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
元氏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县,地处于太行山东麓,是河北省省会石家庄郊县。截止2023年3月,总面积6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6万人。县政府驻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常山路89号。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太行山隆起带东缘,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战国初赵国封公子元于此,故名元氏。西汉初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与高邑县合并设高元县,同年赞皇县并入,复名元氏县。1962年元氏、高邑、赞皇三县分设复原建制。1993年属石家庄市。截止2023年3月,辖8镇7乡,208个行政村。
元氏县打造了以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旅游为核心的“2+1”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2021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756152万元。截止2021年3月,三产比重为13.68:26.81:59.51。境内有北京—香港公路、京赞公路、红旗大街、新乐-元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井元公路、元赞线连接东西。
元氏历史悠久,是常山郡遗址所在地,东汉明帝刘庄诞生地,战国名将李牧、楚汉名士李左车的故乡,2010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素有古代“清华大学”之称的封龙书院就坐落在省级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两通汉碑(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为河北省仅有,享誉全国。元代著名学者、数学家李冶在封龙书院完成了以高次方程为主的数学专著《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研究成果比欧洲早300年。县内共有常山郡遗址、封龙山石窟、开化寺塔、西张村西周遗址等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周为国地,春秋属鲜虞国,晋灭鲜虞后属晋国。战国初属中山郡。赵灭中山之战后归赵,封公子元于此,因名元氏。
秦属钜鹿郡。刘知远三年(前204年)置元氏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北十公里故城村附近。置恒山郡,郡治设在元氏县治。刘恒前元元年(前179年),避帝(刘恒)讳改称常山郡。刘启中元五年(前145年),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常山改郡为国。元鼎三年(前114年),复改国为郡。元始四年(4年)改为井关亭。东汉初仍为常山郡。建武十七年(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元氏属中山。建武二十年,将中山郡分开复置常山郡,元氏复归常山。永乎五年(公元62年),复封常山国。后国、郡时易,均治元氏故城。元氏县皆属之。
曹魏时,常山郡治由元氏徙真定(北魏迁治安乐垒,北齐时复还治真定),元氏县仍属之。太和六年(232年),封常山郡为赵国。元氏改隶赵国,晋代袭之。北魏时,元氏改隶赵郡。北齐天保五年(554年),废元氏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元氏县,属赵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将元氏分开置灵山县。县治在今东、西城角两村间。大业元年(605年)灵山县并入元氏县。大业末年,元氏县迁治今城,属赵郡。
唐属赵州、赵郡。五代属赵州。后汉改隶镇州。宋庆历八年(1048年)改镇州为真定府,元氏仍属之。元时属真定路。
明清时期
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元氏县隶属范阳道。民国3年(1914年),范阳道改保定道,元氏县仍属之。民国17年(1928年)废道,元氏县直属河北省。民国26年(1937年),划河北省为17个督察区,元氏属第12督察区。1938年9月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一专署(简称冀西专署),元氏县归属之。1940年9月,划归晋察冀边区冀中区。1941年1月,改属晋冀鲁豫太行区一专区。1943年1月,鹿泉区路南区域并入元氏县,改称“元获县”,隶属关系不变。解放战争时期,元氏县属太行区一专区。1949年5月,划归邢台专区。8月,划归石家庄市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5月,元氏、高邑县两县合并为“高元县”。同年12年,赞皇县并入,改称元氏县。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元氏县改属石家庄市。1961年5月复设石家庄专区,元氏复属之。1962年3月,三县分置,元氏县恢复原建置。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下辖元氏县。1993年属石家庄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东向华北平原,位于东经114°11′-114°39′,北纬37°41′-37°56′之间。西南邻赞皇县、南邻高邑县、东邻栾城区、西北邻鹿泉区、西邻井陉县。截止2018年6月,全境西北东南走向,东西横距39公里,南北纵距28公里。截止2023年3月,总面积676平方公里。
气候
元氏县地处中国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县年平均气温11°C至12.8℃。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3℃至5°C,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1℃至26.4℃。全县年平均日照262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5月份最多,为285.9小时。7、8两个月正值雨季,日照百分率最低,为48%。全年日平均日照7.2小时,5至8月份日平均日照8小时。全年初霜期平均日期在10月23日,最早在9月30日(1967年),最晚在11月6日(1965年)。终霜期平均日期在4月14日。最早在4月1日(1976年),最晚在4月26日(1974、1979年)。全年无霜期平均192天。全县雨季从5月开始,8月达盛期,9月结束。全县平均年降水量529.5毫米,夏季平均降水372.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0%。降水年变率为25%。年降水最多为1963年,达1137.4毫米;年降水量最少为1972年,为199.9毫米。
地质
