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由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出版,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任集团总编辑,现任报纸总编辑为吴新迪。该报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广告、印刷、发行等由集团统一负责。《联合早报》的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联合早报》坚持客观、公正、准确,以及“不夸张、不渲染、不武断、不歪曲”的原则。关注百姓民生,倡导主流价值观,言论着眼世界,用“第三只眼睛看大中华”。重点报道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新闻。平日每天出报30至60版,星期天一般在60版左右。版面主要由新闻和副刊组成,侧重于政治新闻,每天都有社论、言论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令、经济形势、文化教育及国际重大事件的内容。作为海外华文报纸,《联合早报》开设了专门的《》板块,增加了关于华人活动和中国内地的报道,如“新中关系”“中国雪灾”“中共十八大”“中共二十大”这类的时政专题。同时,《联合早报》常有各个国家专家学者的专栏文章,包括中国的韩方明、郑永年、丁松泉等。
1983年,《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合并,共同出版了《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合并初期,《联合早报》先后于1988年和1992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北京派驻特派员和设立办事处,以第一时间获得一手消息。1993年3月1日,《联合早报》开始在北京多家大酒店公开销售,这是第一份获准在北京发行的东南亚报纸。以后,早报在中国的发行范围不断扩大。1995年8月15日,《联合早报》正式上网,成为第二家上网的新加坡报纸,也是全球最早上网的华文报纸之一。
1998年和2003年,在《联合早报》75周年和80周年创刊纪念日之际,早报相继进行了两次变革。一方面,调整了版面设计,使其更加新颖、活泼以吸引更年轻的读者。另一方面,增加信息量,改变以前太过严肃的面貌。在内容上做到使用年轻人的语言,并增加年轻人关心的内容和话题。另外,由于看好中国市场,《联合早报》于2003年增设《早报中国》专版,主报第二部分以中国新闻为门面,使中国新闻更集中、突出、抢眼。
2013年5月22日,《联合早报》再次改版,围绕“亚洲视角,世界随时在握”的定位,在视觉效果、多媒体融合、社交媒体合作方面均做出了全新的尝试,标志着《联合早报》新媒体发展之路进入了新的阶段。2016年,进一步将本土的两家晚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纳入到其在线内容体系中,并结合当前融媒体的特点,打造复合型资讯平台。2017年,联合报业将早报、晚报和新媒体部的记者集合起来,成立了新闻中心,此后各平台上的新闻内容都是由新闻中心提供,为进一步整合多媒体资源打下基础。
《联合早报》在新加坡华文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它的读者遍布新加坡社会各阶层,既有专业人士,也有家庭主妇、学生、商人、白领阶层及蓝领阶层等。《联合早报》除在新加坡发行外,还远销其它东南亚国家及中国地区。创刊以来,《联合早报》刊发了一系列重大报道,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创中新关系美好未来》、中国两会报道、中新建交30周年报道、中国“二十大”报道等。但也出现了如“郑永年非礼事件”“福建安溪茶都事件”等争议。《联合早报》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民间交流,成为中新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形式,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华人读者,为促进华文传播、弘扬华人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华文在世界传播中的话语优势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历史发展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的主要华文日报,由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原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出版。它的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1983年,这两家历史悠久的报纸合并,共同出版了《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
《南洋商报》的发展历史
《南洋商报》是侨领陈嘉庚于1923年9月6日在新加坡创办的。陈嘉庚创办《南洋商报》一为服务商业,二为推动教育。在《南洋商报》创刊号上,陈嘉庚发表了题为《实业与教育之关系》一文,指出:实业之发展其根本乃在教育,倘有专门大学之设立,实业教育政治三者人才,乃能辈出,而教育之发展端赖充足之经费,充足之经费又源于实业之发展,诚乃相辅相成者。
