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直辖的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西接海坛海峡,与福清市长乐区莆田市隔海相望;南近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平潭综合实验区陆域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其中主岛海坛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海坛片区、金井片区、君山片区、苏平片区,平潭县辖1街(海坛街道)、3镇(金井镇、君山镇、苏平镇)、3乡(屿头乡东庠乡南海乡),共有29个社区、192个建制村。截至2023年末,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人口有452933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驻地在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营运中心。

2009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八届六次全会作出决定,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09年9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2010年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级别升格为正厅级。2013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获得行使设区市的管理权限,改由福建省直管。

平潭综合实验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旅游文体、物流贸易、金融业等产业,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生产总值179.3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0.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5亿元,实现住宿业营业额1.76亿元、餐饮业营业额5.54亿元,实现公路、水路货运量5436.5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744.60亿吨公里,客运量44.99万人,旅客周转量3111.85万人公里,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0万标准箱。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0元。

平潭综合实验区著名景点有仙人井海坛古城、南寨山、海坛天神。2019年11月1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先秦,属于闽越地。秦朝二十六年(前221年),平潭县闽中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闽越国;刘彻元鼎五年(前112年),属会稽郡南部都尉。至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福建省不设治。始元二年置冶县,境内属之。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名侯官县,县内属之。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属会稽郡侯官都尉。三国孙休永安三年(260年),属会稽南部建安郡侯官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侯官县东部地置原沛丰邑,原丰列为首邑,境内地分隶于原丰、侯官。晋太康三年(282年),属扬州市刺史晋安郡原丰县。元康元年(291年)晋安郡原丰县改隶于江州刺史。

南朝明帝泰始四年(468年),晋安郡改名晋平郡。南齐建元二年(480年)复名,仍隶江州南梁天监间(502~519年),原丰与侯官合并,称东部侯官,境内属之。萧衍普通六年(525年),属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南陈永定元年(557年)增置闽州,属闽州原丰县;天嘉六年(565年)取消闽州,仍属东扬州晋安郡原沛丰邑光大二年(568年)改晋安郡为丰州,平潭县属丰州原丰县。

隋唐至明清

隋开皇九年(589年)东部侯官改称原丰县,开皇十二年原丰改称闽县,境内则先后隶于原丰、闽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名为泉州市(今福州),州驻地 原丰县,平潭属泉州原丰县;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称闽州,州驻地闽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闽州,改置建安郡(郡治闽县),平潭属建安郡闽县。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平潭属建州闽县。武德八年(625年),平潭属泉州长乐区。圣历二年(699年),平潭县属泉州(今福州市)万安县。宋朝改唐代的道、州、县制为路、州、县制。雍熙二年(985年)置福建路,平潭属福清市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平潭属福安府福清县。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平潭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福清州。洪武二年(1369年),福清州复为福清县,平潭属福清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县丞移设于平潭。海坛岛及周围屿头岛小练岛大练岛小庠岛东庠岛牛山岛、吉钓岛、草屿长屿岛析归平潭县丞管辖。嘉庆三年(1798年),析原平潭县丞管辖区域海坛岛及周围9岛置平潭海防厅,直属福建宁福道福州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平潭海防厅置平潭县。民国38年(1949年),平潭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平潭县城,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潭属第四专署。1956年6月,平潭属晋江专区。1959年8月,平潭属闽侯专区。1971年4月,平潭改隶莆田专区,1983年7月,平潭实际划到福州市管辖。2009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八届六次全会作出决定,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09年9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2010年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级别升格为正厅级。

2013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获得行使设区市的管理权限,改由福建省直管。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设立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平潭成为全国唯一的“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区政策叠加区域。2023年6月1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与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平潭实验区智慧交通项目。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为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西接海坛海峡,与福清市市、长乐区区和莆田市隔海相望;南近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

