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英文: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EIJIANG),位于市中区沱中路41号。始建于1939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236.14亩。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设立在成渝公路沿线的内江公路卫生站。1985年,更名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2022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临床教学培训中心),2011年,挂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内江第一医院(2022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17年,成为成都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设有临床科室54个,医技科室9个,党政管理科室20个,配备综合ICU和急诊、呼吸、神经、心脏、新生儿等专科ICU。医院有医学装备8550台(件),装备有上海联影UMI780PET-CT、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超高磁场(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激光近视治疗仪AMARIS750S、美国瓦里安医疗系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日本东芝320排640层微量探测器螺旋CT、上海联影(uCT780)80排160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数字减影造影X线机(DSA)、美国GE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等先进医学装备。医院有执业医生600余人,编制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1800张。在岗职工208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35人,高级职称342人,博士、硕士34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省临床技能名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等多种人才。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拥有12个专业基地。医院立项各级科研项目140余项,开展药物临床试验项目20余项,开展新技术200余项,授权国家职务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970余篇(SCI收录140余篇,核心期刊收录140余篇),2022年至2024年,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14项、省级继教项目58项。2021年3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被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历史沿革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沱江之畔,成渝铁路之心——甜城内江。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设立在成渝公路沿线的内江公路卫生站。曾更名为内江县卫生院、川南行署区内江区专员公署中心卫生院、内江专区医院、内江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

1985年更名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2022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临床教学培训中心),2011年挂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内江第一医院(2022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17年成为成都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

规模条件

建筑规模

截至2024年,医院总占地面积236.14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设有两个院区,业务用房15.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700张。年门急诊量达到117万人次,出院人数7.2万余人次,手术台次2.3万余台次。

硬件设施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医学装备8550台(件),装备有上海联影UMI780PET-CT、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超高磁场(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激光近视治疗仪AMARIS750S、美国瓦里安医疗系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日本东芝320排640层微量探测器螺旋CT、上海联影(uCT780)80排160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数字减影造影X线机(DSA)、美国GE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等先进医学装备。

医护团队

截至2024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岗职工20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92人,高级职称319人,博士、硕士35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省临床技能名师1人,省卫生健康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5人,省岐黄菁英1人,市领军人才1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学科带头人累计11人,市卫生健康委学科带头人6人,市优秀青年人才1人,内江市有突出贡献人才1人,甜城卓越医者4人,甜城领军人才1人。

医疗技术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开展支气管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微创手术、神经血管及外周血管等介入手术、ERCP、海扶等医疗技术,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开展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左心耳封堵术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以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肿瘤消融治疗、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等限制类医疗技术;在全市率先推行日间手术模式,感染性疾病、肿瘤、肺小结节、肺栓塞等疾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通过科室的管理与医疗技术支撑,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

医联体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85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内江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内江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二星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全国综合医院示范中医药单位、国家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科室设置

科室概况

截至2024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设有临床科室54个,医技科室9个,党政管理科室20个,配备综合ICU和急诊、呼吸、神经、心脏、新生儿等专科ICU。

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拥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妇产科、内分泌科、普外科(肝胆胰脾)、检验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眼科等10个。

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检验科、心血管内科、小儿科、神经内科、眼科、护理学、泌尿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老年病科、超声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14个。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有5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有10个:泌尿外科、普外科、眼科、妇产科、儿科、骨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麻醉科;

有1个内江市“揭榜挂帅”创一流学科:泌尿外科,形成了“以学科建设带动医院整体发展”的格局。

重点科室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拥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妇产科、内分泌科、普外科(肝胆胰脾)、检验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眼科等10个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

麻醉科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成立于1981年,经过几代麻醉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医麻醉专科联盟单位,内江市麻醉质量控制分中心。长期承担省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及研究生培养工作。2020年被评为内江市“三八红旗集体”。

科室技术实力位列川南地区、省内地市级医院前列。手术台次从2003年的3864台次增至2020年的35103台次,麻醉围术期安全和质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坚持开展术中血液保护20余年,多项科研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人员/专业组配置:近半个世纪以来,麻醉手术中心吸纳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人才。继周声鳞主任以后,张勇华、颜渊、孙永红、吴爱玲、易明亮、杨勇医生先后担任了本学科主任、副主任等职务。在编及编外医护人员约106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15人,住院医师10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9人,护师35人,护士1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2人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导师2人,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本科与实习教学、成都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科室部分医师分别担任四川省医师协会、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促会、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内江市医学会麻醉专委会主委、副主委、常委或委员等职务。。

