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浔区

南浔区

南浔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湖州市辖区,位于湖州市东北部。面积70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南浔区下辖2个街道、8个镇,全县常住人口54.63万人。区政府驻地南浔镇向阳路601号。

南浔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南浔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隋开皇九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取湖州后,改吴兴郡湖州市府辖,乌程县震泽下乡南浔镇。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1983年7月,撤消嘉兴地区,湖州市改为省辖市,建立城、郊两区,南浔隶属湖州市郊区。

南浔区打造了6个共富工坊特色产业集群,聚焦湖笔、湖羊、渔业、桑蚕等产业,打造品牌带动、电商直播、农旅融合等多种形态的共富工坊。全区共建成共富工坊133家,吸纳就业7100余人。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59.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占比为5.6:58.1:36.3。

南浔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世博金奖故里。境内有善琏镇、和孚古镇、菱湖镇、双林古镇,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出生习俗”等7个项目列为第五批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名称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时聚民日增,村落规模初具因濒浔溪(今东、西市河)得名。南宋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南宋淳花十二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浔地于春秋时期(元前722~481)初属吴,后属越。战国时期(元前403~221)并入楚,黄歇在湖州置城县。

秦汉至南北朝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元前221),改菰城县为乌程县,属会稽郡辖浔地域。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为旲郡与会稽郡,会稽移山阴,南浔地域属吴郡乌程县。三国,孙吴末帝孙皓宝鼎元年(266),改吴郡为吴兴郡,领乌程县,浔地属之。晋朝太康元年(280),分乌程东乡,置东迁县,属吴兴郡,浔为东迁县地。刘宋元徽四年(476)改东迁为东安县,次年(477)复东安为东迁县,浔地为吴兴郡东迁县地。

隋唐至宋朝

隋,开皇九年(589)灭陈,改吴兴郡为苏州市,并东迁县入乌程县。大业二年(606)改苏州为吴州,后又为苏州古城。大业十四年(618),复为吴兴郡,浔属之。李治武德四年(621),改吴兴郡为湖州市,治乌程县,辖浔地。李隆基天宝(742),改州为郡,为吴兴郡,治乌程,浔属之。

赵光义太平兴国三至七年(978--982)今浔溪以东五十七里隶平江(苏州)。将宋初的三十一乡分十五乡置归安,乌程县管十六乡。景德中(1005)又并其二镇属震泽镇乡,地名浔溪。浔溪属乌程县、震泽乡。宋熙宁中(1702)分震泽乡为上下扇,其中下扇管40至43都,浔属之。南宋赵昀宝庆二年(1226),改湖州为安吉州,治乌程县,震泽下乡。南宋理宗淳祐末年(1252)南浔建镇,设监镇衙,职官为南浔镇知丞(后为承节郎),隶属于安吉州、乌程县震泽下乡。

元朝至清朝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安吉州为湖州路,治乌程县,另设后潘村巡检司署辖南浔镇。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原太尉)改湖州路为吴兴郡,治乌程县,下辖震泽下乡,南浔镇属之。同年,张士诚左丞潘原明曾筑石城,称南浔城,又称太尉城。明洪武二年(1369)废。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攻取湖州市后,改吴兴郡为湖州府辖,乌程县震泽下乡南浔镇。明太祖于元至正二十六(1386)建都南京,年号洪武,除政吴兴郡为湖州府外,以下隶属不变,南浔镇仍属太湖下乡。洪武十四年(1381)后潘村巡检司署移南浔,名称不改。

清顺治二年(1645)八月仍称湖州府,以下隶属不变。乾隆四年(1739),后潘村巡检司改称南浔司巡检,并建署于南栅义仓对河南浔司巡检辖十六区至二十三区地,东接震泽,西连湖州,南达乌镇含山,北濒太湖。乾隆八年(1743),湖州府的监漕水利湖捕通判署移治南浔,简称湖州府通判。南浔镇仍属乌程震泽镇下乡。清咸丰十年(1860)六月十二日、八月十六日、十二月十七日,太平军先后三次进军南浔,但未驻防。次年二月二十九日,太平军第四次进南浔古镇,翌日即撤回江苏平望方向。同年十二月太平军主将詹天燕率兵进驻南浔,初住南浔马家港,以朱国桢老宅的温李二住宅为官署,出告示安民,称南浔为“小天京”。

同治元年(1862)春,驻南浔太平军出告示招本地人为乡官,设乡官局于马家港河东(北小兜)李家白场南之俞宅。乡官局下设军帅、旅帅和伯长(掌户口基层组织),另设均安局(相当于今治安机关)。军帅下设厘捐局(即丝捐局),军帅局与厘捐局址在南栅蒋家桥。同治三年(1864)恢复湖州府湖捕通判署及南浔镇巡检司署。时詹天燕率太平军驻南浔部撤向湖州。太平军驻浔二年半时间曾筑土城于东栅。

1911年10月16日湖州城光复,17日南浔镇光复。为成立地方机构事,彭周鼎曾三度去杭请示军政府汤寿潜都督,经同意设市。市政府成立仅三天,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组织规程下达,南浔设市不符合规定,奉令解散仍称南浔镇。清末民初,南浔所属为16.17.18三区,42.43.44三都,镇区属43都,共划分十二庄,庄以下为圩,共有140圩。辛亥革命之翌年。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1912),民国元年废湖州市府,并乌程、归安二县,置吴兴县,并参照清末所颁城乡自治章程,凡县所在地域,其他乡镇地方,人口在五万以上为镇,未满五万者为乡。南浔为镇,包括辑里一带村庄。民国2年(1913)7月4日成立南浔镇自治会于义仓,掌握地方公产、捐税和日常公务。