元氏县地处太行山前大断裂、太行山中段隆起与华北沉陷带的过渡带。西临赞皇县断褶带,属石家庄市凹陷的边缘部分。该县地质基础古老。组成基底岩系为太古界赞皇群,由一套遭受浅至中级的区域变质作用及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的各种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石英岩、大理石及斜长角闪岩组成。其间夹有四氧化三铁石英岩透明体,上部层位含黄铁矿、菱镁矿、石英岩、白云岩等矿产,分布在县西低山丘陵。下元古界浅变质岩,主要由一套花岗石、变质长石岩、砂岩组合而成。主要分布在县西北封龙山一带。上元古震旦系大红峪组,主要有石英岩、砂岩等组成,重点分布在苏阳乡北部,沟北乡和吴村乡西部。中寒武纪张夏组,以灰岩为主,仅在西同下以西有零星出露,分布在北褚镇西北部、姬村西部,大部被第四系冰残积层覆盖。中奥陶纪马家沟组,以石灰岩为主,分布在赵同乡西部、沟北乡大部。煤系薄层,由大理石、砂岩、页岩组合而成,分布在丘陵地带。第三系石灰质砾岩沉积层,分布在境内东部及东南部,被第四系所覆盖。新生界第四系卵砾石砂土层,分布在整个东部平原。全新纪主要分布在槐河两岸。
地形地貌
该县地处太行山隆起带东缘,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低山区,面积28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6%,海拔400至800米,最高点为磨寨山山峰,海拔1136米。中部为丘陵区,面积86.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6%,海拔100至400米。东部为平原,面积30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8%,海拔50至100米。县内最低点在建安村,海拔47米。境内山脉属太行山系,主体为南北走向,境内连绵29.5公里。有封龙山、蟠龙山、无极山等。
该县南佐、苏村以西为低山区低山地貌,岩石多样,以花岗石、片麻岩、石英砂岩为主。南佐、苏村以东,赵同、北褚以西为丘陵区,多系石灰岩、砂岩、页岩及冲积堆积物形成。赵同、北褚以东为山前倾斜平原区。
土壤
全县土壤面积907029亩,划分为褐土、草甸土、潮土和风砂土4个土类,淋溶褐土、褐土、石灰性褐土、潮褐土、草甸褐土、褐土性土、草甸土、潮土和风砂土9个亚类,26个土属,52个土种。褐土类分布在海拔50米至1100米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地带,面积896786.1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8.88%,可分为淋溶褐土、褐土、褐土性土、石灰性褐土、草甸褐土、潮褐土6个亚类。潮土类分布在山麓平原的河漫滩上,面积6985.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77%,多数下层有砂砾,土壤中还原作用明显,锈纹锈斑较明显,分1个亚类,1个土属性2个土种。草甸土类分布在山区河源的水漫滩上,面积1872.57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2%,划分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风砂土类分布在东张等乡的河漫滩上,面积1385.13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15%,通体砂土,鲜有植物生长,仅划分半固定风砂土,1个土属1个土种。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元氏县主要河流有槐河、龙河、北沙河等。槐河流经县西南、东南部,因河道弯曲,状如槐虫乱串,故名,昔河水鲜有间断,解放后因上游建水库(赞皇县境内),遂沦为节令河。潴龙河为节令河,河水横贯县境中部,因蜿蜒曲折,状似长龙,故名潴龙河,其源有二:北源在乔家庄村北,向南流经乔家庄、王家庄、北沙滩、南沙滩、北正至杨家寨与南流汇合;南源始于杨家岭,在杨家寨与北流汇合后折向东北流经孔村、南北苏村至侯村南,有西北流来之支流黑水河汇入,境内长44.5公里,流域面积273.1平方公里,河底平均比降18.4‰,上游建有八一水库。北沙河为节令河,流经县境北部,源于县西北湘山岭下之白果寺,向东南流至前仙村西,流至使庄村东北出县境,在栾城梅家村注入汶河,全长39公里,县境内长33.5公里,流域面积161.6平方公里,河底平均比降14.1‰,下游河床有较厚沙层沉积,且中藏金质,上游建有长村水库。
泉
境内泉水集中于西部山区,计有九泉山东北坡上泉、东坡上泉、北坡泉、南坡下泉、封龙山上观泉、东坡马鞍寺泉、上观上水水池泉、墨水池泉、湘山白果寺泉、北正村西南沟泉、神岩山南坡泉、南山头东坡下泉、西坡庙前泉、纸屯村南泉、王村村北泉、牛家庄村内泉、村东北泉等总计百余处。牛家庄白果寺泉,8、9月份流量最大,每小时约20吨左右。村民早已筑井灌田。封龙山上观泉,平均流量每小时0.4吨左右。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分布大体可按“三河”流域划分,即北沙河、潴龙河、槐河三个冲积扇。北沙河流域北沙河以北,受山前坡积物影响,地下水与北沙河关系不太密切,故地下水贫乏,成井较少。潴龙河流域吴村乡一带,地下水受山前坡积物影响,水源不足,含水层浅薄,毛遗、池村一带直接受潴龙河地下水控制,水资源较为丰富,层深可达40至50米。槐河流域槐河自上游修建白草坪水库以来,明流逐渐减少,沿河流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水利
截止2023年3月,全县有中小型水库34座,总库容9487万立方米,其中八一水库为中型水库。截止2019年12月31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2万亩。其中,河流水面面积1.12万亩;水库水面面积0.55万亩;坑塘水面面积0.08万亩;沟渠面积0.09万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县耕地48.63万亩,其中,水浇地36.32万亩;旱地:12.31万亩。种植园用地5.21万亩,其中,果园5.18万亩;其他园地0.03万亩。林地17.62万亩,其中,乔木林地2.01万亩;灌木林地12.18万亩;其他林地3.43万亩。草地面积5.39万亩,均为其他草地。湿地0.5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63万亩,其中,建制镇用地2.53万亩;村庄面积13.11万亩;采矿用地0.15万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84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88万亩,其中,铁路用地面积0.30万亩;公路用地面积1.53万亩;农村道路面积1.05万亩。水工建筑用地面积0.58万亩。
水资源
地表水
境内地表水由自产水、引水和过境水三部分组成。自产水多年平均为7874万立方米。入境水通过工程措施由外区引入,有引岗渠和引槐渠两条渠道。引岗渠从冶河和岗南水库引水,年平均引水2164万立方米。引槐渠仅1982年引水一次,故不计入入境水量中。过境水指槐河水,多年平均为4288万立方米,总计地表水年均总量为14326万立方米。
地下水
