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方面军

方面军

方面军(front 陆军)是战略战役军团,是集团军的上一级编制。方面军是武器力量的战役战略兵团。通常于战争开始时组建。用于完成在陆战区一个或数个战略方向上的战略战役任务。

方面军是军团级建制单位,有正式名称。“方面军”就是负责某一方向上的战略重兵集团。诸兵种合成的方面军,由若干个集团军及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属于统帅部之下最高一级的作战建制单位。

中国最早出现方面军,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曾编有方面军。通常都认为方面军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军队建立了5个方面军。自1937年8月组建华北方面军始,日军先后有21个方面军(包括关东军、华中派遣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共有17个方面军。美国军队德军集团军编制较大,有的甚至超过了苏联红军的方面军,因此没有方面军这一级编制。

基本概念

诸兵种合成的方面军,由若干个集团军及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属于统帅部之下最高一级的作战建制单位。方面军通常在战时组建,担负一个或数个战役方向上的作战任务,可独立作战或与其他方面军协同作战。

方面军是军团级建制单位,有正式名称。“方面军”就是负责某一方向上的战略重兵集团,比如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西南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等,一般没有固定番号,名称随战争进程和负责的方向变化而调整,比如朱可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是在苏军解放乌克兰首府基辅之后改称的,原来名称为“沃罗涅日”方面军。

发展历程

中国

中国最早出现方面军,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曾编有方面军。不过当时的方面军是在集团军之下的,如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之下有5个方面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之下有9个方面军。方面军为临时编组,下辖少则两三个军,多则七八个军。与此同时,孙传芳的五省联军20万人,也编组了6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下辖几个师或混成旅,三四万人。东北地区的奉军也于1926年编组7个方面军团。张学良为第三方面军团军团长。每个方面军团少则三四个军,多则十几个军。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军队野战部队的最高编制为集团军。抗战后期,何应钦任总司令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下辖4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辖3-4个军,实际上和集团军差不多。

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当时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任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方面军以下按当时国民革命军的编制,依次为军、师、团、营、连、排、班,但很快就取消了方面军和军两级建制。

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虽然有了各级的建制单位,但部队建制不完整,通常一个军只有几千人,一个师才一两千人。1930年,红军经过近3年的创建和在游击战争中的发展,已进入组织形式和作战形式变革的新阶段。1930年4月15日,中央军委发布军事工作计划大纲,决定全国红军集中组织,统一指挥。并决定成立军团以上的统一指挥机关,指示各地红军合编或扩大部队,以遂行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同年6月,按中央的决定,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8月23日,红一、三军团在湖南浏阳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1936年7月2日,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在西康甘孜地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兵力最多时都曾达到10万之众。另外,1933年7月入闽作战的东方军(亦称东方面军),1936年8月功会师后的左路军和右路军,1936年11月西渡黄河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等,都具有方面军的性质。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取消方面军的番号。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虽无方面军之名,但执行战略任务时确有其实。为进行战略决战,在各大战略区先后编组了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等野战军。野战军的编成和任务与方面军类似,下辖若干兵团(相当于集团军),兵团辖军(纵队)。战争结束前,最大的野战军兵力达上百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各野战军和兵团番号陆续撤销,部队平时以军为最大编制单位,战时则编设方面军、集团军。1953年底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在所作《四年来的军事工作总结和今后军事建设上的几个问题》中,谈到了军区调整问题:大军区的划分,原则上应是按照预定的全国作战计划,从未来的作战区分上建立一级军区(战时即方面军)和二级军区(战时即集团军)。在解放军军队标号中也有表示大军区(方面军)的标号。

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授予尉官军衔的权限如下:少尉中尉、上尉晋级时,由方面军或一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命令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方勤务部长、总干部部长、各军种兵种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对其所属尉官有与方面军或一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同等的军衔授予权。

