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台东县

台东县

台东县(Taitung County)是中国台湾省第三大县,位于台湾岛东南部,地处北纬21°56′~23°26′,东经121°37′~120°44′。东濒太平洋,西南与屏东市高雄市两县毗连,北接花莲县。东南海上有绿岛兰屿岛。面积3515.2526平方公里。据2013年的数据,台东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3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8.0%。人口为21.9145万人(截至2018年11月),是台湾岛人口最少的县,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千米只有72人。台东县下辖1个市、2个镇和13个乡,县治设在台东市

台东县原为高山族聚居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设置卑南乡厅,属福建省台湾府,卑南(又名埤南)或“卑南觅”系高山族社名音译。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设台东直隶州,因位于台湾东部得名。日据时期屡经变动。1895年设台东支厅,属台南县。1897年设台东厅,1909年划北部另设花莲港厅。1945年光复后改县,处于台东纵谷平原南部,东西有海岸山脉南段和中央山南段耸峙。太平洋沿岸有狭长的沿海平原。西部多高山,主要有大关山、三叉山、卑南主山、北大武山等。卑南溪纵贯纵谷平原区,为县内城镇与人口主要分布区。并有知本溪,太麻里溪等短窄湍急的河流独流入海。县境在北回归线南,属北热带湿润气候区,因有黑潮经过东侧太平洋,故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2C°以上。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

台东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多旱作。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香蕉、甘蔗,菠萝、柑橘属、木瓜及香茅属。山地森林覆盖面积达70%,林产主要有麻六甲合欢、泡洞、可可椰子、木麻黄、相思村、桂竹油桐渔业较发达,有成功(新港)、大武、绿岛和伽兰等渔港,外海的渔源亦丰,其中鲔鱼经加工制成柴鱼名闻遐迩。工业有木材加工、水泥,制糖,纺织、化工、电器和食品等厂。台东线穿越县境北部,并与南回线相接。11号、9号、20号及22号省道纵横境内。台东机场开通有通往花莲县高雄市台北市等市及绿岛兰屿岛的航线。台东港,成功港有客轮通航绿岛和兰屿。有大专院校1所。古迹有卑南文化遗址、都兰文化遗址和八仙洞长滨文化遗址等。名胜有海山寺、龙凤寺、鲤鱼山、兰屿、知本温泉等。

名称由来

本县从清朝康熙年起就名为“卑南乡觅”,地名是从本地卑南族“南王”社的卑南族语音译而来,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开始在此设治,将“卑南觅”简化为“卑南”,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位于台湾岛东边,第二次将地名改为“台东”。

历史沿革

早期开发

由于地型上的崎岖和海运上的不便,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台东都还是清朝政府眼中的化外之地,除少数逃犯外,多数百姓视入后山为畏途。

这样的情形一直要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才有所改变。饱受惊吓的清廷在此之后派遣自强运动的重要推手——福州船政局大臣沈葆桢赴台经略后山,将今日中央山以东一带划为卑南厅,至此整个东部开发史开启了第一页。

有鉴于东部对外联络艰难,沈葆由北至南连开数条道路横贯台湾本岛,自此打开东部对外的联系。在开路的同时,沈葆桢从福建省招来的移民也搭乘一艘艘的帆船登陆台东。今天的台东市宝桑里一带是东部最早的汉人移民据点,今天依然能借着参拜全台东最早的天后宫,来体会汉人移民渡海而来的艰辛。

近现代

1886年台湾建省,将今天的花莲县与台东县一带划为台东直隶州,州治设在今日的台东市区。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将日据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据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台东县管辖区域东为台东区小红头屿东段,位于东经121°37′4″;西为台东区南大武山南方,位于东经120°44′15″;南为台东区小红头屿南端,位于北纬21°56′24″;北为新港区长滨乡樟原,位于北纬23°26′32″。东及东南临太平洋,西南以南大武山等与高雄县为界,北以台东山脉(海岸山脉)及中央山与花莲县为界。面积满潮时为3515.2528平方千米,人口10141人,管辖的附属岛屿有绿岛(1949年8月1日改为绿岛)、红头屿(1947年1月28日改为兰屿岛)、及小红头屿(1947年1月28日改为小兰屿)。管辖台东、关山、新港等3区,共16乡镇(3镇、13乡)。县政府于1946年1月12日正式成立,县政府设于台东区台东镇中山路。

1947年1月28日,台东区的火烧岛乡更名为绿岛乡、红头屿乡更名为兰屿乡。1947年1月30日,撤销新港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东县行政区域照旧。台东县辖台东、成功、里等3镇,及卑南乡、大武太麻里乡、东河、长滨、鹿野、池上、绿岛、延平、海端、达仁、金山、兰屿等13乡,合计16乡镇,人口107929人,面积3515.2526平方千米。管辖区域东为兰屿乡小兰屿东端,位于东经121°37′4″;西为金山乡南大武山南方,位于东经120°44′15″;南为兰屿乡小兰屿南端,位于北纬21°56′24″;北为新港区长滨乡大金石,位于北纬23°26′32″。该县东临太平洋,西南以南大武山等与高雄市屏东市两县为界,北接花莲县,以大尖石为分界,东南也临太平洋。屹立于太平洋的绿岛兰屿岛及小兰屿也属本县管辖。县政府设于台东镇。

