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七军
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4个第67军。
一、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一部组成的第67军;二、川军刘湘一部组成的第67军;三、新编第26师、骑兵第7师组成的第67军;四、第2编练司令部招募新兵组成的第67军
第一次组建:东北军
东北军一部组成的第67军
该军前身是东北军第7、第10、第17旅等部。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中发出拥蒋通电后,率东北军主力入关,为蒋介石赢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1933年2月,根据中国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序列,进入关内的东北军统一改编为4个军。其中,第7、第10、第17旅等部合编组成第67军,王以哲任军长,翁照垣任副军长。下辖:第107师,刘翰东任师长;第110师,张政任师长;第117师,翁照垣任师长。该军成立后,参加了长城抗日作战和冀东地区的抗日作战。同年5月,该军调至平津铁路沿线担任守备任务。1934年2月,蒋介石为加强对鄂豫皖苏区“围剿”的军事力量,调该军至潢川县、商城地区,归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指挥,参加了对对鄂豫皖苏区“围剿”作战。同年11月,鄂豫皖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后,该军参加了对红军的追击作战。1935年10月,该军第110师在对陕甘苏区第3次“围剿”作战被红军歼灭,该师番号取消。不久,第108师、第八路军第129师拨归该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107师,刘翰东任师长;第108师,江淮仁任师长;第117师,吴克仁任师长。1937年2月,该军军长王以哲被害后,吴克仁任军长。同年3月,该军调至阜阳市进行整编时,原第107师与第117师合编为第107师,金奎壁任师长;第108师与原第51军第115师合编为第108师,张文清任师长;将129师调归第53军建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该军隶属第6战区,由皖北调至河北省参加京沪铁路北段沿线作战。在参加津浦路北段沿线作战后,该军又调至松江区。在参加淞沪会战强渡吴淞江的战斗中,军长吴克仁殉国。但淞沪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战区报告,称吴克仁为叛变投敌,加之该军因伤亡严重,无力补充兵员和编制,该军番号取消,缩编为第108师,拨归中央军王敬久部。
第二次组建:川军刘湘部
川军刘湘一部组成的第67军
该军前身为川军刘湘军事集团第21军第1、第4师和暂编第2、第5师等部。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进行统一整编,将川军刘湘军事集团所属第21军第1、第4师和暂编第2、第5师等部,改编组成为第161、第162师。1938年2月,第161、第162师合编组成为第67军,隶属第29集团军。许绍宗任军长,王士、廖震、彭诚孚任副军长。下辖:第161师,许绍宗兼任师长;第162师,彭诚孚兼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奉命由四川省调往湖北,参加了武汉会战。1938年7月,许绍宗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后总司令)兼军长时,该军隶属第29集团军,先后参加了随枣会战、1939年百师大战作战和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等。1940年11月,许绍宗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佘念慈任军长,王士、王卓凡任副军长。下辖第161师、第162师编制不变。1941年,该军先后参加了豫南会战和第2次长沙会战。1943年4月上旬随第29集团军从内乡县出发,经保康县、三斗坪镇过长江,军部及第161师驻澧县,第162师驻桃源县属宜窝潭整训。1943年7月,该军参加了鄂西会战。同年秋,该军番号被撤消,原第161、第162师改隶第44军建制。第六十七军军长佘念慈因盗卖军粮免职。
第三次组建:第八战区中央军嫡系
1943年9月国民党军为加强晋陕绥边区的守备力量,以第8战区胡宗南嫡系部队新编第26师、中央嫡系的骑兵第7师等部组建第六十七军,隶属第八战区下属的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
该军组成后,在陕绥边区担任守备任务。
抗战胜利后,该军辖新26师、新编第22师、伪蒙疆军骑兵第5师等。1945年10月绥远战役中,第六十七军军部、军直特务营及新编第26师共约5000人,10月24日夜至25日上午在卓资山被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歼灭。全歼4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896件,何文鼎的日记也被三五八旅缴获。此次作战后,该军番号被取消,骑兵第7师改隶西北行营。
第四次组建: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10月陆军第二编练司令部在江西上饶成立,组建3个师,后编成第六十七军:
1949年初,中国国民党为加强京沪杭地区的防御力量,将该军改隶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直辖,配置于浙赣路附近第2防线阵地。同年4月下旬,长江防线被人民解放军突破后,该军逃至广东潮汕地区,改隶第12兵团。1949年10月19日,该军经海路运往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