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阳信县

阳信县

阳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滨州市下辖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鲁北黄泛平原,徒骇河马颊河下游,德惠新河东岸。东靠滨州市沾化区滨城区,南接惠民县,西临商河县德州市乐陵市,北连无棣县、德州市庆云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26′~37°43′,东经117°15′~117°52′之间。县域东西长53.14千米,南北宽29.02千米,总面积798.47平方千米。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治所信阳城,东汉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到唐朝河北道棣州,1949年初属垦利专区。1950年5月,改为惠民专区。1958年9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阳信县属淄博专区。1958年12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1961年,撤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同年10月复置阳信县,属惠民专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随属滨州地区。2001年1月,撤滨州地区设滨州市,阳信县随属滨州市至今。阳信县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共10个乡级政区,人民政府驻地为阳信县阳城六路567号。

阳信县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和中国特产报社命名的“中国鸭梨之乡,交通便利205国道、滨博高速公路纵贯县境东部,省道大济路纵贯县域中部,德龙烟铁路横贯县域南部,设“阳信站”,滨德高速公路横贯县域北部,设“阳信”出入口。

阳信县有阳信水落坡民俗文化旅游区、金阳万亩梨园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张家集土改纪念堂、狼丘冢、廉颇衣冠冢、玉皇庙等名胜古迹。

2021年,阳信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6.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9.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8:38.8:46.4。

地名来历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马河之阳而得名。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境内聚居人群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少昊时为爽鸠氏地。

尧、舜、夏、商为季氏、逢伯陵氏、蒲姑氏地。

周属齐国地。

秦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皆为厌次县地。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阳信县,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治所信阳城(址在今无棣县信阳镇)。

东汉冀州渤海郡。延康元年(220年)改属乐陵郡曹魏时沿之。

晋属冀州乐陵郡(国)。

南北朝属冀州乐陵郡。刘宋时属冀州乐陵郡。元诩于熙平二年(517年)并瀛冀二州为沧州市,不久改为郡,阳信县属沧州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撤厌次县,其地划归阳信县,改属乐陵郡。

隋属渤海郡。杨坚废乐陵郡于马岭城置渤海郡,阳信为附郭。开皇六年(586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大业二年(606年)改棣州为沧州。大业八年(612年)废沧州复置渤海郡。阳信县均随改属。

唐属河北道棣州。李渊武德元年(618年)改渤海郡为沧州,阳信县属沧州。武德四年(621年)从沧州12个县中析阳信等4个县设棣州。武德八年(625年)撤棣州,阳信县复归沧州市。唐贞观八年(634年)阳信县改属德州。贞观十七年(643年)于厌次复置棣州,李隆基天宝(742年)改棣州为乐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乐安郡复改棣州,阳信县随之改属。

五代十国属棣州。

北宋河北东路棣州。

金属山东东路棣州。

元属中书省济南路棣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入主中原,阳信县随乐安州属中书省济南路。

明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武定州。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改为武定州,阳信县随属之。

清初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武定州。雍正八年(1730年)武定州直属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布政使司改为省,州升为府,阳信县属山东省武定府。

中华民国初属岱北道。1914年属济南道。1926年改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35年属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属鲁北行政区。

1937年10月,日军进犯阳信,国民政府地方政权溃逃。之后,日军建立日伪政权。

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始建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鲁边区。1944年1月,冀鲁边区改为渤海行政区,阳信县属第三专区。1945年8月,阳信解放,各级政权相继建立健全。1945年10月,渤海行政区下辖6个专区合并为4个,阳信县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渤海区第四专区改称垦利专区,阳信县属垦利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属垦利专区。1950年5月,改为惠民专区。1958年9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阳信县属淄博专区。1958年12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1961年,撤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同年10月复置阳信县,属惠民专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市,随属滨州地区。2001年1月,撤滨州地区设滨州市,阳信县随属滨州市至今。

行政区划

截止2021年10月31日,阳信县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共10个乡级政区。2022年,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来854个村民委员会调整为320个村民委员会和9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阳信县人民政府驻地为阳信县阳城六路567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鲁北黄泛平原,徒骇河、马颊河下游,德惠新河东岸。东靠滨州市沾化区滨城区,南接惠民县,西临济南市商河县、德州市乐陵市,北连无棣县、德州市庆云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26′~37°43′,东经117°15′~117°52′之间。县域东西长53.14千米,南北宽29.02千米,总面积798.47平方千米。