地质地貌

平潭综合实验区地势低平,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最高海拔432.72米;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剥蚀丘陵、侵蚀剥蚀台地、滨海滩积平原和侵蚀淤积海岸。区内多为间歇性独流入海小河流,主要有南松溪、仙霞溪、君山溪、新桥溪、龙山溪、剑湖溪等。由于地壳运动和滨岸沙坝(堤)自然堵塞,在坛南湾内形成一个面积约2平方千米的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

气候

平潭综合实验区属于亚热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2℃,年日照时数1900个小时,无霜期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 1500 毫米左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土调查总面积39613.82公顷,其中耕地6365.57公顷,园地237.51公顷,林地12211.04公顷,草地687.11公顷,湿地7661.1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214.9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6.13公顷,水域1717.78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06.50公顷,其他2266.13公顷。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平潭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福建省三大渔场之一的闽中牛山渔场的一部分。平潭海域内鱼类资源种类及其生态类型较为复杂,从适温性来看,鱼类组成具有热带亚热带特征:主要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占75%,暖温性种类占25%,未出现冷温性和冷水性种类;从生态类型分布来看,底层鱼类\u003e近底层鱼类\u003e中上层鱼类\u003e岩礁类鱼类。平潭甲壳类生物资源主要以广温低盐性种类和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平潭头足纲生物资源组成则较为简单,除了长蛸为暖温性种类外,其他头足类均为浅海暖水性种类。

海滨沙滩资源,平潭县具有东南沿海优越的沙质滩涂,海岸线绵长,海滨沙滩长约70千米。平潭的海滨沙滩滩面广阔,坡度平缓,沙质适中、洁净,无污染,主要的特征值符合休闲度假与开展海滨运动要求。海坛湾龙凤头海滨沙滩、坛南湾海滨沙滩海坛古城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形成平潭特色鲜明的海坛湾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海岛港湾资源,平潭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常年有人定居的岛屿11个,环绕主岛海坛岛周围,西北有屿头岛、鼓屿、小练岛大练岛;东北有小庠岛东庠岛;南部有塘屿、草屿。有山白岛、三洲岛、大嵩岛、大怀屿、横屿、老箩屿、姜山岛、牛山岛、东甲岛、南横岛等330余个无居民海岛,主要海湾有海坛湾、坛南湾;主要港澳有观音澳港苏澳港、竹屿港、娘宫港、流水澳、钱便澳等。

森林资源

2022年平潭县森林覆盖率30.06%,林地面积12367公顷,森林面积11902公顷,乔木林蓄积63.12万立方米,国家级公益林2459公顷,省级5188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实验区已发现铁、铜、钨、钼、石英砂明矾石、饰面用石材等15种矿产(包括亚矿种)。其中,列入2015年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有5种,分别为铸型用砂、水泥标准砂、玻璃用砂、饰面用辉长岩和饰面用花岗石。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6处,分别为平潭县竹屿至长江澳型砂矿区、平潭县芦洋浦标准砂竹屿矿区、平潭县芦洋浦标准砂中楼矿区、平潭县楼仔石英砂矿区、平潭县澳前燕窝饰面用辉长岩矿旭耀矿段和平潭县后楼花岗岩矿区。其中铸型用砂和水泥标准砂探明资源储量丰富,玻璃用砂较少。

主要功能区划

平潭综合实验区拥有海坛岛等11个有居民海岛、330余个无居民海岛,陆域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其中主岛海坛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

核心区

海坛岛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区域。要通过组团推进、分时序开发,逐步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位于海坛岛东中部,主要包括潭城组团(现有城区)、岚城组团、竹屿组团等,重点布局发展两岸合作的高端商务、金融保险、行政办公、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设施,抓紧完善现有城区及中部新区市政基础设施,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整体功能,打造布局合理、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中部核心区。

港口经贸区

港口经贸区位于海坛岛西南部和东部,主要包括金井湾组团、吉钓港组团和澳前镇组团等,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及港口物流业,建设商贸、海产品加工及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于海坛岛北部的中原组团,重点布局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努力建设成为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低碳科技应用示范基地。

