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祜禄·遏必隆
钮禄·遏必隆(?-公元1674年),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的钮祜禄氏,镶黄旗人。遏必隆的父亲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母亲是和硕公主穆库什,系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孙,清朝时期的重臣。
后金皇太极八年(公元1634),遏必隆凭借父亲额亦都的功绩,袭一等子爵,授一等侍卫之职,领昂邦章京之职。次年,遏必隆因兄长图尔格之女,出嫁多年没有生子,把仆妇所生之子抱走当做自己生的孩子,在事情爆发后,遏必隆因包庇其罪行没有上报朝廷,被夺取一等子爵的爵位。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遏必隆跟随饶馀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攻打夏津县时,遏必隆第一个冲上城墙,因功晋升为骑都尉世职。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遏必隆和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率兵讨伐李自成的侄子李锦之战中,获封二等轻车都尉。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遏必隆遭到侄子科普索与侍卫廓步梭的控告,称遏必隆侮辱妻子爱新觉罗氏格格,之后顺治帝下诏免去遏必隆的死罪,革除职位,没收其一半家产。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顺治皇帝亲政,遏必隆上书顺治皇帝诉说其冤屈,顺治皇帝下诏遏必隆官复原职,并合袭一等公。不久,遏必隆又被任命为议政大臣,掌銮仪卫掌卫事,领侍卫内大臣之职。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顺治下诏加封遏必隆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之后又加封其为少傅兼太子太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康熙帝登基,遏必隆奉顺治皇帝遗诏为辅政大臣。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康熙皇帝亲政,为答谢四大辅臣多年的教导,晋封遏必隆为一等公爵,并赏赐双眼孔雀翎。次年,康熙皇帝加封遏必隆为太师。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康熙皇帝治罪鳌拜[áo bài],因遏必隆明知道拜的恶行不加以阻止也不上奏,被康熙皇帝下诏削去太师一职,夺去一等公世爵,后念及遏必隆是辅臣和功臣之子,让他以一等公的品级入朝侍奉。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遏必隆病重,康熙帝亲自到府上慰问。同年,遏必隆病逝,康熙皇帝赐祭葬,谥号“恪僖”。
康熙皇帝评价遏必隆说:遏必隆秉性恭慎,行事端正,自幼凭借父荫任禁卫之职,一直尽心奉国,日夜不曾懈怠,有寅亮之风,允励靖共之节。近代学者莫忆城在《清史 2 康乾盛世》中评价到:遏必隆是个胆小怕事,随波逐流之辈,虽然官至辅臣之职却完全没有其父亲的风范,能力有限,常常追随鳌拜。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遏必隆出生于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的钮祜禄氏,其父亲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母亲是爱新觉罗·穆库什穆库什。后金皇太极八年(公元1634),遏必隆凭借父亲额亦都的功绩,袭一等子爵,授一等侍卫之职,领昂邦章京之职。次年,皇太极下诏免去功臣的徭役赋税,遏必隆因受到皇太极的宠爱,得到皇太极赐予的军户并管理。不久遏必隆因哥哥图尔格的女儿,嫁给贝勒尼堪做福晋后,多年没有生育,把仆妇所生之子,抱走当自己所生的孩子,事情败露后,遏必隆也因为包庇其罪行没有上报朝廷,被夺取一等子爵的爵位。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
