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震(1881-1949年10月29日),又名锡贞,字雨辰,中国四川省简阳市三岔镇人,毕业于四川省陆军军官速成学堂,民国川军将领,在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历任排、连、营长,曾任川军44军军长、原150师师长。

1913年秋,廖震毕业,在川军唐廷牧部历任排长、副官等职。1918年下半年,廖震以靖川军营长兼任江油市征收局长、广元税捐局长。1920年8月,廖震任剑阁县知事。1924年5月,廖震任刘存厚部第三团第一营营长。1926年5月,廖震升任第三团团长,驻防万源市。1928年至1929年春,廖震与陕南土匪陈德三合谋,策划了对项宗诗的暗杀。随后,廖震被委任为川陕边防军第三路司令,统领刘志超等三个团的兵力。在廖震的指挥下,边防军对抗了以李家俊为首的固军坝起义队伍。1930年,廖震任知事,率三团、九团和骑兵团的主力,对厚坪、温水溪、斜水源、新场坝、龙潭河、并溪坝等地的起义队伍进行“围剿”。同年,廖震接任路司令兼万源县县长,带两团兵力驻扎万源。

1937年8月,廖震任150师师长,同年七七事变后,廖震3次上书出川抗战,1938年春,廖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四十四军军长、150师师长。同年5月,廖震部先后在宿松县黄梅县、广济一线与日军对峙。同年8月初,廖震被迫退守至合肥田家镇公路以西的山地。在此期间,他两次攻占了宿松城。同年10月,廖震率一旅在毛山湖一线伏击,打死日军七八百人,活捉十四人。同月,廖震被提升为44军军长。1942年3月,廖震晋升为2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廖震申请退役。1949年10月29日,在成都红墙巷76号住宅,廖震中风导致脑溢血死亡。

廖震曾组织编修书籍《万县志》,编印特刊《新生命社》。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廖震,又名锡贞,字雨辰,出生于1881年,中国四川省简阳市三岔镇人。廖震幼时家境贫寒,遵祖训“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勤奋读书。17岁时,三岔镇突遭暴雨,廖震家被洪水淹没,为了维持生计他出走成都市,先在九眼桥码头当搬运工,后在成都万里桥附近染街曹家染坊当学徒。半年后,成都警署招收警员,廖震成为一名警察。1912年,四川省陆军军官速成学堂招生,廖震弃警从军。

1913年秋,廖震毕业,在川军唐廷牧部历任排长、副官等职。1918年下半年,廖震以靖川军营长兼任江油市征收局长、广元税捐局长。1920年8月,廖震任剑阁县知事。1923年2月,陕军王孝忱部入川,廖震受刘存厚命为王孝忱部向导,到绥定府(今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渠县驻防。1924年5月,刘存厚被北京政府特派为川陕边防督办,在绥定扩军。廖震任刘存厚部第三团第一营营长。当时第三团团长郑国武、第一团团长魏邦文都是简阳市人。廖震即招募新兵,凑足一营人后,开赴绥定,被刘存厚任用为城防司令。1926年5月,廖震升任第三团团长,驻防万源。

军阀时期

民国17年(1928)至民国18年(1929)春,项宗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击败团防大队,队长被击毙,廖震与陕南土匪陈德三合谋,策划了对项宗诗的暗杀。随后,廖震被委任为川陕边防军第三路司令,统领刘志超等三个团的兵力。在廖震的指挥下,边防军对抗了以李家俊为首的固军坝起义队伍。最终,廖震在白沙河召开了军事会议,制定了镇压起义队伍的计划,并成功扑灭了他们的革命活动。

民国18年(1929)9月18日,白羊庙敌指挥部遭到起义队伍夜袭,排长陈伟被击毙,士兵死伤数十,“进剿”失利,廖震只得退守县城,并向刘存厚请求增加兵力,以准备发动第二次“围剿”。10月,刘存厚派遣二师魏邦文的吴建臣团,从宜汉向北推进,企图夹击川东游击军。然而,吴团在冬月占据井溪坝后,由于大雪茫茫、山路险峻,给养困难,遭到了川东游击军的围击。吴团处境艰难,最终狼狈地退回宜汉。得知吴团已撤退,廖震随即率部返回万源市县城。

