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总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面16.15公顷,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有“都门胜地”的美誉。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西部建造陶然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诗意,取名“陶然”。1952年,陶然亭被全面整修扩建为陶然亭公园。1985年,公园内的西南部修建了“华夏名亭园”,占地10公顷。陶然亭公园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东南角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郭墓和赛金花墓等,湖心岛附近还有高君宇烈士墓和慈悲庵。
1979年,陶然亭慈悲庵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慈悲庵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3月,慈悲庵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除此之外,陶然亭公园还传承了革命精神。“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来陶然亭公园的慈悲庵进行革命活动。
名称由来
陶然亭是清代的名亭,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这便是公园名称的由来。
历史沿革
陶然亭其实并不是亭子,中国古代有十里设一亭的制度,即“道路设舍、所以停集行人”,因而陶然亭就被封建社会的“宦海游人”视为休憩之所。陶然亭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国人民的聚居地。八百多年前的辽、金时代,这里溪流纵横,塘泽错落,飞鸟穿林,游鸥戏水,宛如江南水乡。在大片苇塘的中央有块高地,元代时在上面建了一座慈悲庵。在现公园的范围内,元明时代还建有刺梅园、封氏园、怡园、龙泉寺、龙树寺等园林寺庙。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当时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西侧,建了三间敞轩,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题为“陶然”。今陶然亭内保存有江藻《陶然吟》石刻,文中说:“因构小轩于庵之西偏,偶忆白乐天有一醉一陶然之句,余虽不饮酒,然从九衡尘土中来此,亦复有心醉者,遂颜曰陶然,系之以诗。”于是此地就以陶然亭闻名了。
百多年来,陶然亭留下了不少爱国志士和革命者的足迹。林则徐曾在这里题过对联:“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变法维新的志士谭嗣同从小就住在陶然亭北边的烂缦胡同里,后来著书立说时住的“莽苍苍斋”也在陶然亭畔,面对满目疮的陶然事一带。
从1920年到1923年,陶然亭一直是李大钊等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他的好友陈愚生借为夫人守墓的名义,在慈悲庵内租了一间房。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都曾在这里召开过秘密会议。1920年8月16日,’李大钊同志领导的“少年中国学会”,周恩来同志领导的“觉悟社”,及“曙光社”、“人道社”、“青年互助团”等五团体二十多名代表,在慈悲庵内召开联席会议。会上,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同志都发了言。李大钊同志提出:“到群众中去,到农民中去,和他们同命运共呼吸,了解他们,启发他们,依靠他们,因为世纪的革命,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在第二次的会议上,又发表了《改造联合约章》和《改造联合宜言》等重要文件。毛泽东、邓中夏、匡务逊、萧三及“辅社”在京成员罗章龙、王复生等十人齐聚陶然亭,一起研究中国的革命,具体讨论驱逐湖南省督军张敬尧的斗争。会后,他们还在慈悲庵前的古槐树下,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距慈悲庵不远,有个名叫“锦秋墩”的小山坡,坡下曾经并排屹立有革命先烈高君字及其女友石评梅的墓碑。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李大钊同志的学生和亲密助手,曾参与领导过北京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为革命积劳成疾,不幸于1925年病逝。遵其嘱,遗体就葬在这里。石评梅将他最喜欢的格言镌刻在墓碑上:“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三年后石评梅去世,也合葬于此。几十年来,烈士的墓碑也几经劫难,墓丘已平,但残碑尚存。如今新的烈士墓正在修复之中。解放前夕,陶然亭地区已是潭潭死水,处处荒丘,一片凄凉景象,成了旧北京最破败、最贫苦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陶然亭辟为公园。1952年北京市数以万计的各界群众来到陶然亭把一潭死水挖成近三百亩的湖,沿湖修起平整的道路,用挖出来的土堆成七座小山,还铺了几十万平方米的草坪,栽植几万裸树木。周恩来总理亲自踏勘,并决定将南海东岸的云绘楼、清音阁,迁移重建在慈悲庵西武家窑的遗址上。“文化大革命”后陶然亭公园重又修整一新,成为劳动人民休息娱乐的幽美场所。
