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竹山县

竹山县

竹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十堰市下辖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西南部。截至2022年,竹山县下辖9个镇、8个乡,幅员面积35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71万人。

竹山县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位于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气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竹山境内在商代前为庸国封地,秦时期置上庵县,晋代郡县并置。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安城县为竹山县。其后历朝历代先后属襄阳府、勋阳府、襄阳道管辖,民国时期相继隶鄂省第十一、第八行政督察区。解放后竹山先后隶陕南行政区、勋阳专区、襄阳专区、邵阳地区。1994年10月,阳地区与十堰市地市合并成立新十堰市,竹山县隶属十堰市。

竹山县是秦楚文化融合之地,境内高家花屋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娲传说,竹山是连接武当山神农架林区两大旅游胜地的黄金旅游走廊,是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女娲山风景区入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和·梅花谷景区、上庸文化旅游区、武陵峡桃花源风景区等9个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竹山县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位居全省三类县市第12位,有卫浴汽配轻工业、茶叶食用菌生猪农产品加工、绿松石、水电光伏清洁能源、文旅康养等5个产业集群,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2022年,竹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9051.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9:38.1: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764元。竹山县是全省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谷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2条国道,9条省道

名称

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安城县为竹山县。据唐李吉甫在《五沐口郡县志》中说:“县邑之北百里,有黄竹山,昔时山多竹邑,其色皆黄,故西魏命邑县名日竹山。”“竹山“指山清水秀、茂林修竹。

历史沿革

先秦

竹山为古庸国故址。春秋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庸率群蛮叛楚,楚伐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春,秦国与楚国战于丹阳,秦大破楚军,取地600里,庸地归秦,属汉中郡。周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秦国将上庸之地还于楚国,楚分置上庸郡和汉中郡,上庸郡治上庸。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归秦。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析上庸西境之地置武陵县,属汉中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刘彻设十三州刺史,改梁州为益州,庸属益州汉中郡。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上庸县为上庸部。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率部取汉中,析汉中郡置魏兴、上庸、房陵三郡,各郡设都尉上庸郡治上庸,辖北巫、安乐、安富、武陵、微阳5县。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破张鲁后,将魏兴郡辖的锡县并入上庸郡,以申耽为上庸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破汉中,遣孟达取房陵,又遣刘封会孟达攻上庸。上庸都尉申耽降蜀后任上庸郡太守,封郧乡侯,盂达任益州刺史将军,屯兵上庸。

曹丕黄初元年(220年)7月,盂达降魏,魏得房陵、上庸、西城3郡后合并为新城郡,孟达任太守,上庸属魏。太和二年(228年)魏分新城郡的上庸、武陵、北巫3县置上庸郡,治上庸。太和四年(230年)撤上庸郡并入锡郡。景初元年(237年)分魏兴郡之微阳和锡郡的安富、上庸3县置上庸郡。甘露四年(255年)复置上庸郡,治上庸。

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县属荆州。元康四年(294年)改属梁州。

南梁天监二年(503年)改上庸郡为新丰郡,析上庸县地置安城县,属梁州。

北朝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房陵为光迁县,改新丰为上庸县,改安城为竹山县,并以竹山之地析置罗帅。北朝宇文邕天和七年(566年)改上庸县为孔阳县。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孔阳为上庸,改罗州为房州,治竹山,领房陵、永清、竹山、上庸4县。大业元年(605年)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

唐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实行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分全国为10道,竹山县隶房州,属山南东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年)全国划为15道,竹山属山南东道。天宝(742年)改房州为房陵郡,竹山属之。

北宋赵光义雍熙三年(986年)升房州为保康军节度,省上庸人竹山,隶京西南路。

赵构绍兴元年(1131年)置金、均、房州镇抚使,竹山随房州隶京西南路。’绍兴五年(1135年)竹山改隶襄阳路。绍兴七年(1137年年)竹山再改隶京西南路。绍兴十年(1140年)置金、房、达、开安抚使,房州改属利州路,领房县、竹山2县。

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竹山仍隶房州,属襄阳路。至正十二年(1352年)义军首领徐寿辉率部攻克房州、竹山。

明清

洪武元年(1368年)改襄阳为府,领竹山、房县、上津、郧阳区等县。洪武七年(1374年)裁竹山入房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设竹山县,隶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置郧阳府让流民附籍,同时析竹山县西尹店社置竹溪县县。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破竹山。崇祯九年(1636年)张献忠复破竹山,义军焚城而去。11月,张献忠、罗汝才受明廷招抚。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罗汝才再度起义,联合李白成再破竹山。

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令潘士良抚治郧阳,竹山辖于郧阳,隶湖广布政司。顺治七年(1650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余部杨明启、老回族攻占竹山。顺治帝十一年(1654年)义军郝永忠部据保康、房县、竹山、竹溪等县,号益国公,刻印信设官职,与清庭抗礼9年。康熙三年(1664年)将湖广分为湖北、湖南省两省,裁郧阳巡抚,郧阳府属湖北布政使司,领郧阳区、郧西、竹溪、竹山、房县、保康6县。爱新觉罗·颙琰元年(1796年)郧襄白莲教大起义,2月,义军攻破竹山、房县。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割竹山、房县、竹溪3县之南乡置白河厅。同治元年(1862年)7月,太平军余部由陕西如竹山。10月,捻军江老太部入竹,被清军墨尔额率兵勇追剿,斩杀甚众,余部退入房县。同治三年(1864年)裁白河厅,复原制。

