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幕阜山

幕阜山

幕阜山,坐落于湖南省、湖北、江西省三省交界处的平江县南江镇,为三省边界第一高峰,是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

幕阜山古称“天岳”,源于《尚书·禹贡》载此山为华族的人文始祖伏羲之“东陵”、舜帝授封天岳,大禹治水登临此山,存载了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古远时期的一段历史。

景区内建设有天岳飞龙丛林穿越探险乐园,该项目分为10个户外游乐单元,全部由法国团队打造。幕阜山其他的代表性人文与自然景观包括沸沙池、峰尖、老龙沟和天门寺等。

主要景观

幕阜山古称道教第二十五洞天,“幕阜丹崖”为平江旧时八景之一。自然风景资源有奇异象形石、瀑布清泉、天然黄山松、云锦杜鹃、高山草甸和天象景观,人文资源有摩崖石刻、天门寺、天岳关集善宫、沸沙神庙、遗址遗迹。

幕阜山森林覆盖率为94%,以松、杉、毛竹为主,有我国长江以南最大面积的天然黄山松1100多公顷。主峰黄龙山是湘鄂赣三省天然屏障,自古就是吴之头楚之尾,风景秀丽,山雄、景奇、林丰、水美,被誉为湘鄂赣的“香格里拉”。

著名风景区有幕阜山、黄龙山、九宫山、大云山、隐水洞、庐山西海等。山地森林茂密,以松、杉、阔、孟宗竹为主,境内有大片天然阔叶原始次生林区,是名副其实的华中地区绿色肺腑。经济林油茶、茶叶、油桐、漆树。尤以武宁县、修水的「宁红茶」、平江烟茶驰名中外。林副产品有武宁的「板笋」、香菇、脂松香等,并有黄连天麻北柴胡党参、半夏及抚

“四大天师”之一葛洪的《幕阜山记》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山有石壁刻铭:禹治水,登此山。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有葛仙翁炼丹井,药臼尚存······有僧园日长庆,有宫日玉青”。这是葛洪告诉大家,师祖伯祖父葛玄在幕阜山修仙炼丹。葛洪80岁在幕阜山羽化成仙。,《紫清真人集》中载有“真君访葛仙丹台于幕阜即此”,清·钟灵的《幕阜山赋》“迄于晋朝,流寓群仙,孝仙谈《太极》之诀,稚川成《抱朴》之篇”指的是葛玄在幕阜山修道授徒,而葛洪在幕阜山著书立说,一山两葛仙这是幕阜山之幸事。

天岳飞龙

天岳飞龙”丛林探险乐园“是一所原生态森林探险户外运动大型体验基地。

该项目邀请国际著名专业运动设计师设计,由法国技术团队进驻天岳幕阜山纯手工打造,每一根绳索、每一枚螺钉都自法国进口,总投资达一亿元。

为8岁、1.2米以上儿童及成人设计的经典型丛林冒险活动,通过在树林间设置并搭建各种难易不同的关卡障碍环节将树连成一条线路,体验丛林探险之旅。

2.飞龙在天(超长溜索)

为8岁、1.2米以上儿童及成人设置的总长为1435米的超长溜索,设置为五段,最高处距离地面210米,高空飞瞰瀑布与丛林。

3.精灵木屋(霍比特小屋)

为4岁以上儿童设计户外项目,在国外非常热门,在树林中混合建立小木屋,人行天桥,滑道和游戏大网的线路。

4.一飞冲天(蹦极弹射)

项目由3个15米高蹦极弹射台+为3-16岁儿童及青少年设计4个小弹射组成蹦极弹射蹦床。

5.极速滑道(阿尔卑斯轨道车)

为8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设计,滑道全长905米,垂直高差85米,最高时速40千米,是德国威岗公司在中国建设的第一条管轨式磁刹车滑道,滑行中车速由体验者自行掌控。

6.林间冲浪(旱地滑道)

针对8岁以上儿童或者在父母陪同下的4岁以上儿童的新型滑道。滑道从上而下蜿蜒在老龙沟的溪流旁。

7.空中穿越(丛林过山车)

