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运动型多功能车),全称为Sport Utility Vehicle或Suburban Utility Vehicle,是既有轿车的舒适又保留了越野车的越野功能的一种车型,这类车型有着高载货能力、强大的越野性能、出色的标准安全功能和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天气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家庭、商务和其他的特殊用途。
SUV 起源于美国,SUV 的前身是由旅行车(Station Wagon)和JEEP(Jeep)经过近 30年的混合演变,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形成的。诞生于1935年的雪佛兰suburban是世界上公认的SUV鼻祖;而20世纪80年代的Jeep切诺基是真正现代意义SUV的开创者;随着1990年老威廉·福特打造的探险者出现,SUV成为美国与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种类,并于21世纪开始了多元化发展。随着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浪潮,SUV又逐渐想着新能源方向转型,并出现了纯电动、氢能源和混合动力等类型。
SUV可根据结构特点,分为硬派SUV和城市(休闲)SUV;也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家用SUV、商用SUV和特殊用途SUV。而不管是哪一类SUV车型,其一般都由动力系统、底盘、车身和电器系统组成。其中,底盘和动力系统是SUV的核心部件,可提升SUV的实用性、功能性和通过性。2022年,SUV车型的中国销量达985.17万辆,占整个汽车市场的45.7%;在未来,SUV将主要朝着智能化和环保等方向发展。
简史
SUV的诞生
在20世纪初世界正面临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军队需要一种能够在各种恶劣地形和环境中行驶的多功能车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SUV的前身——军用越野车辆应运而生。在二战期间,军用越野车辆成为盟军和轴心国军队的重要工具。吉普牧马人(JEEP Wrangler)作为一种轻巧、坚固且在恶劣条件下表现出色的车型,成为美国军队的主力越野车。它在战场上展现了其越野性能,而被认为是SUV历史上的经典之一。战争结束后,二战的胜利国家迎来了经济的快速复苏。许多退伍军人带回了在战场上亲身体验的军用越野车辆的好感。这促使汽车制造商将这种越野能力强大的车型引入民用市场。吉普牧马人成为了军用越野车辆中最成功的民用版本之一,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向消费者销售。20世纪60年代,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更注重舒适性和家庭使用的SUV。
家用SUV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将SUV的设计重心从军事应用转向更注重舒适性和家庭使用的SUV。例如,日本汽车制造商推出了早期版本的国际旅行全地形车(International Travelall),该车型强调了在城市环境和郊区生活中的实用性。这表明SUV正在逐渐从单一的军事和越野用途发展为更广泛的市场。并且,这些早期家用SUV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强大的引擎和更好的越野性能。而后,SUV开始在北美市场迅速崛起。在这期间,美国汽车制造商推出了一系列大型SUV,成为北美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满足了家庭和消费者对更宽敞、更功能齐全的车型的需求,还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品味。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石油危机引发了对燃油效率的关注,推动了对小型SUV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更紧凑、燃油效率更高的SUV,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其中,车型如雪佛兰刽子手(Chevrolet Blazer)和福特Bronco II等成为小型SUV市场的代表。 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到来,大型SUV开始崭露头角,满足了那些需要更多空间和豪华感的消费者
20世纪90年代,SUV的设计逐渐找到越野性能和城市驾驶的完美平衡。1990年老威廉·福特打造的探险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此后,SUV更是成为美国与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种类,而美国长期以来最畅销的SUV车就是福特探险者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切诺基。1998年,SUV的概念进入中国,推出的SUV车型是由克莱斯勒公司与北汽集团合作生产的小切诺基。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切诺基都成为中国SUV汽车市场绝对的主角。在此之后,SUV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活力、冒险和成功。广告和媒体开始强调SUV的冒险形象,将其定位为城市探险者和家庭的理想选择。这种推广使得SUV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进一步推动了其市场份额的增长。SUV在早期注重其外观和设计的实用性和坚固性;而后逐渐从越野工具演变为更注重豪华和舒适性的交叉型车型;80年代大型SUV强调舒适性、豪华和越野性能的完美结合,使其在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在之后SUV更是成为家庭和商务用途的首选车型。
多元化发展
