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两寺渡公园

两寺渡公园

两寺渡公园位于渭河以北、西宝高速公路西出口以东,创业东路以南、长虹路以西区域建设约980亩。这是咸阳市渭滨公园、古渡公园后又一处集生态、景观、休闲、娱乐、运动等多种功能的大型城市综合公园。

近年来,咸阳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绿化美化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以“万亩绿林、万亩水面、万亩花卉”为重点,持续加大绿色屏障、绿色大门、绿色走廊、城市绿林、氧吧广场建设力度,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2010年荣获“省级园林城市”,2011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化率33.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66平方米。筹建的两寺渡公园因地处两寺渡村而得名,据悉,古时该村有“孤魂寺”、“三圣寺”两个寺院和两个码头,商朝时代的周文王两次迎娶、西汉刘彻建便桥于渭城区等故事就曾发生在这里。规划按照“彰显特色、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功能完备”原则进行设计,让秦都雄风和古渡春秋在这座“秦文化主题园”得以展现。

公园结构

公园分核心景观区、特色植物展示区、文化展示区、健身活动区和公园管理区五大块。核心景观区由阙门、主入口广场、便门桥、文王迎亲、滨水焰火广场、荷香亭、码头、蓬莱岛、瑶台居等景观组成;特色植物展示区,通过种植色彩艳丽的宿根花卉花灌木等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花卉的典故和历史,形成数个花卉岛和婚礼草坪等;文化展示区主要有周亚夫细柳营、班超出使西域渡口、明远楼等景观;健身活动区设置足球练习场、篮球和羽毛球场及儿童活动区。公园内将设置秦汉文化元素的座椅、路灯等公共设施,并且以古铜、青铜为主设置如两寺渡的武术、牛拉鼓、船工号子、落草、十月鬼会、庙会、春祭、放河灯等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品雕塑,用仿古木桥并赋予历史内涵,形成园内独具特色的景观构筑物。

据悉,该公园由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由西安唐风企业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文化景观设计,项目由秦都区和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估算投资1.5亿元,计划3-5年建成。

生态人文

一个城市,有水就有灵气,蜿蜒而过的渭河便是咸阳市之魂。历史上,咸阳因渭水而得名。如清人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引《三秦记》云:“咸阳,秦所都,在九宗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而今日之咸阳,依渭水而建的两寺渡公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规划占地千余亩的主题公园将成为咸阳最大的休闲公园,全面升级咸阳人居、休闲、旅游、娱乐品质,成为咸阳一道核心景观带,让一座城市为之骄傲。

大水大绿 生态咸阳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区域,是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恐龙公园”、“城市氧吧”。公园对于改善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的、有效的作用。

咸阳两寺渡公园位于市西部电子工业园区,总用地面积为69.6公顷,南依渭河,西临西宝高速公路,北、东紧邻大型高端居住社区,总占地近千亩,是市政规划的重点工程。公园内草木繁盛,四季皆景,同时设置多个市民休闲运动节点,将成为咸阳市最大的休闲公园。

两寺渡公园的建设将因地制宜,借助现有水岸资源优势,按照“大水大绿”的生态发展思路,融入现代都市群体所渴望的原生态理念,通过水系、园林绿化设置不同景观区和景观节点,打造生动和谐、情趣盎然、丰富多彩的精品景观特色。

两寺渡公园内拥有200多亩的湿地资源景观,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且湿地特点典型,自然风景优美,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园内的生态物种、优化了生态体系,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

花岛为公园中部的重要节点,溪流结合十个小岛,每个小岛都以一种传统花卉为主题,色彩艳丽的宿根花卉花灌木等,形成一片浪漫氛围的景观。各种色彩的植物高低错落地簇拥在水边,仿佛一幅浓缩版的山水园林画。

渊源渡口 文化窗口

咸阳市地处渭河平原腹地,渭河穿城而过,人文积淀深厚,景物名胜众多。早在明弘治六年(1493年)咸阳知县赵琏君就将咸阳名胜概括总结为咸阳八景,其中“咸阳古渡”就是咸阳著名的八景之一,渡口文化自古至今都受到文人们特别的关注,有诗为证“千年古渡今重游,壮丽胜似秦汉秋。”

两寺渡正是因两渡寺及渡口文化而得名,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及文化。公园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基于咸阳区域进行整体判断,通过对地域文脉的挖掘,探索并形成自身的文化定位,在两寺渡公园中用各种景观手法加以表达,更结合实际使用功能演绎创新文化主题,使两寺渡公园成为对外宣传咸阳的又一处景观。