科技研发区

科技研发区位于海坛岛西北部的幸福洋组团,主要发展研发设计,开展两岸产学研紧密合作,建设两岸合作的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基地;探索建立两岸合作的集智能交通、智能生活、智能建筑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示范新城区。

文化教育区

文化教育区位于海坛岛中北部的平洋组团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两岸教育合作园区,促进大陆知名高校与台湾相关高校的紧密合作;布局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城,促进两岸设计、广告、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及动漫产业合作,努力建成两岸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基地。

旅游休闲区

旅游休闲区主要位于海坛岛东南部的坛南湾组团及邻近岛礁,充分发挥天然海滨沙滩、海蚀地貌等独特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积极发展海上运动、养生保健等旅游休闲产业,加快滨海度假酒店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

附属岛屿

平潭综合实验区还有屿头岛、大(小)练岛、东(小)庠岛、塘屿岛、草屿岛等附属岛屿,屿头岛主要发展高端居住区、休闲度假区及海洋文物区,建设沉船博物馆和海底文物研究中心、沉船打捞技术研究中心。大练岛主要发展特色船舶(含游艇)修造产业。东庠岛主要发展海洋观光渔业。草屿岛规划建设台湾海峡海上补给基地。塘屿岛规划发展为高端度假区。

政策制度

中国中央把开放开发海坛岛福建省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载体、新平台。中国中央赋予平潭县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7方面28条政策。比如,“分线管理”海关监管政策、一类口岸开放、15%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海运业务试点等政策相继获批并陆续落地实施,逐步构建起对台政策“新特区”。平潭全岛启动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模式,成为中国面积最大、政策最优、唯一兼顾居民生产生活的特殊监管区域。对进出口企业及货物实行“凭舱单先入区、后报关”和“进境检疫、进出口检验放宽”等模式,执行国家赋予的免税、保税、退税及选择性征收关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商台商开始享受政策红利。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海坛片区、金井片区、君山片区、苏平片区,平潭县辖1街(海坛街道)、3镇(金井镇、君山镇、苏平镇)、3乡(屿头乡东庠乡南海乡),共有29个社区、192个建制村

以上参考:

政治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13日,以上参考: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平潭综合实验区总户数135077户,总人口452933人,其中,男性230761人,女性222172人,男女性别比为103.9:100,常住人口38.1万人,城镇化率61.61%。

语言

平潭综合实验区境内通行平潭话,南海乡的长屿岛,因靠近莆田市,这一带居民多说莆田话,还有少数村落,通行闽南话,如流水的后田、中楼的韩厝、澳前镇的龙山等。

民族

截至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回族畲族壮族等2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364人,其中回族人口8209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7%。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海坛片区和君山片区。全区有4个民族行政村,分别是君山片区港东村、君山片区模镜村、海坛片区上楼村、海坛片区玉道村。

宗教

截至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大宗教,有教职人员263人,其中佛教14人,道教202人,天主教7人,基督教40人。

经济建设

综述

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生产总值179.3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1.25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5亿元,同比下降2.2%,三次产业构成11.4:23.0:65.6,实现住宿业营业额1.76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营业额5.54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公路、水路货运量5436.54万吨,增长2.2%,货物运输周转量744.60亿吨公里,增长3.4% ,客运量44.99万人,下降9.4%,旅客周转量311 1.85万人公里,下降24.0%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0万标准箱,下降46.0%,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0元。202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3.09亿元,税收收入17.55亿元,增长5.3%,非税收入7.86亿元。

第一产业

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种植薯类(马铃薯、番薯等)、大豆、油料作物、各类蔬菜以及西瓜等。畜牧业包含生猪、禽蛋、牛、羊等,渔业有人工养殖和海洋捕捞两种,主要水产品包括鱼类 、贝类、鲍鱼、蛤类、南美白对虾、海带、蛤、牡蛎科、紫菜。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0.52亿元,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

