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英文名: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位于中国上海重庆南路227号,主管部门是上海市政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是“211工程”“985工程”,是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1896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11年创办的震旦大学医学院、1918年建立的同德医学院,三所院校于1952年合并为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985”高校。
截至2022年6月,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有黄浦江、闵行区两个校区,闵行校区占地5000亩。医学院下设25个学院(系),12所附属医院,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教职医务员工42278名,专任教师854名;有在校生9026名。
历史沿革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圣约翰大学于1879年建立,于1952年撤销,历时73年,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建于上海的一所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源于1880年文恒理在虹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创设的医科。1896年圣约翰书院改组,学制四年,专设医科,文恒理任主任,并入同仁医院生员。1906年,圣约翰大学书院改名圣约翰大学,学制改为七年,注册地在美国,医学生毕业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914年,广州宾夕法尼亚医校与上海圣约翰书院医学部合并,沿用圣约翰大学医学部名称。1947年,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成立,倪葆春出任院长。1949年有教师59人,在校学生298人,应届毕业生25人。同仁医院是实习医院,共有床位400张。
1952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撤销圣约翰大学,合并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
震旦大学医学院
震旦大学始于1903年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在天主教法国耶稣会支持下创办震旦学院。1911年,震旦大学设医学先修科,医学先修科两年毕业,临床实习四年毕业,安当医院(卢湾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瑞金医院)是教学医院。1914年,设博物医药科,学制四年。1915年改为医科,学制六年,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皆参考法国医学专业,毕业授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教育部批准立案,确定震旦大学医学院为校名,法国驻华使馆医师贝熙业兼院长,增设牙医系,学制四年。1938年学院院长由富莱梅继任。1948年,牙医系改称牙医学院,学制六年。1950年,牙医学院复称牙医系,1951年,上海牙医专科学校并入震旦大学牙医系,教学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震旦大学医学院撤销于1952年,前后共培养学生579人。
同德医学院
1918年,中华德医学会会员沈云扉创意开办医科学校,8月,建校定名为“同德医学专门学校”,设医疗专业专科,学制五年。德医学会会长江逢治任校长,沈云扉任教务长。1919年,学校开设附属同德医院。1920年,德医学会决定,学校独立,聘社会名流、学者组成董事会,原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任主席董事。1925年,黄楚九出任主席董事,庞京周任校长。1932年,学校改组董事会,邵力子任主席董事,顾毓琦任院长,同时开始建造新校舍。1918年—1935年,同德医学院是一个医疗专业的专科学校,学制五年,1935年,竣工启用新校舍,9月学校正式更名私立同德医学院,学制改为六年。
同德医学院是由中国人在上海自办的一所私立高等医学院校,历时34年,共培养了毕业生1055人。
上海第二医学院
1952年9月,上海圣约翰书院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及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以震旦大学校址为院址。10月 25日,为解决二医的教学基地问题,经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划为二医附属医院。
1953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将广慈医院护士学校与仁济医院护士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1954年,宏仁医院划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1955年,成立基础医学部、医疗系和口腔系,并确定成立二医人民助学金委员会。1956年12月24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九人民医院划归二医领导。宏仁医院划归市卫生局领导,井改名为上海市胸科医院。1957年1月28日,二医附设卫校改名为广慈医院护士学校,由广慈医院领导。
1958年4月,卫生部批准小儿科专业学制由五年改为六年。1958年7月,为了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上海市伤科研究所”,8月,二医夜大学成立;9月,市科委批准成立“上海市高血压病研究所"。1959年5月,决定将医疗系分为一、二两个部,一部设在广慈医院,二部设在仁济医院,井各设系部办公室。
1962年,上海医学专科学校停办,并入上海第二医学院,6月,新华医院小儿科被命名为新华儿童医院。1964年,第九人民医院重新划归二医为附属医院,作为口腔系教学基地。1971年二医在皖南绩溪县、宁国市建成后方瑞金医院和后方古田医院。1973年,二医恢复儿科医学专业。
1975年,学校开设法语培训班。同年12月,学校恢复研究生教育。次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1977年,党委决定恢复“基础医学部"建制。1978年,市计委批准建设宝钢医院计划,并明确宝钢医院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教学医院。同年,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成立。1979年,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上海市免疫研究所分别成立。
1980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上海第二医学院为全国重点高校。卫生部同意二医恢复“医学法语”专业,学制六年。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免疫遗传学研究合作中心。1981年,新华卫生学校改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新华卫生学校”,并经教育部审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82年,二医大党委决定,在宝钢医院成立医学系四部,宝钢医院与上海科技大学合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同年,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成立。
1983年,医院编写的《医德学概论》经卫生部推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第一本医学职业道德专著。1984年,二医成立检验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9月,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联合建立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同年,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高级医师进修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1985年,二医决定建立研究生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85年,市政府批准上海第二医学院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5年1月,二医大建立卫生管理专业;3月卫生部批准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心;5月,国家教委批准二医增设高级护理专业,学制五年,同时批准成立高级护理系。同年,二医大医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分别成立。
1986年,后方医院无偿移交当地政府使用。同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医院建立卫生管理专业。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意二医大成立上海市生殖医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学校设置成人教育处,撤销原教务处下属业余教育科建制。学校首次招收医学临床博士生。1987年,卫生部同意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建立“全国医学法语培训中心”。1987年,上海血液研究所、二医大口腔医学院、上海市生殖医学研究培训中心分别成立。
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为试办七年制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学校决定成立社会科学部和卫生管理系,撤销原社会科学系。市高教局批准二医大设置医学营养专业,学制五年。1988年,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分别成立,免疫研究所更名为“上海市免疫遗传学与免疫病理学合作中心”。
1989年,经市高教局批准,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市教卫办批复,同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卫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校及上海九院护校合并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1988年6月-1989年6月先后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纺织局第一、二医院,卢湾区中心医院,市医学检验中心,市儿童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等11所医院举行教学医院挂牌仪式。
1991年,上海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建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法合作建设的卫生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法语培训中心在学校揭牌。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二医大设立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上海市激光医学研究所成立。
