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旺乡
洛旺乡是白水江流域三乡镇之一,是时代英雄徐洪刚的家乡,昭威公路横穿集镇而过,拥有万亩竹海自然保护区海子坪林场,是开发水利水电、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上层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辖洛旺、联合、木营、云丰、茶园、树草、怀来县、中厂8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197个村民小组,其中:云丰、茶园、树草3个行政村属少数民族行政村,少数民族村民小组37个。
地理环境
洛旺乡最高海拔1784米,最低海拔650米,国土面积167.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7.6公顷,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态恶化,冬春干旱,夏秋多雨,灾害频繁,是典型的边远贫困少数民族乡。
森林覆盖率42.9%,有以柑橘属为主的经济林12300亩,有生态林108000亩,退耕还林面积11065亩,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子坪,水竹、孟宗竹、佛肚竹、方竹、微菜、野生天麻等物产丰富。并且还有水电站和砖厂各一个。
自然资源
洛旺乡耕地总面积32514亩,其中:稻田4590亩,人均耕地1亩。农业生产主要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境内主产玉米、稻谷和薯类等粮食作物;有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经济林果主要有柑桔、核桃、板栗。
洛旺乡有林地8.7万亩,主要是人工长防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厂、树草、茶园村等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二半山区地带,森林覆盖率为36%。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子坪林场,总面积4.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1.50万立方米。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珙桐,古老工艺竹种佛肚竹和世界驰名的观赏竹种佛肚竹等。其中:孟宗竹1.1万亩,33.41万株,最高达15米,胸径14~18厘米;水竹1.05万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锦鸡、大鲵属鱼(中国大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国家三级保护动物亚洲黑熊、野牛等。
洛旺乡境内无铜、铁、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砂石料都要从10公里外的邻近乡镇运输,有原生态森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全乡有植物5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桐、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楠木、银杏),另外还有黄角树、紫竹、人面竹、孟宗竹、水竹、大关筇竹等多种保护植物。野生草本植物中,有天麻、首乌、半夏、芸木香、续断、黄连、当归等名贵中药材,还有竹荪、竹笋、薇菜、蕺菜等多种野生植物食用野菜。
人口民族
洛旺乡居住着汉、苗、彝等5种民族,常住人口29377人(2017年),少数民族呈现“大聚居、小杂居”的分布态势,主要生活在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边远高寒山区。
政治
裴先忠书 记:主持全乡党委全面工作工作;
董建华 主 席:负责全乡的人大工作;
熊慧 乡 长: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税、人事、招商引资、民政、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王常兴 副书记:协助书记抓好全乡的党委工作;
付德彬 副主席:协助主席抓好全乡的人大工作,分管扶贫工作;
李显洪 纪委书记:负责全乡的纪律检查工作;
郭应华 武装部长:主要负责全乡武装部的全部工作;
杨兴德 副乡长:协助乡长分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卫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教育、文化、科技、广电等方面的工作,联系信用、工商、移动、联通。
吴保华 副乡长:协助乡长分管农业、安全、国土、公路建设、交通、气象、地震、残联、信访、司法、监察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政法、综治、武装、粮食。
熊腾莹 副乡长:协助乡长分管扶贫开发、林业、水利、统计、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集镇卫生、环保、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联系电力、烟草、工会、共青团、妇联、电信、邮政
工作。
机构职能
1. 党政综合办:负责全乡的文秘工作,邮政编码:657614,电子邮件:主任:熊廷松,副主任:龙虎;
2.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全乡的扶贫工作,主任:杨时亮;
3. 武装部:负责全乡的民兵、兵役等工作,部长:郭应华;
4. 水管站:负责全乡的水利建设、工程建设等工作,站长:王德聪;
5. 综治办:负责全乡的禁毒、维稳宣传等工作,主任:付再祥;
6. 民政办:负责全乡的民政救灾工作,助理员:李自友;
7. 残联:负责全乡的残疾证办理、残疾人登记等工作,主任:邓传礼;
8. 妇联:负责全乡的妇联工作,主任:迟学秀;
9. 农综站:负责全乡的养殖业指导、宣传等工作,站长:徐荣酉;
10. 社会经济事物服务中心:负责全乡的业务咨询和集镇卫生管理,主任:徐加虎;
11. 计生办:负责全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宣传工作,主任:唐洪元;
12. 服务所:负责全乡的计生手术,所长:袁世华;
13. 合管办:负责全乡的合作医疗报销工作,主任:
14. 司法所:负责全乡的司法调解工作,所长:陶富仕;
15. 安监站:负责全乡的安全检查、监督等工作,站长:王开浪;
经济
截止2016年末,洛旺乡生产总值完成 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5884元。全乡有6个行政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占75%,125村民小组属于深度贫困村民小组,占63.5%。
