过35000英亩的公共绿地,其中包括3000多个公园,约50%的面积由公园和绿地组成。 其城市森林有840万棵树,覆盖了该市约21%的土地面积。
治安
大伦敦社会治安由大都会警察局和伦敦市警察局负责,伦敦市警察局负责伦敦金融城的社会治安,大都会警察局负责大伦敦32个市区镇的社会治安。截至2023年6月份,伦敦市境内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759起,大伦敦32个市区镇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105947起。
媒体
伦敦城的舰队街,是英国报业和媒体的集中地,著名的报刊有《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观察家报》《周刊》等;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也设于此。
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它于1922年成立,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BBC在英国国内有两个电视频道和五个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此外,还有五个地方电视台和三十多个地方电,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隶属于鲁伯特·默多克的默多克新闻集团,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
交通
综述
伦敦拥有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多样的交通方式,其交通主要由伦敦交通局(TFL)负责管理和运营,提供巴士、地铁和轻轨铁路、地上铁、公路、河道、出租车、自行车等交通服务。伦敦还有、、、和等5个机场,可以通往世界范围内530个目的地的直航航班;拥有英国第二大港口—伦敦港。
公路
大伦敦公路有城市道路、环线和高速公路,由伦敦交通局、英格兰高速公路局、伦敦 32 个行政区以及伦敦金融城共同负责管理。辖区内有城市道路和街道,由 A40 、 A406(北环路)和M25等组成的环线公路网络,还有过境的M1、M4 和 M11等高速公路。大伦敦地区在1991年,通公交车的城市道路和街道总长度就达到2800千米;伦敦的环线公路网络占伦敦道路的 5%,承载着伦敦高达30%的交通量。
伦敦的主要长途汽车站是维多利亚汽车站(Victoria Coach Station),位于白金汉宫路164号,从这里出发的长途汽车开往英国各地和欧洲部分地区;其他较小的伦敦长途汽车站包括伦敦斯特拉特福长途汽车站、伦敦利物浦街长途汽车站等,长途汽车大多由国家快运公司(National Express)提供和运营。
铁路
伦敦的铁路纵横交错,延伸至地铁网络之外,包括伦敦地上铁、国家铁路服务和伊丽莎白线。伦敦地上铁 (London Overground) 是伦敦郊区的路线网络,包括里士满和克拉彭枢纽站至斯特拉特福、沃特福德枢纽站到尤斯顿、福音橡树到巴金河滨、海布里和伊斯灵顿至水晶宫和西克罗伊登、利物浦街至清福德、罗姆福德到上敏斯特6条线路。伊丽莎白线从东部的 Abbey Wood 穿过伦敦市中心、一直延伸到西部的雷丁和希思罗机场,服务于大伦敦的许多地区。伦敦还有一条欧洲之星和大力士联合运营的国际高速铁路快线“Eurostar”,是一个单一的铁路网络,通过高速直达和间接路线连接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和英国,从巴黎或布鲁塞尔出发,穿过海底隧道到达英国,St. Pancras International Station为这条线路的终点站。
伦敦有334个火车站。在伦敦南部,由于地铁线路较少,铁路高度集中。除了经由卢顿和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连接北部贝德福德和南部布莱顿的Thameslink列车外,大多数铁路线都以伦敦市中心为终点,共有18个终点站。伦敦的主要火车站有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 车站)、帕丁顿火车站(Paddington Railway Station)、尤斯顿火车站(Euston station)和滑铁卢车站(Waterloo Station)。
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 Station)位于Euston Road, London N1C 4TB,由 National Express East Coast 和 First Capital Connect运营。车站的主车棚长250米,高22米,宽65米,横跨8个站台。国王十字车站是东海岸主线的终点站,提供通往约克、唐卡斯特、纽卡斯尔和爱丁堡等重要城市的交通服务。
航空
伦敦有希思罗机场、伦敦盖特威克机场、伦敦斯坦斯特德机场、伦敦卢顿机场、伦敦城市机场等5个主要机场,拥有通往世界范围内530个目的地的直航航班。希思罗国际机场(Heathrow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英国英格兰大伦敦希灵登区,离伦敦中心24千米左右(约15英里)。该机场于 1946 年首次开放,共有五个航站楼,提供全球航班,可到达马拉加、科威特城、曼彻斯特和基加利等200多个目的地。是由英国机场管理公司(BAA)负责营运,为英国航空和维珍航空的枢纽机场以及英伦航空的主要机场,为伦敦最主要的联外机场,也是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全球众多机场中排行第三。2020年抵离旅客2210万人,每年货物吞吐量大约168万吨。;
航运
长期以来,伦敦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航运、造船和租船公司都在此设立代表机构。伦敦港位于英国东南沿海的泰晤士河下游的南北两岸,从河口开始向上游延伸经蒂尔伯里港区越过伦敦桥,直至特丁顿码头,长达80海里。全港包括皇家码头区、印度和米尔沃尔码头区、蒂尔伯里码头区。截至2010年,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往来,年吞吐量约5000万吨,2010年货运量达到48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约143万标准箱。仅次于鹿特丹、纽约、横滨市和新加坡等港口。
公共交通
伦敦是世界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多的城市,伦敦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轻轨铁路和地铁线路;在这个城市,你可以使用地铁、公共汽车和船、火车、自行车和出租车出行。伦敦市的公共交通由伦敦交通局(TFL)负责管理和运营。
伦敦的地铁和有轨电车是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伦敦地铁建于1863 年,是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截至2022年末,伦敦拥有 11 条线路,总长 402 千米,设有 272 个车站。地铁每天接待乘客多达 500 万人次。高峰时段,有超过 543 列车在首都周围运行。伦敦港区轻轨 (DLR),从 Bank and Tower Gateway 向东延伸至斯特拉特福、贝克顿、格林威治、刘易舍姆、伦敦城市机场和伍尔维奇阿森纳。伦敦还有从从克罗伊登 (Croydon) 开往温布尔登 (Wimbledon)等地的有轨巴士,链接地铁、地上铁、巴士和国家铁路。
伦敦从1897年开始有公共汽车服务,是世界上最早有公共汽车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大伦敦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350多条,总长度为2800千米,公共汽车6600多辆,且都是双层巴士。截至2022年末,伦敦有9300辆巴士,运营公交路线675条,50个公交车站和19000多个公交车停靠点。
伦敦还有河道巴士(River Bus )在泰晤士河上运营,截止到2022年末,共有4条水上公共交通路线,往返于普特尼和伍尔维奇之间。伦敦政府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出行,每天24小时在伦敦市中心及周边地区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约750个停靠站,12000多辆自行车可供租赁。黑色出租车是伦敦的一大特色,起源于1639年。 截至2018年,伦敦还有约1.3万多辆出租汽车。
人文
综述
伦敦是英国首都,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伦敦拥有、威斯敏斯特教堂等4项世界文化遗产;其建筑风格多样,著名建筑有威斯敏斯特教堂、伦敦塔和圣保罗大教堂等;其音乐和戏剧表演也备受欢迎,如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为代表的一批伦敦音乐剧。此外,伦敦每年举办的艺术活动多达200多项,几乎每月都会有一次大型的庆典活动,如市长泰晤士河节、诺丁山狂欢节等节日活动。