为10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设计的800米长丛林实景过山车,是全球第三个、国内首个丛林过山车项目,穿梭于原始次森林中。

8.凌空飞人(游戏塔)

游戏塔集合了攀岩墙、速降、凌空飞人、凌空舞步四个游戏单元,游戏内最大承重为130公斤。

9.蛛网乐园(双层蛛网)

在森林中搭建一个安全又刺激的蜘蛛网,共计47个游戏单元,两层巨型蛛网,一层设计为3-7岁儿童使用,二层设计为8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使用,益智与快乐相融合。

10.树梢逍遥(丛林漫步桥)

巧妙地用木板,绳索将一棵棵古树连接在一起。

太元天宫

太元天宫又名老母殿,现成为国际道教前沿论坛的永久举办地,现景区致力把天岳幕阜山打造成“中国母亲山”。

问天台会仙亭

传为屈原作《天问》之处,当地百姓也习惯称此处为会仙亭。

丹崖

幕阜丹崖又名舍身崖,位于一峰尖西侧,地势险峻,峭壁千仞,传为人祖伏羲之兵器。

景点特色

天岳幕阜山--五岳之外有天岳

Mu-fu Mountains

天岳幕阜山”幕阜山-中华龙脉发源之地

“天岳”幕阜山-雷神居住之所、伏羲诞生之地

“天岳”幕阜山-中华最早记载国家天文与星占于一体的场所

“天岳”幕阜山-大禹治水之神山

“天岳”幕阜山-中华道家思想发源地、秦始皇专拜之地

“天岳”幕阜山-四大天师升仙之地

“天岳”幕阜山-吕洞宾升仙之地

“天岳”幕阜山-张果老升仙之地

“天岳”幕阜山-国教发源地

“天岳”幕阜山-药王桐君结庐之所

“天岳”幕阜山-“六相隐平江”之风水之地

天岳幕阜山”幕阜山-中华文化发源之地

中国有个“天岳”

幕阜山脉位于华中之中心,横跨中国湖南、江西省、湖北三省,呈东西走向,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西临洞庭湖,南俯湘赣大地,居湘鄂赣三省省会武汉、长沙市南昌市的中心地带。山脉平均海拔约1000米,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有幕阜山(1595.6米)、黄龙山(1521米)、九宫山(1543米)、大云山等山峰。

经济林有油茶、茶叶、油桐、漆树。尤以武宁县、修水的「宁红茶」、湖南省的「平江红茶」驰名中外。林副产品有武宁的「板笋」、香菇、松香等,并有黄连天麻北柴胡党参、半夏及抚芎(Ligusticumsp.)等药材。

主峰幕阜山,又名天岳山,海拔1595.6米,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镇,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

天岳幕阜山-“五岳”之外有天岳

众所周知,“五岳”,即恒山(位于山西省)、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嵩山(位于河南省)、泰山(位于山东省)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殊不知,中国还有个“天岳幕阜山”幕阜山,“天岳”幕阜山为“五岳”之外有天岳!位于湖南平江县南江镇,古称“岳州府”。

从体量及海拔来看,天岳也列“六岳”前茅。幕阜山脉山体总面积约为4800平方公里,岳阳境内为460多平方公里,占地面积是黄山的四倍。

泰山426平方公里;衡山核心景区南岳区200平方公里;华山150平方公里;恒山62平方公里;嵩山450平方公里。从体量来看,天岳位居“六岳”之最。

泰山天柱峰海拔1545米,衡山祝融峰海拔高1290米,华山南峰海拔2160米,恒山东峰天峰海拔高拔2017米,嵩山连海拔高海拔高1440米,天岳幕阜山的一峰尖海拔1596米,位居“六岳”之三。

天岳-中华龙脉发祥地

古有“天岳书院”,源远流长,在宋朝时就有记载,朱元璋至平江南题词题词词“天岳书院”,天岳书院重建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因为书院门对小天岳山而定名。

