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仁和区

仁和区

仁和区是中国攀枝花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四川省南部,东临会理市盐边县,南靠云南省永仁县,西邻云南省华坪县,北接盐边县。仁和区总面积1727.0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26.67万人。区政府驻地仁和镇,距离攀枝花市政府13千米。

仁和区成立于1973年2月22日,寓意为“仁义道德、和衷共济”。1973年建区时,原属大河区、大田区、玉泉区、金江区四个行政区。1981年8月7日,原郊区更名为仁和区;1987年3月4日,原渡口市仁和区更名为“攀枝花市仁和区”。

截至2018年,仁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4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5亿元。2020年,仁和区实现GDP228.6亿元,其中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966元和20898元。

仁和区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近年来,仁和区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2年11月1日,仁和区与中国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历史沿革

仁和区境域,秦汉时由中央政权所设郡县管辖。

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到宋、除属中央政权所设州县治理外,曾长期为南诏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方政权割据。

元朝,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黎溪、柏兴、北胜各州所辖。

明朝,分属四川省会川卫、盐井卫和云南省姚州、北胜州

清朝,仍跨四川和云南两省,分属四川宁远府、云南楚雄府所辖州县。

民国废州、府,属四川省会理、盐边县和云南省大姚县(后析出永仁县)、华坏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域仍跨两省4县;会理市第八区(红格);盐边县第五区(同德)、第六区(务本);永仁县第三区(大田)、第四区(仁和);华坪县三阳区。1965年12月31日,将云南、四川省两省4县划人的43个公社,建置黄河、大田、金江、玉泉4个行政区;1973年2月,将四个行政区组建成东区、西区、郊区3个县级市辖区;1981年8月7日,郊区更名为仁和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仁和区地处攀西大裂谷,位于川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06′-26°47′、东经101°24′-101°56′之间。东临会理市,南接云南省永仁县,西靠云南省华坪县,北连盐边县。幅员面积为1727.0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9451万平方米。

地质地貌

地质

仁和区位于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出露的地层较全,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最发育,新生界分布少而零星。其中,中生界的沉积岩分布在务本、宝鼎山和保安营一带。自晋宁区期到燕山期,有花岗石岩浆的入侵,形成各个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岩体,主要分布在仁和区的木棉、巴斯箐、红格及米易县的白石岩、撒莲等地。

地貌

仁和区地势总体呈西北-东南倾斜,以山地为主,境内的平地乡师庄(海拔937米)为攀枝花市海拔最低点。

气候

仁和区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小气候呈复杂多样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全区分为三个垂直气候带: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为干热河谷性气候,海拔1500米至2200米为暖润低中山气候,海拔2200米以上的中山顶部为冷湿中山气候。气温日变化大,年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0.3℃。年降雨850毫米左右,四季不分明而干雨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全年2300-2700小时),太阳辐射强(578-628千焦/平方厘米),蒸发旺盛。一般最热月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干季,无霜期为300天以上。

河流水系

仁和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河流主要有金沙江宁河区等。

金沙江从仁和区太平乡干箐沟口进入攀枝花市境,东流再向南流至平地乡的师庄出市境;安宁河在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交界处的河口(在弯滩以下2.5公里)汇入雅砻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一)耕地9687.41公顷(14.53万亩)。其中,水田3479.57公顷(5.22万亩),占35.92%;水浇地172.66公顷(0.26万亩),占1.78%;旱地6035.18公顷(9.05万亩),占62.30%。大龙潭彝族乡啊喇彝族乡布德镇同德镇平地镇金江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79.04%。

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9687.41公顷(14.53万亩),占全区耕地的100%。

位于年降水量800mm以上(含800mm)地区的耕地9687.41公顷(14.53万亩),占全区耕地的10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43.18公顷(0.51万亩),占全区耕地的3.5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066.73公顷(1.60万亩),占11.01%;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371.29公顷(6.56万亩),占45.12%;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668.61公顷(4.00万亩),占27.55%;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237.60公顷(1.86万亩),占12.78%。

