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柔然

柔然

柔然,又名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是中国古代部落制汗国。柔然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民族,原为鲜卑拓跋部的一支。从402年至555年,柔然共历经十八代可汗

柔然与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长期的并立,其部落主要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及西域广大地区。4世纪初,柔然始祖木骨闾从拓跋鲜卑部逃离,召集一些部众组成柔然部落。402年,社崘统一漠北草原,建立柔然汗国,和北魏产生经济文化往来。410年至425年,柔然达到鼎盛时期,疆域遍及大漠南北。五世纪后期,又与南朝建立联系。后因内部分裂,逐渐衰落。555年,柔然被突厥所破,逃入西魏,余众被残杀,柔然亡国。之后,因战争被俘获的柔然人逐渐融合到突厥、契丹等部落中,北魏将部分俘获的柔然人迁入内地沿黄河一带。

4世纪末,郁久闾车鹿会时,柔然实行贵族世袭制,可汗位由父子相袭。5世纪初,社仑统一漠北后,立军法,建官制。柔然与北魏冲突不断,为了对抗北魏,和北燕后秦高句丽等建立联盟;与东魏、西魏采取和亲政策等;多次出兵征讨西域各部落。

柔然畜牧业发达,实行游牧经济分封制;其手工业主要有冶铁、造车、制甲、造穹庐等;其商业主要是与中原地区交换生活用品、丝绸、粮食等。柔然早期无文字,不识书契;他们崇拜自然,推崇萨满教,信奉佛教。柔然人采取氏族外婚制,有收继婚的习惯。柔然其他习俗多与牧民生活相关。

国号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在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北虏”“北狄”等。柔然一说是“聪明、贤明”之意;一说含有“礼仪、法则”之意;一说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又说意为“勇敢的斗士”等。

历史

柔然独立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根据史籍记载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柔然族源是从东胡拓跋鲜卑里分离出来的一支,柔然始祖木骨闾,原是拓跋鲜卑贵族的奴隶,因头秃,故名木骨闾。木骨闾和郁久闾读音相近,其后世子孙便采用郁久闾为姓。4世纪,晋穆帝猗卢时,木骨闾因获罪从拓跋鲜卑部逃亡,带领逃犯上百人到广漠溪谷,投奔纥突邻部。此部落居住在阴山山脉北面的意辛山(今内蒙锡拉木伦河北)一带,柔然部族就生活在阴山附近,主要游牧于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木骨闾死后,他的儿子郁久闾车鹿会勇猛善战,召集一些部众从纥突邻部中独立出来,自立称号为“柔然”,从属与北魏

部落联盟

柔然处于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阶段,他们的牧区大致在拓跋鲜卑的北部和西北部,冬季迁徙漠南、夏季则还居漠北地区。柔然随季节的不同随时迁徙。经过四代,到4世纪中叶,柔然发展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匹候跋统领,大致活动在今内蒙古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郁久闾缊纥提所统率的西部,从河套北向西扩展到今甘肃额尔济纳河流域。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苻坚把代国西部交由匈奴铁弗部刘卫辰管理,柔然便依附于刘卫辰部。385年秋,匈奴独孤部首领刘眷率军在意辛山打败柔然将领胏渥,收获牛羊数十万头。

391年冬,拓跋珪北魏王朝开国皇帝)向柔然发动大规模进攻,目标是进攻柔然一族的东部匹候跋,缊纥提及其诸子向西部迁移,准备投靠刘卫辰部,因为被魏的大军追赶,被迫投降。394年,缊纥提之子曷多汗社崘率领部众向西走,北魏长孙肥追至上郡(今榆林市)跋那山,斩杀曷多汗,其余部众全被消灭。社仑投奔匹候跋。不久,社仑杀害匹候跋,通过侵略五原县以西的诸部,逃至漠北地区。

柔然汗国建立

社仑在其从属部落铁勒别帅吐洛候的帮助下,攻破敕勒诸部,完全占领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肥美的草原地区,势力大增。402年,社仑统一了整个漠北草原,建立柔然汗国自称丘豆伐可汗。柔然部落进入早期奴隶制阶段。