门首有“天岳书院”四个镏金大字,两侧镌刻石联“天经地纬、岳峙渊”字体苍劲、雄浑,相传为清代名人李元度(字次青,平江县人,官至贵州省布政使)所书。

“天岳”幕阜山-雷神居住之所、伏羲诞生之地

幕阜山古称雷公山,雷公即雷神,先民将幕阜山视为雷神居住之所

雷神是天意的代言神,代天主持正义,惩恶扬善,击杀有罪之人,在古代原始宗教的意识中,是最使人敬畏地位极高的天神,古文字“神”最初单作“申”字形,象闪电之宛转,古人蒙昧,见雷电之威猛,因以制字,可见人有“神”的概念,就是从雷电开始的,因此先民又将华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认定是雷神的儿子,雷神的形象是鹰嘴龙身,伏羲人首龙身,故又称之为“龙的传人”,魂归故里后,山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龙鳞状花纹,仍旧清晰可见,伏羲为太皞,即功高齐天的神,这就是幕阜山被狩封“天岳”的缘故。

伏羲创制八卦用阴阳八卦解释天地万物演变规律和人伦秩序,是我国文化的开端,仍是道家思想的启蒙,这都一并载入了《易经》之中。

“天岳”幕阜山-中华最早记载国家天文与星占于一体的场所

公元前22世纪,舜帝在湘、鄂、赣交界处征战三苗,已经是个历史常识了,幕阜山是三省交界的核心地区,又因临近古夏水,故有“负夏”之称,《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史记》“舜就时于负夏”,迁于负夏是以幕阜山作为根据地,就时于负夏则指舜帝在幕阜山设立了国家天文观察中心,看天地变化,季节循环,制定历法,星移斗转,占卜未来······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国家天文与星占于一体的场所。

“天岳”幕阜山-大禹治水之神山

幕阜山上“禹治水、登此山”的石壁刻铭,叙述着大禹治水时期,禹到幕阜山祭祀伏羲的故事,从幕阜山缆船坡,系舟峰,一直到一峰尖,都留下了禹帝的足迹,时而蹑地飞天,时而三·

五迹步,因为是禹帝所留,世称“禹步”,禹步是道士在祷神礼仪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可遣神召灵,获七星之神气,道士在行气或入山林之时。

多用它聚气驱邪,原始宗教对祖先崇拜,天神崇拜的神学思想和道家法术,在幕阜山都能找到其来源的依据,这是五岳不可比拟的。

天岳幕阜山”幕阜山-中华道家思想发源地、秦始皇专拜之地

古代因有神仙居住的高山方可称“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方士的鼓动下,曾四次巡游寻仙封禅祭神,在公元前219年第一次出巡,和公元前210年第四次巡游共二次登山祭神,五岳中只有泰山有此殊荣,足以说明幕阜山在秦以及始皇心中的重要性,可见说幕阜山是我国道家思想的发源地,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天岳”幕阜山-吕洞宾升仙之地

同为金丹派的吕洞宾,又在唐时“飞”上了幕阜山,明《隆庆岳州府志卷十八》录有吕洞宾《沁园春·钓鱼岛》词一首:“昨日南京,今朝天岳,倏焉忽焉指洞庭湖”吕洞宾,《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吕洞宾在幕阜山修道有他自已的词为证,他的词也充分展现了他的神仙生活,吕洞宾在幕阜山上“仙人下棋”和山下“天岳卖墨”给少年艾穆,使一个山里娃从此才华横溢,如有神助,进举而后当上了四川省巡抚的故事广为流传。

“天岳”幕阜山-张果老升仙之地

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头所坐落的山峰就叫“张果老”,唐时山民为解决山林纠纷而报官,一边村民为迎官在一山岭上敲锣打鼓,另一边的村民则准备了轿子在另一山岭上来迎接官员,因母亲言幕阜山胜状而背着母亲来游山的张果老,从村民面前走过,双方村民都认为他就是衙门的县太爷微服来访,连忙追赶上来请求判山,张果老问清楚后,将错就错,也正是张果老的孝心和俭朴,深深地打动了争山的村民赢得了信任,问题当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张果老判山的地方就叫“张果老”,打鼓迎接官员的地方得名“打鼓岭”,抬轿接官的山峰为“接官岭”,因山路险峻,胆小爬着走而后赶到的县官,所爬之岭就叫“狗爬岭”。