科室硬件设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麻醉手术中心涵盖新区和城南两个院区,共有各类手术间35间,开放手术间28间,其中PACU病床15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麻醉设备和先进的麻醉技术,配备有各种国内外先进的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测仪、肌松监测仪、血气分析仪、超声机、人工心肺机、光导纤维支气管镜、血液液体加温仪、充气式加温仪、血液回收机、电除颤起搏仪、微电脑控制微量注射泵等,为手术科室顺利开展各种手术及新技术、保障麻醉质量和病人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2020年麻醉科完成总麻醉例数35103例,其中手术室内麻醉例数为16391例,手术室外麻醉例数为18784例,共完成分娩镇痛675例,分娩镇痛率高达80%,麻醉门诊就诊14868人次。科室、医院收到患者自发赠送的给麻醉医护人员的锦旗以及表扬信、感谢信不计其数。

科室特长(专攻):麻醉手术中心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依托咪酯纳米制剂新药的开发与研究;二是血液综合保护措施在择期手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三是围绕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无痛舒适麻醉与围术期人文关怀相关临床研究。

科室开展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自体输血、自体血液稀释及血液保护技术。在内江市率先开展控制性降压、低温、体外循环技术、无痛纤支镜、全凭静脉靶控输注(TCI)麻醉、新型麻醉新药—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临床中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喉罩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麻醉深度(NT)和脑功能监测、可视化超声引导各类神经阻滞技术等多项麻醉学技术。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无痛医院、舒适麻醉”的理念和相关工作全面顺利开展:术后镇痛、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纤支镜检查及其他无痛诊疗。

科研情况:麻醉手术中心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15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共10项;近5年来在国内外各种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近5年来在国内外各种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课题3项,四川省教育厅立项课题1项,内江市科技局立项课题12项。作为副主编出版了3部学术专著和参编了2部学术专著。在依托咪酯纳米制剂、血液保护、加速康复舒适医疗、神经阻滞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研究。其中《依托咪酯纳米制剂的开发与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血液综合保护措施在择期手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处于省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有11项科研成果分别获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妇产科

妇科

科室概况:1949年开设产科学门诊,1954年医院设立独立的妇产科病区。经过62年的不断发展,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妇产科国家级规培医师基地、全球超声无创治疗良恶性肿瘤技术产业化临床示范基地、西南妇科肿瘤及疑难病例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附属儿童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围产医学专科联盟单位、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四川省生殖内分泌与生殖医学临床与研究协作联盟”单位、全国PAC(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单位、“全国基层妇产科医生培训工程”优秀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孕产妇监测点、国家GCP妇产科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公布首批实施“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项目单位、四川省护理规培基地;内江市妇产科质控中心、内江市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内江市围产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内江市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单位、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

科室由妇科学产科学:两个病区。妇科门诊(普通妇科门诊、女性外生殖器/宫颈门诊、计划生育、更年期保健/月经病/妇科内分泌门诊、宫颈病变诊治室、人流后关爱PAC)及FUS(海扶)治疗室、盆底防治组成,编制床位60张,每年收治各类住院病人3500余人次,门诊患者7万余人次,完成各类住院手术共2500多台次,计划生育手术1000多人次。

科室人员/专业组配置:医护人员4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成都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主管护师3人。四川省第十二批科学技术后备人选1人,内江市学科带头人1人。担任国家、四川省、内江市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妇科肿瘤专委会、预防医学学会、抗癌协会委员和常委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8人。科室常年开设专家/专科门诊,设有妇科学计划生育、更年期保健/妇科内分泌、盆底、女性外生殖器宫颈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恶性肿瘤、FUS(海扶)等多个亚专业。

科室硬件设施:进口宫腔镜、腹腔镜、PK智能双极、爱尔博电外科工作站、超声刀,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海扶)、阴道镜、海吉星、可视人流、盆底康复仪等多套系统、远程心电图、监护仪等。

科室特长(专攻):

1. 妇科腔镜诊疗技术:腹腔镜/单孔腹腔镜/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V-NOTES)、宫腔镜手术。

2. 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术(海扶)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症,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胎盘植入等。该技术已成熟开展8年,治疗患者1500多人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在同行内领先。

3. 完整的女性外生殖器/阴道/宫颈疾病预防诊治系统: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及细胞学检查,电子数码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活检、leep刀、海极星,激光、冷刀锥切等。

4. 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滋养细胞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介入、化疗、手术、放疗、多科协作会诊(MDT)等全程管理诊疗模式。