世界

俄罗斯/苏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军队建立了5个方面军,即北方方面军、西北方面军西方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方面军,每个方面军辖3个左右集团军,总兵力约30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日本都建有“方面军”。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伊始,苏军统帅部就依据动员计划,在国土西部的五个军区基础上迅速组建了二战时期最初的五个方面军,由于作战方向都是西方,与沙俄军队方面军的名称一样,即北方方面军(圣彼得堡军区)、西北方面军(波罗的海特别军区)、西方方面军(西部特别军区)、西南方面军(基辅特别军区)和南方方面军(莫斯科军区的机动部队)。以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苏联红军又相继建立了新的方面军,到1943年达到最高峰的16个方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中先后使用了37个方面军的番号,其中个别方面军被重建达3次之多。苏军方面军编制规模少的辖3个集团军,多的达到10个左右集团军,如1945年4月柏林会战前夕,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有9个集团军,5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7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总兵力达到90万人。战争后期方面军司令为大将或元帅军衔格奥尔基·朱可夫伊万·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尼古拉·瓦图京等名将都担任过方面军司令。

日本

方面军为日本陆军战时临时编组的战役军团。1937年以前,日本陆军的最高编制为军。随着侵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日军大幅征召兵员,扩建陆军,于军之上再设立方面军及总军的编制。自1937年8月组建华北方面军始,日军先后有21个方面军(包括关东军、华中派遣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共有17个方面军。

方面军司令官为陆军大将或陆军中将,方面军参谋长为陆军中将或少将。方面军的命名有两类:一类是以地域命名,如华北方面军、缅甸方面军;一类是以序数命名,如第一方面军、第六方面军。

日军的方面军是战时编组单位,编制不固定,一般下辖几个军,并直辖若干师团旅团,兵力从十几万人到二三十万人不等。华北方面军编制规模较大, 1940年8月百团大战时,华北方面军下辖3个军:第一军,辖第三十六、第三十七、第四十一师团,独立混成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六旅团;第十二军,辖第二十一、第三十二师团,独立混成第五、第六、第十旅团;驻蒙军,辖第二十六师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骑兵集团;方面军直辖第二十七、第三十五、一一〇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第七、第八、第十五旅团。共9个师团、12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总兵力25万人。

美国/德国

美国军队德军的集团军编制较大,有的甚至超过了苏联红军的方面军,因此没有方面军这一级编制。有人认为德军、美军的集团军群相当于方面军,这是从编制级别上理解,集团军群和方面军都是集团军的上一级,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美军、德军的集团军在编制规模和使用上介乎于苏军集团军和方面军之间,美国的第十二集团军群兵力达到130万人,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则超过150万人。事实上德军一个集团军群通常对抗苏军几个方面军,苏军对德国集团军群的作战都是方面军群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平时最高编制为集团军,战时设置方面军。美国设有集团军群指挥机构,战时充实编制。

作战运用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宣告成立,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组成,下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红25军,总兵力近3万人。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从成立到1932年6月,7个月的时间里,红四方面军积极开展外线作战,连续进行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等进攻战役,歼敌6万余人。鄂豫皖根据地得到迅猛发展,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景。国民党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的同时,也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了“围剿”。在经过3次“围剿”失败后,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多万国民党军向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由于张国焘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苏区军民虽英勇奋战,但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10月,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在红安县上新集镇黄柴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12月7日,红四方面军进抵秦岭南麓陕南城固县小河口,并于8日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即“小河口会议”。会上,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等同志批评了张国焘在退却转移、肃反、土地革命等工作中的错误,批评其在领导工作中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建议恢复“军委会”,实行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会议最后决定,成立“前敌委员会”,集体研究和决策重大事项,并在陕西建立革命根据地。会后,红四方面军部队继续南进,于12月11日抵达城固以西汉水岸边的沙河营,准备南渡汉水。由于船只极少,时间紧迫,徐向前和陈昌浩等人便到江边勘察选点。而后,全军除伤病员和妇女坐船、骑马渡江外,其余均星夜涉过寒冷刺骨、齐腰深的汉水,直奔上元观。至此,红四方面军在冲破敌人一连串围追堵截后,摆脱西进以来的被动局面。