在21世纪初,SUV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涌现出小型SUV和跨界车型。随着对舒适性和豪华感需求的增加,豪华SUV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各大高端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高性能、豪华配置的SUV,满足那些寻求更为奢华驾驶体验的消费者。车型如奔驰GL系列、宝马X5等成为这一市场的代表。同时,汽车行业开始关注环保和燃油效率,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混合动力SUV。这些车型融合了内燃引擎和电动驱动系统,旨在降低碳排放并提高燃油效率,丰田RAV4混合动力和特斯拉Model X等车型标志着SUV在环保方面的进步。并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SUV开始崭露头角。特斯拉Model Y、奥迪e-tron等车型推动了电动SUV的市场发展,为消费者提供零排放、高性能的驾驶选择。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SUV市场可能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其实SUV的受欢迎程度不仅局限于北美市场,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喜爱SUV的多功能性和多样化设计。这促使各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SUV车型,使其成为许多汽车制造商产品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进入21世纪,SUV市场经历了更加多样化和环保的转变。从小型SUV到豪华跨界车型,以及环保的混合动力和电动SUV,这一时期见证了SUV的不断演变和创新。
发明
SUV(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的复杂过程,并没有一个单一的主要发明人。然而,如果要追溯SUV的根源,我们可以考虑到二战时期的军用越野车辆,其中一款标志性的车型是吉普牧马人(JEEP Wrangler)。
吉普牧马人的设计和影响
吉普牧马人是由美国汽车制造商威利斯公司(Willys-Overland)在二战期间为美军设计和生产的一款军用越野车辆。该车型于1941年首次亮相,有着坚固、耐用的设计和优秀的越野性能。吉普牧马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军事应用上,还在战后成为民用市场的焦点。
没有单一的主要发明人
SUV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多个汽车制造商在不同时期的创新和设计。没有一个特定的人物被认定为SUV的主要发明人。相反,SUV的概念逐渐从军用越野车辆中演变出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从大型越野车到小型SUV,再到豪华SUV和环保SUV。
重要设计师和制造商
在SUV的演进过程中,许多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吉普公司(JEEP)、路易斯·雪佛兰(Chevrolet)、老威廉·福特(福特汽车公司)等品牌都推出了多种SUV车型。例如,诞生于1935年的雪佛兰suburban是世界上公认的SUV鼻祖;而Jeep切诺基是真正现代意义SUV的开创者。设计师们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推动了SUV的多样化和全球化。
构造与原理
汽车一般都是由动力系统、底盘、车身和电器系统组成,但是,一般而言,SUV的底盘通常都进行了改装。所以SUV相较于普通汽车主要是底盘等有所不同,并由于受制动、转向原理等的差异影响,二者的车身部分和动力系统也存在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SUV的实用性、功能性和通过性才会有所体现。
底盘的改装
底盘的改装或升高,是提高 SUV 通过性能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底盘改装的项目包括:悬架的改装、装配越野轮胎、加装差速锁和平衡拉杆防护板等。
悬架的改装
悬挂系统主要由前、后螺旋弹簧或钢板弹簧以及减振器等组成。悬架的改装,主要是为了提升底盘的高度,底盘升高的方法,可以采用加大悬架的行程。通常可更换高强度的螺旋弹簧或增加钢板弹簧的片数,也可在前、后桥横梁上增加4块40mm 左右的垫块。底盘升高,一定要依据车型尺寸的数据而定,通常在原车底盘的基础上升高 120mm 较为适宜。注意:并非底盘越高就越好底盘过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就会降低。车辆在弯道、上下坡、颠簸路面或高速行驶中,容易发生翻车事故,尤其是短轴距的车辆。
装配越野轮胎
轮胎是车辆与地面惟一接触的部分,不同的轮胎将给车辆带来不同的性能。不同的路面,应该选择不同的轮胎,目前供 SUV使用的轮胎大致有以下几种
全地形型轮胎这种轮胎的花纹大小和深度适中,对于不同路面和路况的兼容度相对较大,在公路上行驶时的性能好。基于廉价和频繁更换轮胎不便的考虑,一般可选装这种轮胎。
沙地专用轮胎这种轮胎的花纹相对较浅,轮胎的扁平率大,即轮胎的胎面比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地面所承受的压强,使车辆在松软的沙地上可以轻松通过。
泥地专用轮胎这种轮胎的花纹大,而且深度也大。这种轮胎在设计上与沙地专用轮胎的用途正好相反,主要是为了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轮胎与地面接触时的压强。可以让车驶过松软的泥地时,轮胎的花纹紧紧抓住地面,确保车辆顺利驶出泥地或沼泽地。
冰雪专用轮胎这种轮胎的花纹与全地形轮胎相似,但在它的表面有许多小的突起。这些突起是嵌在轮胎内部的小铁钉。有了这些小铁钉当轮胎压过附着力比较小的冰面时,轮胎表面可以嵌到冰面里一部分,这样就能确保车辆在冰面上行驶时不会打滑、空转,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
加装差速锁
一般高档 SUV 都装有一种实用的装置一差速器锁,简称为差速锁。当差速器被锁住时,两个车轮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假如其中一个车轮没有附着力或附着力很小时 (此车轮处于非常湿滑路面),差速锁就不让这个车轮以不同于另一车轮的速度转动扭矩会传到有附着力的车轮 (该车轮处于干燥路面)上,使车辆仍能前进。有些差速锁是手动操作的,也有自动操作的。在后轮差速器或前轮差速器完全被锁住时,只能在湿滑的路面上行驶。手动差速锁只有在低速行驶或严重丧失附着力的泥浆、雪地或冰面上才使用,不过在通过洼地、爬山时也可以使用。在此情况下,需要处于低速状态使轮胎获得最大的扭矩和附着力,才能保证正常行驶。目前一般的普通 SUV 上没有这种装置。如果另行安装,费用比较昂贵。为了能够达到与差速锁相同的功能,有两种简单实用的办法可以考虑,而且价格便宜,是目前改装车的首选装备,