地质

阳信县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下坳部分,接近渤海凹陷中心。自白垩纪末期,受泰山燕山太行山高地隆起影响,随着大断裂发生,平原部分相对下降,渤海凹陷初见规模。到第三纪中期喜马拉雅山脉造山运动,平原继续缓慢下沉,沉降地平线以下。嗣后,以黄河为主的长期泛滥冲积,形成现在基本形势。第四系沉积厚约300米左右,沉积为黄土及未固结的砂、泥岩。其下为新生界下第三系沉积为主洼陷,谓之阳信洼陷。洼陷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的一个次级洼陷。北部紧邻无棣县凸起,南接林樊隆起构造,东与东营市凹陷毗邻。洼陷构造形态为一典型北断南超箕状式洼陷,即洼陷北部深,向南逐渐变浅。在县城下面发育一条近东西向展布弧形基岩深大断裂。上第三系厚约1000米左右,为河流相砂泥岩沉积。下第三系厚约4500米左右,属湖相沉积泥岩及砂岩。洼陷基底为太古生界变质岩系——花岗片麻岩,局部残留下古生界。在第三纪时期,商店地区发育有较大规模岩浆活动,该地区在地质史上为一地震活动区。

地貌

阳信县地貌类型属黄河冲积平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缓岗、微坡平地、浅平洼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其中,缓岗海拔在8~10米之间,面积约占县域面积24%;微坡平地海拔7~8米之间,占县境面积56%;浅平洼地,低于周围1~2米,海拔6~7米,分布在微坡平地之中,占县境面积20%,涝年易涝,旱年泛碱。

水文

阳信境内河流已形成较完整排灌体系。主要排涝河道为县境南部钩盘河、北部白杨河。两河横贯县境东西,东流入海。灌溉河道主要是幸福河(二干)与县境西部一干,两条引黄干渠纵穿县境南北,从惠民县黄河入境,再由温水线干渠将黄河水引向县境东部与西部。钩盘河由阳信县洋湖乡德惠新河后王涵洞发源,至西向东流经阳信县境,继续向东流入沾化区,汇入秦口河,境内流程44千米,流域面积499平方千米,可供灌溉排涝耕地30万亩。幸福河(二干),系1958年人工开挖簸箕李引黄总干渠第二条支干,起源于惠民县皂户李镇大朱家村引黄总干,由南向北流经阳信县境,再向北流入无棣县境汇入马颊河。境内总长15千米,引黄能力3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28万亩。

气候

阳信县属于东亚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象特征明显,四季分明。2020年,阳信县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13.6℃,降水偏多,年降水量638.4毫米,光照条件分布不均。阳信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0.8℃,年极端最高气温36.5℃,出现在6月7日,较常年偏低3.7℃,≥35.0℃高温天数5天,年极端最低气温-16.0℃,出现在12月30日,较常年偏高4.3℃,≤-10.0℃的低温天数9天。各季气温均偏高,春季虽气温偏高,但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起伏变化明显,4月多次出现气温骤降,致使作物遭受大面积低温冻害,夏季无明显高温天气。阳信县境内年降水量638.4毫米,较常年偏多134.8毫米,距平均百分率上涨27%,较常年最多值偏少180.2毫米,较常年最少值偏多374.2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80.1毫米,出现在6月2日。降水各季均偏多,时空分布不均,6月上旬后期至7月降水较少,农田旱情有所加剧,不利夏播作物出苗及苗期生长。阳信县常年同期日照时数2553.5小时。年内日照分布不均,雾霾天气多,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冬季光照条件较差,对反季节蔬菜生长与交通运输不利,春季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夏季日照明显偏少。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阳信县境地平土厚,种类较多,部分瘠薄盐碱地,截止2019年12月31日,阳信县共有耕地43502.42公顷、园地2229.50公顷、林地9677.46公顷、草地574.64公顷、湿地7.4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466.6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38.1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24.24公顷。

