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月饼

月饼

月饼(英文:MoonCake),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又名包馅饼、月宫饼、团圆饼,是中秋节日的专门糕点,也是必备的食品。其形取月之圆,其馅尽味之美,中秋节吃月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唐代,出现了月饼的雏形,有制作月饼的铺子。“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名称出现,始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元朝末期已成为广大群众中秋节所必食美点,在民间已出现馈赠月饼现象。明代以后始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大量记载。清代中秋月饼的帮式基本形成。

月饼作为传统节日食品,流行于全中国。月饼种类十分繁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形如圆月,意喻团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月饼迎来大发展,200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SB10350月饼馅料、SB10351月饼等月饼行业标准。2005年发布了GB19855《月饼国家标准》,促使月饼生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2008年,部分地区的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成历史

起源

唐朝,民间已有从事月饼生产的饼师。在长安出现了糕饼铺,出现了月饼的雏形,有制作月饼的铺子。但是在唐代称之为圆饼。《中国风俗辞典》记载:李渊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大胜而归,时逢八月十五。高祖李渊为庆祝胜利,令御厨特制彩色圆饼,亲自迎接凯旋之师。当时李渊手捧圆饼先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糖除。”然后分赠给群臣一起食用。还有一种说法,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市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黑眶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定名

“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名称出现,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宋末元初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在讲到食品种类时,列出了“月饼”,《梦粱录》中的月饼,是归到蒸制食品中的,是日常食品。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种小饼从做法上讲跟后来的中秋月饼很接近,从“中有酥与怡”的诗句看,宋朝已出现酥皮包馅的糕点。但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宋代的中秋节要吃月饼或者用月饼做的祭品,反而有些记载说宋代中秋节是不用月饼的,比如宋代郑望之的《膳夫录》中有“汴(汴梁)中节食”一项,列举一年中各节日的食品,其中有“中秋:玩月羹”,而没有提月饼。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中秋节”条目下,写到中秋节人们大量饮酒以及各色果品上市,也没提到月饼。元代中秋节流行吃月饼,并出现馈赠月饼的现象。

发展

中秋月饼考》记载,月饼在明代真正成为中秋节的标配,月饼已经当中秋节的必备食品。明代以后始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大量记载。《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月饼是圆的,卷二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曜仙神隐书》日:“(八月)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时,月光最盛。合家大小于庭前序长幼而坐,设杯盘酒食之具。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民间互赠月饼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有专门的饼店从事月饼生产,以果料为馅,价格较贵。明人编的《宛署杂记》卷十七《上字》中记万历年间北京地区的风俗时说:“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成熟

清代月饼的品种、质量都有新的发展。清代的月饼上还绘有“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映月”“西施醉月”“天女散花”等图案,月饼和艺术完美结合。2008年在天津博物馆内发现了一块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清代大月饼模子,直径约有33厘米。月饼品种逐渐增多,文人开始记录月饼的制作方法。据清末彭蕴章《幽州风土吟》说:“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蛇兔满人间,悔煞嫁娥窃药年,奔人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杆驻丹颜。”可以看出,当时心灵手巧的点心师已经把常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月饼的一种装饰图案,形象地再现于月饼面上了。《燕京岁时记》中叙述月饼是:“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螃兔之形。”

月饼品种增多,地方特色月饼开始形成。清前叶,随着大航海和世界一体化行进,受西方千层酥的技艺启发,中国人发明了属于月饼分层起酥的工艺。清朝各地开始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月饼,如北京有自来红、自来白月饼提浆月饼苏州市有苏式月饼,云南省云腿月饼广东省广式月饼等。清末民初《醇华馆饮食胜志》记载苏式月饼新增咸味月饼:“至于咸月饼往年仅有南腿、葱油两种,近年又新添鲜肉月饼。”清咸丰年间,湖南省衡阳市一家江西籍南货作坊制成酥薄月饼,传遍衡阳。

分化

民国时期,中国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苏、广、京、潮、扬、滇等各具地方特色的月饼流派基本形成。月饼的商业模型更加成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品牌。如以北京、天津市吉林省北方地区为主京式月饼,主要品牌有北京桂香村稻香村正明斋桂顺斋等;以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苏式月饼主要品牌有上海王仁和、老大房,苏州叶受和稻香村等;以广东省华南地区为主广式月饼主要品牌有广州莲香楼、陶陶居,上海杏花楼利男居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新雅等;以云南省为主,四川省贵州省也有生产的滇式月饼主要品牌有昆明吉庆祥、冠生园等。《民俗》杂志曾刊载了《广州月饼的名称》一文,记录了广州的七家月饼铺推出的70余款风味各异的月饼。1943年,《新民报半月刊》记载,在南京、上海看见过大月饼,厚约二寸,直径总有一尺五,据说里边的材料什么都有”。