1954年3月1日,里垅镇更名为关山镇。1958年9月1日,金山乡更名为金峰乡。1974年10月10日,卑南乡所辖的富冈、岩湾、南王、新园、建兴、南荣、卑南、知本、丰田、建知等10村划归台东镇管辖,将村改为里,其名称仍旧不变。1976年1月1日,台东镇改制为县辖市台东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台东县位于北纬21°56′~23°26′,东经121°27′~120°44′。在台湾岛东南部,东濒太平洋,西南与屏东市高雄市两县毗连,北接花莲县。东南海上有绿岛兰屿岛。面积3515.2526平方公里。

气候

台东县县境在北回归线南,属北热带湿润气候区,因有黑潮经过东侧太平洋,故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2C°以上。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

地形地貌

台东县以中央山为界,北面则以布拉桑克山、仑天山、海岸山脉等为界山与花莲县相邻。全县海岸线长达176公里,是全台湾海岸线最长的县份。台东县大致可分为中央山脉、花东纵谷平原、卑南溪三角洲、海岸山脉及泰源盆地等地理区。

水文水利

台东县的主要河川有卑南溪、知本溪利嘉溪、金仑溪、太麻里溪、马武溪等。其中卑南乡溪是台东市县境内的最大河川,发源于中央山脉的卑南主山东侧,主流全长约有84.35公里,流经台东县的7个乡镇市,流域面积达1,603平方公里,是台东灌溉用水的最主要来源。

台东地区主要的灌溉水圳有长滨大圳、池上圳、关山大圳、鹿野大圳、鹿疗圳、卑南大圳、知本圳。其中以卑南大圳最大,关山大圳次之。

1867年(同治6年),今台东地区长滨乡的平埔族人自行开设水圳,引石坑溪水灌溉长滨冲积扇的长滨、成功等地。在长滨乡有多达46条水圳,大部分是自行开发的小型水圳。1966年,台湾省水利局计划修建长滨大圳,1971年动工,1974年完工,串连小圳,于水母丁溪南溪部落建进水口,长度25公尺的拦河堰,水母丁溪水,经由水母丁山鞍部的导水隧道,由东11道路出隧道,而沿山麓向南入长滨溪。

1878年(光绪4年)屏东市潮州区移民陈和枝和其他共17人,合力在池上修筑水圳,引卑南溪水灌溉池上。现代的池上圳系统合并了两条干线,10条支线,设有进水口一座,机械控制房、沉砂池。台湾东部最大的水圳是卑南大圳,是日本人于1898年所建,1936年再次整,1941年完工后,吸引许多汉族移入垦地,灌溉农田面积由600公顷提升到2,423公顷。卑南大圳引卑南溪溪水,全长超过9公里,有13条平行支线,排梳型结构。

1899年在知利嘉溪和知本溪冲积平原上的知本、建和居民,合作开发水圳,是为知本圳,费时一年,由知本溪北岸取水,洪5条支线。后由日人开发,自太麻里乡知本溪南岸引水的第一美和圳等四条支线,与原知本圳合称知本圳,原知本圳改名第二美和圳。

1907年由台湾西部往台湾东部开垦的汉人卑南溪水开设里垄圳,灌溉农地约30公顷,但因所处地带时常和本地少数民族发生冲突,两年后放弃里垄圳的管理使用,1915年后日本当局对本地少数民族的管理渐趋严格,外来移民增多,1923年里垄圳公共埤圳成立,1941年改为关山水利组合。1948年开工兴建关山大圳,改善因卑南溪湍急溪水易冲毁圳道的缺点,1958年完工,全长17公里,17条支线,排梳型圳系,灌溉面积2,874公顷,是台湾东部地区第二大的水圳。  

1953年-1957年兴建的鹿野大圳引水自鹿溪南岸,灌溉花东纵谷南端。鹿野乡的另一个灌溉渠道是鹿寮圳,因进水口河床冲刷问题,自1970年起与鹿野大圳由同一个进水口进水。又因为水源不足问题,鹿野大圳仅第一支线有稳定供水,其他支线水源不足,第6支线甚至因此停摆,直到1995年才整建完成。

生物多样性

海岸山地植群   

临海礁岩植群带   

化育成石灰质的土壤,含盐分及pH值都高,加上位于海岸前线,常遭受劲风吹袭,属于非常特殊的干燥生态地。植物多为耐碱性和抗风力强的阳性常绿种类。分布于海岸线与低潮线之间的礁岩上,主要有水芫花白花菜草海桐厚藤、白花苦槛蓝。该海岸线此类植物分布最大面积的有三仙台、小野柳。   