社仑占据漠北后,不断进犯北魏,成为北魏进攻中原的主要障碍。410年,社仑去世,其子社拔年幼,难以服众,社崘弟弟斛律被部众推举为可汗,号蔼苦盖可汗。411年,律献马三千匹于北燕君主冯跋,聘冯跋女乐浪公主为妻;冯跋也聘斛律女为妻。414年,斛律要把女儿嫁给冯跋,斛律哥哥的儿子步鹿真说,年轻的女儿嫁到远方,令人担忧思念,请求把大臣树黎的女儿作为陪嫁的侍妾。斛律没有同意。步鹿真退下后,告诉树黎,斛律想把你的女儿作为陪嫁的侍妾,送到燕国。树黎很是担忧,便和步鹿真一同谋划,派几名勇士在夜晚埋伏在斛律的毡帐后面,等他出来时,将他和他的女儿一同捆绑送去燕国。树黎拥立步鹿真为可汗,自己做宰相。

南下作战

当初,社仑迁徙到铁勒,高车人叱洛候做他的向导,兼并了各部落,社仑感激他,任命他为大臣。步鹿真和社拔一起到叱洛候家中,奸淫他年轻的妻子。叱洛候的妻子告诉步鹿真,叱洛候想拥戴大檀为可汗。大檀是社仑叔父仆浑的儿子,统领别部镇守西部地区,很得民心。步鹿真回去后,调集部众围攻叱洛候,叱洛候自杀。步鹿真转而袭击大檀,大檀率兵迎击,打败了他们,杀了步鹿真和社拔,自立为可汗,称作牟汗纥升盖可汗。斛律到达北燕和龙,冯跋赐予斛律上谷候的爵位,把他安置在辽东,以宾客的礼仪接待,把他的女儿封为昭仪。斛律奏请回到柔然,冯跋劝说,现在没有内部人接应,长途跋涉,大规模的军队粮食运输难以接济,兵力过少怕又不能成功,不好返回。斛律请求给予三百士兵护送即可,抵达铁勒肯定有人接应。冯跋派遣万陵率领三百骑兵护送他。到达黑山,万陵不想长途跋涉,杀了斛律后返回燕国。大檀继续与燕联盟,派遣使者进献马三千匹、羊上万口给冯跋。

42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第三位皇帝)即位。大檀趁机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攻陷旧都盛乐宫。拓跋焘率领大军迎战,被大檀骑兵包围。429年,拓跋焘率领六路大军分东西两路征讨柔然,大檀战败,俘虏投降的人有三十多万,俘获马匹有一百多万。高车诸部趁机归附北魏,柔然的势力骤减。大檀死后,其子郁久闾吴提继位,自称敕连可汗。吴提继位后,与北朝采取“和亲联姻”政策,朝贡马匹等。439年,吴提趁着拓跋焘西征北凉之际,偷袭平城区,进抵七介山(今山西平鲁西北)。此时北魏已灭北凉,吴提只好退兵返回。443年,拓跋焘率军行至鹿浑谷与吴提相遇,柔然大军仓皇向北逃走。吴提死后,其子郁久闾吐贺真继位,号处可汗。449年,拓跋焘趁新可汗即位,率大军北伐,收获柔然人畜上百万,北魏在此场战争中确立了优势地位。之后,大批柔然人不断归顺北魏。458年,北魏率十万大军,十五万车辆进攻柔然,直达大漠,吐贺真因寡不敌众,被迫协众远离,其余部落归顺北魏。470年,拓跋弘拓跋弘又率军北伐,杀害柔然五万士兵,归降的就有上万余人,缴获的战马、兵器不计其数。至此,柔然也无力南下骚扰北魏,于是派遣使者请求和亲,遭到北魏拒绝。柔然想要联合南朝进攻北魏,未能成功,便开始转向西部扩张。