5. 盆腔脏器脱垂全套诊疗体系(盆底功能评估、盆底康复、盆底重建术、骶骨固定术,阴道壁修补术等)。

6. 更年期保健/更年期疾病MDT、人流后关爱(PAC)、内分泌诊疗,不孕症等。

7.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多种治疗模式,非手术治疗(药物/无创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多途径手术治疗(腹腔镜/经腹/经阴道等)。

8. 妇科学日间手术(宫腔镜、宫颈锥切,海扶等)实现了患者在医院花最短的时间完成检查,手术,康复等。

科室开展技术:科室技术实力位列内江市地区首位,多项技术达国内及省内领先水平。常年开展各类普通手术及三级、四级手术。腹腔镜手术(子宫全切,子宫次全切除术,卵巢输卵管手术、盆腔脏器脱垂手术,妇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手术)。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电切手术。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诊疗:盆底机能测试、各种盆底脏器脱垂手术(经阴道/经腹腔镜手术),骶骨固定术,盆底重建手术等。高强度超声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症,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胎盘植入等。女性外生殖器阴道宫颈病变诊疗。门诊开设普通妇科疾病的诊治,生殖及避孕咨询、不孕不育诊治(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卵泡监测等)及指导、可视人流、PAC(流产后关爱)。对多囊卵巢综合症异常子宫出血、更年期保健等进行长期保健管理治疗随访等。

科室科研情况:近三年共发表国内外论文共计42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省级科研获奖一项,负责市级科研课题6项,在多囊卵巢综合症、切口妊娠宫颈癌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开展的内江市新技术10余项。

产科

科室概况:最早开始于1949年产科门诊的设立,经过72年的不断发展,科室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妇产科国家级规培医师基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附属儿童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围产医学专科联盟单位、“全国基层妇产科医生培训工程”优秀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孕产妇监测点、内江市妇产科质控中心、内江市围产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内江市卫健委妇产科质控分中心,负责内江地区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工作。2019年成为国家无痛分娩示范单位,2020年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被评为2020年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四川省国际劳动节巾帼标兵岗。

科室人员/专业组配置:在岗医护人员52人,其中医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24人,其他4人。全科有9人分别担任四川省和内江市医师协会、围产医学、护理学会委员。医院是内江市围产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江梅主任系四川省围产医学专委会常委。

科室硬件设施:科室编制床位61,各种硬件设施配套齐全,配有胎心监护仪10台、多普勒12个、导乐仪3台、心电监护仪14台、心电图机1台、脐血流仪1台、仿生助产仪1台、微量输液泵(注射泵)5台、除颤仪1台、新生儿复温台3台、产床4个、手术床1个、盆底康复仪5台、血糖仪、电动吸引器、无影灯、吊塔、投影仪等。2020年全年产科学门诊数达33567人次,收治病人2637人次,救治危重孕产妇58人,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事件。

科室特长(专攻):产科是国家卫健委孕产妇监测点、内江市市卫健委妇产科质控分中心,负责内江地区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工作。对于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严重产后大出血等危重孕产妇抢救都具有丰富经验,设有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抢救小组人员包括院部、产科、小儿科、麻醉科、神经内科、ICU、感染科、急诊科、肾内血液科、外科、输血科、特检科等多科医务人员参与。科室制定了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危重新生儿抢救应急预案、急危重症患者紧急用血应急预案。

内分泌科

科室概况:内分泌科是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内江市市级重点专科、四川省营养质控中心内江分中心挂靠单位,内江市内分泌质控分中心,经过专科的不断发展,医院顺利成为西部中医内分泌暨糖尿病联盟的成员医院。

科室人员/专业配置: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士8人,其中4名护士获得省卫生厅颁发的糖尿病专科护士证书。科室骨干在全国家级以及省级各个内分泌专委会里面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委员等等。在市级各个内分泌专委会里面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委员等。

硬件设施: 开放床位51张,配备有胰岛素泵15台, 感觉测定仪一台,免散瞳眼底照相仪器一台,医用离心机一台,心电监护仪6台,网络心电图机一台,血糖测定仪三台,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血酮测定仪各一台,动态血糖监测仪一台,糖尿病足治疗仪一台。

科室开展技术:对糖尿病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垂体前叶疾病及其危象、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尿崩症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 痛风、肥胖症、血脂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症、碘缺乏等疾病均可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 独立开展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皮肤溃疡。借助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进行全院血糖管理,受到院内各科室的一致欢迎,特别是外科;并有兄弟单位到我们医院来学习参观全院血糖管理。

