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Pinggu Hospital,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药品 Hospital),又称为平谷区中医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特色、集中西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北京市平谷区老年病医院、平谷区康复医院、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始建于1986年,2015年10月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2月16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托管,正式挂牌为“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该院现任总院院长为刘清泉,执行院长为牛晓暐,首任院长为于增瑞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拥有职工920人,医院占地面积40885.11平方米,建筑面积46051.36平方米。床位编制800张,实际开放床位580张。工作日日均门诊2903人次,年门诊量10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1057人次。

拥有26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的培育项目,4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北京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及2个分站,2个区级卫计委系统品牌,暨推拿技术学术品牌和康复治疗技术培育品牌。

历史沿革

平谷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86年,该院于1997年1月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04年,该院脑病科、骨伤一科成立,次年,内分泌科成立。

该院康复科于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十二五康复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骨伤科、脑病科、内分泌科、针灸科则分别于2005年、2013年、2014年、2017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专科。

2015年10月,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两年后,平谷区中医医院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托管,正式挂牌为“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

2022年8月,该院与赤峰松山中医蒙医医院签订中医诊疗中心专科联盟协议。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平谷区中医医院唯一一座院区位于平谷区平翔路6号,拥有职工920人,其中在编职工423人,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286名,初级职称418人,硕博士研究生104人。医院占地面积40885.11平方米,建筑面积46051.36平方米。床位编制800张,实际开放床位580张。工作日日均门诊2903人次,年门诊量10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1057人次。

该院设有26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的培育项目,4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重点专科。

设备设施

医院拥有128排256层螺旋CT机,1.5T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DR数字X光拍片机,飞利浦、GE、西门子股份公司高端彩超,配备腹腔镜、关节镜、电子胃镜及肠镜、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碎石机、血液透析机等大型进口医疗设备和先进的诊疗手段;引进了进口牵引床、微波治疗仪、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平谷区中医医院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的培育项目——康复科,4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重点专科——脑病科、内分泌科、骨伤科、针灸科。

康复科

该院康复科是以医、教、研为一体的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康复重点专科,科室由徐寅平主任医师引领科室建设, 康复科于2009年被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北京市平谷区肢体残疾康复指导中心” ,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十二五康复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2014年被指定为平谷区儿童肢残康复的定点机构。2018年获得首都区域特色康复重点专科。

科室的诊疗范围有:神经系统的疾病和伤残(血管意外、小儿脑性瘫痪、脑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肩袖损伤康复、手损伤、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骨折后和骨关节手术后),慢性疼痛,运动损伤康复及产后康复。

内分泌科

该院内分泌科成立于2005年,于2014年4月25日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为“十二五”内分泌重点专科。科室聘请名老中医李文瑞教授和李怡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在科主任王秀芝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防治为特色,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内分泌诊治中心。科室有医师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本科4人。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内分泌病房。除日常诊疗常见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之外,还诊治垂体肾上腺等罕见疾病患者。

该科室结合运用穴位注射、针灸、艾灸、穴位贴敷、腿浴治疗、耳豆压穴、中药外敷、低频脉冲等中医疗法,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胃轻瘫等)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脑病科

该院脑病科成立于2004年,是平谷区中医医院的品牌科室,为平谷区内治疗、康复及预防并重的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为特色的脑血管病特色专科。2013年确定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北京市基层中医脑病学科团队基地并顺利通过验收。

该科室拥有医护人员39人,其中医师14人,高级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6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市平谷区中医临床人才工作室1个。门诊设置颤证(帕金森氏病)、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慢性脑缺血)、头风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癫痫、痴呆、郁病(焦虑抑郁状态)等专病专台,科室长期聘请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东直门医院及东方医院的知名专家来院指导治疗及查房。同时科室拥有数字化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等设备。