征战不断

460年,柔然兼并高昌。之后,西域诸国焉耆、楼兰龟兹、姑墨等先后从属柔然。467年,柔然进攻南道,威胁于阗国。472年,柔然进攻敦煌市,想要切断北魏与西域之间的商道。487年,原从属柔然的高车部落,其首领阿伏至罗率部众十余万,向西迁移,自立为王。柔然可汗豆仑率部众前去讨伐,豆仑失败被杀,郁久闾那盖即位,自号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高车独立后,从属于柔然的焉耆、善、龟兹等国改为依附高车。从此,柔然国力衰退,没有再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战争。504年,北魏因边朔遥远,连年旱灾,柔然开始进攻北魏恒代地区(今河北省山西省北部一带)。那盖死后,其子伏图继位。508年,伏图在征讨高车过程中被杀,其子丑奴继位。516年,丑奴继续攻打高车。520年,高车再次与柔然交战,丑奴兵败被杀,立其弟阿那環为可汗。十日后,阿那環被其族兄示发打败,逃奔北魏元诩派遣使者迎接,封为蠕蠕王。次年,北魏遣使者护送阿那環复藩。阿那環投奔北魏期间,其父兄讨伐示发,示发被杀,婆罗门继位,是为弥偶可社句可汗。521年,高车趁柔然内乱,大举犯境,柔然战败,婆罗门投降北魏。522年,婆罗门叛逃北魏,抢掠武威郡,后被北魏击败押送回洛阳市;523年,阿那瓌在柔玄、怀荒二镇之间聚兵30万反叛,扣留北魏使臣,进入北魏境内大肆掠夺,致使怀荒镇失守,柔然军队一直进攻到平城区(今山西大同)而退。之后,北魏六镇起义爆发。525年,北魏召请阿那環出兵协助镇压起义,阿那環趁机占领长城以北的北魏领土。

柔然覆灭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阿那環遣使者朝贡、联姻,以上千马匹为聘礼,迎娶东魏乐安公主(兰陵公主),东魏北部边境得以安宁。535年,阿那環请求和西魏联姻,元宝炬迎娶阿那環之女,西魏与柔然关系日益密切。538年,柔然开始在北部边境发起进攻,掠夺东魏河北一带地区。东魏无力还击,在邺城遗址扣押了柔然的使臣,后放还,东魏和柔然关系稍有缓和。西魏郁久闾皇后(阿那環之女)病死,西魏与柔然出现嫌隙。柔然便亲近东魏,多次与东魏通婚。

552年,突厥在怀荒镇(今张北)大败柔然。阿那環兵败自杀,其子庵罗辰和其弟登注率领余部投奔北齐,留在漠北的柔然余众另立郁久闾铁伐可汗。553年,铁伐被契丹部众所杀。北齐遣送登注父子回柔然,柔然部众拥立登注为可汗,又被阿富提等杀害。十二月,突厥再次攻破柔然,北齐高洋高洋从太原市(今山西太原)出发讨伐突厥,废其主库提,立阿那環之子庵罗辰为可汗,柔然率部众向南迁移,散落在北齐境内。554年,庵罗辰背叛北齐,逃回漠北。四月,柔然进犯肆州(今山西忻州)。高洋率兵讨伐柔然,俘获庵罗辰妻子及士兵三万余人,又多次追击,均获得胜利,致使很多柔然士兵散落在中原地区。555年,柔然又被突厥攻破,其首领率部众上千人逃奔至西魏。当时突厥国力强盛,与西魏交好,多次遣使者要求杀尽柔然残众。柔然汗国从此覆灭。

后续演变

柔然后裔

柔然与北魏的战争中,双方所辖区域时常被攻占掠夺,同时有大批俘获和受降人员。北魏对于降服的柔然人,都安置在内蒙古地区及漠北边境诸镇。后期这些人员随着双方的胜败,部分陆续返回漠北草原,逐渐融合到突厥、辽朝等部落中。北魏为了防止柔然人逃回漠北,将他们迁入内地,一些被迁到济州,沿黄河(内蒙、山西省等地)一带。柔然早期入居内地,受北魏统治的影响,汉化程度很快。到隋、唐已经完全融入汉族之中。柔然人被汉族同化后,多改汉姓为“茹”“芮”“郁”,初步统计人口相对较多的“茹”姓,约有十几万人。现今的吉尔吉斯斯坦柯尔克孜族,他们的祖先早期都发源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的叶尼塞河上游,与柔然人很亲近。柔然兴起后,他们臣服于柔然,成为柔然的附属部族。通过互相渗透融合,包含柔然人的成分。锡伯族人的祖先是鲜卑族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都是鲜卑人,他们与柔然人同宗。目前,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裕固族是柔然婆罗门在河西走廊被打败后,部族遗留当地逐渐融合演化而来。