制动分配器其原理是将前、后4 个车轮的制动系统分开控制。哪个车轮丧失附着力,就锁定哪个车轮。
手动制动装置在4个车轮上分别安装手动的制动装置。
安装平衡拉杆防护板
经常在驾驶 SUV 进行越野运动时,由于经验不足或判断失误会造成地面障碍物对汽车底盘的冲击。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最先、也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地方就是汽车前桥和平衡拉杆平衡拉杆防护板的作用是当车辆底盘受到冲击时起到防护的作用。有了它,相当于为汽车的底盘也安装上了一个保险杠。近期出厂的 SUV已经在原厂的标配项目中添加了平衡拉杆防护板可是早期出厂的车辆没有,则需要安装。
关键技术
四驱结构
SUV采用的四驱系统可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四驱SUV具有更好的越野能力。相较于前驱或者后驱,四驱SUV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的路况,它可以通过四个轮子的动力分配,保持车辆的稳定性,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全时四驱是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模式。它的优点是拥有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缺点是相对油耗偏大,经济性差。
分时四驱是由驾驶人手动切换的驱动模式,驾驶人可以通过接通或者断开分动器来选择两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模式,这是SUV车型中最常见的驱动模式。它的优点是既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又能兼顾燃油经济性。缺点是驾驶人需要自行判断路况,手动操作驱动模式。
适时四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驱动技术,由电脑芯片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它的优点是在继承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优点的同时,还弥补了它们的不足,能够根据驾驶环境的变化来控制两驱与四驱两种模式的切换。在颠簸、多坡多弯等附着力低的路面,车辆自动设定为四轮驱动模式,以获得更好的通行能力。而在城市平坦的路况时,车辆会自行切换为两轮驱动,以减少油耗。如果需要,驾驶人还可以按下“LOCK”(锁止)键,立即转换成全时四驱。缺点是售价相对高一点。
底盘结构
对于一辆车来说,底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对于SUV而言,在驾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性能的优劣、乘坐的舒适度、多种路况的通过性等诸多方面的主观体验,都是源于底盘。而在整个底盘结构之中,悬架结构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SUV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其可靠性和强度对 SUV而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般四驱型 SUV的前悬挂是轿车车型的独立螺旋弹簧悬架,后悬挂则是越野车车型的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这使SUV有着更高的越野性和安全性。
车身结构
车身结构安全性开发的目的在于当汽车无法避免碰撞时,通过车身结构变形以及载荷的连续传递将碰撞中的能量进行高效吸收与分散,得到一个平缓的车体减速过程,同时通过车身关键部位的材料强化及连接关系强化实现降低乘员舱变形量,保证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因此车身的刚度设计和安全设计是SUV的主要开发性能。
环状刚度设计
如前所述,相比于轿车,对SUV而言,车内噪声的降低似乎不是消费者的主要追求,而良好的越野性能毫无疑问地成为第一需求,进而车身刚度成了SUV车身的核心性能,所以刚度设计尤为重要。如下表可见除了个别城市型SUV以外,多数车型的车身扭转刚度在20000以上
其中C环、减震器环、D环、三角窗环和前风挡环对车身刚度影响较大,同时发动机罩环、A环对车身扭转刚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016款沃尔沃V90采用了环状刚度设计,如图(2016款沃尔沃V90的环状刚度设计)的C环、D环、A环和中通道环,采用了铝合金铸造减震塔,采用螺栓连接上横梁,保证了A环刚度。提高座椅横梁和中通道形成闭环,提高局部刚度。通过上述设计,2016款沃尔沃V90扭转刚度达到了22800 N·m/(°),比上一代提升了30%。沃尔沃XC90采用类似的环状刚度设计方案。
2015款奥迪Q7采用了环状刚度设计,奥迪汽车称之为扭转环面,如前端的发动机罩环以及前环;而为了加强后端结构的刚度,应用了D环、C环和减震器环,达到了提高车身扭转刚度的效果,如图(2015款奥迪Q7的环状刚度设计)所示。
同时为了提高前端的刚度,奥迪Q7采用了铝合金铸造减震塔和热成形加强梁与A柱相连接的方式,强化了A环,如图(奥迪Q7前端的刚度设计)(a)所示。铸造减震塔和热成形加强梁的连接及截面如图(奥迪Q7前端的刚度设计)(b)和(c)所示。铝合金铸造减震塔本身作为一个刚性件,对提升扭转刚度有很大贡献,为了避免防火墙产生变形,采用1500MPa的超高强度的热成形横梁,确保了局部刚度,而A柱加强梁仍采用热成形构件,因而提高了前端的刚度。
为了提高尾窗环和D环的刚性,Q7采用了如图(奥迪Q7环状结构的接头薄弱点强化)所示的铸造接头的强化。上述刚度设计,使得奥迪Q7的刚度达到了32 700N·m/(°),这在大型承载式SUV(奥迪Q7车长5.052m,轴距2.994m)上实属罕见。
2016款斯柯达柯迪亚克也在C环和D环接头位置采用高强度增强件来强化连接接头,以提高局部刚度,见图(2016款斯柯达柯迪亚克车身环状结构的接头薄弱点强化)。事实上,2009款斯柯达野帝就开始在D环接头位置采用高强度增强件来强化连接接头,以提高局部刚度。