示范基地
洛旺乡木营村位于洛旺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与镇雄县罗坎镇桐
坪办事处接壤,南与镇雄县罗坎镇麻地办事处毗邻,西与本乡联合村相靠,北与洛旺村隔河相望。全村国土面积12.7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3户1991人,全村人均纯收入779元,人均有粮210公斤。
海拔为650-1275米,气候为立体气候,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以柑橘属为主。现还有204户942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板栗成本计算
每亩种植60株板栗,每株板栗秧1.50元,共696亩。计算为60×1.5×696=62640.00元。
投工投劳计算
:每亩栽种5个工作日, 1个工作日10元,计算为5×10×696=34800.00元。
基本情况
洛旺乡柑桔改良示范基地主要以洛旺、联合、怀来县三个村为主,三个村
国土面积59.87平方公里,辖8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20户12844人,其中苗族105户,人口552人,经济总收入1303.7万元,人均纯收入785元,粮食总产量412.5万公斤,人均有粮323公斤。
海拔为650-1525米,气候为立体气候,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以柑橘属、茶叶为主。现还有161户792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贫困状况和问题
(一)贫困识别
依据贫困村的识别原因和方法,按照《云南省村级贫困村指标分值换算表》,通过打分和换算,洛旺、联合、怀来三村贫困综合指数为4.09,三个村均为贫困村。
(二)贫困原因
1、环境条件: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投入多产出少。
2、社会原因:三个村虽然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但劳动者依然素质低下,文教卫生事业依然十分滞后,许多人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较慢。
3、历史原因:生产水平低,思想陈旧,旧传统方式依然存在,致使科技难以普及。
4、科技原因:科技意识不强,新技术未得到很好推广,产品科技含量低,投入与产
出比例严重失调。 5、经济原因:产业结构单一,除柑橘属以外,没有稳定的支柱产业,增收渠道不广,抗风险能力差,市场观念和守旧思想制约了全村的发展。
体系概算
(一)柑桔改良成本计算:每株柑桔10个芽,每个芽0.30元,共620亩。计算为111600元。
(二)投工投劳计算:每亩改良6个工作日, 1个工作日10元,计算为60元。
(三)合计为148800元。其中需财政支持62000元,自筹资金86800元。
洛旺乡
支持体系
依靠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政策倾斜,当地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以及村“两委”的积极配合,确保推进项目正常实施。
经济效益分析
(一)单产毛收入计算:每亩柑橘属1800斤,每斤1.20元,计算为2160元。
(二)亩成本:240元。
(三)单产纯收入计算:1920元。
(四)人均收入:363元。
实施计划
1、项目实施计划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项目周期为1年。
2、进度安排:根据项目周期和项目建设需要,确保项
洛旺乡
目在规定时间完成,在
各个时期都要求按照柑桔高低改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组织管理
1、切实加强对项目规划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时完成任务。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组,加强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正常实施运行。
2、项目村“两委”配合乡人民政府搞好项目户的调查,组织农户投工投劳,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
通过乡、村、社层层配合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调管理,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实施完成,切实为群众的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公路
海上岛屿--洛旺溪口
根据彝交通[2005]30号文件通知精神“关于做好全县农村公路调查工作的通知
,接此通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乡分管安全的副乡长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乡乡村及村社进行了分类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在2006年期间,完成云丰至茶元11.7公里的乡村公路。该公路经云丰村云丰、大榜、麻柳、干沟、青杠、决坡、茶
元村孔坝、岩口、插腊、坪头等10个社,1898人受益。
二、2006年至2010年计划完成以下村社公路:
1、洛旺村:新修庙坪至麻元的村社公路4.7公里;该公路经过洛旺村横店、庙坪、马鞍、田坎、桃坪、麻元等6社,964人受益。
2、联合村:新修洛坡至李子的村社公路5.8公里;该公路经过陈坝、湾头、洛坡、大坪、枇杷、李子、放牛等7个社,1284人受益。
3、联合村:新修核桃至茶元村社公路6.7公里;该公路经过小沟、核桃、马路、高坎、梅子、李山、黑沟、两合、沟坪、田坎、茶元等11个社,1346人受益。
4、木营村:新修大溪至岩上的村社公路7.2公里;该公路经过大溪、新房、埂上、还路、大地、岩脚等6社,886人受益。
5、云丰村:新修茶沟至田坎的村社公路3.4公里;该公路经过茶沟、田坎两社32
8人受益。 6、树草村:新修地炉至水沟的村社公路6.4公里;该公路经过桃湾、地炉、郑湾、纸厂、环山、沙坝、洛溪、水沟等8社,788人受益。
7、树草村:新修高洞至花坪的村社公路5.7公里;该公路经过桃湾、高洞、花坪等3社,178人受益。
8、茶元村:新修田湾至铁厂的村社公路5.3公里;该公路经过坪头、田湾、龙塘、铁厂等4社,1140人受益。
9、茶元村:新修河至寨边的村社公路7.6公里;该公路经过插腊、水河、芭茅、孔坝、寨边等5社,940人受益。
10、怀来村:新修小沟至万年的村社公路5.6公里;该公路经过小沟、芭蕉、海子、万年县等4社,714人受益。
11、洛旺村:新修金坪至泡桐的村社公路6.8公里;该公路经过庙湾、中湾、周
湾、金坪、王山、泡桐等7社,984人受益。
