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
华蓥山是中国广安市的山峰,山脉起于四川省大巴山麓,止于重庆市江津山脉,是世界三大褶皱山系之一川东平行岭谷的主体山脉。华蓥山最高海拔为1704米,面积约为8000平方千米。华蓥山矿藏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分布面广,山上名胜古迹甚多。
狭义的华蓥山指华蓥山旅游区。该景区位于华蓥山中段,属于广安市代管的华蓥市。华蓥山旅游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早期发育奇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天峻石林景区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石林地貌。另有游击队纪念馆、地质博物馆、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等景点。
2002年,华蓥山被批准为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华蓥山石林景区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命名
据说华蓥山在早并不叫华蓥山,而叫发银山,之所以叫发银山,是因为人们曾多次在山里发现过银子。又传说华蓥山还曾叫做华云山,意思是华蓥山上寺庙林立,佛光普照,彩云满天。
从发银山或华云山改称为华蓥山,有相关的传说故事。据说山上的僧人智能曾寻找适合华蓥山风貌的山名,一书生题“华蓥山”三字。众人认为“发银”太俗,“华云”太偏,无法概全,而“华蓥”的“华”字概括了华蓥山云蒸霞蔚、华光四射的佛教圣地的特点,“蓥”字则概括了华蓥山林木覆盖其上,金银埋藏其下,满山宝藏的特点。因此“华蓥山”一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华蓥山是岭谷和川中丘陵的界山,呈北东—南西走向,共分南、中、北三段,。
华蓥山旅游区位于华蓥山中段,处华蓥市、邻水交界处,行政区隶属四川省广安华蓥市。距成都市300余千米,重庆市100余公里。整个景区面积20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6′20.913″—106°52′41.158″,北纬30°17′32.956″—30°26′19.716″。。
地形地貌
华蓥山主脉长300余千米,北高南低,海拔在700—1000米间,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米,是四川盆地最高峰,其次为宝鼎1586米,蒿子坪1462米。华蓥山背斜山背斜区海拔高度多在700—900米,最高点位于隧道南侧的云雾山,海拔为1190米,向斜宽缓,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多在250—400米间。华盏山背斜整体具有西翼陡东翼缓的特征,且从北到南倾覆构造愈加发育。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华蓥山褶皱为平行背斜山岭,多中生代大理石、泥岩、页岩及砂岩。顶部因岩性不同,形成”一山一顶”"一山一槽二岭”或“一山二槽三岭”的地貌形态,槽内有溶洞,残丘等岩溶地貌及农田分布。
因受四川大地构造及区域性深断裂的影响,华蓥山复式背斜的轴部断裂十分发育。华蓥山背斜与次级向斜主要出露二叠系、三叠系两段石灰岩,构成“一山三岭二槽”的特殊地貌。在新构造运动时期地面振荡式、间歇式上升的背景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溶蚀、抬升与风化作用强烈,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影响,断层密布,沟壑深。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化石、矿物及特殊岩石。
华蓥山旅游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势由西向东渐高,山脉走向北东-南西向。华蓥山上覆较厚的碳酸盐层,在流水作用下地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喀斯特景观,包括石林、溶洞、喀斯特湖泊和岩溶漏斗等园区内地质构造类主要包括背斜、向斜、断层以及独特的“Ω”地貌;地貌景观大类主要为以石林石芽、溶洞、漏斗洼地、钙华等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川东平行岭谷上形成的以大量的褶皱山、单斜山、断层崖为代表的构造地貌;水体景观类包括构造岩溶湖泊、洼地漏斗淤积形成的水池、风景河段等景观;环境地质大类则包括崩塌遗迹及采矿遗迹等。
气象
华蓥山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富,霜期短;同时还有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雨,低山深丘区多大风,冰雹偶有出现等特点。华蓥山年均温14℃—16℃,积温5500—6000℃,年降水量l000—1200毫米。受季风影响,暴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以秋季最多,冬季降水较少。夏季5—9月份的平均降水量都在130 毫米以上,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高,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6.4 毫米;冬季3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为22.0毫米,其中1月份降水量单位最低,为19.5 毫米。
水文
华蓥山内属长江水系的渠江流域,该流域北段以卷-大竹-三家山-梁平一带为区域地表分水岭,分水岭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华蓥山北部最大的河流为背斜西翼的渠江,自北向南流;背斜东翼为东柳河,自南向北流,汇入州河,州河横切华盏山,自东向西流,于三汇镇汇入渠江。背斜核部地表水以溪或沟的形式向东汇入东柳河、向西汇入渠江。