其他如马自达CX-5亦采用D环和减震器环的环状刚度设计。2006款CRV采用D环连续环状设计以及接头的平滑连接,以提升车身刚度。
高强度安全笼状设计
安全笼状设计英文称为“SafetyCage”,由沃尔沃汽车提出并大量实践,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碰撞时乘员舱的变形最小,主要采用1000MPa以上的超高强钢,特别是1500~2 000 MPa的热成形钢制造。高强度安全笼状设计主要寻求碰撞安全性、轻量化以及良好的装配性能。同时,可以实现低成本、好的形成性、回弹控制以及工艺成熟性。当然,由于笼状设计与环状设计异曲同工,某些构成安全笼的环可以提高车身局部刚度和整体刚度。2014款沃尔沃XC90和2016款沃尔沃V90以及2007款沃尔沃v70的高强度安全笼。
除沃尔沃外,其他车企也采用高强度安全笼设计,比如2016款标致3008采用了PHS构件+DP构件形成高强度笼设计,DP构件包括780MPa、980 MPa、1 180 MPa三个强度级别。
主要分类
汽车细分市场的繁荣让SUV的定义变得模糊,一般可以从动力、尺寸、结构和用途等方面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
动力类型
按结构特点分类
硬派SUV
最早的SUV是在越野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人们不仅语言越野车彪悍的性能,同时也希望拥有轿车般的舒适和旅行车的宽大空间,因此就有了在越野车性能基础上改进而来的SUV,但它们依旧保留了非承载式车身、非独立悬架、四轮驱动,甚至是差速锁,这类SUV虽仍拥有彪悍的越野性能,但是在乘坐舒适性和空间方面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后来当城市型SUV出现之后,人们自然而然把拥有这类特点的SUV车型称为硬派SUV,以彰显其源自越野车的纯正血统。
城市SUV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对SUV的需求更加普及化,对于其近乎专业的越野性能的需求在减少,而对于日常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则逐渐增多。于是越来越多的生产轿车的厂家开始推出基于轿车底盘发展而来的SUV车型,这类车型采用承载式车身,四轮悬架也采用更舒适的独立悬架,四驱系统更多是为了增加驾驶安全性。而这类车型的特点就是延续了轿车的优点,舒适和出色的公路性能。于是人们把这种SUV定义为城市 SUV。
按尺寸分类
按用途分类
商用SUV
这类SUV通常具有的特点是:基本以承载式车身作为基本框架。动力强劲,整个车系中都有V8发动机以上级别的动力设定,内饰豪华,至少能达到C级车的标准。车内空间大,特别是轴距较长,前两排座椅的舒适度很高,不一定设有第三排座椅,公路行驶性能和舒适性都十分出色。虽然其中一些车型的四驱系统和悬架系统具有很强的越野潜力,但越野性能并非其主要侧重面。这类SUV的整体价格都相对较高,一般这类SUV的车主都很少将它们驶离公路,他们喜欢用这类SUV代替商务轿车使用,所以将这个用途领域取名为城市商务SUV。在国内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大型SUV都属于这一类。
家用SUV
这类SUV通常价格实惠,体积也较小,车身底盘和驱动系统也都十分轿车化,越野能力通常是可有可无的考虑要素。动力系统不要求强劲,但行驶灵活性很高。与动力性能相比,燃油经济性往往是更重要的指标。它们通常是车主用来替代旅行轿车的产物。原因就在于相比旅行轿车,这类SUV的车内空间不仅大,而且利用率更高,不少车型的后排座椅都可以完全放到与地板等高的位置。车型的配置虽谈不上豪华,但功能多种多样,而且十分方便日常使用。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的中小型SUV都属于这一类。
特殊用途SUV
这类SUV(其实应该叫做越野车)的性能完全倾向于越野行驶。刚性很高的非承载式车身和整体桥是必备结构。四驱系统也是刚性连接的可接通式四驱系统或带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越野低速档和前后桥差速锁等,发动机也都能在低转速下发出强大的转矩。这类SUV通常都有两门或三门的车身长度设定,如此极端的性能使它们几乎不适合日常使用,所以一般用于警用或者军用等。
性能指标
操纵稳定性
由于SUV车型比普通轿车的重心高、悬架行程长,所以在操控性上与轿车相比还是有点差别。在直线行驶时,SUV和轿车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在变道或过弯时差别就表现了出来,普通轿车悬架行程短、重心低,很轻松就能通过的弯道,如果 SUV用同样的速度过弯,则可能感觉到侧倾比较大,但并不意味着有翻车的风险。如果能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感,SUV也是可以很流畅地过弯,极限值和轿车相差并不是很多,一般也就相差20%左右,如果是不强调越野能力的SUV,其极限值可能和轿车相同甚至还更低。
通过性
在一定车载质量下,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称为汽车的通过性。SUV与轿车最大的不同是其越野性能,而通过性显然是越野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能力强的SUV,可以轻松翻越坡度较大的坡道,可以放心地驶入一定深度的河流,也可以高速地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在城市中也不用为停车上下马路牙子而担心。通过性的主要表征指标包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最大涉水深度、四驱结构和四驱性能以及轮胎抓地性能等,其中:
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在满载的前提下,汽车停放水平地面上,除车轮之外的底盘最下突出部位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它表征汽车无碰撞地越过石块、树桩或凹凸不平地面等障碍物的能力。汽车的前桥、飞轮壳、变速器壳、消声器和主传动器外壳等通常有较小的离地间隙。SUV的最小离地间隙,一般是轿车的两倍,一台 SUV的最小离地间隙越小(比如小于200mm),就意味着通过性能越差,越注重公路性能,越偏向于城市SUV;反之,通过性能就越好,越注重越野表现,越偏向纯粹的越野车。如下表所示,专业型SUV的最小离地间隙也在200mm以上,而城市型SUV的相关通过性参数则更接近轿车,最小离地间隙也在180~200mm之间,如哈弗H6、名爵锐腾MGGS、 CRV等。
