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郡
上庸郡,是中国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由曹操所设置的行政区划,治所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最初设立时管辖北巫、安乐、安富、武陵、微阳5县。
228年(曹叡太和二年),魏分新城郡的上庸、武陵、北巫3县置上庸郡。230年(魏明帝太和四年),撤上庸郡并入锡郡。237年(魏明帝景初元年),分魏兴郡之微阳和锡郡的安富、上庸3县置上庸郡。255年(甘露四年),复置上庸郡(嘉平年间撤上庸郡)。265年(司马炎泰始元年),上庸郡辖上庸、富安、微阳、上廉、武陵、北巫等6县,属荆州。503年(萧衍天监二年),改上庸郡为新丰郡,析上庸县地置安城县,属汉中市。北魏永平四年(511年)东上洛郡改名上庸郡,西魏废上庸郡。
历史沿革
东汉
209年(刘协建安十四年),曹操率部取汉中,析汉中郡置魏兴、上庸、房陵三郡,各郡设都尉。上庸郡治上庸,辖北巫、安乐、安富、武陵、微阳5县。215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破张鲁后,将魏兴郡辖的锡县并入上庸郡,以申耽为上庸都尉。
三国
220年(曹丕黄初元年),7月,孟达降魏,魏得房陵、上庸、西城3郡后合并为新城郡,孟达任知府,上庸属魏。227年(曹叡太和元年),孟达谋归蜀,被魏兴郡太守申仪得知,密报司马懿。12月,司马懿统兵抵上庸。翌年1月,破城,杀孟达。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魏分新城郡的上庸、武陵、北巫3县置上庸郡,治上庸。230年(魏明帝太和四年),撤上庸郡并入锡郡。237年(魏明帝景初元年),分魏兴郡之微阳和锡郡的安富、上庸3县置上庸郡。255年(甘露四年),复置上庸郡(嘉平年间撤上庸郡),治上庸。
西晋
265年(司马炎泰始元年) 上庸郡辖上庸、富安、微阳、上廉、武陵、北巫等6县,属荆州。294年(司马衷元康四年)2月,上庸地震,城毁。是年,上庸郡所辖6县改属汉中市。
南北朝
503年(萧衍天监二年),改上庸郡为新丰郡,析上庸县地置安城县,属梁州。北魏永平四年(511年)东上洛郡改名上庸郡,西魏废上庸郡。
著名人物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为阿瞒,籍贯是沛国谯县(今亳州市),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司马懿
司马懿(公元179—公元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军事家、政治家。
参考资料
曹操.曹操.2024-10-29
雄才大略司马懿.雄才大略司马懿.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