1929年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全球市场一片萧条。以经营橡胶业为主的陈嘉庚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1932年陈嘉庚有限公司清盘结束业务,《南洋商报》脱离了该公司,并改组为“南洋商报有限公司”。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攻陷。《南洋商报》在新加坡沦陷前数天被迫停刊。1945年9月日军投降,9月8日《南洋商报》重新出版,复刊初期社长为李玉荣,总经理为史联对,总编辑是王仲广。
1975年,《南洋商报》注册为一家公共公司,称为南洋商报社新加坡有限公司。1977年9月,《南洋商报》公开发售498万普通股,公众反应热烈,认购额超出发售额11倍。此后,《南洋商报》稳健发展,销售日增。
从20世纪中期到1983年改组前,《南洋商报》还积极参与各项文教活动与社会福利工作。
《星洲日报》的发展历史
《星洲日报》是由福建籍华侨企业家、“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于1929年1月15日创办的。在《创办本报宣言》中,胡文虎提出《星洲日报》的三大使命:(一)发扬三民主义,求民族、政治、经济的平等地位,凡有背党(中国国民党)误国(中国)者,本报必行口诛笔伐的天职。(二)以开发祖国富源为当今之要图,力倡华侨投资祖国,创设各种实业,藉定国基。(三)提倡各种教育,沟通中西文化,以增高我华侨地位。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沦陷后,《星洲日报》社址被日军强占,出版日语报章。1945年9月8日,《星洲日报》复刊,与《总汇报》出联合版。1946年以后,《星洲日报》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不断充实内容,提高质量。
1975年7月1日,《星洲日报》遵照1974年实施的新的报章与印刷出版法令,改组为公共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星洲日报(新加坡)有限公司”。
进入80年代,《星洲日报》迅速发展,较早的购置全自动彩色印报机,并进入业务电脑化阶段。1970年开始,《星洲日报》与时共进,从繁体字改为简体字。1979年初,它大胆革新,推行横排,先把副刊改为横排,6月16日实行全面横排。
《星洲日报》自1929年创刊以来,不仅尽报业、报人之职,在移风易俗、伸张正义、发展民族教育、支持慈善福利事业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联合早报》的发展历史
合并初期阶段(1983-1998)
1982年4月20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表文告,宣布将《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1982年5月,《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两个报社合并,定名为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3月15日,《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两份华文大报独立出版了最后一期。3月16日《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正式创刊,简称《联合早报》。
1984年8月,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海峡时报有限公司和时报出版有限公司合并成为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1988年,报业控股集团进行改组,下属四个集团,即英文及马来文报章集团、华文报集团、报章服务集团和广告市场集团。《联合早报》归属于华文报集团。
《联合早报》先后于1988年和1992年在香港和北京派驻特派员和设立办事处,以第一时间获得一手消息。1993年3月1日,《联合早报》开始在北京多家大酒店公开销售,这是第一份获准在北京发行的东南亚报纸。以后,早报在中国的发行范围不断扩大。1995年8月15日,《联合早报》正式上网,成为第二家上网的新加坡报纸,也是全球最早上网的华文报纸之一。
改版发展阶段(1998-2013)
1998年,正值《联合早报》75周年创刊纪念日,早报推出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改版主要的做法包括两方面,一是版面设计更加新颖、活泼、醒目,增加了彩色版,版面显得更加美观;二是增加信息量,改变以前太过严肃的面貌。在内容上做到使用年轻人的语言,并增加年轻人关心的内容和话题。
2003年3月27日,《联合早报》于创刊80周年再次进行改革。为改善读者老龄化的趋势,《联合早报》大大增加年轻人所爱看的体育、娱乐、时尚、流行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内容。具体来说,这次改革的内容包括:全面打造版面新形象,如增加彩色版;版面重新设计,文字更精简,图片更突出;增加封面索引,帮助读者更快了解内页内容;新闻标题更生动活泼;增用英文名词,帮助年轻读者阅读。
同时,这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中国新闻报道。2003年,不少新加坡公司、市民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有的率先制定“中国策略”,准备在中国拓展业务。《联合早报》增设《早报中国》专版,主报第二部分以中国新闻为门面,使中国新闻更集中、突出、抢眼。此外,增加两版中国新闻,加强中国财经报道,将中国地区特派员人数从5名增加到10名。在言论文章中,与中国相关的言论比例多达26%。
全媒体融合探索阶段(2013-至今)