屡建战功
清崇徳六年(公元1641),遏必隆跟随皇太极率兵攻打明朝锦州市外城,于锦州一带击退明军,之后清军将明军前来支援的十三万大军围困在松山城内,明朝总兵曹变蛟率领步骑想要弃寨突围,从乳峰山屡次冲入两黄旗营地,都被遏必隆击败。之后曹变蛟放弃两旗营地,半夜三更偷袭皇太极御营,遏必隆与侍卫坤巴图鲁、巴什塔及大臣锡翰,坚守大营后门射杀明兵十余人,曹变蛟受到重创逃走,遏必隆因救驾有功,被皇太极赞赏为:巴图鲁之子,仍巴图鲁也。次年,遏必隆跟随饶馀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率兵从长城入关,攻克蓟州[jì zhōu]后再进山东,连续攻克武城县、临清市、兖州等地,在攻打夏津县的时候,遏必隆勇打先锋,第一个冲上城头,在清军占领了夏津后,遏必隆因功被皇太极晋升为骑都尉世职。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皇太极逝世,皇九子顺治帝登基,改年号为“顺治”。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流贼李自成的侄子李过与郝永忠等,在湖北,湖南省一带袭扰清军,遏必隆和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率兵讨伐,占领荆州市,襄阳市后,一路追击到武昌区城下,李锦等据守在武昌城要隘拼死抵抗,遏必隆首先发起攻击,攻破武昌城后斩杀无数,战后论功行赏,遏必隆晋升二等轻车都尉。
讼冤复职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遏必隆的侄子科普索与侍卫廓步梭,控告遏必隆和祖母及父亲图尔格,欺辱遏必隆的妻子爱新觉罗氏格格,科普索禁止家人和父亲图尔格及叔父遏必隆往来。之前皇太极宾天时,遏必隆下令三牛护军整装,备好武器,防备镶白旗诸王叛乱,而与诸王产生积怨。在科普索与廓步梭告发遏必隆侮辱格格之事后,诸王和贝勒大臣认为遏必隆欺辱格格,罪大恶极,理应处死,其母亲可以免去死罪,没收其家产。最后顺治帝下诏,遏必隆免去其死罪,革除职位,没收其母子的一半家产。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爱新觉罗·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亲政处理朝政,遏必隆上书顺治皇帝诉说其冤屈,顺治皇帝下诏遏必隆官复原职,遏必隆的冤案得以沉冤昭雪。次年,因哥哥图尔格的儿子科普索获罪,遏必隆袭图尔格之二等公爵,顺治皇帝下诏令遏必隆合并袭一等公。不久,遏必隆检举前部下摆思哈喇,在给皇太极上宾的时候,称病不守门,审问后核实确有其事,遏必隆因举报有功,得到了摆思哈喇被没收的家产。不久,遏必隆又被任命为议政大臣,掌銮仪卫掌卫事,领侍卫内大臣之职。
清顺治帝十四年(公元1657),顺治下诏加封遏必隆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之后又加封其为少傅兼太子太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顺治帝逝世,传位于皇三子康熙帝,命赫舍里·索尼,纳喇·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大臣。
辅治朝政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御史张惟赤上奏请康熙皇帝亲政,于是索尼等大臣请求还政于皇帝,遏必隆也多次恳请康熙皇帝亲政。同年,康熙皇帝亲政后,下诏加封四大辅臣,以答谢四大辅臣多年的教导,晋封遏必隆为一等公爵。遏必隆上奏请求康熙皇帝收回其封赐,康熙皇帝不答应,并赏赐双眼孔雀翎。次年,康熙皇帝加封遏必隆为太师,当时的鳌拜独断专行,挑起圈地换旗事件,假传圣旨诛杀大学士苏纳海和辅臣纳喇·苏克萨哈,遏必隆身为辅臣,却选择明哲保身,对鳌拜的行为不加以阻止也没有上书弹劾鳌拜。之后,遏必隆上奏康熙帝请求辞去辅政之职,康熙皇帝不允,第二年,遏必隆再次上奏康熙皇帝请求辞去辅政之职,得到康熙皇帝的准许。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康熙皇帝因鳌拜专权和结党营私,不思悔改,下诏命令王公大臣议定其罪行,将其抓捕治罪。鳌拜获罪后,康熙皇帝认为遏必隆与鳌拜同身为辅臣,明明知道鳌拜的恶行却不加以阻止也不上奏,下令中央司法部,逮捕遏必隆并处以死罪,后念及遏必隆并没有结党营私也没有实质证据,于是赦免了他,削去其太师衔及其一等公。次年,康熙念在遏必隆是先皇顺治遗诏的辅臣又是开国五大功臣额亦都的儿子,并且没有犯下大罪,于是宽恕了遏必隆,让他以一等公的品级入朝侍奉。