民国23年,国民政府在全国推行《剿匪区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南浔区公所将六镇归并为两个镇(镇区规模不变),以运河为界,河南为浔南镇,河北为浔北镇,废闾邻,实行保甲制度,全镇分为20个保。民国26年11月19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浔。初在日本警备队和宣抚班控制下成立维持会,后改为“自治会”。民国29年成立汪伪区公所,全镇划分成29个保,计浔南镇15个保,浔北镇14个保。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吴兴县政府练北办事处接管南浔,成立南浔区署,将浔南、浔北两镇合并成一个镇,仍称南浔镇,原丰乐乡并入南浔镇。下设镇公所。民国35年春,南浔区署与镇公所合并,改组为南浔区公所,下辖南浔镇,以及东迁,马腰、里林、白马、神横五乡。并重整保甲,每两保归并为一保,全镇划成14个保,运河以南为1-8保,运河以北9-15保,此外兼辖镇郊的孙家坝、泥司兜、闵塘兜、南熹兜、沈家墩三个保(16-18)。1947年春夏间,镇乡分治,废区公所,改设镇公所,保甲不变。1948年,设南浔镇保民代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2日,南浔解放,今南浔辖区隶属吴兴县。

1981年1月,撤消吴兴县,改称湖州市。1983年7月,撤消嘉兴地区,湖州市改为省辖市,建立城、郊两区,南浔隶属湖州市郊区。1988年11月,撤消湖州市城、郊区建制,实行市管县又直接领导原城、郊区所属乡镇、街道的体制,南浔辖区各镇直属湖州市。1993年9月,湖州市区下设城区、南浔区、菱湖区3个区工委。今辖区内南浔镇、练市镇镇、双林镇镇、善琏镇镇、旧馆街道属南浔区;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镇属菱湖区。

2003年1月,根据国务院(国函(2003)2号)和省政府(浙政发(2003)2号)文件精神,湖州市撤消城区、南浔区、菱湖区三个区委、区管委会,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南浔区区委、区政府驻南浔镇,辖南浔、双林、练市、善琏、旧馆、菱湖、和孚、千金、石淙9个镇和南浔经济开发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南浔区地处湖州市东北部,杭嘉湖平原。位于北纬30°52'~30°53',东经120°25'~120°26'。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苏州市市吴江区,南连德清县,西北接吴兴区。总面积702平方千米。

气候

南浔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5℃~16℃之间,1月气温最低,平均2.8℃~3.8℃;7月最高,平均28℃~28.3℃。平均降水量在1050—1850毫米左右,降水日数为162.5天。通常情况下,年降水量的六到七成集中在4一9月,梅雨季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左右,无霜期224—246天。年日照为45%,气候温和宜人。夏季时间长达110天以上,冬季时间120天(农历闰月年份可延长10天上下)以上,形成全年中炎夏、寒冬期长,而春秋较短的特点。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

地质地貌

南浔镇位处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海拔3.5米,主要由太湖及溪冲积而成,属水网地带。自然地形,镇南由东苕溪支流经简五塘港进镇,自南流北,与西来获塘之运河,相交于通津桥十字港,构成东西和南北市河,镇区因河而市,东西长1.2公里,南北长2.2公里过河东流江苏省人莺胆湖,出黄浦江浔溪北流,经古港入稽五漾(俗名金鱼漾),北泄太湖。

水文水利

水文

南浔水系主要有两支。一支源于浙江天目山系的山岭丘陵,另一支为京杭大运河。南浔区现有河道2248条,总长2118千米,其中省、市级河道23条,总长263千米;县级河道43条,总长199千米,乡镇级河道366条,总长675千米;乡镇级以下河道2182条,总长1652千米。全区现有湖漾615个,水域面积14.04平方千米。其中重点小型湖泊1个,为和孚镇的和孚漾,水域面积1.31平方千米;小型湖泊4个,为和孚镇的横山漾、菱湖镇的后庄漾及旧馆的义家漾和上坡塘漾,水域面积2.36平方千米;共有池塘610处,水域面积10.37平方千米。南浔区共7个县控以上断面,其中国控断面2个,省控断面1个,市控断面2个,县控断面2个。

苏南运河(镇江市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发达的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与上海市浙江省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浙江段(南浔古镇杭州市),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

水利

南浔区实施灌区配套和改造6处,实施灌溉渠系工程5千米,配套建筑物50处,实施小型水源工程(泵站)77座,新改建排水工程3处。其中泵站1处、水闸1座、闸站1座。圩区整治部分新、改建排水工程10座,包括水闸5座、闸站5座。南浔区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南浔段)建设,整治河道61.11公里、堤防47.38公里,完成清淤拓浚89.80万立方米,并新建闸站3座、节制闸2座;推进节水灌溉配套设施、农田排灌渠道等项目,完成150座农业灌溉泵站提升改造,保障4.94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受益人口达5.88万。