全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3070万立方米。丘陵、平原区(本县中、东部)面积356.5平方公里,含水层为第四系卵砾石及中粗沙潜水型,层厚15米,埋深13.75米,大气降水补给量3980万立方米;河道渗漏补给量337万立方米,渠道渗漏补给量500万立方米;田间回归补给量2720万立方米;侧向流入补给量4033万立方米,全部地下水资源总量11570万立方米。浅山区(该县西部),面积324.5平方公里。含水层分布不均,多为片麻岩、石英沙岩裂隙含水层、大理石溶洞裂隙含水层,少有潜水型式存在,地下水埋深8至22米。全部地下水资源总量150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元氏县西部山区、中部丘陵蕴藏蛇纹石储量1500万吨,石英石储量150万吨,铬矿石储量300万吨,硅矿石储量4亿吨,大理石储量1000多万吨,高岭土储量28000万吨,碳酸钙储量5520万立方米,县城北部有储量6000万吨的优质煤层。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元氏县野生动物有狐狸,黄鼬、獾、野兔、狼、豹、猫狸、刺猬亚科、蝙蝠(俗称月飘虎)、蛇(俗称长虫)、四脚蛇、蝎子,疣尾蜥虎、唇足纲(俗称蚰蜒)、蚯蚓(俗称蛐蛐蟮)、耗子、松鼠、鹰、猫头鹰(俗称鸪鸪有)、鹞、山雀科、喜鹊、乌鸦(俗称渡鸦)、黄雀、麻雀(俗称家雀)、大杜鹃、鸽、松鼠鸡、画眉、啄木鸟科、斑鸠、石鸡、青蛙(俗称河马属)、赖蛤蟆(俗称河蚂)、乌龟(俗称山瑞鳖)、鳖、虾(俗称虾米)、万蟹楼大闸蟹、蚌、鱼(草鱼、鲤鱼、鲫鱼、白鲢、花鲢)、螺、蜗牛、水蛭、蚕,蜂、蝉(俗称黑蚱)、蜻蜒(俗称蚂螂)、螽斯科、蝼蛄科、蟋蟀科(俗称将军虫)、西班牙金苍蝇,牛虻、蝇、蚊、螳螂、蚂蚁,萤火虫、凤蝶总科、蜚蠊目、直翅亚目(俗称蚂蚱)、蜘蛛等。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崖沙燕、天鹅等。
植物
元氏县野生植物有右榴、酸枣,银花、构杞、葛藤、桑、苇、车前子,远志,茵陈,新华玉、蒲公英、苍耳子、茅菜、薄荷、木耳、蘑菇、映山红、胡枝子、苋刺、蒺藜、紫穗槐、鼠李、白草、羊胡子草等。还有玉兰花、紫叶李、迎春花、梅花、紫花地丁等品种花。
自然灾害
元氏县有旱灾、涝灾、雹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1950年6月10日,30余村蝗灾。1965年7月30日,东杜、南因、叩村、宋曹4个公社降暴雨,地面积水深处盈尺,倒塌房屋615间,砸伤2人。1970年7月31日,大暴雨,8小时降水321毫米,大部农田积水成涝,火车站一带平地积水盈尺,部分院落进水。1981年7月,西部山区干旱,7个公社61个大队夏收作物减产,13189亩绝收。1985年8月8日,冰雹,受灾面积11.1万亩,前仙乡尤为严重,干鲜果减产55万余公斤。
行政区划
截止2023年3月,元氏县下辖8个镇,7个乡,208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常山路89号。
政治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截止2020年11月,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03430人,占51.8%;女性人口为189280人,占48.2%。0-14岁人口为82392人,占20.98%;15-59岁人口为235231人,占59.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087人,占19.1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2775人,占13.44%。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2955人。人口出生率为6.67‰,比上年提高0.3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60人,死亡率为3.07‰,比上年下降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比上年上升0.88个千分点。截止2023年3月,全县户籍人口44.6万人。
民族
截止2010年11月,元氏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佤族、土族、锡伯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等共计23个民族。
语言
该县方言为元氏方言。元氏方言属北方方言。因西临太行山,东傍华北平原,内部情况较为复杂。常用语词,与普通话有不小差异。吐字发音,山区和平原不一。山区北部、西部一带,发音接近井陉县,南部、西南部接近赞皇县,平原东部、东北部一带近似赵县,仝梅吕接近栾城区,东南部一带则近似高邑县。本志方言所录语音,以县城城关镇为准。
普通话有声母22个,元氏方言有声母20个。元氏方言声母特点大致有三:1.分“尖、团”音,普通话的“团”音字,元氏方言大部分读“团”音,有些则读成“尖”音;2.“ng”声母,元氏方言“ng”声母相当于普通话开口呼声母字(a、er、o除外);3.“v”声母,元氏方言中把“v”声母字,在普通话中都读为合口呼的零声母。有4个声调:平、上、去、入声。调值为“4-2”“5-5”“2-1-2’’“3-4”,方言阴平、阳平不分(即合为平声)。
宗教信仰
全县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回教等。据1985年统计,全县天主教徒3236人,耶稣教徒278人,分布在84个村庄,其中教徒聚居村12个,有活动场所4处。回教即伊斯兰教,亦称伊斯兰教。该教系公元7世纪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据1982年统计,已发展为22人。
经济
综述
2021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756152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797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39215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985141万元,增长7.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1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8元。截止2021年3月,三产比重为13.68:26.81:59.51。
元氏县按照“一山一带一区”(一山:指西部太行山区域,重点发展林果种植等特色产业;一带:指龙兴大道旅游产业带,重点打造封龙山、蟠龙湖、万花山、“槐河人家”、汉街等景区,形成旅游产业带;一区:指经济开发区,分别为县域东南部医药化工产业区、北部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区)产业布局,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2指医药化工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1指现代旅游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区域协调联动,实现四种类型经济在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产业
优质麦、特色林果和设施蔬菜是元氏县的农业优势产业,其中石榴是重点农产品,该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榴生产基地、“中国石榴之乡”。县内的石榴产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石榴分会授予“河北元氏优质石榴产区”,“满天红”石榴荣获全国石榴生产与科研研讨会金奖。另外,“西嶺”核桃荣获全国核桃节银奖,辽1核桃荣获第三届京津冀果品争霸赛金奖。