华蓥山平均年径流量2.39亿立方米。境内渠江长23千米,平均径流量6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0亿立方米,胡家河、清溪河、临溪河、华蓥河由东西向注入渠江,四河总长91.5千米,平均径流量13.141立方米每秒。长白山天池湖位于境内东北角,为四级性岩溶湖泊,湖水面积2.64平方米,湖容量2868万立方米,集水面积83.5平方千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华蓥市山生态景观原始性强,物种丰富多样。重要植物有175科656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银杏等;野生药材7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有100多种。石林景区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其中被子植物门最多,有77种,包括52科71属。其次是裸子植物7种,包括6科7属。蕨类植物门最少,有6种属。
景区植被良好,植被类型齐全。林木主要以常绿针叶林、阔叶林为主,其中以马尾松、杉木王、湿地松、油松、梳木、青杠为主,还有零星的香棒、枫香树、干丈等。
动物
华蓥市山动物资源丰富,无脊椎动物9门,脊椎动物24目、63科,鸟类106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灰腹角雉、鳞甲目等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红腹角雉等22种。
历史沿革
行政变迁
华蓥境域古属汉中市地,春秋战国时期为巴国属地。秦朝至隋末唐初,市境先后分属巴郡、巴西郡及宕渠郡,为江县、宕渠、安汉县分治。华蓥是南宋抗金名将安丙故里。
元二十年(1283),置广安府,府治渠江县,领渠江、岳池二县,隶顺庆路。同年,邻水县县并入大竹县县。二十四年(1287),降定远州为定远县。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广安市府为广安州,隶顺庆府,领渠江、岳池二县。九年(1376),增领渠县、大竹二县。十年(1377),废渠江县,并入广安州,州领岳池、渠县、大竹三县。明成化元年(1465),增领邻水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川政统一,广安县、邻水县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岳池县、武胜县县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邻水、武胜、广安、岳池四县相继解放。1950年,岳池县、武胜县属川北行政区南充专区,广安县、邻水县属川东行政区大竹专区。1953年,撤销大竹专区,广安县划入南充专区,邻水县划入达县专区。1968年、1970年南充专区、达县专区改为南充市、达县地区。1978年,从广安、岳池两县划出16个乡镇设华蓥工农示范区,1985年改为华蓥市。
历史事件
1948年,上川东地工委根据党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及当时斗争形势,组织地下武装力量,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华蓥山起义。1948年8月中旬,华鉴山武装起义首先在广安的代市、观阁打响。武胜三溪起义。依次进行武胜三溪起义、岳池伏龙起义、武胜真静与合川金子起义、武胜石盘起义。华蓥山地区武装起义爆发后,起义部队与敌发生了几次较大的战斗,以极大的声势震惊了中国国民党政府。华蓥山起义受挫后,川东地下党组织决定改变斗争方式,将队伍缩小,组建起短小精悍的武工队,在华蓥山上坚持分散的游击活动。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以华蓥山为中心,在中共上川东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上川东地工委)的领导下,华蓥山群众先后建立了10个工委,发展党员1000多人,掌握党的地下武装力量达5000余人。
文化背景
华蓥山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旅游区内有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宝鼎”,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六月十九为华蓥山宝鼎庙会期。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华蓥山便有寺庙建成。宝鼎僧众修建了一座名为“瑞峰禅寺”的铁瓦殿,并将其作为普贤菩萨的驻所。随着华蓥山的寺庙逐渐建成,佛教文化也开始发展。
明朝中叶是华蓥山佛教兴盛的第二个时期。峨眉山寺庙南宗法师带领弟子们建造了南宗堂。南宗堂寺吸引了四方僧众。南宗堂的兴起推动了华蓥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伏虎寺、崇福寺、朝天寺、三圣寺、大庵寺、敬佛寺、恒兴寺、碧云寺、万佛寺和双鹤寺等寺庙。华蓥山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寺庙群之一,有32座大小寺庙,比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多出4座寺庙。
成化21年,僧性空在瑞峰寺用黄铜精铸塑造了八字文殊菩萨、普贤十大愿王和观世音三大士像,使瑞峰寺更加庄严。嘉靖28年,僧德香重新奉献建造了围楼丛刹十二层的铁瓦殿,并将瑞峰寺改名为“光明禅寺”,铸造了长三尺、宽一尺二寸、重33斤的铁瓦,进一步增强铁瓦殿的坚固性。铁瓦殿脊上还塑造了一尊长4尺、高2尺的铁像和高3尺、重70斤的铜鼎。
景区布局
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华蓥山地质博物馆、华蓥山中外名人蜡像馆和华蓥山酒文化馆位于华蓥山旅游区观光车上行起点前。华蓥山石林景点位于华蓥山最高峰高登山的海拔1400—1600米处。华蓥山宝鼎位于华蓥山中段,是华蓥山的第二高峰。华蓥市天池林场拱桥湾工区还有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
