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曼

阿曼

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英语:The Sultanate of Oman),简称阿曼,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一个国家,西北阿联酋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它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波斯湾和阿曼湾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海峡。国土总面积为30.9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165千米。除东北地区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分两季,5-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截至2024年1月,阿曼人口为516万,以阿拉伯人为主,外来人口以印度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菲律宾人居多。截至2024年10月,阿曼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省下共设61个州。穆桑代姆省的马德哈州是阿曼的一块飞地,该地区四周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包围。

阿曼,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000年起就广泛从事海上和陆路贸易,并成为该地区的造船中心。7世纪,它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1世纪末独立。1507年遭到葡萄牙入侵,但在1649年阿曼人成功推翻葡萄牙统治,建立亚里巴王朝,其势力曾扩张到东非部分海岸和桑给巴尔岛。1742年,波斯人入侵阿曼,但在18世纪中叶被赶走,之后建立了赛义德王朝,取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成为印度洋上最强的国家之一。1861年,阿曼与东非属地分裂。1871年,英国入侵并迫使阿曼接受不平等条约。20世纪初,山区部落起义建立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20年,阿曼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57年,一场反英起义失败。1967年,“马斯喀特苏丹国”的苏丹赛义德·本·泰穆尔在英国支持下最终统一阿曼全境,改国名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泰穆尔苏丹被迫逊位,其独子卡布斯·本·赛义德登基,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军撤离阿曼,阿曼摆脱了英国统治。阿曼经济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油气资源,成为较富裕的阿拉伯国家

阿曼地处波斯湾,是真正意义上的石油大国。截至2022年,阿曼石油探明储量为55亿桶,在中东地区排名第7位,世界排名第21位。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此外,阿曼的旅游业增长较快,是阿曼“坦菲兹”计划重点发展行业之一,2022年,阿曼旅游业收入从2021年的13亿里亚尔增至19亿里亚尔,同比增长47.3%。

伊斯兰教为阿曼国教,85.9%人口为穆斯林,大多为伊巴德教派。文化方面,阿曼工匠以木雕、编织、银器和金器制造以及匕首和剑的制造而闻名。截止2023年,阿曼共有5项世界文化遗产,1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曼的外交政策基于一些核心原则,包括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宽容、对话、外向型和实用主义。阿曼是联合国、拉伯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和环印度洋联盟(IORA)的成员。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于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21年加入阿拉伯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框架协议。

名称

阿曼全称“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阿曼一词意为“宁静的土地”。根据阿拉伯史籍、外国史籍以及近代出土文物资料记载,公元前3000年,阿曼被称为“马箭”(Majan),后又被称为“马肯”(Makan),意为“矿产之国”;公元前550一公元前241年,波斯人统治阿曼时期,称阿苏哈尔城周围的地区为“马祖纳”(Mazuna);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历史学家比利尼称阿曼苏哈尔地区为“阿曼纳”(Omana)。17世纪中期建立王朝。1967年全境统一,成立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8月9日定名为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关于阿曼国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阿曼是以人名命名的。公元前2000年,当时的国王阿曼以其个人名字命名了此片土地。伊斯兰教历史学家祖贾吉认为,这个阿曼是先知易卜拉欣的儿子,即阿曼·本·易卜拉欣(Oman bin Agassiz)。另一位伊斯兰历史学家认为,阿曼是指先知易卜拉欣的孙子,即阿曼·本·萨巴·亚格桑·本·易卜拉欣(Oman bin Saba Agassiz bin Agassiz)。著名的历史学家努尔·丁·阿卜杜拉·本·哈米德和伊斯兰利奥六世伊本·哈尔顿二人认为,阿曼是第一个到这块土地上定居的人,即以阿拉伯人的祖先之一盖哈坦的儿子阿曼·本·盖哈坦(Oman bin Qahtan)的名字为此地命名。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以语义命名的。著名的伊斯兰教地理学家亚古特·哈姆维解释说,在阿拉伯语中,阿曼一词是不及物动词艾阿曼(aamen或amoun,意为居住)的一个派生词,意为居住地。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以地名命名的。阿曼来源于也门境内的一条河谷的名称古代,也门有一部落叫武资德(the Azd),居住在一条土质肥沃的名为阿曼的河谷。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他们迁居到今阿曼地区。为了纪念他们世世代代居住过的那条河谷就把他们迁居的新地区称为阿曼。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以部族名称命名的。阿曼系最早的居民阿马里格人盖哈丹阿曼部落名。也有的说,阿曼来源于古代名称“马干”(Magan),意为船,反映了当地居民是一个善于航海的部族。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时期

2011年在阿曼佐法尔省的Aybut Al Auwal发现了一个遗址,其中有100多件石器散落在地表,属于非洲地区特有的石器工业——晚期努比亚综合体(the late Nubian Complex)——以前只在非洲东北部和索马里为人所知。根据两个热释光测年法,阿拉伯努比亚综合体距今已有106,000年的历史,该资料验证了早期人类在晚更新世从非洲迁入阿拉伯的观点。此外,调查发现了阿曼东海岸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位于Barral-Hikman的Saiwan-Ghunaim遗址。

大约1.2万年前,阿曼地区迎来了其最早的定居者。这些早期居民大体掌握了农业水利技术,能够种植小麦、大麦等作物,并开始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还建设了一些灌溉工程。当时的阿曼在畜牧业方面也有所发展,特别是在高原和草原地区,当地人开始饲养山羊、驴和骆驼。此外,阿曼的手工业技术也比较发达,尤其是纺织、染色和陶器制作方面。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阿曼人能够制造石刀、石斧、石钻等工具,并使用这些石制武器狩猎羚羊野山羊非洲鸵鸟等野生动物。

根据公元前2300年左右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泥板记载,古代的阿曼被称为“马甘”,这个名字在苏美尔语中意味着“船的骨架”。马甘大致位于现今的苏哈尔地区,以其丰富的铜矿闻名。公元前4000年左右,阿曼人已经掌握了炼铜技术。根据苏美尔和阿卡德帝国的泥板文献记录,阿曼的海上贸易始于约4000年前,涉及的贸易区域包括迪尔蒙(Dilmum)、马甘和马路哈(Malukhkha)。

公元前3000年之后,阿曼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称为“黑暗时期”的空白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苏美尔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和希腊人的侵扰,阿曼的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持续的战争破坏了阿曼的经济体系,农业灌溉系统受损,商船队被摧毁。

在公元前八世纪,卡坦的后裔亚鲁布统治着整个也门地区,包括阿曼地区。公元前700年左右,马甘开始与印度进行贸易。在公元前六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控制了阿曼半岛。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大帝的海军将领尼查斯率领由1500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抵达阿曼的穆桑达姆地区,但由于亚历山大的突然去世,他的征服活动戛然而止。

波斯统治下的阿曼

阿曼国王的建立

在公元前563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成功征服了阿曼。此后,从公元前248年至前224年期间,波斯的帕提亚人(Parthia)在阿曼地区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关键维护者,并建立了帕提亚王朝。然而,到了公元前224年,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一世推翻了帕提亚王朝。他随后远征阿曼,击败并杀死当地国王,从而占领了阿曼地区。萨珊王朝将其统治范围扩展到了苏哈尔和马甘(波斯语称为“马遵”)及其周边地区。在萨珊王朝的统治下,阿曼参与了地方贸易,直至阿拉伯帝国部落的迁徙和伊斯兰教的扩张为止。

大约在2世纪左右,阿拉伯部落开始迁移到阿曼。有两个不同的群体,其中一个群体是阿兹德部落的一部分,马里布大坝倒塌后,发生洪水,阿兹德人从阿拉伯半岛西部迁移到阿曼。另一个群体则在伊斯兰教诞生前几个世纪从内志迁徙,名叫卡赫塔尼人(Qahtani)。据说阿兹德人马里克领导了一支约6000人的队伍前往东海岸的卡哈特(Qalhat)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阿曼的第一个基地。他们还在焦夫(Jawf,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地区扎营。波斯人担忧阿兹德人在阿曼的长期定居,双方在尼兹瓦附近的撒鲁特(Salut)沙漠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波斯军队最终大败并退守至阿曼海岸地区,最终在一年内撤离了阿曼西部。

随后,马里克在阿曼建立了历史上首个阿拉伯帝国王国,并自称阿曼国王。在他的统治下,阿兹德人及其他部落源源不断地迁徙至阿曼。根据历史资料,阿兹德人成为了当时阿曼最大、最有势力的群体,有些历史学家甚至将阿曼称为“阿兹德人的家园”。这个时期,珠兰达(Julanda)家族开始在阿曼地区崭露头角,逐渐发展其影响力。

珠兰达(Julanda)家族统治时期

伊斯兰教兴起之前,阿拉伯半岛并未形成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而是由各个部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阿曼地区,主要的部落包括源自也门的卡赫塔尼人(Qahtani)和来自阿拉伯半岛中北部的阿德南人(Adnani)。当时的阿曼正由阿巴迪(Abd)和贾法尔(Jayfar)两位国王共同统治,他们都隶属于阿兹德部落中的珠兰达(Julanda)家族。由于波斯对阿曼有着较强的影响力,阿曼国王不得不与波斯王克斯拉(Kisra)达成一项妥协协定,协议规定珠兰达家族控制阿曼地区,而波斯萨珊王朝可在阿曼海岸地区和苏哈尔地区驻扎4000人的军队。

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扩张,阿曼的战略地位吸引了穆罕默德的注意。在628年,穆罕默德派遣特使前往阿曼,呼吁当地人皈依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征服麦加后,伊斯兰教迅速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开来,阿曼首府苏哈尔建立了最大的清真寺。随后,苏哈尔及其周边海岸地区的波斯居民、马甘人和犹太人也陆续转变为伊斯兰教信仰。穆罕默德于632年去世后,艾卜·伯克尔被选为其继任者。然而,许多阿拉伯半岛的部落认为,穆罕默德逝世意味着他们与麦地那的联系终止,不必对艾卜·伯克尔保持忠诚,因此许多部落脱离麦地那的统治,恢复了独立状态。在四大哈里发统治的后期,阿拉伯帝国出现了分裂,并引发了内战。其中,以穆阿维叶一世为首的贵族派别与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争夺领导权。

倭马亚帝国时期(the Umayyad empire),阿曼阿兹德部落(Azd)经常前往巴士拉(Basrah)进行贸易,那里是伊斯兰教的中心。阿曼阿兹德部落获得了巴士拉的一块土地并定居于此。许多定居在巴士拉的阿曼阿兹德人成为了富有的商人,并在其领袖穆哈拉布·本·阿比·苏夫拉的带领下,开始向东扩展其势力,向霍拉桑省扩张。伊斯兰教伊巴德派创始人阿卜杜拉·本·伊巴德(Abdullah ibn Ibadh)于公元650年左右在巴士拉将该派别发展壮大;随后,伊拉克的阿曼阿兹德人将其作为主要信仰。后来,伊拉克总督哈贾吉(Al-hajjaj)与伊巴德人发生冲突,伊巴德人被迫返回阿曼。返回的人中有学者贾比尔·本·扎伊德(Jaber bin Zaid)。他的回归(以及许多其他学者的回归)极大地推动了阿曼的伊巴德运动。哈贾吉还试图征服阿曼,当时阿曼由奥马尔·苏莱曼和赛义德(珠兰达的儿子)统治。阿勒哈贾吉派遣穆贾赫·本·希瓦(Mujjaah bin Shiwah)出兵,与赛义德·本·阿巴德(Said bin Abbad)对峙。这次对峙使赛义德·苏尔坦的军队大受打击,之后他和他的部队撤退到了杰贝勒阿克达尔(the Jebel Akhdar )。穆贾赫和他的部队追击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成功地将他们从瓦迪·马斯塔尔(Wadi Mastall)的藏身处赶了出来。穆贾赫后来向海岸移动,在那里与苏莱曼·本·阿巴德(Suleiman bin Abbad)对峙。苏莱曼的部队在战斗中获胜。随后,阿勒哈贾吉派出由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苏莱曼(Abdulrahman bin Suleiman)率领德部队,最终赢得了战争,获得了阿曼的统治权。

伍麦叶王朝统治期间

在阿里被暗杀之后,穆阿维叶一世大马士革建立了伍麦叶王朝(亦称倭马亚王朝)。在伍麦叶王朝的统治期间,阿曼与穆阿维叶治下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联系相对较为松散。伍麦叶王朝的统治者阿卜杜勒·马立克(Abd Al-Malik,685~705年在位)于692年开始关注阿曼。当时,伍麦叶王朝在伊拉克总督哈查只(Hajjaj)要求阿曼交纳重税,并打算派遣特使管理阿曼,但遭到当地统治者萨阿迪(Sa‘di)和苏莱曼(Sulayman)的坚决反对。哈查只随即对阿曼发动战争。在前两次冲突中,阿曼取得了胜利,但在第三次战争中,哈查只派遣了一支由5000名叙利亚士兵组成的军队,最终击败了阿曼军队。阿曼的统治者、其家族成员以及其他部落成员被迫逃亡至东非的桑给巴尔地区。哈查只随后任命哈亚尔(Khayyar)为阿曼的统治者,他对阿兹德部落极为严酷,其统治因残暴而闻名。不久,哈亚尔被叶齐德·本·穆斯利姆(Yazid Bin Muslim)取代,后者任命赛义德·哈尼·哈马达尼(Sa'id Hani Hamadani)为阿曼的新统治者。随后,伊拉克的新任总督叶齐德·本·穆哈拉卜(Yazid Bin Muhallab)又任命了他的弟弟齐亚德·本·穆哈拉卜(Ziyad Bin Muhallab)为阿曼的地方长官。穆哈拉卜到任后,对哈亚尔执行了死刑。

伊玛目统治时期

第一伊巴德王朝

倭马亚王朝晚期,国家陷入内外混乱,南北部分别爆发盖斯和凯勒布起义。末期,伊巴德派在哈德拉毛建立哈德拉毛伊巴德国家(745至748年),伊玛目是阿卜杜拉·本·叶海亚·艾尔·肯迪(Abdullah Bin Yahya Al Kindi)。746年,他们占领麦加麦地那,但伍麦叶王朝马尔旺二世(744至750年在位)击败他们,伊巴德残军逃至阿曼。新哈里发奥马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Um ar Bin ‘Abd Al-Aziz)任命奥马尔·本·阿卜杜拉·安萨里管理阿曼,与伊巴德派谈判。安萨里死后,阿曼归齐亚德·本·穆哈拉卜管辖。