1933年6月26日,粉碎川军“三路围攻”后,红四方面军由旺苍国华镇进入朝天李家坝,迅速进行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到1935年4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朝天区时,红军在朝天境内共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1个、区级苏维埃政权4个、乡级苏维埃政权19个、村级苏维埃政权92个,苏区政权面积达到1400平方千米,人口约8万人。在朝天这块红色的土地上,1160多名儿女参加红军,其中510余人为国捐躯,300余人被追认为红军烈士,被敌人杀害的苏区干部和革命群众740余人。斗争中,朝天人民节衣缩食,克服困难,积极为红军打粮运粮,筹送军需物资,上千名游击队员配合红军参加了无数次大小战斗。

1943年7月12日,苏联红军西方方面军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奥廖尔方向转入进攻,3天后中央方面军也发动进攻,此次战役代号“库图佐夫”,苏军给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造成重创,解放了卡拉切夫等数个城市,并于8月15日晨进入奥廖尔市。8月3日,沃罗涅日市和草原2个方面军开始发动“鲁缅采夫”进攻战役,5日即占领了别尔哥罗德市,接着开始解放左岸乌克兰领土。在为期20天的战役中,苏军重创德军并前出至哈尔科夫。8月23日凌晨2点,草原方面军发动夜袭,破晓时分即夺回了哈尔科夫的控制权。为庆祝“库图佐夫”“鲁缅采夫”两大进攻战役的胜利,以及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的解放,8月5日,莫斯科自卫国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鸣放了礼炮。

1945年4月,苏联政府向日本发表声明,废除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理由是在新的条件下,该项条约已毫无意义可言。同时,在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着手军事准备。4月间,从原驻守远东的两个方面军(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方面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组成一个滨海军队集群。5月,苏联从西线抽调大军来增强远东的部队。7月,苏联正式开始准备对日作战,并且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8月2日,滨海军队集群改称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原来的远东方面军改称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普尔卡耶夫),以及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这样一共就有了3个方面军。所有军队都由苏联远东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指挥,他统辖由11个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由1个坦克集团军和3个航空集团军组成,共有131个师、117个旅,总计1747000人。此外,还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和红旗黑龙江省分舰队协同地面部队作战。苏联红军拥有强大的武器装备,仅作战飞机就有5170多架,坦克和自行火炮5250辆。而关东军的兵力远远落后于苏军,因此,形成极大的优势。

1945年8月9日零时一过,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苏边界突入,苏军对日本发动全线总攻击。苏联红军分四路进军:第一路是后贝加尔方面军,担任主要的突击任务,从西面突入东北的中部平原,还同远东第一方面军相呼应,形成一大包围圈,切断关东军同华北日军的联系,分割和围歼关东军第三方面军的主力于长春、沈阳市地区。第二路是苏蒙联军,进攻承德、锦州市张家口市。第三路是远东第—方面军的北翼部队,任务是从东面突入东北的中部平原,分割和围歼关东军第一方面军的主力于牡丹江敦化市地区。然后,向长春市哈尔滨市地区进攻。第四路是远东第二方面军,任务是策应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方面军北翼部队,担任辅助的突击,在红旗黑龙江省分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进击哈尔滨、齐齐哈尔市方向,牵制并歼灭关东军的独立第四军。此外,远东第一方面军南翼部队在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切断了关东军和日本本土的联系,并向朝鲜北部进击歼灭了那里的日寇。经过几天的突击,各路苏联红军的进攻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在进军途中虽然遇到一些关东军部队的抵抗,但阻力不大。到8月11日,鲁北、突泉县洮南市、化德、多伦等地已被后贝加尔方面军攻占。远东第一方面军北翼部队到8月14日已攻占牡丹江市等地;南翼部队在美国太平洋舰队配合下,于8月12日攻陷了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两港口,不久又攻占了清津港

