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2号,厦门岛东南海突出部,即厦门大学胡里山海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8万多两银元,由南向北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有东西两门主炮、两门护炮,附属设施有作战室、供弹室、暗道、弹药库、壕沟、官厅、营房、瞭望台、军火库、城墙、观察所、射击垛口 。胡里山炮台建成后在民国初期的海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江浙战争期间保卫了厦门市,在抗战中击沉和击伤日本的舰艇。

胡里山炮台是保存较完整的海岸炮台,也是研究中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重要史迹,是中国近代军事史、海防史、洋务运动史重要实物见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20日,胡里山炮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建造背景

在胡里山炮台建成之前,厦门就作为八闽福建之门户,在海防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明朝时期就设立卫所,清朝时期在这里就有水师驻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厦门就设有炮台,胡里山炮台所在地之前就有厦门港石壁炮台(英国人称之为长列炮台),在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的三次抗击英国战舰的保卫战中,和其他炮台一起发挥了威慑和镇守的作用,不过石壁炮台等炮台被英军摧毁,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也意识到武器和军事意识的落后给边防带来的危害,于是派人去西方学习并引进先进武器,增添海防。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廷就拟在石壁炮台处建造新式炮台。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会同闽浙总督卞宝第题奏获准建造胡里山炮台,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动工,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竣工。

创办过程

艰难筹办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一月,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视察澎湖、台湾等沿海防务,认厦门市海防的防御却单薄、分散,缺乏具有统领功能的战略性炮台。屿仔尾炮台、磐石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不能及远,一有战事,沿岸火力不能“破甲”,对闽省防卫不能起到战略性威慑作用,为此,应当在厦门海岸兴建架设具有远程打击能力的新式炮台。彭楚汉特意在厦门市召开了几次炮台筹建会议,请来军备、军需、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官员商议筑炮台事宜;会后他身先士卒,带领众官员到胡里山全面勘察地形、地貌、海域、沙滩,确定炮台、兵营、壕沟、弹药库的位置然后,他命令北洋水师管带赖启明拟订设计方案、草拟炮台图纸,预备进一步商议研究方案,并上奏朝廷。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闽浙总督卞宝第上奏光绪帝在闽江口以及厦门口岸建造新式火炮,并购置德国克虏伯大炮安放,光绪帝批准,但是建造炮台和购买大炮需要大量的资金,光绪帝让闽浙总督卞宝第在本省自行筹款购买。卞宝第采取裁撤南台和材浦两营兵勇、节省其它费用等办法筹措建炮台费用,还想向海军衙门借款,但是当时朝廷割地赔款,积弱难返,卞宝第无法借到款项。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卞宝第再次上奏请求朝廷让海军衙门将胡里山炮台筑台购炮一事列入拨款,同年八月,卞宝第奏请经费无着时,索性先斩后奏,未经朝廷批准便与德商订立合同,购买28生克虏伯大炮二尊。可惜,合同签订不久,卞宝第病重死于任上。由于经费无措,胡里山炮台购炮筑台之事便无下文。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继任闽浙总督谭钟麟因经费无着,停购大炮,但是德国使臣以合同签订,不能更改为由,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施压,最终谭钟麟后在各方压力下改停办为展办,并获“新海防捐二年”,所得资金用于购筑炮台。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十二月,谭钟麟上奏,新海防捐展办两年已满,但是所需资款项仍然不够,请求再申请一年,光绪帝同意再展一年,朝廷同意后,谭钟麟估算如单纯依靠截留一年的新海防捐输,资金还是不够,因此他就一方面会同兴泉永道,发动厦门地方绅商集捐,另一方面向上海德华(德国)银行贷一部款,终于款项足够可以购炮筑台了。同年28生克虏伯大炮从德国运至福州闽江船厂。

