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
思明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厦门市下辖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南部,总面积8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思明区常住人口106.4万人,是厦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心。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2003年,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为现思明区。截至2023年6月,思明区现辖有10个街道。
2022年全年思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03.88亿元,比2021年增长5.2%,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6.5:83.4,境内鹰厦铁路途经,设有厦门站。
思明区是厦门中心城区、商贸中心和风景旅游景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首批“教育强区”。辖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胡里山炮台等自然人文景观,厦门市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健康主要评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中高水平。
名称由来
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汉代属侯官县地。
隋唐至宋元
隋唐时期为南安县属地。
天宝十四年(755年),陈僖率家族从福清市到金榜山一带居住,区境属南安县新城。
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区境属之。
大中十一年(857年),厦门岛设置思明县。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区境属同安县嘉禾里。
宋嘉祐三年(1058年),厦门岛设水寨,驻土地公社(今开元路口)。
至元十九年(1282年),厦门岛设嘉禾千户所。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厦门城建成,设守御千户所。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十三日夜,台风大作,厦门岛飞瓦拔木,百年未遇。
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十三日,荷兰驻台殖民当局最高长官汉·普特斯曼联合海上武装集团刘香等人,率战船8艘进犯厦门港海域。郑芝龙会同闽、粤水师合力反击得胜。
清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郑成功到厦门,杀郑彩、郑联,兼并其武装,区境成为郑成功部队驻守的主要区域。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三月,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
康熙二年(1663年)一月,郑经改思明州为思明县。区境先后属思明州、思明县。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思明州,清廷废思明县,区境仍属同安县。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廷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厦门港成为通商口岸。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和翔风里金门岛、大噔岛、小噔岛和角屿岛置思明县。
1915年1月,大、小金门岛岛和大、小嶝岛从思明县析出,设立金门县。
1933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动“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升思明县为厦门市,旋改厦门特别市。
1934年1月,“闽变”失败,厦门特别市随之撤销,恢复思明县建制。
1935年4月1日,撤思明县,成立厦门市,区境属之。
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占鼓浪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鼓浪屿公共租界由国民政府收回,设置鼓浪屿区,成立厦港区、厦两区、厦南区、鼓浪屿区和禾山区。
1947年3月,析中心区置开元区;同年10月,中心区改名思明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7日,厦门岛、鼓浪屿解放,各区都建立人民政权机构,隶属于厦门市人民政府。10月21日,设鼓浪屿区、开元区、思明区、厦港区。
1950年5月2日,厦港区撤销,并入思明区。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明区改名向阳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原名。
2003年,根据国务院、福建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为现思明区。
地理
位置境域
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境域北纬24°26′~24°28′,东经118°03′~118 °13′,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市隔海相望,总面积84平方公里。
气候
思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蔬菜瓜果不断。按四季候温划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受海风影响,夏季基本无酷暑,日最高气温≥35℃的,每年平均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温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岛内平均霜日为8天,且为轻霜。岛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数12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平均达1878.2小时。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气候宜人。
地质
思明区为出露地层,以第四系分布面积最广,次为侏罗系。岛内岩浆活动以燕山期占绝对优势,具先喷发后侵入的基本活动方式。位于"闽东火山断拗带"东缘、"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东南部 燕山运动后,形成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层分割的构造格局。
地形地貌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区境地貌形态有丘陵、台地、平原及滩涂等类型。钟宅一贫笃港断陷平原、海湾区,其地势低平,走向东北。以此为界,思明区的东南部,除沿海地区有小面积的台地、平原和滩涂分布外,地势较高,大多为高丘陵所盘踞,云顶岩(高339.6米)是岛上最高的山峰。
水文水利