750年,阿拔斯王朝继续前朝压制政策。阿曼伊巴德派建立伊玛目国家,珠兰达·本·马苏德当选首任伊玛目。伊巴德国家壮大后,阿拔斯哈里发阿布·阿拔斯·阿卜杜拉·赛法赫(750-754年在位)决定征伐,双方在佐法尔三次交战,最终阿拔斯军获胜,马苏德伊玛目战死,阿曼陷入混乱。

阿拔斯王朝军队占领阿曼后,穆罕默德·本·扎达赫(穆罕默德 Bin Za'idah)和拉希德·本·纳兹尔(Rashid Bin Al-Nazr)成为阿曼总督,实行高压政策。巴士拉的伊巴德派在伊玛目阿布·育比达·穆斯利姆·本·阿比·克里麦(Abu‘Ubaydah Muslim Bin Abi Karimah)的领导下,尝试在阿曼重建伊巴德国家,得到阿曼亚哈姆德部落的支持。

第二伊巴德王朝

793年,伊巴德派在斋月战役中击败阿拔斯军队,随后穆罕默德·本·阿比·阿凡成为伊玛目,标志着阿曼第二伊巴德王朝的建立。794年,瓦里斯·卡布(Warith Bin Ka‘b)任命马卡利斯·本·穆罕默德领导军队,在赫塔地区击败阿拔斯军队。795年,阿凡遭驱逐,瓦里斯·卡布继任伊玛目。瓦里斯的统治时期被视为阿曼伊巴德国家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国家实现了统一,贸易繁荣。807年,瓦里斯·卡布溺水而亡。807年,加桑·本·阿卜杜拉·亚赫马迪(Ghassan Bin ‘Abdullah Al-Yahmadi)被选举为新伊玛目。

在821年,加桑伊玛目将首都迁回尼兹瓦。在他的统治下,阿曼经历了农业繁荣。然而,加桑于822年病逝,由阿卜杜·马利克·本·胡玛德(Abd Al-Malik Bin Humayd)继位。胡玛德年事已高,但在其统治期间,阿曼国家仍保持繁荣和民众幸福。840年,胡玛德逝世后,穆哈纳·本·贾法尔(Muhanna Bin Jayfar)成为新伊玛目,他统治至851年。随后,萨特·本·马利克上台,裁减官员,加强中央集权,并对非伊巴德教派采取强硬政策。他在位期间,反对力量逐渐增强。

890年,阿赞·本·塔米姆·哈鲁斯(Azzan Bin Tamim Al-Kharusi)在部落支持下成为伊玛目。他上台后立即更换拉希德·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的亲信。不久,阿拔斯王朝入侵阿曼,阿赞被杀,阿拔斯王朝随后对伊巴德派进行残酷镇压。卡尔马特派,一个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分支,由哈姆丹·卡尔马特(Hamdan Qarmat)创立。899年,卡尔马特的助手阿布·赛义德·詹纳比在巴林建立“卡尔马特国”。903年,卡尔马特军队入侵阿曼,经过七年战斗,阿曼人民击败了他们。此后,阿曼历史进入长期混乱,996年仅有16个伊玛目被罢免。12世纪中期,卡赫塔尼人巴尼·纳伯汉崛起,但由于统治残暴不久被推翻。阿曼因此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纳巴尼王朝

11世纪和12世纪期间,阿曼海岸属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范围。1154年,纳巴尼王朝(Nabhani dynasty)掌权后,他们被驱逐出境。纳巴尼人以穆鲁克(即国王)的身份进行统治,而伊玛目则失去权力,王朝的首都是巴赫拉(Bahla)。巴努纳布汗(The Banu Nabhan)统治着经苏哈尔到亚布林绿洲,掌握着向北到达巴林巴格达大马士革的陆路乳香贸易,杧果是在纳巴尼王朝时期由埃尔费拉·本·穆赫辛(Eifellah bin Muhsin)引入阿曼的。1507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沿海城市马斯喀特,纳巴尼王朝开始衰落。

葡萄牙入侵阿曼

1507年8月,葡萄牙舰队入侵阿曼的马斯喀特、马特拉和苏哈尔等沿海城市,并掠夺大量财富,阿曼失去了对东部贸易路线的控制,城镇遭到抢劫和残酷破坏。

但阿曼民众并不屈服,1521年,阿曼沿海地区爆发了反葡萄牙人的起义,但遭到失败。1550~1581年,奥斯曼帝国三度攻占马斯喀特,赶走了葡萄牙人,但后者不久又卷土重来。1586年,葡萄牙在马斯喀特建立了城镇贾拉利(Jalali),次年又建立了米拉尼城堡。1623年,葡萄牙在这些城堡的基础上控制了马斯喀特。

亚里巴王朝的统治期间

在1624年,亚里巴部落的纳西尔·本·穆尔希德·亚里巴(Nasir Bin Murshid Al-Ya'aribi)建立了亚里巴王朝,首都设于鲁斯塔格。在赢得阿曼民众的支持后,纳西尔开始驱逐阿曼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马斯喀特和马特拉被迫与纳西尔达成协议,同意从苏哈尔撤出,并每年向伊玛目缴纳贡品,但仍可在马斯喀特进行通行和自由贸易。纳西尔成功统一了阿曼内陆,并收复了塞尔日·苏尔和古尔亚特等重要沿海城市。在1645年,纳西尔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出了历史性的信函,提供贸易便利。这封信标志着英国和阿曼之间的首次非官方协议,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条款:英国人在阿曼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并保留司法权力。这次交流为两国间后续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在1649年,纳西尔逝世后,其堂弟苏尔坦·本·赛伊夫·亚里巴(Sultan Bin Saif Al-Ya'aribi)继任为伊玛目,并在1650年成功将葡萄牙人驱逐出马斯喀特,使阿曼的势力扩张到印度洋塞尔日·苏尔坦在尼兹瓦建造圆形城堡,并修复了伊兹基至尼兹瓦的引水渠,同时促进贸易,尤其是马匹出口贸易繁盛,并通过外交使节扩大了阿曼的国际联系。

苏尔坦的继承者巴拉拉卜·本·苏尔坦(Balarab Bin Sultan,1679至1692年在位)、赛伊夫·本·苏尔坦(Saif Bin Sultan,1692~1711年在位)继续前朝的扩张政策。巴拉拉卜修建了吉布林大城堡,将首都迁至此地,并在吉布林创建学院。其弟赛伊夫·本·苏尔坦同他争夺王位,最终胜出,继续扩大阿曼的海上影响力。在他的统治下,阿曼海军强大,对葡萄牙德国英国法国商船发起挑战,影响力达到伊朗海岸、海湾及东非。

1711年,赛伊夫去世后,其子苏尔坦·本·赛伊夫继位,将首都迁至哈泽姆。17世纪末,葡萄牙帝国在阿曼的基地参与波斯湾最大规模的海战,虽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但与阿曼势均力敌,最终失去在海湾的影响力。

1718年,苏尔坦·本·赛伊夫去世,阿曼陷入伊玛目职位的争夺战,国内分裂。其子赛伊夫·本·苏尔坦二世为争夺王位向波斯求援,导致1742年双方签约,赛伊夫承认波斯的宗主国地位。波斯随后以协助赛伊夫为由占领马斯喀特,1744年亚里巴王朝灭亡。

赛义德王朝的近代统治

赛义德王朝兴起

在1743年,赛伊夫·本·苏尔坦二世去世后,阿曼除了苏哈尔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均处于波斯控制之下。1744年,苏哈尔的伊玛目艾哈迈德·本·赛义德(Ahmed Bin Sa'id)宣誓成为阿曼统治者,开启了该国历史上的新篇章。艾哈迈德·本·赛义德·苏尔坦在位期间建立了阿曼历史上首个中央政府,统一了各交战部落,并通过扩大海上贸易和建立强大的海军,恢复了阿曼在印度洋地区的强国地位。

1783年,艾哈迈德·曼苏尔在鲁斯塔格逝世,其子赛义德·苏尔坦·本·艾哈迈德继位。然而,赛义德的统治并不持久,一年后其子哈迈德·本·赛义德篡位,并迁都至马斯喀特,自封为“苏丹”,建立了“马斯喀特苏丹国”。尽管赛义德未正式退位并继续在鲁斯塔格保留伊玛目头衔,但实际上形成了苏丹和伊玛目的双重统治。哈迈德改变政治体制,实行世袭君主制。

1792年,哈迈德逝世后,其堂兄苏尔坦·本·艾哈迈德夺权,控制了马斯喀特和大部分国土,并在次年自封为苏丹,成为赛义德王朝第四任统治者。他在11年的统治期间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将马斯喀特打造成为从伊拉克巴士拉印度和东非海岸的重要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欧洲和阿拉伯货船,极大地促进了阿曼的经济发展。

到1804年,苏尔坦去世。1805年,赛义德·苏尔坦成为新的统治者,在他的领导下,阿曼帝国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历史顶峰,被誉为“赛义德大帝”。在1805年的时候,阿曼拥有四艘护卫舰、四艘护卫舰、两艘单帆船、七艘有桅杆的船只和二十辆武装商用车辆,马斯喀特海上影响力前所未有强大。

受制于英国

1856年,阿曼苏丹赛义德·本·苏尔坦逝世后,其两个儿子分别掌管阿曼本土和东非属地。因内乱女王陛下政府介入调解,导致阿曼和东非帝国分裂为两个独立国家。其弟图尔基·伊本·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在1861年宣布独立。1862年,英国法国在巴黎发表声明,尊重这两个苏丹国的独立。此后,苏维尼·本·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成为阿曼苏丹。

1866年,苏维尼的儿子萨利姆为争王位,在鲁斯塔格城堡杀害其父,宣布继承王位。萨利姆的堂兄阿赞·本·基斯反对,攻占马斯喀特,被推举为伊玛目。后来,赛利姆一世叔父图尔基联合部落头领,反击并杀死阿赞,1871年在英国支持下图尔基成为苏丹。1877年,部落和宗教领袖联合进攻马斯喀特,图尔基依靠英国军舰保位。1888年,图尔基逝世,其子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继位。

1891年,阿曼与英国签订贸易和航海条约,赋予英国在阿曼贸易和外交上的优势。1894年,法国试图在阿曼获得影响力,但英国强烈反对。1898年,英国迫使费萨尔签订防御条约,英国监督阿曼对外关系,充当阿曼的外交代表,阿曼王室全面受制于英国。

1913年,费萨尔抑郁逝世,其子泰穆尔继位,但阿曼内地部落不满,推举萨利姆·本·拉希德·哈尔蒂(Salim Bin Rashid Al-Harthi)为伊玛目。1915年,部落在尼兹瓦成立“阿曼伊斯兰教教长国”,进攻马斯喀特,英国支援泰穆尔,并击退此次进攻。1920年,双方签订《锡卜条约》,阿曼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

泰穆尔时期阿曼经济困难,严重依赖英国和印度政府津贴。1920年11月,泰穆尔访问印度,提出退位请求被拒。1928年,泰穆尔逊位,提议儿子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继位。这段历史见证了阿曼政治结构的重大变化和英国在该地区的深刻影响。1928年,泰穆尔不顾英国人的胁迫,写了一份逊位诏书,提出由他的儿子赛义德继任王位。

1932年2月,泰穆尔的长子赛义德继位,成为赛义德家族的第14任统治者。与其父亲一样,赛义德在继位时发表了忠于英国的声明,英国的政治、军事和财政顾问继续控制着阿曼政权。赛义德统治的前二十年,阿曼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包括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马斯喀特出现了汽车和摩托车,还修建了专用的新门。此外,海边城镇和村庄建立了一些伊斯兰经学校,教育逐渐普及。

1937年,苏丹伊拉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IPC)签署了一项协议,伊拉克石油公司(IPC)是一个由英国拥有23.75%股份的石油公司财团,向IPC授予石油特许权。虽然在苏丹国没发现石油,但是却对该地的地质构造产生了兴趣。IPC为研究地质构造向苏丹提供财政支持组建武装部队镇压抵抗力量。

20世纪40年代,阿曼政府本来想实现财政独立,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及国际局势变化使阿曼财政改善前景黯淡。1955年12月,英国殖民者同其扶持的“苏丹国”军队攻占“教长国”首都尼兹瓦,当地抵抗力量撤入山区,并于1957年7月再度发动反英起义,但最终遭英军大规模镇压而失败。1958年,根据英阿合作协议,英国提供财政和军事援助,帮助赛义德组建军队。同年,赛义德迁至塞拉莱居住,将政权交给英国人管理,英国几乎控制了阿曼的所有事务。1959年1月,阿曼政府军与佐法尔叛军进行了决战,当月伊玛目军队投降,英国宣布废除《西卜条约》,终结伊玛目统治。

在统治的后十年,赛义德苏丹自己也陷入赤贫状态,为缓解财政压力,1958年将瓜达尔港以300万英镑卖给巴基斯坦。60年代,阿曼开始参与国际事务,允许印度在马斯喀特设立领事馆,与美国重新签订商业协议,并于1967年结束英国在阿曼的治外法权。同年,“马斯喀特苏丹国”苏丹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本·泰穆尔在英国支持下统一阿曼全境,改国名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泰穆尔苏丹被迫逊位,其独子卡布斯·本·赛义德登基,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卡布斯苏丹执政时期

1970年,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成为国内矛盾的焦点。7月23日,卡布斯·本·赛义德·本·赛义德领导的反对派发动政变,赛义德受伤后逃亡伦敦。几日后,卡布斯宣布国王退位,并在月底被女王陛下政府认可,继承王位,成为苏丹

1981年,阿曼成为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创始成员。最终引入了政治改革。1996年,前任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颁布《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以《国家基本法》为基础,阿曼开始重新选举并重构社会的各个组织,包括国家和社会之间互动的法律和治理原则。1997年,颁布了一项皇家法令,赋予妇女选举权,并有权参加阿曼协商会议的选举权。两名妇女被正式选入该机构。2002年,投票权扩大到所有21岁以上的公民,2004年,苏丹任命阿曼第一位女性部长谢赫·艾莎·宾特·哈尔凡·本·贾米尔·萨亚比亚(Sheikha Aisha bint Khalfan bin Jameelal-Sayabiyah)担任国家工业手工艺管理局。2007年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成为第一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的地点,因为稀有物种数量减少,政府削减了保护范围。公园面积扩大90%。