2007年,西安碑林专家发现一枚唐代墓志铭拓片。经研究确认,墓主人郁久闾氏家族是柔然汗国的王族后裔,祖孙数代至公元8世纪仍居长安,其家族墓地在西安南郊凤栖。证明唐朝以后,柔然族人在长安地区依然存在。

柔然后裔猜想

6世纪中期,阿瓦尔人入侵欧洲,先后占领匈牙利,洗劫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战役,击败法兰克人,进攻斯拉夫人,给欧洲带来巨大的混乱。对于阿瓦尔人的来源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一种说法认为阿瓦尔人就是中国古代漠北的柔然人。欧洲最早出土的马镫是来自匈牙利阿瓦尔人的墓葬中,因此一些考古学者认为阿瓦尔人就是柔然人的后代。由于柔然和北魏多次交战,一部分柔然人被残杀,另一部分柔然人沿草原丝绸之路逃至匈牙利,把马镫带到了欧洲。中原地区马镫传入欧洲之后,促进了欧洲封建骑士阶层的发展,对欧洲中世纪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20世纪,欧洲各国的历史学家们又对阿瓦尔人的来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认为普利斯库斯在其著作中提到的阿瓦尔人才是真正的柔然人,而其他文献中记载的阿瓦尔人可能不是柔然人,而是维吾尔族的先民回纥人或突厥人的部落。

疆域

410年至425年,柔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其它民族成分,达到鼎盛时期,疆域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山脉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麓诸国服属。

人口

柔然是中国南北朝分裂时期存在的割据政权之一,组成柔然的各个氏族、部落十分复杂,人口分布广泛。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0余种,包括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等。南北朝时,由于战争俘获,主动归附及和亲陪嫁户等散居中原的柔然人有数十万。北魏为了充实北方边防,先后将内附和俘获的柔然、敕勒部族以及内地汉人迁于六镇及平城等地,与拓跋鲜卑军民杂居共处,并使之充作隶户和营户,以供驱役;为了防止逃亡还将其中一部分迁入内地。隋唐以后,柔然各族已经融入其他民族当中。

内政

政治制度

4世纪初,柔然始祖木骨闾从拓跋鲜卑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氏族部落。4世纪末,郁久闾车鹿会时,柔然实行贵族世袭制,摆脱了“兄终弟及”原始的继承制度,改由父子相袭。

5世纪初,社崘统一漠北后,立军法,建官制。柔然官职等级比较简略,除了国相、国师掌管行政、宗教事务外,其余官职皆主管军事兼民政。从可汗、大臣至基层均是按军事编制,属于军事、民事合一的游牧政权。柔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可汗。其下设大臣,辅佐可汗管理内外事务。官职有国相、国师、俟力发示发、吐豆发、俟利、吐豆登、俟斤等。国相,主要掌管行政、外交,为文官之首,相当于中原的丞相。国师,由僧人担任,主要掌管宗教事务。俟利发(俟匿伐),职位很高,为可汗族系担任,掌握军权。吐豆发(吐头发、吐屯发),仅次于俟力发的官职,为柔然王族担任。俟利,位于俟利发、吐豆发之下。吐豆登,其位在俟利发、吐豆发、俟利之下。俟斤(奇斤),先为官号,旋转为氏,位于吐屯之下。

柔然中后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从464年,予成可汗继位后,仿中原王朝之制,建立年号“永康”,后其它可汗分别用过“太平”“太安”“始平”“建昌”等年号。阿那瓌在位时,还效仿中原官制,设侍中、黄门等,负责掌其文墨。