世界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伦敦拥有伦敦塔(Tower of London),丘园(Kew Gardens),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Palace of Westminster and Westminster Abbey including Saint Margaret’s Church ),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4项世界文化遗产。
威斯敏斯特宫于 1840 年在伦敦的中世纪遗迹遗址上重建,是新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该遗址还包括以垂直哥特式风格建造的小型中世纪圣玛格丽特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旁边,自公元 11 世纪忏悔者爱德华在索尼岛上建造宫殿和教堂以来,所有君主都在这里加冕,这里象征着君主制、宗教和权力。其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现如今依旧在社会和政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教堂是君主加冕、结婚和下葬的地方,也是国家纪念国家英雄的地方;圣玛格丽特教堂是一个有1000多年历史的礼拜场所,保持着每天的礼拜周期,也是举行重大国家庆祝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教堂;威斯敏斯特宫仍然是议会所在地。
伦敦塔位于泰晤士河的一个拐弯处,自威廉一世时代以来,伦敦塔一直是王室权力的象征。1066年,征服者威廉开始建造,当时他刚刚获得胜利,但又担心叛乱,便开始在伦敦建造一座巨大的石头堡垒,以捍卫和宣示他的王权。伦敦塔作为欧洲现存最完整的11世纪堡垒宫殿,白塔及其后来在13世纪和14世纪增建的建筑属于一系列处于国际军事建筑技术前沿的建筑,它们代表了一种复杂城堡设计的最高点,这种设计起源于诺曼底,并通过诺曼人的土地传播到英格兰和威尔士。伦敦塔反映了英国最后一次军事征服,代表11世纪中期诺曼征服英格兰的深远意义,是英格兰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该塔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饮食
伦敦的美食多样化,除了英国传统菜式,还有世界各国的传统菜肴,以不同的菜色为例,伦敦有亚洲菜,还有东南亚以及日韩料理,在伦敦还可以吃到印度、中东、非洲和中南美洲等地不同口味的美食。伦敦的英国人通常会在午餐时间吃三明治,英国人每年要吃掉28亿个三明治。长期以来,烤牛肉是伦敦英国人的正餐食品,尤其在周末的晚餐,或者举办聚会的时候。
炸鱼和薯条,是最典型的英式快餐。海鱼在面浆里打个滚,然后下油锅,裹上面粉炸的鱼外酥里嫩,鱼肉滑嫩,两条鱼旁边配置一大份香脆的薯条,外脆里糯,还可以选择不同口味的酱汁。
三明治(Sandwich)与汉堡包、热狗并称为伦敦的“三大快餐”。三明治由两片面包中间夹着馅料,一般面包上会涂上黄油,或者蛋黄酱,而中间的馅料通常是肉或者奶酪,再放些生菜。三明治的种类有几百种,最著名的几种三明治是BLT(也就是培根、生菜加西红柿,一般还要加上蛋黄酱)、庄稼汉(源自农场工人传统的做法,配料有切达奶酪、泡菜和沙拉酱),还有金枪鱼和鸡蛋三明治。
烤牛肉是伦敦的传统美食之一,经常也会称这种烤肉为周日烤牛肉。主要有两种吃法:一是夹在三明治中,二就是散装盘中,配其他蔬菜食用。烤牛肉是典型的英国菜,通常是与烤土豆和约克郡布丁一起食用。虽然英国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烤牛肉、烤土豆与约克郡布丁,仍然在周日比较受欢迎。炸雪鱼配炸马铃薯和烤牛肉配约克郡布丁这两个菜被称为英国国菜。
习俗
节庆
市长泰晤士河节(The Mayor's Thames Festival)是伦敦最大的免费节日,为期两天,在每年9月吸引80多万人参加。该节日通过音乐、舞蹈、狂欢节、河流比赛、艺术装置和街头表演的生动组合,改变了泰晤士河及其周围的空间。它每年9月举行,从伦敦眼到塔桥再到圣凯瑟琳码头,都会在河上举办周末的户外活动。
诺丁山狂欢节(Notting Hill Carnival)传统上在八月银行假日周末举行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8 年,当时特立尼达人权活动家克劳迪娅·琼斯 (Claudia Jones) 在诺丁山附近对黑人进行一系列种族主义袭击后,开始组织一次集会以团结社区。狂欢节于1964年由几支特立尼达钢乐队发起,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年度街头派对,有五颜六色的彩车、数千名穿着壮观羽毛服装的卡利普索舞者、近20支钢乐队和二十多个音响系统。组织者预计有多达200万人将参加为期两天的欧洲最大的街头派对的音乐,游行,舞蹈和美食。
传统仪式
圣诞节点花灯,是伦敦一贯的传统习俗,每年都会在11月份的时候点亮各地主要街道和景点上的圣诞彩灯,同时还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助兴,以迎接圣诞节的“大驾光临”。在伦敦摄政街、老牌百货商场Liberty、首相府唐宁街10号、伦敦皇家植物园、温莎古堡等著名景点和建筑,无一例外都会在每年11月份披上圣诞盛装、点亮彩灯,迎接圣诞节的到来。
生活习惯
下午茶是英国最为典型的传统习俗之一。英国人喝茶的习俗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直到19世纪中叶,“下午茶”的概念才首次在英国出现。英国下午茶由英国第七代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玛利亚发起。之后下午茶渐渐地从上流社会的小众娱乐演变为普通民众的生活内容,变成了伦敦英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社交礼仪。下午茶通常在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的,餐点包括茶、含有、、火腿等馅料的切片三明治,果酱和奶油的糕点或烤饼。但首都伦敦的一些下午茶十分丰富,如有多道菜拼盘和无限量三明治,有的在中午12点或下午1点进行。其喝茶的礼仪也很讲究,拿起茶杯时不要拿杯托,小拇指不要翘,不要拱肩缩背,胳膊肘不要外张。
艺术
伦敦是一座以其建筑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从旧到新,从传统到现代,从装饰艺术到哥特式,伦敦有数百座这样伟大的建筑。最著名的建筑有威斯敏斯特宫和大本钟、圣保罗教堂、伦敦塔桥等16座;伦敦是全球最重要的文学城市之一,在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葬着120多位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巨匠,如世人熟悉的杰弗雷·乔叟、查尔斯·狄更斯、哈代等。在伦敦西区的约108座剧院中,每天都在上演昔日文学大师剧作改编的戏剧200多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和戏曲爱好者。
建筑
伦敦的建筑将不同时期和影响的风格交织在一起。在战后时代,这座城市经历了多次重建,其风格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如有巴洛克建筑、维多利亚式建筑和野兽派建筑等。
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是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设计。教堂建筑为伦敦最古老的建筑风格之一—巴洛克风格,覆有巨大穹顶,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建筑设计优幽完美,内部静谧安详,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横轴69.3米。教堂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整个建筑显得很对称且雄伟。
水晶宫于1850年首次在海德公园建立,以举办1851 年世界博览会 。水晶宫是由建筑师和园丁约瑟夫·帕克斯顿爵士设计的,是一座基于玻璃和铸铁结构的立方体,采用三层模块化结构,最大高度为 64 英尺,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1,848 英尺和 408 英尺。帕克斯顿的设计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展览空间,该结构作为一个独自支撑的外壳,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内部空间,使日光透过玻璃盖照射入馆内。