平潭综合实验区制造业有酒、饮料、精制茶、橡胶和塑料制造,还有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包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二产业增加值41.25亿元,同比增长6.3%。

第三产业

平潭综合实验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其中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金融业占比大,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要求,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提高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现代服务业水平,着力提高文旅消费拉动和支撑能力。2024上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5亿元,同比下降2.2%。

交通

综述

平潭县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11月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1500亿元。先后建成了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渔溪—平潭高速公路长乐—平潭高速公路也相继通车,2020年福平高铁通车,平潭进入高铁时代,与福州市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平潭综合实验区围绕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总目标,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了北部生态廊道、苏平旅游公路等一批旅游线路。截至2023年底,平潭综合实验区公路通车总里程为657.456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17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福建省省第一。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区内有高铁中心站和新客运站两个主要交通枢纽。2024上半年,平潭县综合实验区实现公路、水路货运量5436.54万吨,增长2.2%,货物运输周转量744.60亿吨公里,增长3.4%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0万标准箱,下降46.0%。

陆运

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一通道为渔溪至平潭高速公路与平潭海峡大桥于2010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全长41公里,渔溪—平潭高速公路起于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渔溪复合枢纽互通,经庄前、江镜、港头、高山、东瀚,与平潭大桥相连。平潭海峡大桥起于福清市东瀚镇小山东,跨越海坛海峡,经北青屿,终至平潭娘宫,路线总长4976米,其中桥梁总长3510米。

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二通道为福州市长乐区至平潭高速公路、福州至平潭上岛铁路,长乐—平潭高速公路福州市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相连,长平高速起自长乐市古槐镇,与平潭坛东大道相接,总长约45.5公里,其中岸上部分32公里,跨海部分13.5公里。上岛铁路(福州—平潭铁路)主要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起于福州站,终于平潭,设计时速200公里,全长约86.87公里,其中长乐境内长约42公里。2020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它是福州市至平潭铁路和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也是中国高速公路京台线的组成部分,大桥全长16.34公里,跨海路段有11.15公里,上层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

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三通道为福清至平潭县高速公路,路线起于平潭福平大道与环岛路交叉处,向西延伸设约11.6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下穿海坛海峡,与长福高速龙江互通。全长约42.0公里,其中海底隧道约11.6公里。平潭综合实验区第四通道规划2025年开始建设,规划起点为福平铁路平潭站,经岚城、北厝、敖东后跨越海坛海峡,至福清东瀚,跨海段约15公里,平潭段约8公里。2022年6月,平潭综合实验区对国道G104金井大道、省道S501环岛路、省道S502中山大道三条国省干线主干道进行了修复,其中省道S501线被誉为“最美环岛路”,线路全长38.684公里。

水运

平潭距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具有发展闽台海运的便利条件,2020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拥有陆岛交通码头数量21个,政府规划2025年陆岛交通码头数量超24个,规划新建小庠陆岛交通码头、山边陆岛交通码头、石牌洋(看澳)陆 岛交通码头等港航水运项目。其中小庠陆岛交通码头计划建设1000吨级客运泊位1个,通过能力5万人次。

运输枢纽

平潭火车站建筑主体3层,建筑高度28.8米,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平潭站外墙面采用干挂石材,吸收本土元素,突显民居“石头厝”主题,具有地方民居文化特色。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后,平潭加快推进港口建设,优化口岸服务水平,平潭金井港区是中国一类口岸,也是岚台物流的“黄金通道”,平潭金井港区对外开放后有助于平潭打造对台贸易、对外贸易的一线海港货运口岸,平潭金井港区有多个码头,其中3号码头是福州港的一个15万吨级邮轮泊位,能同时满足15万总吨级邮轮和5万吨级货轮靠泊使用的要求。

社会事业

人居环境

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推进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程,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5公里、污水管网15公里、供水管网10公里、雨水管网10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个。完成10个村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91万元。饮用水水源地三十六脚湖水质Ⅲ类达标率连续六年保持100%,上攀溪、冠山溪和南松溪小流域水质均达到Ⅲ类。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始终保持10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六年福建省排名第一。