三、2010年至2020年计划修建的村社公路
1、洛旺村:新修泡桐至干口的村社公路4.2公里;该公路经过王山、漆树、罗汉、干口等4社,564人受益。
2、联合村:新修竹湾至大水的村社公路7.4公里;该公路经过陈坝、竹湾、浪坪、坪上、大水等5社,872人受益。
3、木营村:新修小寨至大榜的村社公路3.8公里;该公路经过河边、小寨、半坡、大榜等4社,524人受益。就差大塘至木营大溪小学的路还没有通,
4、云丰村:新修纸槽至柒树的村社公路8.2公里;该公路经过大元、纸槽、陈凹、红岩、老改、漆树等6社,796人受益。
5、云丰村:新修青杠至大的村社公路6.3公里;青冈、半坡、决坡、大凼等4社,812人受益。
6、树草村:新修茶树至树埂的村社公路4.3公里;茶树、岩湾、树埂等3社,586人受益。
7、怀来村:新修河底至坪头的村社公路5.9公里;河底、红岩、厂坝、狮子、坪头等5社,704人受益。
8、怀来村:新修万年至云台的村社公路6公里;万年、杏子、红石、云台等4社,414人受益。
9、中厂村:新修高桥至大元的村社公路5.6公里;高桥、宋湾、大元、水井等4社,398人受益。
10、中厂村:新修马鞍至单坪的村社公路4.2公里;马鞍、单坪等2社,304人受益。
11、中厂村:新修干坝至扎营的村社公路5.2公里;干坝、花树、角子、青钱柳、祠堂、瓦子、扎营等7社,1196人受益。
农村建设
集镇一角
现状与发展
(一)基本现状
1.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洛旺乡怀来村溪口自然村位于集镇东南面,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
临近白水江和柿威通县油路,交通比较便利。属河谷干热气候类型,年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无霜期310天,年日照时数3500小时,溪口自然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河水,整个村庄地形相对平缓。
溪口自然村现有农户82户,人口418人,劳动力269人,有耕地526亩,人均耕地1.26亩,人均占有坡地和荒地3.83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68元,是较为典型的河谷农业自然村。
2.产业发展现状:溪口自然村主要产业由柑橘属、畜牧业和蔬菜等构成。其中,柑桔122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为农民提供40%的现金收入,是溪口村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畜牧业上主要是发展生猪养殖,年生猪存栏246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蔬菜发展60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5%;(2007年溪口自然村农业产值结构见图1)。
图1 溪口自然村2007年农业产值结构比例图
3.公共事业发展现状:溪口自然村的村容村貌较为整洁,绿化程度较高,且处于柿威油路上,离集镇较近。住房基本上都是砖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然村内道路第一次建设已经完成,但总体条件还有待改善。
(二)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怀来村溪口自然村处于柿威油路上,又临近集镇,亦于发展规划,且产业发展上营销比较便利,物资进出方便,有利于整个自然村的生产发展。
2.生态环境优势。溪口自然村积极发展柑橘属种植和绿色蔬菜种植,森林覆盖率达到35%,生态环境比较好,适合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品。
3、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洛旺村溪口自然村在种植业上很注重柑桔和蔬菜的发展,在畜牧业上很注重养猪业的发展。自然村土地平整,气候温和,适宜柑桔种植、畜牧业发展和蔬菜种植。
4、传统产业优势。溪口自然村处于洛旺集镇东南面,离集镇较近,历来有种植柑桔和养殖牲畜的习惯,传统的种植蔬菜时来也久,形成整个自然村传统产业初具规模的良好发展态势。
5、其他优势。溪口自然村自然条件稳定,地势平坦,民风淳朴,交通方便,电、水、路都基本
建通。还有劳动力充足,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易于接受新鲜的事情,发展理念强。加之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根据规划编制组与乡干部和82户农户代表座谈的情况,结合对农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明确溪口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发展方面。78%的村民认为最急需发展的产业是改良现在柑橘属品种,其次是建设养殖小区,发展养殖业。
2. 基础设施方面。85%的村民期望加强房屋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变现有居住环境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科技兴农方面,71%的村民最想得到新品种、新技术。
4. 生态建设方面,91%的村民希望集中建设沼气工程,利用沼气,降低能源费用。增加垃圾处理设施,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4. 配套设施方面。95%的村民希望通过建设文体活动中心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三)主要制约因素
1.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新品种覆盖率较低,种植新技术推广面小,产品档次不高。农民培训活动不够普及,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溪口自然村农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缺少产后加工处理,产业链条短;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形成,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田灌溉沟渠严重老化破损,水资源浪费严重,部分道路尚未硬化。文体活动设施不健全,养殖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普遍采用传统旱厕,清洁能源使用户少。村庄环境较差,部分房屋年久失修。
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