接近角
接近角越大,就越不容易发生触头事故,汽车的通过性就越好。由于用途不同,SUV车型的接近角都会在30°以上。如下表所示,专业型SUV的接近角一般在30°左右或者30°以上,而城市型SUV的接近角一般在20°~26°之间,如路虎揽胜极光、雷克萨斯GX、奥迪Q7。
离去角
离去角是指车辆满载静止时,水平地面与后轮轮胎外缘到后保险杠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当车辆一路下坡,前轮已经行驶到平地上,后轮还在坡道上时,后保险杠会不会卡在坡道上,关键就在于离去角。它表征了汽车离开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离去角越大,后保险杠就越不容易发生触地,则汽车的通过性就越好,车辆就可以由越陡的坡道上下来,而不用担心后保险杠卡住动弹不得,所以SUV的离去角一般在20°~40°之间。
纵向通过角
纵向通过角,是指在汽车空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它表征汽车可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纵向通过半径越小,汽车的通过性越好,而SUV的通过角一般在30°以下。
最大涉水深度
最大涉水深度是评价汽车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指汽车所能通过的最深水域,也是安全深度。越野车难免要涉水行驶,最大涉水深度指的就是在水中行驶的安全深度,即车子在多深的水里不会熄火,这是专业型SUV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参数,则专业型SUV的最大涉水深度在700mm左右及以上。
主要特点
运动、多功能和休闲是 SUV 的三个主要特征。运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SUV 的动力性、越野性、安全性和通过性等方面。相对轿车而言,SUV 一般都装备功率强劲的发动机,其驱动方式多采用四轮驱动,并且设计有较坚固的车身较重的底盘及较大的离地间隙,从而赋予SUV 良好的动力性、越野性、安全性和通过性。多功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这类车既可载人.又可载货,兼具 MPV 及皮卡的特征。休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SUV 时尚的造型、良好的娱乐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因此说,SUV 具备越野车、轿车、多用途车、皮卡等多种车型功能。SUV具有较高的重心和座位位置,还具有强大的发动机和强大的牵引能力。如今,SUV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用于拖曳重物或越野,例如丰田汽车 4Runner,而另一种则以其时尚的外观和安全的操控性而闻名。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像老威廉·福特 Flex 一样应对湿滑的路况和浅积水。但SUV的体积和尺寸难以操纵,尤其是在寻找停车位时。它们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因其对环境的影响而受到批评。
市场情况
全球销量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SUV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和欧洲是SUV销量最大的三大市场。美国作为SUV的发源地,其销量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市场的SUV销量也在不断增长,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欧洲市场的SUV销量虽然相对较低,但也在逐渐增长。随着消费者对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视,SUV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预计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传统上,这种车身风格在北美最为成功。美国是SUV市场份额最高的地区,约占汽车销量的50%。不过,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SUV销售蓬勃发展的市场。近年来,欧洲和中国的SUV销量也开始回升。在中国销售的10辆乘用车中,有4辆是SUV,而在欧洲,这一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小型和跨界细分市场的销量以及Dacia Duster等紧凑型SUV车型的销量增长最快。安全性、重量和燃油经济性的改进是其吸引更广泛受众的主要因素。
中国销量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SUV产销量均增长迅速,是所有车型中发展最快的车型。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高增长,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52.9万辆,同比增长了20.5%,在乘用车市场占比43.2%,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SUV销量占比超70%的自主品牌居然高达11家,占了一半,有18家销量占比超50%。特别是东南汽车,江淮汽车、广汽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华泰汽车等自主品牌都是靠SUV“起死回生”。同年上海市车展首发新车119款中。自主品牌占到了49款,而其中多数为SUV车型。
应用范围
家用