园区内规划的文化节点设计分别为文王迎亲、次入口广场、便门桥、明远楼等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园中有所体现,用市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写实雕塑置于广场或路旁,激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如两寺渡的武术、牛拉鼓、船工号子、庙会、春祭、放河灯等。

来到两寺渡公园,古朴的步道、牧马雕塑,或驾一叶扁舟静卧水中央远离城市的喧嚣,或赤脚漫步于木栈道上晒着暖暖的太阳,或想象着皎洁的月光洒上渡口五千年来那些荡气回肠的诗篇……让人感受那份久远的情怀,将为咸阳营造出另一种浪漫的氛围。

商业娱乐 休闲圣地

两寺渡公园除兼具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功能之外,园内商业主题的打造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园区内的生态旅游功能,星级酒店、商业步行街、临水茶苑等商业形态的引入,将极大的提升旅游、度假、休闲、玩乐品质。

作为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咸阳西部高新区最大的公园绿地,两寺渡公园将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运动、观光等多种功能,成为一个涵盖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同时通过公园景观、星级酒店 以及商业街的建设吸引人流,成为城市又一个中心区域,同时拉动、提升周边地块价值,成为有效带动区域城市发展重要的核心力量。

城市度假 运动公园

两寺渡公园在功能区域的规划上采取人性化的设计与布局,球场、健身步道、林下健身场所、儿童游乐场所等的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休闲、游戏功能,追求公园与人的互动与融合,兼顾各层次及年龄人群的休闲、健身、娱乐功能。

在公园西南为健身区,篮球场等噪音大的场地设置在高速路一侧,北部设置比较安静的场地并且种植隔音林带。此区设置800米长橡胶健身环路,为游人提供高质量的健身环境。健身区域内布置篮球场、足球练习场、羽毛球场等,并且为老人提供专门的健身设施。儿童游戏区为安全采用色彩丰富有弹性的橡胶地面,辅以砂石地面。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设置不同的设施。让来到两寺渡公园游玩的市民们,可以一边欣赏周边自然、人文景观,一边在此休闲、健身。

未来的两寺渡公园将会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它将成为镶嵌在咸阳市的明珠。郁郁葱葱,绿草茵茵,鸟语花香,宛如人间仙境,必将为广大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享受。

人物铜雕

铜像落成

2016年1月,为彰显咸阳“中国第一帝都”的历史地位,丰富咸阳旅游形象,咸阳市在两寺渡公园修建20个秦朝著名人物铜雕:秦孝公商鞅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宣太后秦昭襄王白起等20位历史人物为秦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为他们竖碑立像,能够提升咸阳历史文化品位,让其成为帝都咸阳的文化符号,彰显大秦帝国历史雄风,展现咸阳市独特历史地位。

这些铜像高2.5米、重一吨多,由多位专家、教授论证人物形象、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设计。

人物说明

20位秦代名人

1.秦孝公:秦第一代变法君主,创建秦国新制。

2.商鞅:主持秦国变法,中国古典法治文明奠基者。

3.秦惠文王:秦第二代君主。

4.张仪战国纵横家,秦国丞相,首创连横破合纵,秦国突破封堵。

5.司马错:秦国上将军,力主并统兵兼并巴蜀两郡,拓展秦国疆土。

6.宣太后秦昭襄王前期之摄政太后,安定大局,举贤任能,秦国实力大增。

7.秦昭襄王:秦君主,富国强兵,坚持法治,秦成为超强大国。

8.白起:秦上将军,号为战神,屡败六国合纵,长平大战摧毁赵国根基。

9.范雎:秦丞相,首创“远交近攻”战略,使秦国土人口大增。

10.李冰:战国水家大师,蜀郡郡守,修建都江堰,使蜀成“四川省”。

11.吕不韦:大商入秦任相,连克秦国三次权力交接危机,稳定秦国大势。

12.王翦:秦上将军武成侯,军政两通,独灭三大国,进军整合岭南。

13.蒙恬:秦上将军,长期任九原统帅,大举反击匈奴,修建长城。

14.李斯:秦丞相,统领政事,主持创建统一文明。

15.郑国战国水家大师,创修郑国渠,使渭河平原成“金城天府”。

16.程邈:战国文字学家,具体主持统一文字,创秦隶书典范。

17.尉缭:秦国尉,战略兵学家,于秦统一战争多有划策之功。

18.樗里疾:秦人号曰“智囊”,曾为丞相,惠王时屡有战功。

19.甘罗:12岁事秦相吕不韦,命出使赵国,说赵王割五城与秦,以功封上卿。

20.扶苏秦始皇长子,曾谏阻秦始皇坑杀儒生,始皇怒,使北监蒙恬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