阿拉伯剧变爆发后,阿曼政局总体稳定,但在继续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阿曼主动调整政治结构,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并加强对民众的文化服务。2011年10月19日,阿曼对《国家基本法》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新修订的《国家基本法》更加强调民众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管理责任,总体来说,与旧的《国家基本法》相比,更进一步地凸显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属性。2020年苏丹卡布斯去世,由他的表弟海瑟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继任王位。2020年1月,前任君主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逝世,苏丹海塞姆·本·塔里克继承王位。阿曼是个低调的世袭君主制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得益于丰富的油气资源,仍属较富裕的阿拉伯国家。阿曼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阿曼于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于2021年加入阿拉伯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框架协议。

当地时间2022年8月3日,在柬埔寨举行的第55届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丹麦希腊、荷兰、阿曼、卡塔尔阿联酋签署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协议书。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阿曼苏丹国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国家,位于北纬16°40′~26°20′、东经51°50′~59°40′。截至2023年,面积为30.95万平方千米,是阿拉伯半岛地区的第三大国,西北与阿联酋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濒临阿拉伯海,直面印度洋,海岸线长3,165千米。所处时区为UTC+4(东四区),与北京市时差为4小时,无夏令时。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阿曼北方的穆桑代姆省与阿曼本土隔开。穆桑代姆省面积1,800平方千米,相当于阿曼的0.6%。穆桑代姆省不仅是阿曼的飞地,它自己也有一块飞地——马德哈州(阿曼的省比州大)。马德哈州面积只有75平方千米,四周被阿联酋所包围。但马德哈内部还有一个叫做那赫瓦的村庄,主权属于阿联酋。

气候特征

除东北部山地外,阿曼均属热带沙漠气候,但各地略有差异,海岸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内陆地区炎热干燥,而部分山区则较凉爽。全年气候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

阿曼有三个主要气候带,北部沿海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多暴雨;阿曼中部的沙漠和砾石平原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气温高;佐法尔地区,是受轻微西南季风影响的热带气候,气候舒适、降雨较多、云雾浓密。沿海和内陆平原的降水量为20-150毫米/年,山区高达700毫米/年。阿曼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0毫米,数量偏少,偶发短时强降雨。降水主要集中在温季的12月和1月,东北部山地和高原降水较多,一些山区偶尔还会遭到暴雨和雷阵雨的袭击,引发山洪。绿山地区有些年份降水量可达400~500毫米,佐法尔地区每年因有印度洋季风时节的季风雨,降水量在100~200毫米,其他地区的降水量每年在100毫米左右。

地质

阿曼的地质特征包括多样的地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主要由源自地幔的洋壳和岩石组成的国家。其中包括哈贾尔、胡克夫和佐法尔山脉,这些地区以其地质意义和广泛的岩石类型而知名。阿曼的地质记录跨越了大约8.25亿年,期间至少经历了三次冰河时期。

阿曼位于阿拉伯板块的东南角,随着红海的扩张,正缓慢地向北移动。这一构造运动导致了壮观的哈贾尔山脉和穆桑达姆的沉没山谷的形成。一般来说,阿曼在构造上相对稳定,尽管穆桑达姆偶尔会因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发生震动。

阿曼最著名的地质特征之一是塞迈勒蛇绿岩复合体,由超镁铁质至镁铁质岩石组成,在白垩纪期间被推覆到大陆地壳上。这些蛇绿岩在局部地区富含铜和铬矿床,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阿曼内陆平原特征为年轻的沉积岩、河谷砾石、沙丘沙子和盐滩。在这些之下是几千米厚的较古老的沉积岩,其中蕴藏着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地形地貌

阿曼地形地貌主要由河谷、山区、沙漠和海岸组成,境内大部分是海拔在200~500米的高原。其中,沿海平原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山地约占15%,其余82%是沙漠或沙地。

阿曼的地形整体上呈马鞍形状,起伏不定。该国东北部由哈贾尔山脉构成,其中最高点海拔达到3,352米,为全国之最。哈贾尔山脉,亦称为“阿曼山脉”,是伊朗扎格罗斯山脉的延伸部分,走向从东北至西南,贯穿阿曼全境,被誉为该国的“脊梁”。在阿曼的西南部,佐法尔高原由佐法尔山脉组成,其最高峰的海拔约2,500米。佐法尔山脉分为三段:东部的锡姆汉山、中部的古拉山和西部的月亮山。佐法尔山脉绵延逾400千米,从东至西一直伸展至也门共和国边界。阿曼中部是平原区域,广泛分布着沙漠,从北部的扎希拉省延伸至南部的佐法尔省。

水文水利

水文

阿曼河流主要是季节性的河床,通常在雨季时充满水流。

瓦迪巴廷(Wadi Al Batin):这是阿曼最大的河流,它从北部的哈杰尔山脉(Hajar Mountains)流向阿拉伯海。这条河流是该地区重要的水源,支持农业和当地野生动植物。

瓦迪代卡(Wadi Dayqah):位于阿曼东海岸靠近苏尔的地区。自古以来,这条河流就被用于灌溉和捕鱼。沿着河流的路径有几个村庄,它们依靠这条河流进行农业活动,并维持当地的野生生态。

瓦迪班尼哈鲁斯(Wadi Bani Kharus):位于穆桑丹省,起源于穆桑丹山脉,流入阿曼湾。这条河流为当地农民提供灌溉用水,他们沿岸种植蔬菜和水果。

瓦迪吉兹(Wadi Jizzi):源于达霍法省,流入靠近苏尔的阿曼湾。这条河流也为当地农民提供水源,他们在河岸种植日期棕榈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较小的溪流穿过阿曼的不同地区,如瓦迪沙卜(Wadi Shab)、瓦迪胡瓦尔(Wadi Al Khawr)、瓦迪格布拉(Wadi Al Ghubrah)和瓦迪阿什哈拉(Wadi Al Ashkharah)。

阿曼是一个沙漠国家,但拥有许多湖泊。其中最大的是达马尼亚特湖。这个天然咸水湖位于阿曼的巴提奈地区,湖水很浅,靠近中心的深度仅约三米。阿曼另一个著名湖泊是瓦迪沙布湖。这个淡水湖位于马斯喀特省哈吉尔山脉脚下的绿洲山谷内。它由多条山间溪流注入,最终汇成一条河流,流经山谷,最后注入大海。

水利

阿曼有超过3,000个阿弗拉吉,平均水量为552亿立方米/年,主要渠道漏水损失为128亿立方米/年。

阿曼各省建造了许多水坝,总共达到183座。其中一些水坝已经建造了超过35年,比如1985年建成的哈德水坝。迪卡代卡(Wadi Dayqah)水坝位于马斯喀特省的库里亚特省,是重要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项目之一,水坝高75米,蓄水容量达1亿立方米,长度超过40米。

自然资源

渔业资源

阿曼海域有一千多种海洋生物,有150多种鱼类和甲壳亚门生物,海岸沿线共设有23个渔港,主要产沙丁鱼鲔鱼石斑鱼、马鲛鱼、十腕总目高鳍带鱼对虾、龙虾等。2019年,阿曼水产捕捞量为58万吨,同比增长0.5%。阿曼海域还是21种鲸目海豚的家园。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世界上共有25000种鱼类,其中很多种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如䰶科鱼、鳗鲡、蓝箱鱼、北梭鱼蓑鲉属、蛙鱼、小丑鱼和鹦鹉鱼等。阿曼的龙虾资源也相当丰富,用龙虾制作的菜肴是宴会上的主菜。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全国可耕地约10万公顷,已耕地7.3万公顷,截至2017年,阿曼全国农业用地面积较小,仅为13.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01万公顷,占农业用地44.2%。2015年,城市土地面积1500平方千米;2015年农村土地面积309,152平方千米。

水资源

内部可再生水资源总量为1.4平方千米/年。大约1.05平方千米是地表水,1.3平方千米是地下水,而0.95平方千米被认为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叠。

地表水总量估计为1.02亿立方米,占常规水总量的6%,仅限于地表水大坝储存。地下水1.3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已成为阿曼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截至2011年底,阿曼共有94座海水淡化厂,其中海水淡化厂47座,苦咸水淡化厂47座,总产量为196万立方米,2014年增至214万立方米,2016年增至268万立方米。降雨为阿曼提供了15,841百万立方米/年的水资源,其中12,553百万立方米/年被蒸发或初次吸收。

矿产资源

阿曼是波斯湾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国家,铜、金、银、铬、铁、铅、、锰、锌等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底,阿曼已探明石油储量约6.5亿吨(48亿桶),当年产量约0.51亿吨(3.88亿桶),日均产量约106万桶。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0.7万亿立方米,当年产量323亿立方米。除石油和天然气外,阿曼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还有铜、金、银、铬、铁、锰、镁、煤、生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磷酸盐、石英石、高岭土等。

截至2021年,铜矿储量为5000万吨;铬矿储量为250万吨以上,品位一般为35%~40%,主要分布在苏哈尔和塞迈德两个地区。铁矿储量为1.2亿吨,其中为39%的铁矾土,多储藏在尼凯尔、依布拉地区。锰矿石储量约为150万吨,主要分布在拉斯哈德和海迈哈山地区。铬铁矿储量约为3000万吨。此外,阿曼还蕴藏丰富的工业矿产,如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磷酸盐、盐、石英石、高岭土等。大理石储量达1.5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南部地区。石灰石储量约为3亿吨。石膏储量达12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南部佐法尔省、北部的布莱米和中部的加哈拜地区。煤矿储量约为1.2亿吨。

生物资源

栽培植物包括柠檬、酸橙、橙子、杏仁、石榴、桃子、葡萄、核桃、小麦和大麦,另外还有杏子、杏仁、石榴和玫瑰而闻名。海拔较低的枣椰树林的特点是种植复杂的粮食作物和自然生长的喜荫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阿曼有大量棕榈科植物,其中有39万棵酸橙树、43.4万棵杧果以及15.9万棵椰子树。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阿曼记录了超过500种鸟类,常年生活在阿曼的鸟类有85种,候鸟种类更多,全球已知的1万种鸟类中阿曼有450多种,如阿拉伯蓝蜂虎、草原雕、鹌鹑、苍、涉禽、矶鹞、鹬、猎隼阿曼湾中的丹马尼亚岛冬天有鱼鹰,夏天有成千上万的燕鸥。有30多种鸟类仅见于阿曼南部地区,如织巢鸟、杜鹃和非洲猫头鹰等。沙漠地区有沙鹧鸪沙鸡漠百灵以及黄腹鹨等。阿曼嗤怪子(Strix butleri)是一种2013年发现的猫头鹰物种,被认为是阿曼唯一的特有鸟类。

阿曼的山谷和山区生活着99种不同的哺乳纲,其中包括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如阿拉伯羚羊、阿拉伯豹、努比亚野山羊、阿拉伯瞪羚阿拉伯塔尔羊,此外还有沙狐赤狐、狞獾、猞猁豹猫、印度豪猪、麝猫阿拉伯狼、斑纹土狼。世界上7类绿海龟中有5类是阿曼本土物种,其中有4类在阿曼海域产卵,阿曼是水栖龟最重要的产卵地,另外还包括绿海龟(濒危动物),橄榄鳞龟(最小的海龟),玳瑁以及棱皮龟(龟鳖目中体形最大者,只在沿海水域出现)四类本土物种。

阿曼约有六十四种爬行纲;其中包括蜥蜴、石龙子科壁虎、蜥蜴和单一物种避役。该国大约十几种蛇类中的大多数都是无害的,但不常见的角蝰锯鳞蝰眼镜蛇属有毒。两栖纲只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佐法尔蟾蜍。

植物

阿曼中部和南部区位居世界植物多样性前35名地区之列。在北部,其植物区系伊朗相似,而在东部地区哈吉尔山脉,地貌与非洲相似。阿曼大约有1212种植物,其中87%是特有或半特有植物。阿曼有11种植物目前被认为濒临灭绝或极度濒危,如Garra dunsirei(墨头鱼属)、Dracaena serrulata(锯叶龙血树)、Urothemis thomasi(阿曼蜻蜓)等。

中部沙漠的许多植物物种都是阿曼特有的如牧豆树牧豆树属 cinerea)和金合欢木相思树属 tortiliswoodlands),另外北部砾石沙漠有植物窄叶牛膝黄细心属 elegans subsp stenophylla)、无毛薰衣草(Lavandula subnuda)和圣大枣枣属 spina-christi)等,其他植物还有博氏咖啡(Boscia arabica)、阿拉伯无患子(Anogeissus dhofarica)、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阿拉伯乳香树(Boswellia sacra)和黄葛树(Ficus vasta)等。佐法尔省首府塞拉莱有热带水果如香蕉、椰子甘蔗,塞拉莱州平原后面是卡拉山的山麓以乳香树闻名。

自然灾害

阿曼在夏季或有飓风灾害;11月至次年3月雨季时,城市内易发内涝灾害。截至2023年,在过去的76年里,阿曼海上形成了176个热带气旋,其中有30个直接影响了阿曼苏丹国。该国受到了多次异常恶劣的气候影响,例如2007年的飓风茱诺、2010年的飓风维特、2018年的飓风麦考诺和2021年的飓风沙欣,这些极端天气导致了超过正常降雨量的大雨,对基础设施、公共和私人财产以及其他经济和社会方面造成了损害。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省,省下共设61个州。

重要城市

马斯喀特(Muscat)

马斯喀特(Muscat)是阿曼的首都,也是阿曼第一大城市,面积约3900平方千米,人口140万(2023年)。马斯喀特位于阿曼东北部,地处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要冲,三面环山,东南濒阿拉伯海,东北临阿曼湾,面积约为3900平方千米。市内拥有距今400多年历史的著名的贾拉里古城堡等名胜古迹,还有皇家歌剧院、旗帜宫、卡布斯大学、卡布斯体育中心、卡布斯皇家医院、布斯坦宫饭店、马特拉集市等著名地标。马斯喀特已成为阿曼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苏哈尔(Sohar)

