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是一支比较特殊的部队。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66军,包括粤军第159、160师组成的第66军,军政部第2补训总处组成的第66军,暂编第9军组成的第66军。

原粤军第159、160师组成的第66军于1937年7月筹划组编,1937年9月1日正式成立,军长由叶肇担任,下辖159师、160师。同年9月,该军由广东省开赴上海市后,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1938年8月,该军调至南浔路,担任保卫武汉的外围作战。武汉会战结束后,该军奉命回粤。10月,日军在广东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时,该军奉命参加广东方向抗登陆作战。1939年10月,该军奉命由广东开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桂南会战。1940年春,桂南战役惨败结束后,66军被撤销番号。

1941年12月,国民党军政部在重庆将第2补训总处所属部队改编为隶属第11集团军的第66军,张轸任军长,成刚任副军长,下辖新编第28、29、38师,后开赴贵州省整训。1942年3月,该军参加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新编第38师在仁安羌救出被围的英军等7500余人及驮马千余匹,创“仁安羌大捷”。后远征军后路被断被迫撤退,新编第38师退入印度,另两师退回云南省。回国后,军长被撤职,军番号撤销,各师转隶他部。

1943年10月,中国国民党将暂编第9军改编为第66军,方靖为军长,辖两师,后参加常德会战并整训。1945年增编第13师。抗战后调湖北,1946年改编为整编第66师,宋瑞珂任师长,后参与阻击解放军进军中原。1947年该师在鲁西南战役羊山集被全歼,后重建,驻防开封市。1948年开封战役中再遭重创后再次重建,调至江苏省。同年9月恢复第66军番号,罗贤达任军长。1949年初撤至长江南岸,淮海战役后担任江防,4月渡江战役中被歼于广德市郎溪县,军长等被俘。

历史沿革

粤军第159、160师组成的第66军

前身溯源

该军前身是粤军第159、160师。1926年7月,粤系第4、第5军主力参加北伐时,各留一部坚守广东省,由李济深统一指挥。1928年春,国民党军使用路军编制体制后,将留守在广东的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李济深任总指挥。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李济深被蒋介石扣留在南京后,第8路军由陈济棠任总指挥。陈上任后对第8路军进行整编,将原所属部队合编为第1、第2、第3军。1932年6月,陈济棠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发动反蒋的“两广事变”时,由于陈济棠部下余汉谋被蒋收买,倒戈拥蒋,迫使陈济棠下台出逃,余汉谋篡夺粤系领导权后遵照蒋介石的命令,于1935年将粤系第8路军第1、第2、第3军,按国民党军统一番号改编为151至160师等部。

正式改编

1937年7月,“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一次庐山会议上,决定采取“战而后和”的主张。广东省军队余汉谋部,也就是为了应付作战而将原有10个师,开始筹划组编为五个军,即62、63、64、65、66等军。余汉谋将原有10个师,开始组编为五个军,即62、63、64、65、66等军。66军军部于1937年9月1日调集人马正式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军长由叶肇担任,下辖159师160师。同年9月,该军由广东开赴上海市后,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3月,叶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军长。同年8月,该军调至南浔路,担任保卫武汉的外围作战。武汉会战结束后,该军奉命回粤。10月,日军在广东省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时,该军奉命参加广东方向抗登陆作战。1939年初,中国国民党军队进行编制调整时第83军第151师改隶该军建制,辛森任师长。此时,该军下辖:第151师,辛森任师长;第159师,官炜任师长;第160师,宋士台任师长。10月,该军隶属第37集团军,奉命由广东开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桂南会战。1940年春,该军因在桂南会战失利部队伤亡严重,桂南战役惨败结束后,蒋介石亲到桂林市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宣布:叶肇不听命令,误失戎机,撤职扣留解办。第37集团军总部、66军军部,均撤销番号。

军政部第2补训总处组成的第66军

该军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军政部第2补训总处所属部队。1941年12月,国民党军政部在重庆以第2补训总处所属部队改编组成第66军,隶属第11集团军。张轸任军长,成刚任副军长。下辖:新编第28师,刘伯龙任师长;新编第29师,马维骥任师长;新编第38师,孙立人任师长。该军组成后由重庆市开赴贵州普安、兴义市整训。1942年3月,该军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在腊成、曼德勒地区与盟军并肩作战。在此次作战中,新编第38师驰援仁安羌,救出被日军合围了的英军、记者、传教士等7500余人及驮马1000余匹,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仁安羌大捷”。第66军作为最早进入缅甸的部队之一,却因英军提前撤离等原因,错失战机,战局已然不利。此次作战后,由于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日军切断,中国远征军被迫突围撤退。该军新编第38师退入印度,新编第28师和新编第29师随远征军退回云南省。该军回国后,军长张轸被撤职,该军番号被撤销,所属各师转隶其他部队。