构筑新炮台

为建好新式炮台,清廷多次派人员到欧洲各国考察学习,曾任过驻德国公使的使臣刘锡鸿等人在出洋考察过程中,总结各国特别是德国炮台模式后,他在给光绪帝写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根据考察报告,闽浙总督谭钟麟奏请朝廷按照福州长门电光山炮台成功案例,采用德国陆军上尉汉纳根的设计方案。朝廷同意后,闽浙总督谭钟麟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督建胡里山炮台及厦门要塞炮台。杨歧珍命令水师管带(即舰长)赖启明绘图,厦门禾山工匠叶文进负责承造,委任钮承潘、张文治、罗鸣风 为督造,委任林世春为总巡工,并让福建省陆续增添水陆兵勇修筑炮台。

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正式动工兴建胡里山炮台,充分利用闽南“三合土”等建材之优点,历经二年零八个月的“凿平山石,开辟路径,坚筑台基,建造洋式炮台一座, 台面周围三十五丈八尺五寸,台后阔二十二丈四尺,并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城垛、战坪、弹药库、兵房、军装房、官厅以及围墙城门石沟暨山顶望厅、电井 、 海岸等。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竣。炮台建成后,在闽浙总督谭钟麟和福建省水师提督杨歧珍的筹划下,胡里山炮台获得编制120名。纪升为总台长,赖启明为炮台守备,设左右旗官各一名,正副炮目炮长)各一名,匠目一名等。炮台建成后,28生克虏伯大炮由福州船厂运至胡里山炮台,安装完毕。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28生克虏伯大炮试炮成功。

民国海战

民国初年,属皖系段其瑞政府的北洋军陆军福建第 一师第14混成旅由旅长臧致平带领,驻防在厦门市岛。1923年6月,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任命臧致平为漳厦护军使,臧却宣布对北洋政府任命的福建督理孙传芳的独立,北洋政府随即命令海军总司令杜锡圭对臧军进行镇压,杜锡圭命令世人海军练习舰队司令兼海军马尾警备司令杨树庄攻打厦门。杨树庄看到军阀割据一方,可以任意截留税收,他也想如法炮制,加上上峰有命令,见厦门最为富庶并可兼领金门县东山县,遂决定攻取厦门,马上率舰队南下占领金门。

民国十二年(1923年)7月30日,海军练习舰队司令兼海军马尾警备司令杨树庄率领应瑞”号、“海容”号二舰 进攻厦门市,被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几乎击中“海容”号舰尾,最后两舰仓皇逃遁。民国十二年(1923年)秋,杨树庄再次“江元”“楚同”等舰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未开炮,杨树庄就率舰溃退。次年驻守厦门的臧致平准备投靠卢永祥,厦门落入海军手中,杨树庄兼任厦门警备司令,臧致平撤兵离厦,与杨化昭合兵,欲取道漳州市龙岩市、 汀洲进入江西的时候,海军练习舰队司令杨树庄也按照密约的要求,下令胡里山炮台发炮轰击对岸龙海的王献臣守军,掩护臧致平的部队乘帆船顺利渡海北上。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奉系军阀的渤海舰队司令温树德率“海圻”号、“海琛”号和“肇和”号三艘巡洋舰南下,想攻取厦门市,以扩张奉系在南方的势力,但因慑于胡里山炮台大炮的威力,不敢贸然进港,停泊在厦门湾外的海面上。5月2日深夜,海圻号巡洋舰、“肇和”号两舰突然驶近港口,早有警惕的胡里山炮台守军立即开炮阻击,磐石炮台和白石 头炮台也随之发炮,双方炮战约一小时,两舰不敢靠前。次日温树德舰队就掉头北上了。