砂原植群带   

砂土本身保水力低,强烈海风整年吹袭,如为细沙则沙粒经常飞散移动,植物易遭掩埋。此时会有吸水困难甚至脱水现象,属植物的生理干旱。所以为适应此特殊环境故产生各式因应之道(如形态上的变异等)。盐分地干生植物大多分布靠近潮汐线的砂土上,其中以结缕草苦槛蓝、雀椑、盐地娱蚣为主。     

灌丛植群带   

分布于砂原植物带后方,以露兜树马缨丹等二十四种主。     

河岸山地植群   

河流沿岸地区植群带   

山脉西侧河谷砂质地:主要植物有台湾马桑台湾火棘雀梅藤、通条木、五节芒、金平芒、河王八、木贼。     

河岸土壤较多之处   

秋枫构树菜豆树九丁榕、叶榕、双面刺、黄野百合、飞龙掌血、柄叶花椒山黄麻野桐、血桐、白楸悬钩子属盐麸木山杜英。山脉东侧:大致和西侧相同,但无台湾马桑、台湾火刺木、通条木与菜豆树的分布。     

700公尺以下的山麓地区植群带

多半开辟成农园,栽植生姜、金计,当归、泡桐油桐等经济性作物。部分地区有大面积的香樟木、台湾腊树、台湾相思造林地、而崩坏地及滥垦废置地区尚出现群生成簇的五节芒、矢竹、台湾芦竹菊科植物如白花香、吾等。     

400-700公尺热带二期雨林

在山谷及坡度较大垦植不易之处,河谷两旁等地方,仍有小区天然林存在,常见的优势木有台楠南紫薇秋枫多枝紫金牛榕树九丁榕稜果榕等。    

700-1600公尺亚热带雨林

其组成的优势种多属樟科壳斗科植物及山茶属植物,如樟科的薄叶润楠红楠五掌楠等,而壳斗科有长果青冈赤皮青冈米槠等,至于山茶科则多为厚皮香、大明橘、柃木类等。由于分布在崎岖山区游客不易到达。     

中央山山地植群   

寒带针树林

主要树木有冷杉属云杉铁杉华山杉、台湾扁柏、香杉、台湾杉北美香柏台湾二叶松等,以冷杉最占优势。     

温带阔叶及针叶树林

主要针叶树红桧日本扁柏、亚杉、威氏帝杉、台湾翠柏、台湾五叶松、台湾二叶松、威氏初等以外尚有铁杉、台湾云杉华山松香杉刺柏等。主要阔叶树有森氏栎、长果青冈、台湾锥栗、长尾尖锥栗、高山栎、毽子栎、狭叶高山栎、罗浮锥浸水营柯硬壳柯雾社黄肉楠、川上鹅耳枥、高山八角、厚皮香、细叶、台湾杜鹃森氏杜鹃、台湾云叶、细叶茶、玉山蔷薇、亨氏冬青、高山华西箭竹等。     

还包括亚热带阔叶树及针叶树林。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2013年,台东县有茶叶、凤梨、金针、洛神花等自然资源。台东以农立县,池上米、关山米、番荔枝、洛神葵、金针、杭菊,加上鹿野、摩天、太麻里乡的茶叶;此外,还有台东外海的渔源,其中鲔鱼经加工制成柴鱼。

矿产资源

台湾产的蓝玉髓硅孔雀石致色,硅孔雀石由铜致色。台湾最珍贵的宝石蓝玉髓产在台湾东部海岸山脉一带,矿区分布从花莲丰滨到台东县的都兰,产量极少。蓝玉髓产于中新世初期之都峦山层集块岩中。玉髓中的二氧化硅,来自火山活动后期热液,而铜矿物的氧化带矿物硅孔雀石使其致色。蓝玉髓饰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为保持颜色鲜艳,蓝玉髓饰品放在冰箱中出售。

行政区划

2013年,台东县辖1市2镇13乡:台东市;关山镇、成功镇;绿岛乡、兰屿乡、延平乡卑南乡鹿野乡、海端乡、池上乡、东河乡、长滨乡、太麻里乡、金峰乡、大武乡、达仁乡。县政府驻台东市中山路。

以上参考资料: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台东县2020年4月底户数83216户,人口216164人,男性111195人,女性104969人。常住人口21.62万人,人口密度约为59.74人/km²,在台湾人口排名第19。

族群

台东县呈现多元的族群特色,人口结构主要有四大族群,即闽南人、外省人、客家人与本地少数民族。台东县主要有6个本地少数民族族群,分别是阿美人、卑南乡人、布农人、雅美人、排湾人与鲁凯人。其中,本地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自清康熙外来人口开始移入,成为今天的闽南地区人群,中国国民党退居台湾后,政府辅导退役官兵及大陆沿海岛屿居民来台东开发,成立太平洋与马兰两个荣民之家,形成台湾外省人主要聚集地之一。60年代起,许多客家人迁居台东,形成客家人族群。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加上人少地多,族群融合相处。

