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台山
小五台山(英文名:Xiaowutai Mountain),古称倒刺山,又名东五台山、雪山,属于中国太行山脉,是中国太行山脉的最高峰,位于河北省境内,蔚县与涿鹿县的交界处,被称为“河北屋脊”。小五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5千米,面积1800平方千米。有五座主山峰,分别是东、北、中、南、西台五座山峰,最高峰为东台,海拔为2882米,最低峰为西台,海拔为2671米。
小五台山山体为背斜构造,除了沉积岩之外,还有大量的火成岩和侵入岩,呈断裂发育状态,山体地形结构复杂,沟壑纵横,山峰与山谷之间落差大,落差高达1800米。小五台山属暖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山脚到山顶气候差别大,气候呈垂直分布。受山地的影响,一年中温差大,降水大且时间集中,风大、寒冷、冻冷时间长,无霜期短等。小五台山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是华北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分布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3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花杓兰,二级保护植物五味子等。此外,还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金雕、白肩雕、大鸨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鸢、苍鹰、勺鸡等32种。
1983年小五台山建立了小五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小五台山还建立了金河口森林公园和金河口度假区,同时拥有金河晴月、千年古松拱岭南等著名景点。
命名
小五台山,古称倒刺山,又名东五台山、雪山、五台山。小五台山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座山峰突起,原名也称“五台山”,与山西省境内的佛教名山五台山相区别,取名“小五台山”。
小五台山的来源有关民间传说。春秋战国时,在赵国境内有座神仙峰,山脚下有一条小溪,人们都靠着这条小溪灌溉五谷,饲养家禽。之后神仙峰上飞来一个巨大的怪物将溪水一饮而尽。后有神仙峰武南庄武员外的女儿武彩,在神仙峰下挖井取水,中途与怪物战斗而牺牲,人们为了纪念武彩,将神仙峰命名为“五彩峰”,又因有五座山峰,又叫“五台山”,为区别山西省境内地五台山,又称“小五台山”。
位置境域
小五台山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地跨河北省蔚县与涿鹿县,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4°47'~115°28'、北纬39°50'~40°07',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28千米,总面积218.33平方千米。小五台山是太行山的主峰,位于太行山脉的北端,也是主脉上最高的山峰。小五台山有五座突起的高峰,依照海拔高低排列分别是东台山(2882米)、北台山(2837米)、中台山(2801米)、南台山(2743米)、西台山(2671米)。其中东台为河北省境内的最高峰。
成因
小五台山位于太行山脉北端,吕梁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基本属大背斜构造,称小五台山大背斜。其走向为东北—西南转北西—南东。岩石除沉积岩外,还有大量的岩浆岩及少量的变质岩。岩浆岩主要有闪长岩和花岗石。由于断裂发育,且以垂直断裂为主,致使部分岩石裸露,岩貌怪异,错综复杂;喜马拉雅运动时,由于山体的剧烈抬升和强烈断裂,小五台山形成了以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为主体的众多山峰和峡谷。
小五台山在继承了燕山造山运动基础上,第三、四纪又表现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使小五台山区已有的隆起与凹陷升降幅度更加增大,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景观。
地理特征
气候
小五台山属于暖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由于小五台山海拔较高,山脚到山顶气候差别大,气候呈垂直分布。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山麓风速2米/秒,随着海拔增高风速逐渐加大,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
小五台山年平均气温7.87℃,气温年较差为27.04℃。1月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6.39℃,7月为最暖月份,平均气温20.65℃。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升温幅度最大发生在3—4月,4月比3月平均气温高8.8℃,降温幅度最大发生在10—11月,11月比10月平均气温下降9.32℃,降温率比升温率高。随着海拔升高,年平均温度降低,无霜期减少,在2500米以上的亚高山,年平均气温仅0—2℃,无霜期约60天,冻结期长达5—6个月,盛夏季节才见春色,九月中旬可见初雪。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875小时。
在山下年平均降水量为420毫米,年降水总量为728.48毫米,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降水量最高可达700毫米,且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七八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9%。
地质
地质构造