1992年,二医大开始招收外国博士研究生。1993年,中国国内第一家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二医大生物力学研究室、上海市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同时,上海市高教局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二医大挂牌。1992年,上海市高级护理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揭牌。
1994年,二医大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二医大为自行审定博士导师的试点单位。1996年,二医大成人教育学院成立。1997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意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列为新华医院分支机构。1998年,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成立。嘉定卫校建制归并上海二医大卫校。1999年,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小儿血液肿瘤研究中心及二医大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建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中心”相继成立。瑞金医院与卢湾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政医院合作合并正式启动。
2000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宣告成立举行揭牌仪式,是上海市成立的第一家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组建医学内植物工程联合研究所。2001年,上海市精神卫生院中心与二医大实行联合,共建精神卫生临床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成立。2002年,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研究中心、二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二医大网络教育学院成立。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二医大联合成立的“健康科学中心”举行揭牌仪式。2003年,二医大上海护理学校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创外科中心成立。
2004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医大“国药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成立;中法共建新创立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座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二医大共建的健康科学中心;二医大与芬兰北中部综合大学联合创立的“中芬医学教育中心”在芬兰科科拉市揭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新的上海交通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上,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将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5年,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二医大生命医学伦理中心成立揭牌成立。附属宝钢医院改名为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市教委批准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技术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学院—上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由上海市教委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双重领导。
2006年,医学院“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接受并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同年,上海交大医学院数字医学研究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药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正式成为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医学院妇产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干细胞研究所、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分别成立。医学院中法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分别举行揭牌仪式。2008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在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揭牌成立。
2012年11月30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苏州市九龙医院共同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九龙医院正式纳入上海交大医学院管理体系。2018年10月3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里昂第一大学、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大学等院校共同创建的“中法联合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并落户于附属瑞金医院;揭牌仪式后,法兰西公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
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排名位列第3位。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建的“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成立。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即将开建。 2021年5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新区校区奠基仪式举行。2021年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医学技术学院。2021年12月17日,海南省教育厅、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在海口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沪琼合作又一重大项目落地。2022年7月28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宣布合作共建松江研究院。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6月,医学院有25个学院(系),12所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教职医务员工42278名,专任教师854名,在职高级职称4912人,硕士生导师1256人,博士生导师1007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1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4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教育部“海外名师”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8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9个。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的规定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公开示范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获得1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由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领衔的《夯实医教协同,综合性大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学校合作
截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与巴黎第五大学、艾克斯-斯特拉斯堡大学、马赛大学、里昂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鲁昂大学、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蒙彼利埃大学、里尔大学等法国知名院校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主要实施项目有,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八年制临床医学法语班本博连读项目;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卫生局开展的护士交流项目;与巴黎第五大学、里昂大学、里尔大学合作开展的生命科学硕士项目等。2014年10月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合作举办,是医学教育领域中教育部唯一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已有五十多个短期海外游学常规项目,主要包括临床见习项目、实验室见习项目、课程学习项目和参访项目,每年派出350名左右的学生赴海外及香港电台地区进行临床见习,实验室轮训或课程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 10199.50 ㎡。其中,阅览室 3215 ㎡,设有阅览座位 687 个,设中外文阅览室、电子资源室、特藏室等,总藏书量近10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50余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86个,覆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专业、护理学、公共卫生及循证医学等生物医学各领域,医学及相关学科电子全文期刊 4000 余种,其中中文期刊约 1500 种。