土壤

南浔区土壤共分为四个土类,红壤,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七个亚类,黄红壤,酸性粗骨土,灰潮土,淹育水稻土,溜育水稻土和脱潜水稻土;10种,其中粘质堆叠士、壤质堆叠士、青塌黄斑田和黄斑田等土种分布面积最大,均在9万亩以上。土科土种,除青紫泥外,则以小粉土科及所属的灰土、半白土、死白土土组为主。粉土为一种特殊松软土,特点是干燥时易散落,潮湿时略有粘性。青紫泥,则是长期受地下水和节性地面积水而形成具有灰层的壤其面一般具有作层底层和泥层作层泥脚轻软,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较高;土粒分散,湿时泥烂,干后龟裂板结。土性冷、湿、粘、发裸迟,后劲大。青紫泥及粉土经过镇郊农民长期精耕细作和施用农家有机肥,以及长期培水稻,桑树的耕作熟化过程,就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利于本地水稻和桑树栽培。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南浔区土地面积70224.51公顷,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053.2公顷,占比38.52%;耕地14385.02公顷,占比20.48;园地8352.17公顷,占比11.89%。全区建设用地15201.5公顷,占比21.65%。

水资源

南浔区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境内河道纵横,湖漾密布,全区共有河道2504千米(含湖泊、漾荡),水面面积为75.62平方千米,河网水面率为10.4%。截至2021年,全区用水总量2.5429亿立方米,比控制指标3.98亿立方米下降36%;农业灌溉实现年均节水13%,累计节水约1.17亿立方米,提水节电10%以上;生活和工业用水量0.6689亿立方米,比控制指标1.23亿立方米下降45.6%;万元GDP用水量54.4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4.4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62%。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南浔镇区动物种类繁多,盛产淡水鱼,截止2022年,鸟类44科84属12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半蹼鹬中国大鲵猫头鹰,国家三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面狸

植物

南浔区共有生物物种1900余种,发现水禾水蕨、野大豆等珍稀濒危及国家和省级保护维管植物12科12属12种,高等植物155科417属658种,该区首次发现记录高等植物33种,全市首次发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鱼类刀鲚以及易危浮水植物水禾。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为野菱

自然保护地

浙江南浔千金省级湿地公园土地面积52.86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共37.10公顷,湿地率为70.19%。本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科155属182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为野菱;共有脊椎动物23目43科81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鸟类的黑翅鸢

自然灾害

南浔地处东苕溪下游和太湖流域的水网地带,地势低平,又受季风及台风影响,全年各月降水量差异较大,尤其是夏、秋两季更为突出,因此,历史上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台风为主。解放后,通过整治河道、兴修水利、增加排灌设施、防治桑、田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使防灾、抗灾能力大为加强,自然灾害明显减少。主要自然灾害,分洪涝、干早、风、虫、时疫、饥荒、其他灾异。

1991年,8月7日下午5时45分,镇遭龙卷风袭击,狂风暴雨,连续十余分钟。镇郊部分电杆树木被风折断,倒塌房屋500余间,损坏700余间,3座机埠受破坏1万多亩农田受淹,7个行政村、25家企业遭受不同程序损失,并死亡4人,重伤10多人,轻伤50多人,经济损失严重。

1999年,“6·30”洪水灾害,南浔区洪水最深处达1.5米,菱湖镇、南浔、千金等多个乡镇被洪水围城长达10天之,直接经济损失达21.7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月,南浔区下辖2个街道,8个镇,共有211个行政村和34个社区,人民政府驻东迁街道向阳路60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户籍人口48.43万人,其中男性23.64万人、女性24.79万人;城镇人口18.29万人;0-14岁人口为59956人,占11.04%;15-59岁人口为336775人,占62.03%;60岁以上人口16.56万人,占总人口的34.2%,占比较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372人,出生率为4.89‰;死亡人口4349人,死亡率为8.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7‰。根据全国5‰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结果,全区年末常住人口数为54.63万人。

民族

南浔镇区以汉族为主,有涵盖苗族、壮族、彝族等12个民族成份,111名常住少数民族人口。

方言

湖州话是一种吴侬软语,有些词怪里怪气的,像“结棍”(普通话就是“厉害”),“野哗哗”(指不着边际),“不伦不类”,湖州话说成是“肮浜格仍登”,简直像在说日语一般;湖州话特征明显。一句“百坦”可谓是湖州方言的经典了。普通话大致是‘慢慢来’的意思。比方说慢慢来、送客、问候或对人以示客气,湖州话都用“百坦”来表达。湖州把“虾”称作“弯转”,何其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可谓湖州方言的代表了。湖州人说话总喜欢在句末加上一个“哎”“啦”等字表达,比方说“好”、“好得很”“走了吗?”湖州话便把它说成“好哎”“崭得浑哎”“九特勿啦?”湖州话频率不快,语调不高,土里土气,话语里虽少了北京话的洒脱、上海话的轻嗲、杭州话的官味。

宗教信仰

南浔区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等五大宗教。佛教传入最早,唐、宋时期已遍及各村。其次是道教,信徒不多。基督教、天主教,自清末同治、光绪之间传入,由于教会规则与民间传统风俗之矛盾,故信者甚少。佛教、道教传入南浔古镇,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庙宇众多,香火甚盛。自建镇至解放前,有据可查的寺庙约六十多所。宗教源远流长,始于唐初,盛于明清。最普遍的是佛教南浔堂目前有教徒600多人。