中华民国

民国初,全国实行省、道、县制,竹山属湖北省襄阳道。

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公布县行政区域办法大纲,竹山仍为三等县。5月3日,贺龙率红三军抵达房县,成立了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竹山东北地区两乡积极响应,至7月相继成立了9个乡苏维埃政府,15个革命武装组织,辖63个村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竹山,竹山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为两郧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山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竹山隶之。1952年,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1965年,复设郧阳专区,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0月,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地市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竹山县隶属十堰市。

地理

位置境域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十堰市西南,地跨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旬阳市,南接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脉。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23.5千米,面积3586平方千米。

气候

竹山县位于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气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冷暖多变,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迅速多有阴雨,冬季降水少时日绵长。年日照时数1200~1700小时,8月日照总时数最长,日均6.9小时,11月日照总时数最少,日均3个小时。年平均气温10℃~15℃,历年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C的日数平均30.7天,历年日极端最低气温小于0°C的日数为47.6天。无霜期154~250天,年均降水927.1毫米,冬季降水在35~50毫米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5%;夏季降水在330~45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总量的40%以上。干燥度1.09~0.72。

地质

地质构造

竹山地处秦岭地槽东段南缘,境内有大巴山弧及武当地块出露,其南部为扬子准地台区,主要是元古代地层出露面广的武当山群,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中生代的白垩纪新生代的第三纪也有出露。其地形受升降和水平运动的影响,在元古代是一片汪洋,后受吕梁运动影响,前震旦纪地层被强烈褶皱和变质成为陆台基底岩系—武当山片岩。震旦纪初,发生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晚期火山活动趋于平静,沉积碳酸根岩层。末期地壳伸出海面,遭受风化侵蚀,南秦岭地槽复沉降为寒武纪海浸。奥陶纪中期,海浸范围扩大,后因震荡运动,地壳时常露出海面。奥陶纪中期,开始下降,伴有基性、碱性火山岩喷发堆积。加里东运动末期,南秦岭地槽大规模上升,自此泥盆纪石炭纪侏罗纪地层缺失,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局部缺失。加里东运动对以前的地层发生变质作用,华力西运动及印支运动对竹山地区地质均有影响。白垩纪、第三纪时,在山间凹地沉积湖盆相红色砂砾岩,其后受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影响,红色砂砾岩上升,并产生正断层及逆掩断层,竹山地壳基本形成。

地层

竹山县地壳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3种岩层构造。前震旦纪武当地层为最老地层,系结晶片岩,以酸性、中基性变质火山岩为主,夹有变质砂岩。震旦纪地层分布于得胜铺、界岭至陕西赤岩一带,主要为凝灰色凝灰质砂岩,寒武纪地层为灰黄、黄白色含磺铁矿白云母石英片岩和石英绢云片岩,分布于文峪河、界岭、大剥皮一带,奥陶纪地层分布于县城附近,下部蓝色结晶大理石,上部是龟裂灰岩。志留纪岩层主要分布在安沟、峪口磨滩和官渡一带,出露者仅为下、中志留纪岩层,与奥陶纪地层成假整合接触。二叠纪岩层分布于田家东沟至县南的省界一带,为一层灰质页岩、硅质岩、白云岩夹煤层。三叠纪岩层分布在二叠纪地层出露地段,为浅海相、泻湖相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白垩纪—第三系红色砂砾岩层主要分布在得胜、花竹溪、秦古、擂鼓、黄栗、保丰、麻家渡、溢水一带。砾石成分为砂质板岩、石英等。

地形地貌

竹山县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地势由南、西向东北倾斜,特点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以官渡区镇的瓦桑河巨型断裂为界,南为高山区,东南为二高山、低山区,中南为低山区,北为高山、二高山、低山区,西北为二高山区,中西部为低山、平丘、盆地区。海拔高差2520米。境内最高点是葱坪山,海拔2740.4米,最低是尼姑河口,海拔220米。

竹山县地貌分为溪谷平地、红岩盆地、低丘、高丘、低山、半高山和高山等地貌类型。河谷平地成片面积在0.3~1平方千米,多数分布在堵河、县河、苦桃河、霍河等中小河流沿岸,共9781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1%。红岩盆地成片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包括溢水、东川、麻家渡、保丰、红岩、擂鼓等6个平坝,面积5271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98%。丘陵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多分布在溢水至秦古一带和中部堵河沿岸,面积54604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15%。低山一般海拔501~800米,面积12655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3.53%。半高山一般海拔801~1200米,面积215117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99%。高山一般海拔1200米以上,面积126602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3.54%。

水文水利

水文

竹山县境内河流全部属汉江支流堵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646条,承雨面积5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流共251条,总长3438千米,河网密度为0.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承雨面积在5-10平方千米的有132条,10-200平方千米的113条,200平方千米以上6条。

