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
沙州,古代行政区划,十六国前凉置沙州,治所在今敦煌市,辖敦煌、晋昌、高昌国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之后,西秦、北凉设有沙州,还有南梁册封吐谷浑、阴平国也有沙州名号。李渊武德五年(622年)改瓜州县为西沙州,李世民贞观七年(633年)改西沙州为沙州,治所在敦煌县。安史之乱后,沙州归吐蕃。李忱后,沙州归义军收复,归义军的治所记载沙州。
历史沿革
晋朝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文王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设置为沙州,州治在敦煌。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武德五年(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改为沙州。李适建中二年(781年)沙州陷吐蕃。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归唐,大中五年(851年)建归义军节度于沙州。后张姓宗族内乱。其孙张承奉嗣节度使,叛唐自立“西汉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此时回鹘也控制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金山国”为打通东西交通,与回鹃交战,结果一败涂地。后回鹘攻打沙州,张承奉难以抵挡,只好投降。后梁干化三年(914年)旧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长史曹议金取代节度使地位,统领瓜、沙二州。宋景佑年间沙州为西夏占据。
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元至元十二年(1277年)立沙州,旋升沙州路,后升为沙州总管府。隶属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沙州卫。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市被吐鲁番市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
清康熙后期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1725年)建沙州所,次年升卫,采川陕总督岳钟琪奏,以甘肃省(包青海部分)56州县移民至党河两岸屯垦,以原县冠名敦煌县,隶安西直隶州。
民国初敦煌县属甘肃省边关道、安肃道,后隶甘肃省第7行政区。
1949年解放后属酒泉专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
敦煌市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隶属甘肃省酒泉市管辖。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敦煌市辖5个镇、4个乡:沙州镇、肃州镇、莫高镇、转渠口乡、七里镇、月牙泉镇、郭家堡乡、黄渠镇、阳关镇;国营敦煌农场、青海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市政府驻沙州镇,敦煌市四周皆为沙漠戈壁包围,位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端边缘。沙漠地带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大,地面缺少经常性流水,植物稀少矮小症,为风沙地貌。沙漠多集中在鸣沙山地带和党河两岸及其下游地带。地面物质主要由沙粒构成,地表覆盖大片流沙,广布沙丘,在风力推动下沙丘移动,往往造成严重危害。全市有沙漠765万多亩,占总面积的16.36%,所以敦煌又有“沙漠绿洲”之称。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脉,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荒原,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市,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
史料记载
沙州,炖煌。中府。开元户六千四百六十六。乡十三。
禹贡武威郡之域。古戎地也,左传所谓“充姓之戎,居于瓜州县”,注云“在今敦煌”,是也。刘彻元鼎六年,分酒泉市置敦煌郡,今州即其地也。前凉张骏于此置沙州,盖因鸣沙山为名。流沙即居延泽也。以西胡校杨宣为刺史,后三年宣让州,复改为敦煌郡。凉武昭王初都于此,后又迁于酒泉。后魏太武帝于郡置敦煌镇,刘庄罢镇立瓜州,以地为名也,寻又改为义州,庄帝又改为瓜州。隋大业三年,又罢州为敦煌郡。隋末丧乱,陷于寇贼,武德二年西土平定,置瓜州,五年改为沙州,建中二年陷于西蕃。皇朝以敦煌市为炖煌。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东南至上都三千七百里。东南至东都四千五百六十里。东至瓜州县三百里。西至石城镇一千五百里。西至吐蕃界三百里。北至伊州七百里。
管县二:炖煌,寿昌。
炖煌县,上。郭下。本汉旧县,属敦煌郡。宇文邕改为鸣沙县,以界有鸣沙山,因以为名。隋大业二年,复为敦煌。敦,大也。以其开广西域,故以盛名。
三危山,在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即此山也。
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县南七里。今按其山积沙墓为之,峰峦危峭,逾于山石。四面皆为沙,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隋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
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
县泉水,在县东一百三十里。出龙勒山腹,汉将李广得伐大宛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即此也。水有灵,车马大至即出多,小至即出少。
盐池,在县东四十七里。池中盐常自生,百姓仰给焉。
寿昌镇,中下。东至州一百五里。本汉龙勒县,因山为名,属敦煌郡。宇文邕省入鸣沙县区。隋大业十一年,于城内置龙勒府,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
龙勒水,在县南一百八十里龙勒山上。李陵发兵至遮虏障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所见即此水。
阳关,在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兰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谓之南道,西趣楼兰、莎车县。北魏当于此置阳关县,周废。
玉门故关,在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谓之北道,西趣车师前庭及疏勒国。此西域之门户也,班超在西域上疏曰:“臣幸得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恐后代谓臣没西域,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本田思域!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即此是也。
豆卢军,神龙元年置,在州城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