抗战时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3日,日军进攻厦门,厦门要塞的胡里山炮台击沉日军“竹”型13号驱逐舰,击伤“羽风”型4号舰,粉碎日军侵占厦门的企图,同年9月,28生克虏伯大炮炮位加顶盖,成为地堡式台。10月26日日军企图侵占厦门,厦门海防吃紧,日舰频繁向五通进行骚扰;要塞司令部遂将胡里山炮台二尊150毫米的克虏伯火炮分别移设至何的香山、五通的霞边,以加强守军的防御;次年5月13日厦门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后山修筑了一个榴弹炮阵地,海军厦门要港司令部及厦门要塞各炮台等均失陷, 而抗战员兵除阵亡者外,其余均奉命撤退,向马尾要塞报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8日,中方有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接收厦门日本海军的专员李世甲少将、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少将、参谋长郑沅上校等人在鼓浪屿海滨饭店接受日军投降,胡里山炮台重新回到中国人手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成立了陆军厦门要塞炮兵指挥所,朱坚为指挥所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胡里山等炮台。1951年4月,海军福州办事处与陆军厦门要塞炮兵 指挥所合并,组成华东军区海军厦门基地筹备处,隶属华 东军区海军建制。李友白为主任,李胜明为副主任,海军岸炮部队进驻胡里山炮台。1953年11月,胡里山炮台归海军厦门水警区管辖。1957年,驻厦部队将西炮台火炮拆除。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厦门有线广播站在胡里山炮台正式成立。对台广播站的机组人员播音员和通讯连队进驻炮台。1958年10月6日,陈斐斐在胡里山对敌广播站首先直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1958年10月13日,陈斐斐在胡里山对敌广播站直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1973年,为做好“防上防下”军民联防工作,武装地方武装公安局在西炮台顶上建立一座观察哨。

1984年5月,为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旅游事业,驻守炮台的解放军将胡里山炮台移交给厦门市旅游局对外开放,成立了胡里山炮台管理处。此后管理处对炮台进行修复并逐步对外进行开放,到了1996年6月,根据几位当年曾驻守炮台老人的回忆按照原貌修复了官厅,而且增建了一幢办公楼。

2000年3月18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应福建省文化厅邀请,组织专家对厦门市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胡里山炮台珍藏的德国造28生克虏伯大炮进行了鉴定。4月15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鉴定中心出具鉴定书:“胡里山炮台珍藏的20生克虏伯大炮被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现存世界上十九世纪制造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后膛海岸炮”。同年8月以“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海岸炮”进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2002年1月德国克虏伯历史档案馆R.K.林登劳博士、V. 穆特博士正式来函确认:“德国克虏伯历史档案馆也确认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为“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的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

2006年8月8日,厦门市政府成立"厦门胡里山炮台大炮维修委员会,由副市长黄菱任主任,并在同年12月31日举行炮台修复开工典礼,两年后克虏伯大炮修复工程完工。2022年8月又对东西营房、演武场、防御工事、西炮台本体开始修缮。2023年7月厦门八市水产店挖出三门火炮,也被存放在胡里山炮台。

地理环境

位置

胡里山炮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位于厦门岛南岸厦门航道突出部的战略要点,扼守进出厦门航道的咽喉及九龙江的出海口处,地势险要,与对岸的屿仔尾、龙角尾形成封锁厦门港的绝妙犄角。

气候

胡里山炮台地处思明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蔬菜瓜果不断。按四季候温划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受海风影响,夏季基本无酷暑,日最高气温≥35℃的,每年平均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温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岛内平均霜日为8天,且为轻霜。岛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数12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平均达1878.2小时。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气候宜人。

水文

思明区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

地形地貌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胡里山炮台在曾厝按以西象山县、胡里山山嘴一处海岬突出部,崖岸高出海平面山约25米,其后部逐渐显凹,后部山峦随即向北斜缓,随后山势拉高。

建筑格局

胡里山炮台由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设计 , 参考当时欧洲先进的炮台筑造技术借鉴棱堡和欧式地陷炮台风格 ,胡里山炮台外围为半城垣式结构,内部为半地堡式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闽南地区盛产的花岗石条石。炮台城堡南北长约314米,东南宽约175.7米,周长 979 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左右,筑有宽2米、高5米的石砌城墙和红砖墙的环台护墙一道;墙上建有1.7米高的城垛;东、西、北城墙各砌一突出堡垒(了望所)。整个城堡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山顶瞭望厅、大弹药库三大区域。其形状是“方园尖锐,循地势为之,兹以方形为 进。”即依海岬突出部,后宽大、前窄小形状而造,平面呈长圭状,前端炮台部略呈弧形,中部兵营,后半部大弹区呈矩形状。