文学
伦敦的文学自王政复辟时期开始,舰队街就和伦敦的文学圈密切相关,诗人约翰·德莱登、珀西·雪莱等都在生活过。传统上,伦敦的文学中心是多山的汉普斯特德(Hampstead)和自20世纪初以来的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与这座城市密切相关的作家有日记作者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他因亲眼目睹大火而闻名;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经典作品有《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和《孤星血泪》(Great Expectations)等,其笔下描绘了雾气弥漫、白雪皑皑、灰头土脸的伦敦,以及扫大街的人和扒手,影响了人们对维多利亚早期伦敦的看法;简·奥斯汀(Jane Austen)是乔治时期最受读者喜爱、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作品包括《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其作品有涉及到一些伦敦生活的场景,其中布仑斯维克广场因在简·奥斯汀的小说《爱玛》中受到了伊莎贝拉·奈特利的赞誉;1798年,塞缪尔·柯勒律治和威廉·威廉·华兹华斯一起出版了《抒情歌谣集》的第一版。这本诗集的出版开启了英语诗歌追求形式自由的传统。
伍尔夫(Virginia Woolf),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家之一; 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在伦敦文坛很活跃,1886年,他创作了以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为背景的哥特式长篇小说《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的奇异案件》(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1898年,赫伯特·威尔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描写了伦敦(和英格兰南部)被火星人入侵的故事;莱蒂西亚·伊丽莎白·兰登(Letitia Elizabeth Landon)于1834年撰写了《伦敦季节日历》。受伦敦影响的现代作家包括伦敦“传记”的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和心理地理学类型的伊恩·辛克莱(Iain Sinclair);在1940年代,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伦敦旗帜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上撰写了文章,最著名的是“一杯好茶”(泡茶的方法)和“水下的月亮”(理想的酒吧);克莱夫·刘易斯的第一本纳尼亚小说《狮子、女巫和衣柜》(1950)描绘了二战期间儿童从伦敦撤离的情况;1958年,作家迈克尔·邦德(Michael Bond)创作了帕丁顿熊,这是在伦敦帕丁顿车站发现的难民。银幕改编的《帕丁顿熊》(2014)以卡吕普索的歌曲《伦敦是我的地方》为特色。
哥特小说产生于18世纪中期,是由贺拉斯·沃波尔等作家开创的。到拉德克利夫夫人的时代,哥特小说已经发展成了女性文学的一个流派。拉德克利夫夫人确立了与哥特小说联系起来的一些主题,如天真纯洁的女主人公被困在阴暗、受到封建家长式男人的迫害,揭露丑恶的秘密等,对后代作家产生了影响。
音乐剧
英国伦敦西区是世界上剧院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商业戏剧极其繁盛的地区之一,在推动音乐剧发展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71年10月12日,韦伯的《基督万世超级巨星》的上演,伦敦音乐剧开始振兴,出现了《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猫》《西贡小姐》等为代表的一批伦敦音乐剧。
音乐剧《歌剧魅影》是安德鲁·韦伯的获奖作品,由安德鲁·洛伊德·韦伯作曲,查尔斯·哈特和理查德·斯蒂尔格作词,于 1986 年在伦敦西区首演,成为继《悲惨世界》之后西区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该剧讲述了一个出没于巴黎歌剧院的神秘蒙面人物,以及他对年轻美丽的女高音歌唱家克里斯汀的痴迷的故事。当他帮助她声名鹊起并担任主角时,他变得越来越具有占有欲和危险性,以牺牲克里斯汀和她的同事为代价,导致了戏剧性的结局。
电影
伦敦在电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境内或毗邻的主要制片厂包括Pinewood、Elstree、Ealing、Shepperton、Twickenham 和 Leavesden等,拥有Framestore等6家世界上最大的视觉效果公司。伦敦共有911家电影院,英国超过五分之一的影院都设在伦敦,是世界第三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拥有超过14000个“拍摄日”,其中以伦敦为取景地的电影有在市政厅拍摄的第24部詹姆斯·邦德电影《007:幽灵党》《哈利波特》《雾都孤儿》(1948)、《发条橙》(1971)、《薰衣草山暴徒》 (1951)、《玛丽·波平斯》(1964)、《艰难的一天之夜》 (1964)、《炸毁》(1966)、《《漫长的耶稣受难日》(1980 年)和《布里奇特·琼斯的日记 》(2001)等。
来自伦敦的著名演员和电影制片人有汤姆·哈迪、基弗·萨瑟兰、莎拉·弗格森、基利·霍斯、大卫·杰森、罗杰·达尔特雷、彼得·劳福德、西蒙·蒙杰克、乔纳森·诺兰、克里斯托弗·诺兰和杰基·柯林斯等。另外,BFI伦敦电影节每年10月左右在伦敦、英国各地和BFI Player上举行,为期两周。
音乐
伦敦长期以来也是流行音乐(尤其是摇滚乐)表演和录制的重要中心。拥有有伦敦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和BBC交响乐团5个世界著名的大型交响乐团,有规模稍小的圣马丁田园乐团、伦敦小交响乐团、伦敦市交响乐团、21交响乐团、启蒙时代管弦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另外还有位于考文特花园弓街的皇家歌剧院管弦乐队,以及特拉法尔加广场以北的体育馆剧院的英国国家歌剧院。音乐家联盟估计,多达 44% 的英国职业音乐家居住在伦敦。伦敦举办了许多音乐节,包括EFG伦敦爵士音乐节、布里克巷爵士音乐节等。
伦敦对朋克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Pistols、Clash 和Vivienne Westwood等人物都曾在伦敦活动 ;来自伦敦的艺术家在合成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包括Gary Numan、Depeche Mode、Pet Shop Boys和Eurythmics。Eurythmics的《Sweet Dreams (Are Made of This)》是在伦敦北部家中的阁楼上录制的,预示着家庭录音方法的潮流。;受加勒比海音乐影响的伦敦艺术家包括 Hot Chocolate、Billy Ocean、Soul II Soul 和 Eddy Grant,后者将雷鬼、灵魂乐和桑巴与艺术摇滚和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尤其是英国车库音乐、鼓与贝斯、dubstep 和 grime 等音乐流派,都是由外来的 House、hip hop 和雷鬼音乐以及本地的鼓与贝斯音乐演变而来。英国广播公司 Radio 1Xtra 音乐电台的成立就是为了支持伦敦和英国其他地区本地城市现代音乐的崛起。英国唱片业年度流行音乐奖--全英音乐奖在伦敦举行。
20世纪60年代,英国成为了世界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的中心。披头士乐队(TheBeatles)又称甲壳虫乐队,于1961年12月来到伦敦,该乐队继承和发展了美国的艺术摇滚乐风格,使摇滚乐从初期走向成熟。发表了《爱我吧》(Love Me Do)、《我想握住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Hands)、《请让我快乐》(Please Please Me)、《她爱你》(She Loves You)和《你不能买我的爱情》(Can'tBuy Me Love)等热门歌曲,创造了许多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其演唱会在大西洋两岸引起巨大的轰动。20世纪60年代,他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披头士乐队狂热” ,还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摇滚乐队,并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 。在美国,他们带来了被称为“英国入侵”的浪潮,进而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在1960 年代后,伦敦摇滚出现了新的声音,有艾尔顿·约翰、平克·弗洛伊德、大卫·鲍伊、滚石乐队、扭结乐队、皇后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等人。