主要景观
游击队纪念馆
2006年,为系统再现华蓥山武装斗争战斗历程,华蓥市人民政府和广安市金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布展完成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并正式开放。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记录了当年华蓥山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军警和地方武装顽强抗争的壮烈诗篇。
2007年5月,为了纪念邓惠中、刘隆华、双枪老太婆等多名英雄,华蓥市在华蓥山上建成高25.8米的双枪老太婆塑像。2019年,华蓥市将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进行全面升级、重新布展,并将该馆正式更名为“华蓥山起义纪念馆”。
地质博物馆
华蓥山地质博物馆共设置了前言、交通区位、区域概况、公园简介、典型的岩溶地貌、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剖面、水体景观、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古生物、建设历程、结束语等12个展区;触摸查询系统、动画播放、断裂褶皱互动。
博物馆中展示了在华蓥山新近发现的距今近三亿年的“菊石亚纲”等数10件珍贵生物化石,从中可以了解华蓥山岩溶形成的真实地质背景,领略地球形成、生命演化,以及地质年代、地层年代、化石标本形成的沧海奇观。
中外名人蜡像馆
华蓥山中外名人蜡像馆位于四川省华蓥市华蓥山旅游景区,于2006年开始修建,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耗资5000万元。它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蜡像馆,同时也是西南区唯一一个大型蜡像馆,中国排名第三大的蜡像馆。蜡像由中国著名蜡像艺术家、北京蜡像馆馆长张守祥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们集体创作。
华蓥山中外名人蜡像馆展区包括伟人蜡像馆,名人蜡像馆和红岩馆。伟人蜡像馆中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和鲁迅等蜡像。名人蜡像馆有古今中外的名人、文体明星、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等蜡像。红岩馆是以红岩为题材,展现许云峰、江姐等为代表的华蓥山游击队和双枪老太婆场景蜡像。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
2010年11月28日,四川广安市华蓥山中国酒文化博物馆正式落成,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陈列有五粮液酒、茅台酒等中国十大名酒系列实物以及全国各地的地方名酒实物,共达5000余个品种。馆中“大中国酒幕墙”,展出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地方名酒,集中国酒文化之大全,彰显了华夏民族悠久的酒文化历史。
华蓥山中国酒文化博物馆由上下两层组成,一楼展示了中国传统酿酒的酵池、酒肆、酒窖,复制了从中国酒的起源、酿造工艺及发展历史的原貌;二楼由中国名酒、地方名酒、洋酒、香型酒、珍藏酒以及酒文化艺术墙、大中国酒幕墙等展厅组成。馆中不仅陈列有数千件名酒实物,而且还展出了历代名人有关酒的诗词歌赋,以及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酒具酒器,全方位对中国酒文化进行探讨,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在追本溯源中,展示了中国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内涵。
石林
华蓥山石林景点位于华蓥山最高峰高登山海拔1400—1600米处,在类似地质、气候、水文和生态背景下形成的。厚层、产状平缓的大理石,湿润多雨的古气候条件以及有利于垂直淋溶作用的古地形条件是石林形成的三个主要条件。地层下部的页岩夹黏土岩透水性较差而成为隔水层,因此在该层上部形成集中径流而有利于上部灰岩层的溶蚀作用,上部厚层灰岩受区域构造运动影响裂隙发育,在岩溶水垂直下渗溶蚀作用下而逐渐形成落水洞、天坑、天峻石林等喀斯特地貌景观。园区古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泥岩、泥页岩和泥质灰岩经风化淋虑成土壤后堆积于相对平缓处,土壤矿物质丰富,在温暖湿润环境下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如今所见的“生态石林”。
华蓥山石林以喀斯特石林、天坑、溶洞景观为代表,有“千年一吻”“夫妻石”“妙笔生花”“骏马奔驰”“秀才吟诗”“石猴摘桃”“金鸡报晓”“大鹏展翅”“拱手拜佛”“雄兵八千”“情侣谴绻”等景观。石林由溶芽、溶柱、溶屏及各种不规则溶石组成,有“中国石林盆景王国”之称。
“千年一吻”是华蓥山天峻石林景观中极具特色的一处,也是华蓥山数亿年自然变迁生就的奇妙景观。两块巨大的石头亲密无间地相向而立,两石的头部相距有间,好象两个即将接吻的恋人。称之为"千年一吻"。换个角度看,两块石头的"双唇"就已经牢牢的紧贴在一起深情相吻,又被人们称之为“千年一吻”。
2005年,华蓥山石林被列为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宝鼎
华蓥山宝鼎位于华蓥山中段,海拔1586米,是华蓥山第二高峰,因山形似鼎,故称宝鼎,是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始建于唐朝,盛于清咸丰年间,先后兴建了光明寺,黄龙寺,南宗堂,观音寺等百余座寺庙,以其悠久丰厚的佛教文化闻名远近。宝鼎有“一脚踏四县”之称,西北方为广安华莹市,东北方为广安邻水县,西南方为重庆合川区,东南方为重庆渝北区。