经济

综述

南浔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区,省级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浙江省第一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铜奖区浙江省畜牧业大区。南浔区木地板、电梯、电机、电磁线是南浔区的支柱产业,合称“三电一板”。南浔区以古镇旅游为龙头,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推动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发挥旅游产业带动效应,增强南浔中心城区的旅游接待功能。

截止2022年,南浔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59.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24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24.85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3.15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例为5.6:58.1:36.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继续提高0.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南浔区是浙江省现代农业大区,拥有粮食、果蔬、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9%,高于全市平均0.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1.33亿元,同比下降2.2%,牧业产值7.58亿元,同比增长7.9%,渔业产值30.90亿元,同比增长8.9%。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27.55万亩,增长4.8%;粮食总产量12.34万吨,增长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含苗木面积)14.22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61万亩。淡水产品总产量11.36万吨,同比增长10.1%。

第二产业

南浔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光电通信、电梯、电机、地板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是以百亿项目合丰泰为龙头,大力发展光电通信产业,累计招引光电通信产业项目9个,预计达产后实现年产值超650亿元,税收超30亿。二是以巨人通力沃克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电梯业,占全国电梯产量的12%;三是以越球、南洋和伟康等为代表的电机业,其中家用电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5%;四是以世友、南星等为代表的木业,其实木地板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被誉为“中国实木地板之都”。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46.1亿元,同比增长23.7%集群化发展包括光电通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轻工业48.96亿元,重工业135.60亿元,分别增长2.5%和0.8%。从重点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95.29亿元,同比下降0.9%,占比为51.6%;战略性新兴产业57.55亿元,同比增长6.4%,占比为31.2%;装备制造业83.56亿元,同比增长3.5%,占比45.3%。

第三产业

南浔区围绕光电信息、智能电梯、高端电机、绿色家居等产业共性服务需求。提升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创意设计、金融服务四大重点行业,推动检验检测、数字服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推进休闲旅游、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夜间经济等新经济。

2022年,南浔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2.0%。服务业投资增长2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5%。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289.94亿元,增长10.7%;零售业销售额15.55亿元,增长19.1%;住宿业营业额1.43亿元,增长8.1%;餐饮业营业额2.61亿元,增长25.8%。批发零售业累计完成销售额305.49亿元,增长11.1%,其中金属材料类153.13亿元,增长17.4%,化工材料及制品类26.98亿元,增长57.74%,煤炭及制品类22.93亿元,增长134.21%。

经济功能区

南浔经济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15198家,其中规上企业1214家,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园区主要有南浔智能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双林工业区,南浔区旧馆街道,和孚工业园等主要开发区块包括东迁区块、塘北区块、塘南区块、江蒋漾区块、洋南区块、白糖西区块(万亩大平台)等。

该产业园位于南浔区旧馆镇临港产业平台内,产业园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园区意向于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智能科技等领域的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或团队入驻,目前已签约生产型企业19家,实现部分入驻。截至目前,该园区拥有规上企业6家,1至12月规上工业产值达1.73亿元,规上亩均产值123.6万元/亩,规上亩均税收2.87万元/亩。

位于南浔区和孚镇陶家墩工业园的浙江大东吴集团绿色集成建筑制造基地的核心区域绿色装配式建筑智造中心内,近500名工人分布在12万平方米的厂房内进行绿色建筑构件生产和设备安装、调试。借助PEC生产线、固定模台线等生产线的合理布局,使用更少工人就能完成多个构件的生产。湖州市首个集研发、设计、材料、生产、建造、装饰于一体的绿色建筑集成产业基地,整个基地集GAB绿色装配式建筑体系、绿色节能一体化墙板、陶粒轻质墙板等高新绿色建材、建筑装饰装修部品部件、新型预制管桩、商品混凝土为一体,实现研发材料生产建造装饰装修等全方位建筑体系服务,基本覆盖整栋建筑装配式工业化方式建造的全建筑产业链,被纳入省重点示范项目、湖州“大好高”项目、省市区重点项目。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学年,南浔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3所,其中市属高中1所,区属学校82所。区属学校在校学生53259人,在编公办教职工共2728人。其中,初中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中学教师927人,小学20所,小学教师1460人,幼儿园36所(含分园),在编幼儿教师212人,成人(社区)学校9所,在编在职教师60人,直属事业单位4个,在编教师69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占地1271亩、建筑面积43.24万平方米,始建于1953年,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联谊路68号,是浙江省省内唯一1所水利水电特色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设有3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截至2022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691人,其中本科生12801人,专科生、预科生、留学生等1890人。现有教职工944人,专任教师669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和浙江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151人才”、省教学名师、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和外国专家等近50人。

文化事业

2022年末拥有剧场、影剧院7个,文化馆、艺术馆3个,全年举办展览453个,组织文艺活动2095次;公共图书馆11个,总藏量80.70万册、件;举办训练班结业人数88210人次。此外,湖州市南浔古镇区图书馆还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庄弘醒美术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作为南浔文化客厅,主要展示当代的南浔籍艺术家庄弘醒数十年来倾情创作的乡绪主题水彩画经典之作,旨在传承古镇南浔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人文风貌,促进本地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美术馆目前拥有庄弘醒南浔人文主题水彩画经典作品175幅,当下展示86幅画作。馆内通过展区,作品展示、文献陈列、视频播放、电子画册互动等手段,全方位呈现庄弘醒先生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南浔古镇深厚的人文底蕴。除了画作展示区外,馆内还拥有讲座研讨区、会客厅、影视厅和书画工作室,可面向社会各界提供美学交流、书画创作和教学观摩等公益活动。