由于SUV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和较高的座椅,因此非常适合家庭出行。家长们可以轻松地安装儿童座椅,同时SUV的后备厢空间也足够容纳家庭的行李和购物物品。相对于一些紧凑型轿车,SUV通常设计有更大的车身,提供更多的头部和腿部空间,使得乘坐者在长途旅行或日常驾驶中感到更为宽敞舒适。这对于家庭而言尤为重要,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因为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活动和娱乐。其次,SUV的座椅布局通常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许多SUV配备有可折叠、可调节的后排座椅,使得乘客和货物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布局。这对于家庭活动、购物或搬家等情境下非常实用,增加了车辆的多功能性。而且SUV通常配备有大容量的后备厢空间,使其成为携带大量行李、购物或运输物品的理想选择。这对于家庭出行、度假或进行大型购物时非常方便,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行李,还能保持车内整洁有序。SUV在家庭用途方面的另一个优势是其较高的驾驶位置,提供了更好的视野和驾驶掌控感。这对于家庭驾驶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特性,使他们更容易观察周围交通状况,确保家人的安全。另外,SUV还在安全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许多型号配备了先进的安全技术,如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盲点监测等,为家庭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
商用
由于SUV宽敞的内部空间和较高的座椅,其常常被用作商务车辆,例如接送客户、商务差旅等。或许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展开业务,SUV的越野性能也使其在一些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有着较好的通行能力,这些优势不仅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塑造企业在客户和员工心中的良好形象。SUV的宽敞内部空间对商务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商务人士可能需要携带大量文件、展示材料或者与同事共乘,SUV提供的空间使得这一切变得更加便捷。同时,SUV提供的豪华配置使得企业用车更具专业性和舒适性,有助于提升整体形象。其动力系统保证了企业用车在各种商务行程中都能够拥有足够的动力储备。这对于长途出差或频繁穿越城市的企业用车来说,是确保行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特殊用途
作为越野车的一种,一些SUV车型具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和良好的越野性能,使其可以在复杂的地形中行驶,应对各种挑战,因此在越野赛事和一些特殊服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警用、消防、救援等。SUV具备卓越的越野性能,适应各种复杂和恶劣的地形。此外,SUV的强大动力和良好的越野性能使其成为应急服务的理想选择。例如,在灾害救援中,SUV可以快速到达灾区并提供必要的救援和支援。并且SUV的驾驶者通常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来调整车辆的性能,以适应不同的越野条件。这种灵活性使得SUV可以在不同的越野环境中保持稳定且高效的性能。
发展趋势
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现代SUV已经从最初的越野车演变为更多的多功能汽车,满足了消费者对空间、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未来,SUV将进一步强调多功能性和智能化,并引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的SUV将更加注重智能驾驶功能,自动驾驶系统的引入使得SUV能够实现更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智能驾驶不仅包括基本的驾驶辅助功能,还包括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决策能力,还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驾驶者的语音识别和情感识别等方面。这将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减轻驾驶者的负担,并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车辆可以调整氛围照明、音乐选择或提供舒缓的驾驶体验,以适应驾驶者的情绪变化,使SUV在城市交通和长途旅行中更具吸引力。与此同时,连接性也将成为现代SUV发展的关键方向。未来的SUV将与智能手机、家居设备等进行更紧密的互联,形成一个智能生态系统。这样的连接性将为驾驶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服务,例如实时交通信息、远程控制车辆功能等,使驾驶体验更为个性化和便捷。
新能源和环保趋势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未来,电动SUV、混合动力SUV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汽车制造商将投入更多的资源研发电池技术,提高电动SUV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并不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以提供更便捷的充电体验。这将使电动SUV在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方面有质的飞跃,为消费者提供更长、更方便的驾驶体验。同时,环保设计将成为SUV制造的重要考量。轻量化和可再生材料的应用是其中一个关键策略,通过采用先进的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未来SUV将不仅在动力系统上实现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在整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这将有助于推动整个汽车行业朝着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知名品牌
奔驰