风景名胜
综述
伦敦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有景点400多个,其中,伦敦塔桥等桥梁类景观20处、国家画廊等画廊类景观87处、圣保罗教堂等历史遗址139处、爱神雕像等雕像和纪念碑类景点26处、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132处、伦敦动物园和湿地中心等动物园和自然景观19处。2023年与去年相比,预计前往伦敦的国际游客数量将增加超过200万人,为伦敦带来6.74亿英镑的额外收入。2023年7月初,一周内就有超过一百万人观看伦敦现场音乐表演。
主要景点
伦敦眼
伦敦眼(London Eye)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银禧花园上,距伦敦天际线135米,“眼睛”重达1600多吨,包含超过4英里长的电缆。从山顶可以俯瞰到方圆二十五英里的景色。欣赏圣保罗大教堂、温莎古堡、大本钟和威斯敏斯特宫的壮丽景色。伦敦眼是世界上最大的观景轮,也是伦敦天空中最高的建筑之一。32个太空舱中的每一个可容纳25名乘客。伦敦眼源自建筑师夫妇朱莉娅·巴菲尔德和大卫·马克斯的想象,作为新千年的纪念碑。
海德公园
海德公园(Hyde Park),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区( Abbey),占地340多英亩(138 公顷),东与梅菲尔接壤,西与肯辛顿花园接壤。海德公园以前是皇家狩猎保护区。它于 17 世纪初向公众开放。公园内有哈德逊鸟类保护区、演奏台、大型喷泉、护林员小屋,以及公园东南角的阿喀琉斯雕像。另外,有个演讲者之角,位于公园的东北角,靠近大理石拱门,长期以来一直是演说家的言论自由中心,卡尔·马克思、乔治·奥威尔和弗拉基米尔·列宁曾在这演讲和辩论过。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市城内,由白金汉公爵约翰·舍费尔德建于1703年-1705年。该宫自 1837 年以来,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官邸,如今是君主的行政总部。白金汉宫有775间客房,其中包括 19 间国事厅、52 间皇家和客房、188 间员工卧室、92 间办公室和 78 间浴室。从尺寸上看,该建筑正面长108米,深120米(包括中央四合院),高24米。白金汉宫的主体建筑为5层,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厮和花园,其中皇家画廊和皇家马厮均对公众开放参观。
大本钟
大本钟(London Big Ben)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钟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该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大本钟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2019年7月11日,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伦敦位列全球第三。
2020年3月26日,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27)中伦敦排名第2位。
2020年9月19日,2020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文班克斯在会上发布了“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最新成果,伦敦排名14位。
2020年11月18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在北京公布了2020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并揭晓了今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伦敦排名第二位。
2020年12月29日,伦敦位居2020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位。
2021年1月22日,位居2020全球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榜单第2位。
2021年9月,伦敦位列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第二位。
2023年4月,伦敦位列世界十大最富城市第4名。
参考资料
伦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8-15
伦敦市.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09-02
Geographic coordinates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World clock.2023-11-15
全球城市空间战略对标研究报告——伦敦(上).今日头条.2023-10-06
市长是干什么的——英国地方行政架构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9-01
official census and labour market statistics.nomission.2023-09-03
英国的语言.British Council.2023-09-03
英国语种排行:波兰语第二、中文第九.BBC英伦网.2023-10-06
英国地区经济活动(按国内生产总值划分):1998 年至 2021 年.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10-07
家庭人均可支配总收入.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5
伦敦景点大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23-09-02
How to find City Hall.伦敦市政厅.2023-09-03
020 Area Code.BT.2023-11-16
英国首都伦敦.今日头条.2023-09-19
世界各地与伦敦.Savills.2023-08-25
airport.Visitlondon.com .2023-10-06
伦敦火车站.Visitlondon.com.2023-10-06
伦敦城市介绍.WTCF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2023-08-15
伦敦城市介绍 London.London Chinese.2023-08-13
London.大英百科全书.2023-11-15
How London Became the United Kingdom’s Capital.London Topia.2023-11-16
伦敦 - 历史悠久的都会.BBC英伦网.2023-08-15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06
纽约、东京、伦敦制造业发展模式及对上海的启示 2019-04-15 02:09.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3-09-04
英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六大经验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4
如何打造全球城市.求是.2023-10-07
1998年至2021年版.英国统计局.2023-11-11
Theatres of London.Britannica.2023-08-25
伦敦西区剧院.WHSTEND THEATRD.2023-11-11
Tower of London.《世界遗产公约》.2023-11-09
Request Rejected.UNESCO.2023-11-09
伦敦旅游景点.VISIT LONDON.2023-10-10
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 伦敦成举办三届奥运会城市.中国政府网.2023-10-06