特点

月饼作为传统节日食品,流行于全中国。不同种类的月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形如圆月,意喻团圆。月饼种类十分繁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种类越来越多,其变化趋势逐渐向精致、美味、营养的方向发展。各地因地区不同和用料、调味、形状等的差别,形成不同风格的品种。其馅更是种类繁多,甜、咸、荤、素各有特点。总体而言,不论何种种类的月饼,均“用料考究、工艺精细、制作严谨、皮薄柔软、色泽金黄、图案花纹玲珑浮凸、造型美观”。

做法/制作工艺

月饼的传统工艺主要分作为面团调制、成型、烘焙和冷却包装等步骤。作为传统食品,明中叶就固定了月饼制作的主要手段为烘烤。

制作月饼的面团分为水油面团、果露皮面团、油酥面团、松酥面团等。水油面团是以面粉、水和少量油脂调制而成的,也有以蛋代替部分水,或加入少量饴糖调制而成;月饼形状、大小都是用模子制成的。把配好的馅料用和好的面包起来放到模具里压紧.使之与饼模的内壁完全接触,脱模后就成为一个造型精致、图案美观的月饼;俗话说:“三分做,七分烤”,烘烤是月饼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烘焙时需要注意火候、时间避免因为火太大而烤焦,或因为长时间烘烤导致水分散失;月饼出炉后,水分重新分布,冷却也很重要。冷却要和烘烤分分离,冷却间和烘烤间分离。冷却方法有自然冷却法、风扇吹风法、低温冷却法和负压冷却法等。

分类

各地因地区不同和用料、调味、形状等的差别,月饼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品种。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

京式月饼

食用地分布

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中国北方人比较喜欢。

食材与烹饪方式

传统的京式月饼外皮用料主要以小麦粉、绵白糖、猪油碳酸氢钠为主,而馅料的用料较为单一,主要以冰糖、桃仁、瓜仁、桂花、梅果或山楂糕、青红丝、香油为主。

口味特点

京式月饼一般以清甜为主,甜度及皮馅比适中,皮薄酥软,层次分明,甜度和皮馅的比例适中,一般皮馅比例为2 : 3,以馅料的特殊风味为主。

主要品种

传统品种有自来红、自来白月饼提浆月饼等、翻毛月饼等,近年还生产了宫廷月饼。

提浆月饼的皮面是用冷却后的清果露调制面团制成的浆皮。所谓提浆,是因为过去在熬制饼皮糖浆时,需用蛋白液提取糖浆中的杂质,提浆月饼由此得名。提浆月饼的馅料主要有冰糖、青丝、红丝、玫瑰、梅果等。提浆月饼的特点是外皮油润细腻,松软适口,耐赠存。

翻毛月饼是一种酥皮月饼,它较苏式月饼色泽更洁白而质地更精细,层薄而清晰,皮如絮状,翻起来,因而得名“翻毛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月饼,也叫丰收饼,因为皮有红和白之分,故而得名“红、白月饼”。所谓红皮,是用素油、无水烫面,烤熟后皮的颜色较深。白皮月饼的皮是用猪油、凉水和面,烤熟后皮色发白。这两种月饼均以核桃仁、瓜子仁、冰糖、青红丝及桂花等做料心。

广式月饼

食用地分布

广式月饼最早起源于广东等地。1889年,有家糕酥馆,用莲子熬成莲蓉作油酥饼的馅料,清香可口,大受顾客欢迎。光绪年间,这家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那种莲蓉馅的饼点已定型为现时的广式月饼。现在广式月饼走向世界。

食材与烹饪方式

广式月饼饼皮用糖浆作主要成分,故又称为“糖浆皮月饼”。广式月饼是用面粉、油、果露等调制成糖浆面团,制成饼皮,内包各种馅心,再用模具成型出各种图案花纹,表面刷蛋液,经烘烤而成。馅料多选用当地特产,如椰丝、橄榄仁、广式香肠、叉烧肉、咸蛋等。

口味特点

主要的特点就是重油、皮薄、馅多。饼造型美观、馅料丰富、色泽金黄,在工艺上,广式月饼外皮棕红有光,并有清晰、凹凸的图案。在风味上,善于利用各种物质的互相作用构成特有风味,如用糖互减甜咸、用辛香料去肉类腥味,利用各种辅料所具有的不同分子结构而产生不同的色、香、味,形成蓉沙类馅细腻润滑,形成肉禽类和水产制品类口味甜中带咸的独有特点。