学术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医学基础、临床、公共卫生等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设有论著、综述、专题、专家论坛、述评、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病例报告等栏目。 刊物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主要被以下著名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081,综合影响因子为0.817。
《内科理论与实践》是双月刊,主要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临床药理、生理和病理生理讲座、综述、临床诊治经验、新技术应用等。 内科理论与实践收录情况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期刊群”收录,2008年录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709,综合影响因子为0.527。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1996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0 年,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设有述评、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论著、讲座、病例报告、综述、技术方法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684,综合影响因子为0.563。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200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4 年起,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收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的专业刊物。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826,综合影响因子为0.689。
临床小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为月刊,创刊于1983年,国际刊号为ISSN-1000-3606,国内标准刊号为CN:31-1377/R,是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网络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009,综合影响因子为0.886。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九院承办,是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是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是双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以及科技部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科研信息引用数据库Scopus等收录。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164,综合影响因子为0.897。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办的组织工程学和整形、重建外科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46/R,标准刊号:ISSN 1673-0364。2005年2月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以及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全文收录。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664,综合影响因子为0.515。
(以上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部分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医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5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8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6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
2019年-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得各类项目资助2849项。其中,面上项目1393项、青年科学基金1337项、重点项目64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7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7项、其他国际合作项目8项、原创探索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2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项、专项基金(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1项。
2020年-2021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共有49项科研成果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成果推广奖3项,青年奖5项。
校园文化
校徽
院徽的中心造型为国际公认的医疗卫生行业的永久标志与象征——蛇杖。蛇杖上部展开的翅膀,孕育白衣天使的美好寓意,更象征着医学事业的腾飞;翅膀与人形的巧妙融合,是医学院“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精神的描述。同时,运用“白玉兰花瓣”的形象元素,切合医学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传统特色。
院徽中“J.A.T.S”的字母组合,是对医学院前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历史传承;代表工科性质的齿轮与“S”的融合,寓意着医学院更名后医理、医工结合发展的历史新机遇,院徽周边附以中英文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字样。
校训
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校歌
由集体作词并经校领导和有关专家审定、指挥家马革顺谱曲。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5月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黄浦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黄浦校区位于上海市重庆南路227号。学院东区有科教楼、懿德楼、淡水楼、校史馆等建筑设施;西区有老红楼、西二楼、图书馆等建筑。
闵行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行校区位于中国上海闵行区东川路800号,占地5000亩,有玉兰苑、足球场、篮球场等建筑设施。
校友情况
校园风貌
懿德楼
懿德楼建于2001年,坐落于校园东区的中心地带,分为白色的门厅和红色的主楼。懿德楼主体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主楼一层包括大厅和学术报告厅,二层主要为学术报告厅,三层主要为大礼堂。
老红楼
1936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2号大楼(老红楼)建成,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楼高四层,现代派风格,立面间接对称,清水墙面,底部为拱券窗,楼内有解剖实验室、病理学教研室等供师生学习、研究的场所。
校史陈列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史陈列馆位于西院老红楼一楼,馆内完全摒弃传统展板、展柜的方形结构,采用圆弧形、波浪形、腾空形、内嵌形等时尚元素,以三维方式从地面到天顶全方位立体展示医学院的风貌。
所获荣誉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荣获“上海市健康单位”称号。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学院沿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70周年院庆公告(第二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用中国.2023-06-08
新生攻略 | @新交医人,你所关心的都在这儿了!赶快收藏~.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提到校训,你想到什么?这些故事,讲给你听!.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七秩芳华·交医记忆|继往开来 再谱新篇①(1995-2000).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口腔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临床医学专业 八年制(本博连读)(含法语班、口腔医学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热烈祝贺黄晨校友荣获上海交大建校127周年“杰出校友思源贡献纪念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医学院江帆书记一行看望慰问知名校友闻玉梅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学院领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上海医学前沿创新研究院(筹)全球招聘PI.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6
交大家园网.本科新生宿舍 | 西二区内外一览.2023-06-27
历史溯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七秩芳华 · 交医记忆|应时而生 顺势而为①(1952-1955).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七秩芳华 · 交医记忆|应时而生 顺势而为②(1956-1959).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七秩芳华 · 交医记忆 | 稳步发展 逆水行舟①(1959-1966).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七秩芳华·交医记忆|稳步发展 逆水行舟②(1969-1978).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七秩芳华·交医记忆|恢复发展 开拓创新②(1986-1994).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我院与苏州九龙医院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我院举行“中法联合医学院”揭牌仪式并签署中法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2018年度中国医院/医学院校科技量值发布.人民网.2023-06-06