伊斯兰教产生之前,苏哈尔曾是阿曼的首都。历史上苏哈尔是海湾和印度洋贸易通道上的重要港口和贸易中心,很早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一些历史学家称之为“通向小行星3789的门户”。苏哈尔在4000多年前就因盛产铜而著名,现在这里的铜矿依然在开采之中。苏哈尔市风景优美,1998年3月在“阿拉伯城市金杯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城市风光奖。现在政府投资数十亿阿曼里亚尔将苏哈尔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港口城市,许多工业区也正在兴建中。

苏尔(Sur)

东南省最重要的城市,同时也是古老的海港。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主要的造船中心之一,在阿曼、东非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直到19世纪,苏尔依然是阿拉伯半岛排船业最繁荣的地区。当地居民主要从事航海业、手工造船、纺织业和农业。

政治

政体

阿曼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不允许香港工会联合会活动。1996年12月,阿曼成立了以卡布斯苏丹为首的国防委员会,由9人组成,负责审议国家安全事宜并参与决定苏丹的继任者。2011年10月,阿曼对其《国家基本法》进行了修订。2020年1月11日,卡布斯苏丹逝世,其堂弟海赛姆接任苏丹。2021年初,阿曼对王位继承规定进行了修改,并颁布了新的《国家基本法》,确立了立储机制,规定了王储的人选条件和程序,以及王位交接的规范流程。

议会

阿曼的立法机构名为“阿曼委员会”,由国家委员会和协商会议两部分组成,分别对应议会的上院和下院。国家委员会与协商会议的成员不得同时兼职。

国家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12月,主要职责是审议国家的法律、社会和经济问题。该委员会由75名成员组成,其中多数是前政府和军事高官以及其他领域的知名人士,全部由苏丹指派。委员的任期为4年,可再次任命。目前的主席是阿布杜勒·马利克·本·阿卜杜拉·哈利利(Abdul Malik Bin Abdullah Al Khalili),自2020年8月起任职。

协商会议则成立于1991年11月,其前身是1981年的国家咨询委员会。2003年之前,协商会议的成员由限定的阿曼公民选举产生。但自2003年起,实施了普选制度,允许所有年满21岁的阿曼公民参与选举。2007年,卡布斯苏丹发布谕令,取消了对协商会议候选人资格的限制。2011年10月,卡布斯苏丹发布修订的《国家基本法》,扩大了协商会议的权限,包括对法律、预算、条约和审计报告的修改建议权,以及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质询权。此外,协商会议主席的选举方式也由苏丹任命改为会议成员直接选举。2023年10月,协商会议进行了第十届换届选举,选出90名成员,任期4年,且可连任。新一任主席将在2023年11月由协商会议成员选举产生。

政府

内阁是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成员由苏丹任命。2022年6月,阿曼内阁完成新苏丹继位后第二次改组,共有成员23名,其中女性成员3名。

司法

阿曼政府设有司法部、宗教基金和伊斯兰教事务部,分别负责司法事务、法律(包括国际协议和条约)的起草与修订以及与伊斯兰教法相关的事务。全国共有47个法院,首都及某些州设有上诉法院。法院系统分为三级:最基础的初审法院、第二级的上诉法院和最高层级的最高法院,其裁决具有终审效力。此外,还设有行政法院和国家安全法院。1999年11月,阿曼实施了《司法法》并成立了最高司法委员会。

宪法

阿曼的《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于1996年11月6日由卡布斯苏丹颁布,涵盖了国体与政体、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元首的职权、内阁及其成员的职责、阿曼委员会和司法体系的运作等多方面内容。2011年10月18日,卡布斯苏丹颁布了法令,对《国家基本法》进行了修订,主要涉及苏丹位继承、协商会议权限等方面的规定。2021年1月,海赛姆苏丹颁布谕令,对《国家基本法》进行进一步修订,包括建立嫡长子继位的王储制度。

政党

香港工会联合会方面,伊巴德派主导的伊斯兰教复兴党(IRP)是阿曼的主要政党之一。作为一个温和的伊斯兰教政党,IRP自1991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在阿曼推广伊斯兰价值和原则,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推动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该党在全国范围内设有多个分支机构,并在社交媒体上保持活跃。

另一主要正义党是社会自由党(SLP),成立于1995年,是传统保守党的替代政党。SLP致力于推动阿曼的社会自由主义和人权,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倡导更广泛的公民自由,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宗教自由。该党还支持性别平等和环境保护,因其在LGBTQ权利、妇女权利、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进步立场,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元首

阿曼的国家元首为苏丹,为世袭制,拥有最高权力。苏丹负责颁布法律、任命内阁成员、领导军队,并且批准国际条约和协定。阿曼苏丹国现任国家元首苏丹海赛姆·本·塔里克·阿勒赛义德(Haitham bin Tariq Al Said),2020年1月11日即位。

政要

对外关系

综述

阿曼的外交政策基于一些核心原则,包括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宽容、对话、外向型和实用主义。阿曼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安全,并在全球舞台上扮演了积极参与者的角色。

与中国关系

在对外关系方面,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明代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曾四次访问阿曼。2018年5月,中阿双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阿曼政府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并在四川广元市建立了“阿曼援建村”。自2009年6月起,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多次在阿曼塞拉莱港进行补给和人员休整,得到了阿曼政府的大力支持。2018年5月25日,两国建交40周年之际,中阿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期间会见了阿曼内阁事务副首相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中国是阿曼最大的原油出口目的地,而阿曼是中国第五大原油进口来源国。2022年,中国从阿曼进口了3937万吨原油,而在2023年的前8个月,进口量达到了2551万吨。

与澳大利亚关系

自1981年起,澳大利亚和阿曼建立了外交关系。澳大利亚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的利雅得大使馆覆盖对阿曼的外交事务。2011年12月,澳大利亚在马斯喀特指派了一名名誉领事。阿曼在东京的大使同时兼任驻澳大利亚大使。自2005年6月起,阿曼在墨尔本设立了总领事馆,主要任务是支持在澳的阿曼学生。

阿曼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双边关系建立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作为环印度洋联盟(IORA)的共同创始国,两国在包括渔业和海上安全等多个环印度洋地区议题上保持紧密合作。2022年8月,阿曼外交部长H.E.赛义德·巴德尔·本·哈马德·本·哈穆德·阿布赛迪访问澳大利亚,并会见了外交部助理部长蒂姆·瓦茨议员。2016年12月,澳大利亚人权特使访问了阿曼。2015年9月,外交、贸易和投资政务次长史蒂文·乔博访问阿曼,同年4月,西澳立法议会议长及代表团也访问了该国。

与沙特阿拉伯关系

卡布斯苏丹执政前,阿曼与沙特阿拉伯关系冷淡,两国间存在陆上边界争议,特别是在布赖米绿洲问题上。1949年沙特对布赖米绿洲提出主权要求,并于1952年占领阿曼村落,直到1955年阿曼将沙特军队赶出。此外,沙特一直支持阿曼伊玛目,并为其提供庇护。卡布斯苏丹执政后,阿曼和沙特关系逐渐缓和。1972年,沙特派遣军事人员至佐法尔担任观察员,阿曼军队在沙特接受训练。1974年,沙特放弃布赖米绿洲,两国关系的障碍得以清除。1975~2005年,沙特阿拉伯为阿曼提供了4亿美元的经济项目援助。

21世纪以来,阿曼和沙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加深。2005年6月,卡布斯苏丹访问沙特,双方就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达成共识。2006年,沙特国王访问阿曼,双方在伊拉克问题上表达了支持伊拉克过渡政府和反对干涉伊拉克内政的立场。

与美国关系

两国关系较密切。早在1837年和1843年美阿两国先后在对方设立了领事馆,1972年两国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随后,美国通过国际组织及美国-阿曼联合委员会与阿曼进行经济和技术合作。2001年10月11日,阿曼外交事务主管大臣阿拉维发表声明,呼吁美国不要将阿富汗战争扩大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主张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不仅需要采取军事手段,还必须采取政治手段。2006年4月,美国军控和安全事务副国务卿罗伯特·约瑟夫访问阿曼,阿曼外交事务主管大臣阿拉维访问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的经济交往成果显著。2005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巨大的贸易交往使双方在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签署《美国-阿曼自由贸易协定》上达成共识。2006年1月19日,美国和阿曼签署了《美国-阿曼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的签署将取消美国和阿曼之间的关税和贸易壁垒,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阿曼是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第5个黎巴嫩

与英国关系

英国有着传统的密切关系,2019年,英国和阿曼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联合防御协议(JDA)。1989年,阿曼和英国建立经济合作代理处。2006年,阿曼皇家武装部队参谋长访问英国。2007年1月23日,英国石油公司与阿曼政府签署协议,在阿曼中部开发哈赞和马卡拉姆两处主要的天然气田,2010年该项目投产,可产出天然气约30万亿立方米。2013年,英国石油公司投资160亿美元开发阿曼致密天然气项目,这也成为英国石油公司在2017年以前所投资的最大项目。

国际组织

阿曼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阿拉伯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和环印度洋联盟(IORA)的成员。1981年5月25日,阿曼成为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成员国;1971年9月29日,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1971年10月7日,成为联合国的一员;1972年2月29日,加入伊斯兰合作组织;1973年9月5日,参与了不结盟运动。1997年3月,阿曼加入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2000年10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2014年10月24日,阿曼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

军事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估计,2020年阿曼的军事和安全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1%,是当年世界上最高的,高于沙特阿拉伯阿拉伯(8.4%)。阿曼实行义务兵役制。海赛姆苏丹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阿曼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军事防御方面与该组织其他成员国相互协调。总兵力4.35万人。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1月,阿曼总人口达516万,其中阿曼籍2,881,313人,占总人口的57.62%,其他常住人口达2,119,459人,占42.38%。截至2021年3月底,阿曼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人。2023年,阿曼人0-14岁占29.88%,15-64岁占66.17%,65岁及以上占3.95%,男女比例约为7:6。2021年,阿曼的总生育率估计为每名妇女生育2.6个孩子,近年来阿曼的生育率在迅速下降。

族群

阿曼人主要是阿拉伯裔、俾路支裔和非洲裔。在阿曼,绝大部分居民是阿拉伯人,属于闪米特族群(Semitic People),是地中海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大约20%的阿曼人是俾路支人(Baloch people)后裔,他们的祖先在几个世纪前移居到阿曼,现在被视为阿曼土著人,由于历史上阿拉伯居民与非洲奴隶共同居住并通婚,阿曼人中有不少混有非洲血统,体现在肤色较深。至今,许多村庄仍有讲阿拉伯语的非洲后裔居住。

阿曼社会是部落社会,本土居民主要来源包括传统部落(the tribe)、伊巴德教派信徒(the Ibadi faith)和海上贸易者(maritime trade)。前两类本土居民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第三类居民主要分布于马斯喀特(Muscat)和阿曼沿海地区,由于当地在商业、贸易的发展,当地阿曼人的血统受其影响,当地居民祖先来自俾路支(Baloch)、拉瓦提亚(Al-Lawatia)、波斯(Persia)和历史上的阿曼桑给巴尔(Omani Zanzibar)。瓜达尔(Gwadar)是俾路支省的一个地区,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阿曼的殖民地,在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接管了这片土地,该地区的许多人是阿曼人和巴基斯坦人。

阿曼的部落划分在农村地区仍然明显,全国大约有100个部落。这些部落按地域大致分为两个集团:东北部的希纳维(纯血统阿拉伯人)和西南部的加费利(混血阿拉伯人)。希纳维部落最早从也门迁来,而加费利部落则较晚从半岛中部的内志地区迁来。与也门接壤的佐法尔地区居住着马赫拉人、卡西利人和卡拉人,他们在外貌上与周围居民有明显差异,肤色较暗,头型圆,鼻子宽,头发卷曲。穆桑达姆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属于希胡部落。此外,阿曼还有大约1万非洲人,主要居住在农村,从事农牧业。

阿曼的外来定居者主要包括印度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和菲律宾人等。2008年成立了阿曼华人华侨协会,而华人群体中以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人为主,在马斯喀特、苏尔、苏哈尔、布莱米和塞拉莱等地区有较大的集中,他们多从事商业活动,如开设商场、店铺、中医诊所和美容院等。截至2022年,阿曼的中资机构派遣人员超过1200人,其他华人华侨约1万人。他们主要在首都马斯喀特及周边地区生活工作,少数人分布在苏尔、苏哈尔、布莱米和塞拉莱等地。

语言

在阿曼,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英语也广泛使用。英语在商界广泛使用,并且从小就在学校教授,阿曼的旅游景点几乎所有标志和文字都以阿拉伯语和英语出现。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支(the Afroasiatic family),包括多种方言,例如佐法里阿拉伯语(Dhofari Arabic)在塞拉莱和周边沿海地区(佐法尔省)使用,该方言属于亚非语系;海湾阿拉伯语(Gulf Arabic)是阿拉伯语的方言,主要在沙特阿拉伯东半部以及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附近较小的国家使用,也门和阿曼这两个与沙特阿拉伯接壤的国家也有一些人使用这种语言。除此之外,还有多种语言在阿曼的不同群体中使用,如俾路支语(Baluchi )、斯瓦希里语(Kiswahili)、乌尔都语(Urdu)和印度方言。

阿拉伯语属于闪语系,包含26个字母,以其复杂的语法著称,包括动词和名词的多种变格和变位形式,被认为是世界上学习难度较高的语言之一。最初阿拉伯语主要在阿拉伯半岛地区使用,但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阿拉伯人的扩张,它逐渐成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通用语言。英语的普及则受到了历史上葡萄牙英国的殖民统治的影响。阿曼的各个部落和群体有着不同的方言和土语,这些方言受到伊拉克、波斯和印地语等语言的影响。来自桑给巴尔的阿曼侨民主要使用斯瓦希里语斯瓦希里语),而北部沿海地区的商人和水手及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外籍人士常使用乌尔都语(Urdu)。此外,19世纪末从阿曼湾对岸迁来的俾路支人带来了俾路支语(Baluchi )。马特拉市的印度移民群体主要讲印度语( Indian languages )。

阿曼濒临灭绝的土著语言包括库姆扎里语(Kumzari)、巴塔里语(Bathari)、哈苏西语(Harsusi)、霍比约特语(Hobyot)、吉巴利语(Jibbali)和梅赫里语(Mehri)。如今,梅赫里语(Mehri)的分布范围仅限于塞拉莱(Salalah)周边地区、扎法尔(Zafar)以及西部邻国也门(Yemen),但在18世纪或19世纪,这种语言在阿曼北部使用,甚至阿曼中部也有分布。阿曼手语是聋人群体的语言, 阿曼是波斯湾第一个将德语作为世界语言教授的阿拉伯国家