水资源

地表水大气降水1956~1979年,年平均自然降水径流4945.1万立方米,由于年际变化大,受地形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拦蓄能力低,资源不能尽其所用。过境客水引黄是阳信县主要水资源来源。1966~1981年引黄总量为8.48亿立方米,平均年引黄量为5302万立方米,其中春季引黄量3425万立方米。德惠新河入境客水1.40亿立方米,出境1.24亿立方米,全县利用量为1600万立方米。商东河入境客水可利用量为200万立方米。其他河有白杨河、钩盘河、青坡干等拦蓄部分自降径流为2200万立方米,相当全县径流总量的20.22%,利用量400万立方米。地下水阳信全县含水层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岩性为粉砂、粉细砂,隔水层主要是粘土、亚粘土、其特点是层多层薄组合复杂。浅层淡水一般埋深在50米以下,平均沙层厚度8米,其中小于10米的181.42平方公里。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木本植物有33科,90多个品种。杨柳科:旱柳、绵柳、毛白杨、胡杨、小叶杨等;豆科刺槐、国槐、紫荆、牧荆、紫穗槐等;柏科侧柏桑科桑树、条桑、无花果等;榆科:榆、白榆等;苦木科臭椿楝科香椿、等;云参科:泡桐;柽柳科:柳;茄科:枸杞;锦葵科:木槿等;鼠李科:枣、酸枣;蔷薇科:杜梨、等。

草本植物有52科,265种。其中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禾本科白茅止血马唐、旱、鹅冠草、芦、狗尾草等;菊科有黄篙、茵陈蒿(白篙)、蒲公英、大、七七芽苍耳、野菊花、牛蒡等;豆科有草木樨合萌、首等;唇形科夏枯草薄荷益母草白毛蛇(野地(环)等;旋花科牵牛茑萝、冤丝子、萝麻(老瓢)等;车前草科车前茜草科蓬子菜(刺蓬菜);藜科地肤、等;蓼科有扁蓄、水蓼等;苋科有苋、鸡冠花等;马齿苋科有马齿苋;莉科有杜蒺莉;莎草科有莎草;南天星科有半夏等。

·动物资源

兽类有野兔、黄鼬(黄)、老鼠、耗子刺猬亚科、蝙蝠等。

鸟类有麻雀、燕子、啄木鸟科松鼠鸡、雅鹏、猫头鹰灰喜鹊大杜鹃等。

爬行纲有蛇、蜥蜴、铅山壁虎蜗牛、蚯蚓,还有两栖动物青蛙、蟾蜍(蛤蟆)。

昆虫纲种类繁多,主要有蝶类、、胡蜂、细腰蜂、赤眼蜂螳螂蟋蟀科、蜘蛛、瓢虫尺蠖东方黏虫地老虎、蝼蛄、蚜虫、棉铃虫玉米螟二点螟金虫金针虫、、蚊、蝇、蛇、、蜇(麦消息)、蝎子、蜻蜓、倍足纲马莲虫)、食蝇、草蛉、姬蜂等。

鱼类有鲤鱼草鱼、花鲢、白鲢、长春、似鳊鯵鱼鲇形目、鳜鱼、黄鳝泥鳅等。

微生物真菌类大秃马勃(灰饽饽)、雷莪、茅、茨蘑菇、木耳(木)、长虫花、毒蝇、猪苓、酵母菌、黑曲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还有造成植物病害的真菌,小麦锈病、玉米叶斑病、黑穗病、梨黑星病、苹果炭疽病轮纹病杨树腐烂病、杨树枯稍病、白菜霜霉病等。

细菌类固氮菌、磷细菌、根瘤菌、还有致人畜生病的细菌,如导致痢疾、炭疽、鼻疽、鸡霍乱等细菌。

矿产资源

阳信县境在地质构造上为惠民凹陷的一个次级洼陷,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主要发育在第三系内,矿藏埋深在1300~4500米。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阳信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从60年代开始打探井,到80年代终于发现工业油气流。

煤炭主要分布在鹑鸽李乡的八里泊一带,埋深2500~3500米,因埋藏较深不易开采,是一项潜在资源。

自然灾害

阳信县内发生涝灾较严重,因是平原区,自然河流少,降雨不均,雨水一大遍地汪洋,易造成涝灾,对农业的危害很大。旱灾是境内主要气象性灾害,多于涝灾。大旱中旱较少,小旱几乎年年都有,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境内历史上树林很少,对风灾无防御能力,因而风灾也很突出,雹灾在县内不同的区域,有时成线,有时成片,或轻或重年年都有发生。霜害无年不有,有时早来,有时晚断,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余震连续十多天,波及县境,房屋摆动严重,老房出现裂缝,有的倒塌,城乡居民于空旷地方搭防震棚,宿留3周之久。

