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埔镇,位于普宁市西南部,距离市区约26.2公里,与惠来县、汕尾市陆丰市交界,辖区总面积105.84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
高埔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梅果。青梅是普宁的特产,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出版的《普宁县志》第九卷土产篇当中就有了关于“普宁梅”的文字记载。高埔青梅以青竹梅和白粉梅两个品种为主,每当青梅成熟,都要及时采摘。每年大概在3月23日就开始摘白粉梅,白粉梅是最先成熟的品种,大约到了清明节就可以摘青竹梅。1949年,高埔镇归属于普宁市南阳山特区。1958年,又被并入南阳山公社。1961年,被单独分离出去成立高埔公社。1983年,设为区。1986年,改建为高埔镇。为丘陵地带。主产稻、番薯、小麦、花生、木薯,盛产梅果、青榄、菠萝等水果。林产杉、松。有锡、铜等矿。是水果集散地。有果子厂等。有公路接福州—昆明公路。营老爷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地区的一种汉族民俗祭祀活动,是高埔镇当地的文化习俗,营神的营,是潮汕方言词,“老爷”在潮汕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守护神。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举行,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闹热”。
2018年全镇青梅特色主导产业产值达到7.4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3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2023年,普宁市高埔镇上榜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历史沿革
1949年,划入普宁县南阳山特区。
1950年,改称第六区。
1952年,转属第十一区。
1957年,设高埔乡。
1958年,并入南阳山公社。
1961年,析出自成高埔公社。
1983年,设区。
1986年,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高埔镇共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埔镇高埔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高埔镇位于普宁市西南部,距离普宁市约26.2千米,与惠来县、汕尾市陆丰市交界。辖区总面积105.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埔镇境内属丘陵地形。
气候
高埔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
2017年末,高埔镇常住人口61290人。
2018年末,高埔镇户籍人口70780人。
2021年,高埔镇常住人口52564人。
经济发展
2018年,高埔镇工业企业个数共6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7家。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高埔镇统筹投入资金已超3100万元,新建、改建了18所中小学的校舍及场室。
文化
营老爷
营老爷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地区的一种汉族民俗祭祀活动,是高埔镇当地的文化习俗之一,营神的营,是潮汕方言词,“老爷”在潮汕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守护神。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举行,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闹热”。
普宁市英歌舞
普宁英歌是一种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身的民间艺术,表演者均为男性,源流可溯到明初甚至更早,演绎了《水浒传》中“元宵节大闹大名府”。是高埔镇当地的文化之一,300多年流传,潮汕地区的传统节日以至各种庆典。2006年,普宁英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旅游
风景名胜
七星洞天
七星洞天南合武当,位于广东省普宁市高埔镇大星村横屏岭山岳,东吴永安三年(260年),天师葛洪,赤松子黄初平等仙长们寻龙采药栖身于此。爱新觉罗·弘历五十三年(1778年),先贤王达成、王姑等续缘扩建,侍奉慈航天尊等神。1958年,仅剩残碑断瓦。1998年,武当道人陈明性道长等参访普宁市道教,追仙踪,结道缘;经一年多实地的考证。于1999年9月,栖居七星洞天,结草为庐,广结善缘;经十年,通过社会资助重建,初具规模。
清云洞庵寺,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位于广东省普宁市高埔镇龙堀(湖)村,白茫峰下,罗心田村龙山大屏山嶂上,庵寺背西向东,寺院亭台在花木掩映之间。
参考资料
高埔港.通用运费网.2024-03-27
乡村振兴 | 普宁:走进“青梅之乡”高埔镇 感受又一个“梅”好时光.普宁市人民政府.2024-03-27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高埔镇行政区划.超赞地名网.2024-03-29
青梅之乡的融合发展之路——广东普宁市高埔镇产业强镇发展纪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4-03-27
青梅产业再获荣誉!普宁市高埔镇上榜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普宁市人民政府.2024-03-27
普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揭阳市普宁市统计局.2021-06-23
潮汕"营老爷"民俗祭祀:类似庙会 祈求风调雨顺-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1-05-22
广东普宁英歌:舞出震撼人心的力与美-中新网.中新网.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