暂编第9军组成的第66军

前身溯源

1938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了《国民抗敌自卫团组织法》:规定沦陷各省成立国民抗敌自卫团,且每一沦陷区的省主席,都得兼任国民抗敌自卫团总司令,以统一指挥全省抗敌自卫工作。

由于浙江省沦陷较早,因此也较早成立了“浙江国民抗敌自卫团。“浙江省国民抗敌自卫团”于1938年6月29日在金华市成立。黄绍竑二次主浙之前也认为:“两越是历史上有名的复兴基地,秉有传统优点,如果能在浙江将民众武装起来,与国军联合一致,则于国家民族神圣的抗战,一定有很大的贡献。”《浙江省战时纲领》也对建设浙省地方自卫武装进行了重点阐述,为自卫团的组建奠定了直接的政治理论基础。

为了具体落实纲要要求,振奋人心,以期最早发挥浙省地方武装力量在抗战中的作用,自卫团建立的同时设立了总司令部。总司令部下设支队,专区设总队,县设大队,不能编足大队的县设独立中队,省主席黄绍竑任总司令,省保安厅长宣铁吾任副司令。各区专员兼区总队长,保安队长兼副总队长,县长兼大队长,副大队长由各县的社训副总队长或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军事组主任兼任。总司令部一下设参谋长一人,另有高级参谋若干,总司令部设在金华成美中学,机关分七个处:秘书、参谋、工程、军法、总务、政训、经理。石楚琛任秘书处长;傅扬诚任参谋处长;杨长鑫任工程处长;孙任军法处长;杨义任总务处长:谭计全任政训处长:魏思统任经理处长。总司令部下辖8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赵龙文;第二支队司令:王梦、韩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司令:黄权;第四支队司令:徐图远;第五支队司令:郑光器:第六支队司令:徐志余;第七支队司令:朱炳熙(内河水警改编);第八支队司令:胡云飞(广西部队改编)。此外,还有由各区原有武力改编的9个区总队。第一区自卫总队长:蒙志;第二区自卫总队长:邱玉林;第三区自卫总队长:徐志余;第四区自卫总队长:罗杰;第五区自卫总队长:王云沛;第六区自卫总队长:尹锡和(后由六区保安副司令张感尘兼);第七区自卫总队长:魏思统;第八区自卫总队长:钟炎兴;第九区自卫总队长:杜克良。另外还有各县组编的,若干县大队以及中队。总计全省抗敌自卫团在组建之初大约2万人。到1939年自卫团发展到17个团加上原有4个保安团,省直属的自卫队武力,共有21个团,县级自卫武装也发展到2万余人。总共有近10万人,在浙江省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

自卫团的改编。自卫团成立以后机构日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到1939年人数达到10万人,另外,自卫团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解决了部队的武器弹药问题,而且做到了向外输出,成为了战时浙江省的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自卫团的壮大,一方面给日军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些人担心:黄绍竑掌握如此多的武装和军械,会不会使浙江成为另一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自卫团成立后,省财政负担加重。特别是1940年春,自卫团丢失了钱江南岸阵地,更是引起了各方的责难,于是,黄绍竑呈请国民党中央对之进行改编。将之改编为四个纵队,以黄权、萧冀勉、裘时杰、劳冠英任纵队司令。又于1940年4月将浙江抗日自卫军改编为四个步兵师(暂三十二师、暂三十三师、暂三十四师、暂三十五师)。1940年10月以暂编第三十二、暂编第三十三、暂编第三十四师合编成暂编第九军,以冯圣法为军长。

1942年12月将暂编第九军改编为第66军。1943年2月冯圣法他调,任命方靖为军长。1943年2月第六十六军撤销,该师因兵员过少而结束。1943年2月,第六十六军撤销,恢复为暂编第九军,改辖第185师、第199师

