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农科大学创办之初设立的农艺化学门,后历经演进与调整,于1992年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995年,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历史沿革

1905年,农科大学创办之初,设立农艺化学门。

1946年,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成立的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成立。 

1992年6月27日,北京农业大学的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995年,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系,开设4个本科专业。   

学科体系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资源环境学科群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态学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土地资源管理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高校一流专业1个。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环境科学

北京市高校一流专业:生态学 

师资队伍

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教授52人,副教授63人,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农业农村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12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野外实验站,3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校级野外基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野外实验站: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桓台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科研成就

据2020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0余项。2008年以来,在《科学》《自然》上发表文章5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ature》子刊多篇。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