逝世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遏必隆病重,康熙帝亲自到府上慰问。同年,遏必隆病逝,康熙赐祭葬,谥号“恪僖”,御赐石墓道碑文,称其赋性敬慎,制行托忒克·端方,精诚报国,著有勤劳,云寻以册立。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孝昭仁皇后去世,康熙皇帝念遏必隆是孝昭仁皇后的父亲,特下令命为其建立家庙,并赐御制碑文,上书复御书策名金石四字。
影响与评价
《清史稿》评价遏必隆说:四辅臣鉴国时,变更世祖的政策,以太祖,太宗为借口,然而世祖已经停止了明朝末年的三项赋税征收,四辅臣又征收练饷,并命令合并入地丁赋税中征收。这并不是太祖,太宗的旧制,只是他们找的借口而已。赫舍里·索尼忠于国君,始终如一,赐给他美好的谥号,确实无愧了。纳喇·苏克萨哈被同僚嫉妒,于是导致灭族。遏必隆结党求自保,几乎遭受灾祸。鳌拜多杀害无辜,功劳掩盖不了罪过。圣祖不加以诛杀,也算是万幸了。
康熙帝题词遏必隆碑文说:遏必隆秉性恭慎,行事端正,自幼凭借父荫任禁卫之职,一直尽心奉国,日夜不曾懈怠,有寅亮之风,允励靖共之节,克襄王事,着有勤劳。
学者范胜利在《大清十二皇帝》中评价到:遏必隆,虽有军功,但性格暗弱。
学者莫忆城在《清史 2 康乾盛世》中评价到:遏必隆是个胆小怕事,随波逐流之辈,虽然官至辅臣之职却完全没有其父亲的风范,能力有限,常常追随鳌拜。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遏必隆墓
清康熙帝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钮祜禄·遏必隆去世,死后葬于安定门北里八台母和硕公主墓之昭,现位于朝阳区安定门外祠堂村,其碑文由康熙皇帝亲自撰写,碑文由汉文,满文书写组成。
相关文物
北京博物馆收藏着,一把绿鲨鱼皮小腰刀,此刀长60厘米,鞘外套着一个残破的紫色皮套,鞘长94厘米,刀的一面刻有“遏必隆玲珑刀一,另一面刻“咸丰”印一方和“神锋握胜”四字。据记载此刀最开始的持有者是康熙初期辅政大臣遏必隆,此刀也因遏必隆而得名。遏必隆死后,腰刀入宫中收藏在内务府。在历史上此刀曾两次被当作可以“代天子便宜行事”,具有“先斩后奏”特权的尚方宝剑使用。第一次的时候是,乾隆十三(公元1748)年,第一次金川之战爆发,乾隆派遏必隆的孙子,大学士钮祜禄·讷亲前往平叛,因战场失利被乾隆下令用遏必隆刀斩于军前。第二次使用是,咸丰元年(公元1851),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咸丰派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率军出征,行前特赐遏必隆刀,以壮军威。然而遏必隆刀并未给战局带来转机,次年,因赛尚阿调度无方,长时间没有功绩,被夺职回京治罪。
研究书目
《清史稿》
《钦定八旗通志》
《清太宗实录》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京剧形象
在马彦祥主编,翁偶虹编著的《京剧 窦尔敦 第十七种》中,编著了遏必隆的诸多形象,在第一场和第九场都出现了遏必隆的身影。
参考资料
清史稿(全四十八册).豆瓣读书.2024-04-27
钦定八旗通志.豆瓣读书.2024-04-27
清太宗实录稿本.豆瓣读书.2024-04-27
康熙王朝 (2001).豆瓣电影.2024-01-16
康熙秘史 (2006).豆瓣电影.2024-01-16
烟花三月 (2005).豆瓣电影.2024-01-16
多情江山 (2015).豆瓣电影.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