“天岳”幕阜山-国教发源地

道教符净明派尊奉祖师的许逊(239—374)因“精专孝行”而称“孝道之宗”“众仙之长”尊为“孝仙”。

他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豫章附近地,岳州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据明弘治《湖广岳州志·卷之五·平江县山川志》载“道岩,县东九十里,可通舆立屋,有龙湫、龙洞、丹台、丹灶、许旌阳修炼于此,县南四十里云盖山,有许旌阳剑处”。

因其对道教的贡献感动了天庭,东晋宁康二年(374)举家四十二口,同日拔宅飞升,连家禽家畜都带去了,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佳话,许逊赋性聪颖,博通经史,尤其爱好修炼法术,二十岁举为考廉,屡荐不就,二十九岁拜修水大洞君吴猛学道(晋著名道士·为《中华二十四孝》姿蚊饱血的主者)。

晋书》《搜神记》《幽明录》都有记录吴猛率许逊“炼神丹于艾城黄龙山”艾城今修水,黄龙山就是幕阜山的黄龙峰,《西山十二真君传》“许旌阳尝炼丹于艾城黄龙山,丹成,祭于幕阜葛洪石室”三十六岁与文学家郭璞在幕阜山相遇,并结伴遍游名山胜地。直至晋朝太康六年(280)四十朝廷朝朝廷庭屡加礼命,难于推辞,才就任旌阳县令。

故又称其为“许逊”后见晋室纷乱,弃官东归,仍在幕阜山地区传播孝道。并将道家的净明,儒家的忠恕,佛家的大乘融合一起。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

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为乡人尊敬。

“天岳”幕阜山-药王桐君结庐之所

许迈,东晋丹阳句容人,字叔玄,一名映,家世士族,不慕仕进,师鲍靓受《三皇内文》从茅固学上清经法,初采药桐庐之桓山,永和二年(364)入临安西山,改名玄,字远游,王羲之常造访,共修服食,并曾为之传,著诗十二首,论神仙事,述灵异之迹,以上这段话是《中国历史大辞典》对许迈的简介,许迈仍是晋朝著名道士,金丹符箓兼修,与葛洪同为鲍靓的徒弟,其“初采药桐庐之桓山”中的“桐庐”是桐君结庐之所的意思,桐君:上古黄帝时人,善于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性,民间奉为药王,根《隋书经籍》记载著有《药性》《采药录》。

朱谋玮水经注笺》:幕阜古名桓山。从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幕阜山是药王桐君结庐之所,也是许迈采药炼丹的地方。难怪如今幕阜山水流药汁,草喷异香,石臼带元霜之气,山鸟转捣药之腔。

天岳幕阜山”幕阜山-“六相隐平江”之风水之地

幕阜山古称第二十五洞天,“

据明清诸朝《平江县志》及该县徐、陈、刘、李姓族谱记载,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发生“安史之乱”,皇室大都逃往四川省。检校工部尚书徐安贞,邀兵部左侍郎刘光谦,侍朗白琪,丞相陈希烈(常甫)4人,潜迹南逃。至江西黄龙寺,遇超慧禅师言及平江县山水胜状,慕名而至。

首先居住在梅仙大洲,至今“四隐堂”地名犹存。第二年,侍郎陆善经、李安甫也寻友前来,于是六相隐平江。

后分开居住:徐居下台,在县北五十华里的三墩建回台寺;刘光谦居上台,在县北九十华里的幕阜山麓长庆建长庆寺;白居聚台,在县南六十里的白水,建白水寺;陈居就台,在县东的长寿九岭,建惠果寺;陆在县西六十华里的河东芭蕉村,建芭蕉寺;李虑坐其兄林甫,累改姓孟安甫居下西乡岑川,建九峰寺。

死后在这六个地方,均有墓葬和塔牌。这就是唐六相隐苏州古城,四乡建六寺的历史事迹。徐安贞刘光谦陈希烈李安甫(另有三支李姓迁入平江县)为本族的迁平始祖。

天岳幕阜山”幕阜山-中华文化发源之地

幕阜山的张师峰也因被誉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封留候的张良修隐结庐而得名,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是张良的八世孙。《湖广岳州志·山川志》还记载了汉名臣梅福于幕阜山梅仙峰得道飞升,山下的小镇也借仙人之福称为梅仙镇。古代为什么如此之多的高道都选择幕阜山修道炼丹呢?