教育事业

2023年,平潭县综合实验区在校学生总数81141人,其中中小学53850人(小学31806 人,初中14164人,普通高中788人)、幼儿园12335人、职业中专2066人、特教校203人、高职院校12687人。公办教师3703人,其中幼儿园660人、小学1718人、中学1161人、职业中专98人、特教学校38人、新田县教师进修学校28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其中幼儿园65所(公办园28所)、普通小学27所、初级中学5所、 完全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职业中专1所、高职院校1所、特教校1所。202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118292万元,同比增长3.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26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9家, 包含区属医疗机构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全区共开放病床2141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112张。共有卫技人员2966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748 人。

科技事业

2023年,平潭县综合实验区新认定21家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指导28家科技型中 小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入库备案,新推荐13 家 企业参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获评3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新 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个。当年3个到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通过率达100%。荣获科学技术奖1项。 2023年专利授权238件,同比下降38.8%。

文体事业

202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026.15万人次,同比增长45.7%,实现 旅游总收入105.84亿元,同比增长66.7%。国内旅游人数1024.81万人次,增长45.6%,国内旅游收入104.80亿元,增长65.4%;入境旅游人数1.34万人次,增长442.5%,旅游外汇收入0.15亿美元, 增长672.3%。

2023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各级公共图书馆组织各类讲座72次,书刊文献外借19.49万册,总流通人数52.7万人次(含各分馆),组织举办画展32次, 参观人数57973人次。全年文化馆组织举办各类展览11场,参观人数3242人次;各类文艺活动 220 场次,参与人数(含线上直播)34.656万人次;免费开放培训80场次,参加人员2465人次。公益性讲座1场次,参加人员120人。 成功举办2023年度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U18女子垒球亚洲杯、平潭县国际赛车嘉年华、国际风筝冲浪节等赛事活动62场,其中国 际性赛事6场、全国级别赛事13场。平潭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 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体育场地总面积123.344万平方米,人均3.20平方米。平潭少体校获评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全区8名运动员获评一级运动员,39名运动员获评二级运动员。平 潭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特奥运动员在省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22金16银6铜。平潭县选手获杭州第19届亚运会帆船女子水翼风筝板比赛冠军。区棒垒球队获2023年福建省青少年棒球锦标赛乙组冠军和甲组亚军。

民生保障

2022年,平潭县综合实验区加快福利中心、养老机构等服务机构建设,君山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全区各类养老配套服务场所240个。完成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601户。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10560元/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至16080元/年-39156元/年不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至200元,无力参保和高龄未参保生活保障金提至880元,实验区最低工资标准提至1960元。接收安置符合条件退役士兵13名,扶持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实施拥军创业贷,发放退役军人贷款15笔,累计放贷金额300万元。截至2023年末,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从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210元,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由18.8元提升到20.5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39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30人。

人文

饮食文化

平潭县素有“八珍”之说,即鲍鱼、鳐柱、海蜇、鱼翅、鱿鱼、鲫鱼、海参、花胶。还有地区特色美食时来运转、天长地久、八珍炒糕茹粉结鱼丸蚵仔煎等,如时来运转,又称咸米时,是只有在平潭才有的美食,当地人都喜欢称它为“时来运转”,即时机来了,运气就有了好转,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吉祥名字的小吃,受到了平潭县居民的喜欢。

文物古迹

壳丘头遗址

壳丘头遗址位于苏平镇南垄村。距今约7450—5590年,是福建省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散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上、中、下三层文化堆积,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骨镞、骨匕和陶纺轮、陶支脚等;生活用具有陶釜、缸、豆、碗、盘等。壳丘头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台湾大岔坑文化具有相当的共性,且根据已有的测年数据,壳丘头遗址早于绝大部分大岔坑文化的遗存。