宗教

伊斯兰教为国教,85.9%人口为穆斯林,其中约3/4属于伊巴德教派,1/4属于逊尼派。在2022年,基督教6.4%、印度教5.7%、佛教0.8%、其他和无党派2%。

伊斯兰教是阿曼的官方宗教,其中伊巴德教派(Ibadism)占主导地位。该教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由在伊拉克巴士拉深造的贾比尔·本·宰依德所洞悟并创立,其学生伊巴德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教义,教派因此得名。伊巴德教派以《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为教义基础,主张哈里发(伊斯兰教领袖)的选举不应仅限于穆罕默德的家族,而应由有德行的人担任。这一教派与什叶派有所不同,更接近于逊尼派。除了在阿曼,伊巴德教派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也有少量信徒。阿曼其他的伊斯兰教派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和瓦哈比派,它们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分布和影响。阿曼的其他教派还有逊尼派,分布在沿海、佐法尔以及俾路支人中;什叶派,主要分布在首都马斯喀特等沿海城镇及信德集团人中,约占全国人口的5%,以商人居多,亦有部分知识分子;瓦哈比派,分布在贾兰地区,由沙特阿拉伯传入,教徒少,影响小。

阿曼有超过13000座风格各异的清真寺,许多是近代建造,由政府和私人出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斯喀特的卡布斯苏丹大清真寺,由苏丹卡布斯个人出资建造。这座清真寺拥有5个宣礼塔,象征着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其中主塔高达90米。此外,寺内还建有苏丹卡布斯伊斯兰文化中心和图书馆。

经济

概况

阿曼地处波斯湾,是真正意义上的石油大国。截至2022年,阿曼石油探明储量为55亿桶,在中东地区排名第7位,世界排名第21位。阿曼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国家,油气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阿曼的社会经济结构被描述为高度集中的食利福利国家(hyper-centralized rentier welfare state)。按照区域标准,阿曼的经济相对多元化,但仍然依赖石油出口,以货币价值计算,2018年矿物燃料占产品出口总额的82.2%。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业增长较快,是阿曼“坦菲兹”计划重点发展行业之一。2022年,阿曼工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为55%,占比较高。

阿曼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员在私营部门工作,其余大部分在公共部门工作。阿曼的外籍工作者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其中一半以上的月工资低于400美元,每年他们向自己的国家输出约100亿美元。这些外籍工作者占阿曼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最大的外国人社区来自印度喀拉拉邦(Kerala)、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卡纳塔克邦(Karnataka)、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古吉拉特邦(Gujarat)和旁遮普邦(Punjab)。

2023年,阿曼国内生产总值为99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000美元。在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2017年,阿曼接受投资总额超过24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所占份额最高的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约为130亿美元(54.2%),其次是金融中介行业,为36.6亿美元(15.3%)。投资国家以英国为主,投资额约为115.6亿美元(48%),其次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投资额为26亿美元(10.8%),其次是科威特,投资额为11亿美元(4.6%)。

阿曼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当地货币名称为“阿曼里亚尔”(Omani Riyal,简写为“R.O”),最小单位为比塞(Baisa),1伊朗里亚尔等于1000比塞。纸币最大面值为50里亚尔,最小面值为100比塞。硬币最大面值为50比塞,最小为5比塞。

第一产业

农业与渔业是阿曼政府重点发展的非油气领域行业。2020年,阿曼农业渔业产值为19.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仅约3%。2019年,阿曼生产农作物301.8万吨,同比增长2.3%。耕地面积最大的作物是饲料作物,占总种植面积的45.6%,主要为海枣(25125公顷)、柠檬、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高粱为主,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是传统产业,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可出口,是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阿曼渔类产量为80万吨,其中94.5%(75.5万吨)是当地渔民以传统方式捕捞。阿曼向50多个国家出口海产品,其中55%出口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畜牧业在阿拉伯半岛处于领先地位,是阿拉伯半岛牲畜主要出产国之一。

第二产业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截至2023年,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近年来开始重视天然气工业。自1998年石油价格暴跌以来,阿曼制定了积极的经济多元化计划,并更加重视其他工业领域,即旅游业和基础设施。阿曼于1995年制定了经济多元化的2020年愿景,目标是到2020年将石油所占比例降至GDP的10%以下,但该愿景在2011年被废弃,阿曼随后制定了2040年愿景。

2020年,阿曼油气行业产值为5790.9亿伊朗里亚尔,贡献了32%的GDP、68.6%的政府收入、61%的出口额。2020年,阿曼的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为3.4亿桶,其中,原油产量为2.8亿桶;凝析油产量为6910万桶,同比增长45.2%。截至2020年12月底,阿曼天然气产量为464亿立方米,其中,非伴生气为388.7亿立方米,伴生气为75.3亿立方米。工业项目主要为石油化工、炼铁、化肥、塑料、铸管等。除少数较大型企业如炼油厂、水泥厂、面粉厂等由政府投资经营外,其他均属私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非金属矿产、木材加工、食品、纺织等生产。

第三产业

旅游业是阿曼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也是阿曼近年来重点发展产业。在2021年,旅游业对阿曼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为2.4%。2019年,阿曼共吸引35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来访,旅游业产值为29.4万伊朗里亚尔,占GDP总额的2.5%,贡献就业岗112000个。

在2022年,该国银行业包括16家传统银行(7家国内银行和9家外国银行分行)、两家政府拥有的专业银行、两家完全伊斯兰银行以及五家传统国内银行的专门伊斯兰窗口。到2022年年底,阿曼银行网点总数超过567家。阿曼中央银行(CBO)资本充足率在2022年底提高至20.2%。该国金融部门的总利润在2022年实现了20.7%的同比增长,达到约10.64亿美元。在2022年的前八个月,阿曼记录了10.9亿伊朗里亚尔(约合26亿美元)的预算盈余,这一时期内,阿曼的公共收入达到了9.3亿伊朗里亚尔。总的公共支出达到约8.2亿里亚尔。

经济特区

杜库姆(Duqm)经济特区

杜库姆(Duqm)经济特区于2011年10月正式成立,是阿曼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经济特区。杜库姆经济特区的发展愿景,是要建设成阿拉伯海上的物流中心,现代化的、具有吸引力的商业港湾,安全的投资目的地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从而全面促进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阿曼政府将杜库姆特区定位成大型经济特区,并引入新加坡团队负责规划和招商。在这里,外国投资者可建立100%的独资公司;阿曼籍员工雇用比例可降至10%;进口到特区的商品以及特区向外出口的商品均享受免税待遇;投资者进行注册、取得营业许可和环境许可等证件均可享受“一站式”服务;电价、水价、土地租赁价均可与特区管委会协商优惠度。除此之外,特区内有关公司注册、贸易便利、土地租赁和税费优惠等各项鼓励投资者的政策和措施也都在进一步完善中,并将陆续施行。

鲁赛尔(Ar Rusayl)工业园区

鲁赛尔工业园区1983年始建,1985年投产,是阿曼第一家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20公顷,鲁赛尔工业园区以发展中小型工业为主。园区内设施齐全,有阿曼韩国国民银行分行、保险、邮电、金融、卫生和通信等机构。还建设了男女职工宿舍、商店、超市、休闲中心、足球场、电影院和清真寺等设施。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技术在阿曼的发展,2003年9月,马斯喀特的知识绿洲园(KOM)在鲁赛尔工业园区正式建成,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工业园区,是阿曼信息技术工业发展的关键。2004年5月,知识绿洲园获得年度公共服务奖。

苏哈尔工业园区

苏哈尔工业园区建成于1992年12月,位于首都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之间,总面积为330公顷,是阿曼目前最大的工业园区,主要发展面向波斯湾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为园区内的重工业项目工程服务,促进了整个阿曼工商业的发展。苏哈尔工业园区的产业投资大部分来自私人投资者。2001年,许多大型工业项目,炼铝厂、发电厂和阿曼第二家炼油厂等在该园区投入建设。

赖苏特工业园区

赖苏特工业园区建成于1992年11月,占地103公顷,位于南部的佐法尔省。阿曼政府的目标主要是利用该区的地理位置,发展面向东非、也门远东和环印度洋国家的出口加工型工业。目前园区内有15个工厂,另有12个工厂在建,主要产品有文具、鞋和服装等。1997年,阿曼第二家面粉厂在这里建成投产。2004年,价值250万阿曼里亚尔的阿曼制药公司在赖苏特工业园区内落成。

社会

教育

阿曼提供完全免费的公共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阶段。该国的教育体系由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分别负责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阿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成人教育和扫盲工作,拥有1642所各类学校和14个扫盲中心。截至2019年,阿曼初中学业的完成率为99.7%,15岁至24岁之间的识字率为98.7%,然而,阿曼2019年小学净入学率为94.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认为该国教育方面“挑战依然存在”(challenges remain)。

该国的初等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体系,其中普通教育较为普遍,学制为12年。初等教育学校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私立教育机构和其他公立教育机构。截至2021年,阿曼有1124所公立学校,超过57.9万名学生在校学习,有超过5.6万名教职工;730所私立学校和45所国际学校,分别有10.57万和6.38万名学生。基础教育的净入学率超过98%,其中女生占60.8%。截止2022年,阿曼的成人识字率为97%。

自1970年以来,阿曼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以发展国内劳动力。1986年,阿曼第一所大学——苏丹卡布斯大学(Sultan Qaboos University)成立。至2019年底,阿曼拥有超过60家高等教育机构,涵盖卡布斯苏丹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伊斯兰教经学与法学院、高等军事教育学院等多所院校,除此之外,还有佐法尔大学(Dhofar University)、尼兹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izwa)、苏哈尔大学(Sohar University)、阿曼德国技术大学(Germ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Oman)、布赖米大学(Al Buraimi University College)和阿拉伯开放大学(Arab Open University)等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根据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苏丹卡布斯大学在全球大学中排名第1924位、尼兹瓦大学第7090位,这两所大学在该国大学中名列前茅。

苏丹卡布斯大学(Sultan Qaboos University)于1982年开始建设,并于1986年招收第一批苏丹卡布斯大学学生。大学最初设有五个学院;即医学、工程、农业、教育和科学。此外,继1993年成立商经学院后,于1987年成立文学院;2006年法学院并入大学;2008年成立护理学院。该大学位于阿曼山脉附近,共设有9个下属学院。

尼兹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izwa)于2004年成立,是一所由教师管理的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它位于 内地省(Al-Dakhiliya),距离首都马斯喀特140千米,靠近历史悠久的前首都尼兹瓦。该大学为近6500名学生提供30多个本科专业和6个硕士课程。

阿曼的高等教育在人文和文科领域产生了过剩,而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所需的技能方面却产生了不足。此外,充足的人力资本对创造一个能够与外国公司竞争、合作或吸引外国公司的商业环境十分重要。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4年报告,阿曼在认证人才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机制方面有待改进,这些标准和机制侧重于投入评估而非产出。2020年,阿曼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84位,低于2019年的第80位。

医疗卫生

自2003年以来,阿曼的营养不良人口比例已从11.7%下降至2020年的9.8%,但比例仍然很高。1993年,阿曼89%的人口获得了医疗保健服务,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各国卫生健康体系进行了首次分析,阿曼排名第八。阿曼2015年基本卫生服务覆盖率为77%,相对高于同年约54%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2015年高收入经济体水平(83%)。

自1995年以来,阿曼儿童接种主要疫苗的比例一直很高(超过 99%)。关于道路事故死亡率,阿曼的死亡率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从每10万人中98.9人下降到2017年每10万人47.1人,但该死亡率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017年为每10万人15.8人.2020年,阿曼的医疗支出占GDP的平均比例为5.33%,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10.89%。2021年,阿曼的出生时预期寿命估计为73岁。截至 2017年,估计每1,000人拥有1.5张病床。

关于空气污染(包括室内污染以及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率,截至2019年,阿曼的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104人。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阿曼列为阿拉伯国家污染最少的国家,污染指数为37.7。该国在亚洲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名单中排名第112位。

阿曼政府透过三级体系向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卫生部主要通过卫生中心或州级医院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省级医院则负责提供次级医院服务。而位于马斯喀特的全国性医院提供三级医疗服务。卫生部致力于确保所有公民均可获得医疗服务,包括境外医疗。阿曼居民的平均寿命约为77岁。阿曼公民每年只需支付3美元即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而私营部门的外籍员工需向公立或私立医疗机构支付费用,或通过医疗保险获得服务。自2019年3月起,阿曼实行强制医疗保险制度,要求私营部门雇主为其外籍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保险。

截至2021年,阿曼卫生部共管理50家公立医院,提供5027个床位,其中包括22家综合医院、212家基层医疗中心和265家公共卫生所。私营部门则运营25家医院,共提供908个床位,并设有298个私人医疗中心及综合设施。2020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阿曼爆发。截至2021年5月,该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2000例。

媒体

截至2023年,全国有报刊30余种,主要有:《阿曼日报》,日发行量约4万份;《观察家报》,日发行量约2.2万份;《祖国报》,半官方背景,阿拉伯语日报;《阿曼论坛报》,私营,英文日报。

通讯社:阿曼通讯社(Oman News Agency)是阿曼唯一一家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86年5月,总部在马斯喀特。

广播电台:阿曼新闻媒体主要由政府经营,现有1家国家广播电台和1家私人电台。国家广播电台分别在马斯喀特和塞拉莱有广播站,以中波和短波发射信号,有阿拉伯语和英语节目。私营电台主要面对年轻听众,以文艺娱乐节目为主。其中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0年始建于马斯喀特,1982年开始调频广播,日播12小时,1998年起,该台阿拉伯语综合频道开始向阿曼所有地区24小时不间断播出。其他私人频道包括 Hala FM、Hi FM、Al-Wisal、Virgin Radio Oman FM 和 Merge。2018 年初,马斯喀特媒体集团 (MMG) 推出了一家新的私人广播电台。阿曼国内允许使用卫星接收器,公众可以收听外国广播。