百年后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巴黎与奥运会的前世今生.网易.2024-07-29
Liquid History: excavating London’s great river.THE PAST.2023-11-12
London’s Oldest Prehistoric Structure?.Wessex Archaeology.2023-11-16
London' s Oldest Foreshore Structure!.FIOG BLOG.2023-11-16
The Roman Invasion of Britain.英国博物馆.2023-11-10
History of London Wall.英国博物馆.2023-11-16
General history: The Danes.BHO.2023-11-10
Viking Attacks.Carson-Newman University.2023-11-18
1066 and the Norman Conquest.英国博物馆.2023-11-10
The Story of the Tower of London.Historic Royal Palaces.2023-11-10
1097年至14世纪.UK Parliament.2023-11-10
England.Jewish Encyclopedia.2023-11-16
Merchants of the Steelyard.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3-11-16
An Introduction to Tudor England (1485–1603).English Heritage.2023-11-10
英国内战.NATIONAL ARMY MUSEUM.2023-11-10
The Battle of Turnham Green Remembered. Military History Matters.2023-11-17
HIST 251: Early Modern England: Politics, Religion, and Society under the Tudors and Stuarts.Yale university.2023-11-17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city.Britannica.2023-11-10
Amsterdam and London as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3-11-17
Buckingham Palace.HISTORY.2023-11-17
Crime and policing in Georgian London.The History of London.2023-11-17
Sweeney Todd.PBC.2023-11-17
The rise of cities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British Library.2023-11-17
Cholera in Victorian London.THE SCIENCE MUSEUM GROUP.2023-11-17
How London Changed During the Victorian Period.LOND NTOPIA.2023-11-10
Taking Tea and Talking Politics: The Role of Tearooms.Historic England.2023-11-17
Suffragettes, violence and militancy . The British Library.2023-11-17
Timeline: London's Explosive History.NPR.2023-11-10
Bomb-Damage Maps Reveal London’s World War II Devastation.National Geographic.2023-11-17
London: The Blitz, September 1940–June 1941.history England.2023-11-10
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s lasting legacy.Stanford NEW.2023-11-10
History of the Cenotaph.English Heritage.2023-11-17
London 1948. Olympic.2023-11-10
1951 King George opens Festival of Britain.Macau Daily Times.2023-11-17
The Great Smog of 1952.Met office..2023-11-10
Chapter 3: London’s past and future.Centre for London .2023-11-17
The legacy of the Brixton riots .History News Network.2023-11-17
London' s population hits 8.6m record high.UCL.2023-11-17
Mayor of London and London Assembly.Institute for Government.2023-11-10
2012年主办城市选举.Olympics.2023-11-10
Interagency Coordin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2005 London Train Bombings.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2023-11-10
时代周刊:了解“纽伦港”就能了解当今世界.中国日报网.2023-11-10
What Happened to Mark Duggan, The Man Who Sparked the London Riots?.ABC NEW.2023-11-10
King Charles III and Queen Camilla are crowned in elaborate ceremony.NPR.2023-11-10
Essex.Britannica.2023-11-16
Hertfordshire.Britannica.2023-11-16
Greater London.Britannica.2023-11-16
International geographies.Britannica.2023-11-16
多雨天气挑战伦敦奥运.中国气象局.2023-10-07
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世界氣象組織.2023-10-07
Rise/Set Times.Time And Date.2023-12-05
London (Greater London) last 24 hours weather.Met Office.2023-12-05
Geology of London. London Natural History Society.2023-08-25
Geology of London, UK.Science Direct.2023-12-05
Landscape of London.Britannica.2023-08-25
How Many Rivers Are in London? (with map).Wandle News.2023-11-11
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今日头条.2023-09-01
(国际)湿地之美|英国伦敦湿地中心.今日头条.2023-08-25
“大伦敦 CIC 绿色空间信息,2023 年”.GiGL.2023-08-28
伦敦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启示-在左上角下载《伦敦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启示》15-16页.中国知网.2023-08-25
i-Tree Eco London. the Forest Research newsletter.2023-12-05
London’s most emblematic tree is under threat. Is biodiversity the answer?.FT Magazine London.2023-12-05
8 Free Animal Farms in and around London (2023). CK Travels.2023-12-05
Markets - Smithfield Market.Victorian London .2023-12-05
白垩.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博物馆.2023-10-08
可作画的天然“粉笔”——白垩.今日头条.2023-10-08
Land use statistics: England 2022.GOV.UK.2023-08-26
Treesandwoodlands.伦敦市政厅.2023-08-31