战坪区

战坪区是整个炮台的核心区域,由2个28生克虏伯火炮炮位和2个15生克虏伯炮炮位组成。发射阵地外围有一圈由战坪区延伸至官厅区的深约2米,宽3.4米的壕沟和配套的半月形单兵掩体。战坪区主要建筑材料为花岗岩石条,台面为下覆钢板的三合土层。战坪区由顶至下分为三层结构,顶层为主副炮位,中间层为作战室和供弹室,底部为暗道和子弹药库。以上各部分都有地下通道相沟通,且地下通道由战坪区一直延伸到后山军火库。 炮台结构:为欧式炮台结构,分为地上(主火炮、付火 炮、台心水池)、地下(暗道、藏兵洞、弹子库等)两部分。

地上

火炮区:炮台台面总面积196.40平方米; 其中主炮台台面114.72平方米,即“台面阔35丈8尺5寸;台后面71.68平方米,即后台面阔22丈4尺。台面以厚1.4米的三合土夯实而成。前墙向前有坡度,这是为了满足快捷装填弹头和发射药的需要,干净整洁的台面保证大炮演放时不会将地面的灰尘吸进大炮管膛内,从而达到每分钟发射火炮1-2发的要求。

主炮位:主炮位台面是累土为,以三合土、糯米、红 糖等夯筑而成。而凹其巅以安大炮,大炮位于战坪最高处,其东西两个主炮位呈园形地窖式结构,基础是用水泥混凝土构建而成的地面,地面平整光滑,向后有坡度,方面水向下流,并在中间留有水沟”水沟以暗沟的形式通往台外,炮位四周墙壁是用花岗石条石砌成;每个炮台直径9.8米,高2米面积约30.77平方米。前墙距炮近,用来保护人的,炮后墙与台面平,上面写有“不可有(护)墙,恐碰敌子弹,开炸伤人”的字,其炮后与暗道相接之处开有宽3米,高1.8米,呈喇叭状的“送子药门”,地面辅设有“运送子弹的铁道,运送子弹车的轮子和铁道吻合,从而达到送子弹省力快捷。东、西两炮位各安放28生克虏伯大炮两尊,它们之间距离20米,“中间有一空心隔堆,当敌人一发炮弹命中炮台时,不会同时毁坏两个炮位,在空心堆中建有一个掩蔽室即藏兵洞。以增强大炮和人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副炮位:东西两主炮位外侧各设有一副炮,每个炮位呈菱形,深0.56米,直径约6米,面积约19平方米,用于安放15生克虏伯大炮两尊。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打击敌人 的登陆艇(船)。

台心水池:用花岗石条砌成;东西炮台内侧外有一个深1.33米,长2.40米,宽1.96米,容积为6.26立方米的水池,在水池里,用水一桶(25公斤)肥皂油一磅为(比)率融做肥皂水,在战斗中用于擦洗炮(药)膛及(炮)门膛前面微污,以保证大炮可开放数百次没有顾虑。同时,也可用于淋湿战斗中偶尔药包破损洒落在炮位上的火药,避免引起火灾,平时则用于擦洗炮管和大炮内外,预防大炮表里锈蚀。

地下

由暗道、藏兵洞、弹丸(头)库三部分组成。暗道:东西炮台中间距台面2米深处建有暗道,宽1.96 米,高2.15米,长60米。暗道将主炮位、藏兵洞、子弹库连成一体,并和兵营区连,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藏兵洞:暗道中间筑有藏兵洞,长8米,宽7米,高4.3米,共28平方米,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士兵不被敌人炮击中。藏兵洞位于两炮位中心。

弹丸(头)库:暗道东、西两侧左右有台阶下沉3米,共距地面深6米,各筑有子弹库一间,用于贮藏克虏伯弹丸(头),弹库长5.4米,宽3.5米,高3米,面积约18.9平方米,它利用暗道边天井上的单臂吊杆,将子弹吊上暗道,通过送子弹车将弹丸(头)运送到主炮位的大炮边。

