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英语:Nantong University,缩写:NTU),简称通大,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南通市创办,始建于1912年,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法定住所为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设有啬园校区、启秀校区、启东校区。
南通大学始建于1912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jiǎn]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28年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更名为私立南通学院。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啬园校区、启秀校区、启东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为江苏省古籍保护单位,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06.75万册,电子数据库63个,并自建数据库4个;拥有电子图书238.75万册,中外文博硕士论文1280万篇。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2000余人(含杏林学院),教职工3285人(含杏林学院)。学校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1个本科专业,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南通大学位列第151名。
历史沿革
私立南通大学
1912年3月,张詧、张謇借南通市城南庙宇籍仙观创办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是月十九日,私立南通医学院专门学校开学。同年四月,张謇在南通唐闸创办“纺织染传习所”,借资生冶厂空屋开课。1913年9月,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
1927年7月,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更名为南通纺织大学;8月,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8月,南通农科大学、南通医科大学、南通纺织大学合并组建私立南通大学,设农科、医科、纺织科。
1930年11月,南通大学经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南通学院为校名立案,仍设农、医、纺三科。1938年8月,南通学院医科在湖南沅陵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建立国立江苏医学院。
南通医学院
1952年8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草案)。方案规定:南通学院农科独立改设苏北农学院,迁至扬州市;纺织科纺织、染化二系调整至华东纺织工学院;医科独立改设苏北医学院,设于南通学院原址。1957年,更名为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8月,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更名为南通医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南通工学院
1952年8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私立南通学院纺织科纺织、染化二系调整至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复办,以“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为名招生。1979年更名为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南通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南通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南通工学院。
南通师范学院
1958年,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建立,1962年停办。1959年,南通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于1963年停办。1976年,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为名招生。
1979年,更名为“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同年11月,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南通地、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更名为南通教育学院。1999年3月,南通师范专科学院与南通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师范学院。
南通大学
2004年5月18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与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
2013年7月1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南通大学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9月4日,江苏省教育厅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南通大学协议。
2005年3月,学校在原南通工学院张謇研究所和原南通师范学院张謇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张謇研究所。
2010年12月26日 ,南通大学校友会成立。推举张绪武、王湛为南通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姚穆院士、保铮院士等12人为校友会顾问,时任校党委书记顾晓松为校友会会长,时任校长袁银男等55人为校友会副会长。
2013年1月,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年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同年7月,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6年2月,农业部南方平原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正式落户学校。
2024年1月12日,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10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285人(含杏林学院),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73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61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奥运冠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江苏“双创计划”高校创新类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百余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南通大学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0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特种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江苏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公共管理、美术学
教育教学
截至2023年12月,南通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体育教育、美术学、学前教育、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行政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英语、历史学、物理学、生物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会计学、翻译、化学、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统计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音乐学、工程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符号《楚辞》象征体系虚拟仿真实验》《基于管理会计的制造企业运营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数据结构》《整合式PBL课程》《教育学基础》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等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生年均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南通大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师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合作与交流项目。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及麦考瑞大学、意大利锡耶纳“R.弗朗齐”音乐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南通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余个。馆内设有办公室、文献建设部、信息咨询部、信息技术部、信息检索教研室、读者服务部(啬园本部、启秀分部、启东分部)、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部等部门。
截止2023年底,馆藏文献总量306.75万册,中外文期刊8651种,珍贵古籍纸本8000余种,20000余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购有中外文大型数据库63个,并自建数据库4个;拥有电子图书238.75万册,中外文博硕士论文1280万篇。