Highgate Wood (also known as Gravel Pit Wood).Parks Cardens.2023-09-01
Hidden Gems of London: Oxleas Wood.Find a Hood.2023-09-01
Where Does London' s Tap Water Come From?.LONDONIST.2023-09-01
新技术助力海水淡化.科学网.2023-09-01
伦敦重要物种.London Wildlife Trust.2023-10-08
Biodiversity.伦敦市政厅.2023-08-28
Trees and shrub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Animal and plant life.Britannica.2023-08-31
Ferns and horsetail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Mosses and liverwort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Grasses, sedges and rushe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Wildflower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Auxiliary menu.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Follow u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无脊椎动物.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Mammal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Auxiliary menu.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Follow u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鸟类.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Freshwater fish.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Wildlife in London.all ln lodon.co,uk.2023-08-30
Biodiversity.伦敦市政厅.2023-10-08
Explore our nature reserve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Nature Reserve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Woodberry Wetland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Frays Farm Meadows.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Riddlesdown SSSI.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Braeburn Park.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Crane Park Island.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Bramley Bank.伦敦野生动物基金会.2023-10-08
早安·世界|遭遇1935年以来最干燥七月,英进入干旱状态.今日头条.2023-10-07
伦敦城市韧性战略:打造人、空间、过程韧性的城市.今日头条.2023-09-01
HowweworkforLondon.伦敦市政厅.2023-10-08
The Mayor and his team.伦敦市政厅.2023-10-08
What the London Assembly does.伦敦市政厅.2023-11-10
The Mayor of London' s Annual Report.伦敦市政厅.2023-11-10
What the Mayor does.伦敦市政厅.2023-11-10
CityHall'spartners.伦敦市政厅.2023-10-08
London Assembly members.伦敦市政厅.2023-09-01
The City's government.The City.2023-11-10
Key Councillors.city of Lundon.2023-11-10
How are councils structured?.London Government Directory.2023-11-20
Administration.City of Westminster.2023-11-17
City Council.Westminster Council.2023-11-17
The Mayor of Wandsworth.Wandsworth Borough Council.2023-11-17
Your Councillors.Wandsworth Borough Council.2023-11-17
伦敦议会议员.伦敦市政厅.2023-09-02
Dataset Selection.nomis.2023-09-03
Data Downloads.nomis.2023-09-03
Just a moment....LONDON DATASTORE .2023-09-03
Religion.nomis.2023-09-03
Early Christianity in London and Westminster.the history of London.2023-11-10
British Muslims: A history.Centre for Research and Evidence on Security Threats.2023-11-11
Muslim prayer compass.BBC.2023-11-10
East London Mosque. survey of London.2023-11-11
LONDON CENTRAL MOSQUE.friends of regent spark.2023-11-11
About us.Seven Sisters Masjid.2023-11-11
伦敦——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力量.CROW London.2023-09-02
United Kingdom Food Security Report 2021: Theme 2: UK Food Supply Sources.Official Statistics.2023-11-12
Help Us Protect Glassdoor.glassdoor.co.uk.2023-11-12
如何打造全球城市.中国青年网.2023-09-04
Lloyd’s and London Market Insurance Companies Tap DXC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he World’s Largest Insurance Marketplace. Business Wire.2023-11-12
LIST OF UK AUTHORISED INSURERS AS COMPILED BY THE BANK OF ENGLAND AS AT 01 JANUARY 2022.Bank of England.2023-11-12
开放创新提升深圳金融国际地位.深圳政府在线.2023-10-09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与核心要义.人民论坛网.2023-11-11
Tourism in London - statistics and facts.statistic.2023-11-12
伦敦金融中心.今日头条.2023-09-05
伦敦成千上万金融业饭碗堪虞. 德国之声.2023-10-09
伦敦.中国日报网.2023-10-08
London is the soft power and high skills capital of the world, finds Deloitte research.Deloitte US.2023-11-20
Unilever. Britannica.2023-12-05
Introduction: The rise of London as a headquarter city.centre for London.2023-11-20
Unilever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2022 .Unilever .2023-12-05