科技事业

截止2022年,南浔区专利授权量2707项,其中发明专利207项。全区年末拥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16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9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1家,科学技术支出2.08亿元。2022年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93家。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扩面提质提效。该项数字化改革也被列为“全省数字经济优秀地方应用”。全区“积极型”企业从82家增加到114家,“趋零型”企业从522家减少到170家。1-11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857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22.4亿元。核心技术高效推进。坚持“向上争取”与“向下服务”并重,全面指导企业运用“揭榜挂帅”、浙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等平台。成功立项省“尖兵”“领雁”项目2项,推荐上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9项,其中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29项,创历年新高。

医疗事业

2022年末,南浔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78个,其中医院8家、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4家、门诊部18家、诊所90个、卫生所、医务室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2个,卫生技术人员3236人,其中执业医师1040人、执业助理医师249人、乡村医生100人、注册护士1195人。

南浔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10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社区卫生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123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设有48个临床专科、14个医技科室和12个病区,下辖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职工近6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00余人,拥有浙江省325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2人,湖州市名医生2人。为卫生部“爱婴医院”、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医院、浙江省平安医院、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浙江省无烟医院。2018年8月8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南浔院区”揭牌成立。

体育事业

截止到2022年,省、市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休闲公园)5个。连续举办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等大型品牌体育赛事,承办健步大运河、省射箭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活动10场,举办群众性赛事300场。全年新增、维护农村健身路径225套,改造、提升农村健身场地10片。成功举办南浔桨板露营嘉年华暨第四届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将桨板与露营、飞盘、陆冲等元素相结合,打造互动体验的户外体育旅游项目,全区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增量达50万平米。

2023年6月3日,“共迎亚运 一起上场‘以体树人杯’2023年南浔区中小学生旱地冰球比赛”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举行。本次比赛由南浔中小学的师生和家长组成的15支队伍约200名运动员参赛。不同于常规赛事的是,“以体树人杯”旱地冰球比赛更加重视体育和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采用积分循环赛的方式,通过常规赛、技巧赛和文创赛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赛事更多元、更有参与感,鼓励更多孩子能够上场比赛,助推文体双优人才的培养。最终练市小学校队、庆同小学校队和庆同小学家校联队分别获得本次比赛U10、U12、家校组别的冠军。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南浔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4万人,户籍人口参保率99.85%,人均待遇水平每月347.37元。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困难人员为3606人,政府补助108.18万元。免除困难家庭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费用2846人次,314.65万元;补助低收入群众免费出行费用3.82万元;减免低收入家庭水电、燃气费406.49万元补助重大疾病专项医疗救助费1072.77万元;开展低收入家庭生活标配“3+1”(3类必需家电:空调、电视、手机,1类其他生活家电:电饭煲或洗衣机)慈善捐赠行动,补助资金450万元;着力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和创业,提升增收致富能力。全年,“六无六有”综合救助支出8440.36万元,惠及群众2297万人次。

人居环境

南浔区空气环境质量简况:据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PM2.5平均浓度31μg/m3,空气质量优良率77.3%;4个行政交界出境断面和7个县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以上,达标率100%,四夺“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完成51个“无废城市细胞”建设,以“省固废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危废全过程监管,累计登记企业2054家,安全处置危废4.67万吨。

交通

综述

南浔区位于长三角腹地,区位优势独特,是湖州市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318国道湖盐公路贯通全境,京杭大运河、长湖申航道和湖嘉申航道穿境而过,距离上海、苏州市杭州市等大城市均为100千米左右。形成水、路、空地体交通网。路运:318国道横贯东西,直通上海和内陆城市,申苏浙皖(G50)、申嘉湖(S12)、练杭(S13)3条高速穿境而过;水运:京杭运河和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境内拥有3条1000吨级和3条500吨级航道,与上海港、乍浦港、太仓港等海港相通;空运:1-2小时车程内,拥有浦东新区、虹桥、萧山区、禄口等四大空港。湖苏沪高铁已列入建设规划,届时将构建起更快捷的交通网络。

公路

南浔区等级公路总里程为1300.48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8.107千米,一级公路67.385千米,二级公路120.658千米,三级公路347.82千米,四级公路716.512千米。全区公路密度为185千米/百平方千米。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超重庆轨道交通5A线2%。318国道横贯东西,直通上海和内陆城市,申苏浙皖(G50)、申嘉湖(S12)、练杭(S13)3条高速穿境而过。墙莫公路是连接菱湖墙千里至双林莫蓉的农村快速干道,全长11.3千米。

水路

南浔区拥有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湖锡线、东宗线和湖嘉申等干线航道,可通往宁波市、上海及长江沿线。截止2020年底,全区共有内河航道33条,航道总里程约363千米,其中,等级航道约232千米,占比约63.9%,Ⅳ级以上航道约122.2千米,占比约33.7%。截止2019年底,南浔港区共有港口企业72家,码头泊位155个,码头岸线长度为7726米,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泊位年通过能力(不含集装箱)1225万吨,单个泊位通过能力仅有7.9万吨。