人口

综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信县常住人口为421502人。

2021年,阳信县全年人口出生率7.00‰,人口死亡率5.79‰,人口自然增长率1.21‰。年末总人口446544人。

民族结构

2019年,国务院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阳信县人民政府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阳信县是鲁西北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境内有22种少数民族成份,其中回族1.38万人。

经济

2021年,阳信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8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99.61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5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为14.8:38.8:46.4。

第一产业

2021年,阳信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2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8.95亿元,林业产值1.75亿元,牧业产值34.43亿元,渔业产值3.6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43亿元。

2021年,阳信县粮食播种面积102.25万亩,同比增长0.2%;单产428.79公斤/亩,同比增长0.2%;粮食总产43.84万吨,同比增长0.4%。棉花种植面积0.97万亩,总产量925.7吨,同比增长22.9%。蔬菜瓜类面积6.06万亩,同比增长2.4%,总产量19.12万吨,同比增长0.9%。水果总产量20.64万吨,同比下降2.1%。

2021年,阳信县完成创建市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7个,低产低效林改造4000亩,绿丰生态林场质量精准提升560亩,农田林网27000亩,林下经济5000亩。

2021年,阳信县生猪年末存栏12.19万头,同比增长0.4%,牛年末存栏18.47万头,同比增长1.9%,羊年末存栏26.26万只,同比增长54.4%,禽年末存栏472.73万只,同比增长3.5%,奶类产量2045吨,较去年有所下降。

2021年,阳信县水产品产量1.7万吨,建设打造的1500㎡的南美白对虾标粗育苗车间,完成首批育苗超过2000万尾,南美白对虾“135”养殖模式1800余亩,抽查结果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

第二产业

2021年,阳信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同比增长0.6%;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26.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3%。受铝价及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工业企业效益数据明显好于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0.5亿元,同比增长19.4%;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87.1%。

截止2021年,阳信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39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过50亿元的企业2家(独立法人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01亿元,同比增长17.3%。房屋施工面积27.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6%;房屋竣工面积27.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6.7%。

第三产业

2021年,阳信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7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65.06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7.01亿元,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4.89亿元,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77.17亿元。2021年,阳信县商品零售额74.91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1.3%,从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数据看,涉及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吃、穿类商品增长稳定;餐饮消费恢复好于基本生活需求,全县实现餐费收入7.16亿元。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信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有鼓子秧歌、木板大鼓、泥塑、水火流星、东路梆子、老会烧鸡、团子灯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2022年底,全县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鼓子秧歌,木板大鼓东路梆子等三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个。

阳信鼓子秧歌是山东省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个重要流派,阳信鼓子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以伞、鼓、棒、花(女角)为主要角色,舞蹈全过程基本上是典型化了的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2011年5月23日,秧歌(阳信鼓子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2。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琴专司伴奏。该曲目在阳信的传承代表人是李荣德。2009年9月27日,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路梆子原名梆子戏、章丘梆子,也叫“山东吼”,历史悠久、流行区域较广,是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据1995年《阳信县志》载:县境内流传河北梆子、东路梆子最早,已有300年历史。2016年,东路梆子获批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方言

阳信方言是阳信县的汉语方言,从汉语官话方言分区来看,属北方方言中冀鲁官话,从山东方言分区来看,属于西区西齐片,从滨州市方言大致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来看,阳信方言属于河北区。阳信县地形呈东西扁长状,大致可分为中部、南部、西北部3个不同方言区。中部以县城为代表。南部商店、翟王、洋湖等乡镇,成带状与惠民城方言相近;西北部(温店北部)与乐陵市接壤,受其影响,又成一方言岛。南部、西部与中部相比,各有特点,其主要区别是:南部,阳平与去声读音更接近一致,外地人初听以为降调字特别多,尤其阳平字作句尾时,降调更明显;西北部,把普通话里[s][ȿ]均读作[s]。

特产

阳信鸭梨驰名中外的阳信鸭梨,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阳信鸭梨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唐朝土生梨经过历代选优汰劣育出的优良品种,鸭梨酸甜适口、脆嫩多汁、皮薄核小、石细胞少。2016年“阳信鸭梨”获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强。2016年,阳信鸭梨通过非木质林产品认证。2019年获评“山东省地标名片”及“山东省地理标志(原产地)优质产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到2021年末,阳信县高中8处,初中20处,普通小学33处,幼儿园172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316人,其中专任教师5444人。