元氏县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有省级园区1家、市级8家,省级家庭农场10家、市级33家。2022年打造美丽乡村51个,轩鑫生态园获评市级精品园区,有“玉蝉”“槐阳绿”“芽球玉兰”“潴龙河”等4个省级著名商标,联兴佳垚“芽球玉兰”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2021年,元氏县粮食播种面积60575公顷,总产量368320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634.17公顷,总产量112609.19吨;全年肉类总产量31620.29吨(猪牛羊禽)。
第二产业
元氏县医药化工是县域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导产业,有九天医药、远征药业、诚信公司等重点企业,诚信公司身国内行业三强。并坚持做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累计实施顶控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项目15个,耐力股份被评为河北省百家“中国第一、国际领先”企业,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获得新能源汽车挂牌资质,坤天科技、方大包装成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2.9%。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13家。
2021年元氏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1.77%,纺织工业增加值62.84%,食品工业增加值40.96%,建材工业增加值-21.4%,医药工增加值业16.08%,石化工业增加值-0.9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2.84%。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3%。
第三产业
元氏县发展高端智慧物流业。加快高端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主动对接高邑公铁国际物流港项目,引进高端智慧物流企业,推动高端智慧物流业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向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产业延伸,发挥物流枢纽作用,增强服务功能。推动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利用电商平台优势,拓展快递业务;推进物流与商贸业联动发展,鼓励配送企业使用托盘等标准化器具、推广新能源汽车,实现配送过程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实现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实现物流业整体升级。
截止2021年3月,元氏县坚持做优现代旅游业,蟠龙湖水上运动、无极山滑雪滑草滑翔、昊和F3赛车“三大基地”建成开放,构建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特色旅游发展格局,打响了京津冀蟠龙湖铁人三项赛等赛事品牌,全县旅游业产值达到3.99亿元,较2015年翻了三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2023年3月,元氏县各级各类学校199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中7所,小学179所,职业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县直幼儿园1所,其他公办幼儿园145所,民办幼儿园56所。全县有在校生76672人,专任教师4093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截止2021年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小学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97.88%。主要学校有元氏县职教中心、元氏县育才学校、元氏县第一中学等。其中元氏县职教中心创建于1993年,是全县唯一一所公办省级重点职业高中。
医疗事业
截止2020年底,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312所。包括省办医院1所,县办医院4所,社会办医院7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5所,村卫生室208所,个体诊所73所。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床位1766张,实际开放床位2249张,其中医院1749张,卫生院500张,全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床位达到4.45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5.72张。全县卫生服务人员3370人,专业技术人员24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63人,注册护士835人,医技人员136人,全科医生94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148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01人。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到每千人口2.96人,注册护士每千人口2.13人,医护比1:0.72,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39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为0.38人。
文化事业
截止2023年3月,县内有文化馆、新华书店总店、图书馆各1座,各乡镇均建有文化站,各村均建有农家书屋。截止2021年末,公共图书馆总藏量85000册。
元氏县举办了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其中有《多彩腰鼓》《太极功夫扇》《中华养生通络操》、儿童街舞《中国风》、扇子舞《正月十五闹花灯》、豫剧《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旗袍走秀《雅韵流芳》、独舞《左手指月》等节目。并举办了首届封龙山文化艺术节暨2023年省会第三十届“彩色周末”等文化活动。
科技事业
2021年全年专利授权437件,有效发明专利9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0件。截止2021年3月,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省B类县。累计发放人才绿卡1036张,吸引各类人才1000余名“智汇”元氏。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1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孵化器分别达到7家和2家。
体育事业