经济

台东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多旱作。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香蕉、甘蔗,菠萝、柑橘属木瓜香茅属。山地森林覆盖面积达70%,林产主要有麻六甲合欢、泡洞、可可椰子、木麻黄、相思村、桂竹油桐渔业较发达,有成功(新港)、大武、绿岛和伽兰等渔港,外海的渔源亦丰,其中鲔鱼经加工制成柴鱼名闻遐迩。工业有木材加工、水泥,制糖,纺织、化工、电器和食品等厂。

精致农业

台东县适合推展农业及其新发展。如全台第一品牌的“池上米”,深受市场肯定。除了喜米之外,其它还有番荔枝加工品如释迦冰淇淋、释迦饼、释迦酒;玫瑰茄加工品如蜜饯、保健胶囊;梅果加工产品如梅精、梅醋、梅酒等,都是一般市场上常见的精致化商品。

台东县已陆续开创的精致农业品类包括中草药及特用作物如大风草、风藤海芙蓉黄荆、白蒲姜、蕺菜香椿香茅属杭菊、枸杞、山楂等制成用品、药品及健康饮品。

台东县要发展精致温控农业。例如建构低温催花温室,栽培多元、优质的高经济花卉如香水文心兰,保健植物如台湾樟芝及高冷蔬菜等。利用深层海水养殖鲍鱼、黑鲔鱼藻类等高经济水产,甚至开发“海洋牧场”,以提高水产存活率并稳定来源。

有机农业

2007年3月底,台东县计有有机栽培农户93户,种植面积258.96公顷,农产品为水稻、蔬菜、水果和茶叶等。水稻以池上米为代表,水果以番荔枝为代表。

池上米素有“皇帝米”之称,因好山好水无污染、和年平均温略低的环境,孕育出优质的稻米。池上米于1988年曾获“金米奖”,池上乡从此有“金米之乡”的称呼。

释迦(番荔枝,番荔枝属 Squamosa L.)是台东县独特且重要的经济果树,栽培面积约4,600公顷,占全台栽培面积的80%左右,平均年产值约新台币20亿元。番荔枝既是台东县独特且重要的经济果树,所以每年12月就会办理释迦节。释迦节除了一连串地释迦文化活动外,同时结合台东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共同成为台东县发展观光旅游的动力。

生物科技和保健植物

台东因地理条件的关系,适合中草药用植物发展。目前已有台东原生应用植物园卑南乡明峰村初鹿牧场旁)投入开发,是以推广台东有机生技农业为主题的健康园区,也是全台第一家将药用植物应用于生活商品中的公司,透过管理服务,建立起休闲健康保健食品的通路,吸引观光客前来消费。

酿酒产业

截至2005年底,已有130家农村制酒业者取得“财政部”酒类产制许可执照。目前农民可自行生产水果酒或烈酒。酒庄营运已渐趋休闲、体验、卫生、安全等方向,整体酒品质量更有明显的提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9年,台东县有一所大学、一所专科学校、10所高等中学、一所完全中学、22所中学和91所小学。

医疗卫生

在医疗卫生方面,台东市有台东县立医院、私立圣母医院、私立基督教医院。台东县成功镇有医疗卫生有镇卫生所1所,马偕医院派驻医疗服务中心,私人诊所4家。台东县关山镇医疗卫生有卫生所1所,天主教医院1所,私人医院2所。台东县卑南乡有卑南卫生所、温泉、利吉2卫生所。台东县大武乡有1所卫生所,1家私人医院。其他县乡均设有卫生所。

交通

航空

台东县机场为台东的空运中心,除有班机往返台北松山、台中市及高雄机场外,并可于此转机至绿岛兰屿岛

航运

台东县欲往兰屿、绿岛,亦可在台东市富冈渔港搭乘交通船。

铁路

台东县铁路台东县境内共有19个停靠站,其中,各级列车均停靠的站有花东线上的池上、关山、卑南(台东新站)、台东,及南回线上的知本、太麻里乡、大武等站。

公路

台东县公路花东海岸及纵谷均有鼎东、花莲客运对驶于台东市与花莲市之间;台汽客运方面,仅有经南回至南雄及经南横到天池两线。台东市是县内大众运输中心,鼎东客运山、海线站皆位在火车站附近,班车可通往县内各主要景点。

人文

民俗

排湾族竹竿祭

排湾族目前约有4万人左右,为台湾本地少数民族中的第三大族,分布于屏东、台东两县,排湾社会中有贵族制度,并有世袭法,在竹竿祭中充分反映出来,而使祭典独树一帜。传说排湾族发源于大武山,祖灵依部落垦拓先后依序巡访,每轮需时5年左右,故以祭祀祖灵为旨的竹竿祭,便5年举行一次,所以又称五年祭,是排湾族社会最重要的祭典;但目前仅屏东县来义乡的古棲村和台东县达仁乡的土坂村仍保有这项祭仪,其中又以土板村的竹竿祭,保留了较完整的面貌。