清岳池儒学毛徙南对宝鼎有“万象平铺眼界宽,凌空一柱插云端”的诗句。宝鼎山下的舍身岩、薄刀岭、一线天、之字径、银峰屏等蔚为壮观。宝鼎的“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八景”(华蓥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异树(已毁)、九子灵泉、石镜斜阳、渠江落照、华严古洞、玉壁浮光)令人称奇。宝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自唐至德二年(757年)僧人开山建寺,虽历经兴废,依然香火不断。明清发展至鼎盛时期,在宝鼎东、西两麓方圆不足100平方千米的山岭峡谷中,佛教寺院达40余座,僧众近千人,成为川东北佛教圣地,享有“西朝峨嵋,东朝宝鼎”之美誉。
华蓥山宝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自唐至德二年(757年)香火不断。明清发展至鼎盛时期,在宝鼎东、西两麓佛教寺院达40余座,僧众近千人,成为川东北佛教圣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六月十九为华蓥山宝鼎庙会期。
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
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位于华蓥市天池林场拱桥湾工区,面积30000余平方米,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2—22摄氏度、降雨量1500毫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非常适宜大熊猫生存。基地区域内有丰富的白夹竹资源,能满足大熊猫的食用需求。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是全国第三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正式入驻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的大熊猫名为“云涛”“阳花”,分别来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和都江堰基地。
时令景观
季节性景观
华蓥山具有良好生态气候环境,每到冬季华蓥山银装素裹,绵延数十里,满山雪景一直持续到春末。雪后初晴华蓥山,云雾缭绕,在阳光的映衬下,呈现出“云涌金山”的景观。
时令体验
华蓥山漂流
华蓥山黑龙峡漂流项目位于华蓥市红岩乡境内,于2019年9月上旬开工建设,漂流全长6千米,自然落差260米。该项目利用黑龙峡的峡谷漂流资源,是集漂流运动、峡谷观光、亲水休闲于一体的高山峡谷漂流地。沿线分布6个有较大落差的瀑布,分为龙海花谷、黑龙出山、龙腾天地、降龙戏水4段,其游客中心位于漂流下游,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售票处,上层可以供游客观光休息。整个黑龙峡漂流时间约2小时。
华蓥山高山滑雪
华蓥山四季滑雪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山户外滑雪场,占地5000平米,雪道长220米,宽20米,坡度为18—20度。华蓥山四季滑雪场为旱地滑雪类,依山而建,由若干个最小旱雪网毯单元组成雪毯,设计与真雪一致摩擦指数,营造真实的滑雪体验效果。主要材料为改性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合金铝板底座所组成。在形成结构、摩擦系数、安全防护、和滑雪仿真效果都有很好的表现。
其他看点
安丙墓群
安丙家族墓位于华蓥山脉中段皛然山的西侧山麓,是南宋四川宣抚使、少安丙家族墓地师安丙及其家族墓地。
安丙,字子文,号皛然山叟,南宋广安军甘溪场(今属四川省华蓥市永兴镇)人,南宋时期的著名大臣,其长期在四川为官,曾任四川宣抚使、制置大使、同知枢密院事等官职。
该墓地坐东朝西,由5座墓室及享堂遗址、九层坎遗址、石马坪遗址、九龙桥遗址、昭勋寺遗址等组成,占地约300余亩。安丙家族墓葬有安丙本人(M2)以及安丙之妻李姓夫人(M1)、侧室郑氏宜人(M4),安丙的长孙女安宝孙(M5)也葬于该墓地,其中推测M3墓葬的墓主人可能是安癸仲(安丙之子)的生母。墓室内有各种人物、动物、植物、花卉、服饰、舞蹈、乐器、兵器、神兽及建筑构件石刻,是研究南宋时期建筑、美术、雕刻、服饰、兵器、舞蹈、植物、花卉和认识当时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
安丙家族墓地保存十分完好,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处宋代家族墓地。1996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安丙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初“安丙家族墓地”被称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06月25日,安丙家族墓地作为南宋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
四川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东部邻水县境内,地处华蓥山脉北段、华蓥山大背斜东翼, 范围包括华蓥山大峡谷及其周围区域,紧邻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6′22″—106°50′51″,北纬30°14′26″—30°17′28″,面积27.25平方千米,行政区划隶属于广安市邻水县。天意谷景区内的峡谷主要包括石门峡、白龙峡和地缝峡,规模大小不一。
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特有的跌水、瀑布、溶洞、漏斗、陡崖以及溶洞内丰富的碳酸盐沉积地貌景观。景区岩溶洞穴数量多,密度大,分布集中。洞内钟乳石景观规模恢宏,组合样式复杂,包括了岩溶洞穴钙华景观的所有类型。最为典型的是“洞中天河”溶洞,它是以典型的漏斗、落水洞、二级飞瀑和溶洞、形成的组合岩溶景观,独特性高,观赏性强,被誉为“亚洲第一洞中天河”。