截止2023年5月,元氏县城镇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达220余个,有各类教练员、裁判员86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000余名,荣获“河北省老年体育示范县”称号。全县8个社区、15个乡镇、208个行政区已实现健身路径全覆盖,健身步道14.3万千米,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元氏县依托蟠龙湖水域广阔、堤岸绵长、功能区众多的特点,成功举办了“水上嘉年华”、八届“京津冀铁人三项赛”“汽摩穿越集结赛”“国际动力冲浪邀请赛暨冬奥备战夏练赛”等赛事。此外,该县还有无极山“滑雪、滑草、滑翔”户外运动基地、万花山森林休闲运动基地、封龙山登山步道、蟠龙湖环湖“小天路”、白石山攀岩基地、“畅游山水”骑行观光绿道等户外休闲体育健身场所。
社会保障
截止2021年末,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29991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2860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人数为16290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612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4598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75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0847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5968人,增加4983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2163人,减少58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7135人,减少341人。
截止2021年1月,元氏县有养老机构4所,其中公建民营1所,民办3所,现有床位420张。2020年河北睿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被评为四星级养老院,元氏县德徕养老院被评为二星级养老院。
人居环境
截止2021年末城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气249天。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288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13.3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3%。截止2021年3月,完成河道生态修复62公里,实施生态补水8700余万立方米;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经过检验检测,水样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均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农村累计完成改厕4.16万座,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生活垃圾实现市场化清运全覆盖。累计建成美丽庭院64557户、精品庭院15063户。
交通
综述
元氏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是省会石家庄郊县,县城距石家庄火车站25公里。境内有107国道、京赞公路、红旗大街、新元高速纵贯南北,青银高速、井元公路、元赞线连接东西,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截至2023年7月,元氏全县208个建制村通硬化路,15个乡镇通三级公路,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00.1公里,路网密度达148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
截止2023年3月,全县各级公路达到512条,总长1104.4公里。其中:国道2条43.98公里,高速公路4条49.6公里,省道3条30.9公里,县道6条100.4公里,乡道49条396.9公里。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
元氏县2条国道分别为G107和G234。4条高速公路分别为石赞高速、阜赞高速、新乐-元氏高速公路、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其中石赞高速、阜赞高速、新元高速纵贯县域南北,青银高速东西横穿县域北部。
铁路
元氏县境内铁路为京广铁路,纵贯县域南北。火车站为元氏站,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铁路分局管辖,为三等站,建于1903年,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蟠龙路东口。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
公共交通
截止2021年末,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51辆,有出租车数60辆。
文化
综述
元氏历史悠久。西汉初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是恒山郡遗址所在地,东汉明帝刘庄诞生地,战国名将李牧、楚汉名士李左车的故乡,2010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素有古代“清华大学”之称的封龙书院就坐落在省级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两通汉碑(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为河北省仅有,享誉全国。元代著名学者、数学家李冶在封龙书院完成了以高次方程为主的数学专著《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研究成果比欧洲早300年。县内有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
截止2022年5月,元氏县内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封龙山石窟
封龙山石窟包括西石堂、东石堂和八仙堂,分列在封龙山南坡,但东石堂、八仙堂内的佛造像已不复存在。西石堂自西向东分为一号、二号、三号石窟。西石堂的开凿年代在公元572年之前。一号窟大约完成于北齐,二号窟完成于唐代,三号窟完成年代有争议,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是明代。封龙山西石窟开凿年代较早,是河北省比较重要的一处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研究北朝乃至唐宋石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历史上的几次灭佛运动以及后来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封龙山石窟损毁严重。封龙山石窟在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开化寺塔
