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
张福锁,1960年10月4日生,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植物营养研究专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院长,国际植物营养委员会主席、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
1982年,张福锁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85年,他获得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硕士学位。1989年10月,他在霍恩海姆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1月回中国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任教。1993年底,张福锁晋升为教授,1994年任植物营养系系主任。1997年,张福锁担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2002年,张福锁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12月,张福锁出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2月,张福锁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学术院长。2017年11月,张福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次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张福锁任名誉院长。2020年8月,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院长聘任仪式在太原举行,张福锁担任学术院长。2023年3月,张福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4年11月,中国生态学学会公布了学会会士当选、增选名单,张福锁当选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会士。
张福锁主要从事植物根际生态调控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重大项目,攀登计划、“973”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等。202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张福锁建议,通过国家政策机制保障、重大科研攻关、示范引领带动等,加快农业绿色低碳科技与机制创新,协同推进农业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关键需求。张福锁在Science、Natur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其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7项。其个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多个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0年10月4日,张福锁于宝鸡市凤翔区横水镇吕村出生,高中就读于凤翔县第五中学——横水中学。1978年2月,张福锁考入西北农业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并于1982年7月毕业。同年9月,张福锁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85年7月毕业,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86年2月,张福锁前往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植物营养学教授赫斯特·马施奈尔。1989年10月,张福锁在霍恩海姆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1月,从霍恩海姆大学博士毕业后的张福锁回到北京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任教,担任讲师。1991年12月,张福锁晋升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副教授。1993年9月,张福锁被选为国际植物营养委员会唯一一名中国常务理事。同年12月,张福锁晋升为教授。1994年,张福锁出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系主任。
1996年8月,张福锁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张福锁被列入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1997年,张福锁出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1999年,张福锁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1年8月,张福锁被推选为国际植物营养委员会主席。同年,他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张福锁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张福锁被选为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8年,张福锁再次被选为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2年12月,张福锁出任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2月,张福锁受聘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学术院长。2014年,张福锁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农业科学奖,同年被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5月,张福锁被安排到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挂职一年。2017年10月,何梁何利基金奖授予张福锁“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农学奖)”,以表彰他在植物营养理论和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1月,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17年院士的增选名单,张福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7月,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张福锁当选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月, 兰卡斯特大学举行仪式,授予张福锁荣誉博士学位。11月27日,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28届院士大会上,张福锁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继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石元春之后第二位当选发展中国家研究院(2004年前名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的教授。
2019年7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张福锁出任名誉院长。2020年8月23日,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院长聘任仪式在太原举行,张福锁受聘担任学术院长。11月15日,沈阳农业大学召开国家生物炭研究院成立大会,张福锁院士受聘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2月1日,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在南京农业大学揭晓,张福锁获奖。2022年6月,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一届中国工程院各学部主任、副主任、常委会成员名单,张福锁担任农业学部第五届常委会副主任。2023年3月,张福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4年11月,中国生态学学会公布了学会会士当选、增选名单,张福锁当选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会士。
学术交流