高山岩溶湖泊天池
天池湖位于华蓥市天池镇,是四川盆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485米)的天然高山湖泊,被誉为“全国三大天池”之一,又有小西湖之称。湖上有三个半岛、两个全岛,以月亮岛的面积最大,面积158亩。岛上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天池竹海的竹林生长茂密,品种较多,有白夹竹、孟宗竹、斑竹、慈竹、方竹等。竹林内还有其他的次生植被,如沙草、盐映木、大叶悬杨子、映山红等。。传说是天仙女不慎跌落的“宝镜”,因沾上了华蓥山的灵气无法取回而变成了美丽的天池湖而得名,属于华蓥山构造的高山岩溶湖泊自然风景区。
湖面呈不规则梯形,周长9.5千米,面积达2.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50米。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环抱,春、夏、秋、冬景象纷呈。民国九年(1920年),“四川保路同志会”会长蒲殿俊发动募捐,以岛建园,至1922年,建成凉亭4座,房廊2幢,玉兰堤、柳堤各1条,养鱼水池3个,丛岗亭、梅亭、松亭、桂园各1个。现主要有月亮岛、白鹭岛、温泉半岛、天池公园、碧家洞、鹅峰庵、天堡古寨、碉楼等20多个景点。晚清第一词人、书法家赵熙专程到此游览,题留有“天池公园”匾额和“天池传侠笔,文苑鲁诸生”楹联。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06年,华蓥山石林成功申报为国家地质公园。
2011年3月华蓥山旅游区申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2年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批准华蓥山旅游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2014年8月20日,规划建设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
2014年8月13日,华蓥山天意谷景区被评批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8年2月25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卿主持召开华蓥山旅游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工作组第一次(扩大)会议,贯彻市委专题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华蓥山旅游整体开发。
2021年6月开始建设梨香花海景区,至2023年1月已经完成中共华蓥市市委党校,开国中将毕占云教学点、禄市特支教学点、华蓥山女战士教学点、无动力露天游乐园、空中栈道等项目并投入运营,还在建设和优化梨香花海景区的游客中心、智慧农业交易中心、老茶馆古街、杨家桥半岛景观,华蓥市城市综艺馆、天上街市·宋韵古街、三线文化公园、华蓥山游击队纪念广场、华蓥山21号公路、黑龙峡旅游景区等项目。
2021年打造“三线记忆”主题文化公园,以三线建设为背景、三线文化为脉络,分8大领域、不同景观,再现华蓥原8大军工企业的辉煌成就和拼搏精神。
保护
2010年11月1-5日,华蓥市旅游局组织对辖区范围内的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开展了华蓥市A级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回头看”活动,切实加强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2015年2月15日,发布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华蓥山旅游资源保护的通告,确定华蓥山旅游资源保护区域,规范保护区建设活动。
2017年,广安市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2017年底,天池湖片区综合治理纳入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工程,对华蓥山实施立体式、系统性、全方位生态修复和保护。
2020年9月14日,四川省广安市政府副市长尹黎明组织召开了华蓥山绿化彩化美化(简称“三化”)工作推进会议,总结经验,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021年3月12日下午,在华蓥市双河街道招勋村皛山坝,华蓥市“我为华蓥山植棵树”活动正式启动,华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与来自党政机关、乡镇(街道)、企业等单位的300余名干部群众一道,参加义务植树,并为活动捐款。活动积极拓展和创新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持续推进华蓥山生态修复,进一步绿化美化彩化华蓥山,提升华蓥市森林质量。
相关文化
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是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因善使双枪被誉为“双枪老太婆”。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华蓥儿女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斗争,以华蓥山为中心,在中共上川东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上川东地工委)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10个工委,发展党员1000多人,掌握党的地下武装力量达5000余人。