1952 年陶然亭公园全面整修,清理扩展了景区环境,凿东西两湖,堆土成山,栽花植树,辟为公园。1954 年,在周总理指示下,从中南海移来云绘楼、清音阁两组古建筑,更添公园古雅清幽的景色。
1985年,在园内西南部辟建了“华夏名亭园”,占地10公顷。华夏名亭园纵跨2000多年历史,在全国6省9市精选各地名亭10余座。
地理位置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总面积56.56公顷,其中水面16.15公顷。是一座融古代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有“都门胜地”之誉。
主要景点
综述
陶然亭公园内有胜春山房景区、华夏名亭景区、陶然佳境景区、陶然佳境景区、潭影流金景区等各具特色的景区。其中著名的陶然亭位于湖中央岛的陶然佳境景区,陶然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堪与陶然亭相匹。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赛金花墓等。这些历史胜迹产生年代多早于陶然亭,有的甚至早于慈悲庵。
陶然亭
陶然亭建成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时,在慈悲庵西部构筑的一座小亭。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诗意,题“陶然”二字为额,亭名即由此而来,后世因亭为江藻创建,故别名之为“江亭”。陶然亭位于元代所建慈悲庵内,其地高亢,周围塘泽错落,蒲渚参差,又可远眺西山,野趣盎然。清初以来,京都名流多喜于此游憩,题咏甚众,文墨纷华,流传全国,陶然亭亦随之名闻遐迩,驰誉宇内。陶然亭公园即因之而得名。陶然亭虽然称为亭,实际上却并非亭,而是一座与一般房舍并无大差别的敞轩。
准提宝殿
准提殿坐南朝北,与观音殿相对。“准提”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清净。准提殿原来供奉准提等3位菩萨。殿额为:“准提宝殿”。殿联是:“法雨慈云众生受福;金轮宝盖两戒长明”。现为公园碑刻陈列室。
慈悲庵
慈悲庵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庙内西侧的三间敞轩就是人们常说的陶然亭。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庙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自清代以来,由于这一带富有自然风光,多年来一直成为封建士大夫、文人墨客聚会游览的地方,至今留下很多诗文作品。在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进行革命活动,而成为北京的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
云绘楼
云绘楼是一座皇家园林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在中南海内东岸,双层楼廊,画檐雕梁,玲珑秀丽,是当时皇帝登楼观赏太液清池,写字、绘画、吟诗作曲之处。1954年因施工需要拆除,建筑学家梁思成考虑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建议保留,周总理表示赞同,并与梁思成一起到陶然亭亲自选址,把这组建筑完整地迁建到本园的西湖南岸。1984年,云绘楼·清音阁被列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公园再次油饰修缮,并配以汉白玉栏杆,使它更加巍峨壮观。
赛金花墓
赛金花墓在锦秋墩南坡上,位于香冢、鹦鹉冢之西。墓为大理石砌成,墓前立有高1.8米的花岗石巨碑,现墓碑陈放于慈悲庵石刻陈列室内。赛金花姓赵,乳名彩云,原籍安徽,迫于生计,二十岁左右,开始妓女生涯,改名“傅彩云”。二十三岁时在苏州市被状元洪钧纳为妾,是年以“公使夫人”身份随洪钧出使俄、德、澳、荷四国,后在柏林居住数年,到过圣彼得堡、日内瓦等地,周旋于上层社会,洪钧死后,被迫重操旧业。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赛金花由于职业的关系,被迫与德国军官来往。庚子之后,赛金花妓院发生凤玲服毒自杀案,她被捕入狱,家产被敲诈,直到三六年病死。赛金花虽然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来自社会底层,却有着“一代名妓”“状元娘子”“公使夫人”等显赫头衔,对其生平,舆论界对此人褒贬不一。
高君宇烈士墓
高君宇烈士墓坐落于陶然亭公园中央岛锦秋墩北麓的一片松柏中,其中安葬的是我党早期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高君宇和他生前的女友石评梅。1986年由北京团市委等16家单位共同修建了高石半身大型雕像,1987年高君宇烈士墓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被列为公祭场所。结合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相关部署,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公园提供预约讲解服务,引导人们缅怀先烈。
文昌阁