2018年8月,张福锁一行5人来到四川农业大学,对学校间套作及玉蜀黍属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和示范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交流。张福锁作题为《间套作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以典型的间套作田间现象入题,深入地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间套作团队从这些田间现象分析发现科学问题。2013年12月,张福锁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农业生产中做国际一流的研究工作》的学术报告,并与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20多位年轻教师就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基金申报方面的困惑与张福锁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8年6月11日,张福锁受邀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题为《从根际营养理论到养分管理实践》的学术报告。10月14日,张福锁为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师生作题为“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国土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200余人参加报告会。张福锁开篇结合自己40年前高考的故事和求学经历,勉励同学们要把握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在报告中,张福锁站在国家农业发展层面,分别从三大挑战、三步战略和三大行动三个部分为大家讲述了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在国际有影响力期刊的文章,讲述了粮食生产带来的高额资源环境代价,从而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三步走战略,引领探索科技助农新模式——科技小院。2024年11月6日,张福锁到江南大学调研,与江南大学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研究方向
张福锁一直从事植物根际生态调控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建言献策
2021年9月16日,在2021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上,张福锁发表《创新科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主旨演讲,系统解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江西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为江西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会上,张福锁为“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出谋划策,重点提了四点建议:启动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夯实农业基础;启动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良种、良田、良法融合破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难题;推行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行动,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振兴农业产业;示范推广“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科技小院落地模式,让绿色技术入村入户。
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对此,张福锁建议更大力度推广科技小院模式。他建议完善科技小院政策配套,加强与产业、政府部门、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小院集群发展;设立科技小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专项,鼓励高校夯实科技小院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强化教师指导职责,落实学生常驻,保证小院规范运行;同时建立科学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提高资源的实用性、使用性和适应性。张福锁还建议启动科技小院乡村振兴重大专项。利用科技小院长期驻扎农村和生产一线的优势,推动专家团队与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零距离”深度对接,助力当地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多措并举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注重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农村科普文化活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202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张福锁建议,通过国家政策机制保障、重大科研攻关、示范引领带动等,加快农业绿色低碳科技与机制创新,协同推进农业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关键需求。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福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重大项目,攀登计划、“973”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农业部引项目等。主要成就为:
1.植物适应养分胁迫的根际效应机理研究。揭示了缺铁缺锌条件下,单子叶禾本科分泌麦根酸类植物铁载体的特性、规律及生态意义;揭示了不同生态型植物活化土壤中磷的机制;揭示了生石灰性土壤上玉蜀黍属/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之机理;证明在间套作系统中,地上部光温热和地下部土壤养分空间有效性的提高及根际生态效应对提高作物产量的贡献同等重要。
2.土壤/植株动态测试优化推荐施肥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提出依据作物根系生长动态实时调控土壤供氮层次和能力的思路;研究并提出了氮素实时实地监控、磷钾实地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的施肥策略,大大提高施肥的针对性;提出以播前土壤硝态氮测试确定氮素的基肥用量、以作物关键生育期植株硝酸盐测试确定氮素追肥量、以优选肥料效应模型控制全生育期氮肥总量,实现了施肥总量及不同生育阶段优化分配的有机结合;成功地解决了田间土壤硝态氮快速测试技术难题,使土壤速测和植物快速诊断技术有机结合,突破了施肥总量控制与作物不同生育期实时监控相配合的技术难关,形成了土壤/植株动态测试优化推荐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并提出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新思路,使施肥的增产、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相结合,为高产优质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该成果于1996年至2002年在北京、河北省、陕西省、云南省等省市的小麦、玉米和油菜等旱地作物应用,示范面积537.9万亩,节约纯氮16105吨,增产11026万千克,增收节支13618万元,达到了节肥、增效、高产、改善品质和环保的目标。
截至2025年3月,张福锁在Science、Natur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其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7项。
张福锁自2009年起,带领师生每年300多天扎根农村一线,先后在曲周县和广宗县、梨树县和通榆县、内蒙古自治区武川、陕西洛川、新疆和田、云南镇康等地的贫困和低收入村创建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新模式。经过10年努力,先后在中国25个省区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覆盖45种作物产业,示范面积上千万亩,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与42家合作社和企业紧密合作,推广应用技术5.66亿亩,增加粮食生产3300 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 万吨,增收节支793亿元。
科研项目
注:表格仅列入部分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注:表格仅列入部分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张福锁发现国内高校教育中基础科学与技术应用存在脱节。结合德国留学的经历,他认为,科学一定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农业大学开始把学生的培养放到农村,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再根据学到的专业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截至2023年11月,张福锁培养出博士生76名、硕士生42名。
个人作品
学术论文
注:以上仅列入部分学术论文作品。
出版书籍
注:以上仅列入部分书籍作品。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科技奖项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张福锁的成才之路和他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他的少年时代,正是“文革”中“读书无用论”泛滥的时候。他父亲是合作医疗站的赤脚医生,对子女的学习格外重视,父亲认为读书可以明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那个时候没有书读,父亲给他订了《红旗》杂志叫他读,叫他写心得体会和笔记。还叫他读《赤脚医生手册》,每天晚上出题,第二天作出书面回答。为此,他抄写了好几本笔记,不仅练了字,还学了不少医学知识。这些,为他后来的高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的考试时间是7月20日至22日。考场在县城,张福锁第一次来到离家近20公里的凤翔县城,住在同学父亲单位的宿舍。哥哥张锁劳也参加了高考,所不同的是,张锁劳在横水镇第二中学当民办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带队老师又是高考学生。后来,高考结果出来了,兄弟俩都考上了。张锁劳考了322分,被录取到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张福锁考了329分,是横水中学第一名,被录取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农化系。