公共交通

南浔中心城区有60辆7—19座公交车,开通了9条线路。总客运量达到38万余人次,货运量达420万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南浔至长兴段)全线共设车站11座,线路全长约64.8千米,其中南浔区14.4千米,吴兴区21.9千米,南太湖新区12.4千米,长兴县16.1千米。

2022年6月开通全市首条免费公交环线,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2条,新(改)建公交场站2个,新(改)建公交停站25个,增加(更新)纯电动公交车68辆。

人文

综述

南浔区有著名的菱湖淡水鱼,中国的“湖笔之都”善琏镇,汇聚了中西文化、儒商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古桥文化、剪纸文化、灯谜文化。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湖笔之都”、“中国古桥保存最集中的地区”、之美誉,善琏湖笔、双林绫绢和含山“轧蚕花”民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浔古镇相继获得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文物古迹

南浔镇区拥有文物保护单位79个,其中全国重点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0个,市保单位73处。

位于南浔镇西南万古桥西,为晚清南浔俗称“四相”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小莲庄与嘉业藏书楼毗邻,园外为鹧鸪溪。内园以荷花池为中心,山叠石而垒,亭踞山而依水,且风格各异,各处建筑分别成景,实为江南园林之佳构。2001年7月,小莲庄被列为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业藏书楼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是南浔镇“四象”之首刘镛的孙子,于1920至1924年建造了嘉业藏书楼,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嘉业藏书楼藏书最丰时有宋元明清各种古籍16万册,60万卷。1949年江南解放时,周总理指示陈毅派部队保护藏书楼。2001年7月嘉业藏书楼被列入全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主人张均衡(1871-1927),字石铭,清光绪二十年举人。为南浔古镇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他和张静江都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建筑共有240多个房间组成,号称江南第一巨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民俗建筑和文物价值。尤其是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以法国进口的玻璃雕等,处处呈现中西合壁的特点,从地砖、壁炉、玻璃刻花到克林斯铁柱头等,都体现了欧洲十八世纪巴洛克建筑风格。第四进的大厅是一个设有乐池、化妆间、更衣室的豪华舞厅,地砖均从法国进口,墙面屋顶由红砖瓦砌筑。洋房前庭院中栽着两株荷花木兰,现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2001年7月此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浔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省级非遗名录11个、市级非遗名录49个,特别是剪纸、湖笔、凌绢、船拳等非遗文化极具特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是丝绸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享誉海内外。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绫绢以其中华丝织工艺之精品,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了历史的肯定,成为中华民族丝织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湛的制作工艺艺术被世人所青睐。其工艺传承有独特的历史和现代价值。2008年6月,“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颖之技甲天下”。一支湖笔从原料采购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装套、结头等8道大工序,细分为120多道小工序。“一代代制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为地方成校要以传承和发扬湖笔文化,服务小镇经济建设为工作核心。“湖笔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南浔镇,重要的吃场都少不了浔蹄,绣花锦,双浇面、太湖蟹,红烧羊肉、糖软风、熏豆茶、麦芽塌饼、清明螺蛳、菱湖雪饺、咸豆饭、水撩绣花锦等大量具有江南水乡风味的“美食”佳肴。

蹄膀买回后去毛,洗净,倒上酱油,放糖,在炉子上经大火后小火慢炖,只有这样,糖分才能被恰到好处地吸收。还没出锅,肉香已伴着酱油和糖的甜香溢满灶间。煮浔蹄时也会放上酱煨蛋一起焖煮,鸡蛋必须得是双数,取吉利,配浔蹄的酱蛋被唤做“元宝蛋”,这就是过年过节最不可少的一道菜。“提一提,高一高”,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太湖蟹个大体重,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

南浔镇,这是一道味道鲜美的美味佳肴,相传在清乾隆年间,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路过南浔镇,听说了这道菜,请来名厨做好品尝之后,发觉味道鲜美,回味无穷,因此把烂糊鳝丝列为宫廷菜肴,这道菜因此成名。

绣花锦只能在南浔吃到。绣花锦形似青菜,比一般菜叶多些褶皱,炒过后依旧碧绿,入口糯软,菜汤里还自带一种清香,吃过再尝其他青菜总觉寡淡。冬春时节,经历过严冬霜打的绣花锦味道最为清鲜,是吃菜的好时节。

民俗

南浔人向有喝茶的风俗,主要是男性成年人,尤以镇郊壮年、老年农民为多,他们风雨无阻,起三更坐茶馆喝早茶成习惯。喝早茶者,深更半夜起身,赶几里地,摸黑进镇,喝茶、听轶事新闻、互通农贸市场买卖行情,顺便把带来的鸡、鸭、蛋等农副产品在茶馆边卖掉,,采办些油盐酱醋或花布、小孩吃的零食之类的物品带回家去。茶馆是旧时镇上一个热闹的去处。除了早茶,还有午茶和晚茶,喝茶者大部分是镇上居民。一些大一点的茶馆,附设“书场”,边喝茶,边听书,有的还有茶点瓜果供应,是昔日乡镇文化生活的一大景观。