炮轰寒单爷

寒单(丹)爷又称玄坛爷,是台东地区汉族的民间信仰中相当独特的一支,每年元宵节时(正月十五),寒爷出巡,一连两天,伴随着各路神明绕境,更成为地方盛事。关于寒单爷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民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寒单爷本是商代武将赵公明,周伐商时在阵前殉职,死后在天界专司财库,与生前四位部属合称“五路财神”,因此迎寒单爷其实就是迎财神;由于寒单爷怕冷,因此人们便以鞭炮为之取暖。相传台东的寒单爷为一户养鸭人家从西部随身带来,一年遭逢大水,附近人家皆遭洪水冲毁,唯独这户人家平安无事,自此寒单爷声名日渐传开;养鸭人家后来将寒单爷留下,并嘱咐乡民每年元宵节时,要让寒单爷出巡,以消灾解厄,并带来财富,炮轰寒单爷的习俗就此流传下来。

卑南族祭典

卑南族在东台湾本地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少,但因智勇双全,曾经威服其他部落,而有卑南王的封号,目前族里仍保护原始而传统的祭典,值得前往观赏。卑南族的强盛,源自于斯巴达式的会所教育。男性族人于12、13岁之后便要进入称为塔古邦的少年会所,集体食宿、学习、竞技,既学习适应群居生活,也接受狩猎、建筑等各式谋生技能与胆识的训练。会所中实施严格的学长制,由年约16~18岁的马鲁达万,带领12~15岁的马鲁拉干,历经4~6个训练阶段,而每个阶段交替之间皆举行少年祭(猴祭),主旨为赞扬少年通过考验,即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新生,兼有结训及开训的意义;少年祭之后紧接着进行的是大猎祭,18岁左右的马鲁达万若能在猎祭期间猎得猎物,则称为明阿卜当,成为真正的年成人了。

猴祭

少年祭因有祭猴仪式,故又有猴祭之称。每年12月24日晚上为猴祭的前奏,并以哈拉巴盖的仪式揭开序幕,卑南长老率同族中青少年以“报佳音”的方式挨家挨户造访,少年们上身赤膊,全身涂黑,而带队的长老则手中挥舞着竹竿,大声喝斥,是为驱邪;之后,青少年们即可得到每家所赠予的糖果等食品,情节有如西方的万圣节。翌日真正的猴祭正式展开。会所前,少年们聆听着长老的训示,接着手持长矛、提着草猴绕行部落再来到祭场,绕行时,年纪较大的少年尚且会到过去一年家中遇丧者,为其祈福祷告,称为除丧;来到祭场,尚需进行类似马拉松的长跑,以评鉴少年的体能,最后才是杀猴的仪式。杀猴是整个祭典的高潮,目的在考验少年的胆识,卑南少年于刺杀猴子后,随即将死去的猴子加以厚葬,以悼其灵,但如今狩猎禁止多时,祭典中的真猴亦早已改用草猴代替。祭典最后,年长的少年们会以竹子鞭打少年屁股,代表认同少年的成长而升级。祭祀之中严禁女性参加,但晚上的歌舞可男女同欢,这时,卑南少女也会穿着传统服饰出席,增添庆典的欢乐气氛。

大猎祭

18岁以上的明阿卜当和成年人要先上山狩猎4天3夜。出发前,巫师先以鸟占预卜狩猎方位及吉凶,随后长老便带领着青年上山扎营露宿,在数天的野外训练中,长老们将传授狩猎经验及技巧,亦教导青年们制作陷阱,青年们必须亲自猎得哺乳纲,才算通过考验,而狩猎成绩则成为下山后祭典中的牲礼。祭典在狩猎队伍回来后陆续展开,先是由村中妇女准备丰盛的食物、水酒,组成盛大的欢迎队伍,并于村子入口处树立拱形花门,敬献花环给凯旋的勇士;晚会则由长老以诗歌祝祷并展开歌舞庆祝活动,这时,男男女女皆穿着传统服饰出席,热闹非凡,沸腾到了顶点。

联合年祭

大猎祭结束,最后由卑南地区8个社轮流主办的联合年祭压轴,这是当地族人为联络各社情祖所兴办的一项新祭典,活动时间虽仅一天,但因具有凝聚族人群力的深远意义,近年已成为台东卑南族人重要的年度大事。台东南王、知本、建和、宝桑、初鹿等地均有猴祭的举行,但最具传统精神、规模最盛大的,仍属南王里。从猴祭、大猎祭至联合年祭,为期约8~10天,大致是从12月24日夜晚持续至元旦

现代节庆活动

以上参考资料:

特产

台湾苏铁

1975年4月,台湾一支林业调查队前往台东实地勘查,发现了一大片台湾苏铁野生群落。这些台湾苏铁有的生长在崩积土上,有的长在岩隙之中,偶见一、二处的斜坡地上也有,生长颇密,蔚为壮观。这些天然野生的台湾苏铁,树干高5~6米,如依叶痕推算树龄,皆为百年老树。经专家们初步估计,台湾苏铁的生长处,面积可达200公顷以上。