(二)园地37015.77公顷(55.52万亩)。其中,果园36642.48公顷(54.96万亩),占98.99%;其他园地373.29公顷(0.56万亩),占1.01%。园地主要分布在仁和镇布德镇、前进镇、大龙潭彝族乡平地镇、太平乡、金江镇,占全区园地的67.52%。

(三)林地104734.84公顷(157.10万亩)。其中,乔木林地74662.17公顷(111.99万亩),占71.29%;竹林地86.13公顷(0.13万亩),占0.08%;灌木林地20877.05公顷(31.32万亩),占19.94%;其他林地9109.49公顷(13.66万亩),占8.70%。林地主要分布在太平乡、啊喇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平地镇大田镇仁和镇,占全区林地的63.83%。

(四)草地3733.51公顷(5.60万亩)。其中,其他草地3733.51公顷(5.60万亩),占100%。草地主要分布在太平乡、大龙潭彝族乡、前进镇、布德镇、平地镇,占全区草地的75.18%。

(五)湿地287.48公顷(0.43万亩)。其中,内陆滩涂287.48公顷(0.4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龙潭彝族乡、平地镇,占全区湿地的83.46%。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756.31公顷(11.63万亩)。其中,城区用地2460.76公顷(3.69万亩),占31.73%;建制镇用地163.39公顷(0.25万亩),占2.11%;村庄用地4414.11公顷(6.62万亩),占56.91%;采矿用地695.20公顷(1.04万亩),占8.9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85公顷(0.03万亩),占0.29%。

(七)交通运输用地3646.59公顷(5.47万亩)。其中,铁路用地223.80公顷(0.34万亩),占6.20%;公路用地1225.23公顷(1.84万亩),占33.58%;农村道路1950.62公顷(2.93万亩),占53.47%;机场用地242.93公顷(0.36万亩),占6.57%;港口码头用地0.27公顷;管道运输用地3.74公顷(0.01万亩),占0.18%。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100.33公顷(6.15万亩)。其中,河流水面1608.36公顷(2.41万亩),占39.23%;水库水面1230.62(1.85万亩),占30.01%;坑塘水面734.74公顷(1.10万亩),占17.92%;沟渠372.05公顷(0.56万亩),占9.07%;水工建筑用地154.56公顷(0.23万亩),占3.77%。金江镇大龙潭彝族乡、太平乡、仁和镇、大田镇水域面积较大,占全区水域的68.64%。

矿产资源

至2012年,仁和区境内共发现矿产20余种,主要有铁、钛、、铜、铅、锌、、锡、金、铂、钯、铍、黄铁矿花岗石、大理石灰岩、粘土、石墨、磷、蛭石、煤、砚石、油岩等。矿产共有63处,属大中型矿床17处。

生物资源

至2012年,仁和区境内有野生动物近百种。主要有猕猴鳞甲目、麝、红腹角雉水獭亚科猫头鹰、老鹰、松鼠、兔、野猪、黄鸳、黑枕黄鹂喜鹊鹧鸪野鸭翠鸟科、画眉等。

有野生植物资源130科,372属,546种。主要有苏铁椴树、银杏、木梓树肉桂杜仲天麻厚朴、何首乌、续断、黄苓、龙胆、牛膝、紫草皮、天门冬等。

(资料来自攀枝花市情网等网站,从中挑选分布在仁和区的物种,归纳而成的。)

行政区划

至2018年,仁和区下辖8个镇、6乡和1个街道。

乡镇级行政单位分别为: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镇、同德镇、大田镇、平地镇、福田镇、金江镇、前进镇、布德镇、总发乡、太平乡、务本乡、中坝乡啊喇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攀枝花市调整东区等4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关于仁和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1)撤销总发乡,将原总发乡和大河中路街道大河南路社区炳仁路中心线以南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仁和镇管辖,仁和镇人民政府驻土城街87号。

(2)将仁和镇花城社区、老街社区炳仁路中心线以北和前进镇渡口村大河中心线以东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河中路街道管辖,大河中路街道办事处驻攀枝花市大道南段817号。

区划详情

2020年辖1街、8镇、5乡:

人口民族

人口

至2012年末,仁和区户籍人口为22.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8万人。常住人口为26.35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2021人,死亡人口11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1‰。