军事制度

柔然在政治制度上保持着军事民主的特点。402年,社仑征服漠北铁勒各部,建立军、幢基层战斗单位。这种建制是柔然从北魏继承而来。幢将员六人,主三郎卫士直宿禁中者。之后,幢又有内外分别,内(都)幢将可能宿卫禁中,外幢将为一般军事编制。所有成年壮丁皆编为骑兵,平时以放牧为主,战时拿着武器骑马作战。行军时,每人骑马携带自己的牲畜、财物和妻。

柔然各部首领经常于敦煌、张掖之北汗庭集会议事,如当可汗继承发生问题时,有权罢免或另立新汗。柔然仅以社仑就建立军法“先登者赐以虏获,退懦者以石击首杀之,或临时捶挞”,如此简约的军法,反映了以掠夺战争为人民正常职能的军事民主制的特点。

柔然人的长项在于骑马作战,由于常年遭受自然灾害他们不定期地向边塞进行掳掠,以此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经常掳掠锻炼了柔然的铁骑,提高了他们的战斗力。柔然人军事教育的普遍性,还体现在女性身上。资料记载,蠕蠕公主是个神箭手,其高超的技艺得到神武帝的赞扬。蠕蠕公主印角弓仰射翔,应弦而落。柔然的骑兵“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说明柔然的骑兵很是英勇。

教育制度

在柔然人的教育中,传统习惯占比重最大。北方草原环境恶劣,冬寒暑酷,主要是培养下一代的生存和适应能力。自然灾害造成食物的匮乏,他们经常与野兽抗争,各部落之间的争夺。学习一些基本技能,驯马、牧羊、狩猎;挤奶加工奶酪,缝制御寒皮裘,制作皮靴;制作弓箭、车辆等。在游牧方面,春夏秋冬逐水草而居,都需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言传身教为主,在实践中摸索、积累。

外交

柔然与突厥

北史》中记载,突厥原为柔然的附属,被奴役为铁工。6世纪初,柔然衰落,突厥乘机发展势力,在阿史那土门的领导下逐渐强盛,开始到塞上买卖缯絮,表示愿意和中国来往。545年,元宝炬派出使者酒泉市胡人安诺陀到突厥,双方开始正式往来。546年,铁勒攻伐柔然,突厥帮助柔然平叛战乱,进攻铁勒诸部,俘获铁勒五万多人,势力大增。551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向柔然求婚不成,转而迎娶西魏长乐公主。之后,突厥与西魏交好,与柔然断交。552年,阿史那土门发兵进攻柔然,大破于怀荒北,致使阿那環自杀。阿史那土门自号伊利可汗,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555年,柔然被突厥所破,举千余家投奔西魏,突厥给西魏施压,柔然余部被残杀。

柔然与敕勒

从4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在鲜卑南迁后,活动于中国大内蒙古地区北和西北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在5世纪初,他们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此时的柔然与敕勒虽已组成部落联盟,但仍相互攻击,并数次侵扰北魏的边境。拓跋珪以后,柔然多次用兵敕勒,并迁其部众六七十万人置于漠南。429年,柔然遭拓跋焘进攻,部落散落,敕勒十余万脱离柔然统治,迁往贝加尔湖以南地区。5世纪末,柔然衰落,敕勒阿伏罗部首领率众在车师前部西北自立为王,建高车国。516年,敕勒与柔然交战,弥俄突丑奴所杀。

柔然与高句丽

5世纪后,柔然和高句丽建立友好关系。柔然政权建立的时间远远晚于高句丽。369年,百济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百济上书北魏,请求北魏出兵讨伐高句丽,因高句丽和柔然建立联盟。高句丽南通刘宋,北边和柔然联盟。又因柔然早期没有文字,刘宋通过高句丽与柔然联系,高句丽充当二者联系的纽带,随着柔然与中原政权交往增多,受中原影响,柔然渐通文书。柔然与北魏不睦,便与南梁交好。南朝的旨意通过高句丽达到柔然。柔然和高句丽的关系更为密切。472年,柔然和高句丽对北魏分别采取不同行动,柔然两次出兵进攻北魏,高句丽切断了北魏使者前往百济的通道。柔然和高句丽的联盟对北魏和个诸侯造成极大的威胁,柔然在漠北及西域不断扩张,高句丽实施南侵罗济政策,二者的友好关系对外部发展极为有利。