医疗事业

截止到2021年末,阳信县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393个(村卫生室312个),其中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个(阳信县人民医院阳信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疾病预制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健康执法大队1个。卫生技术人员2477人,执业(助理)医师1074人,注册护士1108人。实有床位2155张,其中医院1299张、卫生院75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0张。

科技事业

2021年,阳信县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9.4%。授牌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家,批建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备案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个,引进科技服务机构2家。登记科技成果5项,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登记技术合同93项,成交额12.75亿元。质押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7件,涉及54家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到6.4亿元。山东立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阳信金鑫电子有限公司、阳信东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一项专利获市专利奖三等奖。

体育事业

阳信县工人文化宫体育馆位于阳信县阳城八路以北、河东三路以西,九龙湖公园东南角。体育馆东面为18000平方米的400米标准田径场,西面紧靠体育公园,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附属建筑一层为阳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区域,二层为休息室、卫生间。体育馆室内面积1500平方米,设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看台座椅592座,加上活动座椅可容纳1200人,是集体育比赛、健身活动、群众娱乐、文艺演出等为一体的公益性多功能文化体育设施。

2021年,阳信县参加各类体育比赛50次,参赛人数达2250人次,获市级奖牌285枚(金牌150枚、银牌75枚、铜牌60枚)。截止到2021年末全县共有运动场所1318处,其中篮球场所362处、田径场所60处、门球场所9处、训练房7处、健身路径880处。

文化事业

2021年,阳信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剧院为一体的县综合文化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完成。截止到2021年末10个乡镇(街道)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综合文化站,图书馆、文化馆分馆。1个山东省文化建设样板镇、3个样板村,2个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家书屋示范点。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854场,公益电影放映7295场,送图书下乡活动115场。打造“新春大联欢”“梨花会系列文化活动”“消夏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基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乡村乡村春晚”,累计开展城乡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600余场。面向全县戏迷票友、乡镇(街道)文艺骨干、书画爱好者等举办戏曲、广场舞、美术等10余类公益艺术培训活动11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

交通

综述

阳信县城北距首都北京357公里,西南至省会济南市140公里,东南去行署驻地滨州市57公里。205国道、滨博高速公路纵贯县境东部,省道大济路纵贯县域中部,德龙烟铁路横贯县域南部,设“阳信站”,滨德高速公路横贯县域北部,设“阳信”出入口。

公路

阳信县过境的高速公路有长春-深圳高速公路、滨德高速,国道有205,省道239、246、247、317、316、315。

2021年,阳信县全县通车总里程达1811.84公里,其中国道52.81公里,省道59.71公里,县级公路213.12公里,乡级公路348.60公里,村级1137.58公里。

铁路

德龙烟铁路在阳信县辖区总长43.9公里,途径水落坡镇、商店镇、河流镇翟王镇流坡坞镇洋湖乡6个乡镇。

阳信站为德大铁路客货运站,位于阳信县城东南,河流镇高池村附近。阳信站站房中心里程为DK126+200,车站建筑总面积4597㎡,总建筑长度118.7m,总建筑宽度26.0m。站房主体地上二层,建筑高度13m。客站站房设于线路右侧,站前广场位于惠民县境内;货运站位于线路左侧,位于阳县县境内。车站距离阳信县城区约9公里,距离惠民县城区约9公里,阳信县规划地块内共有村庄17个,惠民县规划地块内共有村庄11个。

风景名胜

综述

2021年,阳信县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家,2A级旅游景区2家,争取到省级旅游发展资金6.7万元、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9.5万元;金阳街道王集村、洋湖乡庙五庄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第二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河流镇毛岸英旧居、商店镇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展馆于2021年上半年开馆。