苏铁类树种,拉丁文意为“棕榈树”,外形与椰子类相似,干茎直立,茎顶丛生着叶片;但生殖器官的构造不同,苏铁为原始的裸子植物。世界上苏铁有34属、278种之多,起源于中生代早期,距今约两亿年;地球上北起西伯利亚地区,南至澳洲等地都曾有过这种树。但是,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迁,这类古老植物群,现在大部分种类已经灭绝,仅能从化石中证明它的存在。现存的100种左右的苏铁,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并有“活化石”之称。

专家们指出,台湾苏铁不仅对古生物及其化石的研究具有相当的价值,也是探索人类起源的一项重要依据。大量繁殖保护,还可作药用,可治疗高血压等症。在美国,曾一度以苏铁类树种提制抗癌药物。

台湾蝴蝶兰

台湾凤蝶总科兰因花朵似蝴蝶而得名。蝴蝶兰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极短,叶片厚而略显椭圆形;花梗长度5寸至1.8尺不等,每一花梗上的花,有10余朵至50余朵,属有限花序。花从花梗顶端逐渐向下开放,花瓣白色,中央部分略带浅黄,全形似蝴蝶,所以得蝴蝶兰属之名。它们雪白的花瓣,竞相怒放;每一株花,有一株花的神气;每一片叶,有一片叶的风采。

台湾以盛产兰花闻名,在各地的山林幽谷中,到处生长着清香飘逸、风韵高雅的兰花。有人统计,台湾的兰花约有百种。其中有一种花形宛如艳丽的凤蝶总科,那就是蝴蝶兰,曾在第三届国际花卉展览会上被评为群芳之冠,获得“华夏牡丹”之美誉。

台湾椰子蟹

常爬至椰子树上,以椰果为食,而得名。又据其形体,栖息地及性情凶猛而俗称八卦蟹、山寄生、山霸等。属陆居蟹科,世界仅此一属一种。分布于台东一带。其长达16厘米,头部呈三角状,腹部肥满柔软,并弯曲于胸部下方,背壳灰褐,胸脚5对,第一对钳状脚,强壮有力。鳃腔内壁有多丛血管,可助呼吸,适于陆栖。栖息于海岸附近的陆地上,春夏季爬入浅海产卵孵化,幼蟹于海边经数次脱壳至胸脚长硬,方可爬上海岸,一年即可长成成蟹。性喜暗怕亮,白天隐居于海岸的林荫、琼麻树丛下,或在珊瑚礁的岩缝里、海滨的沙土内,夜晚由山坡爬往海边寻觅树籽果实,如椰子果、林投果、盘木瓜番薯及花生等。椰子蟹脚肉鲜美,肉质赛过龙姬,腹囊中的膏黄有壮阳补气之功效。

成功柴鱼

柴鱼是熬汤圣品,好吃的柴鱼需以新鲜的鲔鱼制成,而成功港因黑潮的缘故,是岛内少数可供应当日鲜的渔港。鲔鱼入港后,即刻去头尾、除骨,仅采腹部后方的肌肉制成柴鱼,因可资利用的部位极少,柴鱼也就弥足珍贵。取得鱼肉后先要蒸熟,千万不可用煮的,否则养分尽释汤汁中,且肉质糜烂不利制作;鱼肉熟透后,再以柴薪文火炭烤10余日,待水分蒸干后,即成为外貌黝黑、坚硬如石的柴鱼块,食用时再以机器或刨刀削成薄片,就是一般所见的柴鱼片了。选购柴鱼要挑选切片宽薄、色泽淡浅、纹路清晰细致、完整而不细碎者,最好能将柴鱼片凑近闻闻或放入嘴巴咀嚼,若香气扑鼻,不含一丝腥臭味的才是极品。市面上亦有以炸弹鱼制作的柴鱼片,其切片细小,有着一股腥臭味,风味自然不如鲔鱼柴鱼片。此外,亦可直接购买干燥后的柴鱼块,回家后以刨刀削片,但须注意的是,完整的柴鱼块若能保持干燥,可存入10年不坏,一旦刨开,完全不添加防腐剂的柴鱼,就需加以冷藏,方能保持鲜美。因为制作手续繁复、旷日费时,故目前成功镇上仅剩大庆柴鱼仍坚持传统方法制作,20余年来,大庆柴鱼皆为自制自销,已建立起良好信誉,另外,店内还有加入香料及芝麻后再炒香的柴鱼酥,亦是极受欢迎的零嘴。

茶焗蛋

茶焗蛋的做法是将生蛋放于铺满茶叶的烘盘中,置入烤箱熏烘,借高温让蛋壳毛细孔自然吸收茶叶的香气,蛋壳外观仍旧维持原先的白色,亦无裂痕,内部却因吸收茶气而呈茶褐色,香味内蕴、芳淳持久,加上脱水后蛋皮紧缩,极富弹性,口感更胜水煮茶叶蛋。焗蛋看似简单,其中的学问却不小,首先,选蛋不能选择体形太庞大的,那样非但不易入味,茶气的吸收亦不均匀;至于烘焙所用的茶叶,可随个人喜爱的口味作不同选择,惟老茶、嫩茶对香气会有关键性的影响;再者,不宜使用浸泡过的茶渣或茶梗,否则不是原味尽失,就是会出现茶渍而有损美观。此外,焗蛋讲究的是茶、蛋融合的最高境界,故烘焙时无需添加任何调味料,以免破坏原味。除了蛋鲜、茶好外,烘焙时间与温度,更是决定焗蛋成败的最大关键,时间长短视茶叶量、蛋数及蛋的大小而定,这需要长时间经验累积方能达成;如果想品尝“茶叶铁蛋”的滋味,烘烤的时间就势必加长。