开化寺塔位于元氏县槐阳镇旧城内南街,原为开化寺的构成部分。开化寺创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72年),自元氏县治于隋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迁徙今城后,开化寺开始兴盛起来,唐、宋、金、元各时代为开化寺的鼎盛时期。现存的开化寺塔为明代重修,塔基西北侧条石上还能依稀分辨出“大明国直隶真定府元氏县开化寺修竣……”字样的刻文。这是一座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也是中国北方金朝仿木结构砖塔的代表,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开化寺塔矗立在元氏老城南街村的一条小巷里,塔身上虽也有残损,但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风貌。2013年5月3日,开化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氏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个。
元氏乐乐腔
乐乐腔是传承于石家庄市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它在表演形式上与京、评、梆子等剧种相仿,但唱腔独特、乐律优美,没有发现与现有的任何剧种有很深的渊源。乐乐腔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口传。乐乐腔文武场齐全,主要乐器有主弦四股弦,下配二胡、板胡、笛子等,打击乐有板鼓、手板、大锣、手钗、小锣、梆子、堂鼓。其唱腔虽然独特,乐律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录,一直靠口传传承下来。该剧种板式单调,仅有头板(慢板)、二板,三板却是同调,还有变调、梅花调、冲台、哭头、花腔、读信等几种原始唱腔。传统剧目有《罗裙记》《翠屏山》《金玉坠》《劈山救母》等,共有三十多部,后来又新排练了《杨八姐游春》《白蛇传》《文书记》等。截止2022年4月,能向上追溯9代,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正花杠
抬花杠起源于隋末唐初,相传隋炀帝的三妹三皇姑,因反对隋炀帝暴政,反对朝廷黑暗,发愿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因而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戴,为她建庙于苍岩山,并年年祭祀。为了求得风调雨顺和人口平安,千百年来,这里香火不断,信仰者遍及河北、山西省两省数十个县,祭祀仪式称为“过驾”。以舞者肩抬三皇姑圣像“过驾”而得名,是旧时苍岩山庙祭祀舞队中的领队舞种,以后逐渐演变成为自娱性的广场舞蹈艺术。东正花杠以抬三皇姑圣像“过驾”而得名,过驾时,一副花杠由二人抬,最少要有4副花杠,多则几十副花杠同场表演,形成十几条花杠队伍。他们还要相互穿插表演,团队配合默契,表演难度较大。技巧精湛的表演者不仅可以完成基本动作,而且可以自如地做到杠子高置头顶,低置臀部等技巧。2007年“东正花杠”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俗
婚丧嫁娶
婚嫁
元氏县男女结婚,一般经议婚、定婚、典礼三个步骤。一般议婚方式有二:一是由媒人介绍,家长提出参考意见,男女会面,商定婚事;二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确定婚姻关系。定婚时男方将“彩礼”交予女方,定婚后到典礼期间,逢年过节,女方往往到男方认亲,男方常以现金馈赠女方,名日:“买衣裳”钱。典礼为坐汽车接女方等。女方由亲眷数人至数十人相送,谓之“送亲’’,男方设宴相待。次日,女方要回娘家,谓之“回门,仍由女方亲眷往迎,男方仍置酒席相待。至此,婚典结束。
丧葬
元氏县殡葬仪式剔繁就简。停灵、送葬:吊孝仍沿用旧俗,但已有所革新。送葬多用灵车,其他繁冗复杂拜祭已不多见。70年代后,推行火葬,送花圈之风已渐盛行。送葬之日,为亡者召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已较普遍。近年,农村中也采取此种方式。
庙会
元氏县内大部分村镇都有庙会,民国以前较盛行。解放后,有的自行消失,有的改变日期,有的延续至今,新增者亦有之。如北白楼庙会属近年新增,董堡庙会原为八月二十八日。如今庙会已成为物资交流大会或走亲访友的日期。届时,往往有大戏、马戏、杂技等文艺表演团体助兴。
饮食
元氏县主要有顺路驴肉、缸炉烧饼、饸饹面、方中烧鸡、周记柏木熏肉等特色美食。
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是元氏县特色小吃之一,烧饼呈方形,色泽黄亮、内瓤层次分明,入口筋道香美,深受大众喜爱。它是用火炉烧缸烤制的烧饼,因而得名缸炉烧饼。元氏缸炉烧饼不仅面光,更是将口感的“香”“脆”演绎得淋漓尽致,它已有千年的制作传承历史,堪称是中国北方面食中的一绝。
饸饹面
元氏饸烙面用荞麦面加工而成,现吃现轧。饸烙床放在大铁锅上,和好的面团放进饸烙床的凹槽里,用力挤压而成。面条细长光滑,有劲道儿。煮熟的饸烙面可凉着吃,也可热着吃,是元氏本地特产美食之一。
周记柏木熏肉
殷村周记柏木熏肉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世纪之久,制作方法考究,整个制作过程健康环保,无添加任何色素与防腐剂。精心制作好的柏木熏肉营养丰富,容易吸收,有补充皮肤养分美容的效果,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作用。
顺路驴肉
千年古镇殷村,顺路驴肉老店有着百年驴肉手艺,被市县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世纪初,殷村人王喜(魏同利的姥爷)师从民国时期的高师,学得堪称一绝的驴肉烹制手艺,推独轮车售卖,开创了因村驴肉行业先河,售卖驴肉成为家族生意。后来,魏顺录跟着王喜做学徒,学习煮驴技术,从打下手的学徒开始做,宰驴、分割、下料、火候一步步开始学习摸索,终得手艺真传后才出师。开始的时候魏顺录是在村口卖,那时候除了本村人购买,还有过路的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来买驴肉,名声慢慢大了起来。魏顺录一边做生意一边潜心研究驴肉烹制技术。因为那个年代农村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乡亲们一直把魏顺录的驴肉写作因村驴肉,后面便一直沿用下来。
风景名胜
综述
元氏县实施“旅游+”战略。打造独具元氏特色的“文化名山、水上乐园、森林小镇、现代新区”。打造了一条从封龙山到蟠龙湖、万花山、县城、新区的精品旅游线路。县境西北部的封龙山是燕赵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书院是全国最早书院之一,素有南岳麓、北封龙之说,人称“古代清华大学”。开化寺塔建于金朝,为砖木实心佛塔,饱经沧桑,塔体完美,极具古建筑造型研究价值。白果寺银杏树,历阅千年,茂盛不衰,人称“千年活化石”。蟠龙湖是天鹅等珍奇禽鸟的栖息乐园。元氏红色旅游资源宝贵。1938年6月,在此组织召开了著名的黑水河军政会议。抗日文学纪念碑铭记了朝鲜抗日义勇军在胡家庄村与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壮举。元氏县2021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79.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137万元。
重要景点