1948年,上川东地工委根据党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及当时斗争形势,组织地下武装力量,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华蓥山起义。华蓥山起义受挫后,川东地下党组织决定改变斗争方式,将队伍缩小,组建起短小精悍的武工队,在华蓥市山上坚持分散的游击活动,打击敌人。
在华蓥山历次革命斗争中,妇女发挥了显著贡献,在宣传发动群众、统战工作、后勤保障、组织领导革命斗争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著名的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三名女英雄。刘隆华,又名“刘冰”,当年担任华蓥山游击队第五支队政委,“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抗战胜利后,刘隆华回到重庆。1947年后,她陆续任重庆临时特别小组整顿组织组长、广安地委宣传委员、川北游击队五支队总支书记以及南川县委书记、川黔边区书记、江中心县委常委。1948年春,刘隆华被派到广安,任广安禄市特支书记。1948年,她在华蓥山工作期间,参与支援了多次起义,华蓥山游击队的威名远扬,她也成为革命文学作品《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滑竿抬幺妹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又叫抬幺妹,是一项主要流传于华蓥山区的传统民俗竞技活动。该项目产生于清朝中期华蓥山宝鼎香会(庙会、观音会)的鼎盛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在以华蓥山为中心广安市岳池县、邻水县、华蓥市,以及江北区、合川区,但流传核心区是以华蓥市(原岳池县辖区)庆华镇、溪口镇、红岩乡(原瓦店乡)等华蓥山区乡镇。华蓥山是沟通川渝的主要驿道和通道,滑竿作为当地主要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抬滑竿”实用和娱乐功能逐渐融合,遂产生了“滑竿抬幺妹”民间竞技活动。清代中后期、民国初期滑竿抬幺妹比赛注重实用性,以抬脚到达终点华蓥山宝鼎光明寺先后确定名次,给予褒奖。民国中后期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注重游艺趣味性,增加了颠颤、摆晃滑竿等技艺,还有吼唱路况号子、轿夫和幺妹山歌对唱等内容,逗乐围观群众。幺妹坐于滑竿,撑伞遮荫,随颠附晃,悠扬自然。抬脚颠晃滑竿拿捏有度,和幺妹逗乐雅趣诙谐,路况号子明快通俗、山歌对唱曲调定式,内容即兴而作,生动展现了华蓥山区独特的民俗娱乐。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华蓥山作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发展,滑竿抬幺妹竞技主要由当地政府文化旅游部门或华蓥山景区组织,主要以一年一度的“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比赛”的方式传承发展。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这一民俗活动,表现了华蓥山区民众独特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生活追求,具有重要价值。坐滑竿反映了当时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创造力,体现了传统手工艺水平。滑竿抬幺妹作为民俗和传统竞技具有研究华蓥山文化和川东民俗的独特价值。滑竿抬幺妹融民俗、竞技和表演于一体,其韵律、节奏和唱词具有鲜明的音乐研究价值。滑竿抬幺妹生动活泼,且滑竿捆扎难度不大,抬滑竿、扮幺妹诙谐有趣,是当地群众和游客喜闻乐见并乐于积极参与体验的项目,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该活动因其体验性、娱乐性、突出的地域特色,对于促进当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具有较强的经济利用价值。
宝鼎香会
华蓥山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六月十九为华蓥山宝鼎庙会期。
庙会期间,由宝鼎山下各地的香头起会,组织各地香客,制作香盘、云幡、灯笼、抬盒、圣驾、服装等物品;挑选童男童女若干。请戏班、艺人、敲锣打鼓演练队伍;准备供品。到六月十九晚,各路香客上山朝宝鼎进发,为各路神仙归山送驾,名为“送驾”。送驾队伍一般都由身着彩服、手持云牌(或香盘)灯笼的童男童女于前面开道,且随锣鼓点起舞,后紧随青狮白象及人抬的“圣驾”(圣驾一般为木雕制作(也有用竹编的)为八层高,由下而上分别雕刻万岁、木莲、观音、佛祖、太上老君、孔圣、玉皇、奎星)。再后是放置“八供养”的若干抬盒,香客随后。行进途中,凡遇桥梁、土地、庙宇,队伍都要停下参拜,童男童女都要在不同的鼓点中作不同的表演,此表演为“跳云童”。各地香客到宝鼎后在庙前朝圣,再进殿敬香,上贡参拜祈求。各地抬上山的“圣驾”集中一处,待子时到来时,点火焚烧,送诸神归天,送驾即告结束。
重要事件
重大事件
2014年8月23日,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启用及大熊猫入住仪式在华蓥山举行,大熊猫“阳花”“云涛”正式安家华蓥山,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正式启用,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工作启动。
为抗击疫情,致敬逆行者,华蓥山旅游区自2023年1月4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向全市医护人员(持身份证和有效工作证件)免门票开放。
所获荣誉
1964年,华蓥山中段被国家选定为“三线建设”工业基地,为便于对三线建设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
2002年,华蓥山被批准为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华蓥山石林成功申报为国家地质公园。