女儿出嫁后一般都住在男家,生小孩前月余,娘家要准备衣、物馈赠女儿,称之为“端汤”。端汤礼送的物品,各家大同小异,如红糖、鸡蛋、奶粉等营养物品。有的送自缝的小孩儿衣服、尿布等物。除娘家外,做产女儿的亲属、公婆、男家亲戚,也都备礼“端汤”。

农历二月初二,时值农闲将逝,春耕在即之际,本地农村此日兴吃“撑腰”糕(即米粉做成的糕),意谓壮腰强身,农作劳动免腰痛。现在农村仍保留有吃“撑腰糕”的习惯。

婴儿出生第三日,俗称“三朝”,一般人家都要吃“三朝面”。主人家以加盖鸡、鱼肉等菜肴的面,款待亲友,分送近邻。此习现今仍有延续,有的家庭,三朝日会到面店购以“交头”面票,分送同事朋友以庆之。

艺术

烙铁画就是把烙铁烧红了在木板,纸张,绢等材料上绘画的,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层次与色调,具有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节庆

为庆祝鱼桑丰收,荻港渔庄每年都会用拿手的鱼汤饭招待来宾,把数万斤源自于桑基鱼塘的生态鱼,作为鱼宴食材。“无鱼不成宴”的习俗在湖州市已延续了近千年。开塘捕鱼、水乡百鱼宴、渔火村晚、万人鱼露饭等系列民俗活动,做蚕茧灯、制蚕丝纸、拓汉砖等传统文化研学项目……以“鱼桑”为媒,千年古村荻港人头攒动,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游客。

“祭蚕神”活动,在圣地阁前的祭祀队伍,抬着装满“利市头”、鸡、鱼、蚕茧、丝绸、蚕花等吉祥物的祭品箱,从上山的前门进入,一路吹打到“仙人潭”,在蚕花娘娘像前敲锣打鼓列队祭祀,祈祷丰收。如今,“祭蚕神”“轧蚕花”的传统民间习俗,已不单单是属于蚕农的狂欢盛宴。这一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正不断地在创新中得以传承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是南浔古镇民俗活动和文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特产

浙江省南浔古镇城郊的辑里村藏谷桥,千百年来保留着传统的酿酒工艺,至今仍有很多人家还延续着用传统工艺自家酿酒的习俗。南浔辑里村藏谷桥的桑葚酒、杨梅酒、梅酒等系列果酒一直以来都深受江南地区百姓人家的青睐。

野荸荠原是南浔镇茶食店的店名,系百年老店。曾是南浔镇东大街上一茶食南货店的店名。这家老店已有百馀年历史,三开间门面,是乌瓦粉墙的砖木结构旧式楼房。门面上方有老店的标志,那是一幅“白鹤翱翔、松柏常青“的浮雕,象征着吉祥美好之意。茶食店现做现卖传统特产桔红糕定胜糕麻酥糖、糖年糕、百果糕等各式潮式食品。其中以桔红糕和定胜糕最为著名。

南浔古镇的酥糖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为历代名人所称赞。传统特色产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麦芽糖骨子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麦芽糖骨子是麦芽糖酿制而成,经过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压糖等多道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产品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浓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风景名胜

综述

1851年,南浔“辑里丝”在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一举夺得金银大奖。由此,南浔牵起了中国与世博的第一根红线,并诞生了一批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大贾巨富。南浔采集中西方文化之精华,建造了豪门名宅、私家园林,留下了南浔古镇这道中西合璧、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南浔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世博金奖故里、国家5A级旅游区等诸多美誉。

重要景点

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318国道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和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距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等城市各约100千米,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是“江南六大古镇”中文化积淀最深、保存最完好的古镇,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的封面”,是湖州市唯一一个国家5A级景区,也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

百间楼,坐落于湖州市南浔镇内。相传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在百间楼港东西两岸建有楼屋10间左右,由此得名。民国20年(1931)整编门牌时,改称百间楼屋。百间楼全长约400米,门面约150余产间。原百间楼东北岸,民国时称百间楼屋河东;原百间楼西北岸,称百间楼屋河西。1980年地名普查时,定名百问楼河东和河西。1983年整编门牌,河东包括原洗粉兜口,拆除朱家板间,自南而北共97号。河西和混堂弄合并,自南而北共84号。河东和河西南口接东大街,北口接宝善路。百间楼屋白墙、青瓦、沿廊、水埠、花墙、卷门,河水流淌,呈现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历经维修,基本保持明、清时期格式,现存。

位于南浔镇东大街,又名张静江故居,系其祖父张颂贤(又名竹斋)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建。张静江(1877—1950年),又名人杰,湖州市南浔人。孙中山先生与他初遇时即称他为奇人,后来称他为革命圣人,曾题“丹心侠骨”相赠。二厅、三厅里陈列着张静江生平事迹的各种照片、书札、任命状等,其中颇多名人遗物。故居整座建筑为江南豪门大宅风格,高大幽深。

颖园位于南浔镇皇御河畔,为俗称“八牛”之一陈熊的住宅花园,占地11.07亩,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人们赞美它有苏州狮子林的风韵,以玲珑剔透、清幽雅致见胜。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称誉说:“陈园环池筑一阁一楼,倒影清澈,极紧凑多姿。”颖园内古木葱郁,有百年以上的荷花木兰、香樟和紫藤。还有一池、一阁、一楼,太湖石假山堆垒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可拾级登临。