思明区周围海域宽阔,港域面积达275平方公里,港阔水深,外航道水深达12~25米,宽1000米以上,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内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宽数百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港区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3公里。港外有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胆岛、浯屿等一系列岛屿组成天然屏障,港内风浪小,可建万吨泊位约40个,最大可建10万吨泊位。港内潮差达4~6米,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淤积少。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年平均雾日30.8天,对航行影响不大。
思明区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岛内水资源总量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成为向厦门岛供水的主要水源。花岗岩丘陵、山地和沙滩,为旅游提供自然资源。
建有上李水库,位于曾厝垵带。民国13年(1924年)动工,民国15年(1925年)竣工,供给水厂原水。水库容积100万立方米,最顶面积15.6万平方米,汇水面积2.26平方公里。上李水库的原水,从水库铺设一条长4887米管道,输送至赤岭水厂、经过净化处理后.供给岛内生活、生产用水。正常降水年份每年可汇集经流90万立方米水量。1990年后,每年汇集的经流减至70万立方米。
土壤
思明区土壤有红壤、海滨盐土、风沙土、水稻土4种。砖红壤性红壤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分布于海 300 米以下低丘台地和岛屿,范围广泛;酸性岩赤红壤分布于何、区境南部林区海拔200米以下低 丘台地和鼓浪屿林地。侵蚀赤红壤分布于黄厝等海拔低于50米处。海滨盐土分为滨悔盐土和城土两个亚类;风沙土主要分于海岛沿岸沙堤、沙丘及沙地,发育在岛的迎风浪岸段,是一种非地带性新生土壤,主要分布于何厝村,折向东南至黄盾、曾居坡一带;水稻土主要耕作土壤,分布于河谷冲积平原的洋田、滨海平原的田、低丘台地的台田、低丘谷地的冲田、丘陵坡地的梯田、山间盆谷的皈田及山地丘陵峡谷的垄田。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思明区境植物以热带、亚热带植被为主。主要有茜草科、兰科、大戟科、桑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桃金娘科、紫金牛科、壳斗科、杜英科、番荔枝科、梧桐科等。此外,有北温带阔叶林。200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43%。
水资源
思明区境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类。靠大气降水补给,经较短的径流即排泄人海,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季节性。从山区到海边,矿化度也由低到高;地下水水质较好,绝大部分为无色、无味、透明、可饮用的淡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出露于岩浆岩及火山岩。
矿产资源
思明区境全属矿产贫乏,仅于金山的云英岩细脉见到铅矿化和园山的矽卡岩化围岩中见到钼矿化。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思明区境植物以热带、亚热带植被为主。主要有茜草科、兰科、大戟科、桑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桃金娘科、紫金牛科、壳斗科、杜英科、番荔枝科、梧桐科等。此外,有北温带阔叶林;分布各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00多种,包括两栖动物、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区境海域水生动物171种。其中,鱼类99种,分录于13目,44科,75属;甲壳亚门68种;头足纲4种。其中包括文昌鱼、中华白海豚两种国家保护动物。
植物
思明区境主要有10个植被类型,47个植物群落。此外,水库、池塘有水生植物群落、在滨海的泥滩上有红树林和盐沼群落;滨海沙滩上除木麻黄、台湾相思等防护林外,还有沙生的灌木和草本群落。
自然保护地
思明区内有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办发[2000]30号)由厦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厦门大屿岛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成立。保护区位于北纬24°23'~24°44'、东经117°53'~118°26',面积7588公顷。保护物种为中华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厦门文昌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白鹭(部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自然灾害
思明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旱灾、地震、赤潮、雾灾等。最早有记载的台风暴雨为明嘉靖七年(1528年)八月初九日夜,大风,拔木废屋。至初十日晓,雨下如注,风乃止。2016年9月19日,台风“台风莫兰蒂”共造成包括思明区在内的厦门市566家企业受灾,17907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亩,因灾死亡1人,重伤2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思明区现辖有10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厦门市思明区民族路33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思明区常住人口为106.4万人。户籍人口91.0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3.83万人,女性人口为47.16万人。
民族
截至2021年末,思明区户籍人口中共有4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869405人,少数民族44个:回族、畲族、满族、土家族等,另有7人为其他民族。截至2022年,思明区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数超过千人的是回族6345人、族5706人、满族2303人、土家族1009人。
语言
思明区闽南话是闽南地区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其形成和发展可追溯到中原汉人多次大规模入闽的历史。
思明方言经历长期演化。郑成功把厦门作为收复台湾的据点之后,开展海上贸易,厦门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中心。鸦片战争之后,厦门辟为通商口岸,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移到厦门。思明区闽南话在150年前就成为闽南话的代表点方言。
思明区闽南话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跟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汉语其他方言的差异比较大,它保留古代汉语的许多重要特点,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区境大力推广汉语普通话。加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人口大量增加,促使人们日常交流多以普通话为主。因而,思明区闽南话日渐式微,尤其在青少年中,不少方言语音的特点和方言词语已消失不少。
宗教信仰