在1945年8月14日前,远东第二方面军把饶河县宝清县攻占,并封锁了孙吴。8月14日,《波茨坦公告》终于被日本政府所接受;15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诏书。关东军士气更加低落,整个防御体系瞬间便瓦解了。17日,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向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提出建议停战;18日,他将同苏联红军交战的日本第一方面军、第三方面军、独立第四军和第二航空军的参谋长召集到长春市,命令日本停止作战、向苏军投降。19日,苏军要求关东军停止全部战斗、缴械投降不得迟于20日12时。除若干通信联系断绝的部队外,在指定时间内,关东军全部缴械投降于苏军。19日,后贝加尔方面军进占齐齐哈尔市之后,进逼长春、沈阳市,并于20日进驻。苏蒙联军也于19日进占承德和张北。20日,远东第一方面军的北翼部队向吉林省哈尔滨市两个重要城市发起进占。远东第二方面军还进占了佳木斯市,并向哈尔滨开进。22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官兵大约200人,分乘10架战略运输机到达旅顺、大连市;23日、24日,苏联红军坦克部队乘火车进占大连和旅顺。远东第一方面军南翼部队,继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清津元山等港口攻陷之后,24日进占平壤

到1945年8月下旬,进入东北地区腹地的几路苏军,在中国出关作战的八路军东北抗日联军的协助下,顺利进占所有重要城镇。在朝鲜北部,在金日成领导的人民武装配合下,苏军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到8月30日为止,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关东军各部队,武装全部被解除。为了加快解除投降的日军武装和接收俘虏,为了使破坏工业企业和其他重要设施的情况得到阻止,不让日本人把贵重物资运走,在中国东北、朝鲜、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一些大城市,苏联红军都实行了空降。三个方面军的部队于8月20日在东北地区中心地区会师,中国的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沈阳市等大城市和工业区都获得了解放。8月23日苏军占领辽阳市、旅顺,24日,又占领了大连市。至此,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完全解放。在南库页岛,8月11日晨,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所辖部队发起攻势,越过北纬50度分界线,进入库页岛南部,13日开始对日本守军发起攻击。当时日本在南库页岛的守军为日本北部军管区第五方面军的第八十八师团,大约有1.8万人的兵力。经过一番战斗后,22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25日,苏联红军进占落合、丰原等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一支陆战队还把大泊等地占领,南库页岛的战事便告结束。在千岛群岛,8月15日夜,远东苏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下达了远东第二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立即准备实行登陆作战的命令。日军第九十一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联队驻守北千岛;一个独立混成旅团驻守中千岛;第八十九师团驻守南千岛,总计兵力大约五六万人,这是当时日本在千岛群岛的守军部署。18日晨,远东第二方面军所辖部队在海军舰艇的协同下,开始对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发起攻占。经过战斗,23日,日本守军同苏联红军签订停战协定。从24日起,苏军部队从北往南依次进占千岛群岛的各岛。9月1日苏军又进占国后、色丹两岛,苏联当局宣布千岛战斗结束。

1955年11月的辽东半岛演习,是集团军在方面军编成内的抗登陆战役演习;1957年8月,中原地区、苏联、朝鲜军队在中苏朝边境沿海地区举行了歼灭敌人濒海集团的方面军进攻战役实地演习;1981年秋的华北大演习,则是方面军防御战役实兵演习。

参考资料

中央文献术语英译:长征篇.英语点津.2024-03-10

..2023-11-22

..2023-11-22

方面军,从战火中走来的“庞然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3-10

八十年前的百团大战:应该了解一下日伪军编制.百家号.2024-04-16

爬冰卧雪战天险 披荆斩棘开新路.中国档案报.2024-04-11

【红色记忆】红四方面军在朝天‖付尹.四川省情网.2024-04-11

库尔斯克战役不为人知的五件事.中国军网.2024-04-16

403 Forbidden.人民网.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