民族

至2012年,仁和区境内有28个少数民族,分别为彝族傈僳族傣族回族苗族白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纳西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土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水族普米族黎族羌族哈萨克族佤族拉祜族仡佬族鄂伦春族

政治

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军

经济

综述

2022年仁和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57.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9亿元,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2%,拉动经济增长0.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4.93亿元,增长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2%,拉动经济增长1.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7.38亿元,增长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7%,拉动经济增长1.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13.2:56.8:30调整为13.8:56.2:30。

第一产业

2017年,仁和区实现烤烟种植1.67万亩,收购烟叶4.13万担;实施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专项资金试点项目,建成粮食生产基地8万亩,蔬菜基地5万亩,水果基地16万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农田、果园、农房、水利设施等“9.19”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

12条重点河流实行县级河长制管理。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渠系工程100处、高效节水面积达0.81万亩,新建堤防6.8公里。栗树湾水库纳入国家“十三五”中型水库建设规划。

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6.6万吨,同比增长0.5%;蔬菜总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4.6%;肉类总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2.3%;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4.1%。

第二产业

2017年,仁和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83亿元,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4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8.5亿元,同比增长13.3%;钒钛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67.3亿元,同比增长22.7%;钢城(集团)仁和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93.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其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6%;钒钛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7.1%。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完成全区技术更新改造投资42.564亿元。完成全区工业投资44.9645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8.32%。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40.3%。改造、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3个。开展地条钢集中整治20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5份。实施年度重大工业项目3个:年产10万吨石墨矿资源综合利用中高碳石墨生产线;润莹齿轮20万台/年汽车变速箱生产线;中国重汽攀枝花市重型矿用车生产线。

第三产业

2017年,仁和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5.45亿元,增速8.3%,完成统计入库企业12家。完成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21个,总投资约103.87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项目1个;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项目5个。成功申报四川省现代传统商贸流通转型升级重点示范区,获得省商务厅500万元资金支持。

2017年成功举办仁和庙会、普达灯光节、务本桃花节等节庆活动,吸引20万余人参与,实现经济收入1750余万元,接待游客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1.16%,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5.7%;同时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长春站”、“川货2018川货新春大拜年北京站”、2017年中国西部博览会进出口展览等大型活动11次,仁和参展企业总成交额约3800万元,其中现场成交约300万元,达成意向性协议3500万元。

2022年,仁和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59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7亿元。全区共有AAA级旅游景区3个,AA级旅游景区3个,星级饭店1个。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7.0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2.15亿元。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8.03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8.88万户。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6.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86亿元,增长17.8%。

文化

地方特产

苴却砚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主产于仁和区。1909年,曾在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中荣获金奖;2011年7月12日,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坝草莓

中坝草莓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中坝乡。中坝草莓果型好、颜色好、抗病力强、亩产量高、收获期长。

大田石榴

大田石榴主产于大田镇,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1993年,在北京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攀枝花芒果

攀枝花芒果主产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及盐边县米易县,具纤维少、味甜、组织细密等特点。2009年,“攀枝花”牌商标成功申请国际注册,并获得GAP认证,取得欧洲市场准入证。

特色小吃

平地里颇彝族菜

平地里颇彝族菜以高寒山野菜、生态土猪黑山羊为原材料制作而成,代表菜主要有彝家九大碗、烤全羊坨坨肉等。

中坝牛肉宴

中坝牛肉宴是回族传统风味菜肴,属清真牛肉系列。代表菜主要有全牛宴三巴汤牛肉火锅等。

布德黄焖鸡

布德黄焖鸡选用生长期在半年左右的草鸡制作而成。制作过程为:宰杀洗净砍成块状后,放入热锅,配以白酒,精盐,麻栗坡草果、八角、大蒜、干红辣椒,酱油等佐料,用猛火使其沸腾后,再用文火慢煮。

