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地图集》是一本《史记》的专书地图,是研读《史记》的工具书。全书以有形的图像诠释无形的事件,以眼前可见的地图显示古代已消失的时空,让读者更能贴近司马迁的叙事。
书籍信息
ISBN :9787502838072
定价: 498.00元
页数: 461
内容简介
《史记地图集》是一本《史记》的专书地图,全书地图分为以下几类:1.每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地图;2.战争地图,包括每次战争前各方的形势,各方交战经过,战后的局面;3.重要人物行迹地图;4.各侯国都城迁徙、分封以及疆域变迁地图;5.少量的自然灾害地图;6.先秦少数民族的迁徙。地图的排列顺序以年代为经,地区为纬;上限自五帝开始,下限止于刘彻时代,按历史年代分为八章369张地图。每张地图都附有标题和说明文字。说明文字务求精简,严格忠实于《史记》原文,以便读者对照阅读《史记》;读者只看说明文字,就能掌握原书内容,节省时间。
编辑推荐
《史记地图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老师欣然作序:“以有形的图像诠释无形事件,以眼前可见的地图显示古代已消失的时空”“一书在手,司马迁《史记》可形象、立体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近400幅地图,近1000个古代地名,全面记载历史变迁。
书籍目录
千古知音共相许
《史记地图集》的绘制过程
本书体例
第一章
五帝至西周公国
黄帝活动范围
炎帝活动范围
、帝喾活动范围
帝尧活动范围
帝舜活动范围
五帝都城
五帝陵(附:夏禹冢、蚩尤冢)
五帝氏族的分布
夏、商、周、秦与黄帝的关系
禹贡九州之一:冀、青、徐、扬、荆、梁禹贡九州之二:、豫
禹贡九州之三:雍
禹贡九州之九山
禹贡九州之九川
禹贡九州之九川二:中部详图
禹划分的九州
禹与皋陶
夏灭扈与五子歌
商汤伐葛
成汤伐桀
殷都区五迁
周文王征伐天下
伐纣前周势力范围
姜子牙辅文王
帝辛灭亡
姬发进殷周及设三监
秦武王分封
周公平叛
齐国早期疆域
征淮夷残奄
姬诵时形势
周公八子封地
秦、赵祖先
西周中期与三
共和时西楚形势
西周末期形势
第二章
春秋(上)
姬宫湦之死及秦封列侯
春秋初期秦国形势
郑庄公克段
州吁与宋、蔡、陈伐郑
鲁、郑易许田
晋与曲沃之争
秦灭荡
姬林伐郑(编葛之战)
晋之内乱
郑厉公上台
春秋中期楚国形势
公元前700秦国形势图
齐襄公死
齐桓公返齐
楚虏蔡哀侯
宋湣公之死
齐桓公始霸与柯盟
公元前677秦国形势图
周朝内乱
晋献公调遣三公子
齐桓公抚诸侯
晋献公灭霍、魏、耿
卫国重建与齐桓公称霸
鲁除庆父止难
齐伐蔡、陈、楚
晋国内乱
秦国领土第一次至西河
齐国四英坟冢
楚之扩张与泓水之战
晋重耳逃亡路线
晋重耳执政
周王朝动乱
周赐晋文公土地
晋、楚城之战总图
晋、楚城濮之战详图
秦、晋崤之战
秦、晋边界战
瞒灭亡
楚庄王问鼎
晋、楚形势图
楚败晋于河上
晋郤克攻齐——室之战
晋、楚、郑之争
楚、晋攻郑与陈
晋二次攻秦
楚攻吴、鲁
鲁国大事
晋二次伐齐
齐、晋太行山之役
季札出访
第三章
春秋(下)
楚灵王向北扩张领土
楚伍子胥出逃
吴、楚边境之争
楚封吴二公子于舒
鲁昭公奔齐
吴、楚边境之争
吴、楚柏举之战
吴、楚柏举之战二
阖闾之死
孔子过卫、陈
吴大败越
孔子周游列国
蔡迁都与楚昭王死
晋败郑军于铁
春秋后期齐国外患
齐国内乱
扁鹊事迹
外交家端木赐
黄池盟会前后
山东半岛诸国的兴亡
吴国灭亡
……
第四章
第五章
秦始皇统一中国
第六章
短暂的秦朝
第七章
第八章
汉初至刘彻时期
附录
后记
书籍摘录
楚人受封的长江中上游,生活着百濮等少数民族,无强大侯国与之对抗,故得以迅速发展。到足够强大时,江、淮间只有大量小诸侯,不足以与之抗衡,楚国疆域迅速扩大。至楚平王(前528至前516在位)时,新兴之吴、越壮大,楚国发展受扼制。至楚怀王(前328至前299在位)时,楚国急剧走向衰败。春秋诸侯楚国面积最大,所灭诸侯最多。[本图部分资料引自(《读史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