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果亲王
和硕果亲王为清代宗室亲王之一,始自雍正六年(1728年),至1918年终,为清朝世袭递降的亲王爵位。
皇太极十年(1636年),清朝建立,随之确定了宗室亲王的封爵制度。雍正帝六年(1728年),雍正帝始封康熙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为和硕果亲王。雍正八年(1730年),允礼总理户部三库。乾隆元年(1736年),允礼因事罢双俸。允礼过世后,其承继子爱新觉罗·弘曕承袭了果亲王位。乾隆十三年(1748年),爱新觉罗·弘历重新修订了爵位等级制度,并制订了恩封者递降世袭的规定,和硕果亲王有脉属于此列。因此,弘的后世依次递降承袭为果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爵位。和硕果亲王一脉经历六代、爵位承袭了九代,共历一百九十年。
和硕果亲王为清宗室亲王之一,享有清宗室亲王的相关规制,如王府的建造规制和府属官吏配制、仪卫规制、亲王服冠及车舆规制。果亲王岁给俸银为一万两,其后世俸银为五千两至五百两不等。依照清宗王室分封制度,和硕果亲王辖领的庄地领取庄园三十所,庄地(包括壮丁地)达十万亩。
历史沿革
爵位背景
清代封爵制度形成于努尔哈赤时期,当时没有王的称号,最高等级的爵号为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皇太极十年(1636年),清朝建立,定宗室爵位为九等,其中最高一等为博尔济吉特·策棱,主要封授对象为皇子、蒙古贵族。同年四月,皇太极以诸兄弟子侄功劳,册封了大贝勒爱新觉罗·代善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贝勒爱新觉罗·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贝勒多铎为爱新觉罗·多铎,贝勒豪格为爱新觉罗·豪格,爱新觉罗·岳托为多罗克勤郡王。次月,又“定内外亲王、郡王、贝勒等仪仗,仍照品级分赐银两,令其制造”。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帝在即位诏中规定,亲、郡王子孙弟侄应得封爵;顺治六年(1649年)又定,宗室列爵十等。
和硕果亲王为康熙帝脉下宗支,始祖为康熙皇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康熙去世后,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认为允礼品德托忒克·端方、深明大义,奏请雍正帝起用允礼。雍正元年四月初二(1723年5月6日),雍正帝称赞允礼办理清景陵事务出色,次日便册封他为多罗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务,之后不断对其委以重任。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降旨赐允礼亲王之俸。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初五日,允礼晋封为和硕果亲王。
承袭果亲王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和硕果亲王允礼去世,因允礼没有儿子,爱新觉罗·硕塞爱新觉罗·胤禄奏请将爱新觉罗·弘历的幼弟爱新觉罗·弘曕过继给果亲王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和硕果亲王爵位。成年后的弘曕先后被委以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正白旗蒙古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等重任。因弘曕善于敛财,行为乖张,对下属苛刻严厉,导致乾隆帝对其不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三日,乾隆帝以估夺民产、目无礼法、干预朝政等七宗罪状为由,将弘曕由亲王降封为贝勒,并停其俸禄,罢免其所有官职。乾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二十八日,弘曕临终前,爱新觉罗·弘历念及其病重,复封其为郡王。同年三月初八,爱新觉罗·弘曕逝世,谥号为恭,称为多罗果恭郡王,丧礼按亲王的规制举行。