至此我才明白,道家提出的“道由德生”“道由德显”“尊道贵德”和我们祖先的“以德配天”认唯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的思想一脉相承,伏羲开文明先河制人伦秩序是为德,丰隆替天行道惩恶扬善是为德,桐君定三品药性济世救民是为德······道士只有到天岳来,将自己所修之德向天祷告,才能早成正果,就象当今歌唱家都想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一样。

因缘纷的缘故,在幕阜山暂没有找到更多高道的记载,但天岳有葛洪许逊两位天师足矣,他的所传播的忠、信、孝、悌已植入了我们民族的根系,他们的创造发明至今仍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造福,道教的传播,幕阜山与泰山为同一时期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了(佛教早泰山351年)比嵩山华山早500年,衡山、桓山分别晚于幕阜山300年、200年历史,鼎盛时期宫观多达百处,全花岗石石结构的青阳宫,专家指出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完全可以与全木结构的岳阳楼媲美,它曾使作品称为神品的唐朝狂草书法家张旭流连忘返,并欣然写联。

幕阜山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无与争辩的事实向世人表明了它就是国教的发源、发展之地,其对道教的贡献不可磨灭,更无愧于“天岳幕阜山”之称,并将永远屹立于幕阜之巅。

文化活动古城古古城称

广义幕阜山山体呈北东一南西走向,沿分分展布于九江、瑞昌市德安县武宁县修水县湖南省平江县、湖北的通城县、通山、

阳个县市个县市市之间。山岭主体发育于九岭一郭公山块体中的幕阜一九宫山一星子县群山隆起区之上。主要由中元节古界双桥山群与下古生界组成,并有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石,晚侏罗世的二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岩类侵入。

名称由来

幕阜山古称天岳山,三国孙吴名将太史慈刘表大军,扎营幕于山顶,遂改称幕阜山。

道教传说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

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二十五洞天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

道教文化

幕阜山因伏羲魂归,虞舜观天巡狩而封天岳,《水经》才有“水出自桓山”之记,《史记》更存“舜就时于负夏”之载。伏羲创制八卦,开道家之蒙,帝舜观天察地,同为国教先驱,古名雷公山,替天行道,仍是先民敬畏天神的源头,认列仙居而其上,始皇二度登临寻仙,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洞天有九,福地存七,皆在山脉,神州大地,别无二处了。

道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过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神仙信仰和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的形成影响尤深,民俗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服药炼丹术对中国古代化学和药性学有突出贡献,行气、房中、存神,内丹等养生方术对中国传统医学和人体科学有密切关系。

道教中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国民众,它以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汉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也许正基于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根全在道教”。

道教是由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

一鬼神崇拜、二神仙之说和方术、三黄老学说中的神秘主义部分。鬼神崇拜是人类早期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对各种现象的敬畏,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而产生鬼神,认为高山离天近有神仙居住。

比如将南岳衡山视为祝融居住的地方,少昊神居住在西岳华山,幕阜山古称雷公山,雷公即雷神,先民将幕阜山视为雷神居住之所,幕阜山现仍旧多雷,2006年发生过雷击6牛的事件,可能与地下蕴藏的金属矿藏有关。

东汉末年魏伯阳深入研究《周易》的基础上,用《周易》的理论写出了一本能解决当时社会上普遍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巨著《周易参同契》,为后世丹术修炼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体系,被丹家称为“万古丹经王”。