饮食

米苔目

老鼠粄是客家话,又叫“米筛目”是用台湾米和番薯粉做成的。米苔目加入糖水、刨冰,凉可口的甜品,咸吃则可以用乌醋拌食或放入柴鱼熬煮入爆香的作料;像河粉一般热炒的米苔目很有嚼劲。

卑南猪血汤

卑南猪血汤在当地称为台东“黑豆腐”。卑南猪血汤对选料要求严格,选用风味绝佳的原汁汤头和,风味较佳的手宰猪的猪血;外加肥肠、酸菜、韭菜,及少许的洪洞醪糟、胡椒粉。猪血仅以清水洗净,以防鲜味遭破坏;猪血块切成适宜大小,口感佳,散热慢,猪血的香味内蕴。卑南乡猪血汤最大的特色就是“鲜”,因此把握精准的火候就是关键。

黄连登肉圆

采用清蒸式的做法,使肉丸不油不腻,无论干吃或湿食皆相宜,干吃为淋上甜稠的独门酱汁,再洒上芹末,更添香味;湿食则是招牌吃法,肉圆加入预先熬煮多时的大骨汤头,汤鲜肉美,味道一绝。在台东,最正宗的是“台南虾仁肉丸”,当地人称为“台东肉圆”。

风景名胜

三仙台

三仙台位于成功镇北方约3公里,因岛上有三座小山峰而得名;另一说法则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何仙姑、李铁拐曾于岛上烙下仙迹,故有三仙台之称。三仙台为一处完整的离岸岛地形,包含了一处突出的海及三仙台屿。它主要是由火山集块岩所构成,四周则有珊瑚礁岩环绕,再加上盛行的风化及海蚀作用,因而呈现出造型奇特的岩石相,其繁复多样的美感,足以媲美小野柳;而海岬北侧则为一片少见的卵石砾滩,当海浪拍打滩头时,成千上万如拳头般大小的卵石相互撞击,声热有如万马奔腾,令人震撼。长久以来,三仙台一直少有人迹,因而留存丰富的植物景观,如白水木海刀豆、林投、刺葵等,都是本区常见的海滨植物,东管处为避免游客破坏,特设立架高的栈道式环岛步道,除此之外并无过多人工建设。三仙台上尚有合欢洞、蝙蝠洞、仙剑峡等景观,其中仙剑峡相传为八仙渡海时,吕洞宾何仙姑于岛上缱绻,好事的李铁拐前去偷窥,适巧南天门金光巨神瞧见,怒而掷剑,虽未击中,却将山石劈为两半,留下岛上的“仙剑峡”,极富传奇色彩。

卑南文化公园

早在20世纪初,位在南王里北侧、大溪河阶的卑南遗址即初芒毕露;1980年,南回线动工,遗址锋芒再现,政府终将其列为一级古迹,且于1990年成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筹备处”,将遗址现地规划为卑南文化公园,并在临近的康乐车站南侧,兴建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以保存这些台湾文化资产。卑南遗址主要内容为距今2、3千年前,卑南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墓葬区与住宅区,除发掘出台湾第一间史前人类住屋外,目前已挖出2000多具石棺和2万多件陪葬物。遗址范围广达10万平方米,为迄今台湾考古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类遗址;出土文物以石器、玉器、陶器为大宗,从遗物丰富的造型、精细的手工,和死后厚葬的习俗,不难窥见当时高度的文明。以遗址为中心设立的卑南文化公园,占地18公顷,开辟有游客服务中心、户外表演场、瞭望台、原生植物林、考古工作站、考古现场、遗址精华区等,大胆采用了“苍穹博物馆”的概念,以出色的建筑设计,营造出人性化的参观空间,体现并诠释了这个考古遗址。入口广场设计成“时空绿廊”,引领游客走入3000年前的历史现场、集成材、轻钢架、钢索构组的棚架,在夜灯的投射下,更显辉煌。而环绕的水池,则赋予了现代感十足的水效果,喷泉水从断层截面中源源流注,暗示着台湾地貌及文化的起源。游客中心为主要的文物展示空间,以数组建筑串联而成,屋顶与山坡斜度一致,并以大面积的方格窗引进自然光,匠心独具,却又隐含了尊重考古现场的谦卑。其内部的陈设,也遵循此原则,例如餐厅的桌椅,便模仿“玉”的造型,灯具则套用新月石柱的意象,强化遗址文物的角色,加深来访者的印象。考古现场为一动态的展示空间,除有文字说明外,完整的地层截面、半出土的石棺器物,再加上现场进行挖掘工作的考古人员,更让游客有身历其境的临场感。瞭望台则位于园区西侧高坡上,四周以卵石垒叠,其上视野辽阔,台东平原、都兰山,乃至兰屿岛绿岛,皆可一览无遗,也是台东市郊新兴的夜景观赏胜地。