堵河干流自西南向北贯穿中部,上游分西南两支流。西支流汇湾河,发源于陕西镇平,南支流官渡河,源出神龙架林区,两河于两河口汇合为堵河。堵河在竹山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官渡河、泗河、县河、苦桃河、深河、北星河、洪坪河、霍河等。堵河竹山境内953.9平方千米,68千米,堵河干流竹山境内流域面积1821.6平方千米。

水利

竹山县有注册大中小型水库77座,其中大(二)型2座霍河水库、龙背湾水库,中型水库2座谭家河水库、松树岭水库,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45座,潘口水库、霍河水库为重要饮用水源地,有店坪灌区、中部灌区2个灌区,建成各类蓄引水工程10762处。

黄龙滩水库位于汉江上游右岸支流堵河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140平方千米,总库容11.625亿立方米,调洪库容1.5亿立方米,于1978年建成。

土壤

竹山县土壤分为6个土类,12个亚类,30个土属,90个土种。主要为黄棕壤、黄泥土、石渣子土、黄灰包土、森林黄灰包土、黄石渣子,黄棕壤占1527.59亩,黄棕壤性土占2315.84亩,两项合计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71.4%。黄沙泥土占625.65亩,黄泥土占715.04亩,石渣子土占1648.96亩,细石皮占433.20亩,黄灰包土占282.67亩,森林黄灰包土占244.70亩,黄石渣子灰包土占304.86亩,这7个土种在全县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79.1%。分布在北部的主要为云母片岩发育的粗骼土壤;东部沿河低丘,有少数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如黄棕壤和粘土黄褐土;中西部主要有水稻土,第四纪粘土黄棕壤、红沙岩黄棕壤;南部高山区主要为云母片岩风化物发育的粗骼土壤及高山森林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竹山县有耕地401.3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1.21%;园地50.79平方千米,占1.42%;林地2822.78平方千米,占78.85%;草地67.66平方千米,占1.89%;城镇及工矿用地82.92平方千米,占2.32%;交通运输用地20.03平方千米,占0.56%;水域85.4平方千米,占2.39%;其他用地48.93平方千米,占1.37%。

水资源

竹山县多年平均径流深344.9毫米,径流总量12.37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15.48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总量8.51亿立方米,特枯年径流总量5.61亿立方米,堵河多年平均通过水量56.61亿立方米;其中过境客水流域面积7304.5平方千米,过境客水量44.24亿立方米,占总水量56.61亿立方米的78.1%。客水量构成包括官渡河流域15.68亿立方米,堵河流域24.60亿立方米,堵河干流3.96亿立方米。竹山县水能理论蕴藏量高达116.5万千瓦,每平方千米水能蕴藏量为324.86千瓦。可供开发96.56万千瓦,其中堵河干流81万千瓦,支流15.56万千瓦。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竹山县已发现矿产32种,是全市发现矿种较多的地区之一,有上表矿产16种:石煤、铁、钒、铜、铅、锌、、银、金等,其中银、、稀土、石煤、饰面用板岩、绿松石等矿产储量列全省之首;金、钼等共伴生矿产的储量位列全省第二至三位。县内已发现矿床、小矿(零散矿)共计220处,分布于17个乡(镇),主要矿产集中分布在竹山县北部,境内有银洞沟大型银金矿和庙垭大型铌稀土矿及绿松石矿产资源,其中绿松石矿理论储量约为5万吨。矿床(矿产地)多以小型、小矿(零散矿)为主,小矿(零散矿)占矿床总数的93.5%,大、中型矿床仅占6.5%,金属矿产中钒、锆、钼、镉、磷、硫、、等矿产多为伴生矿。

2024年,竹山县和竹溪县两地发现的氧化铌矿区资源量253.8万吨,占全国储量54%,有望一举改变中国铌资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森林资源

竹山县林地面积457.6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2.3%,森林覆盖率70.74%,森林蓄积量1555.71万立方米。自然植被以森林、草场为主。高山区林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8.2%,植被以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为主。二高山区,林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1%,植被以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为主。低山区以下,林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1%。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混交林及散生马尾松、柏、杨、竹、果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竹山县境内有野生植物283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黄杉秦岭冷杉、大果青木千、连香树等71种。全县有古树36科64属9 种,现存古树 715株,种类全部为乔木,其中一级古树26株,二级古树328株,三级古树361株。

动物

竹山县境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豹、云豹林麝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属短尾猴熊瞎子水獭亚科等56种。堵河盛产名贵鱼种,据新县志记载,鱼类共分4目、7科、41种,其中大鲵属、鲢鱼、鲫花儿等尤为珍贵。2020年-2022年12月,在境内发现监测先后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等重点保护动物。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3年3月,竹山县共有5个自然保护地,面积6.7910万公顷,包含1个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南部,总面积47173公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属于国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区内有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58个群系,野生维管束植物283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8种(包括桐、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二级71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包括豹、林麝、金雕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Ⅱ级56种,另有鱼类32种,昆虫1456种。