文昌阁坐北朝南,面阔3间(8.1米),进深1间(44米)。高约10米,总建筑面积为83.28平方米。阁前有一小方亭。楼上朝南一面有廊,可凭栏眺望。文昌阁木质的梁栋枋外露部分,以及亭、廊的天花板,都饰有彩绘,颇为华美,加之此阁虽小却颇具特点,因而,它虽无飞檐斗拱的造型,但危楼高耸,也颇觉飘逸灵秀。文昌阁内祀奉的是张亚子(又称梓潼帝君)和魁星,这两位神祇是主宰文运兴衰和功名禄位之神,最受读书人的崇敬。故在封建时代,它一直是进京参加会考的考生们顶礼膜拜的圣殿。文昌阁旧有为人预卜命运的“文昌阁签诗”百首,皆系集古诗而成的七言绝句,传为纪昀所作。僧人把这些诗写成“文昌灵签”。
辽代经幢
“经幢全名为”故慈智大德佛顶尊胜大悲陀罗尼幢。是为了纪念慈智和尚而建的。幢身上刻的是慈智和尚的生平事迹。慈智和尚姓魏名震,在耶律洪基耶律宏基年间进宫讲过法,并赐予紫衣慈智的称号。慈智和尚圆寂的第二年,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坟前建立此幢。1964年,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来到陶然亭时说:“辽幢很有历史价值,它是测定金中都城址位置的重要坐标,同时还是北京历史上的一处重要水准点。”
金代经幢
经幢是古代宗教的一种石刻,创建于唐朝。庵内这尊经幢幢身为8面型。幢身刻有4尊佛像以及4段梵、汉两种文字的经文。4尊佛像都是螺髻袒胸,盘膝而坐,脑后衬有火焰光环,神态安详,栩栩如生。各自按照佛家特定的涵义,摆出不同的手势。4段经文分别是《观音菩萨甘露陀罗尼》《净法界陀罗尼》《智炬如来心破地狱陀罗尼》。但是有一面的经文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天会九年”几个字。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北汉主刘君和金代太守完颜盛用过“天会”这个年号,但是北汉政权仅存在29年,而且地域没有涉及北京的范围。所以学术界认为这尊经幢是金朝遗物,距离现在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经幢两边各有南北两个大殿。
窑台
明朝的朱棣皇帝曾经在陶然亭一带设立了一个黑窑厂,专门掌管烧制砖瓦的事物,又因为前面的小山上建有高大的窑神庙,所以人们就都叫这座小山为“窑台”,久而久之窑台成为了黑窑厂的代表。到了康熙,这个窑厂交给窑户自己打理,而后就衰败了,到了乾隆年间有些人自发的在窑台上搭凉棚,设茶具,很多人都喜欢到这里来登高饮茶,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登窑台的诗句,像王士祯就在《黑窑厂登高》中写到:寒云萧瑟古今哀,携客同登万里台。“窑台登眺”逐渐成为了南城的一处著名的观景点。解放后公园为了恢复这处古迹于1961年重修了窑台茶馆,并于1982年和1984年两次对它进行了重新修缮,茶馆的院中还摆放一块唐代出土的窑炼,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胜春山房景区
“胜春山房”景区为公园的八大景区之一,坐落于公园西侧,是一处以月季为美景的景区。“胜春山房”景区以喷泉和不同品种的月季为主景。在中心广场设置了一个3米高的主喷泉,以此为中心,月季种植块呈发散状,每个种植块选用全部来自荷兰的不同品种、颜色的月季。
华夏名亭景区
华夏名亭景区是公园的园中园,景区内集中仿建了中国六省九地的知名历史名亭,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结合园内各个亭区不但独立成景,而且景景相连,以竹树分区,使峰回路转,各有千秋。1989年华夏名亭园荣获全国设计金奖。
陶然佳境景区
陶然佳境景区位于陶然亭湖中央岛,为公园代表性景观。岛上主要栽种秋色植物,是一处突出“陶然”主题的生态型景区。作为文化游览区,岛上历史遗迹较多,其中慈悲庵、陶然亭、高石墓等为该景区的核心景点。
潭影流金景区
景区内银杏林丰密茂盛,银杏树高大挺拔,树冠上的枝叶相互交错着。此景区原是北京南城一处名胜——黑龙潭。“潭影”,指北京人记忆中的黑龙潭旧景;“流金”,穿过银杏林的蜿蜒溪水漂满金色落叶。林间设有栈道与木平台供游客休息。景区内还设有茶屋阅览室、太极运动场、健足步道等多处休闲运动场所。花街栽种颜色丰富、品种多样的花卉。
开发与保护
开发
在公园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注重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另一方面也积极引入新的元素和服务,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例如1952 年陶然亭公园全面整修,清理扩展了景区环境,凿东西两湖,堆土成山,栽花植树,辟为公园。1954 年,在周总理指示下,从中南海移来云绘楼、清音阁两组古建筑,更添公园古雅清幽的景色。1985年在园内西南部辟建了“中原地区名亭园”,这是一个以中国园林中最具典型特色的建筑小品一亭为基本素材,仿建中国各地多处历史名亭,形成名亭荟萃、各自独立的集锦式亭园。
保护
对于公园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在华夏名亭园的建设过程中,对20世纪50年代挖湖堆起的西山、西南山,迁地重建的云绘楼、清音阁,60年代建设的标本园,以及料场等山水地形、建筑、绿化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同时,公园还设有专门的绿化养护服务,以确保公园的环境整洁美观,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游览环境。
相关文化
匾联
王孟津匾
