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土鳖虫

土鳖虫

土鳖虫,中药名,别名地鳖虫、土元、地乌龟、蟅虫。其基原是地鳖蠊科地鳖属昆虫地鳖(Eupolyphaga 中华缺翅虫)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的雌虫干燥体。主要产自中国的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等省。

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厘米,宽1.2-2.4厘米。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已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背部紫褐色,有光泽,腹面红棕色。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冀地鳖长2.2-3.7厘米,宽1.4-2.5厘米;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每个斑块上有一小点。土鳖虫以完整、体肥、色紫褐者为佳。地鳖优于冀地鳖

土鳖虫性寒,味咸;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其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土鳖虫含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以及谷氨酸β-氨基酸天门冬氨酸乙酸乙酯樟脑尿嘧啶,生物碱,砷、铁、铜等。孕妇禁用。

来源

原动物

地鳖蠊科地鳖属昆虫地鳖或冀地鳖。

药用部位

地鳖(Eupolyphaga 中华缺翅虫)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的雌虫干燥体。

产地

中国的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等省。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捕捉土鳖虫,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状

地鳖

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厘米,宽1.2-2.4厘米。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已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背部紫褐色,有光泽,腹面红棕色。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

冀地鳖长2.2-3.7厘米,宽1.4-2.5厘米;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每个斑块上有一小点。

鉴别优劣

鉴别

土鳖虫粉末灰棕色。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直径5-32μm;刚毛棕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长12-270μm,直径10-32μm,有的具纵直纹理。横纹肌纤维无色或淡黄色,常碎断,有细密横纹,平直或呈微波状,明带较暗带为宽。

取土鳖虫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土鳖虫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二氯甲烷丙酮(5: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晒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杂质:不得过5%(通则2301)。

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3.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黄曲霉毒素:照真菌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

取土鳖虫粉末(过二号筛)约5g,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其中,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测定,计算,即得。

土鳖虫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含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的总量不得过10μg。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0%。

药性

土鳖虫性寒,味咸;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土鳖虫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其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临床应用

1.脑梗死:消栓复元汤:黄芪30克,当归、香果环毛蚓、红花、金钱蒲、水蛭各10克,丹参30克,土鳖虫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2.血管性头痛:当归、炮穿山甲、土鳖虫、葛根、地黄、川芎各10克,三七5克,地龙20克,细辛3克,芍药15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3.类风湿性关节炎:当归15克,黄芪15克,桑寄生30克,乌梢蛇30克,熟地黄15克,虿尾虫6克,土鳖虫6克,蜈蚣2条,白芍15克,入地金牛15克,三七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4.银屑病紫草青蛤粉、土鳖虫、蝉蜕、牡丹皮、半夏、陈皮、黄连厚朴各10克,环毛蚓地肤子白鲜皮、当归各15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5.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块消:赤芍药黑三棱莪术桃仁、郁金、鸡内金各10克,红藤20克,败酱15克,土鳖虫6克,水煎,高位灌肠,每日一次。

配伍应用

1.土鳖虫配自然铜:土鳖虫功能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自然铜功能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两药伍用,活血祛瘀,续筋接骨之功增强。适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为伤科常用药。

2.土鳖虫配大黄:土鳖虫功善破血逐瘀;大黄功善活血祛瘀。两药伍用,破血逐瘀销癥功效显著。适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给,积聚痞块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土鳖虫含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以及谷氨酸β-氨基酸天门冬氨酸等;芳香油类有萘,乙酸乙酯樟脑等;尿嘧啶,生物碱,砷、铁、铜等无机化合物元素。

药理作用

扩张血管;提高心肌和脑对缺血的耐受力;抗凝血药;降血脂;抗肝损伤等。

古代应用

1.治折伤,接骨:土鳖虫焙存性,为末,口服。(《医方摘要》)

2.治小儿脐赤肿或脓血清水出者:干土鳖虫火煅为灰,研末,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土鳖虫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可单用研末调敷,或研末黄米酒冲服;临床常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等同用,如接骨紫金丹(《杂病源流犀烛》);骨折筋伤后期,筋骨软弱,常配续断、杜仲等药用,如壮筋续骨丸(《伤科大成》)。

4.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土鳖虫入肝经血分,能破血逐瘀而消积通经,常用于经产瘀滞之证及积聚痞块。治血瘀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常与大黄、桃仁等同用,如下瘀血汤;治干血成劳,经闭腹满,肌肤甲错者,则配伍大黄、水蛭等,如大黄䗪虫丸(《金匮玉函要略方》);治积聚痞块,常配伍北柴胡、桃仁、鳖虫等以化瘀消癥,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5.重舌木舌:土鳖虫味咸入血,能逐瘀而凉血消肿,尚可用治重舌木舌之证。治重舌塞痛,可用地鳖虫和生薄荷研汁,帛包捻舌下肿处;治木舌肿强塞口,《太平圣惠方》以土鳖虫五枚,食盐二两,共为末。以水二盏,煎十沸,时时热含吐涎,至瘥乃至。

炮制和储藏

炮制方法

拣尽杂质,以沸水洗净,文火焙干。

储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记载:“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治重舌,木舌,犬口炎,小儿夜啼腹痛。”

2.《神农本草经》称其主“血积癥瘕,下血闭。”

3.《长沙药解》谓“善化瘀血,最补损伤。”

4.《本草经疏》:“治铁打扑损,续筋骨有奇效。乃厥阴经药也。咸能入血,故主心腹血积癥瘕经脉不通诸证,和血而营已通畅,寒热自除,经脉调匀,......又治疟母为必用之药。”

5.《本草通玄》:“破一切血积,跌打重伤,接骨。”

参考资料

中华真地鳖.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12-24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1868).gbif官网.2024-12-24

土鳖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