封龙山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区西南约十五公里,西倚太行山,东临平原,主峰海拔812米。封龙山在历史上就久负盛名。山中石碑有记“惟封龙山者北岳之”,唐代将其列为名山记载于《十道志》上。就历史文化而论曾有五通汉碑、三大书院、四大禅林、三大石窟、两大道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清幽的环境被许多文学大家列为传道讲学研究的圣地。汉代李躬、唐代郭元振、姚敬曾讲学于此。五代十国以后,学院文化兴起,真定名士、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李昉与学者张著在此创办学院,奠定了封龙山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封龙山风景区已成为省会周边重要的旅游胜地。
蟠龙湖
蟠龙湖原名“八一水库”,位于元氏县西部山区。蟠龙湖景区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5平方公里。雾天水面烟波浩,晴天则是一碧万顷,水景如画。并且生态环境良好,是许多禽鸟的栖息乐园。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0年,元氏县被命名为“千年古县”。
2012年-2016年,元氏县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先进单位”。
2013年,元氏县荣获“省级园林县城(城区)称号”。
2014年,元氏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2016年,元氏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2017年12月,元氏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8年,元氏县入选第一批“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入选“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9年,元氏县获评“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1月12日,元氏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元氏县荣获“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2022年12月,元氏县入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
参考资料
元氏概况.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元氏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中期调整完善成果公示‒‒ 文本.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8-31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8-31
元氏县志第三十三编方言谣谚.万方数据.2023-09-01
元氏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9-14
元氏县202 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8-31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8-31
【河北县情概览】石家庄市元氏县.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关于元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元氏县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第一章地质地貌.万方数据.2023-08-31
元氏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第二章气候.万方数据.2023-08-31
历史文化.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5-19
元氏概况.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5-19
优势产业.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1
基础建设.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1
元氏县志.万方数据.2023-09-04
元氏的“元”不简单,有太多传说故事在里面.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元氏县志.万方数据.2023-09-03
元氏县志.万方数据.2023-09-03
元氏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第三章水文第二节地下水.万方数据.2023-09-01
元氏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3
元氏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第三章水文第一节地表水.万方数据.2023-09-01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3-09-05
元氏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第五章野生动植物.万方数据.2023-09-01
“鸟中大熊猫”现身元氏!原来它是…….元氏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筑巢能引凤,景美翔禽鸟|我县槐河湿地迎来大批崖沙燕.元氏县融媒体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元氏县蟠龙湖:生态环境美 水鸟来栖息.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本地宣传】请你看元氏的花!.中共元氏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元氏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第六章自然灾害.万方数据.2023-09-01
元氏县政府与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元氏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元氏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元氏县志第三十五编宗教、侨务.万方数据.2023-09-01
关于元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元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09-04
特色农业.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4
人文环境.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1