小五台山地处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其地质构造发生于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属大背斜构造。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较少。成岩除沉积岩外,还有大量的岩浆岩及少量的变质岩,形成的山体成土母岩主要为石灰岩和板岩,其次是花岗和页岩。岩石多为断裂发育,且以垂直断裂为主,使得山峰挺拔峻峭,地形复杂,沟深坡陡,多数山坡坡度一般在35~70度左右。
地层
小五台山境内的地层有:太古界地层;元古界震旦亚界地层;古生界地层;中生界地层;新生界地层。其中古生界地层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山,西起西窑、郑家窑、南马庄、果庄子、东至草沟堡、曹水子一带。并在岩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奥陶系:主要分布在蔚县北山阳眷、大湾、白草窑、南山下战、高庄子、草沟堡、东杏河和曹子水等地以及涿鹿县的大地附近和太平堡一带,为连续沉积,岩相厚度稳定,与下伏寒武系呈整齐接触,主要由灰色白云质灰岩组成。中生界地层除三叠系和上白垩统缺失外,小五台山地层层序较全。新生界地层第三系上新统,分布在坐坡村一带,不整合于震旦侏罗系之上。下部为砖红色粘土、砂岩砂砾岩,上部为火同喷溢的相玄武岩,夹有灰绿色粘土。坐坡含有褐煤矿,该层发现三趾马属化石。第四系有下、中、上更新统及上更新统—全新统。下更新统的泥河湾遗址地层主要分布于蔚县盆地,为灰色、灰绿色粘土夹砂砾层,最大厚度600米以上,一般为80~100米。中更新统分布于蔚县盆地边缘及山麓沟谷地带,零星出露,大面积隐伏地表之下,不整合于基岩或平行不整合于下更统之上。成因类型有残坡积、冲洪积,厚10~150米。上更新统分布于县内山麓边缘、河谷阶地或山地地带,该层厚5~136米。上更新统——全新统分布于蔚县盆地和山区的山坡、山麓地带以及山前第一级洪积扇。主要成因类型为冲、洪积。该层厚10—100米。全新统地层分布于各河流河床、河漫滩及山区的山谷中,是现代河流堆积物。主要成因类型为冲积、洪积、湖积、风积,厚50~100米。
岩石矿物
小五台山岩层主要有岩浆岩(分布于蔚县)和闪长岩及花岗岩,其中蔚县岩浆岩分为喷出与侵入两种。
涿鹿县一带,桑干河以南岩体有多处出露,分布有矾山辉石岩,大河南花岗石体,孟家窑花岗闪长岩,口前闪长岩和花岗岩,相广花岗斑岩。
地形地貌
小五台山属恒山余脉,境内有亚高、中、低山和丘陵、盆地、河滩、阶地等多种类型,其地貌类型主要为构造侵蚀成因的中、亚高山地貌。由于山体剧烈抬升和强烈切割,形成了小五台山区以五个主峰为主体的中、亚高山地貌和山体陡峭、沟谷深的复杂地形。桑干河、洋河汇合之处为新生代沉陷盆地、东部矾山为矾山一延庆盆地。中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南部群山丛列、夹有大堡、倒拉嘴山间平原。以桑干河南岸的五堡、保岱等地为界,北部惯称河川区,中部称丘陵区,从太平堡、好口、石门乡以南为山区。主要山峰有黄羊山,小五台山东台,东、西灵山,韭菜梁山、韩家洼山、桥山等60余座,海拔高度均在906米至2882米之间、最高山峰小五台东台海拔2882米,灵山2440米,韩家洼山海拔2487.9米。
水文
小五台山水资源丰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流,年流量达19亿吨。主要水源为泉水、降水和潜水等。由于谷深坡陡,落差大,常常形成急流、瀑布和水潭。五个台峰成为天然分水岭。北、西两台水流经赤崖堡、上寺、金河口沟入定安河,南、中台之水由湖上、石片两沟入壶流河。定安河、壶流河汇于水泉村后流入宣化境内。于渡口村注入桑干河。分水岭以南东台之水出老人沟与中台部分溪水出汤音寺沟均注入拒马河,东灵山溪水直接流入永定河上游官厅水库,西灵山之水经灵山沟汇入官厅水库。
地表水
壶流河
壶流河发源于山西省广灵县望狐村,从暖泉镇流入蔚县,自西向东流经蔚县城西合营向北折,于北水泉镇北马圈出境,在阳原县钱家沙洼西北汇入桑干河,壶流河全长约128千米,流域面积4315平方千米。其中蔚县境内河长约73千米,流域面积3028平方千米。一般河床宽100~300米,柳子村至西合营镇一段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床展宽到1200余米。该河最大流量418立方米/秒(1955年8月)。结冰期4个月左右。
定安河
定安河为壶流河的一条较大常年性支流,发源于河北省涿鹿县黄花梁,于蔚县桃花镇流入蔚县境内,流经蔚县常宁乡、白乐镇、吉家庄镇,西合营镇,在蔚县黄梅乡汇入壶流河,控制流域面积710平方千米,干流总长约60千米,主河道纵坡8.7‰。定安河在蔚县境内河长39.3千米,流域面积604平方千米。
拒马河
拒马河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流经河北省涞源县、易县、涞水县、北京房山区等县区,拒马河全长238千米,流域面积493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5.4毫米,且降水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以上。汛期降水集中,洪水暴涨暴落。每次洪水历时3~5天,枯季径流较少。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8.2毫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年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泥沙主要发生在洪水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12万吨。
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在小五台山区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降水直接渗入;二是高山水蒸气直接在空中凝结,接受补给后的裂隙水,除一部分蒸发外,大部分补给山间盆地,含水层变为潜水和承压水,由于含水层的岩性不同,地下水有5种类型:一是第四纪近代冲击层潜水和自流水。主要分布在桑干河两侧的冲积地层,埋深1~15米,厚20~25米;二是洪积层潜水和坡积潜水,埋深70~100米以下,水量丰富,水质较好,主要分布岔道河、井沟河、孙家沟河一带;三是黄土层潜水,埋深一般在20~80米,分布在武家沟河、下沙河一带,此水涌水量大、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四是裂隙水,零星的分布于区内的山涧;五是构造水,主要分布在黄羊山、西灵山,后沟至孙家沟、岔道、胥家窑等若干大小断裂带,水量较丰富,构造水涿鹿县有几条大断裂和无数条小断裂构造,如黄羊山断层、西灵山断层、后沟至孙家沟大断层、车厂、岔道、胥家窑断层、马家庙至老君屯构造等,在断裂破碎带中均含有构造水,承压性强,水量不受季节影响。区内还有许多优质泉水,如天马泉、神水泉、五虎泉和汤泉等。