柔然与北朝

社崘斛律至大檀的20余年间,柔然多次袭击北魏北方边境。424年,大檀攻破北魏故都盛乐。北魏也发兵北伐,同时在沿边加强屯田和设置军镇。429年,拓跋焘亲征柔然,大檀抵挡不住北魏的强攻,焚烧庐舍,向西奔走。自此国落四散,无人收视。柔然的势力被削弱。大檀气恼成疾,不愈而死,其子郁久闾吴提继位。431年,吴提向北魏进献朝贡,北魏拓跋焘也将俘获的人放行柔然。434年,双方采取和亲联盟,北魏把西海公主嫁给吴提,拓跋焘迎娶吴提的妹妹,封为左昭仪。和亲之后,双方暂时停止了战争。吴提向北魏朝贡,献马两千匹,拓跋焘回馈的赐物相当多。477年,予成北魏提出和亲,进献良马、貂裘。柔然每年进贡不断,诚意约请却不明显,婚事也就停了。 

534年,魏分裂为东、西两国。东魏高欢西魏宇文泰为安定边境,都与柔然交好。536年,高欢使元善见嫁公主给阿那環为妻,促成两国和亲。538年,宇文泰使元宝炬娶阿那環之女为妃。宇文泰与柔然连兵,谋伐东魏,高欢又迎娶阿那環之女为嫡妻。阿那環收受东、西魏的赠物,不再攻掠边境。

柔然与南朝

柔然与南朝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夹击北魏,分散其兵力。479年,南朝换代,北魏趁机入侵。齐高帝萧道成王洪范出使柔然,相约夹击北魏。480年,柔然可汗遣使臣向齐国聘问,书信中称北齐皇帝为“足下”,自称曰“吾”,贡奉狮子皮做的骑马装,商量共同讨伐魏国。

柔然与西域诸国

柔然势力在西域的扩张,导致该地区民族的迁徙。自汉代起,乌孙国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由于经常受到柔然的侵袭,被迫迁到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中。悦般是匈奴的后裔,到北魏时发展到二十万人,占地数千里。由于柔然数次征讨,悦般也被迫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原来乌孙游牧的地方),但仍不断受到柔然的袭扰。而天山以南诸国,如“焉耆、都善、龟兹温宿县,东道诸国并役属之”。对于一些敢于反抗的小国,柔然贵族都大加讨伐。468年前后,于闻因臣属于北魏,遭柔然镇压,被迫屈服。另外,柔然贵族还极力挑拨西域与北魏的关系,甚至策动焉耆等地对抗北魏统一西域。

柔然与十六国

社崘时期,柔然就控制了伊吾郡和高昌。最初代替柔然对伊吾进行统治的是西凉的残余势力。421年,北凉沮渠蒙逊攻占西凉,西凉王李歆之子李宝随其舅父唐和唐契流亡到伊吾,召集民众附属于柔然。柔然封唐契为“伊吾王”。后来,当北魏进兵西域时,唐契等遣使归属北魏,遭到柔然讨伐,被迫逃往车师前部。柔然扶持阚爽立为高昌知府。439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的带领下,袭击太守阚爽,占据高昌。460年,柔然又将北凉残余势力消灭,另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从而控制了高昌。

386年至395年,社崘在位时,和北魏多次交战。柔然一度战败,损失惨重。社仑不甘心屈服于北魏,便和势力强大的后秦君主姚兴和亲,结成联盟,共抗北魏。402年,北魏拓跋珪出征姚兴,后秦奋起反抗。社仑积极配合后秦行动,为了分散北魏的兵力,社仑率兵进攻北魏参和陂,在豺山和善无北泽一带抢掠,北魏率领上万骑兵追赶。406年和409年,社仑先后两次侵扰北魏,掠夺人口和牲畜,支援后秦。