自然灾害

竹山县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次为洪灾、涝灾、雹灾、风灾等。在竹山县境内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964处,其中滑坡840处,崩塌15处;不稳定斜坡隐患118处;地面塌陷1处。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占灾害点总数的86.24%;其次为不稳定斜坡,占12.11%;崩塌仅占1.54%;地面塌陷占0.1%。

2017年4月17日中午,由于连续强降雨,导致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幼儿园山体滑坡,滑坡体压塌了该园的洗碗间,6辆摩托车被埋,无人员伤亡。

2023年7月3日15时至4日08时,竹山县中部、西部乡镇中到大雨,北部、南部乡镇暴雨,平均面雨量36.2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该县官渡站99.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该县双台南口站52.0毫米,造成该县7个乡镇12个村4608人受灾,经济损失650万元。紧急转移避险34户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84公顷,成灾面积117公顷。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7月,竹山县下辖9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纵横大道5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公安户籍总户数148636户,总人口444363人,其中男性242460人,女性201903人。全县常住人口34.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0万人,城镇化率43.21%,全年全县出生人口2425人,人口出生率为5.44‰,出生人口性别比105.51%,人口死亡率为7.45‰,人口自然增长率-0.21‰。

根据竹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8289人,占19.73%;15-59岁人口为202912人,占58.63%;60岁及以上人口为74868人,占21.6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 56404人,占16.30%。

民族构成

竹山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8个,少数民族多居住于城关,其次分布在保丰、官渡、田家等传统的重要集镇,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口居多。

语言

竹山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次方言,接近普通话,因边缘乡镇居民同邻省、邻县交往频繁,使得方言相互渗透,呈现与周边地区方言相近的特征。竹山南部的柳林、洪坪、梁家乡邻近四川省,方言与川东方言相似。擂鼓以西地区与竹溪县陕西省白河县相连,方言与陕南地区方言相近。北边的沧浪乡、楼台乡深河乡房县交界,方言中儿化音较多。主要特点有:竹山方言没有[l]只有[n],竹山县城及邻近地区方言中只有四个舌尖后音,竹山方言中,没有单韵母[Y]等。

宗教信仰

竹山县境内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境内道教分2派: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奉王重阳为祖师,不结婚,为出家道士,正一派奉张道陵为祖师,可结婚,为在家道士。竹山佛教有八宗一教:三论宗、净土宗、律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亦称“回教”“清真教”,该教教徒多系迁徙、逃荒、经商或传教来竹山落户,正德元年(1506年)正式传入竹山。晚清、民国期间,先后有天主教、基督教传入。境内有茅塔寺、石佛寺、城关镇清真寺、福音堂等宗教场所。

经济

综述

2022年竹山县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位居全省三类县市第12位,第一产业以农业特色种植为主,主要有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种植等,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有卫浴汽配轻工业、茶叶食用菌生猪农产品加工、绿松石、水电光伏清洁能源等产业集群。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文旅康养产业占重要地位。

2022年,竹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9051.3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8787.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78057.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2206.2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9:38.1: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764元。

第一产业

竹山县农业主产小麦、水稻、油菜、花生、芝麻、烟叶、蔬菜、茶叶、水果,以及生猪、牛、羊和蜜蜂属为主。山区多油桐、漆树,并产板栗等,“竹山郧巴黄牛”“竹山郧阳大鸡”“圣水茶叶”“竹山肚倍”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认证“三品一标”有效使用产品29个。2022年,竹山县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661895万元,粮食产量14.73万吨,粮食种植面积59.27万亩,稻谷产量4.09万吨,小麦产量1.76万吨,玉米产量5.33万吨,油料产量5.69万吨,增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6.35万吨。

茶产业是竹山县传统优势产业,为竹山县的农业第一产业、乡村振兴主导产业,该县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其中采摘面积15.7万亩,幼龄茶园面积12万亩,全县年产干茶近8000吨。

竹山县是常年出栏10万头以上生猪重点县。2022年,竹山县猪牛羊禽肉产量1.9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34万吨,水产品产量0.83万吨。

第二产业

竹山县第二产业以园区轻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绿松石产业为主。2022年,竹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4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353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8%。

清洁能源产业是竹山县传统优势产业,竹山水电装机达到83万千瓦,堵河水能利用率达81%,已建成水电站30座83万千瓦、光伏电站55座70兆瓦,以水电、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产值10亿元、税收1亿元。

绿松石产业是竹山县传统优势产业,该产业入选湖北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境内有国际绿松石城、绿松石工业园,绿松石矿山开采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0%,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竹山县是鄂西北卫浴五金贸易中心、重要卫浴产业基地,境内竹山卫浴汽配产业园被认定为湖北省首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签约企业94家、落地65家、投产61家,培育规模工业企业21家。2022年,竹山县卫浴企业实现工业产值70亿元、应税销售收入67.2亿元、税收3.1亿元。

竹山县的工业支柱产业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境内有萧氏集团、十星红等茶企,培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加工经营主体170余家,年产干茶7200吨,综合产值35亿元。境内有东方希望集团等相关企业,形成生猪繁育、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冷链物流、肉制品加工等5大产业链板块。