思明区境内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佛教于唐大中年间传入,有临济宗派、云门宗派、曹洞宗派等宗派,有南普陀寺、鸿山寺、天界寺等建筑;道教于元代传入,道派以正一道士为主,全真道士为辅,有太清宫、三观道院等建筑;天主教于明崇祯三年传入,有厦门天主堂、鼓浪屿天主堂等;基督教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传入,有中华基督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真耶稣教会、基督徒聚会处4个教派,有新街堂、竹树堂等建筑;伊斯兰教于清代中叶传入,主要活动场所为清真寺。
截至2020年9月,思明区辖区内共有宗教活动场所51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90处。
经济
综述
2022年全年,思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03.88亿元,比2021年增长5.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12.61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088.27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6.5:83.4。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年,思明区第一产业增长值为2.9969亿元,增长-6.7%。思明区针对辖区因经济建设发展,土地面积逐年减少的状况,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立足于稳定粮食、油料、蔬菜的生产面积,鼓励农民开垦水源不足的旱地、山坡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在保证土地不抛荒的情况下,鼓励农民经营有明显优势的农林菜果鱼,加快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行山海两手抓的战略,发展观光果园和海上养殖。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年,思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产值超亿元企业44家,产值合计479.12亿元。产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85.13亿元,增长9.0%,出口交货值51.24亿元,增长7.0%,产销率98.4%,增长0.2个百分点。3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6.31亿元,下降3.4%,其中光电子企业完成产值26.36亿元,下降11.0%。
2022年全年,思明区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构成分,完成建筑工程产值879.51亿元,增长5.3%;安装工程产值63.54亿元,增长24.7%;其他建筑业产值69.33亿元,增长4.0倍。签订合同额192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上年结转合同884.09亿元,占比45.9%,增长4.0%,本年新签合同额1042.83亿元,占比54.1%,增长19.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728.51万平方米,下降7.4%,其中新开工面积1395.75万平方米,下降4.8%。
第三产业
截至2019年4月,思明区努力营造顶级的商业环境,已吸引了462家国家高新技术公司和11家省级20强互联网公司。思明区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的公司数量占厦门市总数的45%。
2022年,思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主要百货超市企业实现零售额86.23亿元,下降8.6%;其中,百货类企业实现零售额16.50亿元,下降32.0%;超市类企业实现零售额69.73亿元,下降0.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共实现网络零售额286.51亿元,增长14.0%。
2022年,思明区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共实现营业额36.67亿元,比上年增长0.8%;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截至2022年末,思明区共有旅行社307个;星级酒店2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酒店13家。
2022年全年,思明区完成合同外资5.0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91亿美元。
2022年,思明区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5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4%。
经济功能区
思明园
思明园在同安(城南)工业集中区的二、三地块内,总面积272万平方米,可开发建设用地185.7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工业用地128万平方米,配套公寓用地46万平方米,商业用地11.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主要有光电、电子、轻工业等类型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积水公司和安踏、建霖卫浴、紫发利等实为品牌企业。
思明工业园
思明工业园一期工程占地55万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36.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55万平方米,建筑总用地面积13.86万平方米,引进电子信息、LED光电、轻工产业、机械制造、印刷包装等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及环保要求的企业,引进具备“高科技,高税收,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三高两低”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思明区拥有各级学校(包含学前教育、社会办学)232所,学年初招生5.20万人,在校学生数20.07万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27所,学年初招生数2.41万人,在校学生数6.90万人;小学50所,学年初招生数1.63万人,在校学生数8.93万人;幼儿园155所,学年初入园人数1.17万人,在园幼儿数4.25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13077 人,比上年增长4.2%,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5人。思明区各级学校拥有教学及辅助用房134.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82万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活动室)50.15万平方米,增加2.91万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9.73万平方米,减少0.16万平方米。