该科临床以中医治疗为主,急性期采用溶栓及规范内科治疗,并根据病情选用贺氏三通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靳三针针法、平衡针、腕针、中药泡洗、蜡疗、中药贴敷、药棒疗法、中药灌肠、中医康复等特色治疗方法,形成体现临床、康复、预防一体化的中医脑病诊疗模式。

骨伤一科

该院骨伤一科由骨伤科专家纪树青于2004年主持成立,为北京市重点专科科室。开放床位58张,拥有关节镜、显微镜骨质疏松症治疗仪等离子刀治疗系统等一大批中西医先进诊疗设备。拥有各级医生13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生4名,住院医师1名,硕士2名,博士1人。

该科能开展脊柱、关节、创伤、显微和康复等骨伤疾病的手术,尤其擅长椎间孔镜技术、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各类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科室诊疗特色有:椎间孔镜、肩关节镜、膝关节镜、PFNA内固定术、人工、膝关节置换、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耳豆门诊、中药膏摩、中药外敷、中药泡足、拔罐、针刀、刮痧。

骨伤二科

骨伤二科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池伤科流派二级工作室,北京市总工会市级创新工作室,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骨科区域医疗中心。拥有医护人员50余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硕士研究生6人。固定床位58张,每年手术约700台。

该科室可独立开展各类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脊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病融合内固定手术,椎间孔镜手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肘、腕、髋、膝、踝关节运动损伤性疾病。门诊开展各类疼痛的神经阻滞,以及针刀、铍针、推拿、正骨等技术。该科室通过关节内注射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开展骨折的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除此之外,该科室还能够承担术后康复功能训练、理疗。此外,骨伤二科还开设了夜间门诊。

针灸科

该院针灸科为北京市级重点专科,平谷区中医临床人才工作室。为首都区域“1+X+N” 重点专科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大科联合建设科室。科室拥有医护人员29名,硕士研究生7名。科室日均门诊量200余人次,病区拥有床位39张。科室优势病种有:针灸、中西药物及康复综合治疗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头面痛;针药结合治疗面瘫、耳鸣、耳聋、鼻炎;经络调衡调理亚健康状态人群、代谢综合征;针药及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颈肩腰腿痛、中焦虚寒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创立品牌项目“调脊术”并推广至基层:首都名中医见国繁为该院推拿科创始人,为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摸出了推拿手法的技术品牌——“调脊术”,并形成《调脊术》教材刊发。2016年“调脊术”被评为北京市“健康养老”项目首批十项技术之一,并评为北京市中医品牌项目。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要求,该项技术在全市16个区中医医疗机构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医学实践

京郊区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93年,该院张久田主任率先在普外科引进微创技术,并独立完成京郊区、县级医院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平谷区首例“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架植入术”:2013年8月,平谷区中医医院肺病科首次为一患者完成“支气管支架植入术”,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喘憋、胸闷等症状。该次“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架植入术”为平谷区首例,填补了平谷区该项医疗技术的空白。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教培

该院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临床实习基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北京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及2个分站,中医学术专家代表有:首都国医名师不孕不育专家——于增瑞;北京市名老中医专家—刘福奇;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委——见国繁;第三批全中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徐寅平;全中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付晓燕等。

关联院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96年,通过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论证。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同年启动“985”计划。北大医学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

医学部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拥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点,77个二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路38号医学校区设有5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共有6家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4家共建医院和11家教学医院,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任务,并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截至2023年4月,北京大学医学部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68个省部级设置的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

科研

科研成果

2012至2017年,该院独立承担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临床研究”专项课题2项,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7项,北京市医管中心项目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管理集团科研与交流合作项目4项,平谷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1项,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11项,院级科研49项,与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合作项目44项,累计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重点学科

针灸科

该院针灸科为平谷区卫生局“51020”工程优势学科,建有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周德安名医传承工作站平谷分站、平谷区中医临床人才工作室、平谷区重点学科王麟鹏专家工作室。科室独立承担和参与市局级等科研20余项。