民国19年(1930)春夏,廖震任知事,率三团、九团和骑兵团的主力,在宣汉县魏邦文的七团、九团以及团防大队的配合下,采取层层进逼、步步为营的战术,对厚坪、温水溪、斜水源、新场坝、龙潭河、并溪坝等地的起义队伍进行“围剿”,固军坝起义终于失败,参加起义的农民惨遭杀害,其家属未能远避者也无一幸免,无辜群众亦道“连坐”屠戳。同年,廖震接任路司令兼万源县县长,带两团兵力驻扎万源。

民国20年(1931年),刘子敬接任知事,廖震思谋负责修编《万县志》。廖震曾在年少时受书时的启发,因此对清名将岳钟琪所著的《锋镝错接》深感敬佩,并曾多次阅读志书,从中受益匪浅。如今已在万源市任职九载,兼管民政和财政。在经历了“四民劳于逃死,兵众于灾”的惊险局势之后,廖震深感应该学习太平县志,以求得“拯民戡乱之术”。因此,他与刘子敬商议后得到了刘子敬的赞同。随后,他成立了志局,任命巴州的李荣森为局长,组织力量进行采访,搜集残篇和灰烬,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并推荐天彭(现彭县)的贺维翰担任总。

民国21年(1932年)2月,《万县志》修成并正式交付。与此同时,日本侵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已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面对这一局势,廖震每日都召开抗日救亡示威大会,在北门操场集合所部,并发表演讲:“国土沦丧,民族危亡,杀我同胞,焉能坐视。”这种讲演每天都有,引起了川报的关注,称之为“为万源市空前创举”。这样的言论激励了部下士兵,他们纷纷表示愿与日寇拼死抗争。此外,廖震还组织编印了反日特刊《新生命社》,每五天出版一张,专门刊载反日言论和消息。

1933年3月上旬,廖震率领的部队两团向川陕革命根据地进攻,但遭到了红十师的击退。同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开始进攻绥定,连续取得胜利。面对局势恶化,廖震率领的五个团被迫弃城逃至宣汉县以东。途中,他们又遭到了川东游击军的截击。在刘存厚蒋介石撤职后,他的弟弟刘邦俊代理二十三军军长一职,隶属于王陵基的指挥。川陕边防军和驻万源市的第三路残部被改编为二十三军第一师,廖震被任命为师长,驻宣汉。不久,廖震与刘存厚另一旅长、简阳市人汪铸龙(匣锋)残部会合,充当刘湘六路军。1934年7月,廖震率第六路军与刘湘第五路军向万源、通江县一线中国工农红军进攻。廖部在万源、大通江之间的青龙观南天门与红军激战数日,伤亡惨重。8月10日,红军夜袭,击溃廖部。廖震收拾残部,移驻梁山一带。

抗战时期

1937年8月,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存厚旧部被编为陆军第一五零师,廖震任师长,仍驻梁山,属留守四川省王缵绪第四十四军管辖。同年七七事变后,廖震3次上书出川抗战,得以批准。民国27年(1938)春,廖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四十四军军长、150师师长。5月,第二十九集团军出川,守备湖北,受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廖震部先后在宿松县黄梅县、广济一线与日军对峙。7月,廖震出川抗战,他乘船经武汉到达兰溪登陆,并将师部设在罗田藤家堡。接到紧急电报后,他迅速赶赴黄梅多云山布防。然而,当先头部队到达时,发现日军已经占领了多云山。为了扭转战局,实现保卫大武汉的战略目标,廖震率领部队在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士气高昂地发动了攻势。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他们成功击败了敌军并夺取了多云山,取得了序战胜利。日军六师团沿着合肥市至田家镇的公路进犯,廖震受命在太湖宿松县一带进行阻击。8月初,太湖和宿松先后陷落,他被迫退守至合肥田家镇公路以西的山地。在此期间,他两次攻占了宿松城。