交通

2017年,仁和区实施在建改善提升工程项目共计7个,已完成2个项目,完成里程26.6公里,完成投资4190万元。中坝至啊喇公路改善提升工程完成一期工程混凝土路面6.5公里,完成投资600万元,二期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岔官路后段6.3公里完工,完成投资390万元;布德至格里坪镇改善提升工程13.8公里全部完成,完成投资900万元;啊龙路(大田至大龙潭段)改造工程,完成投资400万元;岔官路(S214至乡镇府段)改善提升工程,开始施工图设计;太平至福田改善提升工程太平段(金沙电站库周交通工程),完成投资1900万元。2016年至2017年下达撤并建制村项目共有10个(2017年计划下达6个),完成项目7个,完成里程44.7公里,完成投资930万元。安保工程共完成县、乡道安保工程建设35.47公里,完成投资900万元。

火车南站站前枢纽、站前环线、站前排洪设施项目全面完成征拆工作并交地;火车南站周边项目建设(总源路、总乐路、迎宾大道)征拆协议全部签完。

社会

教育事业

2017年,仁和区有义务教育学校23所(其中:小学14所,初级中学7所,省二级示范性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村小教学点38个。有独立建制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企业办园1所,民办28所),乡镇中心学校附设幼儿园13所,村小教学点学前班26个。

文化事业

2017年,仁和区推进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总分管制建设,完成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区政务服务中心、武警攀枝花市支队一中队、武警攀枝花市森林大队4个馆外阅读点建设,配备图书8600册,电子借阅机2台。创作优秀文化作品,开展“歌唱仁和”词、曲创作,先后面向社会征集《仁和姑娘》、《请到美丽仁和来》等10首词作品。编创《走在山水间》、《龙行甘露》、《当时只道是寻常》等群众性舞蹈。完成《看见迤沙拉》旅游剧8个节目的创作、编排、排练、服装制作。举办“畅享幸福这里仁和”系列节目文化活动,开展苴却砚文化中国艺术节、“四方论砚”、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等44场次,其中大型活动7场次,小型活动37场次。组织书法、美术展览2次,累计展出作品300余幅。组织区级媒体,联合市文艺创评室对仁和区十个省级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专访,深入挖掘故事,选塑典型,在仁和区电视台推出《第一书记扶贫记》大型系列专题报道,并创作同名小品和快板舞。

科技成果

2017年,仁和区获省、市立项支持科技项目12个,其中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9个,筛选和包装省、市级科技申报项目22个。全年申请专利254件,其中发明专利101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0项,新增产值5.1亿元。市级科技成果登记15项。

医疗卫生

2017年,仁和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1个,医疗保健机构共有病床668张,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5张。卫生技术人员94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7人。

旅游

大黑山森林公园

大黑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由林海、天峻石林、龙洞、舍身崖、观音崖、桃花园、乌拉天国、朱德智结草莽英雄雷云飞的原址等50余个景点组成。

宝鼎生态旅游区

宝鼎生态旅游区位于仁和区太平乡境内,离仁和30公里,距市中心36公里,是以森林自然景观和亲近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风景区。

宝兴山生态旅游区

宝兴山生态旅游区内有连续跌水瀑布群,有妖怪洞、蟒蛇、银洞等溶洞;有观音庵、大日如来庙、雷祖庙、龙王庙、太阳神庙、土祖庙、山神庙等大小7座庙宇的遗址。

合作交流

2022年11月1日,仁和区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获得荣誉

2020年3月31日,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8日,被授予“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2021年1月19日,入选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

2021年1月18日,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2月,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参考资料

攀枝花市仁和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2024-08-21

人文.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2024-08-21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2024-01-03

历史.www.screnhe.gov.cn.2020-03-13

地理.www.screnhe.gov.cn.2020-03-13

攀枝花市仁和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2022-06-10

仁和区政府网简介.www.keyunzhan.com.2020-03-13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2024-01-03

社会.www.screnhe.gov.cn.2020-03-13

大黑山.www.screnhe.gov.cn.2020-03-13

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丨仁和区与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头条-仁和区融媒体中心.2022-11-02

2019年度四川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出炉 22地上榜_新浪四川_新浪网.新浪四川.2021-05-29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1-05-29

直击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四川新闻网.2021-05-29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1-01-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1-01-29

2020年度四川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出炉-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05-29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