土壤
小五台山的土壤主要类型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棕壤(包括三个亚类)及褐土类,且呈垂直化分布,共包括4个亚类、13个土属、21个土种。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阳坡2100米、阴坡2500以上,呈黑褐色、疏松、肥力大。pH值6.0,有机质含量达10%以上。山地棕壤分布在阳坡1400—2100米、阴坡1500—2500米,是在森林植被作用下,较强度淋溶过程形成的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褐土类分布在阳坡1400米和阴坡1600米以下,主要是在森林或灌草丛植被下发育的,淋溶作用减弱。土体呈褐色—黄褐色,pH值7.0-8.0。有机质含量低,在1-2%左右。
生物多样性
小五台山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其保护区分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几乎包括了华北境内所有的天然林类型,具有森林组成种类多、群落结构发育好、层间植物极为丰富、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等特征,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首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是华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典型代表。
动物
小五台山境内动物物种组成丰富,已知昆虫有2124余种,其中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居多,占总种数的52%。此外,野生陆生脊椎动物多达199种,其中两栖动物4种,爬行纲12种,鸟纲155种,哺乳纲33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金雕、白肩雕、大鸨、黑鹳、猎隼、秃鹫和金钱豹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鸢、苍鹰、勺鸡、雕鸮、兔狲、中华斑羚等32种。
植物
小五台山地区植物种类繁多,是华北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分布野生维管植物1637种,隶属于118科530属,其中,苔藓植物38科98属244种;蕨类植物门16科24属60种;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被子植物门98科497属1320种。以菊科、禾本科、豆科种类最为丰富。在木本植物中,以桦属、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栎属、杨属林木为主,构成小五台森林植被的建群种或优势树种。境内分布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3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大花杓兰、杓兰和紫点杓兰;二级保护植物五味子、野大豆、三叶五加、穿龙薯蓣等;三级保护植物主要有胡桃楸、蒙古黄耆等。
自然保护区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位于河北省西北张家口市地区的蔚县和涿鹿县两县境内,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距北京市区125千米,北距张家口市区150千米,南距石家庄市区230千米,保护区东西长约60千米,南北宽约28千米,周边与社区交界300多千米。保护区规划总面积286.9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94.58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4.29平方千米,实验区面积158.04平方千米。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有褐马鸡、金钱豹、金雕、白肩雕、大鸨和黑鹳,褐马鸡是中国濒危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大花杓兰、杓兰和紫点杓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有野大豆、黄檗、三叶五加等。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完整而典型,几乎包括了华北境内所有的天然林类型,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是华北地区的典型代表,自然生态系统为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特别是为褐马鸡、华北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难得的栖息环境。同时,保护区也是永定河、拒马河的重要源头,是京津及其周围地区的重要水源地。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先秦
小五台山所在地涿鹿县是轩辕故里。据《史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从这之后中原地区部落大联盟地首领变成成了黄帝,冰洁建立起历史上最早的首都即皇帝城,位于现在涿鹿县地矾山镇。炎、黄和蚩尤三组部落在这里发展,最后发展成华夏民族。涿鹿县也聚集了大量的这三个部落地遗址遗存,并且在中国只有这一个地方,涿鹿县也被称为是“三组文化”地发源地。
