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振兴区

振兴区

振兴区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的中心城区,是以工业、商贸金融、汽贸物流、地产开发、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区。振兴区地处丹东市的东南部,位于辽东半岛经济开发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黄海、渤海经济圈的最前沿,也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振兴区北面是景色旖旎的辽东第一名园锦江山,登顶可鸟瞰市区全貌;东临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

近年来,振兴区成为丹东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地,成为丹东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载体。随着新鸭绿江公路大桥建成,中朝黄金坪岛威化岛境外经济区合作开发,丹东市打造面向朝鲜半岛开放的“桥头堡”,和贯通东北亚的物流大通道战略的全面实施,振兴区成为了辽宁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3年,振兴区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3个,较2022年增加5个,同比增长17.8%,计划总投资124.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117.8亿元,包含新建项目6个、续建项目18个。

历史沿革

唐尧,属青州市。虞舜,属营州

夏,仍属青州。

商,又属营州。

周,为靺鞨族居址。战国,划入燕国版图,属辽东郡

秦,仍属辽东郡。

西汉,属西安平县武次县王莽时,西安平县改名北安平县,武次县改名恒次县。东汉,北安平县复改西安平县;恒次县复改武次县,后废。

魏,属平州,后合为幽州,西安平县属魏辽东郡。

晋,置西安平县,属辽东郡,晋朝,仍置西安平县。复置武次县。元兴三年(404年),被高句丽占据。十六国时,属前、前秦后燕势力范围,

隋朝=,被高句丽占据为庆州地。

唐总章元年(668年),县境为安东都护府辖地。

五代十国后唐,属渤海国天成元年(926年),为辽熟女真地,置盐州、开州、穆州、贺州市和来远城。

宋末,属金婆速府路,为东京路所辖。

元,属婆娑府路。后改置为婆娑巡检司。

明,置定辽右卫指挥使司,属辽东都司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宣城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属后金势力范围。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属岩厅。同治十四年(1875年),设局。光绪二年(1876年),置东港市,求奉天府凤凰直隶厅。振兴区属安东县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东县属分巡沈阳市东边兵备道(东边道)。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改名兴凤道(分兴京凤凰兵备道)。

民国3年(1914年),安东县仍隶奉天省东边道。民国18年,废道,奉天省改名为辽宁省,安东县隶辽宁省。1932年,辽宁省复改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奉天省。1934年,建安东省,安东县属安东省。1937年,析安东县置安东市。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东市划分为中央区、镇江区、中兴区。同年,镇江区、中兴区合并,设立镇兴区。

1965年,镇兴区更名振兴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8年,增设永昌街道。

1999年,东港市安民镇,振安区浪头镇、花园办事处划归振兴区。

2008年,浪头、安民2个镇划归边境经济合作区,东港市汤池镇划归振兴区。

2009年,设立西城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振兴区下辖7个街道、3个镇。

政治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振兴区,地处丹东市东南部,东临鸭绿江朝鲜隔江相望,西与东港市相接。北靠锦江山,西南经鸭绿江口与黄海相联。总面积8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振兴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气候

振兴区属于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寒适度,阳光雨露和谐。来自太平洋的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沿地形抬升,带来丰沛雨泽。长白山——千山山脉横卧于北部和西北部边界,对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寒冷干燥的西北风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春秋季节是南、北风交替的季节。春季冷空气开始衰弱北退,暖空气北进;秋季则反之。上述天气形势特点,形成为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

水文

振兴区共有大、中、小河流7条。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

振兴区主要水系有:鸭绿江,在丹东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2822平方公里,流经丹东境内的河长203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振兴区林地面积4470.8公顷,其中公益林面积3236.4公顷;商品林面积1234.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5.2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振兴区共有野生植物群落18科418种,其中名贵珍稀树种10余种,真菌类32科280余种、苔藓植物66科340种,蕨类21科80余种。

地理情况

振兴区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的中心区,是以工业、商贸金融、汽贸物流、地产开发、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区。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峰值推进,特别是中朝边境一桥两岛的开放开发,丹东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开发高潮,一批批美、欧、日、韩、台、港等有识之士纷至沓来,踊跃投资。振兴区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丹东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地,成为了丹东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载体。随着新鸭绿江公路大桥建成,中朝黄金坪岛威化岛境外经济区合作开发,丹东打造面向朝鲜半岛开放的“桥头堡”,和贯通东北亚的物流大通道战略的全面实施,振兴区成为了辽宁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动物资源

振兴区淡水鱼类有鲤、鲢、草、等多种。沿海的游泳生物主要有脊椎动物鱼类82种,甲壳亚门虾类19种,软体动物门贝类41种和藻类2种。

植物资源

振兴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果子松、沙松、中国红豆杉柞树,华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种有赤松油松、麻栎、蒙古栎、板栗、臭椿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全区人口41万,其中城镇人口为396968人,占97.79%;乡村人口为8951人,占2.21%。