院内专家

牛晓暐

本科,主任医师。历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信息中心主任。2017年2月起任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

自1996年开始从事中医疮疡、血管外科疾病诊治的临床工作,工作期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了“芙蓉散治疗阳性肿疡临床及拮抗炎性介质分子机制研究”课题,参与了多个中医外科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编写并发布了中医药信息学会行业标准“中医医院移动医疗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和“中医医院科研、教学基本功能规范”,参与了多个中医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擅长: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感染、乳腺疾病

于增瑞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首任院长,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妇科学专业学会委员,华北中医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级中医教改实验班校外导师。第六批全中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擅长:从医60余年,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提出了调经种子,衷中参西,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创新思路,采用“调子序贯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针对男性不育症总结出了“精子异常药方”“不液化药方”“不射精药方”和“阳药方”验于临床。针对原发性痛经自拟青附柴金汤,对于妇人崩漏创“三期五法治崩漏”之法,疗效明确。

见国繁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推拿科创始人、学科带头人、首都名中医、首届北京中医行业榜样、北京市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北京中西医结合突出贡献专家、全中国先进工作者。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见国繁为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摸出了推拿手法的技术品牌——“调脊术”,并形成《调脊术》教材刊发。2016年“调脊术”被评为北京市“健康养老”项目首批十项技术之一,并评为北京市中医品牌项目。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要求,该项技术在全市16个区中医医疗机构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见国繁主持及参与省部级、市局级、区级、院级等临床科研十余项。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擅长:从事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相关疾病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中医外治诊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把传统推拿按摩正骨技术、现代医学松解技术、运动医学康复技术有机结合。见国繁的正骨手法具有“小、巧、轻、准、无痛”五大特点,同时擅长铍针火针、艾灸罐疗、毫针刮痧、中药外用等治疗。

刘福奇

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平谷区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院长之职。平谷区中医院脑病科名老中医专家,2009年获得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刘福奇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资格,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编写出版《黄帝内经养生全书》和《中医老年病家庭治疗手册》计200余万字著作。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痴呆、心血管疾病胃溃疡甲状腺病变、尿道结石等。

徐寅平

副院长,主任医师,北京市首批125人才,第三批全中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平谷区首届“名医”“名中医”“中医大师”。

任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失眠、头痛、眩晕、心因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痤疮、亚健康人群调适,产后康复的中医药调理。

姚远

硕士,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2001年起姚远创建心脏导管室,独立开展冠脉介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为平谷区急诊和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创始人,年手术工作量数百人次。2007年通过卫生部专家组考核,获得国家首批免培冠脉介入专家资质。先后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进修。任北京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

参加CCS-2、CONSIDER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大型临床试验,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北京市科委项目一项。参加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科技重大专项一项。发表中华及核心级别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专著多部,主编两部。

擅长:心内科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资质认定

2015年10月,该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

参考资料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医院概况.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科室介绍.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牛晓暐医院概况.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招聘通知.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3

领导信息医院概况.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3

喜讯!我院见国繁、于增瑞在“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荣获嘉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3

医院所获证书.北京市平谷中医医院.2023-07-13

脑病科.北京中医医院平台医院.2023-07-13

骨伤一科.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内分泌科.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重点专科介绍.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27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与赤峰松山中医蒙医医院签订中医诊疗中心专科联盟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7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医院官网.2023-07-2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4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4

康复科.北京中医医院平台医院.2023-07-13

骨伤二科.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针灸科.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2023-07-13

见国繁.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3

以诗寄情送祝福 共续荣耀新篇章.医院官网.2023-07-27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支气管支架置入术”.医院官网.2023-07-27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07-31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科研概况介绍.医院官网.2023-07-27

牛晓暐.北京中医医院.2023-07-13

喜讯!在中国医师节上,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喜获多项荣誉.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3

于增瑞.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3

刘福奇.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3

徐寅平.平谷区中医医院.2023-07-13

姚远.医院官网.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