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罗惇衍

罗惇衍

罗惇衍,字椒生,广东顺德人。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四川省学政,侍讲;累迁侍读学士,太仆寺卿;迁通政使,授左副都御史,擢刑部侍郎,仍兼权吏部,署翰林院掌院学士。八年,以母忧归。十三年,卒,谥王鏊

人物信息

号椒生,顺德大良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第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编修。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兼武英殿总裁。一生崇尚宋儒理学,常与同僚曾国藩吴廷栋等切磋论道,著有《集义编》、《庸言》等,在当时产生过一定的社会影响。

个人其它信息

罗氏政治思想保守,而为官端谨尽力,经常劝谏皇帝纠正时弊,多行善政,如请崇俭禁奢以节约财政开支、请令户部减免京城贫户铺捐、请令户部按正价统购南方漕粮以杜绝狡吏盘剥、请禁各地营兵勒索商户、请查禁镇江水勇入城诈称公务横行不法、请令各省不得变价提用储备粮,请责成兵事结束后各州县以利农劝耕为首务、请令各省水灾地区抚恤流亡等等。咸丰二年,他就日食天文现象上疏指揭时弊(古人迷信,认为日食是君主有过失所致),吁告皇帝下旨“严饬廷臣改悔诱卸取巧之习,毋贪恋禄位,毋顾惜身家。事可行则行,毋泥成规;费可节则节,毋避众怨;人可举则举,毋限资历;法可改则改,毋惮更张。”他爱重贤才,经手举荐的官员有林则徐骆秉章周天爵曾国藩乌齐格里·倭仁、郑敦瑾、袁甲三吴廷栋、姚莹仕、吴昌寿等。

相关事件

咸丰七年(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市,罗惇衍正在乡服孝,奉旨与同是在乡服孝的太常寺龙元僖和工科给事中苏廷魁出任督办团练大臣,掌管广州地区各县反侵略民众武装的领导大权。咸丰八年三月,在顺德大良开办广东团练总局,做出一系统战守部署,对牵制外敌发挥了作用。咸丰十一年,英法军队撤离广州,罗惇衍对太平天国、捻军和各地民众的武装举义,均竭力出谋献策镇压。咸丰三年,太平军北伐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击溃官军防守线,挺进直隶临洛关,京师为之震动。罗惇衍火速上书,详细阐述京内外应当如何布防,官绅士民应当如何配合守护,粮草重应当如何筹划调运,兵将应当如何调遣呼应。军机处对他的建议十分赏识,委托他主持京城防务。咸丰五年防务结束后,皇帝赐宴仁寿殿,破格赏赐“福”字玉如意一柄。同治四年(1865年),捻军击毙清军悍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驰骋数省,罗惇衍又保举汉族将领李鸿章左宗棠承担“乱”重任,致使捻军遭遇克星,接连受挫,终至失败。

同治十三年,罗惇衍病逝,享年60岁,朝廷赐谥“王鏊”。

清史稿记载

罗惇衍,字椒生,广东顺德人。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督四川省学政,召对,上以惇衍年少,语多土音,留不遣。二十三年,大考一等,擢侍讲。累迁侍读学士,转通政副使、太仆寺卿。二十六年,督安徽学政,迁通政使

三十年,唐文宗即位,应诏陈言,略言:“古帝王治天下,根源在一心,要在览载籍,勤省察,居敬穷理,以检摄此心。康熙帝御纂性理精义》,於存养省察、致知力行,以及人伦性命,皆有程途阶级,其论君道,尤极详备。惟在皇上讲习讨论,身体力行。雍正帝《朱批谕旨》,於臣工奏摺,指示得失,明见万里。皇上几暇,日阅一二事,凡督抚陈奏,如能深谋远虑,措置得宜,即予以褎答;若有饰诈怀私,亦为之指示,庶大吏皆知警戒。他若《御资政要览》、《庭训格言》诸书,皆本心出治,一以贯之。伏愿皇上法祖以修己,推而知人安民,皆得其道。”又请谕巡抚大臣各举所知,备京卿及讲读之任;敕直省督抚、提镇、学政皆得犯颜直谏,指陈利病,无所忌讳,藩亦许密封由督抚代为呈奏。疏入,上嘉纳之。咸丰元年,疏陈风俗侈靡,民生日困,请崇俭禁奢,以蓄物力。二年,署吏部侍郎,授左副都御史

三年,擢刑部侍郎,仍兼权吏部。时军需孔亟,户部令京师商民以赁舍金一月纳公家,惇衍以为非政体,疏乞明定限制。又疏荐广东省在籍给事中苏廷魁等任筹军饷。江宁既陷,寇氛复溯江上犯,惇衍疏请敕曾国藩楚勇,自湖南省移驻武昌,杜贼窥伺荆襄;苏廷魁募粤勇援江西省袁甲三河南省防捻匪,并会同已革两广总督徐广缙募新兵堵御凤、,遏贼北窜诸路;多被采纳。命随同惠亲王巡防京师,调户部。五年,以父忧归。

七年,英吉利兵攻陷广州市,八年正月,命惇衍及在籍太常寺龙元僖、给事中苏廷魁为团练大臣。十年,款议定。十一年,召来京,擢左都御史

同治元年,两广总督劳崇光被劾任用非人,调度乖方,命惇衍偕广州将军穆克德讷按治,崇光坐罢。迁户部尚书,疏言:“吏治日坏,当奖廉惩贪。四川总督骆秉章、湖北巡抚严树森山西省布政使郑敦谨山东省按察使吴廷栋,清操较著,请奖之,以励其馀。”又疏言:“皇上求贤若渴,应诏者寥寥,即有登诸荐者,或由他省督抚保举,必待本省给咨,始能赴部,非所以示虚怀延揽之道。且但令封疆大吏保举,而未及京卿,恐驯致外重内轻,不可不防其渐。内阁、六部、九卿等朝廷重臣,素所亲信,必俾其各举所知,众正盈廷,然后可反危为安,转乱为治。请不必限以时日,拘以人数,但有操守廉洁,才卓越者,即许随时疏荐。倘所举之人,将来或犯贪污,罪其举主。”二年,兼署左都御史

四年,兼管三库,署翰林院掌院学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参赞大臣联捷、御史陈廷经先后论劾“陕西省布政使林寿图沉湎於酒,巡抚刘蓉未谙公事,举劾悉听寿图”,及“蓉疏奏失体,漏泄密保”。命偕协办大学士瑞常赴陕西按治。惇衍等为疏辨,仅以微过议处,吏议寿图迁调,蓉革职留任。寻蓉复以他事罢,陕民为蓉、寿图讼冤,总督杨载福以闻。惇衍等已回京复命覆奏,遂合疏言:“刘蓉秉性朴直,办理甘肃溃勇,不动声色,悉臻妥善。甘肃省乱回窜扰,遣兵分布要隘,陕民以安。林寿图身任劳怨,勤奋有为,惟参劾属员,间有轻重失当,致谤毁纷兴,而其廉洁之操,究不能稍加訾议。”诏蓉仍署巡抚,寿图来京候简用。六年,兼署工部。八年,以母忧归。十三年,卒,谥王鏊

惇衍学宗宋儒,立朝正色,抗论时事,章凡数十上,无所顾避。著有《集义编》、《百法百戒》、《庸言》、《孔子集语》等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