电视台:阿曼有一家国营电视台,设有阿拉伯语和英语两个频道,每天各类节目收视时间24小时。企业和个人均可安装卫星接收器,收看各类电视节目,政府无任何限制。阿曼国营和最大规模电视台,成立于1974年,共有4个频道,包括阿曼电视综合频道、阿曼电视体育频道、阿曼电视直播频道和阿曼电视文化频道。Majan TV是阿曼第一个私人电视频道,它于2009年1月开始播出。然而,Majan TV的官方频道网站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0年初。

新闻自由组织“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在其2018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将阿曼排在180个国家中的第127位。2016年,政府因报道该国司法机构腐败而停办报纸“Azamn”并逮捕三名记者,招致国际批评。尽管上诉法院于2016年底裁定该报可以恢复运营,但2017年“Azamn”仍未被允许重新开业。

文化事业

根据国家统计和信息中心的数据,阿曼的博物馆数量从2015年的10个博物馆增加到2019年的12个博物馆。阿曼博物馆主要包括阿曼遗产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等。此外,阿曼政府和民间经常举办文学比赛,1988年11月8日成立了阿曼文学会,1993年成立了文艺促进会。

阿曼儿童博物馆(Oman Children's Museum)是一座儿童科学博物馆,位于阿曼马斯喀特,该博物馆由国家遗产和文化部建立,并于1990年11月17日由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在阿曼国庆20周年庆典上揭幕。该博物馆有45个展品和两个展示区,占地930平方米。它是阿曼第一座科学博物馆。

阿曼国家博物馆(Oman National Museum)于2013年建成,位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市,建筑面积13700平方米,拥有10个展区,分别为陆地和人类展区、海洋历史展区、武器和盔甲展区、阿夫拉季灌溉系统展区、货币展区、史前和古代历史展区、绚烂的伊斯兰文明展区、阿曼和世界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现代复兴展区等。此外,阿曼国家博物馆还公开展出5466件藏品,拥有43个数字模拟体验厅。

体育

阿曼的传统体育运动有独桅帆船赛、赛马、赛骆驼、斗牛犬和猎鹰,当代年轻人热衷于足球、篮球、滑水和滑沙等。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富查伊拉是中东地区允许在其境内组织斗牛犬活动的地区。阿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会举办全国性的骆驼比赛。除此之外,曲棍球、排球、保龄球、乒乓球、马术、板球和水上运动也是阿曼人喜爱的体育活动,国内建立了多个专业球队,阿曼每年还会举办网球锦标赛,此外,阿曼自2010年起开始举办环阿曼概公路自行车比赛,该比赛被列为2.HC级,比赛由阿莫里体育组织(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主办。阿曼拥有十个按照最高国际标准建立的体育中心,分布在各省,旨在通过联合会、俱乐部和体育委员会以及政府和私人机构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服务。

阿曼自1982年起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建立了阿曼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在1984年成立了足球和射击协会。阿曼也是阿拉伯足球协会、亚洲足球协会和国际足球协会的成员。第19届海湾国家杯于2009年1月4日至17日在马斯喀特举行,阿曼国家足球队获得冠军。第23届阿拉伯海湾杯于2017年12月22日至2018年1月5日在科威特举行,阿曼在决赛中击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赢得了第二个冠军。

2010年马斯喀特主办了亚洲沙滩运动会,阿曼派出了男子沙滩排球国家队参加2018~2020年AVC沙滩排球大陆杯。阿曼主办了2011年国际足联沙滩足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1支球队争夺国际足联世界杯的三个席位。阿曼于2012年7月8日至13日在穆萨纳千禧度假村主办了男子和女子沙滩手球世界锦标赛。在2015年举办的国际赛事中,阿曼沙滩足球队在沙滩足球世界杯上取得了首场胜利,同年亚洲举重锦标赛上夺得31枚奖牌,其中包括15枚金牌

在2015年4月22日~27日于巴林举办的第19届阿拉伯国家田径锦标赛上,阿曼运动员荣获团体第三的成绩,同年10月,在韩国仁川举办的世界军事运动会上,阿曼短跑明星巴拉卡特·哈尔西以10秒16的成绩夺得100米项目金牌,该成绩也是其职业生涯最好成绩。在板球方面,阿曼获得了2016年T20板球世界杯的参赛资格,这是阿曼首次获得参赛资格。2020年8月,阿曼官方发布法令将体育事务部、艺术事务部、国家青年委员会以及遗产和遗产部文化司合并,成立新的部门,称为文化、体育和青年部。2021年6月25日,阿曼确认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同主办2021年ICC男子T20世界杯。

环保

阿曼苏丹国是波斯湾第一个设立环境部的国家,并且制定了全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也是该地区第一个设立环境保护奖的国家,即苏丹卡布斯奖。阿曼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动植物等生物资源,二是着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2007年,阿曼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与气候事务部,主要负责环境保护的执法管理。政府还建立了六个环境数据库,涵盖海洋污染、环境规划、空气和噪声污染、化学工业、水土污染、危险废物处理和控制等方面。除此之外,阿曼还设立了世界环境日,即每年的1月8日,2015年阿曼环境日的口号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未来”。

治安

阿曼的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低,极少发生激进的暴力犯罪。根据“2020年全球和平指数”,阿曼在全球163个国家中排名第68,而在中东北非地区排名第4。同样,根据“2020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阿曼得分为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阿曼没有反政府武装组织,2020年没有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据阿曼国家统计与信息中心的数据,2019年阿曼发生刑事案件14871起。

交通

综述

截至2021年,阿曼没有铁路,交通运输分为公路、航空,航运和公共交通,其中航运和公路承担了阿曼的主要运输职能。

公路

公路运输是阿曼境内最主要和最便利的运输方式。截至2023年,阿曼沥青公路总里程达35522千米,土路总里程达1222千米。阿曼柏油公路总长度为6.4万千米。首都马斯喀特至南部塞拉莱的公路长达1000多千米,是阿曼境内最长的公路。阿曼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苏尔至古里亚特)于2009年建成。当地车辆靠右行驶。

航空

截至2021年,阿曼有两个主要国际机场:新马斯喀特国际机场塞拉莱机场。其他机场有苏哈尔机场、苏尔机场、杜库姆机场、拉斯哈德机场、马西拉岛机场等。2020年,马斯喀特机场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客运和货运量大幅下降。阿曼拥有两家航空公司:阿曼航空和2017年成立的萨拉姆航空,提供国内外航班服务。阿曼航空自2016年开通了马斯喀特至广州市的直航服务。由于疫情,2020年该航线一度关闭,后恢复至每周一班。

航运

截至2023年,阿曼的主要港口包括马斯喀特的卡布斯苏丹港苏哈尔港、塞拉莱港、杜库姆港和哈萨卜港。卡布斯苏丹港已经转型成为一个旅游港口,而苏哈尔港和塞拉莱港主要处理集装箱和其他货运业务。杜库姆港和哈萨卜港目前仍在建设中。阿曼国家轮渡公司在穆桑达姆省马西拉岛和阿曼本土之间运营多条客运航线。

卡布斯苏丹港,位于马斯喀特,自1971年以来一直是阿曼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该港口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拥有13个泊位,其中最长的泊位长达842米,最深处达13米。港口每年处理超过1000万吨货物和近30万标准集装箱,接待近2000艘船只。散货码头设有大型粮食和水泥筒仓。

塞拉莱港,位于阿曼南部的佐法尔省,自1998年运营以来,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港口,能够处理散货、集装箱和液体货物。港口共有19个泊位,包括7个集装箱泊位和12个普通货物泊位,集装箱区泊位水深16至18米,总长度2428米,能够停靠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只,年处理能力达600万标准箱。普通货物区泊位水深3到16米,总长度为2002米。

公共交通

阿曼市内公共交通不发达,无地铁,主要交通工具为出租车,另有少量大巴和私人运营的中巴;如有当地承认的驾照,也可通过租车公司租用车辆。

文化

综述

从表面上看,阿曼与其阿拉伯邻国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特别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文化特征颇为相似,尽管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阿曼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例如,阿曼拥有悠久的造船传统,海上旅行对于阿曼人与古代世界文明保持联系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尔是印度洋最著名的造船城市之一。鉴于阿曼历史上曾扩展到斯瓦希里海岸和印度洋,其文化发展受多种地区文化影响,更具多样性。

习俗

礼仪

传统礼节是抚胸举拳礼,即与人相见时,左手抚胸,右手握拳举到额前。除一般的问候外,还常常伴有祝福语,如“你面前的是亲人”“你前途无量”等。如今,官方和商界通行握手礼,有时会把握手礼与鞠躬礼相结合,即一边握手,一边微微躬身。 有时,男性熟人之间可能会勾肩搭背。他们对本民族的人行拥、吻礼,而对非阿拉伯人则行握手礼。

在阿曼,人们在相见时通常先行问候,然后进行拥抱和亲吻礼。对女性,通常不主动握手或进行亲密交谈,拍摄女性照片也需要谨慎。做客时赠送礼物是一种礼貌,但应避免赠送酒类或不适当的画册。送客时,主人可能会用香熏或香水。

名字

阿曼人的名字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通常来讲,第一组是自己的名字,第二组是父亲的名字,第三组是祖父的名字,最后加上家族和部落的姓氏。因此,从他们的全名可以看出他们的父名和族名。在阿曼,也有不用自己名字,只用家族姓氏或父亲、祖父的名字来称呼某人的情况。这既是习惯叫法,也表示对长辈的亲切和尊重。

服饰

在阿曼,男性的传统服装包括无领长袖大袍和头巾,这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中很常见。然而,阿曼的服饰有其独特之处:男士的大袍领口右侧常有装饰性的花穗,可用于沾香水;而他们的头巾通常选用精美花纹的材料,与沙特等国家的风格有所区别。阿曼的长袍在阿拉伯语中称作迪什达沙(Dishdasha),上边无领子,下摆齐鞋面,酷似一件男版“落地衫”;头上的绣花圆帽名为库玛(Kummah),以白布为底,用彩线绣满各种几何或花草图案。

在正式场合,阿曼男士通常穿着迪什达沙,头戴花纹头巾(Ghutra),佩戴弯刀,并穿着露趾的皮凉鞋。阿曼妇女喜欢金饰和鲜艳的服装。

阿曼妇女穿着引人注目的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所有当地妇女的服饰都融合了鲜艳的色彩以及充满活力的刺绣和装饰。阿曼妇女的传统服装由几件衣服组成:坎杜拉(Kandoorah),这是一种长外衣,袖子或衣领上装饰着各种图案的手工刺绣;迪什达沙(Dishdasha)则穿在一条宽松的裤子外面,裤子在脚处收紧,称为沙尔瓦(Sirwal)。妇女还佩戴头巾,通常称为“lihaf”。现代阿曼女性穿搭也追求实用性,仅在特殊场合穿着传统服装。 取而代之的是,女性现在选择在个人服装上穿一件宽松的黑色斗篷,称为长袍(Abaya),而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贝都因(Bedouin),仍然戴着一种称为罩袍(Burqa)的面罩。

节日

阿曼的节日众多,包括几个主要的法定公共假日,如回历新年、先知生日、登宵节、复兴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这些假日的具体放假日期由阿曼政府根据伊斯兰历确定,并通常与周末相结合。此外,伊斯兰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阿曼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放假3至5天。赫里夫节是受欢迎的传统节日,自1995年起每年夏季举行,吸引了众多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游客。在这个期间,还会举办塞拉莱旅游节,这是一个以“阿曼:爱与和平”为主题的文化活动。2014年,赫里夫节共吸引43.1万游客前来游览。

饮食

阿曼人常饮用红茶和咖啡,其中红茶一般加入大量糖和牛奶。接待客人时,主人通常会提供阿拉伯咖啡和棕枣。阿曼的咖啡通常在小杯中提供,如果客人需要重复使用杯子,应尽量避免表现出不便的情绪,并喝一杯以示尊敬。若不想继续饮用,可通过右手摇晃杯子示意主人或服务员收杯。尊贵的客人还会被提供“哈勒瓦”——一种加入蜂蜜和西红花的阿曼特色甜品。作为穆斯林,阿曼人不饮酒不食猪肉,但外国人在高级餐厅和一些超市可以购买酒类和猪肉。

烤驼羔

阿曼的传统食物“烤驼羔”深受当地人喜爱。这道菜是将驼羔肚内填满一只羊羔,羊羔肚内再填一只鸡,鸡肚内填一只鸽子,再加上香料烤制而成的。这种美食常用来招待贵宾。

烤肉

在阿曼,烤肉是一道常见的美食。通常使用羊肉或山羊肉,涂抹上辣椒、小豆蔻、丁香、小茴香或香菜的混合香料,包裹在香蕉叶或棕榈叶中,在地下坑中烘焙和熏制,通常与米饭和番茄酱一起食用。

文学

阿曼诗歌种类繁多,有言志诗、离别诗、怀念诗、歌颂诗、宗教诗等,这些诗歌有的是阿拉伯语普通话诗歌,有的是方言诗歌。阿曼的文学遗产非常丰富。大多数书面文本过去都集中在宗教、历史和文化主题上。现存最早的手稿之一可以追溯到9世纪:阿布·穆蒂尔·萨尔特·巴赫拉维(Abu al-Muthir al-Salt al-Bahlawi) 撰写的《阿曼人的生活》(al-Siyar al-Umaniya)。

诗人谢赫·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阿塔伊(Sheikh Abdullah Bin 穆罕默德 Attai,1927~1973),是阿曼最早写小说的作家,获得了阿曼甚至波斯湾“长篇小说创作先驱”的称号。阿卜杜拉·本·阿里·哈里里(Abdullah Bin Ali Khalili,1922~2000)被评论界公认为阿曼写短篇小说的第一人,阿曼文学聚会授予他“文学聚会之盾”勋章。女诗人中较为有名的是赛义黛·宾特·哈迪尔·法里西和哈希米娅·穆萨维。

建筑

阿曼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其建筑风格受伊斯兰、波斯、印度和非洲文化的影响。

传统阿曼建筑通常使用天然材料,如石头、粘土和棕榈叶,搭配复杂的装饰元素,如华丽的木门窗、雕刻的灰泥和几何图案。阿曼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马斯喀特的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Sultan Qaboos Grand Mosque)。这座清真寺于2001年竣工,拥有巨大的圆顶、尖塔和复杂的装饰,是伊斯兰建筑的典范。