【新民晚报】西医读经典背千方 中医循规律求创新 沪上两大医学院校携手成立“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交大医学院浦东新校区即将开建,设计亮点在此.腾讯网.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奠基仪式举行.上海交通大学.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成立医学技术学院,实现本-硕-博一贯培养.今日头条 周到客户端.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海南省教育厅、乐城先行区签约.今日头条.2023-06-06
聚焦国家脑科学计划,松江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合作共建研究院.今日头条-澎湃新闻.2023-06-06
院系部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2022-06-18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招生夏令营报名通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16 2023-01 海外优青|诚邀加盟——2023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诚邀全球青年才俊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医学技术学院2023年新年寄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团来学院交流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全球健康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松江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临床医学院.瑞金医院.2023-06-06
上海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附属仁济医院.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23年住规培结业典礼会务服务比价公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医院公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页.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06-06
本科教育.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23-06-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上海交大医学院营养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6
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英语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儿科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管理方向)五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四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年制.上海交通大学.2023-06-07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杰出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学院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七秩芳华 · 学科巡礼 | 医学技术学科发展历程.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七秩芳华 · 学科巡礼 | 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七秩芳华 · 学科巡礼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历程.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诚聘!欢迎优秀博士后青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2!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学四史 · 知院史】兴一流学科 育护理英才.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课程思政结硕果、理论宣讲获佳绩:医学院全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交医这十年”② : 立德树人,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欢迎报考上海交大医学院!强基计划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媒体聚焦】中国新闻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上海方案”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合作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本馆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2023-06-0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知网.2023-06-27
内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内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知网.2023-06-27
外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外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2023-06-07
外科理论与实践.中国知网.2023-06-27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2023-06-07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知网.2023-06-27
临床儿科杂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临床儿科杂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临床儿科杂志.中国知网.2023-06-27
医用生物力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期刊介绍.医用生物力学.2023-06-07
医用生物力学.中国知网.2023-06-27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2023-06-07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中国知网.2023-06-27
喜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学四史 · 知院史】夯实“基础” 勇攀高峰.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祝贺!医学院2个集体、1名个人荣获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60岁生日快乐!.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令营招生通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3-06-07
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交大医学院的2021|实施育引并举大人才战略,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大爱无疆,关于王振义的故事.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750项!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4年超700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759项!上海交大医学院2021年度国自然基金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707项!上海交医19年度国自然基金项目资助再上新台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633项!上海交大医学院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再获丰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祝贺!上海交大医学院32项科研成果荣获2021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祝贺!上海交大医学院17项科研成果荣获2020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祝贺!医学院5个项目荣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学院标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江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范先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赵文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施建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吴正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方 勇 党委常委、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郑俊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7
历任领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08
2020级萌新必看!最新交医生活指南来了,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70周年大会暨上海国际医学论坛隆重举行.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医源杂志•医源情】科研巾帼 绚丽风景——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新生特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生入学指南之校园篇——必去的TOP11景观.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8
【喜报】医学院荣获2014年“上海市健康单位”荣誉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六连冠”!上海交大医学院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