瓷园头遗址

瓷园头遗址,位于金井镇南厝场村西瓷园头。遗址范围为2500平方米,分布有零星陶片和蚶壳。采集的硬陶片为夹砂灰黄陶和泥质陶等。纹饰有贝齿纹、戳印纹、网纹(交错绳纹)、螺旋纹等。其陶系及纹饰,与壳丘头遗址类似,距今约6000~5500年。

祠堂后遗址

祠堂后遗址位于金井镇北厝村林氏宗祠后山坡上。1958年调查发现。遗物散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断面可见20—80厘米厚的贝壳堆积。内含少量硬砂陶、夹砂灰黄陶,纹饰以贝齿纹为主。陶系及其纹饰与壳丘头遗址类同,距今约6000—5000年。

马鞍山遗址

马鞍山遗址位于苏平镇伯塘村北马鞍山山坡上。1987年调查发现,二级阶地(田地)散布着零星遗物,范围约80平方米。遗址南侧断面暴露贝丘遗址厚约20厘米,内含少量陶片。地表采集有夹粗砂灰陶片、泥质硬陶片和轻度石化贝壳等。陶片饰纹有网纹、螺旋纹。还采集白玉石环半个。遗址距今约4000—3500年,并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民俗文化

玉屿坠灯

苏澳镇民主村(玉屿)村民每年春节都要放坠灯庆祝,该项活动已沿袭300多年,寓意祈求平安,风调雨顺。所谓坠灯,即悬挂在巨型风筝拉在线的“橄榄灯”,当风筝飞上夜空时,一盏盏串在长在线的“橄榄灯”,犹如点缀在夜幕上的星光。

拗九

拗九节是平潭的特色节日,正月廿九日要过后九节,又称“拗九”,也叫“孝九”。节日期间家家用马铃薯全粉甘薯淀粉作皮,内包海鲜、肉、菜等荤馅,搓成“烧麦”形或饺子形,或蒸或煮。后九节后三天还要做“二月二”,又叫做“拗九仔”,继续包“拗九丸”或煮“拗九粥”而食。

十番音乐

十番,又称“十欢”,是以二胡三弦琴、箫、豆管、榔鼓、锣、板等十种乐器演奏,乐队多为10-20多人组成。十番始于明,盛于清,是民间婚丧喜庆、节日活动经常演出的器乐节目,平潭城乡常有十番演出。

东庠剪纸

东庠剪纸主要是做灯笼用,在东庠,灯笼代表婚礼喜庆、意味着人丁兴旺。当地头年出嫁的女儿家第一年回娘家时,一定要带两盏灯笼,寓意着添丁。

藤牌操

相传藤牌操是戚继光首先发明,后来郑成功加以完善。藤牌操在操演时,手执藤牌及长短兵器按既定阵式和表演程序,摸爬滚打,冲杀变化。藤牌操以打击乐伴奏为主,配以唢呐曲牌,表现强烈的抓拿督气氛。2007年,平潭藤牌操入选福州市人民政府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在平潭的海坛古城里,不定期会有藤牌操的操演。

灯牌蛇

灯牌蛇又称龙牌灯,是民间传统街头文艺演出形式之一。出游时,每人扛一架灯座(座上安装3盏灯),手拿一根拄杖,歇息时可将龙牌统一搁在杖上。龙牌首是用竹篾轧制的龙头,龙尾由七八人用粗绳子拉紧,龙牌灯长的可达百余米。

景点

仙人井景区

仙人井井深超过47米,井口直径超过50 米,井中水犹如“受困蛟龙”,猛烈击打岩壁,升腾起巨大的簇簇白色浪花,涛声如雷。仙人井是在海浪侵蚀作用下,火山岩沿着多组节理重力崩塌而形成的海蚀天窗。通俗来说,即仙人井火山岩分布着许多组节理,颜色分割破碎, 海水沿着节理组不断腐蚀形成海蚀洞,海水穿过海蚀洞出不去,便继续向洞周边侵蚀,从而形成规模比较大的海蚀掏空区。由于底部岩层被掏空,上部岩层发生重力崩塌而形成了仙人井