风塔是该地区独有的阿曼传统建筑元素,这是一座高塔,旨在捕捉盛行风并将其引导到下面的生活空间。该塔无需电力即可冷却建筑物内部,多见于阿曼炎热干燥的地区。

庭院是阿曼房屋的基本构成元素,该设计为家庭放松和社交提供私人户外空间;拱门也是阿曼建筑的常见元素,其目的是在建筑物内部营造空间感和光线感;此外,阿曼的房屋通常有装饰华丽的门,门上通常带有复杂的雕刻和图案。

现代阿曼建筑融入了当代设计元素和技术,同时仍然保留了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新旧融合,既实用又美观。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将阿曼传统建筑与现代技术无缝融合,是现代阿曼建筑的典范。该建筑的灵感来自古伊斯兰教城市萨迈拉和伊斯法罕的建筑风格,外立面装饰着复杂的几何图案。

音乐

阿曼的打击乐器铃鼓为主,特点是节奏强烈而明快。这些手鼓多用羊皮或鱼皮制作,大小各异。在阿曼的管乐器中,“布克”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南部、巴提纳和东部地区。布克是由大海螺壳切割而成的独特乐器,根据海螺和开口的大小,其音色各异。弦乐器方面,阿曼有一种源于非洲的碗状六弦琴,名为“坦布拉”,这是苏尔城的传统乐器,用于伴奏“努般”歌——一种用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混合演唱的圣歌。

在传统音乐形式上,阿曼有多种表演方式。其中包括庆祝胜利的“自豪歌”,结合剑舞和对诗比赛的“拉兹哈”(Al Razha)舞蹈,宗教庆典中的圣歌,贝都因人的无伴奏清唱,表达悲伤情感的“哀歌”等。特别的“完恩”(Al wann)是阿曼音乐中最强烈的悲伤表达形式之一。与海洋相关的歌曲如《加拉特·马苏瓦赫》,描述水手出海和靠岸的场景。《修巴尼亚》则是庆祝水手们胜利返回。

1984年,在卡布斯苏丹的指示下,阿曼传统音乐中心(OCTM)成立。1985年根据卡布斯苏丹的指示,组建了阿曼皇家交响乐团(ROSO)。此后,阿曼修建了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作为文化与音乐艺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并在21世纪初在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举办皇家中国艺术节,来自全世界的参展节目包括歌剧、芭蕾舞、弗拉明戈舞蹈、古典乐器以及声乐爵士舞等。从1985年开始,阿曼开始举办皇家管弦乐节,2015年9月17日,第30届皇家管弦乐节在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举办。

舞蹈

阿曼的主要舞蹈有婚礼舞、宗教欢庆舞、义军舞、海员舞、丰收舞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集体舞和里瓦舞等。佐法尔地区的人们以擅长跳舞而闻名,年轻女子从小即开始学舞。民族遗产和文化部创办了一个小型民族歌舞团。阿曼传统音乐中心经常派团组到各地采风,有组织地收集和整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并制作了大量的录像带。

美术

阿曼的艺术界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早期实践,包括一系列部落手工艺和绘画自画像。Bait Muzna画廊是阿曼第一家艺术画廊,位于马斯喀特的中心。该画廊于2000年由赛义达·苏珊·阿勒赛义德(Sayyida Susan Al Said)创立,是阿曼新兴艺术家展示才华和在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上立足的平台。如今,它是阿曼苏丹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最受尊敬的当代艺术画廊和艺术咨询公司之一。

安瓦尔·索尼娅(Anwar Sonya)被誉为阿曼的“现代艺术教父”,是一位先锋视觉艺术家,在塑造现代阿曼艺术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索尼娅1948年出生于巴林麦纳麦的一个阿曼移民家庭,七岁时在库代比亚学校发现了他对艺术的热情。1980年,他在Al-Ahli俱乐部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阿曼共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巴尔

阿巴尔(Al-Bar'ah)是阿曼南部佐法尔山脉的贝都因人传统艺术,结合了音乐和舞蹈,常在婚礼、割礼和宗教节日等特殊场合表演。此艺术形式涉及十至三十名男女演员围成半圆,伴随着掌声和诗歌吟唱,两名男性舞者手持坎加斯(一种匕首)表演,舞步简洁自由,随舞伴即兴演绎。表演中融入了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弦乐器,以及多样的诗篇。阿巴尔代表着贝都因人的侠义、力量、勇气、慷慨和好客传统。2010年,阿巴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亚拉舞

阿亚拉舞(Al-Ayyala)是阿曼西北部和整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流行的一种流行且富有表现力的文化表演,包括吟诵诗歌、鼓乐和舞蹈,并模拟战斗场景。两排约二十人面对面,手持细竹棍,象征着矛或剑。在行与行之间,音乐家演奏大大小小的鼓、铃鼓铜钹。成排的男子随着鼓点节奏转动头部和棍子,吟唱诗意的歌词,而其他表演者则拿着剑或枪在队伍中走来走去,有时他们将剑或枪扔向天空并接住。2014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拉兹

阿拉兹(Al 'azi)是阿曼全国多个省份流行的一种诗歌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和社会的荣耀、赞美和自豪。这种表演通常以颂唱“壮大的穆斯林们”开始,众人跟随着重复“真主至大”,接着唱诵固定诗句。表演者一边挥舞短剑一边进行诗歌表演,后面众人跟随欢呼,直到结束后进入诗歌吟唱。常见的诗歌起兴句包括“叶瓦卜和叶瓦卜的人民啊”或“愿真主保佑他”,在每段诗句结束后,表演队伍会短暂静止,然后随下一联诗开始继续前进,直至表演结束。2012年,阿拉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塔古尔达

塔古尔达(Taghrooda)是贝都因人在旅行中的一种吟唱传统,用歌声表达他们的喜悦和哀伤。这种表演形式通常是轮流吟唱传统诗歌,男性骑着骆驼旅行时创作并独自演唱。塔古尔达的诗歌通常是短小且即兴的,由旅行者口口相传。其主题多样,包括爱情、忧愁、友谊、祝福、赞美和哀悼等。2012年,塔古尔达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产

乳香

乳香,被誉为“软黄金”,阿曼佐法尔地区出产的乳香是世界公认的最佳品质。乳香可制成香料、油、香粉、香水、药品、蜡烛和树脂球等产品。由于乳香燃烧时散发浓郁独特香味,几乎所有阿曼家庭都会熏烧乳香,且其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仪式蜡烛中。

阿曼腰刀

阿曼腰刀,历史上曾作为武器,现已演变为现代时尚饰品,用以装饰男士腰带。腰刀的制作从粗糙到精致不等,上等腰刀拥有象牙制成的“T”形刀柄,弯月形刀身,纯银质地的刀鞘,并镌刻有精美图案。腰刀的装饰展现佩带者的身份和部落特征,如皇室腰刀的十字形刀柄专为皇室成员设计;不同地区的腰刀纹饰也有所区别,例如尼兹瓦地区的腰刀上有几何图形,鲁斯塔格地区的腰刀装饰有玫瑰花枝图案,而伊卜里地区的腰刀则以菱形图案为特征。

椰枣

19世纪,海枣曾是阿曼最大的出口项目,截至2023年,椰枣仍是阿曼出口印度和东非的主要农产品。阿曼的椰枣年产量在15~17.5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此外,阿曼的椰枣品种也丰富,有400多个品种。阿曼境内的椰枣质量上佳,口味纯正,受到国内外的欢迎。

国家象征

国旗

国旗阿曼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由红、白、绿大正三色锦鲤组成,红色部分在旗面上形成横的“T”字图案,旗面的右侧上方为白色,下方为绿色,中间被红色宽条隔开。左上方绘有国徽图案。三种颜色分别有不同的含义。白色象征繁荣与和平;红色,是国旗的主色,源自古老的阿曼国旗,象征着阿曼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为驱逐外敌而进行的战斗;绿色象征着国家的生产力和农业发展。

国徽

阿曼国徽由一把阿拉伯饰刀、两把弯刀和一条佩带组成,饰刀是美和力量的象征。整个图案表示阿曼人民保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决心与力量。

国歌

阿曼国歌(阿拉伯语:نشيد عمان الوطني)由拉希德·本·阿齐兹作词,整首歌旋律慷慨激昂,歌词为:愿上帝保佑苏丹塞义德安宁,快乐光荣,永得民心。愿祖国保独立,万古长新。愿国旗长飘扬,大荫永庇穆斯林。

国树

阿曼的国树为阿拉伯乳香树,耐寒的乳香树生长在阿曼南部省份佐法尔(Dhofar)的荒凉地带。位于阿曼第二大城市塞拉莱的艾尔巴厘德是“乳香之路”上的重要港口,贯穿阿拉伯半岛及周边地区的“乳香之路”,作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

风景名胜

阿曼旅游业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该国旅游资源较丰富,境内既有沙漠,也有海滩,还有山峦、谷地溶洞,可以开展各种特色旅游,其次,阿曼还有1500多座古城堡。此外,阿曼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境内有著名的绿海龟、鸟类栖息地和保护区。为支持旅游业发展,首都马斯喀特的苏丹卡布斯港于2014年底转型为旅游港。2017年,法国世界报》将阿曼评为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经济论坛将其评为全球第四个最安全的目的地。

世界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阿曼共有5项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巴赫拉堡(Bahla Fort)、乳香之地(Land of Frankincense)、巴特、胡特姆和艾因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 of Bat, Al-Khutm and Al-Ayn)、阿弗拉吉(Falaj)灌溉工程、查尔哈特古城(Ancient City of Qalhat)。

巴赫拉堡(Bahla Fort)

巴赫拉堡遗址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城墙和石砌地基上的泥砖塔楼以及邻近的星期五清真寺及其装饰性雕刻的祈祷壁(mihrab)占据了周围泥砖定居点和棕榈树林的主导地位。这座堡垒和定居点是阿曼沙漠中的一片泥墙绿洲,其繁荣归功于巴努内布汉部落(Nabahina),该部落统治着阿曼中部地区。宽阔的城墙(南侧)设有哨兵步道和瞭望塔,包围着迷宫般的泥砖住宅和耕地,有几个入口。这片绿洲由法拉杰水井和地下渠道系统(从远处的泉水引入地下水)以及季节性水流的管理来灌溉。

乳香之地(Land of Frankincense)

乳香之地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阿曼的三个主要遗址科尔罗里港、阿尔巴利德港和西斯尔是乳香贸易的历史要塞。科尔罗里港位于山顶上,拥有坚固的防御结构和复杂的入口系统。阿尔巴利德港直接面向印度洋,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后来受到了欧洲贸易模式的影响。西斯尔是沙漠中的一个重要绿洲和商队站点,为内陆地区提供水源。瓦迪达瓦卡则是阿拉伯乳香树的主要生长地,至今仍在那里采集乳香。这些遗址反映了阿曼乳香贸易的重要历史。

巴特、胡特姆和艾因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 of Bat, Al-Khutm and Al-Ayn)

罗兰·巴特(Bat)、胡特姆(al-Khutm)和艾因(Al-Ayn)的原始历史考古群是世界范围内公元前3世纪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定居点和墓地群之一,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遗址是现代村庄巴特的一部分。巴特遗址的进一步扩展以胡特姆纪念塔和艾因墓地为代表。巨大的塔楼、乡村聚居地、农业灌溉系统以及镶嵌在青铜时代化石景观中的墓地共同构成了处于特殊保存状态的文物的独特典范。巴特已发现七座巨大石塔,该塔具有直径约20-25米的圆形外墙,中央井两侧各有两排平行隔间。巴特已知最早的塔是马塔里亚早期乌姆安纳尔石塔下方的哈菲特时期泥砖结构。所有石头建造的塔楼都是用简单的泥浆仔细铺设的当地生石灰石块。

阿弗拉吉(Falaj)灌溉工程

阿弗拉吉(Falaj)系统是该地区最古老的灌溉工程,被认为是苏丹国灌溉水的主要来源,在世界各国中都很少见,该工程于2006年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灌溉系统是阿曼建筑的独特之处。这是一个古老的地下水道系统,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来将水从山上引到农田。阿曼有超过3,000个阿弗拉吉,平均水量为552亿立方米/年,主要渠道漏水损失为128亿立方米/年。阿曼有三种类型的阿夫拉吉系统:艾尼(ainy)、道迪(daudi)和盖利(ghaily),其中艾尼和道迪利用地下水。盖利阿夫拉吉截取河谷流水,将其引导到需要的地区。这些阿夫拉吉依赖地表水,只在雨季活跃。艾尼阿夫拉吉截取自然泉水的排放,主要源自碳酸盐岩或蛇绿岩的层理面、断层和裂缝。道迪阿夫拉吉通过沿着地形高处的坡度水平开凿的渠道截取主要地下水流,以达到地下水位。

查尔哈特古城(Ancient City of Qalhat)

该遗产位于阿曼苏丹国东海岸,包括被内墙和外墙包围的卡尔哈特古城,以及城墙以外的墓地所在区域,于2018年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该市是阿拉伯东海岸阿曼海上的重要港口,可与波斯湾印度洋进行贸易,因此是印度之间以及通过印度通往东亚、东南亚和阿拉伯半岛的贸易中心。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卡尔哈特在霍尔木兹亲王的统治下蓬勃发展,他们负责协调马匹、海枣、焚香和珍珠的重要出口。在葡萄牙的袭击之后,卡尔哈特古城于16世纪被遗弃,此后一直作为考古遗址被保存下来。现场的遗迹和纪念碑全面代表了霍尔木兹海峡王国的一座港口城市,反映了其遗产、建筑和城市设计。

人文景观

尼兹瓦城堡(Nizwa Fort )

尼兹瓦城堡于1668年建成,该城堡由石料砌成,高30.48米,直径36.48米,壁厚2米多,有7座大门,门前的2尊青铜古炮已有300多年历史。

巴赫拉集市 (Bahla Souq)

巴赫拉集市是距离巴赫拉堡不远的传统集市,面积约4493平方米,以自制绳索和大型金属板而闻名。该集市拥有142家商店,出售各种商品、家居用品、香草和香料以及一些传统物品。

自然景观

阿尔胡塔洞(AlHoota Cave)