夏朝,华夏部族大部南迁,至商代,契的后人在今蔚县一带建立奴隶制政权,国号代,涿鹿现境南部属代国地域。商代末期,商的直系诸侯山戎人(华夏人对奚人的称谓)建立的屠何国(屠何为锦州市古称)迁徙洋河流域东部,先居鸡鸣驿,后涿鹿县境北部属屠何国。公元前664年,齐桓公伐戎救燕,灭了“山戎”四国(令支、孤竹、屠何、无终),“山戎”领地纳入燕国疆土。此时,涿鹿现境大部属燕国。公元前300年,赵国围攻中山郡,“攘地北至燕代(《史记赵世家》)”,占领涿鹿现境。飞狐古道,又名蜚狐陉,太行八陉之一,是历史上燕赵通胡的要道,蔚州乃此商道重镇,商旅必经之地,至今这里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剪纸、铁树花、贡米、小吃等。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其中含燕国5郡,涿鹿一带仍属上谷郡。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涿鹿现境为曹操所建魏国属地。西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分幽州上谷郡之属地置广宁郡,郡治下洛县城,属幽州。下洛、涿鹿、潘县从上谷郡析出,交由广宁郡统领。南北朝时期,涿鹿现境先后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的属地。
隋唐至宋元
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燕州,保岱改属幽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为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怀戎县为燕王高开道所据。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平高开道,在怀戎县城(今保岱)置北燕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为妫州,领怀戎县。五代十国时期,涿鹿现境先是后梁、后唐属地,后为辽朝境域。公元936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投降契丹,借契丹兵灭后唐兵称帝,建立后晋,割包括新州在内的16州于契丹。此后,涿鹿现境为契丹之地,公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北宋建立后,仍视石敬割辽的16州为宋的境域。北宋太平年间成书的《太平寰记》按唐朝政区之旧,记涿鹿县境为州。金开国之初仍置奉圣州。元初涿鹿现境仍置德兴府,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复为奉圣州。元顺帝四年(公元1338年),奉圣州因地震改名“保安州”。
明清
明初保安州建制被撤销,此地隶北平都司管辖。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在原保安州城置保安卫。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复置保安州。明永乐年间,山东、山西省、湖广等地大量移民迁入该地。后完颜晟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七月,后金军攻陷保安州。后金初之保安州,属直隶省宣化府。康熙帝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保安州降为三级散州,辖区变为互不相连的七块地方,这一区划一直沿用到民国前期。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保安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保安州改为保安县,为同陕西保安县相区别,民国三年改为涿鹿县。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涿鹿县属河北省。民国十八年,口北道10县划归察哈尔省,涿鹿县属察哈尔省。1945年8月20日,怀涿县抗日民主政府接管涿鹿县,入驻涿鹿县城,改称涿鹿县民主政府。1948年12月,涿鹿县全境解放,涿鹿县民主政府入驻涿鹿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3年11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蔚县小五台山林场、涿鹿县杨家坪林场、涿鹿县岔道林场山涧口营林区的基础上建立了小五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五台山所处的涿鹿县截至2023年共辖1个县辖区、14个镇、3个乡,总面积2802平方千米,总人口35.1万。2017年10月获得"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称号。此外,涿鹿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食品加工、矿产开发等产业。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和8.1%。
小五台山所处的蔚县是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3220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辖22个乡镇、561个行政村,截至2022年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蔚县剪纸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外交部确定为国家级馈赠佳品,并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蔚县剪纸从业人员达3万人,年生产剪纸600多万套,产值突破4亿元,成为全县支柱性产业。
科考研究