正式改编

1943年10月,国民党军为加强常德会战的力量,将暂编第9军改编为第66军,隶属第10集团军。方靖任军长,陈式正宋瑞珂任副军长。下辖:第185师,李仲辛任师长;第199师,周天健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参加了常德会战。此次会战后,该军撤至石门县、漕县等地整训。1944年8月,方靖调任第79军军长,宋瑞珂继任军长。1945年6月,国民党军调整部队编制时,将第86军第13师改隶该军,罗贤达任师长。此时,该军下辖第13、第185、第199师。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调往荆门市广水市等地驻防1946年5月,中国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66师,隶属第6绥靖区宋瑞珂任师长,王开先任参谋长。原辖第13师改编为整编第13旅,罗贤达任旅长;原第185师改编为整编第185旅,李仲辛任旅长;原第199师改编为第199旅,彭战存任旅长。同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后,该整编师参加了阻击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进军中原的作战行动。1947年5月,该师由湖北调往河南省,隶属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参加了豫北战役的后期作战,旅长李仲辛升任该整编师副师长。6月,该军隶属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在参加鲁西南战役中,该师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山羊集,中将师长宋瑞珂少将参谋长郭雨林和各旅旅长均被俘。9月,国民党军重建整编第66师,李仲辛任师长。该师重建后,驻防开封市,担任城防任务。1948年3月,该师第199旅调往陕西省,改隶西安绥靖公署直辖后被裁减。同年5月,该师在开封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师长李仲辛被击毙,参谋长游凌云被俘。此次战役后,国民党军再次重建整编第66师,罗贤达任师长。辖第13、第185旅。此次重建后,该师调至江苏盐淮地区担任守备任务。

1948年9月,国民党军废除整编师、旅编制,该师恢复第66军番号,隶属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罗贤达任军长。原辖整编第13、整编第185旅恢复师的番号。第13师,王炽生任师长;第185师,袁樾人任师长。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后,该军撤退长江以南,担任芜湖市马鞍山市地段的江防任务。此时,国民党军为加强江防力量,将新建的第238师拨归该军建制。同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该军在向湖州市杭州市方向逃窜途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于广德市郎溪县地区。军长罗贤达,师长王炽生、袁樾人被俘。

历任长官

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日军驻上海市的海军特别陆战队制造虹桥事件。8月13日,日军在八字桥地区向中国驻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驻军奋起还击,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由此爆发,淞沪会战开始。同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由广东省开赴上海后,参加了淞沪会战。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这标志着南京保卫战正式开始。同年,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参加南京保卫战。

武汉会战

1938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调至南浔路,担任保卫武汉的外围作战。武汉会战结束后,该军奉命回粤。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继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会战。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市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止,历时4个半月。日军投入的兵力约35万,中国参战的部队约100万。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整个抗战中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拟的。

桂南会战

南宁市沦陷后,日军不但切断了桂越国际交通线,还将南宁变为空袭重庆市和西南后方的战略空港,对国民党重庆政府构成严重威胁。为夺回南宁,1939年,国民政府军委会电令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趁敌人尚未站稳脚跟,组织以夺回南宁为目标的桂南会战。10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奉命由广东省开赴广西壮族自治区,隶属第37集团军,参加桂南会战。从1939年12月18日至1940年2月,中国国民党军队以昆仑关为主战场,打响以收复南宁为目的的桂南会战。参加桂南会战的中国军队约20万人,日军约5万多人,双方军队展开大大小小战斗100多次,历时近3个月。其中,发生在南宁市东北部的昆仑关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规模最大的山地攻坚战,12月31日中国军队收复昆仑关,取得歼敌4000余人的昆仑关大捷,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心和士气,增强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但终因会战后期指挥失当,国民党军队未能收复南宁。桂南会战的失利,给中国正面战场造成了新的困难。日军受欧战法国失败的刺激乘机攻占桂越公路的另一要点龙州,并派兵进入越南北部,彻底切断了中国桂越、傣族国际交通线。但中国第4战区也取得了局部胜利,不仅打退了日军乘势进攻云南省直接威胁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而且及时抓住桂南日军兵力减少的时机,于1940年10月底收复龙州县南宁市,并于11月底,将占领南宁11个多月的日军全部逐出桂南。1940年春,该军因在桂南会战失利部队伤亡严重,军长叶肇被撤职,该军被裁减,所属部队分别编入第62第64、第65军。

仁安羌大捷

1942年3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在腊成、曼德勒地区与盟军并肩作战。同年4月19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新38师1000多中国官兵与日寇两个联队3000多人进行殊死激战,国民革命军伤亡522人(牺牲204名,负伤318名),击毙日寇中队长吉柳仲次以下的官兵1200多人,挽救了7000多名英国官兵的生命,解救了被日军俘虏去的英军、美国传教士、外国教师和世界各国驻缅甸的新闻记者、妇女500多人。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少胜多、最著名、最典型的案例,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英国人将仁安羌大捷比作第二个敦克尔刻大撤退。从此孙立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的战斗实力第一次被盟军高层指挥官所认识。