HSBC set to move global HQ from Canary Wharf to central London.《爱尔兰时报》.2023-11-20
Investors.HSBC Group corporate website.2023-11-20
About HSBC.HSBC in the UK.2023-11-20
Share price.HSBC Group corporate website.2023-11-20
Skip to main content.Prudential plc.2023-11-20
Skip to main content.Prudential plc.2023-11-20
Skip to main content.Prudential plc.2023-11-20
Prudential Financial Total Assets 2010-2023 | PRU. Macrotrends LLC .2023-11-20
How many schools are there in London?.simply London.2023-12-05
Pupil roll numbers and school closures in London.House of Commons Library.2023-12-05
行政和社会-教育.Britannica.2023-09-05
学校和幼儿园被评为良好或优秀.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5
学院实际数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2023-09-04
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UCL - London's Global University.2023-09-20
Help us move forward. Forever .伦敦经济学院.2023-09-20
在伦敦国王学院学习.King's College London.2023-09-20
学院介绍.伦敦帝国理工学院.2023-09-04
伦敦地区 2021 年人口普查地区概况.nomis.2023-09-05
女性健康预期寿命.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4
男性健康预期寿命.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4
75 岁以下人群的心血管死亡率.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4
超重成人(18 岁及以上).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4
年龄超重儿童(四至五岁).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5
(10 至 11 岁)超重儿童.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5
英格兰全科医生诊所的患者人数趋势-点击网页下方下载表格-在表格下方导航栏选择第6个表格.英国国家统计局.2023-09-05
英国最佳医院| 医院排名| Mozocare.Mozocare.2023-09-05
St Thomas' Hospital.St Thomas' Hospital.2023-11-11
Safety at bus stops near the hospital.盖伊和圣托马斯NHS基金会信托基金.2023-11-11
Our hospitals and community services.盖伊和圣托马斯NHS基金会信托基金.2023-11-11
London – city of innovation. Knight Frank.2023-11-11
London retains its crown as a world leading startup hub. London and partners.2023-11-11
领跑全球AI产业的背后,伦敦都有哪些必然.今日头条.2023-09-08
伦敦获评欧洲最佳科技城市.今日头条.2023-09-08
走进伦敦的“科技向善”时刻.WIRED.2023-11-11
对话2022:伦敦科技生态的下一份答卷将会如何书写.动点科技.2023-10-09
关于伦敦文化的 20 个事实.伦敦市政厅.2023-11-11
The British Museum story.The British Museum.2023-09-21
Collecting histories.大英图书馆.2023-11-11
National Theatre Main Menu.国家剧场.2023-11-11
Our History.国家剧场.2023-11-11
Sport.伦敦市政厅.2023-11-11
伦敦的主要体育赛事 .伦敦市政厅.2023-11-11
Major sport sevenths.伦敦市政厅.2023-11-11
点燃奥运主火炬人选曝光 两对手携手点火.新浪体育.2023-09-09
「美洲豹选手」达里尔成英国首位世界冠军 伊姆兰揽多项冠亚军.今日头条.2023-09-09
Beckham.trransfermarkt.2023-10-09
伦敦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指标维度分析与启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10-09
点燃奥运主火炬人选猜想:威廉王子、小贝在列.中国新闻网.2023-09-09
Wembley Stadium.Britannica.2023-11-11
温布利大球场.visit London.2023-11-11
环保伦敦:全球最具可持续竞争力的城市之一.伦敦发展促进署.2023-11-12
伦敦空气质量 2016 - 2020.伦敦市政厅.2023-10-09
Is London Tap Water Safe to Drink? (Water Quality Report).water defense.2023-11-11
How clean is London’s tap water?. Voice of London.2023-11-11
Parks and greenspaces.伦敦市政厅.2023-11-12
Green City: London, United Kingdom.Green City Times.2023-11-12
City of London Police. UKCrimeStats.2023-09-08
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ukcrimestats.2023-09-08
创意未来,向全媒体战略转型.央视网.2023-09-20
英国《泰晤士报》聚焦2020南京创新周:现代需要创新思维.今日头条.2023-09-20
关于TFL.TRANSPORT FOR LONDON.2023-10-09
London Docklands.Britannica.2023-11-12
道路.伦敦交通.2023-10-09
红色路线.伦敦交通.2023-10-09
维多利亚长途汽车站.伦敦交通.2023-09-05
长途汽车站.伦敦交通.2023-09-05
到伦敦的巴士.VISIT LONDON.2023-10-09
伦敦当地火车.VISTI LONDON.2023-10-09
Introducing Eurostar.Eurostar .2023-10-09
Major train stations in London.Trainline.2023-11-12
London Kings Cross ( KGX ).national rail bet.2023-11-11
GTA苍神为希思罗机场提供了智慧值机系列设备.AIRPORTECH.2023-09-05
For Investors.Heathrow Airport.2023-11-12
Welcome to Heathrow.Heathrow Airport.2023-11-12
伦敦的公共交通.Trem Global.2023-09-05
伦敦泰晤士河上的河船服务.VISIT LONDON.2023-10-09
London-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Britannica.2023-09-01
哈里大婚|婚礼抢先看:女王将压轴出场,喝王室喜酒规矩多.今日头条.2023-09-21
Palace of Westminster and Westminster Abbey including Saint Margaret’s Church.《世界遗产公约》.2023-11-09
圣保罗大教堂.中信网上银行.2023-10-10
Mayor of London says get ready for awe-inspiring Thames Festival. London City Hall.2023-11-09
Revelers pack London streets as Notting Hill Carnival celebrates Caribbean culture.美联社(AP).2023-11-09
我们的历史. Maritime Greenwich World Heritage Site .2023-11-09