奔驰是世界汽车行业的顶尖品牌,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少数成功品牌之一。近百年来,奔驰轿车一贯坚持优雅、持重、高贵的风格,定位为高档消费,一直是成功人士和社会名流购车的首选。奔驰推出纯电动品牌的时间比竞品要晚了一些,但奔驰的电动化产品布局更广,涉及的细分市场也相对更加热门。此外,纯电动并不是奔驰“EQ战略”的全部,奔驰的电动化战略包含三条并行路线,首先要持续不断优化传统燃油车的排放,在未来所有传统燃油车型中都会搭载48V智能电机系统;其次,奔驰会逐渐引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未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会在从S级到A级的所有车型中都有所应用。而EQ品牌将包括EQboost、EQ 功率、EQ三个分支,分别对应48v轻混、插电混动以及纯电。此外,氢燃料电池车以及充电、氢站建设也在全力推进中。同大多数跨国汽车企业一样,中国已成为奔驰全球较大的市场。奔驰的主要车型有S级、E级、C级、A级、B级、奔驰CLS级、CLA、AMG GT、GLE、GLC系列等。
奥迪
奥迪将通过其生态系统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奥迪明确表示:从 2026 年起,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至 2033 年,奥迪将逐步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奥迪将持续扩大在华业务,包括拓展本土化生产的电动车型,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向可持续出行转型的进程。奥迪深耕中国市场 30 余年,与合作伙伴一汽 - 大众一道,在中国拥有包括长春市之内的多个生产基地。2021 年,奥迪携手中国一汽将本土化生产的车型谱系扩展至 12 款。2022 年,奥迪携手第二家合作伙伴上汽大众生产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并将通过一汽 - 大众奥迪现有经销商 - 投资人网络进行销售及售后服务。仅在 2020 年,奥迪在华销量就达到 727358 辆;2021 上半年销量达 418749 辆。同时,奥迪还将以ESG标准(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为基础平衡商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奥迪的主要车型有A1、A3、A4、A5、A6、A7、A8、Q1、Q2、Q3、Q5、Q6、Q7、Q8、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沃尔沃
沃尔沃轿车创立于 1927 年,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市。自创立以来,沃尔沃始终非常注重质量、安全和对环境的影响,这三个因素也一直贯穿于公司设计、开发和制造的整个环节尤其在安全方面,沃尔沃发明的安全底盘、三点式紧缩安全带和侧撞防护系列等,已经成为当今一流汽车产品的标准配置。1999 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了沃尔沃的轿车业务,在2000 年更创纪录地实现了422 100辆的销量;2002年令人期待已久的XC90沃尔沃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SUV 在底特律车展亮相并被评为“2003 年度卡车”。在欧洲市场,Recharge 系列车型2020 年的销量占到了该公司总销量的30%;在美国,沃尔沃插电混动车型同样广受欢迎,随着新任总统约瑟夫·拜登的上台,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这便会促使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在中国市场,沃尔沃在2020 年推出了首款纯电SUV XC40 Recharge旗舰90车系已实现全面电气化。目前沃尔沃已经形成包含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以及轻混车型在内的完整电气化产品矩阵。沃尔沃品牌的代表车型有:S 系列-s40,S70,沃尔沃S80,S90,V系列-V40,V70,V90 和XC90 等。
宝马
宝马是世界著名的汽车企业之一,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智能。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 年,总部设在慕尼黑。90 多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作为国际汽车市场上的重要成员相当活跃,其业务遍及全世界120个国家。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和战略重视,宝马集团正在中国构建起世界级的创新集成和体系整合能力,将安全可靠的尖端科技融入今天和未来的产品与服务。2020 年,宝马集团将继续推动两家合资企业在未来出行各领域的本土创新和联合创新,走向更成功的未来。除了制造端追踪和控制碳足迹外宝马集团正积极参与到全球碳排放与环境保护治理中。2020年3月31 日,宝马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签署了暂停深海采矿倡议,成为第一批签署呼吁暂停深海采矿倡议的全球公司而深海采矿的标物正是有关电动汽车的钻、、稀土等稀有金属元素。在电池回收利用阶段,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宝马找到了一种可以将电池材料回收使用率提升至 97%的方法从而不必烧毁电池。宝马的代表车系有1、2、3、4、5、6、7、8、X、M、Z、i等几个系列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部是1902 年由美国人亨利·利兰建立。1909 年,凯迪拉克公司被并入通用公司,成为通用公司生产豪华轿车和跑车的分部,其产品是通用公司最高档次的。主要产品有赛威 (Seville)、帝威(Deville)、凯帝(Catera)等2017年,凯迪拉克在全球销量为356467辆,同比增长16%,创下仅次于1978年的历史第二高销量业绩不过,全球销量的同比增长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势拉动,而美国市场的贡献则相对滞缓。2017年,凯迪拉克中国市场销量为175489辆,同比增长51%而美国市场,凯迪拉克销量为156440辆,同比下降8%。2018年,在美国市场振兴拥有117年历史的凯迪拉克品牌,成为通用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复兴凯迪拉克,从而提升通用汽车的全球利润率。