,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突出“主导产业强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四个重点,经过1年的努力,把溪口自然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行村,并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全乡的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取得实际效应。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发展现状与问题,立足溪口自然村特点,突出区域特色,理清发展思路,提高规划的针对性。
2.突出产业,全面发展。以生产发展为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公共事业,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注重实效,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4.依靠群众,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和社会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苗家少女
近年来,彝良县洛旺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党建带产业、富民促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抓住“蚂怀线”党建长廊建设为契机,发展以柑橘属技改、油菜种植、林下养蜂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为全乡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自2007年洛旺乡开展支部+协会党建模式以来,在发展椪柑种植和蜜蜂属养殖两项产业上,就带动农户120余户(300余人)致富,该乡的人均纯收入也由2005年的1350元较快地增长至2008年的2035元。
洛旺乡党委、政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上下功夫,积极拓展党组织在经济发展上带领广大村民按照“调结构、谋发展、闯市场、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坚持走“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特
色促发展”的路子,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党员致富能手“一帮一” 、“一带十”和“双带”活动,有效促进了协会会员的积极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支部+协会”模式的实施,该乡先后涌现出了胡开明、国安全等这样一些农村致富带头人。
目前,全乡已经建立柑橘属技改、油菜种植、林下养蜂为主的产业协会5个,成立产业支部4个,会员72人,其中党员32人;种植优良柑桔品种面积1650亩,产量226.5万斤,产值达247.5余万元;蜜蜂属养殖320箱,蜂蜜产量4800斤,产值达24万元。
“群众得实惠,党员得民心”。“支部+协会”模式的成功运行,在洛旺乡涌动着一股“一切为了发展”的潮流,早熟蔬菜协会、黄牛冻精改良养殖协会等一批批农业合作组织相应成立,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找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推进洛旺乡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显示出了生机与活力
林业产业
竹林基地
二〇〇八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乡林业产业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较好的完成了县里年初下达的竹产业工程建设。
任务完成
今年,县政府下达我乡的竹产业工程建设任务面积是5000亩,在县林业局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目前我乡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4000亩,其中:方竹3500亩、佛肚竹500。但还有2000亩已打塘,随时可以造林。
主要工作
(一)竭尽全力抓好竹产业基地建设。今年,我乡凭借树草村林产业科技带头户的示范作用,全乡以方竹为重点的竹基地和林业产业特色逐步形成。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全乡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竹产业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形成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林业站日常抓的良好格局。三是层层落实责任,将竹产
业发展工作优劣纳入各单位、各项目建设点负责人年度政绩和干部职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心。四是认真编制发展规划,分解落实发展任务,强化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确保竹产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加强抚育、施肥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竹产业建设成效。
(二)全面完成县下达的林产业建设任务。一是认真编制作业设计方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村社和具体的山头地块,使各乡村明确竹产业建设目标任务。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竹产业建设成效。三是严把种苗、造林等各环节质量关。
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优势产业还未全面形成。
(二)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建议县林业局将林业产业项目纳入国家的林业重点项目予以扶持。
(三)竹产业未有国家投资,仅靠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建议市局将竹产业纳入国家的投资项目予以建设,以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四)由于各项目建设点海拔较高,受冬季气温影响,这段时间处在冰凌期,影响了我乡造林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