王孟津系指明末清初之王铎,因其系河南孟津人,遂有此称。王死于顺治帝九年(1652年)二月,是时尚未有陶然亭。《东州草堂集》所说的王孟津匾,应系王生前为慈悲庵所书,后悬于陶然亭。“陶然”匾为陶然亭之额。匾刻有“陶然”两个大字,行书体。署:“康熙乙亥仲夏,汉阳江藻题并书”。康熙乙亥,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系建亭人江藻为陶然亭所题。“陶然”取意于自居易《与孟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中“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江藻《陶然吟》小序所谓“偶忆白乐天有‘一醉陶然’之句,余虽不饮酒,然从九尘土中来此,亦复有心醉者遂颜日陶然”,以及“结构虽微堪乘兴,槐楣小署名陶然”的诗句,均指此匾。
“帝鉴有德”匾
匾原在文昌阁楼上,现仍悬原处。匾刻“帝鉴有德”4个大字,署:“道光甲辰,靳丹敬书”。文昌阁上原祀玉皇大帝,此匾系玉皇大帝神前之匾。文昌阁楼上楼下,原悬挂的匾额甚多,今仅存“帝鉴有德”一匾。
蔡锦泉联
蔡锦泉联的联语为:“客醉共陶然,四面凉风吹酒醒;人生行乐耳,百年几日得身闲。署:“道光丙午(二十六年1846年)仲夏陶然亭重修落成”。下联已遗失,今仅存上联,保存于陶然亭资料室。
翁方纲联
翁方纲联的联语为:“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又号苏斋,清中叶著名学者。在北京任职期间,翁方纲曾与黄景仁同游陶然亭、窑台,为陶然亭撰写楹联。[18]该楹联本是翁方纲题陶然亭联。光绪间,慈悲庵住持净明,请翁同禾补书。拓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1991年4月,陶然亭公园据拓片复制,悬于陶然亭正面的抱柱上。
林则徐联
联语为:“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梁章钜《楹联续话》谓:“亭中楹贴当推此为第一。”林则徐题陶然亭联的时间,约在道光二年(1822年)。林则徐题写的原联早已不存,现悬于陶然亭者,系当代书法家黄苗子所补书。
诗幅
天南野叟等诗幅
壁间有天南野叟等三人丙寅九日诗幅三首:萧萧芦荻四荒汀,寂寂城阙一古亭。胜迹留题人易老,旧游如昨酒初醒。辜负重阳好时节,西山不断晓霞青。——天南野叟严天骏。叙日西风浅水汀,芦花如雪媚孤亭。辜负黄花虚酒会,同搔白首对山屏,登高坐远宜去啸,放眼长天万里青。——李散和韵。瑟瑟秋风荻满汀,相将联袂到江亭,人间佳节岁能几?年到知非梦已醒。业菊有花供画楹,古槐落叶冷云屏。登高远眺仍宜酒,醉里云山分外青。——赵惕厂和韵。
汗园诗幅
满城风雨正天昏,郊外清尊好细论。山际白云疑有路,寺堆黄叶不开门。美人香草成千古,兄弟茱萸少一根。今El江亭文酒会,销魂唯有晋桓温。——癸亥重九江亭雅集,汗园陈家鼎撰书。
陶然亭小集诗
《陶然亭小集诗》王昶所著。王昶(1725—1807年),字德甫,号兰泉,又号述庵,江苏青浦(今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考上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被称为“吴中七子”之一。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间,他曾约钱坫、徐书受、金、张彤、王复、胡元瑾共同邀请朱筠在陶然亭集会设宴,并著《陶然亭小集诗》,他的儿子王肇嘉将此诗以隶文书写,并刻石嵌于陶然亭壁。
参考资料
带您一起漫游具有"都门胜地″美誉的北京陶然亭公园.今日头条.2024-02-23
Taoranting Park.Beijing Tourism.2024-03-29
陶然亭公园简介.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24-01-04
陶然亭公园简介.陶然亭公园.2024-01-04
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寻红色印记 铸陶然之魂.中国青年网-新闻.2024-01-08
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寻红色印记 铸陶然之魂.中青在线.2024-01-04
文物建筑的异地保存:切勿让真建筑变成假古董.中国文明网.2024-03-05
陶然亭公园——北京景点.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4-02-28
「云游名亭」——陶然亭.百家号.2024-05-20
坐北朝南与观音殿相对的准提殿.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24-05-20
青年毛泽东探索求真.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2-28
陶然亭云绘楼:当时皇帝吟诗作曲之处.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24-02-28
陶然亭里忆峥嵘(行天下).百家号.2024-02-28
孽海里的绚烂花朵——赛金花.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8
陶然亭公园“红色游”线路推荐.百家号.2024-05-20
陶然亭公园华夏名亭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24-02-23
京城最值得一逛的老公园,有美景有传奇!.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4-03-05
文昌阁楼上的“帝鉴有德”匾.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