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果榕
棱果榕(学名:Ficus septica),又名猪母乳、常绿榕、大榕,是桑科榕属的常绿性乔木。其叶互生,全缘叶厚纸质,叶表光滑,呈椭圆形至阔卵形。棱果榕的名称源于其扁球形隐花果表面有棱,这也是其最大特征。
形态特征
棱果榕为乔木或灌木状大树,树皮浅褐或黄褐色,有皱纹或疤痕,枝多粗壮,圆柱形。叶膜质,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5-26厘米,宽10-14厘米,全缘,幼时被柔毛,先端渐尖或短尖,有时为短尾尖,基部宽楔形,基出侧脉3-5条,短,侧脉6-12对;叶柄长2-8厘米;托叶膜质,红色,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榕果无侧生苞片,单生或成对腋生或茎花,扁球形,宽1.2-2.5厘米,绿色或浅褐色,表面散生白色球形或椭圆形瘤体和白色细小斑点,有纵脊8-12条,成熟顶部开裂,基生苞片3枚,宽卵圆形,边缘反卷,总梗长6-13毫米;雄花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少数,生于近口部,花被片2-3,基部合生,雄蕊1,花丝短,花药椭圆形;瘿花,有长柄,花被短,透明,顶部稍被毛,子房卵形至近球形,光滑,花柱很短,侧生或近顶生,柱头膨大;雌花,具长柄,花被顶部有2-3齿牙。瘦果斜卵形或近球形,花柱侧生,长,顶部有透明柔毛,柱头棒状。花果期4-5月。
产地习性
原产于澳大利亚,我国台湾省(台北市、屏东市)。日本琉球、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广布)、巴布亚新几内亚至所罗门群岛及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也有分布。通常栽于庭园。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db.kib.ac.cn.201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