2013年5月22日,《联合早报》再次改版,围绕“亚洲视角,世界随时在握”的定位,在视觉效果、多媒体融合、社交媒体合作方面均做出了全新的尝试,早报网推出的专门针对新加坡本土华文读者的新加坡版(zaobao.sg),并依据本土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和内容需求而纳入了更多丰富的视觉元素,标志着《联合早报》新媒体发展之路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11月,联合早报网开办了zaobao.com,专门面向中国读者进行新闻内容筛选、排序和呈现,内容与本土的zaobao.sg有所不同。目前,联合早报网新加坡版的网址为zaobao.com.sg,中国版的网址为zaobao.com.sg/cn。
2016年,进一步将本土的两家晚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纳入到其在线内容体系中,并结合当前融媒体的特点,配合制作了特制的数码内容和视频,将该平台打造成为融合多个面向的“三合一”的复合型资讯平台。
2017年,联合报业将早报、晚报和新媒体部的记者集合起来,成立了新闻中心,此后各平台上的新闻内容都是由新闻中心提供,为进一步整合多媒体资源打下基础。根据路透社新闻研究所2021年的一项研究,《联合早报》在新加坡的每周线下覆盖率和在线覆盖率分别为 8% 和 7%。
2021年12月,随着新加坡报业控股完成媒体业务重组,《联合早报》转而隶属于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
内容现状
理念宗旨
1983年3月16日,《联合早报》在“我们的话”中表明办报原则:“将各地新闻忠实报道,不夸张,不渲染,不武断,不歪曲。”《联合早报》积极协助向读者传达与阐析政府政策与措施,不偏袒任何个人和集团以至于损及国家与社会整体,鼓励公正的公众舆论与批评利益。因此,《联合早报》在报道内容、方式、角度等方面都要考虑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在与政府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客观报道每天发生的新闻。同时,《联合早报》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健康的知识和娱乐,在内容上注重与民众的息息相关及文化精神上的心灵相通。
栏目特色
《联合早报》平日每天出报30至60版,星期天一般在60版左右。版面主要由新闻和副刊组成,其中新闻版面是主干。《联合早报》侧重于政治新闻,而且每天都有社论、言论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令、经济形势、文化教育及国际重大事件的内容。《联合早报》的新闻来源不仅有美联社、路透社和新华社等通讯社的供稿,也有北京、上海市等地的特派员和特约撰稿人以及东京、曼谷等亚洲各大城市的通讯员和特约撰稿人的稿件。
其主要栏目包括《要闻》《焦点新闻》《新加坡新闻》《马来西亚新闻》《亚细安新闻》《天下事》《言论》《交流》《早报体育》《早报中国》《国际新闻》《早报财经》等。
《联合早报》善于用照片和图表。 报上的照片、图表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处理,排版精美,不会显得张扬或杂乱无章。 对内容比较复杂的新闻,《联合早报》会用图表加以说明,使复杂的内容一目了然。有时还给报道配上漫画,使报道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联合早报》有较强的印刷质量,在2008年一项国际性的报纸印刷质量比赛中,《联合早报》进入全球50份最佳印刷报章之列。2007年,《联合早报》获得亚洲报业大会“最佳印刷金奖”。 出色的印刷质量,为报纸增色不少。
《联合早报》总编辑吴新迪认为,相对于其他媒体,《联合早报》最大的特色就是版面。现在早报编辑非常注重视觉效果,善于通过照片和图表数据来展示新闻内容,把新闻有主次有层次地呈现出来。不仅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最新动向,还能启发读者去思考,觉得新闻标题和内容有态度、有观点、有想法。
报道特点
一是坚持客观公正。《联合早报》在首期《我们的话》中,就把忠实地报道新闻作为自己的职责。《联合早报》坚持以客观中立的立场来就世界范围内的议题和华人关注的事件发出声音,被公认是一份专业素质强、负责任、报道客观、言论公正、可信度高的报纸。联合早报因很少受到利益团体的影响与驱使,基本做到了从旁观者的角度、用客观公正的视角来发表言论。
二是兼具全球视野与华人视角。《联合早报》的新闻中,除新加坡本地新闻外,最多的是中国新闻和马来西亚新闻。《联合早报》设有“早报中国”“中国新闻”“中国财经”等专版,此外社论、言论中也有较多和中国相关的内容。两者加起来,占报纸内容的15%以上。新加坡是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东西方文化和观念在这里交汇,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平台上,《联合早报》用世界眼光审视和观察中国的发展,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同时,联合早报的言论着眼世界,有着全球化的视野,一直坚持“第三只眼睛看大中华”的宗旨,在全球视野下更加突出华人关注的热点事件,以为全球华人报道翔实的最新时事为己任,以华人言论代表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
三是倡导主流价值观。《联合早报》在宣传新加坡国家大政方针、倡导积极进取的社会价值观、增强国家凝聚力,特别在弘扬华人优秀文化传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加坡原领导人李光耀认为,一份报纸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他说:“报章自由和新闻媒体的自由必须服从新加坡的首要需求,也须服从民选政府的首要职责。”《联合早报》和政府保持着紧密合作,政府的声音能够在该报得到充分反映。