兵营区

兵营区由东、西两个兵营、阅练场、官厅构成,主要建筑材料为花岗岩石条,建筑高度整体略低于战坪区 。 位于主炮位后面10米处,其地基深入地下,与炮台基座落差约为6米处,为下沉式,其屋顶水平与暗道地面一致,可以避免敌人炮火的射击。长51.6米,宽62.2 米,总面积3209.52平方米。区域内设营房、阅练场和官 厅。南面设东、西两个小门向上沿台阶与暗道地面和主炮位台面相连。东、西两门旁还各开一门与暗道、弹丸 库、炮台相通。北面设“振威”“奋武”两门与后山山顶了望厅和大发射药库区相连。

营房

营房分为东营房和西营房,总面积985.8 平方 米。每列营房长45.43米,宽10.85米,高4.06米,共有 11个房间,东、西营房共有22间营房。每个房间长9.8米,宽3.3米,面积33平方米,东、西两侧均设对开大门,大门两旁开四方形小窗。营房为砖石结构,拱券顶,两列营房呈左右对称营房、官厅、阅练场布局,屋面平铺红色斗底砖,极具中西合璧的特色。

阅练场

阅练场位于东、西营房中间,为三合土地面,长56.1米,宽35.29米,总面积为1991平方米。

官厅

官厅位于阅练场的北侧,共两层为西式建筑样式。面宽27.81米,进深14.52米,高8.59米,建筑面积728平方米。一层为一正厅四厢房,二层为三间大房间,正立面中部设出挑式廊。官厅北面有石砌内城墙一道,长62米,高39米,宽1.95米。将官厅、营房区与后山区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内营区,在北面围墙设有宽2.4米,高3.8米的拱形大门。“振威”“奋武”两门与后山瞭望区、火药库区相连。在操场南面的两旁设有宽2米,高2.3米的小门,与暗道、炮台相连。

战坪区和兵营区外还设有堤墙(护台壕沟)、城墙、城垛,壕沟深2米,宽3.4米,长177米。堤墙和后山区城墙相连,由于城墙、堤墙深厚、坚固不易攀越,使整个城堡特别是战坪区和兵营区形成一个各自独立、完整的进攻防御体系。

 后山区

后山区长136.10米,宽75.50米,面积10275.55平方米。东、西和北面城墙外各建有一突出墙外的哨楼,长 2米、宽2米、高2米,面积为4平方米,西边为炮台正门,北边为炮台的付门,东边为炮台的小门,后山区内建有山顶了望厅、大火药库和坑道。

山顶了望厅

了望厅在北部后山最高处的山岗顶,将一块高7米的巨型花岗岩顶上凿平后,建造高1.1米,直径2.5米的园形墙垛,面积为2.5平方米的“山顶了望厅”。了用来观察敌情,望厅内设有带斗的旗 杆,斗底悬挂有一面黄色大旗,用旗帜来指挥炮台,了望厅 旁架一火炮,是夜晚或异常天气用来发信号指挥其他炮台用的“信炮”。民国初期,海军在了望厅内安装有一船用桅杆,桅杆上设有一观察小平台,桅杆底座为正方形,边长为1.03米;总高度约为26米。底部至桅杆上的平台约为15米,平台至桅杆顶部约为9米。

登上山顶了望厅,东南可远观小金门岛大胆岛、担等岛屿洋面,南面可近察进出厦门港航道,西南可面对厦门港内港的厦港海面;登上了望厅桅杆上的小平台, 东南可远眺大金门、小金门、青屿、语屿等外海洋面,西南可远察西海域至九龙江入海口处;厦门岛及附近岛屿的主要洋面海域情况皆可一目了然发现情况,可用桅杆上的旗语联络指挥厦门港要塞各炮台,若遇阴天、雾天等异常天气和夜晚,可用了望厅边的“信炮”指挥其他炮台。

药库

药库在山岗之巅的巨型花岗石后面(北部)的山坡上,下面掘有深7米,宽20.5米,长25.5 米,面积为523平方米的山凹。在凹处,建有东西长14.5米,南北宽11米,高4.3米,面积为160平方米,墙壁和屋顶全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石头库房,药库按等数隔成三间,按发射药规格设为“强装火药库、正装火药库、简装火药库"等三药库;药库屋顶用条石砌成拱型。南北两墙有山体和城墙遮挡,墙厚 约0.8米,东西两墙因无其他物体庇护,墙厚达1.3米,整个药库的布局构建,可具备较好的抗炸弹破坏之力;药库因“穴地而藏”,阴暗潮湿,因而每间药库地面都按等距离竖有横6根,竖19 根,共114根的高0.3米,面积为0.9平方米的小石柱,石柱上面铺设浸透桐油的实木板,以达到隔潮通气,保证火药的干燥。        