后世承袭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爵表”,在完善爵位等级制度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宗室王爵恩封者降袭和功封者不降袭的规定,意为恩封的亲王,其嫡子袭位时,按宗室封爵的等次,先降为多罗郡王,第三代降为多罗贝勒,依次类推,直至降到镇国将军即止。
因此弘曕过世后,其长子永瑹袭爱新觉罗·胤礼位;永瑹的长子绵从和承继子绵律均袭贝勒爵;绵从、绵律之后,爱新觉罗·弘曕次子永璨的儿子绵㣚袭贝子爵位;之后,绵律的子长、绵从的承继子奕湘袭镇国公爵位,后因功加贝子衔;奕湘的第三子载卓及孙子溥均承袭了辅国公爵位。
1912年,清朝灭亡,清朝宗室亲王制度不复存在。1918年,辅国公溥闳去世,和硕果亲王这一爵位至此终止。
规制
王府规制
和硕果亲王府是世袭递降的亲王府。果亲王府西与慎郡王府相邻,北为前广平库和西直门草厂胡同之南口,东为南北夹道(后方为端王府夹道、育幼胡同),南临平安里西大街。府内西面为面阔五间的正门,面阔七间的大殿,前方为红色台阶,台阶后为面阔各七间的东、西配殿,面阔五间的后殿,面阔七间的后寝,面阔七间的后罩房。东路为花园。
果亲王府设置有长史、司礼长各一人,散骑郎四人,护卫二十人,典卫六人,佐领、骁骑校各七人,管领四人,典膳一人,司库二人,司匠四人,牧长四人。
傔从及仪卫
果亲王遵循亲王制度,享仗四、立瓜四、卧瓜四、骨朵四的仪卫规制。一顶红罗绣五龙曲柄盖,二顶红罗绣四季花伞,二顶红罗销金瑞草伞,二顶红罗绣四季花扇,二顶青罗乡孔雀扇。十把旗枪,二把大,二把条纛,四把貂尾枪,四把仪卫刀。六匹马。遇大典礼,以上配置陈设于府第,出门时用以导从。平常则用一顶红罗绣五龙曲柄盖。
服冠及车舆
果亲王的冬朝冠为薰貂、青狐两种。朝会、祭祀时,则用青狐皮檐的冬朝冠,除秋冬两季的其余时间则用薰紫貂檐的冬朝冠。冬朝冠的冠顶有两条金龙,装饰十颗东珠。夏朝冠前缀舍林,上面装饰有五颗东珠,后绣金花,上面装饰有四颗东珠。果亲王的冬朝服织绣了二十条五爪蟒纹,其中正蟒六条,行蟒十四条,上衣两肩前后各有一条正蟒,腰帷有四条行蟒,衣裳正面有八条行蟒,披领处有两条行蟒,两袖端口有正蟒各一条;朝服下摆处为八宝平水,江山万代等纹;袍身间饰五色云蝠等纹饰。果亲王的夏朝服上面织绣了十条五爪蟒纹,其中正蟒四条,行蝉六条,上衣两肩前后正蟒纹各一条,积行蟒纹六条,间以五色云蝠等纹。
果亲王的明轿为木质、洒金,无帷幔。盖、辕、杆处底为红漆,上面以金装饰。果亲王的暖轿为银顶,金黄色的盖幨,红色的帏帐,有时也用缎、毡为帷帐。
俸䘵
俸银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果亲王的岁给俸银为一万两,郡王为五千两,贝勒为二千五百两,贝子为一千三百两,镇国公为七百两,辅国公五百两。
食邑
依照清宗王室分封制度,和硕果亲王可领取庄园人丁五百五十户;关内粮庄十五所,共计领地二百七十顷,半庄二所,共计领地十八顷;关外大粮庄四所,共计领地二百零四顷;盛京大粮庄二所,领地一百五六十顷;银庄、瓜园、菜园、果园七所,约有领地一百顷。合计果亲王辖领的庄地领取庄园三十所,庄地(包括壮丁地)达十万亩。
果亲王府旧址
和硕果亲王府位于现北京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路北。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1806年),果亲王府改为瑞王府。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该府改赐仁宗第四子瑞亲王爱新觉罗·绵忻。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该府毁于大火。清末,在原果亲王府的原址上建造了京师高等实业学堂,后改为北京大学工学院,现为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果亲王一脉世系图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雍正皇帝.豆瓣.2023-06-21
乾隆大帝.豆瓣.2023-06-21
李卫当官2.豆瓣.2023-06-21
后宫.甄嬛传.豆瓣.2023-06-21
宫锁珠帘.豆瓣.2023-06-21
延禧攻略 (2018).豆瓣电影.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