四是服务百姓民生。《联合早报》十分强调对读者的信息沟通、服务、娱乐功能。 其“交流站”栏目关注于老百姓的困难和意见,民众在“交流站”反映的事情,件件都有着落和回音。
用户画像
《联合早报》在新加坡华文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它的读者遍布新加坡社会各阶层,既有专业人士,也有家庭主妇、学生、商人、白领阶层及蓝领阶层等。《联合早报》除在新加坡发行外,还远销其它东南亚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
根据GfK《2022年新加坡受众调查》,《联合早报》的读者中有49%为男性,51%为女性,其中38%介于25岁至54岁。45%为在职专业人员。
组织运营
组织结构
《联合早报》由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原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出版,华文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是由政府主导的、亚洲领先的媒体集团。1984年,新加坡报业控股把海峡时报出版公司和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的报章业务,以及时代出版有限公司和新加坡报章服务私人有限公司的出版、生产与发行业务整合起来。并于同年8月,注册为一家公共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拥有七份英文、华文和马来文报纸:《海峡时报》《每日新闻》《商业时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和《新加坡箴言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成立之后不断扩大媒体业务,纳入杂志与其他刊物、广播电台和户外宣传平台。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体发展,提升能力,与时俱进。2021年,新加坡报业控股完成媒体业务重组,以“新报业媒体”继续蓬勃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全渠道媒体网络之一。
新报业媒体高级领导层为:
其中,李慧玲是华文媒体集团社长,负责《联合早报》在内的诸多刊物。
李慧玲在1994年加入新加坡报业控股(新报业媒体前身),曾在《联合早报》担任各种职务,包括记者、香港特派员、北京首席特派员、中国组主任、采访组主任和执行副总编辑。2014年至2016年,她出任《联合晚报》总编辑。2016年12月,她受委为华文媒体集团主管,2021年新报业媒体信托成立后担任现职。
《联合早报》现任总编辑为吴新迪。
吴新迪在1987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加入新报业媒体的旗舰华文报《联合早报》。他从意外新闻记者做起,之后调任多个新闻组并担任领导职务,现任《联合早报》总编辑。他曾担任建屋发展局董事会、市区重建局董事会、公共交通理事会、小学教育检讨及执行委员会、新加坡21外来人才小组委员会、慈善理事会、国民融合理事会、政治影片咨询委员会和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等成员。他目前是全国翻译委员会成员。
《联合早报》现任执行总编辑韩咏梅
《联合早报》现任副总编辑韩咏红
韩咏红女士2000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艺术与人文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新加坡《联合早报》,成为一名记者和戏剧评论员,并一直工作到2005年。之后,她调往北京,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联合早报》驻外记者,参与报道了许多重要事件,例如北京奥运会、5·12汶川地震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等。2011年,新加坡通商中国授予韩女士青年成就奖。她于2012年返回新加坡,目前担任《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记者团队
办公地点和分支机构
总部:新加坡大巴窑北路1000号,报业中心
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号北京来福士中心办公楼第八层05单元
上海办事处:上海市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47楼4703-37单元
台北办事处: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57号12楼之3
香港办事处:1308,13/FLippoCentre,TowerTwoNo89QueenswayHongKong
知名人物
历任总编辑
郑永年
郑永年,男,浙江余姚人,法学博士,中国问题专家。1997至2006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信报财经新闻》专栏作家,2004年起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
袁舟