暗道

暗道在了望厅巨型岩石东面的底部,有一宽0.5 米的石缝,设有一暗道入口处,暗道有两条路径,一条向南(海边)通往战坪区,和战坪区的暗道相连,长约170米,主要是战时用于安全、快捷地向克虏伯大炮输送火药;另一条是向西穿过城墙底部,直达海边,长约70米。其作用是作为炮台守军应急用,平时用土和杂草遮盖,外人不易发现。

文物遗存

胡里山炮台原本有两尊克虏伯大炮,现仅存一尊东炮,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生产,这尊大炮的口径为28生,该炮总质量87吨,炮长13.9m,炮管长11.2m,炮长13.13米,射程19760米,每分钟发射炮弹1—2发。而且还有28发克虏伯弹头现在存于原暗道中间的子弹库,28枚弹头每枚自重约170千克,弹高72厘米,弹腹深度达60厘米,弹壁厚50毫米。弹头形状为圆锥形空心圆的巨型弹体。在弹头圆锥顶部有一台阶孔,上部直径8厘米,中部直径4.5厘米,下部直径2.5厘米。圆孔内壁带有螺蚊,直通弹腹。在锥体距顶部12厘米处有两个正对贯通的小圆孔,直径2厘米。在弹体圆柱上镶嵌着20片凸起的上下两排小青铜片,沿圆柱等距离10行排列,小青铜片厚度为0.5厘米,长4.4厘米,宽3厘米。

1989年底,在胡里山炮台附近海中捞起一门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厦门市时被推入海的中国自制铁炮,后又在北门地下挖出两门德国克虏伯公司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制造的小钢炮 。

2023年7月,在厦门八市洪本部街一水产店地下约1.3米深处,发现了三门火炮,其中两门长约152厘米,口径约22厘米,最大尾径约28厘米;另外一门长约112厘米,口径约15厘米,最大尾径约20厘米,火炮推测为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铸造,距今至少160年的历史,后来三门火炮被放在胡里山炮台的明清火炮展示区。

保护措施

遗址保护

1985年10月11日,胡里山炮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定名为“胡里山炮台”。1996年11月20日,胡里山炮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确定了国家“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50处重要大遗址,厦门胡里山炮台作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明清海防规划之列,入选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为配合“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作”,胡里山炮台景区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室。

2022年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福建省文物局关于厦门胡里山炮台的保护规划。同年11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厦门胡里山炮台保护规划(2021—2035年)》对胡里山炮台进行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

1982年3月11日,胡里山炮台现存的克虏伯大炮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胡里山炮台旧巨炮” 。2004年8月2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中国文物研 究所制定的《关于胡里山炮台铁炮保护修复方案》(文物保函[2004]1116号)。2005年12月15日,福建省文物局主持“厦门胡里山炮台巨型钢质文物保护修复评审会”,原则通过厦门胡里山炮台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韩栽茂、中国兵器北方重工特种机械厂杨国礼共同撰写的《厦门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保护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文本》以及《280毫米克虏伯大炮结构图》(平面、立体图册),并在2006年对克虏伯大炮进行修复。

旅游信息

门票

1、成人票(全价票):25元/人

2、老人票:60周岁(含)以上至65周岁(不含)以下凭身份证10元/人

3、学生票:全日制在校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学生证12元/人

4、免费票:未成年人(18周岁(含)以下);现役军人、离退休军队干部;残疾人;65岁(含)以上的老人;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厦门市道德典范;持有厦门市旅游年卡;金鹭英才卡、白鹭英才卡和福建省摄影协会的会员证;市级以上劳模证;市级以上重点优抚对象(含烈士遗属);厦门退休人员持本市退休证或优惠证老人 。