科室科研情况: 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著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了2部学术专著和参编了2部学术专著。在在糖尿病,甲亢,肾上腺等领域开展了研究。2011年完成的《内江市企事业及机关单位从业人员空腹血糖受损横断面调查》课题获内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科研项目《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皮肤溃疡》已获内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论文《内江市企事业及机关单位人员空腹血糖受损及相关因素横断面调查》2011年第5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获三等奖。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了国家级科研项目:三才糖粉剂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疗方案与临床路径推广以及新药研究项目,等等。

普外科(肝胆胰脾)

肝胆胰脾外科是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承担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临床专业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工作。科室常年开设专家/专科门诊,设有肝胆胰脾外科、肝癌专科,门脉高压专科,胆道结石病专科等多个亚专业专科,2020年全年门诊量6000余人,收治专科病人2571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000余台次。

科室人员/专业组配置:80多年来,肝胆胰脾外科历经几代外科专家的努力,目前在科室共4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5 人,护师10人;博士1人,硕士14人,本科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科室人员分别担任四川省肝癌专委会,四川省胰腺专委会,四川省循证医学委员会,四川省胃胰专委会,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肝胆专委会,川南肝胆胰外科协作组等学术组织的常委或委员职务。

科室硬件设施:编制床位63张,使用床位90张,各种硬件设施齐全,配有荧光腹腔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胆道镜,ICG肝功能分析仪,奥林巴斯超声内镜,移动式C形臂X光机等。

科室特长:科室设置传统手术组,腔镜治疗组,内镜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四个亚专业小组。各个亚专业组均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常规收治肝肿瘤性疾病,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创伤性疾病,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等患者。

科室开展技术:肝脏良恶性肿瘤、肝胆管结石、肝硬化等各类复杂肝胆以及胰脾疾病的诊治。传统手术组开展复杂肝切除(肝三叶、肝中叶、独立尾状叶)、精准肝叶/肝段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治疗组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腹腔镜半肝、肝段、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等;年完成各类胆道、胰腺肿瘤手术200余例。内镜治疗组开展ERCP取石、鼻胆管引流,胆道恶性肿瘤支架置入、胆道镜取石,超声内镜穿刺活检等手术。介入治疗组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肿瘤介入治疗(TACE)、肿瘤射频消融(RFA),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等微创治疗,建立了外科手术联合内镜、介入、综合治疗为一体的完备治疗体系。

科室科研情况:肝胆胰脾外科医护人员完成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6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在ERCP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方面开展的研究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开展预防性抗凝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ePTFE覆膜支架治疗肝硬化门静脉等方面的研究。

胸心外科

科室概况:胸心外科是省级甲级重点专科、省小儿先心病手术定点单位、重庆两江胸外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内江市胸外科质控中心。长期承担省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及研究生培养工作,拥有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020年全年收治专科病人2500余人次,完成各种手术1200余台,专科门诊数达10000余人次。

科室人员/专业组配置:现共有医师13人,护士24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全科共有11人分别在全国、四川省内江市胸心外科专委会、抗癌协会、医师协会任职。谢晓阳副院长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内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内江市抗疫先进工作者,李季主任获内江市卫健委学科带头人,王毅副主任获内江市十大岗位能手、内江市优秀志愿者称号,李季、王毅先后到美国研修学习。

科室硬件设施:胸心外科开放床位47张,其中ICU病床12张,各种硬件设施配套齐全(多导心电图机1台、除颤仪1台、微量输液泵(注射泵)10台、呼吸机2台、心电监护仪15台)。

科室特长(专攻):

1. 早期肺癌诊断及微创外科治疗;

2. 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胸部疾病(单孔率:95%以上,省内领先);

3.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4. 手汗症外科治疗;

5. 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房、室间隔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7. 心脏射频消融;

8. 肺结节术前定位、肺结节射频消融;

9.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离术。

科室开展技术:

普胸:

1.肺部疾病: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肺减容术;单孔胸腔镜活检术;

2.食管疾病: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胸腔镜食管裂孔疝还纳修补术、胸腔镜Heller手术、充气纵隔镜食管癌根治术;

3.胸膜疾病:胸腔镜脓胸廓清术、胸腔镜胸膜肿瘤切除术;

4.纵隔疾病: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剑突下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

5.胸壁疾病:漏斗胸矫治术、鸡胸矫治术、胸壁肿瘤切除术;

6.其它:微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肺结节术前定位、肺结节三维重建。

心外:

1. 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2. 后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联合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射频消融术。

3.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 大血管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离术。

5. 心脏肿瘤  心脏肿瘤切除术。

科室科研情况:胸心外科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负责省、厅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主编出版了3部学术专著和参编了2部学术专著。“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胸部疾病应用研究”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开展内江市新技术20余项。