411年,柔然与北燕和亲联盟,斛律献马三千匹于北燕君主冯跋,聘冯跋三女乐浪公主为妻。414年,冯跋聘斛律之女为昭仪。在交聘过程中,柔然统治阶层发生内乱,斛律和女儿被送至燕国,冯跋赐封斛律为上谷候,以太子宾客的礼仪接待。

经济

农业

柔然保留了氏族、部落组织,以氏族部落为社会基础,实行游牧经济的分封制。整个部落的领地被分为若干块,可汗占有最大的一块,可汗的子弟分领其他部分。到了后期,柔然农业有所发展,因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这些农业主要是由掳掠来的汉族奴隶从事。史书记载中的“乾饭”,指的就是炒米,炒米是由稷子加工而成,稷子是柔然人种植的农作物。522年,阿那環上表乞粟以为田种,使部分柔然人转向农业。

柔然的柔然畜牧业发达,主要牲畜有马、牛、羊和骆驼。柔然进攻北魏时,率骑兵十万到三十万,战役失利被北魏截货牛、羊数十万头。407年,柔然向北魏献马八千匹。411年,柔然向北魏献马三千匹,阿那環将女儿嫁给元宝炬时,携马匹上万,车七百乘。429年,北魏出击柔然,俘虏及获畜产、车、庐,盖数百万。

狩猎经济是柔然重要的补充部分,狩猎获取的野兽是柔然的衣食来源之一。史籍记载,柔然向北魏进贡马畜、紫貂等;向齐、梁进贡貂皮杂物,献鸟貂裘等野兽皮毛。

手工业

柔然的手工业主要有冶铁、造车、制铠甲、造穹庐及制作毡帐、毛毡、毛裘等。柔然的冶铁基地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产品是为柔然贵族王廷所用,当时的锻铁技术很有进步。柔然还有制造车,用于日常交通和军事运输。车的制造需要木工、铁器的综合应用。柔然阿那環将女儿嫁给西魏文帝时,有车七百乘,能够大批量生产车子,说明他们的木器、铁器等手工业非常发达。460年,柔然灭北凉,突厥被柔然掳掠,被迫迁于金山南麓,为柔然锻冶铁器。

商业

柔然与中亚及中原汉族地区有着广泛的商业往来,他们常用牲畜、畜产品换回丝绸、粮食、铁制品及生活用品。柔然与中原内地的贸易往来频繁,523年,元孚上奏赈济阿那環,设市互惠,各取所需。说明贸易对柔然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柔然可汗曾向南齐求织锦工、指南车漏刻、医工等物,受汉文化影响深刻。

柔然在予成可汗时,两次向北魏提出和亲,均被拒绝。之后又派人到北魏贡献良马、貂裘。拓跋宏下令有司把御府中的珍玩、金玉、文秀、器物、御厩之马、奇珍异兽以及人间所应当使用的东西,全部在京肆陈列。柔然使者惊叹大国富丽,一生从未见过。予成可汗因羡慕北魏财物,又提出和亲。因为柔然地处贫瘠寒凉,商品经济不发达,财物种类数量都很少,于是通过和亲建立民族间的边界和平和商品贸易的往来。

文化

语言

柔然语言基本上同于鲜卑语,后人认为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建立政权后,氏族、部族庞杂,受到属突厥语族的敕勒语等影响。柔然早期无文字,不识书契。柔然的将帅们以羊粪统计士兵数目,通过刻木记事,不认识文书。后期,因柔然任命汉族人为士大夫,受到汉文化的一定影响。南北朝期间,阿那環任命南齐人淳于覃为秘书监黄门郎、专掌文墨。柔然人学习使用汉文。北魏以中原王朝正统自居,柔然人强调鲜卑族身份意识,中断建立汉文年号。柔然人采用婆罗米字母拼写自己的鲜卑语——原始蒙古语,柔然亡国后,这套语言还存续一百年,最终被鲁尼文突厥语取代。