London’s World Heritage Sites.UNESCO.2023-11-09
The story of the Tower of London.Historic Royal Palaces .2023-09-06
Tower of London World Heritage Site.HISTORIC ROYAL PLACES.2023-11-09
伦敦饮食概况 一场诱人的饕餮大宴.央广网体育.2023-10-10
吃在伦敦——大快朵颐的三明治.央广网体育.2023-10-10
吃在伦敦——英国经典烤牛肉.央广网体育.2023-10-10
吃在伦敦——英国国粹:炸鱼和薯条.央广网体育.2023-10-10
圣诞节,看花灯?英国人的习俗可真好玩.今日头条.2023-09-06
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光明新闻.2023-10-10
Unknown Things about Afternoon Tea.Park Grand London Hotels.2023-11-11
The Best Places for Afternoon Tea in London.Condé Nast Traveler.2023-11-16
伦敦 16 座最佳建筑.VISIT LONDON.2023-10-10
达尔文、牛顿、贝多芬……这些名人云集的欧洲公墓,也是我们仰望星空的窗口.今日头条.2023-10-10
魅力伦敦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解读.中国工商银行.2023-10-09
Barbican Estate / 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建筑日报》.2023-11-10
A brief history of London's architecture.Foxtons.2023-11-10
AD Classics: The Crystal Palace / Joseph Paxton.《建筑日报》.2023-11-10
The Crystal Palace Foundation.The Crystal Palace Foundation.2023-11-10
London Through The Eyes Of Dickens In 'The Victorian City'.npr.2023-11-11
Sir Arthur Conan Doyle.London Perfect.2023-11-11
London in Literature.The British Library.2023-11-16
Robert Louis Stevenson's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British Library..2023-11-16
The War of the Worlds.大英百科全书.2023-11-16
Peter Ackroyd.Biographies.2023-11-16
Wandering and Placemaking in London: Iain Sinclair’s Literary Methodology.media-culture.org.au.2023-11-16
Essays and other works.THE ORWELL FOUNDATION.2023-11-16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Britannica.2023-11-16
Michael Bond, Creator of Paddington Bear, Dies at 91. Smithsonian Magazine.2023-11-16
伦敦西区音乐剧《歌剧魅影》.VISIT LONDON.2023-10-10
Studios.FilmLondon.2023-11-16
The UK’ s VFX Industry: In Profile.UK Screen Alliance.2023-11-16
25 Movies Set in London to Tide You Over Until Your Next Trip.Condé Nast Traveler.2023-11-11
Famous British TV & Movie Producers.人民网.2023-11-11
BFI伦敦电影节.BFI.org.2023-11-11
The best music festivals in London 2023.Time Out.2023-11-16
The best UK music festivals to book for 2024.Time Out.2023-11-16
Michael Hoppen Gallery.Michael Hoppen Gallery.2023-11-16
InPictures:The‘AnarchyInTheU.K.Tour’of1976,theinfamoustourthatneverreallytoured.Far Out Magazine.2023-11-16
London.GoComGo.2023-11-16
The Beatles:《Let It Be... Naked》.新浪娱乐.2023-11-11
View any artist‘s chart history.office charts.2023-11-11
伦敦旅游业今夏显著复苏 国际游客数量将激增.中国网.2023-09-06
伦敦眼.A ll In London.co.uk.2023-09-06
海德公园.visit london.2023-11-11
History of the Royal Parks.皇家公园.2023-11-11
Royal Residences: Buckingham Palace.The Royal Household.2023-11-11
Highlights of Buckingham Palace.The Royal Collection Trust.2023-11-11
London's Big Ben.visit london.2023-11-11
Shanghai and City of London seek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ties.中国政府网.2023-11-11
東京都公式ホームページ.https://www.metro.tokyo.lg.jp/english/topics/2015/151014.html.2023-11-11
The Twin Cities of Oxford, Cambridge and London.Oxford Royale Academy.2023-11-18
Electromagnetis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2023-11-11
朱玉|纪念济慈逝世两百周年:“无数的见识使我成为神”.今日头条.2023-10-10
一个博物馆、一场展览与一位女王的爱情往事.今日头条.2023-10-10
Elizabeth II.Britannica.2023-11-17
Queen Elizabeth II.HISTORY.2023-11-17
“小胡子”卓别林来到了上海:在影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今日头条.2023-10-10
“真没想到,卓别林就躺在我的地里”42年前的今天,卓别林的棺材被盗.今日头条.2023-10-10
About: 大卫·贝克汉姆.DBedia Association.2023-11-11
Inside Adele’s journey to becoming a record-breaking worldwide smash.吉尼斯世界纪录.2023-11-11
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运中心第四.中国政府网.2023-11-11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炉:上海跃居第四,北京、深圳、广州均跻身前20.凤凰财经.2023-08-13
最新研究报告:全球科研城市北京排名第一 - 国内 - 新京报网.新京报网.2023-08-13
《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发布: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跻身全球前五.中国新闻网.2023-08-13
2020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新鲜出炉,深圳跃居第37位.深圳新闻网.2023-11-11
《2020全球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报告发布-光明日报-光明网.光明日报-光明网.2023-08-13
《国际金融报》官网,证券、银行、基金、保险、国际、上市公司…….国际金融报.2023-08-13
The Wealthiest Cities in the World in 2023.PR Newswire.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