阿尔胡塔洞数百年前由当地居民发现,其名字来源于它所在的村庄,该洞穴在地下延伸5千米,但只能进入860米的距离,最终到达洞穴湖。洞穴是地下相当于在地面上看到的景观,如山谷、溪流和泉水。这个洞穴有两个洞口,从山顶倾泻而下的水从一个洞(AL Hoota)进入,穿过相连的洞穴通道后从另一个洞(Al Falaah)流出。

阿尔胡塔洞湖(AlHoota Cave Lake)

阿尔胡塔洞湖位于一条人行道的尽头,湖深20米。有传言说它一直延伸到尼兹瓦省的塔努夫山谷。湖里有几类盲鱼,有些没有眼睛,但有长长的鬃毛来感知食物,而另一些则眼睛很小。湖中还生活着一种罕见的盲鱼,呈半透明的粉红色,因此还可以看到这些小鱼的骨骼。

阿尔海兰(Al Khayran)

阿尔海兰是一个地质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它的特点是淹没的河谷形成岛屿和峡湾般的海岸线、多种类型的岩层、广阔的红树林潮间带泥滩、盐沼和萨布哈(盐滩)。在这里可以看到三种类型的沉积岩。东北部的岛屿和海岸主要是距今约5000万年的第三纪石灰岩;南部是2.5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泥岩和粉砂质石灰岩,内层是黑色石灰岩;在西部,二叠纪石灰岩被2.4亿年前的三叠纪白云石覆盖。

瓦稀柏沙漠(Wahiba Sand)

瓦稀柏沙漠(Wahiba Sand)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沙漠,位于阿曼中部,东南面为阿拉伯海,沿海岸延绵160千米。在沙滩上可以进行多种活动,常见的活动有沙丘行走、骑沙地自行车、滑翔伞、滑沙和沙地跑车比赛。

参考资料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04-21

“走进外贸看世界”第四十六站——“宁静之国”阿曼苏丹国.微信公众平台福建贸易促进中心.2023-12-15

OMAN.CIA.2023-12-16

阿曼.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2024-02-07

Key facts.Foreign Ministry of Oman .2023-12-19

History and Geography.information Portal.2023-12-18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1-10-02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03-05

MAZIN AL SHUKAILI - 马津·舒凯利 - ... Read more on: https://www.omanobserver.om/article/85158/Features/old-bahla-souq-the-value-of-heritage.Observer .2023-12-20

Forbidden.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15

丝路掠影之七十二|阿曼,宁静和平的中东古国.微信公众平台设计政策研究.2023-12-15

阿曼总人口超过5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2-15

阿曼实现经济多元化之路还有多远?.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3-12-24

阿曼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5-03-05

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百分比) - Oman.World Bank.2023-12-28

阿曼2022年旅游业收入达19亿里亚尔,同比增长4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2-28

Cultural life.Britannica.2023-12-17

Mandates to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UNESCO.2023-12-24

Oman.ICH.UNESCO.2023-12-23

Principles.Foreign Ministry of Oman.2023-12-19

Oman.Australian Government.2023-12-17

About: Azd.Dbpedia.2023-12-23

Digging in the Land of Magan.ARCHAEOLOGY.2023-12-16

.British National Archive: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 British National Archive. Page 39. QD.2023-12-23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Explore Qatar Digital Library.2023-12-18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Explore Qatar Digital Library.2023-12-18

IBADI ISLAM: AN INTRODUCTION.islam,uga.edu.2023-12-23

The Ibadiyya (Ibadiyyah/Ibadi) Movement.Islama Awareness.2023-12-23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 by Salîl-ibn-Razîk, from A.D. 661-1856;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Arabic, and edited with notes, appendices, and an introduction, continuing the history down to 1870, by George Percy Badger, F.R.G.S., late chaplain in the Presidency of Bombay.' [‎3] (164/612).QDL.qa.2023-12-23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 by Salîl-ibn-Razîk, from A.D. 661-1856;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Arabic, and edited with notes, appendices, and an introduction, continuing the history down to 1870, by George Percy Badger, F.R.G.S., late chaplain in the Presidency of Bombay.' [‎4] (165/612).QDL.qa.2023-12-23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 by Salîl-ibn-Razîk, from A.D. 661-1856;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Arabic, and edited with notes, appendices, and an introduction, continuing the history down to 1870, by George Percy Badger, F.R.G.S., late chaplain in the Presidency of Bombay.' [‎5] (166/612).QDL.qa.2023-12-23

纳巴尼王朝 Nabhani Dynasty.academic-accelerator..2023-12-23

'History of the imâms and seyyids of 'Omân by Salîl-ibn-Razîk, from A.D. 661-1856;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Arabic, and edited with notes, appendices, and an introduction, continuing the history down to 1870, by George Percy Badger, F.R.G.S., late chaplain in the Presidency of Bombay.' [‎41] (202/612).QDL.qa.2023-12-23

Oman's Insurgencies.Google Books.2023-12-18

British National Archive: Historical Summary of Events in the Persian Gulf.Qatar Digital Library.2023-12-18

Oman.BBC.2024-01-23

Oman appoints first female minister.BBC.2023-12-19

丹麦等六国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协议书.界面新闻.2022-08-03

阿曼和阿联酋,为什么存在“飞地套飞地”?.澎湃新闻.2023-12-16

SULTANATE OF OMAN COUNTRY STUDY REPORT.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2023-12-17

Geography & Climate.Oman.2023-12-20

Chapter 5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Oman Mountains.GeoScienceWorld.2023-12-19

Oman Mountains, Rivers and Lakes.SMBER.2023-12-19

Water Resources in Oman.fanack.2023-12-19

وزارة الثروة الزراعية والسمكية وموارد المياه.وزارة الزراعة العمانية.2023-12-18

وزارة الثروة الزراعية والسمكية وموارد المياه.وزارة الزراعة العمانية.2023-12-18

Noman.THE WORLD BANK.2023-12-17

Country Overview.WATER ACTION HUB.2023-12-19

阿曼矿业发展趋势和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2-15

Oasis.阿曼动物园.2023-12-19

Oman : a reality from a world of fantasy.UN.2023-12-17

口服蛇伤解毒片有望面世.环球科学.2023-12-23

Oman - Main Details.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2023-12-17

List of Endangered species in Oman.MCoNGABAY .2023-12-19

Central Desert.阿曼植物园.2023-12-19

Northern Gravel Desert.阿曼植物园.2023-12-19

Southern Mountains.阿曼动物园.2023-12-19

التقسيم الإداري.سلطنة عمان.2023-12-18

ولاية السنينة.سلطنة عمان.2023-12-18

Oman Cities Database.simplemaps.com.2023-12-26

Om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Parties.SMBer.2023-12-19

Forbidden.外交部网站.2023-12-17

UK and Oman sign historic Joint Defence Agreement.GOV.UK.2023-12-17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ultanate of Oma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race back over two centuries and the two sides always explore ways of improving them on various front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diplomatic, trade and commerce, cultural and people-to-people relations.... Read more on: https://www.omanobserver.om/article/1136605/oman/oman-uk-relations-of-over-200-years.Observer.2023-12-17

Multilateral relations.Foreign Ministry of Oman.2023-12-19

SIPRI Military Expenditure Database.SIPRI.2023-12-24

Royal Army of Oman / Royal Oman Land Forces (ROLF).Global Security.2023-12-24

..2023-12-24

Royal Navy of Oman.Global Security.2023-12-24

Royal Air Force of Oman سلاح الجو السلطاني العماني.Arabaviation.com.2023-12-24

THE WORLD FACTBOOK.OMAN.2023-12-16

总生育率(女性人均生育数) - Oman.World Bank.2023-12-27

Oman.populartimelines.2023-12-27

Creating Modern Oman: An Interview with Sultan Qabus.Foreign Affairs.2023-12-27

Omanis flocking to Zanzibar, their ancestral home.The National.2023-12-27

Arab legacy lingers as Pakistan’s Gwadar grows from tiny fishing town into port city.Arab news.2023-12-27

SUL TANI DECREE NO. (101/96) Promulgating the Basic Statute of the State.mola.gov.2023-12-27

Arabic, Dhofari Spoken.ethnologue.2023-12-27

Arab,ArabicGulfSpokeninOmanpeoplegroupprofile.Joshua Project.2023-12-27

Fading-words.Oman Observer.2023-12-27

Oman first Gulf state to have German taught as second language.Alarabiya.2023-12-27

BTI 2018 | Oman Country Report.Transformation Index BTI.2023-12-27

Oman’s Top 10 Exports.Worlds top exports.2023-12-27

Elusive Employment: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Labour Market Trends in Oman.ResearchGate.2023-12-27

Indian migrant workers in Oman speak to the WSWS.World Socialist Web Site.2023-12-27

Antony meets Indian diaspora in Omam.Thaindian News.2023-12-27

Export Solutions.Trade.gpv.2023-12-27

阿曼.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28

The tourism sector has contributed 2.4 per cent to the state GDP in 2021,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NCSI).... Read more on: https://www.omanobserver.om/article/1123767/oman/tourism/tourism-sector-contributes-24-to-gdp.Observer.2023-12-20

Oman records $2.6bn budget surplus in first eight months of 2022.BUSINESS.2023-12-20

The Financial sector acts as a catalys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various key functions.... Read more on: https://www.omanobserver.om/article/1139253/opinion/opportunity-oman-financial-industry.observer.2023-12-20

识字率,成人总体(占 15 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 - Oman.World Bank.2023-12-27

Oman (06/07).U.S. Department of State.2023-12-27

Oman.Webometrics.info.2023-12-27

Statistical-Overview.SQU.edu.2023-12-27

colleges.SQU.edu.2023-12-27

عن الجامعة.Unizwa.edu.2023-12-27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2014 Review..unctad.org.2023-12-27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0.WIPO.2023-12-27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 2019.WIPO.2023-12-27

Related research and data.Our World in Data.2023-12-27

Four Decades of Progress.ncbi.nlm.nih.gov.2023-12-2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sesses the World's Health Systems.WHO.INT.2023-12-27

Related research and data.Our World in Data.2023-12-27

Genomic medicine capabilities.Front Line Genomics.2023-12-27

Ensure healthy lives and promote well-being for all at all ages.Our World in Data.2023-12-27

Current health expenditure (% of GDP) - Oman.World Bank.2023-12-27

Current health expenditure (% of GDP).World Bank.2023-12-27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总体(岁) - Oman.World Bank.2023-12-27

医院床位(每千人) - Oman.World Bank.2023-12-27

Mortalityrateattributedtohouseholdandambientairpollution,age.World Bank.2023-12-27

Oman among least polluted countries in Asia.Oman Observer.2023-12-27

Royal Cavalry to participate in the Endurance World event.timesofoman.com.2023-12-26

Oman.freedomhouse.2023-12-26

Oman: Politics, Security, and U.S. Policy.sgp.fas.org.2023-12-26

Oman media guide.BBC.2023-12-26

Live broadcast of Oman TV.part.gov.om.2023-12-26

مجان.majan-tv.com.2023-12-26

The ranking.Reporter Without Borders.2023-12-26

Oman's museums welcome 408,040 visitors in 2019.Times of Oman.2023-12-24

Oman Children's Museum.Ontario science centre.2024-02-07

Children's wonder world.Oman Explorer.2024-02-07

Traditional sports in Oman – relics of the rich Arabian history.Your Middle East.2023-12-24

Bullfighting à la Batinah.Rough Guides.2023-12-24

tennis tournament in a sentence.Englishpedia.net.2023-12-26

no-plans-to-cancel-annual-tour-of-oman-event.omanobserver.om/.2023-12-26

Oman’s Sultan Qaboos Sports Complex replaces lighting at football stadium.mepmiddleeast.com.2023-12-26

第十九届海湾杯足球赛将于2009年在阿曼举行.央视网.2023-12-26

Arabian Gulf Cup's history.goalzz.com.2023-12-26

Gulf.agcff.com.2023-12-26

Continental Cup Finals Start In Africa.FIVB.2023-12-24

The Beach Handball 2012 World Championships.muscatmutterings.2023-12-24

Today'sCricketMatch.espncricinfo.com.2023-12-26

Oman set up Ministry of Culture, Sports and Youth.diplomatmagazine.eu.2023-12-26

T20 World Cup: Oman to host ‘minimum six’ games.Sportstar.thehindu.com.2023-12-24

BARRIERS TO DEVELOPING ‘LEADERSHIP’ IN THE SULTANATE OF OMAN.regent.edu.2023-12-26

Culture of Oman.omanembassy.org.2023-12-26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人民网.2023-12-20

朴素中暗藏华丽!阿曼“国民男装”藏着不少秘密.环球网 .2023-12-26

WOMENS TRADITIONAL CLOTHING.Oman Cultural Days.2023-12-26

fanack.Culture of Oman .2023-12-19

Omani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 Rich Blend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OMANB.2023-12-18

Contemporary Art In Oman: Spaces And Places.THE COLLECTIONAIR'S JOURNAL.2023-12-26

About Our Gallery.baitmuznagallery.com.2023-12-26

AConversationwithAnwarSonya.carnegieendowment .2023-12-26

Al-Bar’ah, Music and Dance of Oman Dhofari Valleys.Archiqoo.2023-12-19

Al-Ayyala, a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 of the Sultanate of Oman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UNESCO.2023-12-19

Deci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7.COM 11.25.UN.2023-12-19

Deci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7.COM 11.34.UNESCO.2023-12-19

علم سلطنة عمان وشعارها.سلطنة عمان.2023-12-18

https://www.omaninfo.om/pages/161/show/599.سلطنة عمان.2023-12-18

中国驻阿曼大使馆举行中阿建交45周年纪念邮封在阿曼签发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曼苏丹国大使馆.2023-12-24

圣经记载的香气:流传两千多年的阿曼乳香.BBC.2023-12-24

Land of Frankincense.UNESCO.2023-12-19

Bahla Fort.UNESCO.2023-12-19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Bat, Al-Khutm and Al-Ayn.UNESCO.2023-12-19

وزارة الثروة الزراعية والسمكية وموارد المياه.阿曼农业部.2023-12-18

Ancient City of Qalhat.UNESCO.2023-12-19

AlHoota Cave Oman.MEMPHIS TOVRS.2023-12-20

Al Khayran in OMAN.Memphi Tours.2024-01-23

sharqiya.roughguides.com.2023-12-28

Sharqiya Sands.Lonely Planet.2023-12-28

National Day Holiday: Wahiba Sands becomes the rage for tourism.Muscat Daily.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