交通信息

公交出行

从机场到炮台:

1. 旅游观光巴士:    乘坐旅游观光巴士,在胡里山炮台下车,途经8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

2. 机场快线火车站线→57路高峰:    步行至空港快线火车站线(或空港快线轮渡线),约50米,在火车站下车,途经1站;步行至梧村汽车站,约110米,乘坐57路高峰(或112路,48路),在厦大白城站下车,途经9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260米。

3. 空港快线火车站线→96路:    步行至空港快线火车站线(或空港快线轮渡线),约50米,在火车站下车,途经1站;步行至火车站(梧村车站)站,约90米;乘坐96路,在胡里山车站下车,途经16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40米。

从火车站(西北口)到炮台:

1. 57路高峰:步行至火车站(小广场)站,约170米;乘坐57路高峰,在厦大艺术学院站下车,途经11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450米。

2. 659路:步行至火车站,约250米;乘坐659路,在胡里山(总站)站下车,途经17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260米。

3. 96路: 步行至火车站(梧村车站)站,约310米;乘坐96路,在胡里山车站下车,途经16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430米。

4. 48路:步行至火车站,约250米;乘坐48路,在胡里山车站下车,途经17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430米。

5. 旅游2线→92路:步行至火车站,约250米;乘坐旅游2线,在仓里站下车,途经8站;转乘92路,在胡里山站下车,途经4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350米。

从轮渡码头到胡里山炮台:

1. 旅游观光巴士:步行至轮渡码头站,约80米;乘坐旅游观光巴士,在胡里山炮台站下车,途经2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410米。

2. 29路:步行至轮渡站,约80米;乘坐29路,在厦大艺术学院站下车,途经10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450米 。

3. L1(或2路,841路,112路高峰,950路)→659路:步行至轮渡站,约80米;乘坐L1路(或2路,841路,112路高峰,950路),在镇海路站下车,途经3站;转乘659路,在胡里山(总站)站下车,途经7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260米。

从会展中心到胡里山炮台:

1. 29路或751路:步行至会展南五路东站,约530米;乘坐29路(或751路),在胡里山站下车,途经12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250米。

2. 653路(或30b路,123路,19b路,101路)→92路:    乘坐653路(或30b路,123路,19b路,101路),在文兴东路站下车,途经1站;步行至文兴东路站(马路对面),约40米;乘坐92路,在胡里山站下车,途经7站;步行至胡里山炮台,约250米。

自驾出行

集美区方向:从集美到省道S206→沿省道S206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嘉禾路,沿匝道行驶900米进入成功大道演武大桥→胡里山炮台。

海沧区方向:从海沧朝厦门岛/海沧大桥方向→东渡路→湖滨西路→鹭江道,沿鹭江道行驶6.1公里,过右侧的厦门环岛路木栈道,直行进入环岛南路→胡里山炮台。

主要展览

红夷火炮清兵操演

红夷火炮清兵操演项目以炮台后山区为表演场地,以胡里山炮台清兵操演红夷大炮作为切入点,反映了明清时期厦门港炮台当年的军事盛况。红夷大炮清兵的历史原型为清朝八旗军中正红旗、正黄旗仪仗队列和操炮演示。其内容和形式运用背景音乐、八旗服装、盔甲、佩刀、战鼓和青龙大旗等,通过情景表演再现清代红夷大炮炮兵操演及火炮发射的过程。

迎客仪式

迎客仪式”项目表现的是胡里山炮台建成时,福建水师提督带领众将士打开大门、旗舞迎客的场景,在接受游客检阅的同时,宣扬炮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的威武。

表演亮点:

1、骏马配骑士。躯干健硕,身形宽大的银骏马——“美琪”,再配上两位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一起为游客带来精彩的表演。

2、旗花拥马道,从马厩而出,百余米长的仿古马道延伸至清兵操练场,两旁旗帜飘扬,鲜花点缀,为这条通向“历史”的马道增添了鲜活的色彩。

3、马厩古意浓。颇具生活气息的马厩坐落在四面绿地之中,马棚、马房、工具房一应俱全地都在这看似简单的木屋里。让人仿佛可以看到古时将士从沙场回来,轻抚爱驹,为之清理,与之“交谈”的画面。

