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南路

广南路

广南路,汉地南部,是宋代时候设置的一个行政区划。在赵光义末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秦以前

岭南虽与中原商、周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初通交往,但是由于山川阻隔,发展很缓慢。秦灭六国之战以后,派军队50万南下,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象郡南海郡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区(今广州市)下辖番禺、四会市龙川县博罗县四县。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市、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市乐昌市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西汉初,汉高祖曾派陆贾到番禺,说服赵佗名义上臣服于汉朝,可是不久赵即反目。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2年),兵分五路,一举平定岭南,将岭南划分为九郡,即南海苍梧县玉林市合浦县交州、九真、日南、儋耳、珠崖郡。西汉末,儋耳、珠崖并入合浦郡,从此,岭南的郡县制度与地缘战略格局确立下来。西汉设立“十三部刺史”时,岭南九郡统归交趾刺史巡察。

东汉末

改交趾部为交州,仍为一整合体。孙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市,州治番禺区,广州由此得名。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海南岛晋朝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市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林市容州南宁市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市,广东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宋代在岭南先设置广南路,李世民末,仍然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这是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称之来历。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有14州;广南西路治所在桂林市,有7州。广南东西之划分,以西江流域的封州之间梧州市为界,贺江云开大山山脉以东属于广东、以西属于广西,从此基本奠定今日两广的分界线。至道三年(997),析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大部属广南西路,广西之名源于此。宋代广西境内战事不断,先有区希范侬智高李接反宋,后有交州入侵(熙宁八年,1075)。

元朝

岭南地区没有单独设置一级行政区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湖广行中书省,今广东省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市,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明、清设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两省,称“两广总督”,两广总督府驻肇庆市,1746年移广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置广西行省。明洪武年间,广西成为当时13个布政使司之一,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承袭明制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清代广东省最南的辖境是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岛(时称“千里长沙”)和南沙群岛(时称“万里石塘”)属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区管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