主要品种

广式月饼品种繁多,口味多样。代表品种有莲蓉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水果月饼、叉烧月饼等。

苏式月饼

食用地分布

苏式月饼最早起源于苏州市一带,是苏州特产,又称“姑苏月饼”。

食材与烹饪方式

苏式月饼用小麦 粉、饴糖、食用植物油或猪油、水等原料制皮,小麦粉、 食用植物油或猪油制酥,经制酥皮、制馅包馅、贴纸盖章成型、焙烤包装等复杂工艺加工而成。

口味特点

主要特点是饼皮疏松、香酥可口。苏式的馅料通常有甜咸两种,制作工艺各有不同,甜月饼以烤为主,有玫瑰、白果仁、豆沙等品种,咸月饼则是以烙为主,馅料有火腿、鲜肉、虾仁等。苏式月饼代表有鲜肉月饼苏州市的鲜肉月饼讲究的是现做现卖。

主要品种

种类代表有清水玫瑰月饼、精制百果月饼、白麻椒盐月饼、夹沙猪油月饼等。

习俗

月饼是民间中秋节应节食品,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居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中秋节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即中秋当晚祭拜月神。祭拜活动的主要角色便是月饼。设大香案,摆上月饼和各色水果作为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饼除了品尝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在山东省一些地方盛行中秋唱月饼,即中秋那天,当明月初升之时,人们便把月饼放在麦秸编成的圆垫上,让孩子们端到街上唱:“唱月饼赛月饼来年更盼好收年景!”孩子们唱后互相评比,形成一派生动的场面。在闽南地区、台湾流行“斗四红”赛月饼的风情。这种月饼,由大到小共63块,最大的像面盆即“状元饼”,最小的像银元。参加夺月饼的人们围聚在一起轮流将6颗子掷进大碗里,以其显示的点数不同组合来争夺最大的月饼“状元饼”,谁争得,就意味着日后会遇上好运。龙岩市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传承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月饼迎来大发展,月饼成为了中秋节食俗必备食品。1956年公私合营,月饼生产由小作坊发展成成大工厂。但是在1966年“文革”开始后,月饼成为“四旧”之一,改名为包馅饼,直到1970年才恢复月饼名称。1978年,国家提出恢复传统名特产品生产,月饼作为传统名特产品得到了发展,生产所需原料保证计划供应。1992年,上海市政府为了提高月饼质量,制定了《月饼质量卫生标准》,对月饼生产实施准产证管理,促使月饼质量的提高。1996年,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开始举办中国中秋节,弘扬月饼文化。为提高月饼质量,有序竞争,200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SB10350月饼馅料、SB10351月饼等月饼行业标准。2005年发布了GB19855《月饼国家标准》,促使月饼生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4年起,许多月饼商家还推出了无糖月饼。用麦芽糖醇木糖醇替代了蔗糖,同样具有甜味,适合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特殊人群食用。

随着人们口味的不断变化,月饼的创新品种也越来越多。2020年以来,冰激凌月饼、港式流心月饼、法式月饼、日式月饼等等不同风味的月饼也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款自己心仪的月饼,为中秋节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文化影响

月饼是文化品位很高的商品,更是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中秋节美食。

作为天上月圆与人间团圆的象征物,月饼除了本身是一种精美的食物外,作为一种节日象征符号和感情寄托物以及文化消费品,它还具有丰富的精神含义,它的精神价值远远超出了物质层面。长期以来形成的赠送和接受月饼的人情往来关系,能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感情和尊敬,能进一步和谐人际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月饼所具有的文化含义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远远超过单纯作为一种美食而得到的幸福感。

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许多东南亚国家都会制作具有地区特色的月饼。在日本,人们会在满月下举行深夜聚会,品尝“月见团子”和日本清酒

相关传说

杨贵妃命名

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宫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有关了。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李隆基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开始逐渐流传。

八月十五杀鞑子

据传说,南宋灭亡之后,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相传有一年中秋节前,刘基暗中串联:把写着“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灭元朝的纸条,藏在月饼里互相传送,到了中秋的晚上,家家吃罢月饼,纷纷手持菜刀,造反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者。从此以后,吃月饼之风才正式流行起来,纪念这一群众性起义的节日。

