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
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英文名:Nicolay Fiadorovish Vatutin,俄文名:Николай Федорович Ватутин)(1901年12月16日-1944年4月15日),男,出生于苏联别尔哥罗州切普希诺镇,先后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基辅高级联合军事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等,二战时期苏军将领。
1920年4月,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参加苏联红军,次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开启其军事生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奋战于卢甘斯克、旧别利斯克等地,并参与对马赫诺匪帮的作战行动。战后,他逐步晋升,历任排长、连长以及步兵第7师司令部参谋等职务。1931年至1941年期间,他先后担任师参谋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第一部部长、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等要职,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指挥与管理经验。
二战爆发后,1941年6月30日,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出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1942年5月至7月,他担任苏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同年7月14日,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转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成功抵御沃罗涅日方向的优势敌军。1943年3月,他再次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防御交战及反攻作战中表现卓越。1944年2月29日,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在前往部队途中负伤,于同年4月5日去世,葬于基辅。这座城市为纪念他建立了纪念碑,随后,他因卓越功绩获得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勋章各一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1年12月16日,尼古拉·费多罗维奇·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出生于苏联别尔哥罗州切普希诺镇。1920年4月,他参加苏联红军,次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开启其军事生涯。
学习经历
在学业上,尼古拉·费多罗维奇·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先后于1922年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1924年毕业于基辅高级联合军事学校。1926年,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考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并于1929年6月毕业,任步兵第7师参谋,此次学习让他意识到自身军事理论知识欠缺,便想再次入学。1934年,他如愿二次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进修,直至1937年于总参军事学院顺利结业。
作战经历
中国国内战争时期,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奋战于卢甘斯克、旧别利斯克等地,并参与对马赫诺匪帮的作战行动。战后,他逐步晋升,历任排长、连长以及步兵第7师司令部参谋等职务。1931年至1941年期间,先后担任师参谋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第一部部长、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等要职,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指挥与管理经验。
二战爆发后,1941年6月30日,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出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亲率诺夫哥罗德作战的战役军队集群,全力投入该城保卫战。在其指挥下,苏军对德国曼施泰因将军的部队实施多次反突击,给德军在列宁格勒接近地造成重大损失。1942年5月至7月,他担任苏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积极开展工作。同年7月14日,转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成功抵御沃罗涅日方向的优势敌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出任西南方面军司令,深度参与进攻战役计划的制定,有效解决了使用快速兵团和军团扩大战果的关键问题。其指挥的部队与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协同作战,于1942年12月成功实施“小土星”战役,重创顿河中游敌军集团,此役堪称正面连续突击与强大翼侧突击相结合的典范战例。
1943年初,在歼灭了德第6集团军后,苏军继续向前进攻,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配合沃罗涅日方面军在1943年2月收复了哈尔科夫。但他此后错误地判断了形势,把德国各装甲军的调动当成了向第聂伯河撤退的开始。在错误的判断下,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向斯大林请求继续发动进攻。由于得意忘形而越过了进攻的顶点,随即被德国曼施坦因元帅发动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役重创,只是由于原总参谋部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上级的庇护,把罪责推到友邻部队身上才没有被撤职,倒是责任较轻的友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被调回大本营,从此打入冷宫不得翻身。
1943年3月,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再次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防御交战及反攻作战中表现卓越。他在构建强大突击集团、运用坦克作为集团军快速集群以及将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快速集群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凭借对这些作战要素的娴熟运用,得以迅速突破敌军防御阵地并实施高速追击。此后,他又指挥部队参与第聂伯河战役、基辅战役以及后续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驱逐敌军的一系列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后,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指挥沃罗涅日方面军部队参加了第聂伯河战役,在靠不正当手段把罗科索夫斯基挤出攻占基辅的荣誉后,在日托米尔遭到曼施泰因的又一次锐利反击,全军一片混乱。
1944年1月至2月,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协同作战期间,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于科尔孙-舍夫琴科夫斯基地域成功合围敌军重兵集团。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在合围作战、运用方面军快速集群、实施军队果敢机动以及组织战役防御等多方面,为苏联军事学术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同时,他还具备极高的司令部工作素养。
人物去世
1944年2月29日,在乘车前往部队途中,不幸遭到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伏击,身负重伤,最终于4月15日英勇牺牲。他被安葬于基辅,这座城市为纪念他建立了纪念碑,他也因卓越功绩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勋章各一枚。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具有很高的司令部工作素养,他在合围敌重兵集团、使用方面军快速集群、实施军队果敢机动和组织战役防御等问题上,对发展苏联军事学术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新浪军事评)
参考资料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战火中崛起的英雄.新浪网.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