宗教

柔然保持着蒙古草原对自然的崇拜和巫术的信仰,即早期萨满教的信仰。柔然人崇拜自然,巫医很受柔然人的推崇。巫医,又称孛额、亦都罕,在民间有很大影响力。巫医通常由妇女担任,用以祈求天地鬼神。他们“能以术祭天而至风雪”,在战场上用飞沙走石的魔力打败对方。巫医还能用特殊的手段,祛病消灾,通过说祝赞词向上苍祈福。

5世纪,柔然统治西域以后,全面扶持西域丝绸之路各地佛教,促进丝绸之路南北道诸地佛教的发展。475年,南朝僧人法献,从金陵西游巴蜀,经过吐谷浑、柔然、到达于。511年,柔然可汗丑奴遣沙门洪宣奉献珠像。僧人法爱曾在柔然政权中任国师,享受三千户的俸禄。一些外地的僧人也陆续前往柔然。6世纪中,印度僧人从西域北上,抵达柔然。而阿那環的从父兄名郁久闾婆罗门。婆罗门是印度四大种姓之一,为梵语净行、净志之意,奉事梵天。其以婆罗门为名,说明印度佛教当时已传入柔然。

社会

习俗

柔然的习俗是“君及大臣因其行能即为称号,若中国立谥,既死之后,不复追称”,柔然几乎每一个可汗都有自己的“号”。在可汗生前根据其品行和才能拟定称号,在生前拟定,死后不在追加。每一可汗按其行均有号,如社仑为柔然开国之主,故号“丘豆伐”,即“驾驭开张”之意。大臣亦有号,如莫弗(莫何,勇健者、酋长之意)、莫缘(圣人之意)等。

柔然有保存杀敌取头颅,作为酒器的陋俗。丑奴擒杀高车王弥俄突后,将他的头颅作为饮酒的器皿。

柔然人采取氏族外婚制,不能在本氏族内娶妻,有收继婚和报嫂婚的习惯。这种婚姻制度主要是使丧失之妇不再改嫁,让其夫的儿子、兄弟或者其他亲属去继承他们的婚姻关系,将他们约束在本氏族中,防止本氏族的人口与财产外流。子娶非生母及弟纳寡嫂(兄娶寡弟媳)的事情常有发生。北齐皇帝高欢娶柔然公主为妻,高欢死后,其子高澄遵循柔然国法,娶柔然公主为妻。柔然贵族实行多妻制,妻妾不分。丑奴为可汗,他的儿子祖惠忽亡失,祖惠忽的母亲应为正室,豆浑地万假托鬼神之名,称为圣女,丑奴纳为可贺敦(妻子)。柔然之主称为可汗,其正时称为可贺敦。柔然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因而社会地位较高。

衣食住行

柔然人的饮食以肉、奶为主。牲畜肉乳是他们的基本饮食必需品。蒙古草原上只有少数地区的气候、土壤适于农作物生长,农业的收成有赖于稳定政局,牧民很难获得充分的谷物来源。到后期,柔然有了一定规模的农业,直接从北魏获取粮食。522年,阿那環上表乞粟以为田种,召给万石。

柔然其他习俗,多与牧民生活相关。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朝向东面为贵,日出的地方最值得崇尚,帐幕均向东。柔然经常以车为家,523年,柔然进犯边塞,阿那環扣押使者元孚,住在车上,每天给一升奶酪,一段肉,让他食用。这是普通牧民的日常饮食。

柔然人将头发编至左肩,穿着衣袖袍,裤子,长靴。多以动物皮毛为衣,制成毛裘、毛袴等。柔然人穿着小袖袍、小口裤与拓拔鲜卑大体相同。发式在古代是民族的重要外部标志,魏书记载,西域悦般国国王将数千人带入柔然,想和大檀见面,进入柔然国界百余里,看见部落的人不洗衣,不辫发,不洗手,妇人用舌舔器物。柔然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柔然多数人承袭拓跋鲜卑的习俗辫发,而被统治的下层人民不辫发。

君王年表

参考资料

被遗忘的西域帝国——柔然.今日头条.2023-07-31

专家考证:古柔然汗国王族后裔曾世居长安.央视网.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