袁舟,男,主要从事财经新闻报道。1996年至2002年在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服务其间,历任《联合早报》高级财经记者、《联合早报》电子版主编、报业控股亚洲网有限公司副总裁、报业控股高级经理等职务。2003年出版《媒体集团的经营与管理:新加坡报业控股的成功之道》。
重大报道及争议
重大报道
2015年11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海峡时报》和《联合早报》发表题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创中新关系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
2015年,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3日刊发社论指出,新加坡正式进入没有李光耀的时代,但他留下的政治遗产难以悉数。李光耀是当之无愧的建国之父,其功绩将为后人铭记并久远传诵。
2017年两会期间,《联合早报》发表了多篇涉华文章。较为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形象。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后,《联合早报》评价担任第七任首相的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是一名极具争议性的政治领袖。在其担任首相期间,让马来西亚跃上国际舞台,使国家经济多年成长,而其领导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金钱政治、裙带关系使他备受争议。
2018年11月12日,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李克强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文章《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明天会更好》。
2020年中新建交30周年,《联合早报》副刊《现在》从2020年7月20日开始,每星期一推出“新中人文对谈系列”,邀请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摄影、电影、收藏、时装设计、广告创意、城市规划共10个不同领域的新中代表人物,对21世纪20年代的重要文化议题展开对话。同时推出结合新闻照片、访谈录音与视频的虚拟图片展,追溯中新建交奠基人的事迹,追昔两国关系走过的30年历程,展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未来。
二十大期间,《联合早报》开设二十大专题报道页面,以新闻、评论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报道。
《联合早报》“苏州工业园区”特辑
苏州工业园区是首个新中政府间旗舰合作项目,一直以来,《联合早报》与苏州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聚焦苏州和园区在经济、产业、艺术、人文等方面进行报道,展现城市的蓬勃发展。
争议事件
郑永年非礼事件
2020年,曾就职于东亚研究所的两名女子分别通过社交媒体指控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在2012年和2018年分别非礼她们。2020年9月4日的《联合早报》以“被指两年多前非礼女职员,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今年4月遭警方严厉警告”为题,极其醒目地报道了此事。在9月5日的文章中,《联合早报》又以主标题“国大证实郑永年涉两起被指非礼事件”,副标题为“郑永年发声明否认所有性骚扰指控”继续夸张跟进,使得该事件加速发酵。郑永年后通过伊莱雅士事务所的代表律师许廷芳发表声明,否认有关性骚扰的一切指控。仅相隔两天,《联合早报》刊文澄清郑永年“非礼”事件内情,明确:一项为不实指控,另一项“严厉警告”是指没有充分证据显示郑永年的行为构成非礼罪,确认郑永年“非礼”事实存在巨大出入。
《联合早报》前后截然不同的报道间接承认了之前的报道存在着大量失实之处,其行为给郑永年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与《华盛顿邮报》的争论
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2023年7月24日刊登长文《北京立场的回声,在新加坡引起焦虑》(In Singapore, loud echoes of Beijing’s positions generate anxiety),指控新加坡主流媒体《联合早报》“亲中”。7月25日,《联合早报》刊登文章《新加坡\u003c联合早报\u003e对于美国\u003c华盛顿邮报\u003e针对本报长篇报道的回应》,指出《华盛顿邮报》以其既定的思维方式和自身议程,设定报道视角与方式,以此出发组织材料与论证,对《联合早报》做了大量具偏颇性评论与不公正陈述。新加坡驻美国大使吕德耀在7月26日致信《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并重申,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基于本国的利益,新加坡不选边站队,而是坚持一贯的原则。
安溪县茶都事件
新加坡联合早报2023年8月23日以《洗钱“福建帮”大本营安溪从茶都变“骗乡”》为题,刊发《联合早报》记者陈婧到福建安溪的实地采访文章后,8月24日,香港安溪同乡会随之对《联合早报》以偏概全的报道表达出强烈的不满。其在《致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陈倩(应为陈婧)的函》中指出,陈婧“以点带面,把极少数不法分子的诈骗洗钱行为,说成是‘安溪茶都变骗乡’,来抹黑攻击安溪,侮辱了海内外几百万安溪人”。他们要求《联合早报》删除视频和文章,并公开登报道歉。