八月十五天门开

从前,有个贫困的放牛娃,为了生计只得给地主放牛。辛辛苦苦放了很多年的牛,依旧很穷,也没有娶妻。天有不测风云,放牛娃又不幸身患重病,就在八月中秋之夜被老地主扫地出门。放牛娃举无家可归,只得跑到山坡上的桂花树下躺着,眼望明月,暗自悲伤。忽然,月宫中一位美貌的仙女落在他的身旁,在了解了放牛娃的遭遇后,使用法力,帮助放牛娃置办了草屋,土地,锅碗,犁锄等,还有家家户户中秋节吃的月饼。从此以后,这个放牛娃就靠着月宫仙女娘所赐之物,过上了幸福生活。自此以后,人民便每逢八月十五夜在室外把月饼当做供品祭月,祈祷“天门重开”,希望得到月光菩萨的恩赐。

慈禧与月饼

慈禧太后执政时,认为月饼与“月病”读音相近,“月病”又和女性的生理卫生有关,认为不雅,就把月饼改名为“月菜糕”。慈禧不喜欢月饼的名称,却很喜欢吃月饼,很重视吃月饼这个节日,她并把八月十四定为“迎月”、八月十六定为“送月”,八月十三至十四定为“迎节”,前后欢庆5天。

相关文学

古代诗人不仅才华横溢,也很有生活情趣,凡事皆可咏叹,当然咏月饼的诗那也不在少数了。北宋苏东坡诗中出现了“形如圆月”食品,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袁景澜中有一首《咏月饼》:“形殊咸馓子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描述了吃月饼,还将做月饼时,和面、点缀、藏馅儿、蒸煮乃至馈赠亲朋等一系列活动罗列出来,最后还声明“节物无容忽”,煞是认真仔细。

古典小说中,有很多中秋赏月的情节。在《红楼梦》中,中秋那天,贾府园门大开,吊平时不用的大灯。府中主仆齐参与,在园中山上的大厅中边品月边赏月。席上一项严肃的贾政为了博得贾母的开心,讲了一个笑话。

争议问题

过度包装问题

2020年前,月饼存在“过度包装”现象,产生无谓的浪费。曾经有的月饼里里外外共计8层包装,涉及纸张、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月饼净重仅占总重量的34%。月饼过度包装,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带来了大量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现行月饼国标(GB/T19855-2015),要求月饼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标准要求对月饼进行合理包装。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明确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义务。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发文制止“天价”月饼等现象,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要求经营者生产、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

销售余量问题

中秋节前,月饼会掀起销售高峰。节后,未销售完的月饼通常有特价出清、福利赠品、返厂重制、有机肥处理等多种处理手段。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未销售完的月饼可碾碎重新制作糕点。但该方法受口味原材料限制,整体利用率不高。终端市场返给生产厂家后,规范化的厂家卖给养殖户,用于喂猪、牛、鸡、鸭等的概率更大。朱丹蓬指出,月饼处理和作废应该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需要法规约束、有关部门监管共同发力,为国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浙江在线.浙江新闻频道.2023-05-1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5-18

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7-12

直到明代 月饼才成为中秋“标配”.今日头条.2023-06-09

到了明代,月饼成为过中秋节的必备.今日头条.2023-06-09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由来-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6-09

【网络中国节】中秋:月圆人团圆 - 北流政务 - 玉林新闻网.玉林新闻网.2023-06-09

月饼史话.中国新闻网.2023-06-09

清代大月饼模子现身天津博物馆(图)-月饼-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6-09

阳泉中秋习俗溯源.阳泉新闻网.2023-06-09

超乎想象!古代也有“超级月饼”,所绘图案很精致-新闻频道-华龙网.华龙网.2023-06-09

民国时月饼竞争有多激烈.今日头条.2023-06-09

民国的月饼-文摘报-光明网.光明网.2023-07-15

..2023-05-18

月饼的分类.中国新闻网.2023-06-21

“广式月饼”走向世界.今日头条.2023-07-15

8个中秋小知识、10大月饼“饼系”,你也许只知道第一个…….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2

..2023-06-21

..2023-05-18

今年月饼呈现三大特点--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6-21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出手!.百家号.2023-05-31

亚洲“月饼文化”:花样翻新美味永恒.今日头条.2023-05-18

关于中秋节的四个传说 - 海外网.海外网.2023-05-18

2020中秋月饼大赏②|传说中的藁城玉江月饼,到底怎么样?.今日头条.2023-05-18

八月十五杀鞑子-八月十五杀鞑子-开化新闻网.开化新闻网.2023-07-12

吃月饼与“杀鞑子”-专题-客家新闻网.客家新闻网.2023-07-12

..2023-05-18

遏制月饼过度包装可考虑重修国标.光明网.2023-05-31

中秋节后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原来有这几种处理途径.极目新闻-今日头条.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