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赋》是2011年6月发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赋,作者是李定方。

李定方版

作者简介

李定方,1970年9月出生,益阳市人,中共党员,语文高级教师,语文骨干教师,著名文人,了了工作室渌口区一中理事会会长,高三年级组长。现今在湖南省株洲县第一中学任教,自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多年默默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把自己的极大部分身心都投入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并且在育人之余,从事文章写作,其代表作有《株洲赋》、《梦友人》、《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等等。

1.背景:

株洲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古称建宁,是炎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湖南省综合实力第二强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是我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之一。东界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井冈山市,南连衡阳市郴州市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市现辖天元区芦淞区、荷塘、石峰区、云龙五区和县级醴陵市渌口区攸县茶陵县、炎陵县5县市,以及113个乡镇。株洲市现在正朝着中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与中部地区非省会第一目标奋勇前进。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太阳神,就长眠在株洲市境内炎陵县鹿原坡,炎帝陵也被称为“神州第一陵”,它是普天下中华儿女寻根祖的圣地。南宋遗存的茶陵铁犀更是熠生辉。而株洲也是革命老区,秋收起义、朱毛第一次会面、建立湘赣边根据地,都发生在株洲这片革命热土上。

2.体裁:

议论性散文

3.内容概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株洲的人文历史、风景名胜等内容,详细阐述了株洲古今的历史。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4.创作年代

本文创作于2011年6月。

作品原文

始祖寝地,中南通,掖寿岳之灵慧,托潭州之雄浑。湘潺,育千里才俊,雪峰怒聚,蓄万民豪情。二轨并驰而南北便,数桥同跨而东西通,一市起而商贾至,两型立而天地新。

履崇阿,劈荒洪,神农驱病授耒;镇河怪,保乡民,铁犀矫首望古今;古镇巷深,童子谈朱子理学;湘江水碧,明月伴杜老遗风。清泉一泓,乾隆流连解御笔;古道百里,茶马迤逦行云端。

波光潋滟,鹭翔止,洪泽蕴聚于幽谷;苍翠盈目,争高斗巧,奇峰浴耸于水间。游人乐而不改群山之清,农夫汲而不断碧水之积,此官庄库也。一峰兀起,飞瀑溅玉,无尘世之纷争,尽逸处之超然。富氧扑于口鼻,静香绕于周身。身止而心逸,体健而神安,此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也。背倚绝壁,面俯湘水,巨石横空以为庐盖,清流东去以为檐水。梵音袅袅,潇湘抚岸而击节,信士拳拳,佛光暖怀以消忧。一桥飞架,万户灯明,此空灵岸也。

钟灵而秀,地灵则人杰,武以卫国,文可安邦。马援仗剑伏波岭鲁肃列阵渌江边,乱世有名将,开国多元勋。谭氏睿智,稳社稷于民国,杨家忠勇,播虎威于友邦。童声琅琅,书院汇云阳之灵秀,诗名沸沸,东阳据湖湘之文宗。

两型定而宏图起,一元始而万象新。闹市掩于翠树,广夏拔于田畴。新城再造,旧扩游湖,亦城亦乡处处;溪边钓叟,垄上农夫,网连即成商贾。道接京沪,轨连长潭,倾心伊尹管仲;物流中转,华装来去,成就伊顿陶朱。

高蹈神农遗韵,追慕杜朱流风。伟业再创,征程复新。虚右以俟,长不必归去;倾海洒海,终南当无憾声。华章共谱添雅调,万鼓齐鸣弄潮身,全赖贤达诸公。

何辉宇版

作者简介

何辉宇,1955年12月出生,株洲市社会科学成果规划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主任,教授。

作品原文

株洲形胜,状伏春蚕。楚尾吴头,挟渌m而拥湘江;横陈津要,扼京广而控黔赣。北接长、浏,南临资、桂。东附罗霄之阻,西依南岳之屏。物盛天成,煤、锌、铁、钨、蕴藏丰富;才俊辈出,李、谭、程、左、杨名贯古今①。始祖神农,安寝于鹿原仙境;红色政权,始建于古邑茶陵县徐霞客猎奇,迹遍湘东全境;毛泽东革命,转战茶。览株洲胜迹,吾乡山灵水秀,珠玑布野,人文荟萃,吐地吞天。热土红疆,引良驹奋蹄,贤圣折腰,盖神农之德化县,渌湘之泽润乎?

溯上古遗踪,斯地乃农耕文明之发轫。六斗坡石刮,印万年人类足迹;独岭坳稻壳,记七千载先民劳形。炎帝适此,耒耜开耕作之源,而民食丰足;麻衣代蒲叶之陋,而寒暑咸宜;木巢开屋宇之端,而风雪无惧;百草苏沉之命,而生衍日众。帝之育化黔黎,功盖千秋,繁昌,德浓如神。

齿纹铜铙,汇商越文化之精华;蟠龙象尊,显前人天工之厚重。云岩昙晟始劈云岩,遂有佛门曹洞;永平师从中原地区,方为故里元宗②。孝宗感慕皇雩仙:“藤老龙幡疑护法,山深禽语似谈禅”;信叔愤世资福寺:“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滔滔问姓名”③。骆宾王避难瓜,刻句摩崖;杜甫闲游湘江,九吟奇境。红拂女三尺荒护靖兴,引六朝骚客凭吊;彭维新不畏权奸申正义,受几代仁者尊崇。孝德感苍穹,老莱子七十娱亲留佳话;忠魂撼大地,颜雷焱誓与危城共死生④。廉臣益翁,身后仅遗《律》一部;能吏子诚,治蜀常存百姓心⑤。左山长龙困浅滩⑥,志存鸿鹄图鹏举;陶总督独具慧眼,为扶社稷荐良臣。

神游故纸兮,万载风云收眼底;掩卷凝思兮,千年旧事满胸襟。设无五谷初耕乎斯,先贤奔命于是,此荒蛮之地焉有后世繁荣哉?由是观之,祖德弘勋当不敢须臾忘也!