2021年6月,丹东市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振兴区人口数为42.3538万人。

民族

振兴区有汉、满、蒙古、回、朝鲜布依族等民族。

经济

综述

2010年,振兴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4.6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38053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48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50%。

2014年,振兴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9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实现16.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达到100.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6%。

2020年,振兴区地区生产总值119.2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98.0亿元,下降3.7%。

居民收入

2020年,振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91元,比上年增长1%。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振兴区固定资产投资268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建设项目投资36721万元,下降14.9%;房地产开发投资231842万元,增长24.7%。

从投资规模看: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30个,当年竣工投产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9个,占全部建设项目个数30%,完成投资13419万元,比上年下降50.4%,占全部建设项目投资完成额36.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个,占全部新开工项目个数11.8%,完成投资额10353万元,下降39.9%。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建设投资145271万元,增长33.2%。房屋施工面积14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其中,住宅面积108.6万平方米,增长5.8%。房屋竣工面积10.3万平方米,增长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2%。商品房销售面积22.9万平方米,增长16.9%。商品房销售额18.7亿元,增长32.6%。商品房待售面积15.5万平方米。

税收

2020年,振兴区全口径税收收入148044万元,比上年下降7.8%。

财政

2020年,振兴区全口径财政收入151221万元,比上年下降10.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813万元,下降7.3%。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3643万元,下降1.2%,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87%;其中,增值税税收收入32848万元,下降11.9%;企业所得税8323万元,下降20.3%;个人所得税2863万元,下降21.5%;非税性收入3170万元,下降61.8%

2020年,振兴区财政支出114828万元,比上年增长54.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869万元,增长48.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17454万元,增长36.9%;教育支出20689万元,增长37.1%;科学技术支出181万元,下降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230万元,增长41.1%;医疗卫生支出12814万元,增长21.6%;农林水事务支出3364万元,下降4.9%;城乡社区支出7250万元,增长40.6%。

第一产业

2014年,振兴区合作社发展到26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1家。培育形成畜禽养殖、林业苗木等六大产业,扶持澳森食品、正兴食品等企业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新建高标准草莓、蔬菜大棚68个。复兴村大榛子种植形成规模,栽种面积达500亩。

2020年,振兴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065万元,比上年下降0.3%。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172.96公顷,比上年增长7.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49.51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23.45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71.3:28.7。

2020年,振兴区粮食总产量8835.99吨,比上年下降9.39%。其中,玉蜀黍属产量5525.4吨,下降15.87%;稻谷产量2999.3吨,下降1.27%;大豆产量185.8吨,增长27.2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6吨;水果产量8057.68吨,增长7.2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477.95吨,下降3.3%;草莓产量5561吨,增长11.8%。

2020年,振兴区肉类总产量1545.46吨,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猪肉产量690.71吨,增长22.5%;牛羊肉产量0吨,下降100%;禽肉产量854.75吨,增长2.5%。禽蛋产量725.58吨,下降26.5%。其中,鸡蛋产量576.10吨,下降32.3%。奶类产量304.54吨,下降1.8%。其中,牛奶产量207.36吨,下降1.7%。猪存栏15280头,增长70.5%;羊存栏736只,下降0.7%;家禽存栏83447只,下降36.7%;大牲畜存栏58头,下降9.38%。

2020年,振兴区水产品产量4498吨,比上年下降1.1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354吨,下降3.15%;海水产品产量2144吨,下降1.65%。海水产品产量中,贝类产量157吨,下降41.42%。农用机械总动力8728.1千瓦。拖拉机拥有量49台。

第二产业

2014年,振兴区新签约落地工业项目7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新口径),同比2013年增长12%。完成兴研液压等7个“增减挂钩”项目的用地组报卷工作。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汤池综合工业园区南北区的整体环评工作已经完成,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完成了重点配套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有各工业企业500余家,主要有机械、电子、化工、服装、印刷、食品和房地产开发等30多个行业,产品达1500余种。

2020年,振兴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户。规模以上工业资产340877.4万元,负债合计186179.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48048.9万元,比上年增长5.67%;利润总额16618.1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4.02%。出口交货值28208.38万元,下降14.16%。

2020年,振兴区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54户,建筑业总产值1148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7793万元,增长165.6%;安装工程产值12579万元,下降6.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93014万元,比上年增长77.5%;房屋施工面积8.9万平方米,下降29.9%。

第三产业

2014年,振兴区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20.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9%提高到61%。以万达广场、白马商厦、汇侨国际广场营业为标志。鹏欣水游城、华美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项目推进使锦山大街西部商业中心已具雏形。