4、旗舞显雄姿。旗舞是“迎客仪式”的重要环节之一,20多名具备舞蹈功底的演员,身披“战袍”,手持红色大旗,排开阵势。当雄壮的音乐声响起,他们舞动手中的旗帜,用飒爽的舞姿迎接八方游客。

高仿真机器人硅相馆

为了生动再现胡里山炮台作为要塞炮台指挥总台的辉煌历史,突显官厅作为作战指挥中心的地位,在演武厅(官厅)一楼通过中心人物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利用高仿真(硅胶)机器人,“还原”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在炮台建成时视察炮台的情景,真实再现1896年胡里山炮台官兵指挥作战及生活场景。

4D影院

胡里山炮台4D影院主要展现了厦门港要塞炮台(石壁炮台)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光辉历史,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将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身心的震撼。

幻影成像剧场

幻影成像剧场是一种集结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多媒体主题剧场。剧场以幻影成像场景道具、演员的幻影表演和三维动画制作等互动因素为主要手段,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结和光学影像所造成的奇幻感来共同演绎一个主题内容。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半透镜特有的物理特性,实现真实的模型场景和虚拟的幻影角色表演的结合。将全新的多种信息溶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把悠久的文物(历史的遗迹、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放置到虚拟、生动再现的历史氛围中去,赋予沉默的固态文物以鲜活的生命,使历史事件、历史文物、古代文明在特定的现代艺术和高新技术结合的状态下再现出来,绘声绘色地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仿佛置身现场,虚幻莫测。

胡里山炮台幻影成像剧场所再现的内容是“闽海国门,再铸锁钥”的场面和厦门港要塞在抗日保卫战的片段。突显胡里山炮台和克虏伯大炮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两幕场景再现当年建炮台、运送组装大炮、以及克虏伯大炮发射的镜头。

击沉日军史料馆

原本是日军侵占胡里山炮台后建造的榴弹炮阵地。于2006年改建成击沉日舰史料馆。利用影雕这种具有闽南特色的雕刻形式将当时中日双方对击沉日舰这一事件报道及相关图片内容展示给游客。它已成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百米榕道

从西城门出城堡,可见门顶有“天南锁钥”4个大字,出自著名书法家秦萼生的手笔。往下走是一条榕林古道,过去这里是一条跑马道,1984年胡里山炮台开辟为游览区之后,改建为石阶,两侧各有11株古榕树,形成“百米榕道”。

参考资料

胡里山炮台.厦门市人民政府.2023-06-08

思明区A级旅游景区基本信息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08-1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22

大事记(18世纪).胡里山炮台.2023-09-12

大事记(19世纪).胡里山炮台.2023-09-12

大事记(20世纪).胡里山炮台.2023-09-12

闽文物工程〔2022〕46号 厦门胡里山炮台东西营房、演武场、防御工事、西炮台本体修缮工程开工登记表.福建省文物局.2023-08-25

厦门八市水产店装修 挖出三门清代大炮 .新华网.2023-08-25

思明区概况.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2023-10-02

克虏伯大炮.胡里山炮台.2023-09-12

 28生克虏伯大炮弹头赏析室.胡里山炮台.2023-10-02

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3-09-21

胡里山炮台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 景区文物保护工作室成立.胡里山炮台.2023-09-20

国家文物局关于厦门胡里山炮台保护规划的批复.国家文物局.2023-08-25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厦门胡里山炮台保护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福建省人民政府.2023-08-25

白天场购票指南.胡里山炮台.2023-09-12

公交出行.胡里山炮台.2023-09-12

自驾出行.胡里山炮台.2023-09-12

红衣火炮清兵操演.胡里山炮台.2023-09-12

迎客仪式.胡里山炮台.2023-09-12

高仿真机器人硅像馆.胡里山炮台.2023-09-12

4D影院.胡里山炮台.2023-09-12

幻影成像剧场.胡里山炮台.2023-09-12

击沉日军史料馆.胡里山炮台.2023-09-12

百米榕道.胡里山炮台.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