第三产业

竹山县第三产业以批发和零售业、旅游为主导产业,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2年,竹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9851万元,城镇实现零售额617492万元,乡村实现零售额372359万元。

竹山县设有竹山县外综服务中心,共有茶叶出口企业7家。2022年,竹山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31650万元,其中进口总额1593万元,出口总额130057万元,实际利用外资7万美元。

竹山县是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竹山南山五福堂获评获评十堰夜经济示范集聚区街区,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9个,星级饭店8家,星级饭店客房440间。2022年,竹山县旅游接待总人数10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1.8亿元。

经济功能区

湖北竹山经济开发区位于竹山县城关镇,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新能源、卫浴轻工、特色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规划面积45.74平方千米,有邓坪农产品加工园、桥东生物医药产业园、通济沟现代物流园、鱼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宝丰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等五个园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有各类学校共217所,其中特校1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中23所,小学136所,幼儿园53所。各类专任教师4296人。其中普通高中45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82人,初中教师1150人,小学教师1967人,幼儿园教师519人,特校教师20人。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前身为竹山儒学,是省教育厅确定的首批108所重点中学之一,湖北省级示范高中,截至2023年7月,占地412亩,建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有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3000人,在岗教职工261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有共有卫生机构301个,其中医院8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村卫生室237个,诊所3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有中执业(助理)医师1015人,注册护士1136人,药师120人,技师149人,乡村医生262人。卫生机构床位3744张,其中医院1958张,乡镇卫生院1496张,妇幼保健机构450张。

竹山县人民医院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50年,位于竹山县城关镇人民路3号,截至2023年7月,占地面积2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0平方米,开设临床科室43个,其中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核定编制床位720张。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5万册,新华书店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文物保护机构2个,博物馆7个。文物机构共拥有文物藏品5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1个,公共文化馆1个,影剧院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村级农家书屋244家。其中竹山县文化馆获评全国“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竹山县图书馆

竹山县图书馆位于竹山县城关镇明清大道3号,为国家三级图书馆,截至2023年7月,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藏书12.11万册,设有少儿阅览室、亲子活动厅、成人阅览厅、电子阅览室、全民阅读活动室、地方文献室、古籍书库等用房。

竹山县文化馆

竹山县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1月,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截至2023年7月,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内设多功能厅1个、小型演出厅1个,书法、美术、音乐、摄影创作室各1个,书画、声乐器乐曲艺培训室各1个。

科技事业

2021年,竹山县预算财政科技投入达5969万元。2022年,全县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单位27个,研发机构单位37个,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0.87亿元,全县“四上”企业总数达到2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培育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家,有专利授权量862件,有效注册商标2190件。

体育事业

竹山县先后承办4届全国路亚舟钓公开赛,多次举办国家级、省级钓鱼比赛、环湖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活动。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有一级裁判员10人,二级裁判员20人。全年获得省级以上运动会奖牌19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7枚,有体育中心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室内游泳馆1个,篮球场160片,田径场32个,健身路径180处,乒乓球场地380处,健身广场320处,体育活动馆房45处。

竹山县体育中心占地3万余平方米,是综合性公共体育场馆,建有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400米)、标准草坪足球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两个及羽毛球场、乒乓球馆,有看台建筑面积9346平方米。

人居环境

2022年,竹山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3,位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9,全年累计优良天数为356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7.5%,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全县无黑臭水体,无劣五类水体,堵河干流地表水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森林覆盖率70.74%,有城西水厂1座、小漩水厂1座、霍河备用水源水厂1座、二级高位清水池1座、三级高位清水池1座。

社会保障

2022年,竹山县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70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376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227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989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29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156人,共有55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00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584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共有养老机构18个,床位1977张,其中社会福利院床位130张,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床位1716张。

交通

综述

竹山县是全省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谷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2条国道,9条省道,形成以高速公路和3国道“双十字”骨干网、以省道为支干网,以县乡村道为脉络网,,纵南贯北、承东启西的“一主两翼六辐射十循环”综合公路运输网络。规划建设竹山县通用机场。

公路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公路里程5026.6千米,其中国道223.9千米,省道277.8千米,县道424.9千米,乡道1387千米,村道2624千米,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其中一级公路32.3千米,二级公路427.3千米,三级公路115.3千米,四级公路及等外公路4033.96千米,公路密度为134.7千米/万人。境内有国道346、国道242、省道281、省道282、省道283等公路干线,高速公路由谷竹高速和在建十巫高速构成一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在营汽车客运站9个。

铁路

截至2022年,竹山县境内暂无铁路及火车站,规划建设合康高铁十堰至安康竹山段。

航运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境内有码头3处:竹山县官渡旅游渡运码头、上庸综合港等,渡口24处,通航河流主要为堵河,均为Ⅳ级及以下航道。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竹山县有长途客车41辆,城市公交74辆,城乡公交174辆,出租汽车150辆,开通城乡班线客车线路8条、城市公交线路17条,开通通村客运线路132条,乡镇通客车率100%,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乡镇通公交率达70%。