国内贸易

2020年,振兴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8.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5%;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类和居住类分别上涨1.7%、1.0%、0.4%、和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下降0.4%和3.8%。

2020年,丹东市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增长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2%。

2020年,振兴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2.1%。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下降12.13%;乡村零售额下降11.03%。分规模看,限额以上零售额下降15.73%;限额以下零售额下降9.32%。

在4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零售类值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38234.1万元,比上年下降29.7%;汽车类零售额157972.6万元,增长7.38%;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18913.9万元,下降21.48%;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1571.7万元,增长2.53%;饮料类零售额828.2万元,增长3.59%;烟酒类零售额1258万元,下降73.84%;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3358.6万元,下降63.9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315.7万元,下降61.71%;中西药品类零售额5960.3万元,下降2.5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10286.3万元,增长23.78%;化妆品类零售额4330.5万元,下降10.4%。

对外贸易

2020年,振兴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万美元,新办三资企业1家,外商出资额10万美元,三资企业实有84家,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32.14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4年,振兴区共有学校18所,共向教育投入达5600余万元,新建汤池镇中心幼儿园;为福春、红房小学等16所学校校舍进行翻新及维修改造;为汤池中学、二纬路小学等6所学校铺设塑胶操场;为26中、春英等学校配置“班班通”教学设备92套;为全区中小学配置专用教室、计算机教学仪器等设备,11月底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区审核评估。

截至2020年,振兴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所,教职工1265人,其中专任教师1253人。在校学生17064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294人,小学在校生15770人,幼儿园在校生44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5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普高)89.25%。

医疗卫生

2014年,振兴区共有医院21所,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六道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扩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3%。全年发放新农合补助800万元,投入46.3万元为全区农民办理大病医疗保险。在全市率先获得辽宁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7.8%,自增率-0.69‰。

截至2020年,振兴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4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床位(以上均为实有床位数)399张。其中,医院230张,卫生院169张。卫生技术人员1174人(含乡村医生、检验、药剂、影像技术人员),比上年增长3.6%。其中,执业医师432人,增长6%;助理医师115人,增长4%;注册护士533人,增长8%。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人口覆盖率100%。

基础设施

2014年,振兴区拆除各类私搭乱建1300余处。投入资金1400万元用于乡村建设,对汤池镇排水管设施、环卫设施、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新修村级柏油路五公里。积极实施青山工程,完成土地整理200亩。投入300万元,购置铲车、扫道车、压缩车等清扫保洁设备,投放垃圾回收箱和果皮箱460个;投入450万元,对12个旧小区进行了改造,解决了一批老旧小区道路破损、排水不畅的问题。投入150万元在汛期前修缮阳光小区北侧、第三幼儿园东侧护坡等城区防汛险段,保证城区安全度汛。进一步深化以镇街为主体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将辖区严管街路数量增加到40条,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管理。

科学技术

2020年,振兴区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4件。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同比增长31.8%。技术合同成交额304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振兴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个,其中: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7个;社区书屋50个,藏书量10万余册;农家书屋14个,藏书量2.7万册;村文化广场15个,面积19400平方米;业余群众文化团队200个。

社会保障

2020年,振兴区城镇新增就业31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78%,比上年增长0.1%。

截至2020年,振兴区共有各类福利院、民办托老所17个,共有床位986张,收养各类福利、养老人员657人。全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59个(其中含合作区9个)。

2020年,振兴区城乡共有低保户3528户,比上年减少8.6%。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2716户,农村享受低保待遇812户。城乡享受低保待遇4699人,减少11.15%。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3494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1205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08.89万元,比上年减少3.9%。其中,城镇发放保障金2345.33万元,下降3.8%;农村发放保障金363.56万元,下降2.3%。

文化

民俗文化

丹东市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满族占全市人口的32%。住宅建筑:住宅位置一般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向阳盆地,房向朝南,传统满族建房一般多为三间。饮食:满族人喜好火锅、涮肉、烤肉。火锅有1400多种丹东沿江、沿海、沿边,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独特的旅游环境,四季分明,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活动

2014年,振兴区通过开展主题文化、新春文化、特色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200余场,培训群众文化艺术骨干近千人。落实文化惠民资金18万元,扶持镇街文化艺术基地20个、群众艺术骨干队伍65支。全力打造“钢琴之区”、“京剧之区”品牌,成功举办“东北东部城市佳兆业杯青少年钢琴大赛”、“锦绣丹东市交响京剧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地方特产