小五台山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后,已经拥有野生动植物救护站、标本馆、展厅等基础设施,在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考察和研究。保护区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褐马鸡能量代谢研究》等课题研究。得出褐马鸡通过降低特定温度、基础代谢率和增加机体隔热能力来适应低温条件;雌性褐马鸡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而雄性褐马鸡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2010年,与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完成了“小五台山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研究,撰写了《小五台山植物志》。聘请徐志华高级工程师,组织完成小五台山昆虫资源调查后撰写了《小五台山昆虫资源》。
2020年,山西农业大学张博云针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群落类型的土壤进行研究,得出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在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三个不同的土层中,阔叶林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容重优于针叶林;土壤化学性质除了土壤pH值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外,其他化学性质指标,如: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等都是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健康质量保护区内阔叶林的对优于针叶林。
科普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地,2000年,被宋庆龄基金会命名为“宋庆龄基金会野生生物基金管理委员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被河北省科技厅授予“河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12年,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林业科普基地”;2009年,建立了杨家坪科普展览厅;2011年建立了保护区官方网站,创办了保护区内部刊物《小五台山》;2012年建立了小五台山自然博物馆。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小五台山的实验区内光伏农业大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寺庙修复工程等,增加了用水量,并产生建筑污水,玉环山农家乐、三祖文化村等项目接待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其它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增加,污染了境内水源,导致水质下降。此外,道路建设、升降梯建设、地面缆车道建设、观景台建设等工程,在地表清理、平整、挖掘以及器材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污染了大气。且施工中大量土石方开挖会造成地表裸露,在雨水冲刷下造成水土流失。
跑山爱好者和旅游者组织的京西跑山、跑山野宿、山顶观光等活动,对植被的采摘和践踏现象,影响植物生长。游客对兰花的好奇心,造成对山野兰花的无序采摘。为了展示实验区内的特色动植物和菌类资源,生态科普游线多设置在针阔混交林中,对针阔混交林产生破坏。玉环山山前有机食品采摘活动、东灵山和西灵山之间的露营活动,无规律、无节制的踩踏,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对微生物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旅游业发展使得小五台山不断被开发,出现了大量旅游开发项目、房产开发项目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人流量增多,使得小五台山内物种保护遭受人为威胁。同时,人们不断在小五台山内划分人为活动地区,保护地林区逐渐受到侵占,在缺乏有力执法团队的条件下,林地安全保护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保护措施
1983年11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蔚县小五台山林场、涿鹿县杨家坪林场、涿鹿县岔道林场山涧口营林区的基础上建立了小五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天然针阔混交林、亚高山灌丛、草甸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小五台山区各管理站普遍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管理人员和护林员利用法律、法令、通告、规定等,加强法制宣传,大大减少了盗伐、滥伐、滥采等人为破坏活动。对珍稀濒危树种进行了挂牌立桩,提出明显的警示标志进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生境良好,数量回升。
风景名胜
小五台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属山岳大川生态旅游类型,具有古、野、幽、奇、秀、险、新、特、多等特点,古寺、古碑、古塔、古树、古老的动、植物,原始森林,古老的传说都增添了小五台山的神奇的色彩。因为它拥有北京周边最艰难的登山路线,所以颇受徒步登山爱好者喜爱。同时小五台山还拥有小五台辉川景区、小五台金河景区等景区。
小五台辉川景区