他的问世对金丹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向导作用,金丹派正是在它的指导下形成的。

道家学派是道教的前身,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认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到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此时道教只有神仙信仰,并无理论,因而传其术而不能通,一直到东晋,才由道教著名的学者葛洪完成,其所著《抱朴子》一书,使道教理论化、缜密化,并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同,提高了道教的地位,在炼丹术方面,更是取得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葛洪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神学与道学纳为一体,将方术与金丹纳为一体,将丹鼎与符箓融为一体,将儒学与仙学融为一体,对道教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葛洪还透过《抱朴子外篇》真实大胆地揭示了晋朝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风俗的败坏,官吏的腐朽,百姓的疾苦。

葛洪的思想,既不同于西汉的阳儒阴法,也不同于晋代的虚伪名教,又不同于先秦法家的治国之策,他主张儒道兼用,从治心入手达到行礼乐的目的,其笔锋之犀利,观察之深刻,情感之激烈,在“虚美隐恶”的当时,确是难能可贵的。

名人轶事

葛洪(284—364)晋丹阳句容人,字稚川,号抱朴子,从郑隐受炼丹术,后又师从岳父鲍靓,因战功拜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我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化学家、印染业祖师,是东晋道教的集大成者,道教将其与许逊、张道陵萨守坚并称“四大天师”。

葛玄(164—244)三国吴丹阳句容市人、字孝先、葛洪之伯祖父,家世官宦,吴初,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后授弟子郑隐,为东汉道教丹鼎派最高传授者之一,后世灵宝道士奉他为阁皂宗祖师,宋淙宁三年(1104)封冲应真人,淳祐三年(1243)封冲应孚佑真君,世称葛洪

幕阜山山势雄伟,风光秀丽,山上飞瀑流泉,洞天奇景,石室幽谷,确是道家修炼的好地方,它也是葛洪完成《抱朴子》一书的实验基地,其矿产十分丰富,炼丹用的铅、铜、朱砂石、云母、、砂、金、等均有,又是个天然的大药库,有中草药植物175科、1301种,其中属全国和湖南省重点中药材239种,以至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追随桐君之足迹,来幕阜山寻找逐风草属奇药,并在万历6年(1578)将幕阜山所产的白术载入了《本草纲目》之中。

从此平江白术视为地道药材,白术极品,并有“平术”的美名,清末贩入南洋的“平术”源头价格高达425块银元一担,葛洪在少年时代就生活在湖南,父亲葛悌是邵陵(湖南)知府,担任关内候之后,辞官前往平江,登上师祖葛玄、师父郑隐炼丹的幕阜山上写下了《幕阜山记》。

并开始修道著书的生活,现幕阜山上的丹岩、舍身崖、下狮洞,仍在向世人诉说着葛玄、葛洪的往事。唐·李白游幕阜山时有诗云:“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山峰,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松”,元·许元信《幕阜山》:“我来绝顶无他事,为访仙人葛稚川”。

传说公元364年,一夜大雪纷飞,有一美妇到下狮洞找葛洪,言为父病采药迷路借宿,葛洪想自已是修道之人,单身妇女借宿恐有不妥,婉言拒绝了,第二天发现门前有被遗衣物,忙寻迹而去,在一悬崖边,又发现一缕青丝和满地血痕,知美妇已裹狼虎之腹。

葛洪心想为赢一身清白却丢慈悲之心,羞愧万分,纵身跳下悬崖,妆扮成美妇的观音菩萨此时化作一朵祥云将其托起,葛洪80岁羽化成仙,悬崖因于得名“舍身崖”。

故事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然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幕阜山岩耳,又称“黑木耳”,山珍,有凉血解毒之功效,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称“葛仙米”,是葛洪在幕阜山首先发现而食用的,已载入湖南体育的“幕阜山拳”又名“龙虎争巢拳”也是葛洪在幕阜山看见巨蟒与虎争斗所发明的一套拳术,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招式带有明显的道家思想,这些就是道家推崇的服食和导引,它通过食疗和健身来达到人长生不老和成仙的目的,老龙沟漂水岩是葛洪在幕阜山的另一处炼丹台忽