海坛古城景区

海坛古城景区位于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坛南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板块,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项目占地面积1047亩,总投资达86亿元,是福建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中国首座海岛古城,以明清建筑为载体,将海洋文化、海丝文化、海峡文化、海防文化作为内涵依托,倾心打造为闽台两岸旅游集散地、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目的地。

南寨山景区

南寨山石林是在几千万年前由海底世界演变而来的石山,景区由“五峰一谷”组成。经过长期海浪的冲刷,风吹雨打及太阳的暴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南寨山形成各种各样独特的海蚀地貌。

海坛天神景区

海坛天神景区是中国国家级海坛风景名胜区之一, 是中国沿海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是平潭奇石“双绝”景观之一,位于海坛岛南部南海乡塘屿岛南中村最南端海岸边。海坛天神造型奇特,远观为一仰卧的巨型全男性象形石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石球状风化造型。天神头枕金色沙滩,足伸东海碧波中,身上双手平直,头部、耳朵、喉结逼真,挺胸凸肚。天神身长330米,体宽150米,胸高36米,头长33米,头宽25米,头高33米,脖子长18.3米,相当于约7个足球场面积大小。天神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犹如一支倒放的靴子,当地居民称之为“神仙石”,形似男性特征,其高4.15米,围径4.50米,为海峡两岸渔妇传宗接代的膜拜物,相传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具有南方“石祖”的神奇效应。天神身体上面还有许多的小山丘,它们有像长城的、乌龟的、仙桃市的等等。

著名人物

以上参考: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2024-08-23

平潭苏平片区“治违”再发力,强制拆除违法占林建(构)筑物3000㎡ .微信公众号.2024-08-23

自然地理.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人文历史.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2023 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人口语言.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2024年上半年平潭经济运行简况.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平潭.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2024-08-23

..2024-08-23

广田方特技术分享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海洋国际会展中心幕墙工程.搜狐网.2024-08-23

点赞!福建三地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民生 - 东南网.东南网.2021-08-08

平潭的历史.东南网.2024-08-23

平潭综合实验区简介.平潭综合实验区简介.2024-08-23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与蘑菇车联签约 共建“科创文旅走廊”.今日头条-闽南网.2023-06-02

自然资源.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08-23

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2024-08-28

领导之窗.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民族宗教.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经济和社会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3

《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中国一带一路网.2024-08-29

交通先行 筑牢平潭发展基石 .平潭时报社数字报刊平台.2024-08-27

平潭浪涌丨全省第一!178公里/百平方公里!.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7

平潭拟建进出岛第三通道 对外交通见证平潭发展.闽南网.2024-08-28

世界最长公铁两用大桥在这里建成 .福建省人民政府.2024-08-28

平潭这个世界第一是怎么炼成的? .https://news.fznews.com.cn/node/21729/20240608/1717835700000.shtml.2024-08-28

平潭拟建进出岛第三通道 对外交通见证平潭发展.闽南网.2024-08-28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平潭综合 实验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通知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08-28

平潭:联线成网,串起海岛发展路.百家号.2024-08-28

十年奋进 平潭答卷·海洋经济篇丨向海“岚”图乘风起 .平潭网.2024-08-28

国高网京台线长乐松下至平潭段车辆通行费两套定价方案出炉!.澎湃新闻.2024-08-28

平潭:港兴潮起通天下.平潭:港兴潮起通天下.2024-08-28

金井港区正式对外开放.金井港区正式对外开放.2024-08-28

民俗文化.中国一带一路网.2024-08-29

仙人井景区.仙人井景区.2024-08-23

海坛古城景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2024-08-23

南寨山景区.南寨山景区.2024-08-23

海坛天神景区.海坛天神景区.2024-08-23

美媒:平潭渐成闽台合作窗口.中国一带一路网.2024-08-29

公示!2020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推荐名单 - 封面新闻.封面新闻.2020-08-15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公示 上海5个区入选.新浪网.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