人文

综述

竹山县是创世神话女娲炼石补天之处,秦楚文化融合之地,竹山地域文化广泛汲取了周边文化之长,融秦、楚特色于一身,是古代庸国都城所在地,戏曲、民俗音乐、故事、剪纸、泥塑、书法等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竹山县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录1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名录4处,县级重点文保单位名录28处。

高家花屋

高家花屋位于川、陕、鄂三省交界的竹山县竹坪乡解家沟村1组,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施工建设历时三十年整,于嘉庆六十年完工。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整个民宅为宫殿式建筑,前后有三进院落,其建筑风格采用“马头式”封火墙,建设工艺复杂多样,雕刻绣花大量使用。2019年成功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振武烈士故居

张振武烈士故居坐落于双台乡田沟村,占地面积135平方米,清光绪三年(1877年)农历正月初七,张振武先生诞生于此,并一直生活到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前。2002年11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山文庙古建筑群

竹山文庙古建筑群座落于城关职业技术学校园内,主体大成殿是典型的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该殿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2002年11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竹山县有1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9项,跟踪培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89人。全县建成非遗传习所7个、非遗就业工坊2个、非遗传承保护基地9个。

女娲传说

女娲传说讲述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为中心的系列故事,以及与此相关的风俗传统。女娲传说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语言原始、风物互映,留存着显著的早期神话人神一体的特征,彰显着鲜明的竹山地域文化特色。主要内容有:女娲抟土造人,创造人类;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炼石补天,拯救人类;始制笙簧,教化人类。宝丰镇女娲山一带村民能讲女娲传说故事的可占村民总数的45%,能唱女娲歌谣的可占村民总数的15%。2020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绿松石雕刻技艺

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的出现,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绿松石矿产在竹山县被大量开采以前。竹山县绿松石主要用于弧面形戒面、胸饰、耳饰、神话人物、坐像、金银器物装饰、古代兵器装饰等雕刻、镶嵌等制作工艺。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是竹山绿松石从勘探到成为玉件饰品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包括勘探、开采、选料、设计、加工、销售、维护等生产加工的完整过程。2011年,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习俗

生产习俗

栽秧时节,人们相互帮工,不计报酬。主人提前几天做洪洞醪糟、备盛宴款待帮工者。届时除正餐以丰富的酒肉招待帮工外还备有“接腰”食品—于上午10时许和下午4时许将“过饷”食品送往田间,供栽秧者享用。较富裕的农户还设宴邀请近邻、本家、朋友共饮“栽秧酒”,互相祝贺,祈求有个好收成。

竹山保留有初一拾“柴”的风俗,“柴”与“财”两字发音相似,群众为讨好彩头,每年大年初一都会拾些柴禾抱进家门,寓意来年生活红红火火,财源广进。

节庆习俗

农历冬腊月农户杀年猪时,都要煮猪肉和猪下水宴请邻里大人小孩饱食一顿,名曰“喝年猪汤”。回族凡宰羊、杀鸡,必请阿訇师傅先祷告一番。

薅草锣鼓是利用锣鼓打击乐器,采取边打边唱的形式,为劳作提神鼓劲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主要是人多薅草的时候“上演”,所以叫薅草锣鼓。打锣鼓表演人数不限。击鼓人按节奏打鼓,敲锣人应点敲锣。薅草锣鼓有整套的曲牌、多种多样的配合方式和歌词。唱词内容丰富,有历史故事、远古传说、忠孝节义等,句式为七字句或长短句。 

艺术

戏剧

堵河皮影以竹山本地音韵语言为基础,以本地民间小调为基调,以竹山“高腔”为音乐唱奏素材,汲取唐朝传统宫廷音乐的营养,摄取各地戏曲曲牌音乐和皮影玩耍技巧之精华,融汇贯通,形成了独具堵河流域特色的民间戏曲剧种。

歌舞

竹山牌子锣,又称“黄州点子”。是流传于鄂西北大巴山中竹山县城关镇及周边乡村的一种民间吹打乐,集民间弹拨乐、弦乐、木管乐、打击乐于一体,演奏时曲牌丰富、管弦交响、击乐相间,其音乐旋律和演奏形式可看作一种民间“交响”乐种。牌子一直存活在鄂西北边陲的竹山县堵河流域。

官渡民歌可分为三大类:小调类,如《月亮闹五更》《十姊妹》《彩船歌》等;川号子类,如《郎从高山打伞来》《太阳过了河》等;山歌类,如《手拿水瓢打青苔》《薅草锣鼓》等。官渡民歌语言生动活泼,朴实大方,通俗而不庸俗,修辞运用巧妙,心理描绘细致入微,出版《官渡河情歌》《官渡情韵》,计划出版《官渡丧鼓歌集》《薅草锣鼓集》《官渡花鼓船歌》《官渡礼仪》《官渡民间吹打乐集》等。