学术出版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创刊,双月刊,南通大学主办,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开设栏目: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历史文化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等。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创刊,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通大学主办,是科技类刊物。开设栏目:特约述评、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电气机械与控制工程、化工生物与环境工程、纺织工程、建筑工程、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数理科学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创刊,双月刊,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通大学主办。开设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简报、技术方法、调查报告、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
《交通医学》:1987年创刊,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通大学主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天津港口医院协办,是综合性医学刊物。开设栏目:航海医学、航空医学、交通卫生防疫、交通心理卫生等。
《廉政文化研究》:2010年创刊,双月刊,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廉政研究中心承办,是学术理论刊物。开设栏目:本刊特稿、理论前沿、实践探索、网络反腐、行业视点、廉政教育、国际视野、案例研究、廉政史论等。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南通大学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石化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江苏省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重点实验室、中纺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双创示范基地、省互联网众创园、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南通大学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2项)等600余项,获专利授权2100余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省科学技术奖、全国行业协会类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文化传统
南通大学的标识有徽志、校旗、校徽、校歌、校训等。
徽志
南通大学徽志为内外两圈双圆相套的圆形徽标,圆形上方是中文“南通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名称“NANTONG UNIVERSITY”字样, 内圆中间为五根曲线,第一根曲线中间有一圆孔;内圆下方为建校年份“1912”。
校旗
南通大学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为红底白字或白底红字,长宽比例为3:2,中央印有题名“南通大学”,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校徽
南通大学校徽为印有题名“南通大学”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用校徽为红底白字,本科生用校徽为白底红字,研究生用校徽为黄底红字。
校歌
南通大学校歌为《南通大学校歌》。
校训
南通大学的校训为“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现任领导
学校排行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通大学位列第601-700名。
2023年,南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161名。
2024年,南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159名。
2025年,南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151名。
校园
截至2024年5月,南通大学占地3300余亩,由啬园校区、启秀校区、启东市校区三个校区组成。
啬园校区
啬园校区,因作为学校注册地一般也被称为南通大学本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本部启用于2004年10月8日。啬园校区(本部)有文学院、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等。
启秀校区
启秀校区,因历史悠久一般也被称为南通大学老校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启秀路19号。启秀校区(老校区)有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
启东校区
启东校区是南通大学的四个校区之一,占地面积1231亩,位于江苏省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路1号,其主体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启东校区于2014年9月16日投入使用。
知名校友
学校荣誉
2024年3月,南通大学获得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
2023年3月,南通大学荣获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2023年1月,南通大学获得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
参考资料
南通大学章程.南通大学.2023-03-25
学校简介.南通大学.2024-01-21
南通大学.软科排名.2024-04-16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5
南通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南通大学信息公开网.2024-05-11
院系室所.南通大学.2023-05-01
南通大学校友会.南通大学.2024-05-25
我校荣获2023年度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学校官网.2024-06-01
我校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新闻.2024-06-01
现任领导.南通大学.2024-06-01
学校简介.南通大学.2023-03-25
历史回眸.南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站.2023-03-26
苏北医学院.南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站.2023-05-01
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南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站.2023-05-01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站.2023-05-01
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站.2023-05-01
省教育厅与南通市人民政府 签署共建南通大学协议.江苏省教育厅.2023-07-06
张骞.南通大学新闻网.2024-05-29
2010年度南通大学十件大事.南通大学新闻网.2024-05-29
农业部南方平原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正式落户我校.南通大学.2024-05-29
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揭牌成立.凤凰网江苏频道.2024-01-23
南通大学成人学历继续教育招生声明.南通大学教育学院.2024-03-27
曾旭辉.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2023-07-08
孙斐.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2023-07-08
张磊.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2023-07-08
宜树华.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3-07-08
秘晓林.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2023-07-08
丁斐.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2023-07-08
施卫东.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3-07-08
杨宇民.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2023-07-08
陈罡.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2023-07-08
高永静.南通大学特种医学研究院.2023-07-08
学科概况.南通大学研究生院.2023-04-15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1
本馆介绍.学校官网.2024-06-01
期刊简介.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23-03-26
期刊简介.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23-03-26
期刊简介.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2023-03-26
期刊简介.交通医学编辑部.2023-03-26
期刊简介.廉政文化研究编辑部.2023-03-26
南通大学科研基地一览表.南通大学科学技术处.2023-03-26
学校发展历史大事:2004年--现在.南通大学校友会.2023-05-01
南通大学2019级新生入学须知.南通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01
国资处:有呼必应解决“急难愁盼”.南通大学新闻网.2023-05-01
校区介绍.南通大学启东校区管委会.2023-05-01
学院简介.南通大学杏林学院.2023-05-01
我校荣获省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学校新闻.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