厦门大学在思明区设有思明校区,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思明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20个,其中医院20家,妇幼保健院2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0个,门诊部269个,诊所200个,卫生所、医务室10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98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651人,注册护士7182人。医疗机构床位数8530张,其中医院7646张,妇幼保健院709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35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福建省立医院”,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设有68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3个国家重点专科、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有职工45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签约院士工作站1个,名医工作室团队4个,委聘双主任9名,院聘专家8名,客座教授/研究员10名,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35个,2014年-2022年SCI论文数连续9年突破100篇。
文化事业
思明区内拥有厦门华侨博物院、厦门市博物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战遗址、华侨博物院、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墓园、人类博物馆等自然人文景观。
思明区文化馆于2019年7月重装改造向市民免费开放,大楼内设置有多功能演艺厅、书画展厅、非遗展厅、各类培训教室、排练厅等,开放各类培训和活动,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场馆内还设有图书馆、工会职工助力加油站等。开设讲古、折扇、京剧、毛笔、闽南地区语歌曲、摄影、小主持人、硬笔书法、尤克里里、瑜伽、古琴、国画、太极拳、原创舞蹈等培训项目。
科技事业
2022年全年,思明区兑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业等一系列惠企政策近1.3亿元,惠及企业近600家次。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8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级33家、市级147家。46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榜单,其中独角兽企业1家,未来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29家。
体育事业
2022年,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中国田径街头赛·厦门站、厦门马拉松、日出女子跑、闽南王格斗冠军赛、网球公开赛等各类体育活动近20场,累计5万多人次参与。围绕闲置空间建设114处近邻运动场,筛选10个场地作为试点;推动2所学校(校区)体育设施对市民开放,新增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余名。思明区设有1个人民体育场,位于思明区幸福路1号。
人居环境
2022年,思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7%,厦门市排名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8,厦门市排名第三。环保资金投入6.91亿元;完成37条市政道路提升和41条道路绿化提升,对124个“三不管”区域提升改造并纳入管养,打通2条断头路,完成10个街头小公园建设和18根桥墩绿化以及桥下空间美化提升。2个正本清源改造项目已完成582个小区、103条道路改造。管理维护176座环卫公厕,对城区1186.6万平方米区域进行精细化保洁;全年清运各类生活垃圾共计约37.44万吨,日均清运1025.75吨。
社会保障
2022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78.92万人、108.67万人、72.84万人、73.01万人和72.4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0%、0.2%、1.6%、2.3%和1.7%,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交通
公路
区内的主要道路有环岛公路和成功大道。1981—1985年,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福州—昆明公路、319线厦门路段、省道205线厦门路段思明段、石鼓山立交桥、疏港路、厦门环岛路一期工程等,区境道路可转324线、319线和205线及漳厦高速公路到达省内外各地。
铁路
厦门站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是鹰厦铁路的终点站。鹰厦铁路思明段于1955年2月动工兴建,1956年12月19日全线完工。1957年,完成大生里隧道工程,铁路由梧村火车站延伸至虎头山下海军码头。
公共交通
2007年,普通公交线路83条,快速公交线路3条,快速公交链接线9条。思明区境内有厦门地铁2号线穿过。
人文
综述
思明区有胡里山炮台、鼓浪屿近代建筑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音、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4月,思明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91处(326个点):其中,国家级文物5处(24个点)、省级57处、市级40处、涉台文物古迹18处(其中单独涉台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199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也在思明区,市级以上的文保单位在全市的占比约为68%。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2月,思明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9项,省级14项,市级11项,区级7项,共计43项。
饮食
海鲜佳肴
海鲜佳肴,用料为鱼、蟹、虾、贝等,闽南地区风味为主,兼台湾、潮浙风味,在闽菜传承基础上,用蒸、炒、煎、炸、焖、炖、等技法,注重色、香、味、形、质五要素,具备鲜、淡、嫩、醇、微辣的特色。用厦港所产石斑鱼属、大黄鱼、红蟹和鱿鱼烹制海鲜菜肴,早在清代就被视为正宗名菜。海鲜菜用料讲究新鲜,即买即煮为佳。旅客可在餐馆海鲜池中选定海鲜,交与厨师烹制。此外,海瓜子、海蛎煎、海螺、海蟹也是佳品。
南普陀素菜
南普陀素菜运用闽南地区的山野作物资源,采取独特调味,融宫廷素菜精细、民间素菜天然和寺院素菜纯正于一体。寺院菜摒弃传统以豆制品作鸡、鱼、肚、脚等象形食品做法,坚持索菜素料、素做、素名,菜肴质地纯美,色香味形俱佳,取名雅致,品尝素菜不仅调节胃口,也是艺术享受。名素菜有“南海金莲”“香泥藏珍”“占越苑菜”“彩花迎宾”“莲中圣果”“白璧青云”,以及郭沫若取名的“半月沉江”等。
仿古药膳
仿占药膳以海味山珍搭配名贵补约,精细作,别具行巴。如“到(捐9”巩具信士织膨代表之一。台湾风味的“姜母鸭”是仿古药膳代表之一。鹭江宾馆、药膳鸡锅、食养坊、曾氏养生食府等均设仿古药膳。
习俗
思明为厦、泉、漳与台湾、东南亚交往的交汇处,又是与西方诸国交往的口岸,成了连接闽南传统民俗与台湾民俗、东南亚闽南华侨民俗的中心,又是西方民俗传播地,在长期的交流融会、兼容并蓄中形成独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民俗中,清明节吃薄饼,上元乞寿龟,端午花尾榛鸡船,中秋节搏会饼,很有特点。既有传承,又有独创。思明民间有积极的传统俗信,也有消极的迷信陋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中的糟粕大多数已被时代所抛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厦门市特区的发展,民间在继承发扬优良的传统民俗外,又形成不少富有时代气息的社会礼仪、生活习惯、道德风貌和节日新风。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3月,思明区共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1个。