精细管理 铸就华章——奋进中的元氏县职教中心.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元氏县育才学校2023年教师招聘公告!.元氏县育才学校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源自文庙,常山名校.元氏县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关于印发元氏县“ 十四五”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4
欢迎访问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9-04
专业康复,用爱守护——带您了解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西南院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元氏县医院简介.元氏县医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市人大一行领导来我院调研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元氏县中医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医院简介.元氏县中医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元氏县妇幼保健院恭祝全县妇女儿童新春快乐,虎年吉祥!.元氏县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繁荣特色文化共建和谐社区.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4
乐享文化盛宴!我县首届封龙山文化艺术节暨2023年省会第三十届“彩色周末”文化活动举行.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4
【区县动态】元氏县探索实施“体育+”战略 全力打造体育强县、活力元氏.中共石家庄市委办公厅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石家庄元氏:打好“文化+体育+旅游”组合拳 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央广网.2023-09-04
元氏县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元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报告公示.元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09-14
河北元氏:构筑“四好农村路” 畅通景美促发展.央广网.2023-09-15
成果查询.国家动态地图网.2023-09-15
元氏火车站.途牛旅游网.2023-09-15
河北省第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291处).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09-04
河北省第一至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汇总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09-04
带你看国宝 | 静卧封龙山 千载独悠然.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文化石家庄|探访元氏县国保单位开化寺塔.石家庄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旅发大会|走上广场、摆上餐桌,元氏非遗有哪些?.黄河新闻网.2023-09-04
多彩非遗 | 元氏乐乐腔.河北省石家庄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让孩子们扛起弘扬民间艺术的大旗——元氏县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百家号.2023-09-04
玉兔迎春·年俗日历|正月初七万事顺:元氏抬花杠 风调雨顺祈丰登.河北新闻网百家号.2023-09-04
元氏:多彩非遗闹新春欢天喜地过大年.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04
元氏县志.万方数据.2023-09-14
元氏县志.万方数据.2023-09-04
元氏美食·海报|舌尖上的“乡”味,带你看看我的家乡美食!.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3
我们身边的元氏名企、元氏名优产品之特色亲民的饮食食品业——顺路驴肉.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一眼千年!带你云游“山水古郡 幸福元氏”.中共元氏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元氏县202 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元氏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云来山更美 云去山如画——大美元氏封龙山!.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 | 省内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石家庄市鹿泉区委员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网络宣传】元氏县十大网红打卡地(七)蟠龙湖.中共元氏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元氏县志第三十六编人物.万方数据.2023-09-01
元氏五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先进.河北新闻网.2023-09-04
河北17个县区复查(核)合格 保留省级园林城称号.河北新闻网.2023-09-04
元氏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河北新闻网.2023-09-04
元氏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河北新闻网.2023-09-04
全省首批!河北这29县将获“新名片”!.长城网官方百家号.2023-09-04
祝贺!河北18县获全国先进!其中有邯郸这两个县区!.邯郸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表彰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县城、城区) 和2016年度文明单位(村镇、校园、社区).河北新闻网.2023-09-04
最新命名!河北20县全国先进,祝贺!.燕赵都市报百家号.2023-09-04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5-04-24
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张家口4县区获“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4
河北最新公布!元氏县入选.中国共产党元氏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