旅游景区

阳信水落坡镇民俗文化旅游区由鼎龙、盘古、意象、昊天、顺工五个民俗文化产业园区组成。主要经营古典家具、瓷器、古玩字画、民俗老物件等产品。水落坡镇是“中国古典家具之乡”“中国明清家具、木雕、石刻集散基地”“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2012年12月,水落坡镇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鼎龙民俗文化传播公司被评为“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2013年12月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4年7月,被授予全国首家“中国收藏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金阳万亩梨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阳信县鸭梨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始于唐末宋初,距今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梨园是阳信鸭梨种植核心区,梨文化集中展示区,全县梨园多集中分布在金阳街道办事处梨园郭村一带,已初步形成了以该村为中心的万亩梨园旅游区。该景区集中连片种植着约5万亩鸭梨,梨园郭百年梨园古树群,园内既有鸭梨专业人士“山东省农民科技状元”朱万祥塑像,另外,景区还建有仙女授梨雕塑、观花台、鸭梨之乡纪念碑等景点。

名胜古迹

阳信县名胜古迹有“春秋狩于郎之地”遗址狼丘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衣冠冢东汉末年合葬黄巾军将士的黄巾冢、唐朝名医牛天齐之墓牛王冢、明代硬山式建筑玉皇庙,红色遗址遗迹有张家集土改纪念堂等。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1996年,阳信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中国特产报社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

2000年,阳信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鸭梨之乡”。

2018年,阳信县被授予第五届“山东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2020年,阳信县城喜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2020年,阳信县被省政府评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2020年,阳信县获得首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称号。

2021年,阳信县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阳信县被评为“山东省‘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参考资料

梨乡印象历史自然环境.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8

山东省(鲁)滨州市-阳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25

2021年阳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3

畅游阳信 阳信水落坡民俗文化旅游区.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4

畅游阳信 金阳万亩梨园.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4

阳信县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3

打造阳信、惠民交通枢纽中心.齐鲁晚报.2022-12-24

二轮山东省志 林业志(1988-2005)第三篇第三章第三节.山东省情网.2022-12-24

综合查询-阳信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2-28

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2-23

检索阳信县志库气候特征.山东省情网.2022-12-23

检索阳信县地情资料库自然资源.山东省情网.2022-12-23

阳信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8

检索阳信县地情资料库水.山东省情网.2022-12-23

检索阳信县地情资料库生物.山东省情网.2022-12-23

检索阳信县地情资料库矿藏.山东省情网.2022-12-23

阳信县地情资料库自然灾害.山东省情网.2022-12-23

滨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一号——第六号) _滨州网.滨州网.2022-12-23

民族团结携手谱华章:阳信县再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网易.2022-12-23

山东·滨州|阳信老会烧鸡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网.2022-12-28

阳信县金阳街道非遗传承“团子灯笼”走进校园.腾讯网.2022-12-28

阳信鼓子秧歌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单.滨州网.2022-12-23

阳信木板大鼓响彻百年风雨路.大众网大众数字报.2022-12-23

看山东滨州百年非遗百花齐放.光明网.2022-12-28

畅游阳信 阳信鼓子秧歌.阳信县人民政府.2022-12-24

山东非遗阳信木板大鼓:填补无电视机时的娱乐空白.中国新闻网.2022-12-28

名优特产 阳信鸭梨.滨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4

阳信县被评为山东省优质鸭梨基地.百家号.2022-12-24

首批“山东地标名片”“山东地标优品”公布.百家号.2022-12-28

阳信县工人文化宫体育馆简介.网易.2022-12-25

阳信县志库地理位置.山东省情网.2022-12-28

又有一条高速公路经过滨州.网易山东.2022-12-28

滨德高速全线开通 -齐鲁晚报数字报刊.齐鲁晚报.2022-12-28

阳信:驾驶员为赶时间不顾危险 车轱辘跑掉照开 - 海报新闻.海报新闻.2022-12-28

阳信S239大济路路段坍塌?莫急,这是场演练_凤凰资讯.凤凰网.2022-12-28

阳信县曝光6处隐患路段 途经请注意安全.百家号.2022-12-28

滨州市S315孤温线阳信绕城段改建工程将建设 - 法治山东网.法治山东网.2022-12-28

阳信县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经验被市局转发学习.腾讯网.2022-12-24

检索人物.山东省情网.2022-12-24

阳信县被授予第五届山东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法治山东网.2022-12-24

阳信喜获“国家卫生县城”,商店、河流获评“国家卫生乡镇”.百家号.2022-12-24

阳信县被省政府评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_阳信县.滨州传媒网.2022-12-24

滨州阳信县获得首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称号.腾讯网.2022-12-24

喜报!喜报!阳信县连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两项荣誉.澎湃新闻.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