追创国记忆,湘东为红色文明之摇篮。毛氏润之,振臂湖湘,株洲市儿女,奋起响应。李立三安源闹罢工,撒阶级抗争火种;罗学瓒醴陵市兴农运,为星火燎原积薪。何孟雄奔走京绥,夫妻携手创党⑦;谭震林建政茶陵县,啸聚十万工农。妇运先驱张挹兰,笑迎绞刑架;中国工农红军猛将蔡申熙,胆气贯长空⑧。土地革命,撼千年封建根基;秋收义举,多我方子弟上阵。井冈山会师渡,擎武装割据大旗;支部建在连上,创人民革命新建陆军。井冈烽火,燃于湘东大地;中华英杰,聚首圣地炎陵。罗霄山下旌旗涌,撼地惊天泣鬼神。

三十年求索兮,一代株洲市人杰,汇入兴中铁流,重奠九州基业;千百次征战兮,无数湘东英烈,悲壮赴死疆场,赢来中原地区升平。观创国风云,始发于斯,其席卷神州、荡平海内而天下归一者,赖豪杰蒸民励志同仇也。然吾方子弟,先行壮举,荣首功而不为过焉!

考立市旧迹,株洲是工业文明之基地。中华本农耕古国,工商不举,国弱民穷。今乾坤初定,百废待兴,欲强邦固本,当工业先行。孰堪兴工大任?江南惟我建宁⑨!此地南北通衢,东西总汇,水陆便捷,宜筑新城。至若中枢布局,十大企业云集,遂有机械、建材、冶金,轻纺、火电、化工,车辆、航空、军品。往昔弹丸之地,骤为工业名城。六十载艰辛创业,几代人苦志劳心,电力机车人造钻石、航空动力、空空导弹……百宗中华第一,于斯相继诞生。今日株洲市:十里湘江,五桥飞架;城区景象,日臻维新。炎帝长江、响石、向阳……广场星罗棋布;文化、神农、留芳、石峰……公园特色鲜明。巍峨古朴,神农阁存老镇风韵;傲刺苍穹,电视塔展亚洲雄风。环城大道,勾勒新城概貌;经贸园区,凸显发展潜能。百里蓝图,满绣人间春色;百万市民,尽享盛世太平!

感神农懿德兮,泽被湘东,人神景仰;书先贤伟业兮,功垂万代,片纸难穷。然斗转星移之间,观沧桑巨变之迹,乃天道使然耶?人力所为耶?余以为二者兼有之。顺

天道,则天遂人愿,演进自如;合人伦,则民心所向,继绝昌隆。惟遵是道,株洲市之未来将愈益兴盛也!谨记之!

文章注释

①李:李东阳茶陵县人,先后任明朝礼、户、吏部尚书,武宗朝大学士,茶陵诗派奠基人。谭:谭延,茶陵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程:程潜,醴陵市人,原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领导湖南和平起义。左:左权,原名左纪权,醴陵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杨:杨得志,渌口区人。1935年5月率红一团强渡大渡河,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北上赢得战机。

②云岩:云岩寺,位于醴陵市贺家桥乡,建于唐元和至长庆年间,系佛教“曹洞宗”奠基人云岩昙晟大师(782-841)劈石兴建。永平:指日僧道元(1200-1253)。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永平道元在我国师事曹洞,学成后回国开立曹洞宗,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

③皇雩仙:原名皇雩寺,位于茶陵县东坑村,始建于晚唐赵昚赵闻其名,诏有司绘图,赋诗一首并赐名“皇雩仙”。资福寺:宋抗金名将刘锜,字信叔,绍兴25年(1155)贬任潭州长沙市知府,其间到株洲资福寺闲游,寺中和尚问其姓名,刘未回答,挥笔在墙上写诗一首。

老莱子春秋末年楚国著名孝子。颜雷焱:茶陵人,南宋潭州(长沙)判,德元年(1275),元军围潭州,劝其投降,他以“临危而二,非贞也”拒之,坚守7个月后城陷,投水殉国。

⑤益翁:陈谦,字益翁,茶陵县人,明洪武进士,任泸州市知洲十二载,为官清谦,去世后,清理遗物仅有米数升、《大明律》一部。子诚:谭希思,字子诚,茶陵人,明万历进士,历任四川省巡抚等职。在蜀其间宽徭薄赋,兴学除弊,百姓称颂。

⑥左山长:左宗棠爱新觉罗·旻宁16年至18年任醴陵渌江书院第十届山长,经两江总督陶澍推荐步入仕途,成为清代名臣。

⑦何孟雄,炎陵人,与其妻缪伯英一道,于1920年11月在北京参与组建共产主义小组,不久改名为“共产党支部”,推举李大钊为支部书记,夫妻双双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

张挹兰:炎陵人,妇女运动早期领导人,与李大钊同上绞刑架,壮烈牺牲。蔡申熙醴陵市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创始人,1932年10月,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掩护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移途中,子弹射进他的小肚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株洲市:株洲史称建宁,1934年更名株洲镇属湘潭县管辖,解放初仅7000人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