丰田
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 年,创始田喜一郎。1982年7月,丰车工业公司和丰田汽车销售公司重新合并,正式更名为丰田汽车公司。丰田的产品范围十分广泛丰田加速在中国市场的部署。该公司于2019年6月宣布已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签署协议,为电动汽车开发电池。2019年7月又宣布向中国的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亿美元。2019年8月26日,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Ponyai也正式宣布了其与丰田汽车的合作。丰田还参与了互联网公司百度集团的阿波罗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丰田大举向中国市场进发之际,福特、PSA集团和通用汽车等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艰难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急剧下滑但这家日本公司逆流而上,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1月—7月,该公司中国市场销量达到902000辆,同比增长 12 %。丰田占据了美国市场14%的份额,但2018年它在中国的份额仅为5.3,在中国市场149万辆汽车的销量还不到大众和通用汽车销量的一半。丰田的代表车型主要有:丰田卡罗拉、丰田亚洲龙、凯美瑞等车型。
大众
大众集团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1938 年创建于德国的沃尔夫斯堡 (Wolfsbrug),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保时捷。1985年3月,大众集团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与中方合资组建上汽大众,大众集团控股50%,也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企业,直到2021年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依然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份额。大众采用焕新设计并实现全面互联,全新大众途昂家族产品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得益于大众汽车全新的电子架构,途昂采用了更多触控操作,包括触控式车内灯光开关、后排触摸空调控制面板。此外,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性,途昂还搭载Travel Assist全旅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最新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2020年,大众汽车中国销量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高,而大众也第一次在两家合资企业中获得了多数股权。大众将更好地利用中国的研发资源和研发实力,2021年,大众在中国已拥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并已在安徽省建立了第二座研发中心,通过利用本土人才资源,加强与中国本土软件公司的合作对于碳达峰、碳中和“两碳目标”,大众汽车也做出积极回应。大众计划,在2035年之前,将销售的绝大多数新车型实现碳中和。大众的代表车型有:途观L、大众途昂、探影等车型。
重要SUV车型一览
赛事运动
达喀尔拉力赛
巴黎达喀尔拉力赛(The 巴黎 Dakar Rally)简称达喀尔拉力赛,是一个每年都会举行的专业越野拉力赛。巴黎-达喀尔的一个较大的特征就是:与世界汽车拉力赛(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不同,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赛车爱好者都可自由参赛,共同竞技,其中80%左右的参赛者都为业余选手。虽然名称为拉力赛,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远离公路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比赛中需要经过的地形比普通拉力赛的要复杂且艰难得多,而且参赛车辆都为真正的越野车。拉力赛的大部分赛段都是远离公路的,需要穿过沙丘、泥浆、草丛、岩石和沙漠。
达喀尔拉力赛的车辆主要有三个分级:摩托车、汽车(范围从沙地越野车到小卡车)和大卡车。虽然参赛车都经过了大幅度地改装,但许多汽车制造商还是愿意把拉力赛严酷的比赛环境当作试验场地,以此证明其车辆的耐用。最初,大多数欧洲多功能汽车如陆虎、罗孚汽车公司、兰德酷路泽、梅塞德斯-奔驰G级和平茨高尔(Pinzgauer)主宰着比赛,而其它诸如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雪铁龙甚至保时捷都是用改装车来参加比赛。从2002年起,汽车组中参赛的车辆主要是三菱帕杰罗、日产(企业)和现代;近几年有实力觊觎冠军的只有大众的途锐(Toureg)和三菱的帕杰罗(Pajero)。奔驰(Benz)、罗孚(Rover)和宝马(BMW)SUV也参加比赛,但无甚成绩。让·施莱瑟为比赛自行制造了一系列沙地越野车并最终赢取了两次冠军。
参考资料
汽车销量.汽车网.2023-12-29
Best-selling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crossover and SUV models worldwide in 2020.statista.com.2024-01-06
统计数据.乘联合CPCA.2024-01-06
国际汽车赛事的种类.搜狐.2023-12-28
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赛事详细介绍(图).腾讯网.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