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是句诗词,出自《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
引证详解
即二十四番花信风。
元 袁华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记 杭州市,朝载酒,夜藏钩。青衫断肠司马,消减旧风流。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 苏州市。
宋吴文英《水龙吟 用见山韵饯别》词:“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携手同归处,玉奴唤、绿窗春近。想骄、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
《黄帝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他们的顺序是: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经过二十四番花信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绿肥红瘦”的夏季悄然来临。此外,人们还编成“十二姐妹花”歌谣: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
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
七月凤仙花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芙蓉携春来。
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诱人。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一月兰花屈原,二月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轼,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杨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英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渊明,十二月水仙高似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