2011年3月华蓥山旅游区申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2年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批准华蓥山旅游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4年8月20日,规划建设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
参考资料
华蓥市.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自然环境.信用中国(四川).2023-06-05
华蓥山旅游区(AAAA).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0
熊猫安家华蓥山.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山森林.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0
【华蓥传说新编】华蓥山名的由来.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6-05
华蓥市地情 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2023-05-11
华蓥概况.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双枪老太婆”的故事在此流传——探寻华蓥山的红色故事.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山起义.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天然石林盆景华蓥山石林.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蓥山宝鼎香会.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0
华蓥市地情 风景名胜.四川省情网.2023-05-11
新时代红色研学活动.华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5-14
地理生态文化.华蓥山旅游网.2023-05-11
CCTV.com.央视网.2023-05-11
华蓥山中外名人蜡像馆.华蓥市旅游.2023-05-11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在四川华蓥山落成.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山宝鼎中土度假区暨旅游公路开工建设.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5-11
鸟瞰四川华蓥山雪景,绵延数十里壮观靓丽,银装素裹美不胜收.新浪看点.2023-05-11
四川华蓥:云涌金山似仙境.新华网.2023-05-11
落差居西部第一全国前茅 四川广安华蓥山黑龙峡漂流开始建设.黑龙峡旅游景区.2023-05-11
华蓥山黑龙峡漂流明年7月正式建成营业 全程漂完需2小时 门票200元左右.广安第一新闻门户.2023-05-11
体验高山滑雪,感受别样激情.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1
天然高山湖泊天池湖.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四川华蓥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0
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关于新获评A级景区的公告.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山旅游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工作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人民网.2023-05-14
华蓥:立足实际 坚定目标 奋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擦亮“红岩故里,山水华蓥”名片,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华蓥市旅游局开展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环境保护“回头看”.华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5-13
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华蓥山旅游资源保护的通告.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绿水青山入画屏——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纪实.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1
四川省广安市召开华蓥山绿化彩化工作推进会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14
绿化美化彩化华蓥山 华蓥市倡议“我为华蓥山植棵树”.广安市人民政府.2023-05-14
红色热土上双枪留传奇 华蓥山下不忘政法初心.四川长安网.2023-07-04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0
致敬全市医护人员.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1
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纪实.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