到了9月,廖震与总部失去联系后,黄梅和武穴市的日军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大举进犯。廖震得知浠水县已经落入敌手,而且再次联系不上总部。于是,他召集了四个师长开会,决定将一六一师和六二师调往新洲区收容,一四九师派遣一部队到柳子港占领预备阵地,其余部队沿新洲经黄陂区孝感市应城市转移,避开公路,各取小径行动。然而,日军第六师团的快速部队已在我收容人员立足未稳时追至淋山河镇,导致部队大乱,最终向孝感、黄陂、沙市区宜昌市等地溃退,造成不小的人员和武器损失。随后,廖震撤至多宝镇,并安全渡过襄河右岸布防。日军得知后,在场镇宿营,廖震派遣一营在多宝湾上下游渡河,夹击日军,歼敌逾半。在这次夹击中,还击中了敌指挥机“天皇号”,导致敌机坠毁。坠机的日军大佐渡边广太郎等6人跳伞后欲逃,却被廖震的守兵击毙。这架坠机后被送至重庆市,在中山公园展出。10月,廖震率一旅在毛山湖一线伏击,打死日军七八百人,活捉十四人。同月,廖震被提升为44军军长。之后,日军移防旧口上溯沿河石牌至钟祥市上游,廖震奉令沿河布防,敌以一个师团向大洪山进行扫荡,敌军系混编部队,不过6000人,廖震则率部袭击张家集附近侧背之敌敌以飞机每次10余架掩护进攻,继又用烧夷弹轰炸山林,为脱离敌人,廖令其部后撤。

1939年冬,廖震领导四十四军在大洪山对日寇开展“百师大战”。1940年5月,四十四军军退守大洪山西北。5月16日,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廖震率所部和六十七军一六一师增援,与日军遭遇后败退大洪山。又与日军激战十余日,双方伤亡严重,日军退出大洪山。守备大洪山期间,二十九集团军改编,廖震升任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2月后,二十九集团军总部和六十七军撤销。廖震作为编余人员,回到简阳市

1942年3月,29集团军接到命令调往湖南第六战区,受陈诚指挥。廖震晋升为29集团军副总司令,负责后勤补给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两次重大打击:一是他的侄儿在后方医院不幸去世,二是警卫排长朱焕清在常德会战中壮烈牺牲。不久后,廖震被派往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在重庆的歌乐山,他选择了远离喧嚣的生活。然而,在那里,他经常听到达官贵人们的娱乐声音,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廖震在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了一年多,毕业后回到了29集团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上级计划将廖震调往30集团军担任副总司令,而30集团军总司令是王陵基。然而,廖震不愿与王陵基合作,因此决定退役。廖震提出了退役请求,理由是在大洪山时胸部中弹受伤,弹头至今仍在胸部,时常疼痛难忍,已无法继续工作。一个月后,他的请求获得批准。廖震得到一笔退伍费,带着傅成山去了上海市,在多伦路四川省餐厅住了半年。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廖震回到成都市。回到成都的廖震。他分别在三岔、简阳市、成都修筑、购置公馆,与故旧刘存厚刘邦俊、郑国武等往还。1948年4月,简阳县参议会召开大会,通过成立“简阳县地方民众自卫委员会”的提案,选举廖震为主任委员,刘邦俊、田颂尧、田泽孚等人为常务委员。由于廖震长期居住在成都,因此委托县参议员傅鲁唯代理职务。傅鲁唯等人在简城南街的“建安社”内设办公处。在成都期间,廖震曾与刘邦俊一同去见王陵基,请求批准“洛带镇地方民众自卫委员会”的设立。然而,王陵基未做出明确决定,推迟了处理此事。直至10月,王陵基下令严厉要求撤销“简阳县地方民众自卫委员会”,并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借口筹集自卫款项。

逝世

回到成都市后,廖震的身体逐渐发胖,他经常感到头痛、头晕、心悸气紧,睡眠质量不佳。经过西医诊断,确认为高血压症。为了控制病情,廖震戒酒,避免摄入肥肉和猪油,主食以豆腐和蔬菜为主,但效果不佳。1949年10月29日,在成都红墙巷76号住宅,60岁的廖震在家中阅读报纸时突然死亡。医生经过诊断确认是中风导致的脑出血