小五台辉川景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蔚县松枝口峪,地处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西南麓,是一个以原始自然生态为核心的峡谷体验景区。总规划面积116.7平方千米,总占地9818亩,总建筑面积280240平米。景区以山地景观和绿色生态为基地,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生态体验、山地运动、休闲娱乐、乡居民宿、康养度假为方式,营造以亲近自然野趣为特色的自热生活环境。景区自然资源丰富独特,崇山峻岭,峡谷飞瀑,险峰怪石,原始森林,奇卉异草,珍稀动物,是京西唯一集寒带、温带、亚热带跨纬度植物杂处地区,从海拔1200米以下的农田林果带到海拔2100米的亚高山草甸带的垂直植被带谱分部明显,被人们誉为“天然基因库”和“自然实验室”。
小五台山金河景区
小五台金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地处小五台山脚下,高山深谷,清泉溪流,奇峰怪石,林海松涛,具有古、野、幽、雅、奇、雄、险、秀八大特点,被誉为“京西九寨沟”。该景区建设开发于90年代初期,属于典型的峡谷景区,峡谷全长3千米,景区终点止步于西金河寺。金河景区全长8千米,肚大口小,形状奇特,景区口是一线天,此外,景区景观达30多处,如:东坡遗址、风动石、七彩滩、一线天、塔林、金河寺等等。
相关文化
佛教文化
小五台山在佛教昌盛时期,也曾一度为佛教圣山。小五台山从北魏起就有佛教活动,到辽朝时最为兴盛。小五台山分布着辽、明、清时期的20多座寺庙。小五台山海拔2737米处一明代寺院,是河北省内海拔最高的寺院。小五台山内金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因得道僧宝普贤圆寂成菩萨,化金身而取名“金佛寺”。唐朝重建称为“金沙寺”;明代重建时,朱祁镇皇帝御赐“金河禅寺”;清时历时15年修复,爱新觉罗·旻宁六年竣工,因这峡谷溪水叫金河,寺院名“金河寺”,后毁于战争。之后金河景区修复了金河寺,复原了明时部分庙宇,修建了大辽道辰祖师舍利塔。
民俗文化
距离小五台山不远的蔚县,拥有一种节日社火“打树花”,它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进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作为一项古老技艺,2021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发扬。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其热闹喜庆的氛围不输给拥有烟花的富人们,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参考资料
从大境门到“雪如意”|小五台山——京门屏障 河北屋脊.搜狐网.2023-07-25
Village official's tourism videos earn praise of netizens.上海日报SHINE.2023-07-25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简介.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7-25
小五台山森林公园.北京旅游.2023-07-25
河北省最高山峰-小五台山森林公园.搜狐.2023-10-16
小五台山寻踪金钱豹(组图)-河北新闻_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3-07-25
群览河北名山之六——小五台山.今日头条.2023-07-25
小五台山金河景区.北京旅游.2023-09-18
探访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 30年保护成果显著.中国新闻网.2023-09-19
小五台•金河景区.北京旅游.2023-07-27
河北小五台山:五座山峰上的五种惊喜.新浪旅游.2023-07-25
“河北屋脊”小五台.张家口日报.2023-07-25
河北小五台山国际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7-25
张家口境内的河流——壶流河.澎湃新闻.2023-09-02
蔚县首都两区建设办公室 实地调研定安河河道治理项目.蔚县人民政府.2023-09-02
大自然巡礼 |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10-16
河北小五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_中国绿色时报电子报.中国绿色时报.2023-07-26
小五台山森林公园.北京旅游.2023-07-26
如何看待黄帝与蚩尤的关系.光明网.2023-07-25
涿鹿历史.涿鹿县人民政府.2023-10-16
涿鹿概况.涿鹿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蔚县概况.蔚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蔚县历史沿革.蔚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褐马鸡能量生态学研究.知网空间.2023-07-26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7-26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7-26
张家口小五台山,北方驴友心中的圣地.北京晚报.2023-09-03
小五台辉川景区简介.小五台辉川景区.2023-09-02
民族的,才是中国的!最佳民俗文化城市——蔚县.蔚县旅游局.2023-09-02
张家口小五台山:有“华北屋脊”之称 无数驴友心中的旅游圣地.搜狐网.2023-09-02
八百里纵天下之脊—太行山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3-09-02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02
河北蔚县看“打树花”(图)(2).新浪旅游.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