八仙洞

八仙洞是长滨乡海滨一系列海蚀洞,虽名为八仙,但大大小小的洞穴加起来却有16个之多,因曾出土大量的史前遗物,而被列为台湾的一级古迹。八仙洞的洞穴型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半圆的,另一种是垂直发展的。前者如潮音洞、海雷洞,洞前多会突出一块平台;后者如灵岩洞,系潮水沿节理侵蚀的结果。由于海岸不断隆升,因此愈接近地平线的洞穴,生成年代愈晚,最高的洞穴昆仑洞海拔约130公尺,可见其年代久远了。在这里的游客中心也以木栈道或石板路,将灵岩、潮音、水帘、海雷、昆仑等大小洞穴加以连接,使游客可一览八仙洞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潮音洞前聆听洞内海浪潮声回响,更可登上洞顶眺望远处太平洋海天一色的壮丽风景。

鹿野风情

鹿野,顾名思义原是处水草遍布、野鹿成群的大原野,清末,恒春有部分阿美族人迁居至此,后又有来自西部的汉人陆续移入,地方逐渐被开发后,鹿群随之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便利的交通网路与富庶的农业荣象。鹿野乡位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所夹之花东纵谷,境内有卑南溪与其支流新武吕溪鹿野溪流经,青山绿水,景致优美,观光茶园、茶展中心、飞行场,以及临近的布农部落屋、红叶温泉等,串连成一清新的观光带。

知名人物

张惠妹(aMEI),1972年8月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东县卑南乡泰安部落,卑南族原住民,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 1996年签约丰华唱片,发行首张专辑《姐妹》,销售量超过108万张,打破96年台湾本地歌手的销售纪录。1997年推出第二张专辑《BAD BOY》,累计销售135万张,打破97年台湾女歌手销售纪录。1998年发行第四张专辑《牵手》,同年获得美国Billboard亚洲最受欢迎女歌手奖。1999年获得新加坡金曲奖最受欢迎女歌手奖。2000年在央视春晚演唱歌曲《给我感觉》。2001年发行第八张专辑《旅程》;同年10月加盟华纳唱片,发行第九张专辑《真实》。2002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凭借专辑《真实》获得第1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2003年发行第十一张专辑《勇敢》。2004年发行第十二张专辑《也许明天》。2006年发行第十三张专辑《我要快乐》。2007年加盟EMI百代唱片,发行第十四张专辑《STAR》。2010年凭借专辑《阿密特》获得第21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2011年发行专辑《你在看我吗》。2013年加盟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担任导师并带领其学员李琦获得年度总冠军。2014年加盟EMI,并担任品牌总监职务;同年发行专辑《偏执面》。2015年发行专辑《阿密特2》,同年第三次获得第17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2016年以《AMIT2》获第27届台湾金曲奖6个奖项提名。同年加盟《梦想的声音》,再次担任导师。2017年发行专辑《偷故事的人》。

范逸臣,本名范佑臣,阿美族语名林纳斯(出发的意思),阿美族原住民,2002年出道,演唱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主题曲《I Believe》(台湾版),先声夺人,一炮而红,成为该年度询问度最高的新人。及后由他唱红的歌曲很多,包括《piano》、《放生》、《无乐不作》、《国境之南》等。后因主演海角七号大热,使歌手出身的男一号范逸臣人气直升,身价翻倍。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台东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参考资料

台东县地理、气候与水利发展概况.中国台湾网.2024-03-01

中国台湾地区 人口.ceic data.2024-03-06

台东县早期开发史概况.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台东县概况.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台东历史人物介绍.博雅人物网.2024-03-01

台东县(Taitung County).Taiwan Postal Code.2024-03-15

台东县天然植被风貌.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台东县行政区划.行政区划.2024-03-01

台东县长希望能在12月推动台东番荔枝恢复销往大陆 国台办回应.中国新闻网.2024-03-06

会见台东县副县长王志辉一行,潘贤掌:为恢复台湾番荔枝输入大陆提供帮助.腾讯网.2024-03-06

台东县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2024-03-12

台东县农业的新发展.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台东县教育概况.中国台湾网.2024-03-01

排湾族竹竿祭.中国台湾网.2024-03-01

炮轰寒单爷.中国台湾网.2024-03-01

民俗节庆.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台东县名优特产.中国台湾网.2024-03-01

三仙台.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卑南文化公园.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八仙洞.中国台湾网.2024-03-01

鹿野风情.中国台湾网.2024-03-01

张惠妹.网易云音乐.2024-03-12

范逸臣.网易云音乐.2024-03-12

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出炉!山东8个县榜上有名.山东频道凤凰网.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