著名将领

张轸

张轸(1894—1981),字翼三,罗山县竹竿乡河口寨人。中国国民党队爱国将领。曾任国民党军队第十四集团副总司令、豫南挺进军总指挥兼豫东南行署主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49年5月15日,张轸率部2.5万余人在武汉金口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一军军长,湖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委员兼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第一、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副省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病逝前题写“中华文明五千秋,炎黄子孙遍全球。台湾儿女思祖国,国共风雨宜同舟”的诗句寄赠蒋经国。1981年7月26日病逝于郑州市,终年87岁。

孙立人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祖籍安徽舒城县三河镇(今合肥肥西县)。是民国时期军事将领,中国抗日名将。

孙立人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幼年在庐江私塾学习,后又在山东青岛、济南市等地上学。14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学校。从清华学校毕业后,孙立人先后去普渡大学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后前往英、德、法、日等国考察军事,开始了其军旅生涯。归国后,在中国国民党军中任职。在担任税警总团团长期间,孙立人独创了“孙氏操典”,训练出了一支高素质的军队。在孙立人的带领下,税警总团在淞沪会战中因表现出色,一战成名。然而在该战役中孙立人却身负重伤。1938年,其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总队再次成为一支精锐部队。1942年4月,孙立人时任新三十八师师长,入缅作战,参加曼德勒会战并取得仁安羌之战大捷,广受世界赞誉。1943年10月,孙立人第二次入缅作战。他率领中国驻印军第三十八师控制胡康河谷,先后攻占孟拱城、南坎、芒友等地区,取得数次大胜,最终打击了缅北日军、打通了中印公路。内战期间,孙立人率部在东北地区作战,占领了四平市长春市等地。后多次作战失利,引起蒋介石不满。

1949年,孙立人在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曾被委以“台湾防卫司令”等要职,但因被构陷遭监管侦讯,被革职软禁于台中市近33年。1988年3月,孙立人结束了长达33年的软禁生活。两年后,年近90岁的孙立人病逝于台湾。孙立人将军自入军旅,就结合自己在美习得经验,创建了一套不重政治立场、注重士兵体能素质训练的“孙氏操典”训练法,将其所率部队打造成为精良的部队。并多次率领他们参加战役。在仁安羌大捷中,孙立人获中、美、英三国首领颁发的勋章。两次中缅印战役,孙立人和他的新一军歼灭日军3万3千人,是率军级单位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的埃尔温·隆美尔”的美称。台湾监察机构于1988年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平反。

相关评价

来自粤军部队的第66军,但在研究南京保卫战的军史专家圈子中声名显赫。在南京保卫战守军各部中,来自粤军的66军、83军从日军的正面突围,成为唯一一支成建制突围的部队。在这次突围中,粤军官兵表现出的井勿幕牺牲精神也让日军胆寒。(《南方日报》评)

相关作品

中原突围》是由石伟执导,徐平、刘永生、郭伟华高田昊席与立等主演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中国国民党的战争,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该剧于2001年6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参考资料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 - 陆军军史 - 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7-17

林诗学:国民党粤系六十六军始末.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2025-07-15

叶肇.新兴县人民政府.2025-07-15

叶肇.新兴县人民政府.2025-07-15

鲁西南战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奠基之战.陕西党建网.2025-07-17

綦江有志青年的抗战足迹——中道堂.綦江日报.2025-07-15

我见证了第66军从恢复到撤销 口述/杨光熹.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7-15

国民党抗战老兵口述史系列之八:方关田—保持上下畅通的传令兵.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5

淞沪会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网站.2025-07-15

南京保卫战.澳门中联办.2025-07-15

武汉会战概述.湖北政协委员会.2025-07-15

南宁党史故事| 桂南会战.南宁纪检监察网.2025-07-15

1942,中国远征军仁安羌大捷.湖南省档案局 湖南省档案馆.2025-07-15

爱国起义将领---张轸.罗山县人民政府.2025-07-15

张轸中将.中共信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2025-07-15

齐学启将军生平事迹考.清华大学校史馆.2025-06-29

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之子:愿将父亲遗骨迁回故里.人民网.2025-04-02

蒋介石的囚徒孙立人:陷兵变谜案 遭软禁33年.中国新闻网.2024-06-13

台监察机构调查“郭廷亮案” 间接为孙立人平反.中国新闻网.2024-01-12

..2025-07-15

中原突围 (2001).豆瓣.2018-11-07

在烈日下“突围”.央视网.2024-03-20

《中原突围》剧中人物表.央视网.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