所获荣誉
《联合早报》获得2007年亚洲报业大会“最佳印刷金奖”,以及2016年亚洲媒体大奖的“最佳印刷金奖”。
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成为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和社交媒体影响力(海外地区排行)第一名。
2020年8月5日,2020年第二季度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榜单在北京发布。新加坡《联合早报》位列2020年第二季度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海外地区总榜前三。
2021年9月23日,联合早报位列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第397位。
影响和评价
影响
《联合早报》坚持新闻内容的客观、公正、准确,每天不间断地将优质新闻和评论带给全世界的读者。尤其是有着全球视野的特色栏目,能够让学者或政治人物不间断地输出对本国、地区与国际事务以及中新关系的深刻认知和独到见解,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变化。
同时,《联合早报》有效地推动了中新之间的民间交流,成为中新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形式。比如韩方明博士自2003年以来,在《联合早报》开设专栏,既向外界讲述了中国故事和传播了中国声音,也展现了学者型中国政治家的新气象。在2015年8月15日早报网上线20周年庆祝活动中,韩方明就曾指出,早报和早报网“不仅在传播新加坡国家形象(方面)……闻名全球,更因对报道真实中国形象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越一份华文报馆的早期定位,是新加坡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符号和标志”。
最后,作为华文媒体,《联合早报》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华人读者,在华人文化危机之时,承担起华人文化传播的使命,见证了新加坡华语的发展和变迁。注重以宣传中华文化为己任,希望通过自身的传媒影响力将华人文化发扬光大,为海外华人获得华人文化的身份认同提供媒介和信息。一是在报纸中推行儒家中庸的思想,帮助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更加和谐地发展。二是倡导传统文化,比如在传统节日制作一些“春节特辑”“中秋节特辑”等。三是联合新加坡的华文报、华文机构、华文社团举办社会活动,比如举办两年一度的华文书籍“金狮奖”颁奖活动和国际华文文艺营,邀请中国的学者文人来新加坡做中华传统文化讲座等,为弘扬华人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评价
凤凰卫视前资深新闻工作者杨锦麟曾对《联合早报》做出如下评价“《联合早报》是迄今为止,海外华人媒体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平面媒体,无论从报纸的版面和内容而言,是观察和评价华文媒体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参照和坐标。”
《联合早报》前总编林任君表示《联合早报》所秉持的办报理念无疑是一种“中间路线”,即信奉新闻或言论自由及读者的知情权应受社会伦理道德约束。
《人民日报》前社长张研农对《联合早报》的评价是:文风好,评论到位。
多媒体形式
联合早报网
联合早报网是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原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属下的华文网站,有新加坡版(zaobao.com.sg)、中国版(zaobao.com.sg/cn)、国际版(zaobao.com.sg/global)三种。提供包括新闻在内的综合网络资讯服务。《联合早报》是其主要新闻来源,是海外最重要的权威新闻网站,以第三只眼看大中华,客观新闻和深度评析是众多亚太区读者的最爱。1995年8月《联合早报》电子版上网发行,被海外学者誉为电子报刊业“亚太地区成功的典范”。
为了跟随时代的变化,2016年联合早报网集合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三家新闻内容,开启一站式服务,同时期还推出了视频、动画等数字新闻内容。目前《联合早报》共有13个子栏目,包括即时、新闻、娱乐、生活、财经、言论、互动新闻、专题、视频、直播、早报博客、早房和Zshop集品店。可以说,今天的《联合早报》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份纸质报纸,它还是多模态的互联网端口,所推送内容不仅有文字、广播节目、视频还有互动游戏。
一带一路专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2016年联手推出“一带一路”专网,旨在推动新加坡企业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并为全球关注“一带一路”的中文读者提供新加坡和东南亚视角。这是东南亚首个专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设立的综合信息平台,让该倡议在新加坡有了讨论和资讯通流的专属平台。该专网将作为联合早报网的特别栏目于2016年3月8日正式上线发布。专网的内容包括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与微观介绍、最新进展、沿线区域信息、相关商机、分析评论、活动看板以及相关采访等。