黄蚬炒米叉子

黄蚬炒米叉子,以米叉子为主料,以黄蚬子肉、韭黄胡萝卜、元葱等为辅料,加蒜沫、香油等调料,煸炒而成。乃丹东最具特色小吃之一。

花开富贵叶子鱼

花开富贵叶子鱼系丹东名菜,是以鸭绿江上游的草鱼为主料,辅以油菜、西红柿、胡萝卜等,配以瑶柱等调味品精制的。

先将活草鱼宰杀剔取肉制作成鱼泥,加入调味品和辅料,然后用鱼泥作成叶子状,用油滑制成熟,再用滑炒调味,摆在盘中。

旅游

抗美援朝纪念馆

新馆是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

陈列馆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楼高19.4米,上有5个民族风格的小亭,外墙为灰白花岗石剁斧石贴面。陈列馆的中央为序厅,序厅的正面以“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圆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

全景画馆为高28.4米,直径46米的圆形建筑,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全景画陈列厅,下层为空军专馆和临时展厅。

鸭绿江大桥

位于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特别行政区之间的鸭绿江上,横卧着的两座大铁桥,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为上桥和下桥,这就是人所共知的中朝友谊桥和断桥。

英美领事馆旧址

1903年,英国决定在安东设领事馆,选址在今锦江山公园东侧。领事馆房屋建成后,英国立即派领事进驻,同时美国在安东的领事权也由英国兼任。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英国人邵兆直(译音)在安东建立怡隆洋行,经办轮船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美领事撤走,由邵兆直代理英国领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邵兆直去上海市,委派怡隆洋行的两名中国职员滕钟、刘国芳代为管理。解放后该建筑收归人民政府管理。

鸭绿江公园

鸭绿江公园,位于丹东市市中心区域南侧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全长3.4公里,是丹东市打造鸭绿江旅游品牌的重要形象工程。滨江路公园始建于1979年,198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占地面积4.9公顷。

锦江山公园

锦江山占地面积91.06公顷,始建于1916年,原名镇江山公园,1965年改为现名。富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园大门屹立在入口处,朱红圆柱,壁画装点。公园大门始建于1924年,原为木结构,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结构,1959年改建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牌坊。它长34米,高17米,总建筑面积为396.7平方米。牌坊顶部雕刻精细,绘以各色古典图案,黄绿相间的彩色琉璃瓦沿檐脊而下,依次排列32个形象逼真的琉璃狮子。卷棚下绘有52幅山水画。

代表人物

王崇愚,金属缺陷电子结构与材料设计专家,主要从事材料缺陷电子理论的基础性研究。1932年10月12日生于丹东。195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专业。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福茂,出生于1967年3月,1985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共振兴区委副书记、振兴区人民政府区长。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了“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名单”,振兴区名列其中。

2020年11月,振兴区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交通

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沈丹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鹤岗—大连高速公路(丹东——通化)、丹东—锡林浩特市高速公路(丹东——海城)穿过振兴区。

参考资料

..2024-10-14

2023年1-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解读.振兴区人民政府.2024-10-14

走进振兴-振兴区人民政府.走进振兴-振兴区人民政府.2022-02-17

振兴概况-总体概况-振兴区人民政府.振兴概况-总体概况-振兴区人民政府.2022-02-17

【聚焦项目年】振兴区:锚定目标不放松 踔厉奋发启新程.澎湃新闻.2024-03-28

历史沿革.振兴区人民政府.2020-03-03

丹东市振兴区:做深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丹东市_新浪新闻.新浪新闻.2022-02-23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振兴区.国家统计局.2021-05-25

政府领导_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政府.振兴区人民政府.2021-05-25

鸭绿江之窗.鸭绿江之窗.2022-0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08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080号.2022-02-17

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名单的公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名单的公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2-02-17

振兴概况.振兴区人民政府.2020-03-03

丹东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丹东市统计局.2021-06-11

振兴区美化市容亮新招.振兴区美化市容亮新招.2022-02-17

【三城】振兴区精准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城】振兴区精准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02-17

「振兴要闻」振兴区政协召开九届十三次常委会议.「振兴要闻」振兴区政协召开九届十三次常委会议.2022-02-17

丹东振兴区“创城”“组合拳”见成效.丹东振兴区“创城”“组合拳”见成效.2022-02-17

振兴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变化看得见 百姓得实惠.振兴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变化看得见 百姓得实惠.2022-02-17

振兴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振兴区人民政府.振兴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振兴区人民政府.2022-02-17

振兴区开展元宵节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今日振兴-振兴区人民政府.振兴区开展元宵节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今日振兴-振兴区人民政府.2022-02-17

中国满族医药国际博览会在丹东开幕.凤凰网.2020-03-03

副市长陈福茂到高速公路丹东站督导检查我区疫情防控卡点工作.振兴区人民政府.2020-03-0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06-04

副市长张睿到我区汽车企业和大型商超对社零额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今日振兴-振兴区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睿到我区汽车企业和大型商超对社零额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今日振兴-振兴区人民政府.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