饮食

竹山县各地民众普遍一日三餐,干稀兼食;早、晚多吃稀饭,中午干食,有懒豆腐、羊肉火烧、青椒阳荷姜、火烧馍、吊罐腊猪蹄、酸辣椒闷仔鸡、竹笋炒腊肉等特色饮食。

柳林腊肉

将新鲜的猪肉用盐腌制4至5天后,选用松枝、肉桂香椿枝等来熏肉。待肉块的颜色变成黄里透红,就将其悬挂起来,即为柳林腊肉。腊肉有很多种烹方法,炒、焖、蒸、炸、炖均可。

竹山懒豆腐

懒豆腐是将黄豆制成豆腐花,放入大米,温火煮成粥。食用时以红辣椒汁加小磨香油、食盐、香莱作调料,其味甜、咸、辣俱全。此吃法流行于县西,是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面面饭

面面饭是南部高寒山区山民的主食,将苞谷糁加水拌润湿,然后上蒸,蒸熟后翻甑,撒水拌匀后再蒸,直至熟透为止。吃这种饭一般佐以“合渣汤”伴食。合渣汤做法和“豆渣”一样,但不掺大米,吃时配以干食。

地方特产

截至2022年,竹山县有竹山郧巴黄牛、竹山郧阳大鸡、圣水茶叶、竹山肚倍、竹山绿松石5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竹山绿松石

竹山绿松石,湖北省竹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竹山县绿松石储量占世界储量50%以上,被誉为“中国绿松石之乡”。竹山绿松石料质纯净,质硬,色泽艳丽多样。

竹山肚倍

竹山肚倍,湖北省竹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竹山县是“中国肚倍之乡”。竹山肚倍属青麸杨范畴,是肚倍蚜寄生在青麸杨复叶小叶上所形成的虫,以肚倍为原料制取的单宁苯甲酸没食子酸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国防工业等领域。

圣水茶叶

圣水茶叶,湖北省竹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圣水茶叶产品精选上等茶芽,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产品独具天然花香、滋味鲜醇、汤色绿且明亮、入口清甜,饮罢回甘生津,齿颊余香,喉部湿润甘甜。在唐朝武周年间,武则天品钦该县现在的得胜镇圣水村的茶叶后,倍加赞赏,遂赐名“圣水贡茶”,并令建御茶苑和圣水寺,以传承圣水茶艺。

传统村落

独山村位于竹山县秦古镇,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由传统民居、宗祠古井、山寨、梯田等组成,四周群山环抱,村内有古建筑群张家老屋,修建于明末清初,老屋一进三重,为四合院式结构,屋内建筑环环相扣,共有12个天井,天井里有房子百余间,占地面积达20多亩。

风景名胜

综述

竹山是连接武当山、神农架两大旅游胜地的黄金旅游走廊,是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太和村先后获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息休闲乡村、湖北旅游名村。截至2022年,竹山县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9家,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重要景点

女娲山风景区

女娲山风景区位于竹山县宝丰镇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传说是女娲补天之地,整个景区内有大小山峰22座,朱峰海拔900米,山峰上建造有大型女娲像,女娲手持彩石,寓意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主要景点有女娲祭坛、双龙洞、打席场等,其中女娲祭坛按先天八卦图建成,女娲像高16米。

武陵峡风景区

武陵峡风景区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境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峡谷全长33千米,峡谷平均高度1000米以上,平均宽度5米左右,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主要景点有桃花源古风村、一线天、中柱峰、五龙洞等,景区拥有水上竹筏、画舫游船观光体验,景区内平均气温25.5℃,日照时间每天4至6小时,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竹山县城南27千米,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2万亩,景区最高峰海拔1301米,主体部分是九华山林场,属秦岭大巴山余脉,年平均气温仅有14℃,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景点有瞭望塔、野猪林、天鹅湖、橡树坪、跑马场、薛奎井等。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重要荣誉

2018年11月,竹山县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奖。 

2020年11月,竹山县当选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2月,竹山县入选湖北省公共文化示范区。

2022年12月,竹山县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入选2022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参考资料

Folk custom of Zhushan county.中国日报网.2023-07-31

竹山概览.今日竹山网.2023-07-31

竹山位置境域.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湖北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8年12月3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7-31

竹山行政区划.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2023年竹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竹山县人民政府.2024-10-16

竹山介绍.竹山县人民政府.2024-10-16

竹山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2020年竹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2022年竹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地形地貌.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说明书.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竹山建制沿革.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竹山县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2020-2030)的公示.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7-31

竹山女娲传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湖北竹山入选2022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7-30

喜讯!我县新增一家3A级旅游景区.今日竹山网.2023-07-31

三个先进!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澎湃新闻.2023-08-05

竹山县:“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十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7-30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竹山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 通 知.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7-31

我县149条河流及94个水利工程完成划界确权.今日竹山网.2023-07-31

关于对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128号建议的答复.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推进堵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全县水利高质量发展.今日竹山网.2023-07-31

竹山县水土保持规划.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十堰竹山:绿松石的点石成金路.湖北广播电视台.2023-08-05

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实施 竹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0

湖北省发现全国最大铌矿.腾讯网.2025-02-26

竹山县打造全域森林康养聚集生态乐园.湖北日报.2023-07-31

竹山物产资源.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公布生物多样性“家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达147种.云上十堰.2023-08-05