对外交流

2022年2月28日,南浔区与三门县举行跨地区教共体结对交流活动。

2023年10月27日,湖州市南浔区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缔结友好城市签约仪式举行,签订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与0572南浔区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我是水晶晶南浔,这里有一份新的简历,请查收!.浙江新闻官网.2023-09-27

位置面积.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气候概况.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南浔古镇在哪里 南浔古镇在哪里在哪个市.天气网.2023-09-21

历史沿革.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南浔区人民政府.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浙江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8年12月3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1

湖州话.族谱网.2023-03-30

万方数据微博.万方数据.2023-03-30

2022年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6

南浔地理.南浔古镇.2023-03-30

2022年南浔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招聘第一期拟聘用公示之七.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区人民政府.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启用仪式举行.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自然地理.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解放后.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3

南浔“特色小工坊”促进增收致富.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9

南浔:大道如虹通四方 铿锵前行天地新.浙江在线.2023-09-28

2022年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古镇.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概况.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3

2021年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南浔区人民政府.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4-08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6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湖州南浔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2023-09-22

长江之城 | 梦里水乡——南浔古镇.中国水运网.2023-11-21

湖州市南浔区2018年度水利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公示).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1-04

浙江湖州市南浔区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水利.2023-11-21

湖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2

南浔区依托“三式”治理““三河”.湖州市水利局.2023-03-23

共建节水型社会 共享水晶晶南浔.浙江新闻官网.2023-09-21

自然资源.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南浔和孚桑树地里发现果子狸.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区公布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成果.浙江省林业局.2023-09-21

好生态引来野生“萌动物”.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分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2021年第2期简报.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9-21

湖州南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成果应用 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精准防御能力.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公告.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镇.吴江通.2023-10-15

双林镇 欢迎来到双林镇.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10-15

练市镇简介.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0-15

[湖州日报]善琏:“工业兴镇”托起文化旅游.南浔在线.2023-11-04

菱湖镇简介.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0-15

和孚镇简介.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0-15

千金镇:千年传承 享誉一方.浙江新闻官网.2023-10-15

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浙江城镇网.2023-10-15

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2023-09-21

502 Bad Gateway.中国政协浙江省委员会.2023-09-21

南浔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陆卫良.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2022年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1

湖州南浔:石淙镇“四促”举措共谱民族团结新乐章.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9-21

学讲湖州话,真叫不容易.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6

五教同行 携手共进——2021年湖州市南浔区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成功举办.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9-27

南浔实施主导产业名品战略叫响“南浔制造”.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10-13

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合力而为,推进南浔服务业转型升级.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10-12

我市两单位成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1

南浔经济开发区简介.浙江省商务厅.2023-09-27

传统产业创新攀高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南浔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千亿元.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9-21

湖州市南浔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小康网.2023-09-28

南浔智能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晋级省级高新区.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0-13

南浔双林工业区.浙江产业园区网.2023-10-13

南浔区旧馆镇:创业创新产业园插上数字化“翅膀”.浙江新闻官网.2023-09-27

南浔区和孚镇依托平台重点打造两大产业集群.浙江工人日报网.2023-09-27

学校简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3-11-21

区图书馆在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南浔区人民政府.2025-04-20

我区首个民营开放式美术馆——庄弘醒美术馆开馆.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6

湖州市南浔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县域.2023-09-26

南浔区15家单位上榜浙江省首批拟认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名单.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1-21

南浔区人民医院.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7

“以体树人杯”2023年南浔区中小学生旱地冰球比赛圆满举行.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1-21

南浔区.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4-09

南浔区投资环境简介.上海市江苏商会.2023-04-08

关于印发《南浔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看浙路好风光|湖州市南浔区墙莫公路(图).中国公路网.2023-11-04

南浔区城市公交线路指南.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6

串起一大波古镇等景点!这些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你都知道吗.上观新闻.2023-11-04

旅游资源.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8

2018年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2

湖州南浔活态的文化 活着的古镇.浙江省文物局.2023-09-22

南浔古镇.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2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湖州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2

403 Forbidden.中国军网.2023-10-15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0-15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15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0-1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10-1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10-15

湖州市数字文化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2023-10-15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浙江日报.2023-09-29

南浔时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8

浔蹄.南浔古镇.2023-09-26

南浔民俗.南浔古镇.2023-03-22

南浔特产.南浔古镇.2023-03-22

湖州·南浔第十一届鱼文化节成功开幕.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传统民俗蚕花节浙江南浔开幕 万人空巷共织丝梦之路.中国新闻网.2023-03-22

南浔特产.南浔古镇.2023-09-22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魅力水乡,初遇南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9

南浔古镇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百强.湖州市人民政府.2023-03-23

南浔古镇.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0-13

百间楼.湖州档案信息网.2023-04-09

南浔古镇.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3-22

南浔区与三门县举行跨地区教共体结对交流活动.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11-21

南浔区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人民号.2023-11-21

南浔.南浔古镇.2023-09-22

湖州南浔区概况及相关经济发展状况.浙江新闻频道.2023-09-27

南浔:生态立区 大美南浔.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6

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喜获集体荣誉称号.南浔区人民政府.2023-09-27

湖州南浔荣获“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中国小康网.2023-03-22

南浔区获评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科协网.2023-03-22

2024年中国旅游百强县、百强区名单正式揭晓.中国网.2025-03-27