客户端app
2011年12月,《联合早报》推出iPad和安卓(Android)平板电脑应用。客户端包括即时新闻、每日要闻、言论、专题、多媒体内容(互动新闻、视频、播客、直播),还有商业、文化、生活、娱乐等多元内容。截止2023年11月19日,联合早报APP在IOS AppStore“报刊杂志”类应用中排名第13名,评分4.6。
新浪微博
《联合早报》入驻新浪微博,ID为“早报网”,截止2023年11月19日,发博71076条,粉丝349.4万。
B站
《联合早报》2020年4月入驻B站,用户ID为联合早报网,截止2023年11月19日,已上传1181个视频。粉丝数10.6万,获赞数69.8万,播放数2066.3万。
参考资料
《联合早报》介绍.联合早报.2023-11-22
领导团队.新报业媒体.2023-11-19
集团简介.新报业媒体.2023-11-20
联合早报.中国台湾网.2023-11-27
一份厚重的华文报纸——新加坡《联合早报》印象.人民网.2023-11-23
回应《华盛顿邮报》《联合早报》兼容东西 力求不偏不倚.早报网.2023-11-23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共创中新关系美好未来.人民网.2023-11-19
配合新中建交30周年 华文媒体集团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与纪念活动.早报网.2023-11-23
原标题:推动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外媒看中国).云南网.2023-11-20
被指两年多前非礼女职员 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今年4月遭警方严厉警告.早报网.2023-11-23
郑永年事件内情:一项为不实指控 一项“严厉警告”指什么?.早报网 .2023-11-23
以偏概全 香港安溪同乡会要求联合早报登报道歉.风闻社区.2023-11-23
关于我们.星洲日报.2023-11-21
Designated Office Address List.星洲日报.2023-11-21
Singapore.路透社.2023-11-23
南洋访谈录|《联合早报》总编:新媒体让报人和政府都在检讨.澎湃新闻.2023-11-19
联合早报-新闻读者概况.新报业媒体.2023-11-19
韩咏红.新华网.2023-11-19
早报播客——东谈西论.早报网.2023-11-19
杨丹旭.早报网.2023-11-23
中国特稿:中国政策摇摆 外企等待定心丸.早报网 .2023-11-23
新加坡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一行来访我校.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2023-11-19
联系我们.新报业媒体.2023-11-19
联合早报网北京办事处.导航.2023-11-19
联络我们.联合早报.2023-11-22
往前之际也要了解过去 华文媒体集团设纪念墙 记录历任总编辑足迹.早报网.2023-11-22
郑永年.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2023-11-19
袁舟:怎样做市场中的媒体管理者(组图).搜狐网.2023-11-19
媒体集团的经营与管理.豆瓣读书.2023-11-27
从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读懂中国外交新理念.央广网新闻.2023-11-19
联合早报社论评李光耀政治遗产 称其“英雄造时势”.新华网.2023-11-19
92歲馬哈迪勝選 馬國60年來首度變天.远见.2023-11-23
新加坡华文媒体推出系列活动 庆祝中新两国建交三十周年.知乎专栏.2023-11-19
《联合早报》“苏州工业园区”特辑:中新合作赋能“双一流 新中心”建设.腾讯网.2023-11-19
郑永年通过律师发声明否认所有性骚扰指控.早报网.2023-11-23
国大公布调查结果 无证据证实郑永年性骚扰 但拥抱女职员行为“不恰当” 郑永年回应不解国大庇护诬告者.早报网.2023-11-23
新加坡《联合早报》对于美国《华盛顿邮报》针对本报长篇报道的回应.早报网 .2023-11-23
新加坡驻美大使回应《华邮》长文 新媒不会效仿美媒或在中美选边.早报网 .2023-11-23
洗钱“福建帮”大本营 安溪从茶都变“骗乡”.联合早报中文网.2023-11-23
本届亚洲媒体大奖 早报海峡同获最佳印刷金奖.新加坡新闻头条.2023-11-19
2020年第二季度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榜单发布.中国新闻网.2023-11-19
2021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发布 最新亚洲500强名单一览.知乎专栏.2023-11-19
韩方明:早报网报道真实中国形象.察哈尔学会.2023-11-19
陈康威:联合早报设立“一带一路”专网 促进交流与沟通(图).搜狐财经.2023-11-19
新加坡《联合早报》将推出“一带一路”专网.人民网.2023-11-19
历史与里程碑.新报业媒体.2023-11-19
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注时政报道与热点新闻 4+.App Store.2023-11-19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1-19
联合早报网的个人空间-联合早报网个人主页-哔哩哔哩视频.bilibili.20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