教育科研

教育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临床教学培训中心、西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成都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医院长期承担多所院校的临床理论教学及专硕研究生培养任务,同时也接收10余所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习任务。带教老师参加历届讲课比赛成绩优异,培养实习生积极参加实习生临床技能竞赛,多次荣获等级奖项。

科研

科研平台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拥有12个专业基地。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四川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基地、四川省第一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科研成果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立项各级科研项目140余项,开展药物临床试验项目20余项,开展新技术近200余项,授权国家职务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970余篇(SCI收录140余篇,核心期刊收录140余篇),2022年至2024年,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14项、省级继教项目58项。

院内专家

李先华

李先华,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成都医学院兼职教授,市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市呼吸质控分中心业务主任,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他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在李先华的带领下,科室成功创建省级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在2018年省医学重点学科(专科)科技影响力评价综合排名全省第9名,位列全省地市州级医院首位。

蒋鸥

蒋鸥既是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医院的主任医师,擅长恶性肿瘤手术、微创及综合治疗。曾率先在内江市开展肿瘤药敏试验以及开展肝癌胰脏癌的介入治疗等,也曾创造本地区最快出院记录(术后12天)。

蒋鸥先后荣获2007年内江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第9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第12、14批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孙鹏

孙鹏,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外科学,省抗癌协会结直肠专委会委员,曾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进修,擅长胃肠道疑难危重症的外科治疗及复杂肛周疾病、腹壁及腹股沟疝和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

黄小琴

黄小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省预防医学会妇科学肿瘤分会会员、市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常委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重医附一院进修,擅长妇科肿瘤、宫颈疾病盆腔脏器脱垂、更年期保健等妇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及腔镜手术。

妇科领域,黄小琴更为人熟知的标签是四川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内江市专家库成员。在内江医学界乃至省内地市州级医院,她创造了多个率先:率先开展妇科宫腔镜诊治技术、妇科日间手术,率先在省内地市州级医院首批创办更年期门诊,率先在本地开展妇科学恶性肿瘤和更年期疾病的多学科(MDT)治疗。

黄小琴先后到边远地区支援三次。其中,2009年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医院支援,当地医疗条件极差,工作开展极其困难,她不畏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她给当地带去了自然分娩第二产程的规范处理,产后大出血的规范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抢救等。2019年到达州开江县医院支援,给当地带去了腹腔镜技术,盆腔脏器脱垂的技术。在支援期间,她规范临床医疗诊疗流程,大大提升了当地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此外,黄小琴还经常到内江各基层医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查房、业务指导,提升基层医院妇科诊疗水平。

奖项资质

奖项

资质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2018年07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具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证书编号:909)。2020年11月,在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上完成机构备案工作(备案号:药临床机构备字2020000782)。2019年,在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上完成机构备案工作(备案号:械临机构备201900051)。医院备案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1个(肿瘤学)、器械临床试验专业组4个(检验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

领导团队

相关事件

2025年1月12日,四川内江一楼体外墙脱落砸到人,内江市第一人名医院回复:确实有人被瓷砖砸到送到医院,脑袋、手上、腰上都有出血,米姓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首页.2025-01-13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江市人民政府.2025-01-13

医院概况.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直属附属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2025-01-13

院内领导.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点赞!200名个人、99个集体被表彰为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2

麻醉科.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妇科.妇科.2025-01-13

产科.产科.2025-01-13

内分泌科.内分泌科.2025-01-13

普外科(肝胆胰脾).内江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胸心外科.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学习强国】【名家】李先华:“呼吸”之间的铿锵坚守.【学习强国】【名家】李先华:“呼吸”之间的铿锵坚守.2025-01-13

蒋鸥:使命在肩永不忘 仁心妙手传星火.内江头条.2025-01-13

孙鹏.孙鹏.2025-01-13

普外科(胃肠)小儿外科.普外科(胃肠)小儿外科.2025-01-13

黄小琴.黄小琴.2025-01-13

【医路风华】 巾帼建功标兵黄小琴: 妙手医身话疗医心,她是患者口中“值得信任”的妇科专家.【医路风华】 巾帼建功标兵黄小琴: 妙手医身话疗医心,她是患者口中“值得信任”的妇科专家.2025-01-13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名单.中国青年报.2025-01-13

点赞!200名个人、99个集体被表彰为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账号.2025-01-13

直击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④:350个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出炉.四川新闻网.2025-01-13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授予王琪等10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刘佳等100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成都黄大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等50个单位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的决定.四川妇联网.2025-01-13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01-13

网传楼体外墙脱落砸到人。医院:确实有人被砸伤,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今日头条.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