关于廖震逝世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在1949年11月30日,成都解放前,廖震在成都东升街其侄子廖仲霖的公馆内打牌,听见街上报童叫卖重庆解放的“号外”,便推说有事,起身进内室,将自带的安眠药服下而亡。后廖震的儿子廖泳贤澄清道,廖震去世时,他就在床边,廖震是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去世,死亡日期是1949年10月29日,此前毫无征兆,并非服药自杀。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廖震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廖泳贤在1938年他率军出川抗战时仅9岁,女儿刚出生,出川抗战时,一家人在码头为他送行,廖震叮嘱儿子“不要贪耍,好好读书”,一旁的妻子泪流满面。廖震回到成都市时,廖泳贤已18岁。

人物关系

个人资产

廖震去世时,廖家仅有成都东郊琉璃厂水田60亩,成都城内宅院两处:东升街89号四合院和红墙巷76号砖房,在南打金街还有几间铺面。

相关作品

修编书籍

编印特刊

人物事件

蒋介石赠剑

廖震在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结业后回到29集团军,结业时,蒋介石赠送了一把短剑,上写“雨辰兄惠存,蒋中正赠”。

提拔祝鼎三

民国12年(1923),廖震被任命为万源市知事。由于横征暴敛,搜刮民财,以祝鼎三为首的地方势力,组织“九人团”,试图将廖震武装驱逐出县境。廖震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加强了戒备,使得祝鼎三等人没有行动。民国14年(1925),廖震被任命为绥定城防司令。民国15年(1926),再次调任至万源。廖震发现城外的后河旧堤被冲刷倾毁,危及全城安全。他积极倡导募捐修复,并自己捐赠了数千串。原征收局长将堤上土地变卖,强迫百姓购买,企图私吞巨额财物。廖震兼理征收局,发现售地所得尚未使用,便将资金用于修复堤坝。在任期间,廖震得知罗文坝半边街募捐修复回澜桥的计划,他也出资捐助,并在桥头刻下“飞虹远映”字样。当时祝鼎三成都市返回,廖震任命他为川陕边防军前敌指挥部的咨议官和中校参谋。祝鼎三感激廖震的恩情,向他坦白了“九人团”的事情。廖震淡然回应道:“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过去的事情请告诉大家,我不介意。”不久之后,“九人团”中的8人相继被廖震暗杀。

杀敌无数

廖震杀人如麻,有“廖屠户”之称。在绥定时,他听说有一姓汪的共产党员在筹建革命根据地,当即派人捕杀。1930年初,共产党员李家俊万源市城口县一带成立四川第一路红军。廖震即报告刘存厚,刘批示“相机抚剿”廖震竟派兵大规模“普剿”。在李家俊活动的第三区的羊庙、固年坝屠杀人民数百人。

退隐原因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震原本被调任30集团军副总司令,但他以伤病为由,选择退隐到成都市。廖震的退隐与他的好友、共产党员车耀先有关。廖震在出川抗战前曾经回过一趟成都,在街上偶遇了昔日军中的老友车耀先。车耀先当时担任川康特委军委委员,是成都抗日救亡的领导人,在成都开设努力餐馆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两人见面后,车耀先邀请廖震到努力餐馆共进晚餐。在宴席上,车耀先问廖震:“川军的装备相当糟糕,对抗日军的飞机和火炮,你不害怕吗?”廖震回答道:“家中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我发誓要与日军拼死一搏,我有何惧呢?”车耀先感动不已,并提醒他:“自从淞沪会战之后,蒋介石将他的精锐部队撤退到了大后方,他乐居于重庆,既领导抗战,又打压异己,一举两得。”廖震也有同感:“我是为了国家而战,而不是为了蒋介石。”车耀先接着问道:“如果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调你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你会怎么做?”廖震回答说:“抗战胜利之后,我就会退隐到山林,不再为他充当鹰犬!”

人物评价

出川赴鄂抗倭军,广济黄梅起战云,伏击毛山湖激烈,痛歼鬼子建戎勋。大洪山率士拼杀,十几日厮拼越群,卫国献身倾尽力,为民解难奉殷勤。——(张喜海评)

参考资料

壮士出川丨川军在湖北大洪山打游击抗战:机枪击落日军“天皇号”.今日头条.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