重要景点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西海中,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1.8万。系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是厦门最具魅力的景区,列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鼓浪屿生态环境优越,其海域就是国家级海洋珍稀物种(白海豚、文昌鱼)保护区。紧邻白鹭自然保护区。这里还有十九世纪欧陆建筑和闽南地区古厝等建筑群体。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思明区曾厝垵路2号,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至二十二年(1896)。厦门市岛在明清时期已被视为八闽屏障,该炮台与厦门岛对岸的龙海屿仔尾炮台互为倚角,控制厦门港口,是清末厦门要塞的主炮台。
对外交流
2003年3月,思明区与韩国釜山市金井区建立友好城区。
2007年11月9日,思明区与美国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市成为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8年,思明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18年9月,思明区获评福建省首批“教育强县(市、区)。
2018年—2020年度,思明区入选福建省级文明示范城区。
2022年,思明区获评副省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4月,思明区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4年,思明区入选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4年,思明区入选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2024年9月19日,思明区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2位。
参考资料
Siming.中国日报网.2023-08-12
思明区概况.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2021年度福建省行政区划名录及代码(至2021年12月31日).福建省民政厅.2023-08-11
闽南方言概述.厦门市人民政府.2023-08-14
2021年户籍人口民族成分情况.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思明区2022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思明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8-12
联系我们.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厦门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3-08-11
Siming District.中国日报网.2023-08-12
建置沿革.厦门史志网.2023-08-11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12
思明 美丽海湾水清滩净.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7
【保护区介绍】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8-17
厦门市政府通报台风“莫兰蒂”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中国政府网.2023-08-20
厦门市思明区委书记到中国建研院访问交流.澎湃.2023-08-11
思明区人大常委会概况.厦门人大.2023-08-11
陈通汕.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领导分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思明区委员会 .2023-08-11
思明区政协港澳台侨委组织视察宗教活动场所.厦门市思明区政协.2023-08-17
数据发布.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7
厦门市志.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3-08-17
厦门大学.福建省教育厅.2023-08-12
医院简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8-12
博物馆参观服务信息汇总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思明区文化馆大楼概况.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2
2022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名录(部分).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助力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 思明区和谐征收情暖人心.闽南网.2023-08-14
厦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8-12
非遗名录.厦门市文化馆 厦门市美术馆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8-11
思明区文物保护工作亮点及创新做法(访谈实录).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2
【最美文物守护人】将满腔热情挥洒在文保路上的卓海蓉.福建省文物局.2023-08-12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5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08-11
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0月).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8-11
思明区这些项目上榜省级名单,太棒了!.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4
思明区A级旅游景区基本信息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1
a级景区文物.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4
厦门市22个国际友好城市名录.厦门市人民政府.2023-08-12
厦门思明区再获一项国家级殊荣.今日头条.2023-08-11
福建公布首批“教育强县(市、区)”,我的家乡入选了! .搜狐网.2023-08-19
新一届福建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名单来了.东南网福建频道.2023-08-19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8-19
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南昌西湖区上榜.凤凰网江西.2025-01-21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1-27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