竹山县现存古树715株长势良好.潇湘晨报百家号.2023-08-05

竹山县堵河源保护区发现14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云上十堰.2023-08-05

关于竹山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公示.今日竹山网.2023-07-30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获国家评审通过.中国环境.2023-07-30

堵河源保护区发现14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湖北日报.2023-07-30

竹山竹坪幼儿园山体滑坡得到妥善处置.环球网百家号.2023-07-31

竹山:有力有序应对强降雨 提前转移67人避险.湖北日报.2023-07-31

湖北竹山:吹响能力作风建设“冲锋号”.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7-31

竹山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今日竹山网.2023-07-31

王丽媛:为竹山发展注入更多更优金融活水.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龚世华.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竹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竹山地名文化.今日竹山网.2023-07-30

我县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汛期安全大排查.今日竹山网.2023-08-05

竹山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竹山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3-07-31

..2023-07-30

320吨茶叶走出国门,竹山茶香飘“一带一路”.极目新闻百家号.2023-07-31

..2023-07-30

竹山创建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林业新闻网.2023-07-31

武当山茶 源香竹山——竹山县茶产业发展综述.云上十堰.2023-07-31

湖北竹山:着力构建全产业体系.中国网-财经中心.2023-07-31

竹山点石成金交答卷,百亿产业蓬勃兴起.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竹山绿松石饰品荣获首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十大人气礼品.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湖北竹山:“低碳”引航向“绿”而行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7-31

冲刺“全国第四”!十堰这个县在谋划怎样一盘大棋?.十堰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倾心服务 促进外贸提质增效 --竹山县外综服务中心服务企业侧记.湖北日报.2023-07-31

竹山南山五福堂获评获评十堰夜经济示范集聚区街区.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经开区管委会工业园区机械设备资产价格评估项目询公告.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聚焦经济倍增 推动绿色崛起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竹山新篇章.今日竹山网.2023-07-31

竹山经开区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大幅进位.今日竹山网.2023-07-31

竹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23-07-31

竹山县义务教育学校名录.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人民医院2017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竹山县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2023-07-31

竹山县公共文化设施基本情况.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文化馆获评全国“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湖北文明网.2023-07-31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7-31

502 Bad Gateway.竹山县图书馆概况.2023-07-31

十堰唯一!国字号荣誉!.云上十堰.2023-07-31

十堰市竹山县:2021年财政科技投入达5969万元.潇湘晨报百家号.2023-07-31

竹山县:多措并举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湖北日报.2023-07-31

十堰市竹山县推行“信用+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信用中国(湖北十堰).2023-07-31

湖北竹山:依托自然资源 打造康养目的地.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情况.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打造智慧场馆提升区域文化品质.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政策解读.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5

湖北竹山:加强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热起来.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7-31

我县成功入选湖北省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资格.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景点介绍.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湖北竹山:加强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极目新闻百家号.2023-07-31

国宝高家花屋 “五一”游客如织.今日竹山网.2023-07-3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花屋消防工程正式开工.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我县召开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度传习工作会.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4项目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凤凰网文化.2023-07-30

非遗名录|世代耳口相传——湖北竹山“女娲传说”.文旅中国百家号.2023-07-31

竹山县绿松石雕刻技艺简介.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乡村民俗.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县堵河皮影.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竹山牌子锣简介.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竹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牌子锣传统音乐.今日竹山网.2023-07-31

竹山县官渡民歌.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竹山民间生活节庆习俗.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饮食文化.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风味美食.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竹山绿松石荣获国家地理专用标志证书.湖北日报.2023-07-31

“中国绿松石之乡”——竹山.竹山招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竹山肚倍.新农村商网.2023-07-31

“农民科学家”走致富路.光明网.2023-07-31

竹山十大特产,你知道哪几样?.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圣水绿茶.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07-31

独山村获传统村落保护修缮资金300万元.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1

寻访“中国传统村落”系列报道⑧竹山县独山村:传承300余年古村落.云上十堰.2023-07-31

竹山这个村有300年历史,至今保留着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澎湃新闻.2023-07-31

喜讯!竹山太和梅花谷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今日竹山网.2023-07-31

我县新增2家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今日竹山网.2023-07-31

喜讯!圣水湖成为我县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29

女娲山风景区.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哪儿凉快去哪儿耍! 三伏天,打卡十堰这些避暑胜地.云上十堰.2023-08-05

@十堰人,天气炎热去哪儿玩?来“天然氧吧”尽情“森”呼吸吧.云上十堰.2023-07-31

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首义元勋张振武.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劳工大律师施洋.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红星照耀十堰| 著名国画家袁白涛:从竹山走出的早期共产党人.十堰日报百家号.2023-07-31

国画大师袁白涛.竹山县图书馆.2023-07-31

竹山县第二批7名干部赴浙江越城区跟岗学习到岗.竹山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竹山因地制宜创建“六个十堰”品牌助推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身边24小时百家号.2023-07-31

江山市喜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称号.中国小康网.2023-07-30

恭喜!竹山当选全国文明城市!.竹山县人民政府.2023-07-30

湖北省唯一!竹山县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