人物评价
张福锁教授是世界植物营养领域的权威。他的研究改善了土壤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性,提高粮食生产,优化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他在中国培养了新一代农业科学家,提高了全世界农民的生产力。(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评审委员会主席MauriceMoloney 评)
张福锁作为中国著名植物营养研究专家,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长期致力于土壤肥料知识、农业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和农业理念的宣传普及,实现了科普与扶贫、科普与扶智的有机结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评)
张福锁回国后,沿着中国农业大学前人的脚步,带领学院师生在全国多地农村开展农业试验,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努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
张福锁院士心系三农,长期驻扎农村一线,倾力投入脱贫攻坚,为脱贫增收、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澎湃新闻 评)
老骥伏枥步未歇,余热生辉映初心。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张福锁正带领科技小院的农业英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凝心聚力练就兴农本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奋斗在路上。(农民日报 评)
参考资料
张福锁.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5-03-10
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档案与校史.2025-03-10
张福锁.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重点管理实验室.2025-0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九号).中国政府网.2025-03-11
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院长聘任仪式在太原举行.晋城市人民政府.2025-03-11
张福锁教授受聘资环学院学术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5-03-10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0
张福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0
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4-02-21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3-10
张福锁院士:加快农业绿色低碳科技与机制创新.新浪网.2025-03-11
[敬业奉献]张福锁:帮扶队伍生根“科技小院”.首都文明网.2025-03-10
张福锁.中国工程院.2025-03-10
张福锁院士忆高考:走出塬上 立地顶天.头条.2025-03-10
张福锁 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 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03-10
科学网—海归农业专家张福锁:选择属于自己的土壤.科学网.2025-03-10
人物|张福锁:砥砺前行 探寻绿色发展路.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0
张福锁.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2025-03-10
盟员张福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盟员张福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5-03-10
北京市启动第三批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工作.人民网.2024-01-22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举行.人民网.2025-03-10
张福锁院士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1
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农业大学成立国家生物炭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0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揭晓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头条.2025-03-10
新一届中国工程院各学部主任名单公布 张伯礼任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今日头条·八百理.2022-06-21
著名学者、中国农大张福锁教授一行来校考察交流.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1
学术讲座预告:06月11日 8:30,张福锁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从根际营养理论到养分管理实践.学术讲座预告:06月11日 8:30,张福锁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从根际营养理论到养分管理实践.2025-03-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江西农业大学.2025-03-11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一行来校调研.江南大学新闻网.2025-03-11
创新科技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院士张福锁为江西乡村振兴献策.今日头条.2025-03-11
张福锁代表:更大力度推广科技小院模式.百家号.2025-03-11
海归农业专家张福锁:选择属于自己的土壤.中国新闻网.2025-03-11
10年发表6篇Nature/Science等, 中国农大张福锁课题组在农业生产实践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1
环境胁迫与植物根际营养.豆瓣读书.2025-03-11
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豆瓣读书.2025-03-11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概论.豆瓣读书.2025-03-11
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豆瓣读书.2025-03-11
协调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豆瓣读书.2025-03-11
根际生态学.豆瓣读书.2025-03-11
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豆瓣读书.2025-03-11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豆瓣读书.2025-03-11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获“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中国农业农村部.2025-03-11
关于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人选的公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25-03-10
关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10月16日报告会的通知.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中心.2025-03-10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揭晓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中国新闻网.2025-03-10
重磅揭晓!这10人当选“2020北京榜样”年榜人物.重磅揭晓!这10人当选“2020北京榜样”年榜人物.2025-03-10
张福锁:从凤翔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今日头条.2025-03-11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揭晓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今日头条.2025-03-10
张福锁院士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澎湃新闻.2025-03-11
张福锁:让科技小院扎根乡土中国.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