忽倏忽忽焉指洞庭湖吕洞宾(798—?)唐末河中永乐人,号纯阳子,传曾二举进士不第,游长安遇钟离权,百岁而童颜,全真道奉为北祖之一,通称吕祖,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为乡人尊敬。

李元度汉族,湖南平江县人。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清代大臣,学者。生于道光元年(1821)。4岁丧父。18岁中秀才。

二十三年以举人黔阳教谕。著有《国朝先正事略》60卷、《天岳幕阜山山馆文钞》40卷、《天岳山馆诗集》12卷、《四书广义》64、《国朝彤史略》10卷、《名贤遗事录》2卷、《南岳志》26卷等。

其中《国朝先正事略》,荟萃清朝一代有关文献材料,尤为巨著。还主同治《平江县志》。

物种分布

幕阜山属幕阜山脉,位于平江县北部,通城县东南部,崇阳县东部,通山县东部,修水县西北部,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主峰海拔1595.6米。幕阜山森林覆盖率为94%,植物区系成份丰富,已查明树木806种,隶属96科,珍稀植物有32种,包括银杏、金钱松、胡桃、香果树等。有我国长江以南最大面积的天然黄山松1100多公顷。动物区系成分丰富,珍稀动物种类多达5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平胸龟虎纹蛙、猕猴、穿山甲、豺、水獭亚科大灵猫等22种。高度虽高度虽然体高度虽然

该山体高度不及九岭山,但主要山峰亦均在千米以上。第一主峰老鸦尖(位于武宁县、通山之间),海拔1657米;第二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东面的狭义幕阜山,海拔1596米。其它主要山峰有湖南平江境内的幕阜山,海拔15%米;修水与平江、通城之间的黄龙山,海拔1511米;武宁、通山间的四面山,海拔1447米;武宁境内的牵牛笠,海拔1344米;修水与崇阳县间的天湖山,海拔1239米;武宁境内的余洞千千海拔千2千米;修水境内的桃峰山,海拔1139米;修水、崇阳间的饭萝尖,海拔1069米;修水境内的雷峰尖与巴茅尖,海拔分别为983米和944米;瑞昌市境内的青山,海拔921米。此外,幕阜山的东延余脉庐山,海拔1474米,襟江带湖平地突起,集雄奇锦秀于一体,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驰誉中外的世界级名山。 

幕阜山,古名恒山,又名天柱山、天岳过湖过湖南省山过湖南过湖南省平江、江西省修水、湖北省通城3县。三国吴太史慈任建昌都尉时,置营幕于此拒刘表从子刘磐,故名。主峰海拔1595.6米。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一峰尖、九龙池、云腾寺、黄龙山、只角楼、丘池塘、秋水塘、流水庵、凤凰山、燕子岩、冬桃山、凤凰翅等12座。被湖南省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山上名胜古迹甚多,著名的有洞天幕阜石刻、葛艾二仙坛、石床、石井、青竹扫台、幕阜丹岩、沸沙池、棋盘石、观音岩、系船石;东坡天岳关,扼湘、鄂、赣要冲,系抗日战争重要纪念地。山脉总面积1232.5平方公里,占平江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岩石抗风化能力弱,水土流失较严重。 

旅游信息

景区门票

成人85元/人,1.3米以下的儿童免票;残疾人凭证免票,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免票

索道费用

上行86元/人次,下行76元/人次;往返146元/人次

不定时会推出优惠折扣活动,请到游客中心咨询。

交通信息

自驾游线路

武汉—深圳高速公路到达南江互通收费站,下高速直线沿天字门5公里路程进入索道下站游客服务中心可以乘索道直接到达景区悬崖栈道附近。也可以直接驾车走盘山公路进入景区半山腰牌坊大门停车场。

班车线路

在湖南岳阳市联运汽车站坐大巴到江南桥大约路程时间2.5小时,车票35元左右,到了南江镇车站外有摩托车20元直接到索道下站游客服务中心。

参考资料

天岳幕阜山景区.www.yueyang.gov.cn.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